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有“酒一杯,这人生有几何”的是什么歌?

歌词有“酒一杯,这人生有几何”的是什么歌?,第1张

歌名:一曲相思

歌手:半阳

作曲 : 可泽

作词 : 半阳

这人间袅袅炊烟,和风花雪月浪漫

痴情人多半贪恋,爱恨情仇都好看

又让你痛不欲生,又让你趁醉装疯

终有天脱胎换骨,直到哭着笑才懂

欲问青天这人生有几何,怕这去日苦多

往事讨一杯相思喝,倘若这回还像曾经执着

心执念你一个,那我可能是多情了

浊酒一杯余生不悲不喜,何惧爱恨别离

一路纵马去斟酌,一曲相思入江水与山河

在油伞下走过,悠然入梦却恍若昨

这人间袅袅炊烟,和风花雪月浪漫

痴情人多半贪恋,爱恨情仇都好看

又让你痛不欲生,又让你趁醉装疯

终有天脱胎换骨,直到哭着笑才懂

欲问青天这人生有几何,怕这去日苦多

往事讨一杯相思喝,倘若这回还像曾经执着

心执念你一个,那我可能是多情了

浊酒一杯余生不悲不喜,何惧爱恨别离

一路纵马去斟酌,一曲相思入江水与山河

在油伞下走过,悠然入梦却恍若昨

扩展资料:

《一曲相思》是由半阳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背景

《一曲相思》该曲于2018年9月21日以单曲的形式发布于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该歌曲是在抖音上火的是抖音里的是一个**姐翻唱的。《一曲相思》近日更是霸榜音乐平台榜单前列,热度指数直线上升,是2019年第一首突破百万热度指数的歌曲。翻唱歌手众多,由此可见半阳的优秀音乐实力。

爱情中的风花雪月能不能够被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所代替,完全取决于婚姻中的两个人。一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甜甜蜜蜜,在结完婚以后虽然也有柴米油盐,但是日子也是非常的甜蜜。婚姻是两个人的,想要婚姻中也充满着风花雪月,需要两个人共同为之努力。在婚姻中要时时刻刻能够想到对方,时不时要给对方一个小惊喜。也能够缓解现在生活中的压力,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谈恋爱时的浪漫。虽然说浪漫并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但是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吃的都没有了,哪还有精力去谈风花雪月。

现在有好多男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对女人甜言蜜语,但是在婚后感觉说一句好听的话就会感觉很肉麻。他们认为这些甜言蜜语只适合在谈恋爱的时候说,但是女人并不是这样想的。女人就是听觉动物,喜欢男人对她表白自己的心意。如果不说出来,就会让女人感觉非常的没有安全感。这也是现在很多男人即使他没有钱,也能够找到女朋友或者老婆的原因。结婚以后就认为已经结婚了,不需要这些浪漫了。这也是很多女人抱怨的根本原因。

女人在家里承受着柴米油盐,也换不来男人对他的一句称赞,一句关心。认为她们做这些是理所当然的。这样恋爱时的风花雪月当然会变成婚姻里面的柴米油盐。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虽然说没有很多的钱。但是她们日子过得依然是甜蜜如初。浪漫是需要一些钱但是有时候并不会花费很多的钱,花费更多的是自己的心思。

只要婚姻里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男人能够理解女人操持家务的辛苦,女人也能够理解男人上班的辛苦。那即便是没有多少金钱,也会感觉非常的幸福。偶尔给对方一些小小的惊喜。就会让两个人重回谈恋爱时的风花雪月。其实生活很简单,复杂的是人们的心思。

窃以为不妥。

“风花雪月”不等同于“风月”,然“风月”亦不全是“荒*的爱情,廉价的浪漫”。

“风月”泛指男女感情。

“风花雪月”更涵盖文人墨客吟风诵月赏雪欣花。

故“风花雪月”形容“荒*的爱情,廉价的浪漫”一说有“以偏概全”之嫌。

文/麦大人

1

这是张爱玲的诗《一别,便是一生》,我最喜爱的一首。

字里行间,传递的都是一种错过、离别的悲情伤感色调。

完全符合张氏语言,她所有的小说、散文、剧作和诗歌等都是一脉相承,文字里透露着张爱玲的奇特遭遇及荒诞身世。

张爱玲1952年从上海绕道香港,之后赴美,再也没有回来过。甚至连亲生父母辞世,也没有见过最后一面。

作家叶兆言说:“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

她的人生,真是奇特。一别,便是一生。

2

张爱玲也许是现代作家里面最富争议的一位。

有人说她少年成名,才华横溢,20岁出头就在名家云集的文化重镇上海声名鹊起、炙手可热,成为上海滩大红大紫的作家。

张爱玲自出道后,盛名至今不减,“张迷”遍布全球。

夏志清教授的《现代中国小说史》甚至以专章讨论张爱玲,上海的通俗女作家首度与鲁迅、茅盾等大师平起平坐。

也有人说,她的文字都是小资文学,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在上世纪40年代国难当头的岁月,无疑不太合时宜。

更有甚者,说她是汉奸之妻,她写的作品当然就是“顺民文学”,是没有骨气和地位的。

我极认可前者之言,对后者的论调不甚苟同。

评论一个作家,一部文学作品,掺杂进很多政治因素来考量,无疑都是有失公允的,缺乏公信力。

3

这些都要从张爱玲的奇特身世说起。

很多张迷们都知道,张爱玲有着显赫的家世。祖父张佩纶是清末“清流党”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大女儿,外祖父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

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1915年,张家少爷张志沂与黄家**黄逸梵结婚,当时被誉为门当户对的“金童玉女”。

五年后,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但她的童年并不快乐,可谓是尝尽世态炎凉,看透人情冷暖。正如她所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父亲是一个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整天和一些酒肉朋友吃吃喝喝,吸毒赌博嫖妓,无一不沾。

母亲虽也是传统大户人家出身,不过思想受五四运动影响很大,追求的是西方文化和生活情趣。由于母亲不是逆来顺受的女人,不在像传统妇女那般,“以孩子还小”为由而选择忍气吞声或纵容不管。

好景历来不长久。

在张爱玲4岁那年,母亲为了抗议丈夫的糜烂生活,冲破家庭的牢笼,和姑姑约好一道出国,去西洋留学。

她不肯向命运低头,只能向多难的社会宣战。

这一离开,就走了四年。后来研究张学的人说,她性格高冷、孤傲,睥睨一切的眼神,有着一颗倔强敏感的心,跟儿时缺乏母爱不无关系。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或许正应了她那句名言:“ 出名要趁早 ”。

在他8岁那年,母亲从国外回来。这时的母亲,由于浸染了多年的西洋文化和礼仪,比原来更加光彩照人,举手投足间格外地有魅力。

父亲也认识到自己的荒唐,为了留下母亲,决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做人。

这段时间,应该是张爱玲童年时光里最快乐的记忆了。

家里面久违的温馨画面,有父亲,有母亲,有弟弟,还有宠物狗。在她的心里,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4

张爱玲说:

没过多久,父亲故态复萌。母亲再也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家庭,于是两人协议离婚,再次远渡重洋,张爱玲和弟弟一起跟了父亲。

很快父亲就有了新欢,后妈是民国前总理孙宝琦七千金孙用蕃。她是那个年代的剩女,29岁才嫁给张志沂。这个后妈以脾气火爆,性格古怪著称。

刚做两个孩子的后母,孙也想跟孩子们搞好关系,无奈事与愿违。

张爱玲在文字里这样说:

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甚至有点水火不容,历来后母都很难当。

有一次争执中,万恶的后母打下了著名的一巴掌。这一巴掌,对于张爱玲是静静的杀机,对于孙用蕃,未尝不是拼尽全力的还击。

她打尽了心底的憋屈,打向怎么养也不贴心的张爱玲,打向所有对她的婚姻不怀好意的人。

后来有人问起她当年那轰动的一巴掌,这个已经银发丛生的老太太轻轻笑了,淡淡回应道:

“张爱玲成了著名作家,如果是受了我的刺激,那倒也不是坏事,恶名骂声冲着我来,我八十多岁的人了,只要无愧于心,外界的恶名我认了,一切都无所谓的。”

要命的是,后妈反而诬告是张爱玲要打她。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对张爱玲一顿毒打拳打脚踢,扬言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然后把她关到房间里,父亲不许任何人和她见面、交谈。

即便她得了严重的痢疾,父亲依然不闻不问,不给她请医生,不给她吃药,眼见病情一天天严重。

最后还是母亲陪嫁过来的保姆何干说,这样下去会出人命的,父亲也不愿担一个“恶父”的骂名,才找了医生治疗。

身体康复后,张爱玲趁两个看守换班之际,逃出了这个令她痛不欲生没有温度的家。

家庭的不幸,使得有家不能归的张爱玲,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学习和写作中。

她后来在日记中绝望的说着“ 希望有个炸弹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

5

张爱玲真的很不幸,一生没有得到父亲疼爱,母爱就更是遥不可及的事。

母亲是一个极度自私冷漠的女人,不然也不至于扔下4岁的她奔赴万里之外。

她跟母亲的距离从来都是隔着千山万水一般,两人偶有一起过马路,母亲从来没有牵过她的手。

母亲对她言语刻薄,三番五次的对她说:“我真后悔为你花那么多钱。”

从小没有父爱母爱的她,也很争气。

1938年,在困境中终于长成大姑娘的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后来持录取通知书去香港大学。

母亲宁愿花钱去旅游,也不愿意给她交学费。张爱玲有些失望,但并不绝望,她更加刻苦,门门功课第一。因此获得一位教授赏识,给她800元港币奖学金。

当她满心欢喜地把这笔钱交给妈妈时,却不想一转眼就被拿去麻将桌上输得金光。自此,张爱玲对母亲的心一下子凉了。

家庭生活的凄清与冷酷,鲜有温暖的亲人之间,让她逐渐变得孤傲薄凉,而这些无不浸透在她的文字里面,我们只看到了“凄凉”二字。

6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这样一个不被亲人理解和疼爱的女孩,遇到赏识她的男人,一切的甜言蜜语犹如毒药一般,让她饮鸩止渴。

旷世才女张爱玲为何爱上了颇有争议的胡兰成?

在她最美时刻,遇见了那个外表俊郎、风流成性的胡兰成。那一年,她23岁,他37岁。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从来都是倔强高傲的她,写了无数男欢女爱的她,似乎对一切都是了如指掌,心知肚明。一旦坠入情网,沉沦到万劫不复之地。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她说:“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

听着这些话,家庭的悲剧带给她的伤害显露无疑。

她不是不知道,他是一个被万人唾骂、千夫所指的汉奸。但她还是像飞蛾扑火般的投入进这段感情,最终要名没名,要份没份。

心里抱着“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的美好愿望与胡兰成秘密结婚,私定终身。

只可惜胡许诺给她的这句话不可能有实现的那一天,什么岁月静好,什么护你一世周全,全都是镜花水月般的虚幻。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感情,后来胡写进了得意的《 今生今世 》。这里面叙述了他与八个女人之间的群芳艳事,活脱脱就是一个朝三暮四的渣男形象。

在他跟张爱玲两年多时间里,他就爱上了武汉的护士小周,接着又是一路护送他到温州的范秀美,还有上海滩的佘爱珍及日本女子。

最终张爱玲让他做一个选择,胡顾左右而言他,说我极喜欢你,却又舍不得丢下她。

这段感情断断续续维持三年,高傲的她受不了这样的心灰意冷。遂写了一封绝交信:

一转身,张爱玲果然与过去完全斩断。正如她在《半生缘》里接着顾曼桢对沈世钧说的:

三年情缘,对张爱玲的伤害是全方位的。爱的孤注一掷,伤的痛彻心扉。

他耗尽了她后半生所有的灵气和才华,27岁的她犹如换了一个人,迷失了自我,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她如是说:

此后,她再也写不出来那些美丽动人,哀婉缠绵的故事。

张爱玲从小缺爱,也就让她一辈子都在追逐着爱,又不断地错失爱。

这个世界最荒谬的就是,你奋不顾身地去追寻那份爱,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他人遗弃的一个伤害。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7

她看透人性,看透世故,却又不愿世故。

她是那样的绝世孤傲,那样的格格不入,注定了她不属于这个世界。

解放后,她在曾经带给她名和利、那个熟悉的上海,度过了两年的滑稽生活,终于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出发的行程,转辗香港,直奔美国。

1956年,她在美国遇到了德裔著名作家赖雅。他个性丰富多彩,知识包罗万象,处事豪放洒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两个人相差29岁,这一年,她36岁,他65岁,按年龄算是忘年交吧。两人一起谈文学,谈文化,谈人生,谈阅历,可以说无所不谈。甚是投缘,一见如故。

于是他向她求了婚,但要求她堕胎,不要孩子。这里面没有多少爱情,只是两个人在薄情的世界里相互温暖,各取所需罢了。

第二年,远在伦敦的母亲病危,想让她去见她最后一面。

不过张爱玲一方面自顾不暇,另外童年时遭受的阴影和伤害,心里终究还是不能释怀。

婚后的第五年,她来到港台寻找机会。在台湾时,接到赖雅再一次中风昏迷的消息。但她没有足够的钱买机票回美,于是先到香港,赶写《红楼梦》等剧本赚一些钱,然后才回美国。

终究赖雅还是解脱了,去了他向往已久的天国。那一年,赖雅76岁,张爱玲47岁。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8

经历重重劫难,看透世间冷暖,遗世而独立的她,再也不愿意被世俗而牵绊,面对世人,一脸地高傲与冷漠,过起了离群索居的隐士生活。

自此以后,张爱玲几乎与这个社会隔离了,世人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消息。

她累了,也倦了,烦了这个糟心的世界。

1995年9月8日夜,那天正好是中秋节,这个璀璨夺目的文学才女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她在洛杉矶的公寓里去世,享年75岁。7天后才被人发现,房间空荡荡的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孤零零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

最后的张爱玲,她死的很寂寞,就像她活的很寂寞,她的一生比烟花还寂寞。

一生七十五载,生在富贵人家,从小失去应有的温情和爱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长大后愈没获得丈夫的爱怜,同时受尽世人的嘲弄。

这是怎样坚强的一个灵魂,才能在这薄情寡凉的世界留下如此斑斓人生。

她的作品,可能是留在这个世间,证明她真真实实活过的信物吧。

她不愿去附和这世界,永远地追求着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灵魂。

她的传奇一生,尝尽世态炎凉,看透人情冷暖,终于可以静谧地歇息了。

世间再无张爱玲。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3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