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24节气倒计时视频里藏着中国人怎样的浪漫?

冬奥会24节气倒计时视频里藏着中国人怎样的浪漫?,第1张

冬奥会24节气倒计时,里面藏着不少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众所周知,2022年冬奥会召开的时间正好是2月4日,也就是中国的立春。因此,冬奥会开场便很有创意的用24节气进行了倒计时设计,从雨水到立春,每一个节气都配上了一句对应的古诗词,彰显了属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之美,也通过视频展示了不少中国的地质风貌跟人文风情。这个设计别出心裁,让很多网友拍案叫绝,其中不乏外媒。

一、24节气的诗词,都有丰富内涵

24节气从末尾开始向前倒数,第一个便是“雨水”。“雨水”是每年二月十八日到二月二十日的时间,采用的诗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出自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描述了春天的夜晚,一场好雨随风而至的美好场景。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说,雨水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悄无生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惊蛰”是每年的三月五日到三月七日的时间,采用的诗词是“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因为这一天正是春耕开始的日子。“春风”是每年的三月二十日到三月二十一日,采用的诗词是“春风贵如客,一到便繁华”。这句诗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诗句的意思其实就是字面意义,春风就好像是贵客一样,所到之处立刻万物复苏,热闹繁华。“清明”是每年的四月四日到四月六日,采用的诗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谷雨”是每年的四月十九日到四月二十一日,采用的诗词是“风吹雨洗一城花”,这句诗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见十二弟倡和花字漫兴》。

而到了最后五个节气的倒计时之际,速度一下子加快。随着24节气倒计时完毕,映入眼帘的便是张艺谋导演又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

二、中国式浪漫,不只24个节气

在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大家除了感受这独属于中国的节气浪漫之外,还感受到了张艺谋用迷路的一只和平鸽隐喻国家时政的浪漫。总之,在张艺谋刻画的开幕式盛景之中,无论是奥运圣火的点燃方式还是冰五环破冰而出冉冉升起的隆中,都有着让中国人特别感动的地方。在2022年2月4日,正是立春到来的日子,而中国队又在当天的20:04分作为第24支运动队伍入场,这些也都是一种中国人的浪漫。

是骨子里血液里的浪漫,是传达了几千年的浪漫,是跨越时空和生死的浪漫。

中国式的浪漫,含蓄而温情。总有人说中国人不懂浪漫,可我无数次为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而热泪盈眶。

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源于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远远胜于基于儿女情长的浪漫。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中国式浪漫三个分论点如下:

1第1段由浪漫的本义讲起,提出中心论点“中国式浪漫是一种情怀”。

2第2段提出分论点一:中国式浪漫是一种家国情怀。可举袁隆平、钟南山、钱学森、邓稼先的事例,引用陆游的诗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

3第3段提出分论点二:中国式浪漫是一种善于发现美的情怀。可引用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迎着朝阳(朝霞、晨曦)上学、在走廊(操场上)和同学观赏夕阳(晚霞)、和父母在春风里散步、打伞走在秋雨中……这些都是平淡中的诗意,都是生活中的浪漫。

4第4段提出分论点三:中国式浪漫是一种以苦为乐的情怀。可举刘禹锡安贫乐道的事例,可引用宋濂的名言“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第5段联系中学生的实际展开议论。

6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中国式浪漫,是个人心怀热爱的本色。

在庸常平淡的岁月里,在关隘重重的困难面前,在千磨百击的险境中,有一种“中国式浪漫”叫热爱,它成了无数人坚持下去的勇气。

文天祥就义之前毅然向南三叩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参加广州起义前,爱国志士林觉民于黑暗中亲笔写下《与妻书》,字字泣血。其中饱含着难舍离别,赤胆忠心,家国之思……他们心中的浪漫,是鲜亮的人格本色,能濯净尘土,净化灵魂。

中国式浪漫,是历久弥新的文化,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

有人说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有人将他喻为“谪仙人”与“明月魂”。提及浪漫,便不得不提李白和他的诗。

在李白的笔下,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放不羁的浪漫;有“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孤独的浪漫;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缱绻悱恻的浪漫。

时至今日,每个人在思乡望月时,逆旅独行时,郁郁受挫时,都能吟出几句李白的诗句。因李白之诗的浪漫情怀,中国古诗词的高峰上至今仍有一颗浪漫之星熠熠生辉。

中国式浪漫,是民族无畏险阻,蓬勃向上的精神。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秋风乍起时,是否还有一种浪漫,能牵连起历史与当下,勾出无限情思?无疑是有的。

请看——“百万雄师”威武壮观,可他们的枪管中却插着一枝灿烂盛放的秋菊;再看——建国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数十架飞机曳着斑斓的长虹飞过蓝天,新式武器频频亮相,接受国家和人民的检阅。这意味着中国的军事力量更上一层楼,我们早已不是过去的“东亚病夫”。

此时的我们没有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牺牲、奋斗的先辈们,人民含着热泪对故去的伟人说道:“这盛世,如您所愿。”正是这样的浪漫,引领着中华儿女冲破了冗长的黑夜,奔走在旭日东升的大道上,实现了富强,助力着复兴。这便是民族浪漫的意义,亦是民族需要浪漫的原因。

中国独特的浪漫指的是什么?中国人传统的爰情表达方式体现在哪些方面古代人表达爱情,和现代人比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含蓄的吧!现代人最熟悉的很多诗都是用来表达爱情的。比如诗经里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唐朝诗歌里的爱情诗就更多了。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还有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词里也有很多。比如:欧阳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除了写诗表达爱情之外,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会送定情物。不过古代的定情物和今天的定情物稍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下面这几种:香囊。古代女子送给自己心上人,最好的礼物就是亲手做的香囊。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就亲手给贾宝玉做了一个香囊,但由于贾宝玉一时惹恼了林妹妹,黛玉一怒之下就把香囊给铰坏了。礼物要符合对方的气质。比如钟情书生就送扇子,喜欢侠客就送宝剑。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用心。第二种礼物就很特殊了,是头发。头发是身体的一部分,是不能轻易给人的。如果能剪下一缕青丝,送给情人就有托付终身的意思。“青丝”的谐音是“情丝”,是绝好的表达爱情的信物。

真实的浪漫存在于彼此相爱的两人之间。由初识的浓情蜜意,热情似火,到后婚后的一杯茶,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相视而笑,争吵后的一个甜甜的拥抱,一句“我错了,我爱你”,直到辞暮之年,彼此牵手一起回忆我们的过往,甚至在一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还能再说句“谢谢你陪我这一世,下一世换作我陪你。”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上,中国视障运动员李端点燃主火炬的那一刻,再次惊艳世界,在那一瞬间,美轮美奂的鸟巢化作神秘星海,如梦如幻,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开幕式上,惊艳世界的除了别具匠心的种种精妙设计,还有那独具无限魅力的中国文化。

         其一,星海。在主火炬点燃之后,场地中央洁白无瑕冰面上出现出亮光四射的星海,灿烂星辉中从前到后依次闪现历届冬残奥会的标志,最后在凝重的“2022中国北京”出现时定格。;其二,倒计时。导演组从六大项目中精心挑选出6名运动员,他们从现场雪道最高点飞驰而下,冰壶所至,标线格格推进,数字从10到1依次显现,让人拍案叫绝;其三,雪容融。雪容融灯笼主体,头顶如意,身披中国红,上印和平鸽和北京天坛,昂首挺胸走在各国运动员的前面,包括他那寓意深刻的名字,无一不彰显出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其四,中国代表团入场仪式。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中国远动员身着吉祥大气中国红,在场地中央巨幅五星红旗红旗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威仪; 另外,场上引导员佩戴的手工编织挂饰,传统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金蛇狂舞》等,也处处洋溢中国文化气息……

       奥运赛场,不仅仅有各国运动员竞技场上的激烈角逐,还有主办国文化的强势展示。运动员在场上争金夺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中国民族文化在场下,悄悄蓬勃、默默扩散,彰显出强大感染力和穿透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1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