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人都说她是湖北黄石人。她为面子说自己是黄石人,其实不然。准确来说应该是湖北大冶市人。大冶市隶属于黄石市管辖下。很破的城市。。。和县城差不多,我就是黄石人,我有个同龄的同学说她见过程琳,说程琳曾经被两个男人包养过。。。你看她那些照片,也该看的出不是什么良家女吧。。。
曹壮父(1896-1929年),阳新县龙山区曹家湾人。少时进柳林高等学堂。后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1923年考入南京河海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国共合作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暑假回乡,支持胞兄曹玉阶及李品芳成立除毒会,并发动成立妇女天足会与龙山书社,同豪绅地主作斗争。1925年初,任中共浦口地委(后改南京地委)委员。五卅惨案后,组织工人、学生成立五卅惨案后援会,领导罢工、罢课、罢市,举行万人示威;开展募捐活动;设置仇货检查机关,抵制日货、英货;积极发展中共基层组织,所属党员增至113人。1926年8月,任中共徐州独立支部书记。
是年底,曹调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工作。1927年初,任中共宜昌特别支部书记。7月,以国民党鄂西临时党务委员会主任公开身份,任中共宜昌中心县委书记。9月,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领导鄂西农民暴动,兼暴动军总司令。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任中共中央特别巡视员,到鄂豫边区传达"六大"政治决议案,后向中共中央汇报黄(安)麻(城)地区游击战争情况,并提出鄂东特委关于建立鄂豫皖区建议。建议未被采纳,但曹从实际出发,按原部署创建鄂豫边区根据地。1929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秘书长。2月上旬,叛徒告密,在汉口楚善里机关办公处被捕,入湖北监狱,受尽酷刑。3月4日,在武昌通湘门外就义。
曹玉阶(1883-1933年),原名玉树,化名程易亨。阳新龙山区曹家湾人。出身豪门。1924年夏,与李品芳等成立除毒会,砸鸦片烟馆,销毁烟土、烟具。1925年夏,加入中国***,任党小组组长。1926年1月,任曹家湾党支部书记。8月,任中共阳新县委委员。北伐军攻克阳新县城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参与组建国国党阳新县党部,任执行委员,负责农运部工作。随即回龙山区领导工农革命,建立区党部、区农协,自家带头免租并开仓济贫,公审处决劣绅"七老虎"之一石敬宜。11月底,县农民协会成立,任执行委员。1927年底,恢复党组织活动,领导反"清乡"斗争。1928年1月,与曹大骏等率武装人员处决阳新县清乡团刘慧臣与大冶劣绅罗巨舫。5月,中共阳新县委重建,任县委常委兼农民部长。利用国民党员、县筹款委员会主任身份,在曹家湾建立中共秘密活动据点,筹措革命活动经费。1929年2月,策反小箕铺民团成功。又与程子华、刘振山一道,成功发动阳(新)大(冶)兵暴。1930年,先后任阳新县临时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鄂东特委常委兼农委书记、鄂东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湖北省委委员,领导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发展经济、文化、卫生事业。1931年5月,任中共鄂东南道委常委。秋,任湘鄂赣省鄂东南办事处主任。
1933年5月,曹在龙燕区桐子坪病逝。
吴致民(1900-1935年),又名铁汉,化名胡梓。黄梅县严家林村人。
1917年,吴入武昌启黄中学,在校结识恽代英、林育南等,参加互助社、利群书社活动和五四运动。1920年寒假回乡,与邓雅声、宛希俨等秘密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1年9月,入南京东南大学。1922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党员,并参加青年团南京地委工作。1925年5月,任中共南京下关工区书记。1926年6月,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7月,调任武汉码头总工会秘书长。1927年,汉口"一三"惨案发生,带领码头工人驱逐巡捕,一度占领英租界。嗣任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8月,任中共黄广区特委书记,组织黄梅县秋收暴动。10月8日晚,组织攻打黄梅县城与太和、蔡山,孔垄等地48处土豪劣绅庄院。1928年5月起,以中共湖北省委特派员身份,在阳新及鄂东南各县开展革命工作,先后恢复阳新、通山、鄂城、黄梅、广济5县县委与大冶中心县委,任大冶中心县委书记。因常留满脸胡须,群众称为"胡子",遂化名"胡梓"。1929年1月7日,任中共中央巡视员,指导鄂东南革命运动。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1930年5月,中共鄂东特委在阳新县王宫山村成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吴任特委书记。参与组建红十五军,当选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1年2月,改任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领导土地改革,促进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又在龙港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简称"红三师"),接连粉碎国民政府军几次"围剿"。又先后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委员、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11月,出席全国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委员。1933年10月,兼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
1935年2月,鄂东南道委机关驻地冷水坪遭敌偷袭,吴率军民突围,不幸牺牲。
在共和国的1614名第一代将帅中,有12名是我们黄石人,他们是王平、余立金、马龙、乔信明、汪克明、王义勋、吴嘉民、彭方复、贺俊侦、梅盛伟、吕作松、朱直光将军。在1955年就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王平将军又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王平将军是阳新县三溪口镇(今东源乡)大地湖村人,1907年10月生。1926年12月,王平将军参加组织农民协会,任乡农协负责人和村农协会长,大革命失败后坚持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5月,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进入阳新,王平参加红军,被编入由何长工任军长的红三军团第八军。同年9月,王平加入中国***。从此,他随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转战湘鄂赣三省,参加了攻打长沙、岳阳等战役和第一至四次反"围剿"。在革命斗争中,王平也迅速从一名战士成长为红三军团的一名团政委。第五次反"围剿"中,王平担任红四师第11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攻打福建沙县和回师江西保卫广昌的战斗。1934年,王平率部参加长征,在突破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和攻占娄山关、保卫遵义城等战斗中,他率领红11团多次担任军团前卫和后卫,为红军主力开路,保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到达陕北后,王平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不久调任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部副主任。1936年12月,王平在红军抗日大学学习后,被任命为红27军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平被任命为中共晋察冀临时省委军事部长,赴冀西山区阜平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和开展游击战争。仅用二、三个月时间,他就组织了几千人参加抗日义勇军,创建了河北阜平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王平主持筹建第三军分区并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以后,他为组织和扩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作出了积极努力,并率部参加了抗击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围攻的战斗。1938年8月,王平任冀中军区政委,全力整训地方武装,为八路军120师输送了几支主力部队,并率部参加粉碎日军围攻冀中的战斗。1939年以后,王平分别兼任第三分区地委书记,冀晋军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和冀晋区党委书记,领导边区军民参加了百团大战,粉碎日军对北岳区的多次"扫荡",并率军向敌后进军巩固了原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新的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平领导冀晋边区军民加强生产、积极扩编整训部队,为挫败国民党军队发动的进攻作好准备。解放战争开始后,王平指挥冀晋边区部队、民兵积极参加晋察冀野战军组织的正太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等重大战役。1947年10月,王平在指挥边区军民参加解放石家庄战役的同时,又组织边区民众大力支援前线。1948年8月以后,王平先后任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张北、张家口、大同等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王平任察哈尔省第一副主席和公安厅长,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1953年5月,王平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委、党委书记,与司令员杨勇共同指挥了夏季反击战和抗美援朝最后一次战役--金城反击战,给敌军以致命打击,为促使朝鲜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王平又于1957年第二次入朝,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0月,任志愿军政委,组织部队加强战备和参加朝鲜的和平建设。
1955年3月,王平被任命为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为军队动员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做了开创性工作。1958年11月,王平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1960年1月又为该院党委书记。他主张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带动各方面建设,为培养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所需要的高素质指挥人才,作出了贡献。"文革"期间,王平坚持同江青、林彪集团进行斗争,受到诬陷迫害。1975年恢复工作后,先后任军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政委、总后勤部政委和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要职,为新中国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后勤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王平将军功勋卓著、德高望重,除了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外,他还曾当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十三次全国党代会被选为中顾委常委,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1988年,王平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王平将军十分关心家乡建设,他曾在1977年回家乡阳新视察,还多次为家乡筹集扶贫和教育资金。1986年,他为大冶南山头革命纪念馆题写了"发扬老区革命传统,锐意改革振兴大冶"的题词,这也是对我们整个黄石地区人民的鞭策和鼓舞。
王平将军于1998年2月8日逝世,享年91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