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除夕的年夜饭,就是新年了。大年初一吃什么,全国各地习惯不同。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江南风俗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北京风俗
北京民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中国南北各地团圆饭的风俗:
团圆饭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企盼家人团聚过年、来年平安的盛宴。又叫“年夜饭”、“团年饭”。 历史学家和民俗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夏民族“过大年”的习俗,保守的说法至今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除夕之夜守岁吃“团圆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是一种幸福的时光。
同样吃“团圆饭”,全国各地的习惯也不尽相同,南方和北方也有明显的差别。传统的“团圆饭”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佳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或称长生果)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现在的“团圆饭”就更加丰富啦,桌上的大菜、冷菜、热炒、点心,抑或是各种各样的吃食,既丰盛可口又各具美好的寓意。
在我国的南方,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个好彩头;更有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年夜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除夕夜,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多少喝一点。
而在我国的北方,“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如年糕、饺子、团圆饼、鸡、鱼、合菜、南瓜、芋头、炒花生、隔年菜之类,可谓应有尽有,每一种食品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或祝福阖家团圆,或寄托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冀,或象征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或祝愿家人身体健康、诸事如意等等,年糕必须是用粘性小黄米加工而成的,象征美好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以及“步步高升”之意;饺子自不必说,但除夕夜的饺子里要包上各种各样的吉祥物,如硬币、大枣、栗子、花生、糖块之类,而每一种物品都有一个美好的、足以鼓舞人们乐观向上的象征意义;鸡与“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用鱼做成的菜肴是不可少的,这也是人人皆知的,有“年年有余财”的美好期冀。更有许多家庭把长长的带鱼,不施刀工一圈圈把它圈摆在碗里蒸熟,谓之“圈福”;南瓜,民间誉为“金瓜”,主妇们在切南瓜的时候,嘴里还要念念有词,不过是一些祈望来年发财之类的吉祥民谣,其寓意不言自明;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团圆饼”,这“团圆饼”是用一般的发酵面团加工而成的,饼中间的夹层里放上大枣、红糖之类,饼的上面按家里人的属相做成鸡、狗、龙、虎等的形象,年前蒸熟,于除夕夜食用,每人把属于自己属相部分的饼吃掉,以示阖家团圆,象征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由此来看,传统的“团圆饭”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食品的运用考虑的主要是它们的美好寓意,人们既是在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馔,更是在享受着那份欢乐与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借助“团圆饭”中的种种食品来表达人们对家运兴旺和美满生活的祈望,表征了华夏民族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团圆饭”虽然是过年中的饮食活动,其实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视频]农历二十三祭灶王 [视频]灶也是家的象征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视频]农历二十四为什么要扫房子?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变迁 [视频]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是怎么来的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春节团拜(《俊杰在位》)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1951年秋,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19岁的陈国治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一名第二批入朝抗美的志愿军战士,踏上了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
次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后,陈国治所在连队从阳德转战宣川,驻扎在当地一个山沟沟里。一天,给养员陈国治与战友外出采购,在返回驻地途中走进一户村民家找水喝。敲门后,一位体弱多病的阿妈妮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后,陈国治一有空就会带上药品或部队卫生员去给老人治病和检查身体。一来二往,老人将陈国治视为儿子。
阿妈妮共有5个子女,丈夫在外参加保家卫国的战斗。家中只有多病的阿妈妮一人支撑着全家的生活。
陈国治对阿妈妮一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深感动了阿妈妮,她常在子女面前夸奖陈国治。年仅14岁的大女儿许贞淑也流露出了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
1953年7月27日,中朝人民经过了3年的浴血奋斗,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回到了谈判桌上,签订了停战协议。1954年下半年,陈国治所在部队得到回国通知。
部队离开的那天,在新义州卫生学校读书的许贞淑得知消息后,从一百公里外徒步赶到陈国治所在驻地,向陈国治表露了想与他去中国的想法。陈国治当即拒绝。看到许贞淑眼里含着的泪水,陈国治一阵心痛,只说声“回国后,一定给你写信”。
十年传鸿雁朝鲜结良缘
随部队回国后,陈国治无时不在惦念着朝鲜的阿妈妮一家。
不久,他给阿妈妮写了一封信。接到陈国治的信,阿妈妮喜出望外,在信中,她还看出陈国治对大女儿许贞淑的爱慕之情。
于是,阿妈妮将此事告诉了女儿。许贞淑反反复复把信看了好几遍,并让还识几个中文的母亲立即给陈国治回了信。
不久,因家庭历史原因,陈国治转业,被安排在贵州省农业厅工作。
期间,亲戚朋友四处给他说亲,但他总是草草应付了事。也有一些女同事频频向他表达爱意,他也始终不为所动。没有人知道,他的心里装着许贞淑。
1957年,就在陈国治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反右”运动开始了。在这次运动中,陈国治的工作却丢了。愤懑之余,他只有在与许贞淑的通信中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
后来,陈国治被安排到一农场放牛。期间,他不断向各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表达与许贞淑结婚的决心。与此同时,许贞淑也无数次写信到有关部门,表达了同样的心愿。最终,他们的婚事得到批准。
1961年秋,陈国治背着简单的行囊再次跨过鸭绿江,来到元山市,走进阔别7年的阿妈妮家。眼前的许贞淑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经过申请,两人在朝鲜办理了结婚证。按照当地风俗,在许贞淑工作的医院两人举办了婚礼。由于种种原因,新婚4个月后的陈国治不得不离开朝鲜回国。
丈夫陷囹圄妻子别中国
1962年春,陈国治回国没几个月,已怀有身孕的许贞淑也从朝鲜来到中国与丈夫团聚。
许贞淑的到来,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将她安排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当上了一名药剂师。
当年秋天,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夫妻俩给女儿取小名为“小贵”,寓意“在贵阳出生”。
女儿的降生,给这个特殊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由于工作调动难,当时还在凯里工作的陈国治只能在周末从百里外赶回贵阳与妻女团聚。
正当生活稍有安稳,“文革”开始了,一系列莫须有的帽子扣在了陈国治的头上。
1965年2月,才当上父亲3年的陈国治,因担心女儿吃不饱饭,趁在食堂工作的便利,偷偷把10斤大米和10元人民币拿回家。不久,事情暴露,他被打成“四类分子”,下放到当地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当年8月,由于许贞淑的出国签证期已满,加之陈国治又在坐牢。对未来生活没有把握的许贞淑不得不作出艰难的决定: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国。
在离开贵阳前,许贞淑给陈国治留下了一封长信,信中她表达对陈国治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说出自己的艰难处境。
1968年2月,陈国治出狱了。
回到单位不久,他又被下放到另一家下属单位去放牛。痛苦中,他曾想过自杀。但想到这世界上还有妻女,哪怕隔得很远,说不定有一天她们要回来。就是这份牵挂,促使他坚强地活了下来。
1972年2月,陈国治又被遣送回到原籍雷山。1974年1月,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他再次被逮捕入狱,接受改造。
一连串的打击,已使陈国治身心憔悴。1977年,陈国治被转至凯里监狱。到1982年,已是50岁的陈国治被释放,到原单位办理转档案手续,那知,档案没了,陈国治变成了一个没有户口的“黑人”。
为了维持生计,陈国治在雷山县城开了一家小小的“百花像馆”,生活勉强过了下来。在这期间,也有人“穿针引线”,介绍他成个家。但经历过大磨大难的他,一心只思念着朝鲜的妻女。
朝鲜传佳音黑户终脱身
不知是命运在捉弄,还是上苍的安排。1986年春的一天,陈国治正在像馆忙碌时,一封经有关部门转到雷山县外事办的书信送到了陈国治手中。
他兴奋地扫了信封一眼,熟悉的朝鲜文字映入眼帘。呀!这不是朝思暮想的亲人来信吗?陈国治用颤抖的双手展开了信笺,一看,是妻子许贞淑熟悉的字迹,信中简单写道:不知陈国治是否还活在世上,怎么20多年不见有信联系……短短的几句话,再次把陈国治50年来心中的一切搅翻起来,顿时,他老泪纵横。
于是,这对离别了20多年的异国夫妻又开始了互通书信。从此,每一封来信都让一家人渴望相聚的心愿越来越强烈。然而,经济拮据加之“黑户”的身份,让陈国治只能将与妻女相见的愿望藏在心底。此间,陈国治和许贞淑多次叫对方重建新家庭,好有个照应,安度余生。
眼看到朝鲜看望妻女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在许贞淑的鼓励下,1991年,身在凯里的陈国治与当地女子李淑芝组成了新家庭。许贞淑获悉此事后,由衷地为陈国治感到高兴。
2002年12月4日,陈国治“黑户”缠身20多年的事情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经调查核实后,户籍部门为老人补办了户口。
此时的陈国治虽可以取得赴朝鲜看望前妻与女儿的资格,但多病缠身及经济窘迫的他已显得力不从心了。
千山和万水难阻骨肉情
2003年,陈国治的“黑户”问题解决后,他被获准落户在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每个月还领到100多元的低保费。生活安定了,陈国治唯一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到他那远在朝鲜的女儿一面。
2005年11月的一天,陈国治终于收到女儿陈春爱(小贵)的来信,这封家书是他与朝鲜妻女通信20多年以来,女儿亲笔写给他最长的一封信。
经雷山县二中潘冬梅老师翻译后,老人获知女儿在信中说:“妈妈与爸爸分别回到朝鲜至今,仍然是一个人。她带着我年复一年地思念,无数次暗暗地流泪。每当想念爸爸时,她便拿起您的照片来看。她是为过去与爸爸分离的事情感到难过。她虽然多次想带我来见爸爸,但已力不从心。”
女儿还在信中说,与父亲见上一面并亲口叫一声“爸爸”,是她一生的愿望。她已办妥了赴中国探亲的一切手续,叫他保重身体。
看着信,陈国治眼睛再一次被泪水模糊住了。想到在垂暮之年,还能见一眼自己的亲身骨肉,陈国治总算得到了一分欣慰。
纵然千山万水,难阻骨肉亲情。沿着50年前母亲追随父亲的漫漫旅程,2006年10月4日晚,陈国治与朝鲜女儿陈春爱最终在凯里重聚。
分离四十载父女得团圆
10月5日一大早,陈国治的亲友及左邻右舍纷纷来到陈家,为分离40年的父女重聚表示祝贺。
“感谢中国亲人长期以来对父亲的悉心照顾,感谢好心人让我们父女重聚!”在翻译的帮助下,陈春爱动情地说。
当天,凯里市洗马河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警务区及社区的有关负责人在闻知陈国治与女儿相聚后,纷纷赶来向他们道贺,陈国治的战友以及陈春爱的表姐、表弟等亲戚也先后从都匀、雷山等地赶来。大家围坐在陈家庭院,共话家常,一齐为父女团聚表示祝贺。
“40多年里,母亲与我相依为命,苦思父亲,萌生到中国与父亲相聚的日子已苦盼了27年。”陈春爱动情地说,27年里,她与母亲惟一只能靠彻夜端详父亲的照片来寄托自己的相思。
6日,中秋之夜,在中国亲人浓浓亲情的氛围中,陈春爱度过了她一生以来最幸福的一个中秋节。
由于到中国探亲的签证日期将于11月5日到期,陈春爱极想邀父亲一块儿到朝鲜去与母亲相见,但考虑到朝鲜冬天特别寒冷以及父亲身体不佳等等原因,陈春爱希望明年春暖花开之时父亲再去朝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