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布最好用来当降落伞

什么布最好用来当降落伞,第1张

降落伞的材料花样比较多,有绸布、有绳子、有带子,整个降落伞大概有四千个零部件,还有一些装置,绸布、绳子这些,如果从我们使用的来看,材料一般来说都是我们国内称锦纶,但也有芳纶,还有一种是超高强聚乙烯。

由于降落伞中2/3的材料是由纺织材料构成的,降落伞的性能与纺织材料密切相关,纺织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已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门类。降落伞所用纺织材料开始时采用蚕丝、长绒棉和优质麻,后被锦纶丝所取代,随着芳族聚酰胺纤维凯夫拉-29纤维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出现,降落伞的性能不断提高和加强。降落伞用织物的性能除决定于纤维材料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织物的组织结构,大多采用平纹组织并增加经纬密度或是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加用较粗的纱线在织物上形成格子外观等办法来提高织物的强度和抗撕裂性能,改善手感。

  “古典(派)的”这一词汇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这古典乐派些概念例如可用于“古典”建筑,但用以表达古典风格还不够贴切,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简而言之,古典风格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古典乐派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在结构方面,古典主义时期更与巴洛克时期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核心在于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而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崇尚的是复调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典乐派的许多作品更适宜初入门的听众来欣赏的原因,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不像之前的巴洛克音乐那般,往往一个乐章有许多支线。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虽然古典主义在贝多芬去世之后被全新的浪漫主义所更迭,但是这三种重要曲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被越加发扬光大。尤其是交响曲这一全新的曲式,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巨头在短短数十年内,将其成型、完善、壮大。除此以外,奏鸣曲、室内乐以及器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也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乐器之王“钢琴”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成型并被广泛运用的。 1浪漫主义纲领

  人们习惯于把雨果的《序》称为浪漫主义的纲领,这是因为雨果这篇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确曾获得广泛的响应,从而得以用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运动,以显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声势。因此文学史上常把雨果发表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随后因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成功而达到浪漫主义发展高潮的1830年,作为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在时间上的分界。

  2浪漫主义的根源

  探究浪漫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因为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中短篇小说《阿达拉》 (1801年)和《勒内》 (1805年),已经包含了日后浪漫主义文学将要加以发展和夸张的一切优缺点的萌芽(持别是勒内这个悲观厌世的“世纪病”的典型人物的出现),所以有些人常把整个十九世纪视作浪漫主义的纪元,有时甚至还把它的结束时间延伸到大约1910年间。

  3浪漫主义分类

  高尔基在他的《俄国文学史》中第一次把浪漫主义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因此,如今在谈论浪漫主义及其作家和作品时,大多根据作者的政治立场、即对待革命的态度,区分为积极的(又称进步的或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和消极的(又称反动的或贵族的)浪漫主义两个不同的阶级流派。浪漫主义内部的两种倾向的相互联系,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即使是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多半也还有消极的一面,这是当时西方各国阶级力量的对比所决定的。因此,原则上可以区分,但又不能绝对化。举个例说,在文学领域固然可以举出这两种浪漫主义流派各自最早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斯达尔夫人(Mme de stael,1766-1817),另一个是夏多布里昂;但是在音乐领域就很难找到这样绝然的人物一在浪漫乐派作曲家中,瓦格纳是够复杂的了,可又无法把他归入浪漫主义右翼。这又是一个难题所在。

  4浪漫主义的思想

  浪漫主义者志在无限,一心要除旧布新,他们是向前看的,但是由于他们主要在幻想中探讨生活,有时也会走回头路,例如他们凭依古典主义所忽视的想象的翅膀,飞向大自然和异国,但也飞回远古以及九霄云外那虚无缥缈的境界,到那里去寻觅理想和找求满足。关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在古典主义时期原是同作品的主人公交融一体的,但到浪漫主义时期,大自然同人之间也存在着深邃的矛盾,浪漫乐派常被用以同主人公极端孤独的内心世界形成对照。不但如此,浪漫乐派作曲家感伤的心境,往往还给他们所描绘的风景画页抹上一层暗淡的色彩。因此,在浪漫乐派的作品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光辉夺目的大自然景色,个别田园画面的描写虽也美妙,却是已近黄昏,而更多的则是阴森恐怖的暗夜、孤寂的海岛和经常翻腾着惊涛骇浪的海洋。至于异国和远古,尤其是浪漫主义艺术家便于遁入的虚幻境界:他们追求所谓较少受到资产阶级文化侵蚀和影响、即较多保持古风的异国情调——于是法国作曲家喜欢选取西班牙的题材,而德国作曲家则写意大利;与此同时、他们还倒退到启蒙主义者极端仇视的那个中世纪中去——于是这个迷信的黑暗世纪所特有的种种怪物全都应运而起。

  [编辑本段]浪漫主义音乐

  1浪漫主义音乐的着重点

  浪漫主义音乐的着重点从形式及其正规发展转到个性化的旋律写作上来。浪漫乐派作曲家认为精工编织的一长串旋律线条,远比主题的严格发展来得重要,因此浪漫乐派,他们的旋律写作往往不受传统的公式或小节线的束缚,只要求旋律像自由的呼吸那样诉述作者心里的话或表达他们直接从独特的心境或印象产生的激情。如果必须从一支美妙的旋律和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一个浪漫乐派作曲家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前者,而对古典乐派高度发展过的那些曲式则自由地加以处理。因此,举例来说,浪漫乐派的奏鸣曲,就像是由若干个饶有兴味但彼此间联系比较松散的片断组成的,它不像古典时期的结构那样小心翼翼地注意保持均衡。然而,对抒情旋律的兴趣虽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浪漫乐派作曲家最明显的建树,却在于和声与音响色彩。

  2浪漫主义音乐特色

  在十九世纪,和声的技巧变得越来越复杂:变化音和声、远关系转调、复杂化的和弦等,都力图把大小调体系的调性轮廓弄模糊;和声现在变成一种表现工具,而不仅仅是音乐结构的一个媒介。浪漫乐派作曲家对和声技巧的发展同对音响色彩的兴趣是相辅相成的:这一个时期的乐队规模无限扩大,一些乐器得到改善,又有一些新的乐器发明出来、各种乐器的新奇组合产生了新颖的色彩效果,又丰富了管弦乐队的调色板,从而使这种拥有迷人的音色储备和力度层次的大型管弦乐队成为一种理想的工具。浪漫乐派相关书籍作曲家由于不太重视对称和均衡、有时甚至摒弃诸如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的结构原则,因此,当他们使用大型管弦乐队以构筑要求首尾一贯的大型作品时,除了使用“主导动机”外,还借助于其他的附加性手段(例如故事的情节)去加以统一,这就产生了综合性的艺术——标题交响音乐。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这方面的一部“处女作”,随后,李斯特和后来的理查施特劳斯创造的单乐章音诗(或称交响诗),则是标题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有些浪漫乐派作曲家却认为小型作品特别可亲,更便于发挥他们的抒情才赋,也较容易捕捉那些难于捕捉的瞬间情绪,于是,钢琴小品和艺术歌曲首次在十九世纪得到推广,成为最富于特性的体裁之一,其中且有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少著名范作。

  [编辑本段]浪漫乐派

  1浪漫乐派概念

  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这种新风格同时在其他文艺领域也有所反映,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浪漫派的音乐家一般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着重抒发主观的内心感受,因而抒发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

  2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关系

  民族乐派(National Music School)亦称“国民乐派”。是指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西欧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本国家、本民族精神及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流派。民族乐派在俄国,以格林卡为先驱,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等;民族乐派在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此外,匈牙利的巴托克、罗马尼亚的乔治·艾涅斯库等均为著名的民族乐派音乐家。 民族乐派是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或者说是浪漫乐派后期的发展;早期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浪漫主义者,他们的作品含有后期浪漫乐派风格和形式的许多特点。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

钢琴艺术绝不单单是技巧,而心理、思想和艺术修养的造就训练,也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技巧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技巧训练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可或缺,构成了技巧、艺术和谐统一的钢琴音乐艺术表现整体。

钢琴艺术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艺术,没有钢琴基础的学习可能会有些困难。学琴时,既要学习乐理,又要联系实际,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乐理知识,有了丰富的乐理知识,又能促进钢琴学习的进步。

扩展资料:

钢琴演奏应当以艺术为主,技术为次。但是在演奏过程中,听众总是从演奏者技术中,去揆度演奏者的艺术追求、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一个钢琴演奏家,不论他设想多美,如果缺乏技术,演奏也会黯然失色。

演奏缺乏精彩的技术也得不到听众的喝彩,更谈不上与听众产生共鸣效果了。艺术追求的是表现作品的主题和灵魂,但这种“表现”必须掌握技术,因此,钢琴演奏者平常就要把钢琴表演艺术贯穿在技术训练的始终。无论钢琴艺术怎么发展,钢琴技术与钢琴艺术始终联系在一起,不可剥离。

  一。浪漫时期:肖邦 代表作品:降e大调小夜曲 风格:舒缓 浪漫 艺术贡献:有以他命名的钢琴比赛

  古典时期:海顿 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小夜曲》风格:幽默、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 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歌剧《费加洛婚礼》、《魔笛》。 风格: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并把四重奏这一个新形式推向高峰。市民阶层共享

  二。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经常可以看到两声部结构的歌曲和器乐曲,有的是主调式的多声部,也有的是复调式的多声部。节奏感较强。

  三。非洲 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非洲音乐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非洲音乐节奏可分为自由节奏和固定节奏两种。前者无明确的、有规律的律动感,一些地区的哀歌、赞美歌和少数宗教、历史歌曲属于这一类;而后者则具有规则的律动,并且可以借助于拍手、跺脚和敲击乐器,将其律动结构体现和强调出来。非洲音乐的节奏有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形式。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

  亚洲。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如以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当然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

  拉丁美洲 民间音乐与欧洲民间音乐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那热情洋溢的风格,激荡人心的气氛和充满动力的节奏。但它同时又带有淡淡的忧郁、哀愁,然而并不悲痛,这是从祖先遗留下来的怀乡、思念祖国之情。它大多采用七声音阶,并常用变化音和转调,歌曲中的歌词为西班牙葡萄牙语。旋律的进行比较平稳、圆滑,声乐唱法较松弛,音色柔和抒情,重唱形式多,和声中喜用平行三度、六度。节奏以3/4、6/8拍居多,强调切分节奏。旋律与伴奏常为两种节奏。节拍的交错、交替很多。乐段结构对称方整,大量采用欧洲乐器,吉他、竖琴、手风琴、曼德林、萨克斯、小提琴、长笛用得很多。其中吉他是最重要的乐器,并在拉丁美洲各地形成了一个吉他家族,其中包括蒂波里(三弦)、瓜德罗(四弦)、恰朗戈(五对双弦)等小吉他和具有凸起背板的吉他(一种低音大吉他)。它们是声乐和器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来自西班牙的竖琴在拉美也流传很广,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巴拉圭、……到处都有它的踪迹,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民间乐器。

  欧洲 第一个,分节歌。分节的,分节歌就是一个曲调配上多段的诗句组成的歌词,并且歌词常常押韵,这个叫分节歌结构,现在我们都很常见的。

  第二个,音阶是多样化的。他们儿童歌曲常常就用两三个音,五声音阶也不少,但主要是七声音阶。五声音阶不是中国独有的,中国当然五声音阶是它的很主要的特点,但是爱尔兰也是五声音阶,苏格兰也是五声音阶,匈牙利也是五声音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来说,欧洲人还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门德尔松(1809-1847)是19世纪西方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母亲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这位被舒曼称作 “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4岁学琴,9岁开钢琴独奏音乐会,10岁作曲,16岁即写出《弦乐八重奏》,17岁时创作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使他一举成名。当然,门德尔松的成功还离不开全面的家庭教育和一流音乐教师的悉心指导,尤其是柏林音乐学院院长策尔特对他的影响很大。以及后来的欧洲之行,为他创作《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芬格尔岩洞》等佳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大获成功,为巴赫音乐的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这一创举在欧洲音乐史上传为佳话。由于在德国频繁的音乐活动和紧张的音乐创作,他积劳成疾。尤其是他姐姐范妮的突然离世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从此,病情恶化,久治不愈,于1847年11月4日在汉堡逝世。

门德尔松音乐创作数量众多,体裁甚广,包括音乐会序曲、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小品等,很多作品都是西方音乐中的瑰宝。他的作品风格以精美华丽、高贵典雅而著称。作品的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情调感人,因此,门德尔松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下面就门德尔松音乐思想做一简要概述。

1、幻想和大自然主题

门德尔松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仙女、女巫和山神之类的幻想形象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17岁时写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是举世公认的杰作,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门德尔松用独特的音乐语言细腻巧妙地将莎士比亚剧中神话色彩、梦幻诗情、美丽仙女及奇异精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这部作品是古典精神与浪漫主义幻想相结合的典范,其钢琴小品《无言歌》中也反映出这样的特点。后期作品还出现宗教内容增多的现象,如《圣保罗》、《以利亚》。“但他对幻想主题的喜爱并不是逃避现实世界,也没有任何阴晦或邪恶的成分……”(《世界名曲欣赏》(德奥部分)第238页,杨民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版)门德尔松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总是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他的幻想是与人民的幻想所创造的和在许多民间童话、神话中散见流传的奇异形象有联系的大自然的光明世界,或者是从幻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的叙事的和历史传说中取来的形象。门德尔松的“幻想”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是诗意的情趣及对生活的热爱。门德尔松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大自然,把幻想与大自然、现实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他的音乐具有光辉的色彩,优雅、温柔并能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大自然主题贯穿于门德尔松一生的创作。他被瓦格纳称为“大自然的风景画家”。1829年,门德尔松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到达苏格兰时,雄伟奇特的自然风光,热情质朴的高地人民,荒芜宽阔的田园风光深深地吸引了门德尔松,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苏格兰交响曲》的构思便源于此地,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岩洞》便是这个时候的结晶。1830年10月初进入意大利,他沉醉于意大利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每一处都让他欣喜若狂,著名的《威尼斯船歌》即创作于此时。意大利之行丰富了他的审美体验,激发他创作了《意大利交响曲》、《无言歌》第一集等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常到英国旅行,伦敦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英国听众非常喜欢门德尔松的音乐。旅行是门德尔松生活的一部分,大自然是门德尔松创作的主要主题之一,他从大自然中获得独特而丰富的人生感受与体验,很多作品都充满浓厚的自然气息。“……他的激情完全来自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大自然的描绘,这是一位通过文学的表现手法使自然的生活状态与优雅的音乐艺术浑然一体的作曲家。”(《西方交响音乐赏析》第91页,贺春华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门德尔松用独特的音乐语言向人们描绘着一幅幅色彩鲜明、情调别致的风景画!

2、古典主义严谨性与浪漫主义幻想性相统一

门德尔松常被视作早期浪漫派中具有古典风格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结构工整、织体清晰、旋律流畅,较少张扬。

门德尔松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古典风格,这与他生存的环境、老师及个性是分不开的。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显赫保守的家庭。“从小他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正确无误,要循规蹈矩,要避免得罪人……门德尔松成长为一个谨慎小心的人,对所有威胁现存秩序的东西都怀疑地嗤之以鼻……谨慎,再谨慎,这就是他的信条。”(《伟大的作曲家生活》第217页,哈罗尔德・C・勋伯格著,三联书店2007年3月第一版)家庭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门德尔松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音乐风格。他那优雅、高贵、纤细、温和宁静的旋律正是作曲家思想的反映。”(《西方交响音乐赏析》第91页,贺春华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其次,他的老师策尔特对他的影响也很大。门德尔松8岁就跟随他学习作曲。在策尔特的指引下,门德尔松积极从德奥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使他在很小即掌握了系统的创作技巧。“但是,策尔特保守的艺术趣味也束缚了门德尔松的创新精神,使他的创造激情时时受到理性的控制,创作形式处处注意古典的和谐美,以致使他的音乐思想模式与美学理想,也和当时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有着明显的区别。”(《门德尔松――多才多艺的浪漫主义大师》第9页,罗小平著,2001年台湾版)门德尔松作品的严谨、明快和理性,使人往往联想到莫扎特音乐的清新、愉悦和流畅,但门德尔松并不是刻意模仿或追寻某一位音乐大师,他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门德尔松曾经说过:他从未想过创作一首三重奏应该像贝多芬或是莫扎特。而是根据自己的品味和鉴赏力,比如说他不喜欢铜号乐器,就从不会使用它,即使他知道它们对听众会有很大的影响。他喜欢精致交织的声部和对位法,单旋律的创作手法对他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他研究巴赫并深受其影响,努力去尝试那些能引起他兴趣、符合他本人气质的创作手法。他坚持这些创作原则,不断地创作出原创性的作品。可见,门德尔松的作品不仅继承了维也纳大师的传统,更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所以,在浩瀚的西方音乐中,门德尔松的音乐能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再者,门德尔松作品风格与他的个性及喜好是分不开的。门德尔松在富足、保守的家庭中成长,再加上他是犹太人,所以处世谨慎小心,追求完美,这势必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门德尔松成长和创作的时期,正是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兴起的时期,同时也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各民族革命意识觉醒的时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使欧洲音乐艺术出现了新的风貌,这同样触及门德尔松的心灵,和推动他音乐的发展。”(《门德尔松――多才多艺的浪漫主义大师》第27页,罗小平著,2001年7月台湾版)他的作品自始至终体现出浪漫主义气质。总之,门德尔松是一位典型的用古典的结构形式表达浪漫的音乐思想的音乐大师!

3、凝练集中的创作手法和均衡协调的整体原则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通畅明朗、一气呵成,与他凝练集中、均衡协调的创作原则是分不开的。经典之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四意大利交响曲》、《a小调第三苏格兰交响曲》便体现了这样的创作原则。《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最光辉的代表作之一,是门德尔松丰富人生体验的结晶和创作精华的荟萃。全曲总共三个乐章,紧凑凝练、集中流畅,通篇以完美的形式体现了诗意的情趣和人生的感受。《A大调第四意大利交响曲》全曲四个乐章,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简练集中、均衡协调,确实是一首无比欢乐的生活颂歌。《a小调第三苏格兰交响曲》是一部壮丽的民间史诗,全曲四个乐章构成均衡统一的整体,体现了门德尔松积极乐观的世界观。细品门德尔松的每部作品,总能看到他凝练集中、均衡协调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特色。

总之,门德尔松清新流畅、高贵典雅、充满情趣的音乐风格使他在西方音乐史中独树一帜,他的音乐创作为西方音乐增添了绚丽色彩。正如非朗西斯科・伯格所说,只要文明在,他的名声就不会衰亡,因为像他这样集如此众多的宝贵品质于一身的音乐巨匠是极其罕见的。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聆听这位人类的艺术大师献给世人的菁华之作吧!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7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