怎么说呢,二战时意大利有点破落户的感觉。总喜欢拿罗马的辉煌来粉饰自己。只是祖先再英雄,也无法掩盖子孙的无能
天下无双的意大利军队
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唯一的损失是自己的
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导,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
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还有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
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还有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一
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堆满
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
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
爱的意大利人。”
北非战役,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时候,意大利人
开炮还击,刚射击了2,3分钟,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当英国人问及原因,意大利人
理直气壮的说到:“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
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惨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
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成了他的继任者。这可能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战果最辉煌的一
仗了,可与美军猎杀山本五十六相媲美。巴尔博是二战中被误伤的军人中最高军衔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
意大利军队在两次大战中都有极上乘的搞笑功夫。一战中意大利见风使舵投向协约国,愚
蠢地向德国参战,结果在他们所负责的防线上被人数上占极劣势的德军打得溃不成军。二
战中仍是不改本色,50万装备精良的意军岂图夺取北非,完成墨索里尼的罗国帝国的美梦
,结果面对训练有素的沙漠之鼠英第七装甲师的几千人的反攻,先是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然后是不敢面对英军坦克,最后是十万人竟然不战而逃,造成了意军整体的崩溃,如果不
是隆美尔的北非军团,意大利连以前所占的北非殖民地也会丢个清光,更为搞笑的是,当
盟军在亚平宁半岛登陆时,面对的不是严阵以待的、不怕牺牲的意军,而成千上万,笑逐
颜开的逃兵,这些逃兵奔向盟军时,犹如狂奔的牛群,以至于一名美军军官在日记中记到
:我们唯一担心的是别被他们踩死。意军打仗不行,但是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战俘营却是
一流的素质,将军们提着小箱子,神态自若的走在队伍中,活象是在阅兵。现在的意大利
军队在总理的死命令下,仍待在伊拉克,意图洗刷前辈们不战而逃的耻辱历史,我希望伊
拉克人民能再次唤醒可爱的罗马人灵魂深处的搞笑本能,再次让世界看到几十年前的意军
舞台剧
二战中的常败之旅——意大利军队征战记
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战中的地位却远不及德国纳粹集团甚至
军国主义的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尼野心颇大而实力有限,喜欢耀武扬威实战能力
又相当空虚,刚愎自用而又少谋寡断。加上意军素质较差,所以在其组织实施的战役中,
没有一次获得过较大的胜利。从意大利正式宣战到墨索里尼政权垮台、退出战争的3年时间
里,意大利军队虽然到处点火,但每次都是气势汹汹去,损兵折将归。
首战法国:“罗马帝国”颜面无存1939年9月,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为标志,欧洲战争
全面爆发。希特勒为了某些政治原因,十分重视意大利的参战。但意大利国内经济困难,
军事准备不足,担心参战后会招致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打击,因此,意大利
采取了中立的立场,宣布自己是非交战国,以便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纳粹德国的“闪击”作战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打垮了波兰
,然后于1940年5月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当德国人横扫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
卢森堡等国后,墨索里尼开始相信“德军不败”的神话了。终于,当德国军队迅速攻入法
国并逼近巴黎时,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到,终于放弃了坐山观虎斗的立常他在5月30日写给
希特勒的信中说,参战的日期定于6月5日。希特勒表示“深受感动”,并要求这位“伟大
”的盟友把日期推迟3天,以便德军先把残余的法国空军击溃。然而,厚脸皮的墨索里尼居
然推迟了5天,直到1940年6月10日——法国政府逃离巴黎的当天,墨索里尼才宣称,战斗
将在第二天开始。
这场战斗简直丢尽了意大利军队的脸面。到6月18日,当希特勒召唤他的盟友到慕尼黑讨论
与法国停战事宜的时候,意大利的大约32个师已经进行了一周的“战斗”。但他们在阿尔
卑斯山前线和南方的海岸一带,竟没能迫使力量单薄的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尽管此时守卫
在法意边境的法国师正遭受到德军从背后攻击的威胁。
进攻希腊:偷鸡不成反独米1940年10月12日,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未通知他就占领了他垂
涎已久的罗马尼亚,决心以同样的方法出兵攻占希腊,以求得轴心国内部的“平衡”,改
变其被动的配角地位。墨索里尼在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边境上集结了8.7万兵力、163辆坦克
、686门火炮和380架飞机,以希腊帮助英国违反中立原则为借口,于10月28日开始向希腊
发起了全面进攻。
作战初期,意军凭借其强大的优势,突破了希军防线,迫使希腊军队后退了50-60公里。1
1月1日,希腊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下令反击,希军巧妙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军损失惨
重。11月7日,意大利军队被迫转入防御。12月初,希腊军队攻入意大利的殖民地——阿尔
巴尼亚,将意军一个山地师歼灭。到了年末,不幸的意大利军队不但寸土未得,还沿整个
战线从阿尔巴尼亚边境后撤了30公里。意大利的27个师被希腊的16个师围困在阿尔巴尼亚
达数月之久。后来,墨索里尼为了独占希腊,抢在希特勒之前,于1941年1月和3月两次组
织大反攻,但无一成功,很快被希腊军队击退。最终还是德国人帮了意大利的忙。在6个月
的战斗中让意大利人丢尽颜面的希腊人,无法抵挡15个德国师的攻势。英国急忙从利比亚
派遣大约4个师支持希腊,但他们和希腊人一样,被德国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猛烈轰炸打得
一败涂地。1941年4月,希腊向德国投降,并且也硬着头皮向手下败将意大利投降。
抢占非洲:赔了夫人又折兵经济上严重依赖进口的意大利,近90\\\%的进口物资来自地中海
沿岸地区,因此,墨索里尼把这一地区视为生死攸关之地。当英国20多万远征军在敦刻尔
克丢盔卸甲、败退英伦三岛之后,墨索里尼认为抢夺英国非洲殖民地的时机已经成熟。当
时,英国军队的主力在欧洲,驻非洲和中东的英军仅10万人左右。而意大利在非洲驻军约
40万人,分别驻扎在东非的阿比西尼亚和北非的利比亚。意军企图以东非的军队进攻英属
索马里,控制红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军队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一旦达到上
述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为“新罗马帝国的内湖”。
1940年7月初,意军以阿比西尼亚为基地,向英国驻苏丹和肯尼亚的军队发起进攻。由于英
军势单力薄,意军进攻发展顺利,占令了苏丹、肯尼亚境内的一些重要据点。8月初,意军
进攻英属索马里,英军被迫撤至肯尼亚。但是,在英军增援部队和游击队的英勇打击下,
意军的处境越来越不利。战至1941年4月,奥斯塔公爵率领的意军残部向英军投降,墨索里
尼建立东非帝国的企图被彻底粉碎。
北非的军事行动也与意大利人的愿望相反。1940年9月,驻北非的意军乘德国大规模轰炸英
国本土之机,从昔兰尼加东部向英军发起进攻,企图入侵埃及,夺取英军的主要海军基地
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英军为了维护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调遣增援部队保卫
埃及这一战略要地,与意军形成对峙局面并伺机转入反攻。12月7日,韦维尔将军率3万军
队和一个坦克旅,从马特鲁以南向意军发动反攻。从1940年12月7日英军反攻之日起,在一
个半月时间里以伤亡不到2000人的代价,歼灭意军9个师,其中仅俘获意军官兵就达13万人
。
斯大林格勒:意大利人又溜了1942年11月中旬,德国在斯大林格勒进攻受阻,被迫转入防
御。而此时苏军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决心利用冬季到来德军后勤吃紧的有利时机,将
德军第6军团和坦克第4集团军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然后在其两翼实施强大突击,合围
并歼灭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全部德军。当面德军共有48个师,德军第6军团和坦克筹备组4集
团军被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其北翼由意大利第8军团、罗马尼亚第3军团掩护,南翼由罗马
尼亚第4集团军掩护。苏军钳型攻势的突破口就选在了敌军薄弱的南北两翼。
12月17日清晨,一支苏联红军在顿河上游地区向意大利第8集团军发起了攻击,随即突破了
意军防线。入夜,苏军已打开了一道27公里宽的缺口,3天后,缺口扩大到90公里。22万意
大利官兵仓皇溃逃,将德军的翼侧完全暴露在苏联红军面前。
正在此时,恰逢齐亚诺率团代表墨索里尼访问柏林,与德军最高统帅部商议作战事宜。当
谈及斯大格勒战役的进展情况时,齐亚诺的一个随员向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一名军官问到,
意大利部队是否遭到了重大损失,回答是:“根本没有损失,他们全都拔腿溜走了”。
2战的西西里战役,美军首先在各个前沿阵地发放“炮弹传单”,这些传单告诉意大利士
兵,希特勒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意大利变成血与火的战场,而他门正在帮助希特勒实现这一
目标。传单指出:意军目前已经陷入毫无希望的困境,任何的抵抗都将导致毁灭和死亡。
传单还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
全保障。
此后几天,美国的轰炸机群又在敌人后方扔下了更多的“投降证”。就在传单发后的第二
天清晨,一批意大利士兵从自己的阵地跑了过来,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张白色的传
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
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更多的意大利士兵悄悄地出现在美军的阵地前。开始
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
后,告诉美军心理战官员说,他们连队还有60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
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
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西西里岛传单攻心战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散发传单的偏见。曾公开宣称“我的部队不需
要宣传车”的蒙哥马利,次后一反常态,亲自下令各部队要连珠炮似地发射这种宣传炮弹
;美国的乔志。巴顿将军也命令所属各部队必须在阵地前沿散发宣传手册。后来,盟军心
理作战处的一为官员深有感触地说:“散发传单几乎像空袭一样拥有致命的打击力量。每
散发一批传单,就等于拯救了许多美国士兵的生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盟军总
共向敌方散发了传单和其它宣传品约15亿份,仅印刷传单的纸张消耗每个月就高达140吨。
战后,盟军士兵都这样说:“西西里岛不是我门用飞机大炮夺取的,而是用‘纸弹’攻下
来的!”
当我在被誉为四串文化明珠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维罗纳徜徉,当我置身其中品味那古谜与美丽传说时,却意外地发现,在意大利的诸多名胜古迹都有一个美丽浪漫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它们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鲜活,一处古迹承载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妆点一处风景;故事使风景更美丽,风景让故事更动人。
在罗马,为爱情许个愿
在一个人潮涌动的喷泉旁,主人公背向池水,将第一枚硬币由左心房丢过右肩,一道美丽的银亮色的抛物线滑过池水上空,硬币慢慢地飘落于水底。接着,第二枚硬币以相同的姿态又从主人公的手心抛落于水池……
这是一个虔诚的游戏,是《罗马之恋》、《罗马童话》等经典爱情片的经典镜头。这个地方就是罗马著名的特莱维喷泉,是情侣们在罗马的必游之地。
在这里抛币许爱情愿的人,据说有两种,一种是热恋中的未婚情侣,希望爱情成功,白头偕老;另一种是另有所爱的已婚男女,希望离婚成功,早日与婚外情人并结连理。不论是那种人,当每一枚硬币缓缓沉落,随着“叮咚”一声脆响,抛币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对生活对爱情更加充满希望。仿佛那“叮咚”的声音,就是许愿池对他们美好愿望的回应。
在佛罗伦萨,邂逅梦中情人
到了意大利,当然也不能错过佛罗伦萨。诗人徐志摩给这座城市的译名是“翡冷翠”,听听这样的名字,便足以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遐想和珍贵回忆。
在贯穿全城的阿尔诺河上,横跨着很多座造型优美的古桥,每座古桥都记录着一个昔日的传说。但最不能不去的,是位于三圣桥下边的老桥,那是阿尔诺河上的唯一的廊桥,像一条“空中走廊”,把乌菲齐美术馆和比蒂宫连成一体。而这座桥之所以出名并不在于建筑艺术本身及其实际功用,而是这里曾经演绎过另一个版本的“廊桥遗梦”,它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伟大的诗人但丁。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洒在阿尔诺河上,波光闪闪,把河上的廊桥和桥畔的行人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正往老桥走来;这时,但丁正从廊桥的另一头朝着少女的方向走来,两人在桥头不期而遇。但丁凝视着少女,既惊喜又怅然;而少女却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向,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那异样的光芒和脸上异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情动的信息。
这是著名画家享利·豪里达在他的油画《邂逅》中所描绘的但丁与贝特丽丝相遇并一见钟情的情景。画中手持鲜花的少女就是诗人但丁的梦中情人贝特丽丝。
其实,这幅油画所描绘的仅仅只是但丁初恋的开始。贝特丽丝最终并没有嫁给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已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但不久就夭亡了。贝特丽丝带走了但丁的梦想,但把美丽和哀伤留给了但丁。但丁是个对爱情矢志不愈的人,他一直爱恋着她,永志一生。这样的哀伤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诗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发了自己对贝特丽丝的一片纯真的爱恋之心后,继而将他的恋人描绘成追求天国真理的化身,她的灵魂飞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对贝特丽丝的那份执着依然难以释怀,他在《神曲》中,以把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以此来寄托他对贝特丽丝的美好情感。
爱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为他晚年创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备。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廊桥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桥的这一次邂逅造就了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恩格斯语)之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一处浪漫的旅游景点和爱情圣地。
“想不想邂逅梦中情人?”到佛罗伦萨旅行,当地导游总会带着一脸的神秘,这样问你。然后,告诉你关于老桥与但丁的故事,并煽动你一定要在老桥上的金店里买上一枚戒指,为即将邂逅的梦中情人准备好爱情的信物。虽然这只是导游惯用的旅途“调情”手法。但到了佛罗伦萨的人都深信,老桥确有爱情的气场,在桥上走一走,逛一逛,即使不能像但丁一样在桥头邂逅美丽的贝特丽丝,但只要在这个气场里泡一泡,至少可以领略但丁爱情的真谛。
在威尼斯,情定日落桥
一条幽深的水港,一条弯月般的小船,小船上有对初恋情人;在一座精致的桥梁下,夕阳映照在恋人初吻的脸上。如此美好而感人的画面,是影片《情定日落桥》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它的背景就是威尼斯,而背景中那座精致的桥梁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叹息桥。
叹息桥是威尼斯最经典的桥梁。它一头连接总督府的法庭,另一头是总督府对岸的牢房。据说过去犯人在庭中审判定罪之后,就会从总督府宫殿走出,经过叹息桥后被送进牢房。仅仅一桥之隔,却可谓天堂与地狱之别。这些垂死的犯人,在经过叹息桥这座唯美的大理石桥时,透过雕花的窗口看到外面美丽的水都风光,想起自己曾经与恋人就在同一座桥下幽会的甜蜜生活,都会忍不住发出深深的叹息,叹息桥因而得名。至于它的初始名称“日落桥”从何而来,我问过当地导游,也查过一些资料,却未找到答案。
据说《情定日落桥》的编导之所以选择这里做主题性外景,正是因为这座桥下自古就是威尼斯人谈情说爱的地方。相传,当年的大情圣卡莎诺瓦常与他的新女友贡多拉,在日落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通过叹息桥,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初吻”献给自己的恋人。卡莎诺瓦用这样的方式先后在这座桥下俘虏过众多女子的芳心。为了纪念这位大情圣,人们在距叹息桥不远的地方立了一组雕塑:卡莎诺瓦手执一位纤细的贵妇,其翩翩风度和深情的眼神一点都没有辜负“大情圣”的封号。据说他之所以是唯一成功逃脱威尼斯监狱的嫌犯,靠的就是他那位具有贵妇人身份的情人。
当这一传说被著名导演戴安·莲和泰隆·尼尔斯勃纳在《情定日落桥》里向世人演示之后,威尼斯及其叹息桥成了欧美年轻人心目中向恋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最浪漫的地方。“日落的钟声响起时,我要在日落桥下吻你”的台词也随之成为最经典的爱情表白,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到了维罗纳,有情人终成眷属
维罗纳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25万人口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不过,让维罗纳城享誉世界的,并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及其宜人的风光,而是因为,它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
16世纪末,并未到过意大利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意大利北部重镇维罗纳的一对年轻人忠贞不渝、生死相爱的故事,深为感动。于是,以这对传说中的两位年轻人为原型,以他想象中的维罗纳为场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不朽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翁名剧面世以后,尤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和意大利的**制片人多次将这部名剧搬上银幕之后,维罗纳城随之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不远万里,到这里来感受爱情的真谛。
维罗纳市政府借势造势,将位于卡佩罗街23号的一座院落买下当作凯普罗特的家。于是就有了人们深信不疑的朱丽叶的故居。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最成功的一次现实与虚构的对号入座。这个弄假成真的朱丽叶故居,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的古宅,院内是鹅卵石铺就的地面,院墙上爬满了长青藤,整个小院显得古朴而幽静。
与大门相向而对的就是朱丽叶和罗密欧幽会的阳台,来此朝圣的情侣们大都会在阳台上相拥留影。与剧本情节所不同的,只是男友无须向罗密欧一样从绳索上攀上阳台。
在阳台之下的石墙便是著名的“爱情墙”。凡是没有被青藤覆盖的地方,凡是伸手能触及的地方,都写满了祝福爱情的文字和图画。图画有丘比特的神箭,也有心型符号。不同颜色的图案、不同语种的文字构成一幅巨幅蜡笔画,把原本陈旧灰暗的火灰石墙壁装点得五彩缤纷。
在院内的侧耸立着朱丽叶的铜像。雕像本身算不得精致,但美少女的形象却刻画得十分逼真,她左手下垂轻提裙裾,右手上曲于胸。看其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品其神,深情款款、略带哀怨,似乎在期待罗密欧的翩翩来临。打量这尊塑像,不能不让人想起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族阴森的墓室里,面对休克中的朱丽叶说出的一句台词:噢,朱丽叶,你为什么还是这么美丽!
虽然这尊铜像因受时光侵蚀整体上看上去已失去了黄铜的本色,但右臂和右乳由于被游客频繁的触摸而显得异常光滑明亮。触摸朱丽叶的乳房并无非礼之意,只是深信摸了朱丽叶的乳房就能得到她的点化,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把情感都倾注到了朱丽叶的雕塑、阳台和墙壁上。不远万里赶到这里来的,更多的是一些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在朱丽叶的阳台上重温“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深情一吻,在阳台下的墙壁上写下他们爱的誓言,然后,在朱丽叶的塑像前留下他们的双双对对的倩影,最后,再摸一摸朱丽叶的右乳,以求得爱神的保佑。(《海内与海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