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九三年》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雨果的《九三年》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第1张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拉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三世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要面对普法战争的悲惨战祸和巴黎公社社员的浴血斗争,眼前的现实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再一次激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回顾历史,法国大革命的史实给了他启发,他有心通过大革命时期旺代地区保王党人的叛乱,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个念头早在一八六二年底至一八六三年初已经出现,如今写作时机成熟了。雨果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天主会给我生命和力量,完成我的敌人称之为庞大得出奇的巨大计划吗?我年迈了一点,不能移动这些大山,而且是多么高耸的大山啊!《九三年》就是这样一座大山!”显而易见,在雨果的心目中,《九三年》分量很重,他轻易不肯动笔,因而酝酿的时间有十多年之久。雨果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材料,做了充分的了解历史背景的工作。关于大革命时期布列塔尼地区的叛乱,他看了皮伊才伯爵的《回忆录》(一八0三-一八0七),杜什曼·德斯波的《关于朱安党叛乱起源的通信》(一八二五),从中借用了人物、名字、方言土语、服装和生活方式的细节,还有各个事件。关于救国委员会的活动,他参阅了加拉、戈伊埃、兰盖、赛纳尔等人的回忆录。关于国民公会,他参阅了《日通报》汇编。他研读了米什莱、路易·布朗、梯也尔、博南的著作;博南的《法国大革命史》保留了一条书签,上写:“一七九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关键局势。”这一天成为小说的出发点。他还使用过拉马丁的《吉伦特党史》,阿梅尔的《罗伯斯比尔史》和他的朋友克拉尔蒂著述的《最后几个山岳党人史实》,另外,赛巴斯蒂安·梅尔西埃的《新巴黎》给他提供了一七九三年的法国生活和堡垒建筑的宝贵材料。雨果并没有让这一大堆材料所左右,而是驾驭这些材料,创作出一部生动而紧张的历史小说。应该说,雨果对法国大革命并不陌生,他生于一八0二年,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个将军,而母亲持有保王党观点。雨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大革命的变迁。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他有切身的感受。不过这时雨果早已改变了早年的保王派观点,他从四十年代末开始已成为共和派,他是以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眼光去看待这场革命的。雨果不想写作一部通俗的历史小说,他不满足于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一般进程,而是想总结出某些历史经验。《九三年》这部历史小说的切入角度是独具慧眼的。雨果选取了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作为小说的背景。一七九三年是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在巴黎,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面对着得到国外反法联盟支持的保王党发动的叛乱,以及蠢蠢欲动的各种敌人,雅各宾党实行革命的专政和恐怖政策,毫不留情地镇压敢于反抗的敌对分子;派出共和军前往旺代等地,平定叛乱,终于使共和国转危为安,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他又说:“九三年是一个紧张的年头。风暴在这时期达到了最猛烈最壮观的程度。”以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来描写大革命,确实能充分反映人类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雨果尊重历史,如实地展现了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描写出这场斗争激烈而壮伟的场面。在小说中,保王党叛军平均每天枪杀三十个蓝军,纵火焚烧城市,把所有的居民活活烧死在家里。他们的领袖提出“杀掉,烧掉,绝不饶恕”。保王主义在一些落后地区,如布列塔尼拥有广泛的基础,农民盲目地跟着领主走。他们愚昧无知,例如农妇米歇尔·弗莱夏既不知道自己是法国人,又分不清革命和反革命;她的丈夫为贵族卖命,断送了性命;乞丐泰尔马什明知政府悬赏六万法郎,捉拿叛军首领朗特纳克,却把他隐藏起来,帮助他逃走。农民的落后是贵族发动叛乱的基础,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状况。面对贵族残忍的烧杀,共和军以牙还牙;绝不宽大敌人。在雅各宾派内部,三巨头--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虽然政见有分歧,但都一致同意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他们选中主张“恐怖必须用恐怖来还击”的西穆尔丹为特派代表,颁布用极刑来对待放走敌人的严厉法令。因为要保存革命成果,就不得不用暴力来对付暴力。

其次,雨果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他把国民公会喻为酿酒桶,桶里“虽然沸腾着恐怖,也酝酿着进步”。国民公会宣布了信仰自由,认为贫穷应受尊敬,残疾应受尊敬,母亲和儿童也应受尊敬;盲人和聋哑人成为受国家监护的人;谴责贩卖黑奴的罪恶行为;废除了奴隶制度;颁布了义务教育制;创立了工艺陈列馆和博物院;统一了法典和度量衡;创办了电报、老年人救济院、医院;创建了气象局、研究院。这一切措施都放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芒,造福于人民。大革命所进行的乃是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是以先进的资产阶级文明代替愚昧落后的封建体制。至今,上述各项措施继续起着良好作用,并普及到世界各国。

对法国大革命和九三年的阶级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部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雨果捍卫法国大革命,包括雅各宾派一系列正确政策的立场,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现出真知灼见。《九三年》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史面貌,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不过,对于雅各宾派的所作所为,雨果并没有完全加以肯定。雅各宾派为什么会失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雨果也进行了哲理的沉思。在他看来,尽管一方面是刀光剑影,以暴力对付暴力,但另一方面,应有仁慈,要以人道对人道或非人道。他认为,雅各宾派滥杀无辜,没有实行人道主义政策,以致垮台。这一沉思表现在小说结尾。人们历来对这个结尾争论不休,难以得出结论,小说的魅力却很大程度来自于此。从艺术上看,《九三年》的结尾是出人意外的,同时写得扣人心弦。叛军首领、布列塔尼亲王朗特纳克被围困在图尔格城堡,他要求以被他劫走、作为人质的三个小孩来交换,请蓝军司令官戈万放了他,戈万断然拒绝。可是朗特纳克得到别人帮助,从地道逃了出来。突然他听到三个孩子的母亲痛苦的喊声:三个孩子快要被大火吞没了。朗特纳克毅然折回来,冒着危险,救出三个小孩,他自己则落到共和军手里。戈万震惊于朗特纳克舍己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激烈斗争,认为应以人道对待人道,便放走了郎特纳克。特派代表西穆尔丹是戈万小时的老师,他不顾广大共和军战士的哀求,坚决执行“任何军事领袖如果放走一名捕获的叛军便要处以死刑”的法令,铁面无情地主张送戈万上断头台。就在戈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也开枪自杀。

西穆尔丹、戈万和朗特纳克是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纠葛从政治观点的敌对,转化而为是否实施人道主义的冲突。雨果认为:“慈悲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残余,一切人心里都有,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朗特纳克的情况就是这样,“那个母亲的喊声唤醒他内心的过时的慈悲心,”“他已经走入黑暗之中,再退回到光明里来。在造成罪行之后,他又自动破坏了那罪行。”对此,戈万在沉思时发现,“一个英雄从这个恶魔身上跳了出来”,朗特纳克不再是杀人者,而是救人者;不再是恶魔,这个拿着屠刀的人变成了“光明的天使”;他赎回了种种野蛮行为,救了自己的灵魂,变成无罪的人。

小说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像异峰突起,使矛盾达到白热化。如何处置与评价朗特纳克和戈万的行为,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引起读者不同的看法。毫无疑义,与其说是戈万在沉思,不如说这是雨果的想法。倘若朗特纳克是个一般的保王党人或一般的叛军指挥官,他舍身去救三个处在大火包围中的小孩,那么这还是可以想像的。令人费解的是,朗特纳克是个异常冷酷的人,他出现时曾经毫不怜悯地枪杀蓝军中随军的女人,正是他劫走了三个尚不懂事的孩子,作为向共和军要挟的人质,也正是他要放火烧死他们,准备同归于尽。试问,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内心怎么还能容纳得下人道主义思想?他怎么会在一时之间改变本性,产生人道主义?雨果并没有描绘在这一瞬间,他内心的思想活动,因而读者也无从理解这一行动的可信性。不能不说,雨果没有拿出充分的依据去证明这个恶贯满盈的人(或者说恶魔)是怎么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所以,朗特纳克返回去救三个孩子的行动,只是对作者的“慈悲心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这一观点十分概念化的图解。

至于戈万,他的行动倒是描写得有根有据的。雨果早有交代,说他在打仗时很坚强,可是过后很软弱;他待人慈悲为怀,宽恕敌人,保护修女,营救贵族的妻女,释放俘虏,给教士自由。他的宽大不是无原则的,他曾对西穆尔丹说,他赦免了战败后被俘获的三百个农民,因为这些农民是无知的,但他不会赦免朗特纳克,因为朗特纳克罪大恶极,即使是他的叔祖也罢。法兰西才是他的兄长,而朗特纳克是祖国的叛徒。他和朗特纳克誓不两立,只能你死我活。然而,他又有一些想法,与他的司令官身份很不相称。例如,他认为路易十六是一只被投到狮子堆里的羊,他想逃命和防卫是很自然的,虽然他一有可能便会咬人。最主要的是,他认为“恐怖政治会报害革命的名誉”,推翻帝制不是要用断头台来代替它,“打掉王冠,但是要保护人头。革命是和谐,不是恐怖……‘恕’字在我看来是人类语言中最美的一个字……在打仗的时候,我们必须做我们的敌人的敌人,胜利以后,我们就要做他们的兄弟。”这些话为他后来的行动按下了伏笔,虽然是雨果的观点,但与人物的思想是融合在一起的。

戈万的行动同雨果对雅各宾派的看法有关,雨果对雅各宾党的恐怖政治是颇有微词的。在他的笔下,雅各宾党三巨头狂热多于理智,只知镇压,不懂仁政,语言充满火药味,浑身散发出平民的粗俗气息。他们所执行的恐怖政治在一定条件下起了作用,但同时也包含着弊病。戈万认为对旧世界是要开刀的,然而外科医生需要冷静,而不是激烈,“恐怖政治会损害革命的名誉”。共和国不需要一个“怕人的外表”。从这种观点出发,戈万放走朗特纳克是顺理成章的。应该说,雨果在小说里发表的见解既非全对,亦非全错。对于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和残忍屠杀平民的行为,革命政权只有以眼还眼,这样才能保存自身。但也无可讳言,雅各宾党矫枉过正,存在滥杀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雅各宾党的专政维持不了多久,连罗伯斯比尔也上了断头台的原因。据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考证,一七九四年,当局嫌断头机行刑太慢,便辅之以炮轰、集体枪毙、沉船,一次就处死几百人。因此,雨果提出胜利后应实施宽大政策,是针对革命政权的极端政策而发的,具有合理、正确的因素。但戈万之所以放走朗特纳克,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敌人也能实行人道主义,共和军就不能实行人道主义吗?这里,雨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观点集中表现为这句话:“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将革命和人道主义割裂开来是错误的。革命与人道主义可以统一,而且应该统一起来。就拿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这是对罪恶的、不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清算,而代之以更人道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比起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贵族特权、森严的等级制度要前进一大步。然而,在有敌对阶级存在的社会中,尤其在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急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义,否则就是对人民实行不人道。以朗特纳克来说,就算他果真救出三个孩子,自己束手就擒,对于革命的一方来说,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情况作出合理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判决,而不一定非要处以极刑。当然,共和军不会这样处理。但是,放走了他,后果会怎样呢?他必然与革命政府为敌,再次纠集叛军,攻打共和军,屠杀无辜的百姓,犯下非人道的罪行。从效果来说,戈万放走朗特纳克的行动,对人民来说,是不符合人道原则的。以上分析说明,无论雅各宾党,还是雨果本人,都未能处理好革命与人道的关系问题。西穆尔丹是作为戈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虽然他也是一个革命者。小说中,他是革命政府的化身。尽管早先他是教士,但他爱憎分明,他能用嘴去吸一个病人喉部的脓疮,可他决“不会给国王干这件事”。他认识到革命的敌人是旧社会,“革命对这个敌人是毫不仁慈的”。然而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没有人看见他流过眼泪,他自认为不会犯错误,别人无可指摘。他既正直又可怕。他虽然崇高,“可是这种崇高和人是隔绝的,是在悬崖峭壁上的崇高,是灰色的、不亲近人的崇高;他的崇高的周围被悬崖峭壁包围着。”他忠于雅各宾党的信条和各项恐怖政策,他向委任于他的国民公会保证:“假如那委托给我的共和党领袖走错了一步,我也要判处他死刑。”他屡次警告戈万:“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仁慈可能成为卖国的一种形式。”他的誓言和警告都成了事实。在判处戈万死刑之后,他再一次同戈万交锋。戈万纵横捭阖,畅谈他的理想,西穆尔丹无言以对,败退下来。他承认戈万的话有道理,但是他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内心处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他有着像箭一样的盲目的准确性,只对准目标一直飞去。在革命中没有什么比直线更可怕的了。西穆尔丹一往直前,这就注定了他的不幸。”他亲手处死了自己“精神上的儿子”和学生、他的战友,最后在痛苦与惶惑中开枪自尽。通过他的悲剧,雨果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西穆尔丹是有代表意义的、相当真实的一个形象。

作为浪漫派的领袖,雨果的浪漫手法在《九三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雨果的一个重要的浪漫手法是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小说开篇对战舰上大炮的描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艘名为巨剑号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斤重弹的大炮从炮座上滑脱了,它变成了一头怪物,它在舰上滚来滚去,旋转,冲撞,击破,杀害,歼灭,又像握城锤在任性地撞击城墙:“这是物质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的皮球似的弹跳起来。……暴风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这门大炮完全解除了军舰的战斗力。雨果丰富的想像力将这个场面描绘得令人叹为观止。就是在这样一个悲壮的场面中,朗特纳克出现了,显出他的严厉、冷峻和刚毅。这个阴惨惨的、色彩神秘的开场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雨果就以这样的笔法,营造出残酷的、命运捉摸不定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雨果认为这种浪漫手法同样能达到真实,他在小说中说:‘流史有真实性,传奇也有真实性。传奇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传奇的真实是在虚构中去反映现实。”浪漫手法与写实手法是殊途同归。

众所周知,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五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九三年》同样运用对照手法,不过,这部小说不像《巴黎圣母院》那样运用人物形体的对照或形体与、心灵的对照。小说三个主要人物的对照表现在思想上:朗特纳克性格残酷无情,顽固不化,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也具有成为领袖的威严和果敢。他心中并无一丝人道感情,只是在最后才人性复现。西穆尔丹同样坚定不移,朗特纳克坚信保王主义,他则坚信共和主义,特别是坚信恐怖政治。他反对实施仁慈,不相信人道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应该说,他比朗特纳克的心肠更硬,对维护自己的信念更加一丝不苟。这两个人物都受到雨果的批判。戈万既有实行革命的坚定性,又有面对复杂现实的灵活性。他是雨果心目中人道主义的化身:他为了人道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三个人物思想上的对照与矛盾,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雨果的小说技巧在《九三年》中达到了更成熟的地步。小说情节的进展异常紧凑,看不到多少闲笔和题外话,不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那样,常常出现大段的议论或枝蔓的情节。作者的议论融合到人物的思想中,成为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更高明的手法。从结构上说,小说环环相扣,一步步推向高潮。高潮以三个小孩的遭遇为核心,以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交锋为冲突,写得紧张而动人心弦。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大,却堪与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相媲美,成为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在华语乐坛,尤其在青春这个版块,周杰伦是永远的王。

只是对于很多90后,特别是95后来说。

在认识这个王的时候,他已经是王了。

在那段叛逆的青春期,除了对父母和老师,在音乐上,我们也多少有些喜欢与众不同的感觉。

尽管在乐坛难有与周董匹敌的对手,但是曾经在网络上,有这样四位“巨头”,能够和他扳一扳手腕。

那些现在听来略微有些“非主流”的神曲,现在听来依旧抓耳,那是我们无法抹去的别样的青春记忆。

书生意气:后弦

每每谈及中国风结合R&B,皆语周杰伦,却少有人问津才华横溢的后弦。

身处喧嚣的闹市,偶尔静下心来品一首古风,也是一般怡然。

后弦的歌安逸、干净而又纯粹,不张扬不喧闹,就像邻家的哥哥抱着一把吉他在自吟自唱,但你能听出来浪漫和舒适的味道。

他的歌词充满了朦胧的故事,乍一看很容易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乃至堆砌词藻,但是读懂歌里的故事后又感觉“哇这词真的太传神了!”

他唱“泼墨造一匹快马追回十年前姑娘”,天马行空,意兴盎然。

他唱“你看我,偷着笑,潦潦草草的字迹怎么去写纸条”,青涩可爱,全是画面。

他唱“何时举人揭榜荣归故里彩结灯张”,书生意气,心酸尽道。

不同于时下所谓“古风圈”追求华美的辞藻和悠扬的韵律,后弦的词曲都有自己的风格,节奏鲜明,十分跳脱有趣。

后弦是个随性自由的人,他说自己唱歌是因为爱音乐,唱给喜欢听歌的人,而并非是为了赚钱,所以并没有刻意的去迎合,也就是这样渐渐没有了声音。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后弦一直没有摆脱了风格单一,曲调雷同,包装不到位的死穴。

匆匆十年过,一个原地踏步的艺人,终究是无法抵抗市场的残酷的。

前不久网友发现他在商场里卖唱,有不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他在外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么的帅气,一首《海口》还是熟悉的声音,不知道90后现场听到后会不会勾起回忆。

据说,后弦拒绝了《我是歌手》的邀约,而去参加了一个不太火的《西厢》,但是在节目中却遭受吴克群的质疑,后弦也表示自己确实不是专业出身,还有很多地方时候需要学习和改进的。

十五年来他的音乐创作从未停止,虽然不是大红大紫,但每一首歌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在懂他的歌迷心中,他的歌从未被遗忘过。

无论如何,对我来说,我会感谢后弦,感谢他满足了十年前的一个孩子对于青春的憧憬和幻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暖鱼戏燕啄泥,冬寒木萧归故里,湖动水波心似余,笑靥春风不如你。

全能才子:许嵩

2007年,青春期的我们在课间偷偷将MP3藏在口袋里,把耳机线从袖子中抽出来,摇头晃脑地听着歌。

一路走过去,他们嘴里哼的都是“断桥是否下过雪,又想起你的脸,若是无缘再见,白堤柳帘垂泪好几遍”。

这一年,许嵩还在医科大学念书。

大家只知道网络上有个人叫“Vae”。

但那时候还未露过面的许嵩已经是很多少男少女的偶像。

还没毕业就不断有唱片公司找到许嵩想要签约。

但许嵩表示必须由自己独立创作制作第二张专辑。

没有一家公司敢冒这么大的险。

第二张专辑依然是由他全程独立制作。

其中收录的《灰色头像》《庐州月》火爆全网。

2011年,许嵩签约了海蝶音乐,还成为了公司的音乐总监。

正式出道的他新专辑销量不错,开了演唱会,也参加了不少颁奖典礼,拿了很多奖。

但他就是和字面意义上的“大火”无缘,甚至有些人对他的印象依旧停留在10年前的“非主流网络歌手”。

在别人靠着微博营销频繁上热搜的时候,许嵩开发了自己的APP Vae+,只是偶尔在微博露个面。

在别人八卦绯闻满天飞的时候,许嵩安静地像是单身了十几年。

在别人商演综艺齐开花的时候,许嵩沉迷做菜养狗不可自拔。

粉丝和身边的人都劝他多接点综艺和商演,赚点钱也好。

他却说自己很难对音乐之余的事情感兴趣。

《梦游记》的宣传时期,他上了一次天天向上,粉丝蹲在电视机前半天也没看着人影。

据说是因为效果不好全被剪了。

许嵩性格沉稳话不多,也不会配合节目组,上了综艺也白搭。

他一直背着“非主流歌手”的名头却也从来不想为自己证明什么。

18年六月底,许嵩相继发行了新专辑《寻宝游戏》中的四首单曲,《老古董》《如约而至》《大千世界》《明智之举》,四首歌侧重表达各不相同,又与许嵩近年来的作品颇具共性,都融入了许嵩对世界、社会与自我的思考,编曲层面则是摇滚为基底,间或融入Folk-Rock、Blues-Rock,行云流水,非常耐听。

许多人以为的非主流网络歌手,许嵩。

其实早已转型,而早期的网络,不过是一个平台罢了。

多数人的有色眼镜是不肯摘下的。

无妨,反正已是许嵩的第七章专辑,而他,没有任何一张专辑愿意重复。

这份执着大概也就是流淌在作品中的内核之一。

不断突破:汪苏泷

在许嵩最流行的那几年,仍然有很多人批评他和弦的简单和唱腔鼻音太重。

而比许嵩晚几年发行作品的汪苏泷或许汲取了许嵩的经验,在编曲中加入了自己的古典底子,《巴赫旧约》就是这样一首作品。

从小学习古典作曲的汪苏泷,一直视巴赫为自己在古典创作中的偶像。

这首歌通过巴赫的经历,讲述了在音乐学院中的学生爱情。

无论是女高音的加入,还是间奏部分改编巴赫的名曲。

都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他的音乐才华。

吉他、鼓丰富的流行节奏与古典元素的融合使这个作品丰富多彩。

但人们对于汪苏泷的吐槽不止于歌曲的制作,还有他vocal的单薄。

汪苏泷的声线有些细,暖暖的,但没有力量,再加上他红的歌大多是一些比较温馨的情歌,人们便觉得只能唱些小清新,没什么创新和个性。

但汪苏泷没有放弃对音乐的创作与突破。

2012年,他正式加盟了美梦音乐后,大公司的包装使他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大制作。

《不分手的恋爱》这首歌通过古典音乐与R&B、嘻哈、RAP等多种时尚元素完美结合,混搭出全新的听觉感受。

当唯美复古的吉他伴奏混合华丽的HIP-HOP重低音,他以轻快的旋律,甜蜜的歌词和活力四射的演绎,令听众感受到满满的阳光能量。

《花千骨》让我们欣赏到了张碧晨原唱的《年轮》这首带有古风韵味的抒情歌曲。

其实这首歌的作词作曲,皆出自汪苏泷之手,这首歌是为电视剧《花千骨》量身定做的一首歌。

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古风韵味,无论是旋律还是乐器的选用,都十分用心。

汪苏泷无论是在《我想和你唱》还是在《金曲捞》上都展现了作为一名专业歌手应有的素质。

虽然在唱功上还不能与成熟的歌手比肩,但作为一个唱作人已经比之前大有长进。

如今的汪苏泷由于所作的词曲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因此受到了很多90后和00后的喜欢,得到了很多来自歌迷们、听众朋友的力量。

20-30岁正是一个创作人的黄金时期,相信此后的他一定会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温良少年:徐良

在曾经的QQ音乐排行榜里,有三个人被称为QQ音乐三巨头,除了许嵩和汪苏泷,还有一位就是徐良,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徐良一直排名第一。

《客官,不可以》《犯贱》《红装》

这些歌的旋律直到现在还能马上哼出来。

很多人都应该和我一样吧,徐良的歌承载了那些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

哦对,还有那首当时非常深得我心的《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

他的首张专辑《不良少年》就获得了2012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咪咕汇最畅销金曲奖”与“2012年QQ音乐年度新势力最佳人气歌手”。

虽然歌曲一直很红,但是徐良却是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

当别的歌手都开演唱会的时候,他还只是自己默默写歌。

徐良还创作了自己的首部短篇故事集《请在哔声后留言》,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就会为之动容的书,收录了20篇世间最真实的情感,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小哥哥呀。

其实,徐良这些年一直都在坚持创作自己的音乐。

2013年,徐良在北京举办了首张实体专辑《不良少年》的发布会和首唱会。

2014年,徐良举办了“少年情话”系列全国巡回音乐会。

除了自己准备专辑,徐良还给**《陆垚知马俐》创作了推广曲——《世界上最难唱的歌》。

《不一样的美男子2》中的插曲《简单的温热》也是徐良演唱的。

后来发行了新专辑《东西世界》。

还给电视剧《路从今夜白之遇见青春》唱了片尾曲。

为电视剧《醉玲珑》创作了插曲《风雨萧瑟》。

经常会参加一些商演和活动~之前还和好朋友汪苏泷参加了《疯狂的麦咭》,真是回忆杀啊。

现在的徐良还在坚持做着自己的音乐,他没有因为音乐行业的没落就放弃自己的追求,相反他还是那个能够将自己的追求融入自己的音乐中的那个徐良。

他基本上喜欢过普通的生活,他不想自己的生活被他人进扰,他想要安静的空间,这样可以百安与他创作,也可以说,就是徐良在这种环境下所做的事情,让徐良逐渐获得了更多的灵感。

直到现在,徐良仍然会不是发表自己的新单曲或者专辑。

他就是一直在工作的徐良,一直对与梦想有着自己的追求的徐良,他能够坚守租户自己对于梦想的忠贞,对于盟友的热爱。

也希望未来徐良能够一直被喜欢!

时间是种可怕的东西,它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溜走。

前四位歌手,最年轻的出道也十多年,他们和我们一样,经历着网络时代的巨变,经历过高潮和低谷,慢慢地步入更加平和的中年。

也许,时间终究会让一个人明白自己最珍惜的东西。

相信不论是后弦、许嵩、汪苏泷还是徐良。

他们都已经不会再特别在意他人的眼光,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染那些愿意懂他的人。

这是孤注一掷的战斗,也是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不愿改变的坚持。

就如所有人都往前走了很远,唯独他们的音乐萦绕在耳边,同样的嗓音、同样的格调,唱着那些我们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蓦然回首的岁月,是关于你的欢喜,是属于你和我难能可贵的青春记忆。

像在热带雨林被大雨冲刷过的森林,又像是盛夏穿过弄堂的晚风,他经过你的青春,也替你保管了青春。

不由想起许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千世界,多的是想不透的事,多得是猜不透的心,多得是看不透的人,不如不想,不猜,不看,不如寄情山水,不如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主要讲了一个出身穷苦、一贫如洗的樵夫阿里巴巴在去砍柴的路上,无意中发现了强盗集团的藏宝地。他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大批财富,但他并没有完全据为己有。可是好心没好报,强盗为除后患,密谋要杀害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得到了聪明、机智、嫉恶如仇的女仆马尔吉娜的帮助,才化险为夷,并战胜了强盗的故事。

那阿里巴巴与这个故事又有什么关联呢?

其实阿里巴巴与这个故事并没有实际的联系。阿里巴巴创立之初,因为电子商务是一门全球化的生意,所以马云希望公司有一个全球人士都熟悉的名字。

而之所以取名阿里巴巴,是因为马云觉得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阿里巴巴不仅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名字,还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在国外基本等于我们中国人对水浒传的印象一样,家喻户晓,间接的还省了不少推广支出。因而,马云最终将公司命名为阿里巴巴。

同时,阿里巴巴也有“芝麻开门”的意思,喻意阿里巴巴的平台将为小企业开启财富之门。

腾讯的名字,应该稍微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腾讯的“腾”字取自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名字,而“讯”字则是因为一开始腾讯成立时主要做的就是即时通讯软件QICQ,也就是后来几乎每个90后都用过的QQ。

但是,腾讯创始之初,有五位创始人,人称“腾讯五虎将”的CEO马化腾,CIO许晨晔,CTO张志东,COO曾李青,CAO陈一丹,五大创始股东。为什么偏偏就取了马化腾的名字呢?

其实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QICQ这个软件本身就是马化腾写的,他才是腾讯真正的起点。

二来,腾讯这个“腾”字,除了是取自马化腾的名字以外,还有腾飞、飞黄腾达等寓意。

在BAT三家企业中,虽然百度成立的时间是其中最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度是第一个出名,走入我们的生活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主要是由于百度一开始是以搜索引擎起家,现在也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当时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占主要比例的用户并不是深度用户,上网的主要活动也就是搜索、查资料等等。因此百度的出名和普及也最早、最快,相对腾讯和阿里巴巴可以说是后来居上。

那百度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1999年,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回到中国。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其实“百度”二字,摘取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要取“百度”这两个字呢?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十分喜欢唐诗宋词,崇尚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选择了从古诗词中截取名字。其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诗,本身也暗含着寻找、搜寻的意思,可以说百度的取名是最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了。

最重要的是,因为百度是一个中文搜索引擎,但发展中主要面对的却是全球的用户,也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推广了一下中国文化。

现在你知道BAT互联网三巨头名字的来历了吗?

屠格涅夫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

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

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77)。

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1883年9月3日屠格涅夫病逝于法国巴黎。

屠格涅夫的影响:

屠格涅夫是第一个现实主义精神充分、现实主义手法纯熟的俄国小说家。从整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史看,他以自己反映了“生动活泼的真实”的小说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时期。他的出现,标志着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成熟的阶段。

屠格涅夫忠于自己的天性和创作个性,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和果戈理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有效地利用了俄国和西欧的浪漫主义的积极成果,锤炼和创立了他自己的独特的现实主义小说,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宝库,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屠格涅夫是第一个拥有全欧乃至全世界影响的俄国小说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扩大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为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格涅夫的创作反映了俄国从封建农奴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典型,成为俄国解放运动艺术编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洁、朴素、细腻、清新、抒情味浓的艺术风格,对俄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列宁称他是“卓越的俄罗斯作家”。他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人们称为俄国文学的三巨头。屠格涅夫也为俄罗斯语言规范化作出了贡献。

1、她的外表符合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虽然东方人并不觉得她有多出众,华人影星在西方出名的,都不漂亮但西方人却觉得她们很有东方美。

2、其次,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两类影片,乡土气息的片和武打片,而章子怡出名的两部片子《我的父亲母亲》和《卧虎藏龙》能得到大家的关注。

3、她懂得不惜代价抓住机遇,比如《我的父亲母亲》获奖时,没得到张艺谋允许直接跟着他上台领奖,混了个脸熟;顶住国人压力,接拍西方导演的《艺伎回忆录》,这些都不是一般传统的中国女性或女演员都敢做的,而她做了,所以虽然在中国没混出好名声,在国际上却红了。而且她性格特立,说话不按常规出牌,可抄作的东西就多了,这个年头,有没有好作品并不是出名的唯一条件。

古典音乐拥有经久不衰、常听常新的优美旋律,这与眼下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出炉,却迅速又被流行趋势所淘汰的境况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虽然古典音乐肯定不会被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所接受,但是也不可能被历史所淘汰。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听众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抚慰心灵。古典音乐中蕴含的那份宁静致远和激情澎湃,能够给我们带来其他音乐类型无法实现的心灵安慰与精神鼓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中,古典音乐的天地无疑如同世外桃源。人家西方已经发展好了经济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文化事业。 我们经济还没有发展好就要关心和发扬文化事业就有些吃力。 不过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空闲时间、空闲精力、空闲财力、空闲人手来搞文化活动并加强宣传。 到时就能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我觉得,一切对美好音乐的追求都源于对旋律美感的追求,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后才是音乐的建筑感等其他审美上的境界。我迷上古典音乐就是由于对贝多芬以及巴赫的某些作品的旋律的无比崇拜。当然,有了以上一个对音乐欣赏最基本的准则之后,我就不会去追问一首曲子是出自谁之手,是哪个流派的作品,因为展现在我面前的就是由不断跳动的音符组成的一组旋律,我爱它们,这就够了。 追问: 不要 百度 的…急…是研究性课题 回答: 一、什么是“ 古典音乐 ”? 在国外,这种 音乐类型 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 古典文学 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 西洋古典音乐 ”。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最狭义的解释是,把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20年代,以 海顿 、 莫扎特 、 贝多芬 三巨头为代表的“ 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最广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 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 巴洛克时期 、 维也纳 古典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 民族乐派 、 印象主义 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 乐派 ,甚至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或许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会感觉有些复杂,因为对音乐这样一种自由的艺术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费神的事情。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应该把古典音乐的概念简要化。普遍的观点认为,相对 文艺复兴 时期的早期音乐和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初露端倪的现代乐派,巴洛克时期直到印象乐派出现之间这几百年的西洋古典音乐发展最为迅捷,也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 短歌行 的这个入门系列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将是从十七世纪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这样一个将近300年时间跨度内的经典 西洋音乐 作品,这同样也就是我们所特指的“古典音乐”概念。当然一些超出这个时间跨度的优秀著名作品,譬如二十世纪,苏联 现代派 作曲家肖斯特科 维奇 的音乐,我们也会适当的择以介绍。 二、别称——“ 高雅音乐 ”与“严肃音乐”? 在我们国家,很多人喜欢把“古典音乐”与“高雅音乐”、“严肃音乐”混为一谈,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古典音乐的“推崇者”。粗看之下似乎并不不妥,但这两种观点在某些人理解下,却很容易成为“让古典音乐走向大众”道路上的一道鸿沟。 第一个问题,古典音乐是不是“高雅”?我觉得应该肯定这种说法,不过我们对于这里所指的“高雅”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些朋友之所以认为古典音乐“高雅”,是因为瞧见了台上指挥家们西服笔挺、冠冕 堂皇 的庄重模样;是因为看到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团演奏家们 整齐划一 、一丝不苟的装束;是因为注意到了音乐厅典雅华贵、祥和隆重的布置气氛;甚至连观众们都要 衣冠楚楚 、注重礼节。其实,这些表面的“高雅”并不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音乐的高雅气质是从旋律中透出来的!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古典音乐“高雅”的根源。其中我们可以听到属于人类最圣洁的情感、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和最崇高的理想。表面的高雅其实只是长期以来西洋音乐发展中形成的定式与惯例,虽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一种“浮华”,但却又很难想象,一群衣冠不整、装束各异、甚至蓬头垢面的演奏家、指挥家出现在观众面前,能够演绎出好的效果。因为表面的堂皇正好可以烘托出西洋古典音乐中那独特的严谨、庄重气质。其实当今的欧美 古典乐 坛也在力图改变自己过于 拘谨 、与大众较为疏远的形象,著名的柏林森林音乐会就是很好的例证,在那里人们可以无拘无束的以悠然自得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不必拘泥服饰是否得体,也不必正襟危坐,更可以随心所欲的 鼓掌 喝彩甚至一边 野餐 一边听音乐。 当今中国的 教育界 尤其喜欢把“古典音乐”称作“高雅音乐”,原因很简单,老师们看不惯学生沉迷于对港台歌星的追捧,所以时常组织学生去欣赏一些所谓的古典音乐会,美名曰“陶冶情操、 提高品位 ”、“让高雅音乐进入校园”等等。这种做法的初衷 无可厚非 ,但如果只是简单的组织学生去看、去听,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从小就在心中埋下对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的厌恶之情。加上如今的大环境、大气候,通俗娱乐占据了大部分视线,或许很多人就会终生对古典音乐心存畏惧。 其次,一些媒体把古典音乐和“严肃音乐”之间划上等号,我觉得更是一种极大的不妥。很多外行人对古典音乐的 第一感 觉就是“晦涩、难懂”,如果再 不分青红皂白 统统被冠以“严肃音乐”的统称,恐怕今后对古典音乐感兴趣的人将越来越少。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一部分古典音乐的表达形式以及旋律主题确实是“极其严肃”的,但同样应该看到大部分西洋古典音乐的主题是歌颂、是赞美,拥有美妙明快的旋律以及无比欢畅的情怀。而且即使是某些主题严峻、思想深邃的古典音乐,也往往想要传达出一种“严肃中的快乐”。譬如贝多芬著名的 《欢乐颂》 、 勃拉姆斯 著名的 《第一交响曲》 第四乐章和 柴科夫斯基 《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虽然这些作品都饱含着高尚而深沉的哲理,但最终无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振奋之感。其实入门之后,听众们就会发现其实古典音乐并不难懂,也并不只有严肃和深沉。 之所以在国内出现古典音乐的这两个并不准确的“别称”或者说“代名词”,我只能遗憾的说,一些媒体和“学者”对古典音乐的推崇只停留在一个十 分形 式化的层次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对古典音乐有系统的、深刻的理解,以至于弄巧成拙,反而让更多的人感觉到了自己与古典音乐之间遥远的距离,成为一个误区。 三、古典音乐魅力何在? 很多没怎么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往往觉得听古典音乐的人有些古怪,这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接受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更有不少朋友,面对古典音乐百年来长盛不衰、乃至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的形势感到不可理解,他们对于古典音乐能够历久弥坚的解释是——“每个年代、每个群落总有那么一些以听古典音乐为高雅情趣的“ 附庸风雅 之士”;这群人并不懂得古典音乐的真谛,却煞有介事的和着音乐,闭目凝神、摇头晃脑;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多了,所以造就了古典音乐在现代社会的繁华,或者说“浮华”,事实上古典音乐早就已经是时代所淘汰东西了”。很多对古典音乐了解甚少,或者有兴趣入门的朋友,在这种言论下会显出犹豫、彷徨,他们会怀疑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不妨来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如果延伸开去,其实就是——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好听?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或许,这对于培养入门者的欣赏兴趣是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 如果只看表象,那么音乐最基本的功能只是取悦听众的耳朵罢了。如果我们要挖掘音乐深层次的内涵,那么我觉得,音乐对作曲家而言是一种表达心境、抒发情感的途径;对于聆听者而言,则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 慰藉 、求得精神世界的共鸣。以上两点正体现了音乐的两个特性——娱乐性和思想性。即使是 流行歌曲 也并非纯娱乐性,而是有思想的。但是古典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性却要更加深刻、含蓄、多变且耐人寻味。他能够表现出人类最深层、最炽烈的情感和最为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古典音乐不像 流行音乐 那样直白,但是留给我们遐想、思考、回味的余地更大,所以它耐听、能够经历岁月和时间的考验,有人说:一旦喜欢上古典音乐,你就找到了自己一生中除了爱人以外的另一个终生伴侣,而且古典音乐是永远不会和你离婚的。虽然比喻有些令人 忍俊不禁 ,但也颇有哲理。 另外,古典音乐拥有经久不衰、常听常新的优美旋律,这与眼下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出炉,却迅速又被流行趋势所淘汰的境况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虽然古典音乐肯定不会被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所接受,但是也不可能被历史所淘汰。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听众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抚慰心灵。古典音乐中蕴含的那份 宁静致远 和激情澎湃,能够给我们带来其他音乐类型无法实现的心灵安慰与精神鼓舞。在如今这个 物欲横流 、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中,古典音乐的天地无疑如同 世外桃源 。 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与古典音乐所具备的丰富内涵相比,我的文字实在有些苍白无力。或许一些已经入门的朋友读了上面的文章,会与我取得一定的共鸣,但对于更多站在古典音乐大门外的朋友而言,这些“说教”或许依然难以打动他们。音乐选择是很主观的,所以古典音乐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生活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的人们。有些朋友一生对音乐这种艺术都没有兴趣,将之视为“噪音”,有些人则一生都不愿意接受古典音乐,认为它过于“枯燥、晦涩”。这些观念上的不同都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偏好乃至知识层面、思想境界有着紧密的联系。

希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6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