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怎么样?

南京林业大学怎么样?,第1张

本人2000届的,经济管理学院的,南林的风景独特,植被茂密,对得上林业大学了,在全国12所林业大学中,仅次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玄武湖畔,地铁、玄武湖隧道、火车站都在附近,交通方便,原来的中央门汽车总站搬迁到火车站后面了,就是红山汽车站,靠红山动物园边上,曹后村附近,正门前是主干道龙蟠路,对面就是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当年第十届华商大会就在这里举行的,学校后面就是汽车东站,苏果仓储超市等。学校本部面积很大,当中有“后山”,就是大一点的土坡,中间修了路,成了公园了,宿舍条件一般,楼层较高,有七层,没有电梯,图书馆的藏书比较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在图书馆购买,每个院系都有一个独立的大楼,主教学楼在中心,六层高,属于上个世纪的老式建筑,很有韵味。南林大厦、南林大酒店、南林汽配中心是学校的产业,都在附近,去市中心新街口的公交很多,2路、17路、40路、45路等。

南林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当年九所高校包括南林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学校搞了很多活动,每人还发了几十元钱,中秋节的时候,每人领取了2个月饼,数量不多,但心里舒服,而且很好吃,记得是蛋黄的月饼。学校主打是森环院、土木工程学院和化工院,这个比较强项。化工研究所边上就是小吃一条街,各种吃的,还有买衣服的,超市、附属小学、中学等都在那一片,学校有校园龙卡办理业务,充值后,可以在校内刷卡消费,比如:吃饭、洗澡、看**等,周六周日每天有两场**,现在可能多一些了。

南林的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当年就有工程院的院士了,2000余人的教学队伍。 学校占地面积10725亩,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句容下蜀校区占地4800亩,淮安校区占地1327亩,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占地3300亩,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41亩。当年在江宁区还有一个南方摄影学院,属于民办学院与学校共建的性质,挂的是南林的牌子,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了,总之,南林总体上是不错的,环境好,空气质量杠杠的,由于是全国招生,可以认识天南地北的同学,还有一些留学生的,韩国的和非洲国家比较多,几百人的规模,学校毕业后就业率比较高,学弟学妹可以宽心。

在译者董乐山先生看来,阿伦·布洛克的这本书实际上是一部简明的西方主流思想史。 西方思想看待宇宙和人有三种不同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超越自然的,聚焦于上帝,把人看成是神的创造的一部分,可以称之为“神学模式”;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聚焦于自然,把人看成与其它有机体一样,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可以称之为“自然模式”或“科学模式”;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的模式,聚焦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可以称之为“人文模式”。 布洛克从宏观角度着手,依循历史发展的轨迹,对“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概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到西方人文主义乃至西方主流思想的发展史。布洛克思维敏捷,语言生动,文笔活泼有趣,表述充满情怀,使得本书具备了摇曳多姿的风采。 什么是“人文主义”?布洛克认为:没有人能够对人文主义作出使别人也满意的定义,正如“通往真理的路不止一条”。但是,对定义的分歧,并不妨碍布洛克为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寻找贴切的历史解释和灵巧的逻辑思辨。从布洛克的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翩翩化蝶”,从反基督教倾向演变为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既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需求,也是时代赋予人文主义的多重内涵。 直到今天,人文主义仍是一个充满辩论和争议的话题。在当今世界倡导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大氛围下,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必然会被赋予更加丰富多样的思想内涵。阅读布洛克的这本书,我们不能仅仅发出“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的感叹,更应该树立起“人文渐日新、未来更可期”的信心和情怀。

浅谈西方人文主义

与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一样,西方文明也是源远流长,古代希腊是西方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罗马人则是西方古典文明的集大成者,西方古典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理性思想,不仅对后世的史学,对整个西方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与“希腊精神”

在世界文明史中,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的确,它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于是,古希腊文明的勃兴和它的“后来居上”,它的光灿夺目的业绩,被学界称为“希腊的奇迹”。在我们看来,要破译与解释这一文化之谜,在很大程度上要从古希腊文明的特征,亦即“希腊精神”那里去寻找。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西方文化更追求人的价值,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自然的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探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用理性来描绘、把握自然而美好的物质世界,而且探求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询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他们追求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是一种极度完善的和谐之美。幸福与快乐的人生价值,以及对人文主义与理性精神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希腊文化的最根本特征。

  

  希腊人笃信人本主义,重视人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此,学界曾有过不少论述,一位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

    众所周知的神话“斯芬克斯之谜”,体现了原始先民对人类自身地位的最初思考。自此,揭示人的地位、业绩及其历史作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希腊文明史之中。在那里,由于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作为城邦主体的公民个人的作用不断得到体现,因而也就不断强化了对个人价值、个人主义与个人尊严的信念,以至到了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那里,更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成为公元前5至前4世纪希腊世界理性思潮中的一面旗帜。到了苏格拉底,他创造性的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自然引向人,提倡探讨人的德性以深入万物之本原。他赋予德尔菲神庙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以哲学意义,作为自己思想的主要部分。它以理智来解释德尔菲的铭文,以自知赋予其亲历的含义,使哲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从天上转到了现实中,回到了身边的家庭、城邦、社会,回到了自己。在苏格拉底哲学中,自知不仅是道德伦理上的谦虚、克制,而且首先是知识上的真伪可靠与否。于是苏格拉底哲学中的“知识”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苏格拉底哲学的方向事实上指向认为“存在”、“万物”的根基和本原,这个“始基”不在自然而在自我,不在客体而在主体。开始对自身进行思考,以善为最高真理,万物之本原。与此同时,在戏剧与艺术等领域中,更有着意渲染与表现人的意志、人的力量、人的创造性的作品间世,对世人不乏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扩而言之,这种构成希腊文化所有方面的人文精神,便成了古希腊文明的一种典范。

  

  二.人文主义与希腊神话、史诗

  

  而希腊的史学正是这种“希腊精神”的体现者,追溯到希腊史学最初的表现——神话与史诗,我们来看看它们表现的人文主义。古希腊留给后世的神话遗产相当可观。希腊神是在悠久的岁月里,由古希腊人世代努力共同创造的。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即神的拟人化,神界的所有故事实际都代表人类世俗性格的一面,可以说,古代世界很难找到任何民族和神祉象希腊诸神那样充满了强烈的人性倾向。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都是人。他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是探索世界也是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里,人和世界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反映,即都是摆在彼此对面的、相互照映的镜子。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特征,希腊神话中众神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他们与人一样,具有人的形象、人的长处和弱点。在复杂的神灵社会,无不有七情六欲,有爱美之心,世俗性明显。他们不过是大写的“人”而已。

  

  史诗产生与文字尚未形成以前的神话传说时期,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常识,以远古英雄传说为内容,希腊历史最伟大的史诗《荷马史诗》就是反映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里亚特》叙述了斯巴达王之兄迈锡尼国王阿加绵农担任远征联军统帅,夺走阿咯琉斯宠爱的女奴,导致阿咯琉斯退出战场,希腊人连遭败绩。《伊里亚特》叙述了希腊将领阿咯琉斯的英勇善战,叙述了他的传奇经历。而诗篇《奥德赛》则是叙述了希腊联军中足智多谋的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渡海回乡、历经磨难的冒险故事,赞扬了大英雄奥德赛的顽强毅力。《荷马史诗》细致描写了几大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热情歌颂了人的伟大与尊严,这是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神话和《荷马史诗》虽不是历史著作,但是其包含的历史写作的手法及其表现的历史事实却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希腊人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社会的过渡形态,流传下了最早的希腊史迹,和他们所具有的最初的人本意识。而在史学真正产生之后,人文主义更是在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和确立下来。

  

  三.人文主义与古典希腊史学

  

  人文主义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史学发展的始终,希罗多德是西方史学的创立者,被后世称为“历史之父”,他对希腊史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著作《历史》一书包含初步的人本思想,希波战争促使希腊人开始反思人的力量而不是寄希望于神,,他赞颂希腊人的英勇与谋略,赞颂他们的优越制度,试图从历史本身去探究历史趋势。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开篇就写到:“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由此可见,希罗多德他的视角是放在“人”上而不是“神”上,可以说,从记神事到记人事,希罗多德是转折点。

  

  《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急诊中,一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罗多德不仅开始看到了人的存在,并且开始思索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人的权利平等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他的意识是超前的,是站在了历史的高度上看待人类的,他的贡献不仅在与历史著述上,更在于他自身的哲学思考。当然,希腊历史研究是有局限性的,他无法从历史过程本身引出历史普遍性,无法说明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因而,不是从历史之外引入无常的命运就是求助与人的永恒理性。

  

  “政治史之父”修昔底德告诉我们“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不仅客观详实记录了当时战争的面貌,更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书中所显示出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其思想价值之高可以说达到了那时的最高水平。他努力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开来,希罗多德做了有意义的第一步尝试,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的天命观使之受到限制,到修昔底德,,他竭力寻思“人事成败之迹,城邦兴废之由”,力图把人类历史独立与天神之外,探究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他认为历史上兴衰都是有人事所决定的,应当高度重视人在历史中的突出作用“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或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损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人的崇高地位在修昔底德的思想中一再体现。虽然只是初步的尝试,他的史学也有许多缺陷,例如,他把少数杰出人物描绘成脱离社会实践的天才,宣扬英雄史观,还使用抽象人性去结实历史等,但是其对后世人文主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史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人文主义与古典罗马史学

  

  西方古典文明发源与希腊,而发扬光大于古罗马,同样的希腊史学也对罗马史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希腊史学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也很自然的继承到了罗马史学中,并且在罗马史学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成为连接西方古典史学与近代人文注意史学的桥梁。对14世纪以来的西方史坛产生了悠远的影响。

  

  例如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他在其《希腊罗马名人传》里讴歌了大量的历史名人,他认为人生应当受理性的节制,克己近情符合人道,对帝国统一和政法制度亦无不从理性、人性的角度予以肯定和辩护。在他的著作中,他善于以人物的性格、行事塑造历史形象的特点,举例来说,格拉古兄弟传中对他们兄弟两人的介绍就十分生动传神:

  

  “先从仪容举止来说,提比略是温文沉着,盖约则慷慨激昂,因此,在当众演说的时候,一个总是安详的站定,而另一个则是在讲台上走来走区,一面讲,一面把长袍掀到肩上。罗马人中以如此姿态演说的要数盖约是第一人。这正和克里昂一样,克里昂就是雅典人中第一个在讲演时脱下外套,拍着大腿的公众演说家。其次,盖约的演说,往往铺张扬后,令人惊愕,提比略则较为婉转,娓娓动人。在造词风格上,提比略纯正而细密,盖约则多辩而繁缛……”

  

  如此生动的叙述,没有一般历史记述的枯燥乏味,由小到大,从具体的仪容举止看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丰满而鲜明,突出人物个性同时重视了人物个性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个性观点。吴于廑评价说“这种重视人物个性和作用的倾向,恰好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要求,也符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性解放运动的要求”。可见,对于后世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发扬光大,罗马史学是功不可没的。

  

  普鲁塔克为罗马的历史名人塑造了一组群像,阿里安则将其生动的画笔对准了亚历山大一人,他的名作《亚历山大远征记》刻画了一代军事天才亚历山大的崇高形象。他认为亚历山大出来军事家的天才之外,还具备了哲学家的禀赋。他热情赞颂亚历山大的伟大才华与卓越功勋。他在前言中说:

  

  “托勒密(拉加斯之子)和阿瑞斯托布拉斯(阿瑞斯托布拉斯之子)都曾撰写过亚历山大的历史。他们二人所叙述一致的事迹,我都作为相当准确的材料记载在我这本书里;不一致的地方,我就选用我认为比较接近事实,比较有记述价值的东西。关于亚历山大的事迹,别的人也有许多撰述。事实上,还没有一个人物象他那样有这么多历史家进行记述,所记内容又这么不一致。我认为托勒密和阿瑞斯托布拉斯二人的记述较为可靠。因为阿瑞斯托布拉斯曾随国王亚历山大转战各地,托勒密则不但有同样经历,而且他本人也是个国王。对他来说,撒谎比别人更不光采。此外,他们二人撰写亚历山大历史的时候,既然他已经死了,就再不可能有什么力量强制他们说假话,而他们自己也不会因为说假话得到什么好处。至于别人撰述中那些我认为值得记下而且并非完全不可靠的材料,我也采用了,作为流传下来的关于亚历山大的史料的一部分。如果有人奇怪:觉得既然已经有这么多人撰写亚历山大的历史,怎么我还会想到要写这一部呢?那就请他暂时按捺一下,先把他们的著作加以研究,对我这本书也有了认识之后再说。”这是他写这部书的感言,也是他对与亚历山大崇敬之情的体现。

  

  正如我在一开始提到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西方文化更追求人的价值,对人性的理性思考。西方文化的这种重视人性,重视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体现在他的史学发展中,柯林武德说:“它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从西方史学的萌芽状态——古希腊神话与史诗到古希腊史学产生发展,再影响到后来的古罗马史学,人文主义精神从幼拙逐渐走向成型,发展到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要求人的尊严,反对神学权威,要求尘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再一次以全新的高度登上历史的舞台,引发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解放运动。尽管在古典西方史学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不完善的,带有很多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因而,西方古典史学是人文主义的成长依托,当我们今天谈到人文主义传统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那些伟大的史学家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参考书目:《西方历史哲学导论》(韩震)

  

   《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朱龙华)

  

   《西方文化史》(姜守明,洪霞)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源于人们实践的追问和对生活的思考。

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划分依据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按发展形态划分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资团队我觉得一直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准,而且其实并不是只有教授才可以提供出色、优秀的课堂。我所学习的有几节课的老师并没有达到教授的职称,但是却用十分渊博的学习,有趣的教学风格吸引了我,让我学到了很多(成绩却没有太好?!怎么回事¥%#@&)。以下我就举几个老师的例子说一下吧!

1中外教育史 孙碧老师(图中左)

我高中是理科生,真的不会很喜欢历史。老师讲的也是很简单,阐述书上面有的史实,讲一下这些事件发生的影响就结束了,有时候上课都不明所以。

来到大学上的第一个学历史的专业课就是这门中外教育史,老师不仅仅挑重点讲教育史上的重要起点,还会用自己独到的角度讲解各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引人入胜

他的为人也比较和善,感觉他比较年轻和同学们的距离感也没有那么大。他在课上最后还常常会分享一部引人深思的**,很多同学都是因为这样拓宽了自己的待看**清单

总的来说,如果对教育的发展历程有较大兴趣,那么干货满满的孙碧老师的课,你是不能错过的!

2马克思主义原理 张永刚教授

张永刚老师亲切的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思”——教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政老师,从这个称号来说,张老师很明显就是一个广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了。

平时大学生对于马原的印象通常都是枯燥死板,不是很想听,甚至想逃。

而马老师用幽默风趣代替枯燥难懂,用一个个浅显有趣的故事来讲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神奇的是并不会丢失马原课应用的深度。使得学生的反响十分的好,久而久之,张老师的名气就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华师最出名的老师之一了。

难得有一个将这么枯燥的内容讲的生动有趣的老师了,要是有幸能够蹭一下马老师的课,也是十分幸福的呀!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来源:网络

节选自《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近年来,人们对言语口语性(orality of speech)的新觉醒,并非没有先例。公元前几百年,《旧约全书》的匿名作者自称“传道者”(assembly speaker),希伯来语叫Qoheleth,希腊语对应词是Ecclesiastes。显然,这个笔名使人注意到口头传统,他写的《旧约全书》有这样一句话:“再者,‘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传道者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凭细致写下真实的话”(Ecclesiastes 12:9 10)。

“写下……的话。 ”从中世纪的藏书人到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诺克斯(Vicesimus Knox)等读书人,不断把口头传统里的格言警语诉诸文字。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至迟从中世纪和伊拉斯谟的时代开始,大多数采集者并不是直接从口语里,而是从其他人的著作中挑选格言警语,至少在西方是这样的情况。 浪漫主义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关注远古的遗存和民俗文化。 此后,数以百计的文人搜集文化遗存,对口头传统、准口头传统或近似口头的传统多少进行直接加工,赋予它们新的令人尊重的地位,其中的先驱人物有: 苏格兰的詹姆斯·麦克菲尔森(James McPherson)、英格兰的托马斯·珀西(Thomas Percy)德国的格林兄弟和美国的蔡尔德(Francis James Child)。 到了20世纪初,苏格兰学者安德鲁·朗(Andrew Lang)等人已经使一个陈旧的观点声誉扫地,即口头民间传说只不过是 "高雅"书面神话的遗存而已。 这个观点自然是书面文化和印刷文化偏向的产物,上一章已经对此做过探讨。

稍早一点的语言学界拒不接受口语和书面语不同的观点。索绪尔对口语文化 提出了新的洞见,尽管如此,或者说正是因为如此,他认为文字仅仅是用可见形式对口语进行表征而已(1959,pp 23—4)。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霍凯特(C F Hocke)和布卢姆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也同样认为如此。布拉格语言学派(Prague Linguistic Circle)尤其是其中的瓦赫克(JVachek)和恩斯特·普尔格拉姆(Ernst Pulgram)注意到口语和书面语的一些差别,但由于他们专 注于语言的共同特征而不是语言的发展变化,因此并没有对这些差别做多少发挥(Goody 1977 p77)。

既然文人早就意识到口头传统,既然安德鲁·朗等人证明,纯口语文化可以生成精细的语言艺术形式,那么,我们对口语文化新的理解又有何新意呢

新的认识沿着几条路子发展,不过,追踪其沿革的最好方式也许是考察"荷马问题"(Homeric question)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读书人一直在研究荷马,其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混杂着洞见、误解和偏见, 自 觉的观点有,不自觉的观点也有,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的反差、不能反躬自问的文字头脑和印刷术头脑里存在的盲点, 在这条研究路子上暴露得最为充分。

"荷马问题"是19世纪较高层次的荷马研究的产物,荷马研究和更高层次的《圣经》研究在同一时期走向成熟,但其根基肇始于古典时期(见Adam Parry 1971,本书以下几章从该书得到很多启发)。西方古典时期的文人偶尔显露出一些朦朦胧胧的意识:《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其他希腊诗歌不同,这两大史诗的源头似 乎 不太明朗。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认为,两大荷马史诗的传世文本是经过庇西特拉图(Pisistratus)修订的(西塞罗认为,荷马史诗本来就是一个写定的文本)。犹太人约瑟夫斯(Josephus)甚至说,荷马是文盲,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夸耀希伯来文化比历史悠久的希腊文化优越,因为希伯来文化有文字。对于荷马史诗的风格,约瑟夫斯却不置一词,对荷马其他著作的特征,他也不予置评。

自古至今,一些深层的禁锢一直干扰我们对荷马史诗的认识,使我们看不清它 们真实的价值。自古以来,《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普遍被认为是西方遗产里最具典范意义、最真实、最富有灵气的世俗诗歌。为了说明人们心目中的传世佳品,每个时代都对两大史诗进行阐释,都认为荷马史诗超过了自己时代诗人的水平和目标。在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文人和读者对两大史诗进行阐释时认为,史诗的"原始"文化阶段是一个美好的阶段,而不是令人惋惜的阶段;即使这样,人们还是倾向于把各个时代感觉比较相宜的品质迁移到原始的诗歌上。美国古典学者米尔曼·帕利推翻了这种文化沙文主义,他按照荷马史诗本来的面目深挖其"原始"的性质,虽然这些属性和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诗歌属性是对立的。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成就胜过前人。

稍早一些的研究多多少少显露出与帕利类似的观点,对荷马史诗的普遍颂扬 同时带有一些不安的成分。人们常常感到 史诗 中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在17世纪,法国奥比涅克修道院院长佛朗索瓦·埃德林(Francois Hedelin , Abbed' Aubignac et de Meimac)抨击荷马史诗的情节不合理,人物描写笨拙,伦理上神学上卑劣可鄙。不过,这样的批评与其说显示批评者真正的学养,不如说是出于修辞上的论辩。他认为,历史上并无荷马其人,那些归之于他的史诗只不过是许多行吟诗人的作品的集合。著名的古典学家理查德·本特利(Richard Bentley)因证明《法拉利斯使徒书简》(Epistles of Phalaris)是伪书而著名,这间接引起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en Swift)的讥讽,斯威夫特在反印刷文化的《书籍之战》(The Battle of the Books)里说,历史上确有荷马其人,但他"写作"的荷马史诗,是 500 年后才集结成书的,那已经到了庇西特拉图的时代。 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Giambattista Vico)认为,历史上并无荷马其人,荷马史诗是整个民族的创作。

英国外交家、考古学家罗伯特·伍德(Robert Wood,1717-1771)仔细确认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里提到的地名。显然,他是第一位靠猜想接近了帕利最终成就的学者 伍德认为,荷马不识字,超常的记忆力使他能够创作史诗。令人注目的是,伍德认为,在口语文化里,记忆力的作用和它在文字社会里所发挥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伍德不能够解释荷马的记忆力为何如此发达,但是他证明,荷马史诗的特质显示,史诗在当时已经很流行,并不是荷马个人之所学。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821,pp163—4)引用佩雷·阿杜安(Pere Hardouin)的话说(亚当·帕利的书里没有提及这两人),很有可能荷马及其希腊同时代的人都不会书写。不过卢梭认为,《伊利亚特》里有一点令人生疑。在《伊利亚特》第六卷里,贝勒利芬(Belerephon)晋见利西亚(Lycia)王时,呈上一块文书板,但没有迹象表明,木板上希望国王允许贝勒利芬自裁的"符号"是真正的文字。事实上,从荷马史诗的记述看,这些符号听起来倒像是粗糙的会意文字。

在19世纪,所谓的分析学派提出的荷马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派创始人弗德里克·沃尔夫(Friedrich August Wolf)在《导论》(Prolegomena 1795)里首先发动了这番研究。这派学者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由较早的诗歌或片段集合而成,于是他们着于分析这些诗歌或片段,研究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的。然而,正如亚当·帕利(1971,pp xiv—xvii)所云,分析学派认为荷马史诗的成分是各自成篇的,没有迹象表明,它们构成了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到20世纪初,主张荷马史诗由单一作者完成的学派取代了荷马研究的分析学派,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些人是虔诚的文人,崇拜荷马史诗但又缺乏自信,拼命抓住一切能够自圆其说的证据。他们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结构谨严,人物栩栩如生、首尾一致,艺术水平很高,不可能是由前后毫不相干的许多人编订的,一定是出自一人之手。在米尔曼·帕利的学生时代,这样的观点在学界执牛耳,而帕利自己的意见尚在形成之中。

本文 为北大公共传播转载

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 | 秦沈乐

图源丨网

以下这些书你可以选读一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

A类:

1 [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

5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3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7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

3 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 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 谢冕:《1898:百年忧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 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 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潮流)史研究:计81种

A类:

1、 [美]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3、 [英]格兰特:《现实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 [苏]梅特钦科:《继往开来——论苏联文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薛君智主编:《欧美学者论苏俄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7、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版(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译本);

8、 [英]福克纳:《现代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资料》(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 [英]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 [美]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另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精校本);

13、 [荷]佛克马等:《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 [美]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7、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美]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9、 [美]詹明信(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 [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 [美]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2、 [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 [美]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4、 [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 [法]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6、 [法]利奥塔:《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 [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8、 [法]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何林:《近二十中国文艺思潮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贾植芳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6、陆贵山、王先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8、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 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7、周政保:《精神的出场——现实主义与今日中国小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 俞兆平:《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张趺:《圣地之外——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意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2、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5、尹国均:《先锋试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小江、孟悦:《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5年版;

3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3、陈慧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90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9、愚土选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0、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张德祥:《现代化与精神境遇》,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周伦佑:《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家新等编:《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计37种

A类:

1、 [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美]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另有译本,书名译名有别);

3、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 [英]贝尔西:《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1-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89、1991、1998年分别出版;

6、 [美]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英]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3年分别出版;

8、 [法]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 [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 [加]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冯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1949-1976)》(1、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於可训等编:《文学风雨四十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 夏中义:《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9、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程文超:《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20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烨编著:《文学论争20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5、《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16、《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7、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8、 伊沙等:《十诗人批判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9、白烨选编:《中国年度文论选·99卷》,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20、白烨选编:《2000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21、白烨选编:《2001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

22、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文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3、陈思和、杨杨编:《90年代批评文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24、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说部分):计37种

A类:

1、 [美]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 [美]布鲁克斯等编:《小说鉴赏》(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6、 [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 [捷]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爱略特等:《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 [美]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别出版;

3、陈美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白烨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作协创研室编:《当代作家论》,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王锦涛、林建法编:《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建法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下),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兴安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马原编:《中国作家梦——当代文坛精英访谈录》(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0、 季红真:《众神的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季红真:《忧郁的灵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5、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 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7、 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8、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20、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1、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当代文化与传播理论研究:计38种

A类:

1、[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美]沃林:《文化批评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法]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法]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英]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 [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 [美]鲍德韦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美]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常昌富等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B类:

1、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1997年版;

3、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 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0、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文化 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6、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结构主义文论

一、 概况

1、西方结构主义文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结构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2、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走向鼎盛,法国文学研究由于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以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在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

到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3、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一般特点:

(1)、结构语言学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和论证基础;

(2)、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而不是对意义本身的研究;

(3)、作作家主体身份消失;

(4)、结构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在于,“文学研究与具体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不同,它应该致力于理解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之父):《野性的思维》

2、罗兰·巴特:《写作零度》、《符号学原理》、《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分析结构导论》

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

4、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批评的批评》

第二、 解构主义文论

一、 概况

1、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兴起是在结构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并以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拆解开始的。

2、解构主义的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1966年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结构、符号和游戏》的演讲可以当作解构主义到来的宣言,该演讲提出:“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3、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

2、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 》

3、希利斯·米勒:《传统与差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

4、杰弗里·哈特曼:《超越 》、《阅读的命运》、《荒原上的批评》

第三、 阐释-接受文论

一、 阐释学理论

(一) 概况

1、阐释学源于古希腊。

近代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成为一门哲学。

现代阐释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酝酿,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其诞生地在德国。

2、哲学基础:胡塞尔现象学,追求恒定不变的抽象本质的柏拉图式唯心主义。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威廉·狄尔泰:《施莱尔马赫传》、《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立》

2、赫斯:《解释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二、 文学接受理论

(一) 概况

1、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

2、这一派理论直接继承了后期现象文学理论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伊赛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读者:现实主义小说的组成部分》

2、尧斯:《文学是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四、 新历史主义文论

一、概况

1、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评倾向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获得正式命名是在80年代初。

2、新历史主义深受福柯的影响,它吧过去发生的时间当做待破解的文本,认为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与其他话语和实践相互影响并由他们决定。

通过把文学的文本理论与历史客体的构成和文本解读相联系,新历史主义强调修辞,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即文本体现历史或隐含历史,而历史具有文学写作的文本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协商》、《学会诅咒》

2.、海登·怀特:《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喻论》

第五、 后殖民主义文论

一、 概况

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思想。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萨义德:《开始:意图与方法》、《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2、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在教学机器之外》

3、霍米·巴巴:《文化定位》

第六、女性主义文论

一、 概况

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

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也能动的高涨,出现了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 。

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文化上思考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的已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争论的焦点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朱蒂斯·菲特利:《抵抗的读者》

2、玛丽·艾尔玛:《思考妇女》

3、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4、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5、米勒特的:《性政治》;

6、卡普兰:《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7、莫尔斯的:《文学妇女》;

8、吉尔伯特和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

9、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

10、克莉丝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结构主义文论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走向鼎盛,形成了以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在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

到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之父):《野性的思维》2、罗兰·巴特:《写作零度》、《符号学原理》、《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分析结构导论》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4、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批评的批评》

解构主义文论

解构主义的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2、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 》3、希利斯·米勒:《传统与差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4、杰弗里·哈特曼:《超越 》、《阅读的命运》、《荒原上的批评》

阐释-接受文论

阐释学理论

阐释学源于古希腊。

近代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成为一门哲学。

现代阐释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酝酿,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其诞生地在德国。

1、威廉·狄尔泰:《施莱尔马赫传》、《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立》

2、赫斯:《解释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1、狄尔泰:阐释与循环

2、赫斯:解释有效性

3、加尔默尔: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1)、贡献:阐释学重视读者的态度和作用,促进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发展。

(2)、局限:

只承认单一的主流传统,忽视历史本身的矛盾和斗争。

文学接受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

2、这一派理论直接继承了后期现象文学理论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

1、伊赛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读者:现实主义小说的组成部分》

2、尧斯:《文学是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新历史主义文论

1、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评倾向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获得正式命名是在80年代初。

2、新历史主义深受福柯的影响,它吧过去发生的时间当做待破解的文本,认为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与其他话语和实践相互影响并由他们决定。

通过把文学的文本理论与历史客体的构成和文本解读相联系,新历史主义强调修辞,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即文本体现历史或隐含历史,而历史具有文学写作的文本特征。

1、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协商》、《学会诅咒》

2.、海登·怀特:《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喻论》

后殖民主义文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思想。

1、萨义德:《开始:意图与方法》、《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2、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在教学机器之外》

3、霍米·巴巴:《文化定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

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也能动的高涨,出现了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 。

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文化上思考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的已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争论的焦点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1、朱蒂斯·菲特利:《抵抗的读者》

2、玛丽·艾尔玛:《思考妇女》

3、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4、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5、米勒特的:《性政治》;6、卡普兰:《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7、莫尔斯的:《文学妇女》;8、吉尔伯特和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9、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

10、克莉丝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杨燕迪(1963- ),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历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

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 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

教授课程:西方音乐通史、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西方二十世纪音乐、音乐学导论、论文写作、音乐美学概论、歌剧研究、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研究、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音乐学方法论专题研讨课等。

研究领域:音乐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歌剧研究、音乐分析与批评、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至今正式发表论著两部、译著三部、论文和各类文章一百多篇,总字数约150万字。

在研课题:《二十世纪歌剧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研究》(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课题)、《音乐学新论》(国家级“十五”规划年度课题)、《音乐观念的历史批判》(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02-03年度译著课题)、《音乐历史的哲学基础》(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03-04年度译著课题)。

获奖情况:1993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 “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2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研究奖”、2000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奖)、“上海市育才奖”、2001年度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200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研究奖(2002)。

主要著述:

著作

《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乐声悠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论文和评论文

《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现状的思考》,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

《实证主义及其衰落——二次大战后英美音乐学发展述评》,载《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1期;

《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载《黄钟》1990年第1期;

《荒诞及其本质—西方先锋派音乐中的主体抛弃与自我肯定》,载《音乐生活》1990年第3期;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上下),载《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第3期;

《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载《音乐研究》1993年第4期;

《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上下,与孙国忠合作),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3期;

《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4期;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博士论文)

《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1期;

《申克尔分析体系》,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2期;

《对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载《 音乐艺术》1995年第3期;

《动机分析:勋柏格及其影响》,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4期;

《迈尔的分析理论:心理学的角度》,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1期;

《结语:对音乐分析的批判与展望》,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2期。

《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载《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

《经典故事 重新诠释——刘敦南舞剧《梁祝》观后》,载《人民音乐》1998每第1期;

《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起源、音乐功能与展望》,载《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6期;

《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载《音乐艺术》1998年第4期;

《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评克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载《音乐艺术》2000年第1期;

《威尔第百年祭》,载《爱乐》2000年第1、2期合刊;

《艺术歌曲创作漫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观后记》,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

《艺无止境――从李云迪获得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说起》,载《文汇报》2001年7月11日第11版;

《寻访中国音乐之“真”》,载《读书》2001年第2期;

《“超越时间”的音乐史》,载《读书》2001年第10期;

《音乐的“双城荟萃”》,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

《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兼及其它》,载《文汇报》2003年8月8日第11版;

《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反思与建议》,载《音乐研究》2003年第4期。

译著

《李斯特传》(Liszt),A Wilkinson 原著,与孙国忠、洛秦合译, 本人统校全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作为戏剧的歌剧》(Opera as Drama), Joseph Kerman 原著, 连载于《歌剧艺术》杂志,1990年第2期——1993年第6期。

《简明牛津音乐史》(The Concise Oxford History of Music),Gerald Abraham原著,顾犇译,钱仁康、杨燕迪校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usic in Mestern Civilization),Paul Henry Lang原著,与顾连理、张洪岛、汤亚汀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主编著作

《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4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