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许昌文化的资料

谁有关于许昌文化的资料,第1张

  许昌历史文化简介
  许昌,相传远古时代许由率领当地部落人群,在此拓荒耕田、构屋生息,从此,这一地区被人们称为“许”地,把开垦过的土地叫作“许田”(今许田村),这就是“许”字作为地名的首次出现。夏代,许地属豫州之地。公元前1世纪,周武王册封太岳伯夷、文叔于此称侯,建立许国。战国时许国封地为韩国所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许地始称许是,隶属颍川郡。汉袭秦制。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在此建都,一举将许县变成了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建立了魏国。由于魏基昌于许,故改名为许昌,并诏告天下,列许昌为“五都”之一。从西晋开始,许昌虽降为一般州县,但从南北朝直至清代,都是中州腹地的军事、文化重地。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为许州府,乾隆六年变为直隶州。民国时,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漫长的历史,为许昌哺育了众多的名人学士,遗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汉时,灌夫曾参与讨代吴楚七国之乱,留下许多美谈。王霸、祭遵曾跟随刘秀与新军大战于昆阳,为东汉的建立,立下赫赫功,被封为淮阴侯和颍阳侯。汉未魏初的陈实,儿子陈纪,孙子陈群,曾孙陈泰,皆德才兼备,名垂青史。荀叔祖孙三代都是曹魏时期的智襄人物,为曹魏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名声最大的是荀或,官至尚书令。曹操说:“天下之定,或之功也。”晚年贬官寿春,死后移葬许昌,即今城北匕的“八柏冢”。之后有唐代诗人王建,明代史部郎中苏继欧,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军总指挥张铜端等人,都在中华民族的史册。许昌文物古迹,城内外共有30多处,有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关羽辞曹处霸陵桥,附近还有关帝庙、射鹿台、文峰塔、魏都城址、天宝宫等文物遗迹。今日许昌城,为明嘉靖时,许州知州干玭重建而成,万历年间,知州范锡砌为砖城,四门建有楼阁,并分别悬匾额:东联江汉,西瞻嵩洛,南望衡湘,北拱神京。四角建有角楼,城垣周围有箭楼34座,城外有护城河,深五丈,宽二十五丈。河内绿水荡漾,遍栽芙蓉,因有“十里荷花江湖极”的赞句。如今城垣虽夷为平地,但护城河尚在,城内基本保留了古城格局。南大街为民国初年的商业大街,商号林立,门面房完好。衙前街、西大街、东大街、文庙街、九曲街还保留着清代部分商业板门房和四合院。整个老城区虽有改造,但古城面貌尚可展观。

  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远古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新石器时代的灵井文化遗址、石固文化遗址;夏代的钧台和禹王锁蛟井;三国时期遗址、遗迹;唐宋时期的钧官窑遗址和古建筑;明、清的塔寺宗庙等。纵观许昌历史文化,在国际国内最有影响的当推三国文化。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许昌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氏父子雄踞许昌,虎视天下,运筹帷幄,图谋霸业。大兴屯田,广纳人才,下令求贤,倡导文学。数年间,猛将如云,文臣如雨,粮秣丰富,仓廪皆满,许昌成为他们抗衡蜀、吴和最后统一中国北方的大本营。

  公元220年,曹丕在这里登基创建魏国,改许县为许昌,为五都之一。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三国历史积淀了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加之历代为纪念三国名人、名事而兴建的名胜古迹,使许昌的三国文化内涵更加厚实和宽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三国名胜古迹500多处,许昌就占有80多处,这些名胜古迹分布广、真迹多、品位高。

  许昌三国文化遗产是许昌人民乃至全国、全世界人民的珍贵财富,许昌市委、政府对于保护和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十分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全面普查、核实三国文物古迹;二是进行全民性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三是修复三国名胜古迹,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兴建了许昌博物馆,修复了灞陵桥、关帝庙及春秋楼文物景区,华佗墓园正在修复之中,曹丞相府的修复也已列入九五规划。

  目前许昌已被国家确定为中国文物古迹游中的三国战略线,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

  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以关公宅,关王庙,武安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帝庙称之。位于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为明清风格建筑群。 许昌之名始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而考其沿革,则更为悠久。相传,“许”源于尧时,因许由牧耕此地而得名。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钧台在今禹州市三峰山东麓)。
  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许昌县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
  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魏五都之一。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到了元代许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万历三年(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初,许州、禹州属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
  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 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今禹州市、新密市、新郑市三地交界处)、禹郏(今禹州市、郏县交界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今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15个县市。
  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2月,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升为省辖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临颍、郾城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85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