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几种

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几种,第1张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手法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浪漫主义是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中期横扫西方文明,一种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的文艺思潮。

内容着重主观性、自我情感及想像,反对刻板及不注重文艺内涵的格律形式。由于偏重自由发展,展现个人风采,创造出的作品充满热情、富于变化的风格,包含数种表现形式的艺术,其名称的由来,主要是凸显该运动外现的激情与直观,以区别古典风格的自制和理性。

所蕴含的基本态度,是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低下阶层的人民和世界,怀抱深厚的情感及改造的热忱。浪漫主义在教育上,注意实实在在的个人,认识个人情绪、情感的发展优于个人心智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五大代表作家:

1、威廉·布莱克

代表作:《纯真之歌》、《经验之歌》、《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

2、威廉·华兹华斯

代表作:《丁登寺旁》、《序曲》、《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水仙花》。

3、塞缪尔·柯尔律治

代表作:《伊俄勒斯之琴》、《这个菩提树的荫棚》、《霜夜》、《沮丧》。

4、乔治·戈登·拜伦

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5、波西·比希·雪莱

代表作:《西风颂》、《云》、《致云雀》。

1、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2、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3、在整体上,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就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用夸张但符合意境的手法。

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

浪漫主义服装艺术风格

 

  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风潮的历史背景是风云动荡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解放个性和心灵,浪漫主义者不仅反对一切与封建政权有关的事物,而且也希望摆脱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的刻板僵化和过分简朴理性。浪漫主义重视色彩和情感,也重视他们身体走动时的氛围和美感,这一切都在服装上强烈反映出来。

  一、浪漫主义风格及服装特征

  浪漫主义服装带来的全新浪漫、妩媚、性感、柔软以厦奢华气息,可以说是最原始最纯粹浪漫要素回归。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服装设计(古典主义的具体表现是反对繁杂、繁缛,美学思想较为严谨,崇尚质朴的、纯洁的、华丽的美感。在服装上所展示的是突出人体的美好。服装风格的形式法则表现为追求造型平衡、对称。具有合理、简洁、结构明确的基本规律。面料质朴,色彩图案单纯。),它更强调打破僵硬的教条,追求幻想异想乃至戏剧化效果。常用复古、怀旧、民族、异城等主题,造型追求夸张独特。线条或柔美或奔放,非对称和不平衡设计结构,成为与古典主义最为明显不同的地方。在色彩上也丰富多变,图案缤纷斑斓,面料追求自然和质感。装饰手段多用:毛边、流苏、刺绣、花边,抽褶、蝴蝶结、花饰等,也即是说只要能想到的新鲜华丽的元素都可以采用。

  20世纪初,西方开始关注东方并将东方的审美情趣融入到时装中。东西方服装开始碰撞出了独特谤人的火花,也使设计师在神秘中更增添了舒适灵活的宽松表现,羽毛、纱饰、披风、蕾丝被大量运用。20年代夏奈尔推出了上表下裙套装,在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又带来了简单优雅的气息,当然这期间也偶有一些反叛意识的款式出现;30年代女性的线条被过分夸张,服装多为驶折垂挂式,被称为罗马柱式,低腰线时装也极度流行。到了60和70年代,少数民族风貌中有部分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出现,而70年代出现的花布与碎裮营造出的烂漫气氛,也对后来有所影响。

  服装的潮流一般表现为,或是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创造崭新的浪漫化面料外观;或是研究历史中的浪漫装饰,对其中的要素予以系统分析,抽取精华,来滋养今天,使简单的成衣具有浪漫而丰富外观。当代的服饰研究,已呈现出多屡面、多角度的倾向,服装设计也从功能性、艺术性、审美性等多方面体现出人类杰出的视觉创造能力,以及各个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观念、审美观念和生活观念,显示了人类视觉艺术思维和审美活动的不断升华。

  二、欧洲浪漫主义风格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服装的艺术化是我们对时代审美差异的一种及时反馈,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而且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对审美及时代变迁所映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首先,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已超越了其原有服装的传统格式,走进了全球化的现代服装模式,即工业化社会特有的批量生产的、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简洁、实用、舒适、便捷的服装风格。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里,文化的独特性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为此,历史中曾经辉煌过的种种服装风格,作为调节、丰富当代服装图版的基本手段,在服装设计师的手中得到不断的挖掘、应用和再现。在千篇一律的现代服装背景下。返回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风格丰富的装饰语汇,与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相组合,为流行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唤起了人们对装饰的向往,引发着人们对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自由的追求。

  其次,浪漫主义是历史上第一个涉及广泛的、较为完整的、样式丰富的装饰体系。它超越了思想的母题,将愉悦的视觉效果凸显出来,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以思想为核心的形象,成为装饰形式十分鲜明的、较为纯净的审美对象。它使形式的细节从此丰富起来,可供视觉欣赏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由此铺垫出通往人性化的装饰之路。可以说,浪漫主义风格为人类建立了视觉审美的新格式、新需求,也奠定了西方近、现代装饰艺术的风格基础。

  第三,由于浪漫主义风格涉及广泛,使得设计作品都体现出特有的形式感。从各种的曲线结构、丰富的光影效果、材料的自由组合、大量使用的褶裥、花边、刺绣和蝴蝶结等装饰品上,可以看到这种装饰的普遍性。浪漫主义风格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手工艺劳作的结果,在当今被机器打造的物质环境里,浪漫主义艺术闪烁着细腻精致、淳朴浪漫的人性的光辉。它补偿了当代视觉的缺憾。正是这一点,才会引来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当今服装流行的艺术调味剂。现代的浪漫主义风格服饰的时蓑不是简单地对西方17或18世纪浪漫主义服饰的翻版,而是既保留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精神,同时还借鉴了现代服装设计的先进理念,追求少即是多的现代时装设计原则,在贯通古今的现代时尚设计和审美表现中适应着人们不断提高的内在需求。

  现代时装借鉴了浪漫主艾风格重新回归优雅华丽的感觉,并把浪漫主义所有的形式美观念与装饰手法运用在服饰设计中,充满了娇柔的女性化味道。趋于自然的色彩运用,细腻的工艺,丰富多变的曲线,不对称、富有雕塑感的服饰结构。所有这些元素都诠释着现代服装设计者对欧洲古典华美的向往,给人以充满强烈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及奢华印象。21世纪的新浪漫主义,在禀承传统浪漫主义的同时,还有着更新的演绎。新浪漫主义保留了传统浪漫主义的基本元素,如服装的流动和韵律,又适当加入后现代的速幻,以及嬉皮的颓废与都市实用,再加上艺术夸张和变异,使得服装展现出既简洁、美观又出人意料的面貌。

  三、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形与神的结合,个性与风格的展示,已经更少了约束和限制。随着时光飞快轮回,流行也像不停转动的时针,作为个性视野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在向保持大自然原味的思想倾向发展着(新的式样、新的面料、更新的角度)。怀旧即是在设计中引入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旧有元素与形式,也是从过去中揭示未来,从传统中寻觅现代。人们往往可以从最时髦的物品中看到传统的影子,这是人们审美意识中喜新怀旧、喜新寻旧的心理反映,它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感性兴趣。德国历史学家伯伦哈姆曾在对遗物与传统的区别中,指出传统不同于遗物,它是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有的设计学者也清楚地表明对传统的看法: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溶于古物之中,而是在继承保全传统精神的同时进行再创造。怀旧的形式通过精心构思,巧妙借鉴,用现代材料、加工手法对其进行提炼、简化、改造和创新,已经是一种新的创造性呈现。而作为艺术袁现形态之一的浪漫主义再创造,也必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往昔所未曾有过的耀人眩目与美丽华彩。

  参考文献:

  [1]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叶立诚中西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2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