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王子是谁

钢琴王子是谁,第1张

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钢琴家, 1954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1977年,独奏《致艾德林的诗》,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的诗》获得世界上惟一的金钢琴奖。

理查德。克莱德曼 出生地:法国巴黎罗曼威鲁镇 性 别:男 身 高:177 cm 生 日:1953 年 12 月 28 日 星 座:摩羯座 体 重:66 kg 眼 睛:蓝色 国 籍:法国 优 点:守时、善良 发 色:金** 缺 点:拘谨 格 言:自我忠实 成名曲:(法语)Ballade pour Adeline (中文译)给爱德琳的诗 (日文译)水边的阿狄丽娜 希 望:生一堆小孩,尤其是男孩 最喜欢的食物:红烧小牛肉 最喜欢的运动:网球和冰上曲棍球 最喜欢的饮料:水果鸡尾酒 最喜欢的**:《星际大战》 理想中的女性:通晓音乐,静若处子的淑女 最喜欢的作曲家:肖邦、拉威尔、德彪西 最喜欢的**演员:马龙·白兰度 个人经历

  理查德·克莱德曼 5 岁开始习琴,6 岁时指法已非常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后进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6 岁开始演奏自作曲,得到学校音乐比赛优胜,以优异成绩毕业。 克莱德曼擅长演奏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在古典音乐界是一颗明

童年时的理查德·克莱德曼(4张)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开始同米谢尔·沙德合作,经常出入录音室,并结识了当时法国音乐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奥利佛·杜桑(Olivier Toussaint)。由于克莱德曼不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具有深厚的音乐感,深得杜桑的赏识。 1976 年,克莱德曼为电视剧配乐,独奏了《给爱德琳的诗》,后这首曲子成为电视剧配乐,播出后,电视台设立专线电话以应付纷至沓来的咨询;各唱片行内拥挤着要求订购此曲唱片的顾客;唱片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火速加制了 80 万张唱片。此后一举成名。那流畅华丽的钢琴曲犹如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由斯堪地纳维亚远播至南非,又从欧美传到亚洲各国。之后,克莱德曼又推出大量优秀作品,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是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 1990 年,法国电视台“90 之星”评选,他以一曲重新编曲的《给爱德琳的诗》当选,获得唯一的金钢琴奖。 1989 年与詹姆斯·拉斯特大乐团合作了《永恒的太阳上云端》。克莱德曼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前往中国超过 25 次,访问了 40 多个城市,演出场次达 60 余场,场场爆满。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大河》、《梁祝》、《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及《花心》、《爱如潮水》等流行音乐。 1998 年下半年,他在全球推出专为中国谱写,并与中国小钢琴手——时年 9 岁的邵融,合奏了最新作品《魅力东方情》与《诗意奏鸣曲》。2000 年,又将《我爱北京天安门》改编成现代钢琴曲,使他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年轻时的理查德·克莱德曼(20张)  1976 年至 2004 年间,他在 60 个国家举办了 2000 余场音乐会和电视晚会,录制了约 900 首钢琴曲(220 首原创),全球唱片销售总量超过九千万张,取得了 90 个白金唱片、290 个黄金唱片的佳绩。 2004 年,为表彰克莱德曼为中法文化交流、推广中国音乐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第 2 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特别授予优秀演出奖和最佳推广奖。 在中国,克莱德曼爱好者年龄层次相当广泛。优雅的钢琴让改革开放初期仍有一点保守的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浪漫又不露骨的美,培养起了一批“琴童”。克莱德曼也经常访问中国,每年都在中国有数场演出。SARS时期无法来华的克莱德曼,还特别为中国医务工作者录制了特别的 MTV——《致天使的诗》,鼓励他们要努力共度难关。 由于流行音乐的发展,克莱德曼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如昔。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外来文化的先锋,克莱德曼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精选辑:《命运》、《水边的阿狄丽娜》、《星空》、《魅力东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 2004 年,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为主要内容。《生活时报》在 2007 年 7 月 25 日上刊登了《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理查德·克莱德曼

以蓝色为主的钢琴王子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 17 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 1976 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Olivier Toussaint 和其合伙人 Paul de Senneville,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 23 岁的菲利普·帕杰斯惊喜的是,他从 20 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Paul de Senneville 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 Olivier Toussaint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帕杰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在 38 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 2200 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Olivier Toussaint 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 1000 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 7000 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 267 张金唱片和 70 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茜·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理查德·克莱德曼

年轻时期的钢琴王子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 10 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 250 天内在国外举行 200 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汀,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的。 a 心曲 理查德非常有音乐天赋,5 岁的时候就用口琴创作出一支曲子。曲名叫《菲菲圆舞曲》。菲菲是谁?原来,菲菲是爸爸给理查德取的名字,理查德的家人、朋友们,都喜欢叫他菲菲。 曲子做好了,弹给谁听呢?不久,家里举办了一次小型家庭聚会。在聚会中,理查德弹起了他创作的《菲菲圆舞曲》。大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听的曲子,竟是只有 5 岁的理查德创作出来,大家都对理查德竖起了大拇指。听了大人们的称赞,理查德对音乐更加喜爱了。 b 爱的乐章 在爸爸的精心指导下,理查德的琴艺进步很快,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 12 岁时,理查德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爸爸为了奖励理查德,又送给他一个老式的小管风琴。从此,理查德发现,除钢琴之外,还有其他的爱好乐器。 16 岁那年,理查德在学校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理查德想要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就与其他搞音乐的伙伴一起成立了一支小乐队。 爸爸非常支持理查德,带着他们去排练厅练习。他知道,只有经过不断地锻炼,理查德才能在音乐方面有所造就。 经过刻苦的练习,最后,理查德与伙伴们的小乐队开始正式演出了。那段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们要排练,还要演出,挣到了一点钱,又要购买许多乐器,才能继续演出。 理查德·克莱德曼

  不幸的是,这时,理查德的爸爸突然身患重病,无法在经济上支持理查德。为了演出,理查德只好节衣缩食,经常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他在 17 岁那年得了胃溃疡,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手术。 通过在小乐队里的锻炼,理查德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棒,人们都认为他将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因为他最擅长演奏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如果继续努力,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明日之星。但是,偶然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理查德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突破传统,超越自我,以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感,把音乐和浪漫带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成功与机遇总是垂青那些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的人。很快,理查德被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看中,发行了他的第一张唱片《给爱德琳的诗》(又被称为《水边的阿狄丽娜》)。这张唱片,刚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理查德那特殊的演奏风格与含蓄的个性,打动了许多听众。《给爱德琳的诗》的畅销连唱片制造商都没想到它会卖得这样好。 c 异国情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理查德的音乐更是如此。 小时候,理查德在学地理时,听老师在课上讲到古老神秘的中国,从此对中国十分向往。然而,理查德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来到中国。可是,凭着钢琴和音乐的纽带,理查德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成了好朋友。 1992 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国演出。刚来到这个东方古国时,理查德就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理查德的中国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最让他难忘的,却是三个热爱音乐的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邵融、刘齐、孙莲。 在邵融 9 岁的时候,理查德准备在中国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当时,由于邵融的钢琴弹得出色,被选上与理查德一起在台上合作。听到这个消息,小邵融非常高兴。她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能和钢琴王子一起合作,简直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在与理查德外出演出的日子,邵融每天都看见理查德很早地起来锻炼身体,就不解地问:“理查德叔叔,您演出那么累,还天天起来锻炼, 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

不觉得累吗?”理查德笑着告诉邵融:“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有良好的身体。一个艺术家,要保持良好的体型和气质,才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和享受。”从此,邵融记住了理查德的话,她也要像理查德那样,不仅把琴弹得出色,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断地把琴声献给热爱生活的人。 南京有个叫刘齐的男孩子,在他刚刚记事的时候,听到理查德弹的《星空》,感觉如同天籁之音,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学习钢琴,像理查德那样!”以后,刘齐开始刻苦学琴,进步很大。但在刘齐 15 岁时,他的眼睛却突然失明了。意外的打击并没有让刘齐躺在黑暗中,这时,他想到了理查德弹奏的《命运》。刘齐想:“我不会向命运低头,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后,刘齐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继续练琴,用钢琴的声音传达他内心世界的光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刘齐弹了理查德的《童年的回忆》,演奏得充满真诚,理查德被刘齐深深地打动了。

理査德的照片(8张)  孙莲是一个女孩。4 岁时,孙莲在日本学琴。6 岁回国后,有一次,孙莲在从唱片中听到了理查德的钢琴曲,从此就爱上了理查德的音乐,也非常佩服理查德本人。以后,孙莲搜集了许多理查德的照片,对理查德的生日、星座,也了如指掌。孙莲做梦都会梦见理查德。等到孙莲 9 岁时,她的梦想实现了,她不但有幸见到了理查德,还和理查德同台演出了。孙莲非常快乐,因为她终于看见了理查德的笑脸。理查德也很快乐,因为他喜欢这个热爱音乐的女孩,能与中国孩子合作,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 d 爱的旋律 通过同中国的大朋友、小朋友的交往,理查德对中国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了。至今,理查德共在中国数十个城市演出了 60 场,赢得了超过 80 万的观众。 理查德十分喜爱中国的音乐,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理查德把很多中国歌曲改变成钢琴曲,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当我们听到由理查德改编的《一条大河》、《梁祝》等乐曲时,心里就会对理查德产生一种亲切感。我们知道,理查德正是以这种方式,用中国的音乐来表达对中国观众的敬意。 理查德是令人崇敬与羡慕的,然而,虽然他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在他辉煌成绩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努力。如果没有爸爸的熏陶和不断支持以及自身的忘我努力,理查德就不会成为最浪漫的钢琴诗人,把爱的旋律传向全世界。

编辑本段音乐作品

  

从艺辉煌 30 年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 1,800 场音乐会,第一场演奏会是 1979 年在维也纳举行的。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日本举办音乐会超过 700 场。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日本度过的时间累计超过两年。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舞台上收到了超过 50,000 束花。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向观众送了 3,000 多朵玫瑰。 - 在东京 Korakuen 棒球场和中国昆明足球场,每场有超过 40,000 名的观众现场聆听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录制了超过 1,200 首的曲目。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唱片销量超过了 8,500 万张。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获得了超过 340 张的金唱片和白金唱片。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唱片的盗版销售可能超过了 3,000 万张。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搭乘的飞机行程超过 300 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 70 圈。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乘坐了超过 5,000 架不同的飞机。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乘坐了超过 30,000 辆不同的汽车。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乘坐了超过 400 趟火车。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乘坐的轮船少于 10 艘。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乘坐的直升飞机少于 4 架。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去南美超过 50 次。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去日本超过 45 次。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去中国超过 25 次。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去北美超过 20 次。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去澳大利亚超过 10 次。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弹了超过 4,000 架不同的钢琴。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参加了超过 700 场电视演出。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超过 5,000 所不同的旅馆入住。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超过 500 万的观众面前进行演出。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 6 场演奏会上和交响乐团合作过: - 香港交响乐团 - 新西兰交响乐团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交响乐团 - 北京广播交响乐团 - 东京交响乐团 - 伦敦皇家爱乐乐团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签了超过 50,000 张的签名。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在国外度过的时间累计超过 20 年。 30 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给爱德琳的诗》超过 8,000 次。 访华音乐会

  1992 年 北京,天津,上海,香港 1995 年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武汉 1996 年 大连,沈阳,昆明 1998 年 成都,广州,重庆,温州,长春,南昌 1999 年 沈阳,西安,贵阳,黄果树 2000 年 杭州,哈尔滨,济南 2001 年 义乌,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济南 2002 年 北京,合肥,南京,广州,深圳,珠海,太原,郑州,宁波 2003 年 上海,苏州,成都,南宁 2004 年 深圳,北京故宫,武汉,广州 2004 年 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优秀奖,推广奖 2005 年 与女子民乐组合同台演出,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福建,浙江,河南,黑龙江,海南,新加坡等达 26 场 2006 年 青海,济南,深圳,福州,厦门,沈阳,北京,澳门等 2007 年 与国乐天骄女子组合全国巡回演出 2008 年 苏州 大庆 (八一农大体育馆 )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音乐会 2009 年 与国乐天骄女子组合全国巡回演出 2009 年 南昌 2009 年 6 月 淄博 2009 年 6 月 20 日 郑州 告别音乐会 2009 年 泗洪国际螃蟹节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骄音乐会 2009年 12 月 25 日 哈尔滨 2009 年 12 月 31 日 石家庄 辞旧迎新钢琴演奏会(特邀嘉宾:国乐天骄组合) 2010 年 1 月 2日 上海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骄新年音乐会 2010 年 1 月 4 日 北京 人民大会堂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新年音乐会 2010 年 1 月 8 日武汉洪山体育馆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新年音乐会 2010 年 1 月 10 日 合肥 古井体育馆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新年音乐会 2010 年 6 月 13 日 洛阳新区体育馆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蓝色的呼唤”音乐会 2010 年 6 月 20 日 青岛 青岛大学体育馆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蓝色的呼唤”音乐会 2010 年 12 月 25 日 北京 人民大会堂 理查德·克莱德曼 & 国乐天娇“蓝色的呼唤”音乐会 2011 年 1 月 1 日 上海 上海大舞台理查德·克莱德曼 2011 新年音乐会 2011 年 1 月 9 日 盐城理查德·克莱德曼盐城演奏会 2011 年 7 月 9 日 山东济南理查德·克莱德曼“蓝色的呼唤”音乐会 2011年 7 月 12 日 杭州理查德 克莱德曼 演奏 我爱天安门欢庆中国建党 90 周年音乐会 2011年 7 月 15 日,大美青海百年中行世界强音。在中国青海民族大学体育馆举办钢琴演奏会。理查德·克莱特曼与他的中国朋友们音乐会。 2011年 10 月 29 日 湖北咸宁第三届温泉国际旅游节 2011 年 12 月 22 日 辽宁大连(世博广场) 2011 年 12 月 23 日 四川成都(四川省锦城艺术宫) 2011 年 12 月 25 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2011 年 12 月 27 日 四川自贡(自贡体育馆) 2011 年 12 月 28 日 重庆(重庆人民大礼堂) 2011 年 12 月 29 日 广东深圳(深圳体育馆) 2011 年 12 月 30 日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长乐大礼堂) 2011 年 12 月 31 日 河北石家庄(河北艺术中心) 2012 年 1 月 1 日 上海〔上海大舞台(上海体育馆)〕 2012 年 1 月 2 日 广东广州(中山纪念堂) 2012 年 1 月 3 日 广东汕头〔汕头林百欣会展中心(汕头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2012 年 1 月 5 日 海南海口(海口市人民大会堂) 2012 年 1 月 6 日 云南昆明(云南大剧院) 2012 年 1 月 8 日 广西南宁(广西体育馆) 2012 年 1 月 10 日 山东威海(威海体育馆) 2012 年 1 月 12 日 江苏南通(金石国际大酒店) 2012 年 1 月 13 日 江苏南京(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012 年 1 月 15 日 浙江宁波(宁波大剧院) 2012 年 1 月 17 日 江苏徐州(徐州体育馆)

天才的钢琴圣手:马克西姆

将古典与现代流行风格融合在一起而获得成功的艺人,

我记忆里第一个冒出的的人就是陈美,

不仅是她的曲目,她还将电子小提琴这个概念第一次送到我的脑海里,

尽管很多古典发烧友对此嗤之以鼻,

但是陈美在流行乐界获得的成功,以及带动古典音乐回归的功劳都是毋庸置疑的,

随后又有一组古典辣妹出现,再次把小提琴的魅力展现给了流行音乐爱好者们,

到了马克西姆(全名 Maksim Mrvica),古典钢琴又一次和流行音乐嫁接在一起,

说到流行钢琴,很多人印象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

他以浪漫钢琴王子的形象辉煌多年,然而他的钢琴技艺其实并非多么高明,

事实是,正因为其钢琴技艺上的局限,才使他走上了流行钢琴演奏者的道路,

当然他是成功的,那么马克西姆呢?他绝对不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翻版,

如果要在乐界找一个相似的人,我选择肯尼基。

肯尼基是个有着非常高超的萨克斯演奏技巧,但是却致力于创作演奏流行乐曲的音乐家,

即便如此,他演奏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中,四处都暗藏着高深的演奏功力,

他的现场表演更容易让人明白这点,

马克西姆在钢琴上的造诣也许不如肯尼基之于萨克斯,

但是他的技巧已经足够称的上为优秀的钢琴家,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的浪漫钢琴王子!

从他的外表看,大概没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古典钢琴演奏者,

身高近 2 米,有着典型东欧男人魅力的俊秀脸旁,染发,一身休闲劲装,加上耳环项链,

瞧上去倒象个偶像流行男歌手,

但是他弹钢琴前,要冥想很长时间,然后坐在钢琴前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琴键,

直到这时,人们才能把对他的外观印象抛诸脑后,

钢琴前的马克西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奏家!

他……

来自克罗地亚的明星

当马克西姆出版了一张演奏克罗地亚当代古典钢琴曲目的专辑时,他并没料到以后的成功,

他当时认为这张专辑大概只能卖上几张就呆在货架等着积满灰尘,就象其他不成功的专辑一样,

结果是,这张CD成为了克罗地亚历史上卖的最畅销的古典音乐专辑之一,

并让他获得四项 Porin 音乐奖(这个奖项便相当于克罗地亚自己的格莱美),其中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项,

同时他也被邀请到颁奖典礼上表演,这是个很难得的荣耀,

因为古典音乐家一般是不会被邀请到现场表演的,

也许这该归功于他演奏的那首充满情感的男爵夫人之舞(The Dance of the Baroness)。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马克西姆认为是他演奏时的热情,以及将古典音乐融合新的元素感染了年轻的乐迷,

他穿着很时尚的,好象被切过好几刀的无袖衫,

他既在正式的剧院演出,也在布置了大屏幕,打着激光灯的舞台弹奏,

最重要的是,他坚信音乐本身的力量能够震撼到每个人,

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还默默无名时,在克罗地亚一个小镇上张贴自己演奏会的海报,

这个信念支持着他当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却依然在学校地下室练习钢琴,

直到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马克西姆受过非常严格的钢琴训练,

他出生于1975年,家乡是在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名叫希贝尼克的小镇,

他9岁开始练习钢琴,第一次公开表演也是在这年,

仅仅三年后,他就和交响乐团一起合作表演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

1990年,战争爆发,在他居住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

但是他和他的导师玛利亚·塞克索(Marija Sekso)都坚决的认为应该继续进行音乐学习,

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支持马克西姆的就是他的钢琴,

尽管当时环境如此恶劣,他还是在萨格勒步获得了生涯中第一个比赛大奖,

至今他都认为那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奖项,而且那是我演奏生涯中最美妙的时刻!

随后他师从意大利著名钢琴演奏家米凯兰杰里的弟子瓦拉基米尔·卡潘教授,

在瓦拉基米尔·卡潘教授的教导下在萨格勒步音乐学院度过5年时光,

接着又在布达佩斯著名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

这段时间(1999年)他获得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头奖,

2000年他定居巴黎,受业于伊格·拉斯科(Igor Lazko),

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他的生涯从此转变,等他回到克罗地亚后顿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数不清的电视节目和访谈等着他,

然后他录制了第一张专辑Gestures,

他在萨格勒布市拥有2000个席位的利辛斯基音乐厅(Lisinski Hall)举行的演奏会景况让人叹为观止,

很快他受到了为古典辣妹做过很多曲子的克罗地亚音乐才子 Tonci Huljic 的注意,

Tonci Huljic 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兼经纪人梅尔·布什(Mel Bush),

这个梅尔·布什,也是陈美的经纪人,

当时梅尔已经在开始寻找一个年轻有为的钢琴家,

结果马克西姆的才华让他赞叹不已,随即签约,

并由EMI古典部制作发行新专辑:我们现在所熟悉的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Piano Player专辑制作完成后,公司做宣传的方向首先选在了市场潜力巨大的远东地区,

他先后在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地做宣传,后来又到内地,并作为嘉宾参加了CCTV-Mtv音乐盛典,

这张专辑的影响好象旋风一般,可以说选择远东地区做为宣传头站是获得了成功,

现在我们好好审视一下这张融合了现代流行因素与古典音乐为一体的跨界专辑,

第一首,就是国内古典乐迷,甚至说即便是不常听古典的人都很熟悉的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Bee),

这首曲的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

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的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这是首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

看过**闪亮的风采(Shine)的人一定记得大卫叼着烟,手指飞快的演奏这首曲目,震惊了当时酒馆里的每个人,

即便是不爱听或者没听过古典钢琴的人,也都很容易从这首速度飞快的小品中一窥古典音乐的魅力,

专辑中该音乐做为第一首,无疑就是先声夺人,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开头印象,

改编的野蜂飞舞配上了舞曲的节奏,感觉倒也不过不失,互相没什么坏的影响,

同时由于这是一首小品,时间不长,

于是第一首曲目中还混合了整张专辑其他精彩的部分,最后再以野蜂飞舞结束,

做为介绍整张专辑,提起听众的欣赏欲望,制作方倒是动了不少脑筋!

第二首,葛利格钢琴变奏曲(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这首是挪威著名音乐家爱德华·哈格吕普·葛利格生前唯一完成的一部协奏曲,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这首曲年代久远,是葛利格早期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之一,完成于1868年,

随后这部作品成为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常被演奏的协奏曲,

该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和谐,充满了幻想色彩,

专辑中的这首曲子更加舞曲化,电子键盘的开头很有经典舞曲的氛围,

这里伴奏交响乐团,电声乐器与马克西姆的钢琴结合的很好,

由于曲目本身旋律就非常好,节奏也很轻快,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第三首到了该专辑的主打曲,出埃及记(Exodus),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配乐了,

不过**中出埃及记讲的可不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

但也和犹太人有关,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

本曲其实也不是就出自这个**,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词就做了**主题歌,

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

要说做为本专辑主打,该作真是足够气魄,

只是改编曲给配上了典型的Hip Hop节奏,本来悲壮的氛围给弄的淡化了不少,

本人并不很欣赏这种改编风格,但是单就动听,不考虑什么别的因素,倒也合格!

第四首,克劳汀幻想曲(Claudine)是 Tonci Huljic 创作的曲目,是一首典型的浪漫钢琴作品,

听上去好象跟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东西相差无几,

既然是钢琴玩家,那么除了古典,也来点甜密的情歌不算什么坏事,流行乐迷估计会很对胃口!

第五首Wonderland(新乐园)也是Tonci Huljic 的作品,风格变的大气了点,

不过听起来好象还是克莱德曼在演奏!

第六首,亨德尔的萨拉班德(Handel's Sarabande),

这是出生于德国的英籍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的一出歌剧萨拉班德的主题,

同时 Sarabande 也是古典曲种之一,是一种交际场合的舞曲,源于波斯,

十六世纪末传入法国后演变为节奏缓慢庄重的风格,

本曲听起来一般,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段落的安排倒是不错,节奏依然为舞曲!

第六首是俄罗斯传奇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目,钢琴部分的难度比较大,

主题采用了意大利伟大的音乐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尼科洛帕格尼尼常采用的一些习惯,

其中也有莫扎特安魂曲的一些旋律,

这个曲子讲述了许多帕格尼尼的传奇,

比如与恶魔交易,比如他爱的女人,比如他在教堂碰到的麻烦,最后全被他克服掉,

音乐时而优美,时而热情,整体的效果非常吸引人,

面对如此著名的曲目,专辑中没有做什么大的改编,

基本沿袭原曲的变化,顶多就是配了些流行节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正好让听众专注于本曲目的精彩!

接下来的汉娜的眼睛(Hana's Eyes)又是 Tonci Huljic 的作品,

制作的非常动听,曲调带点幽幽的哀怨,女声的和声烘托出了悠远的气氛,非常适合小女生来听,

也许以后会作为浪漫经典被时常演奏!

在淡淡的悲哀中,下面紧跟着就是萧邦著名的C大调革命练习曲,

萧邦创作的一系列练习曲都非常出色,而这首革命更是个中翘楚,

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沙革命,

远在他乡的萧邦因为不能回国一起与祖国人民战斗而感到激愤,

十个月后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更使萧邦感到义愤填膺,同时又对自己不能出力而感到悔恨万分,

于是他把全部的感情都溶入了这首练习曲中,

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

由于作品的风格非常强烈,所以改编也不大,

除了鸡肋般的加上了舞曲节奏的鼓点,主要的风格体现还都是在钢琴上面,

这也是古典作品的一大特色,尽管有时候很好与流行元素配合,但是独特的个性依然无法被流行元素所掩盖!

下面两首又是 Tonci Huljic 的作品,

先是古巴(Cubana),前一首曲目的激情依然继续了下来,

不过风格换成了拉丁派的热情,原创曲目就能更多的考虑和其他元素的配合,就不会显得多余或者不合拍,

幸好整张专辑除了野蜂飞舞我认为编排的有点失败以外,其他都没出现过头重脚轻的情况,

然后是克罗地亚狂想曲(Croatian Rhapsody),是一首很有点气势的作品,

Tonci Huljic 做这种流行味道浓厚的曲目很拿手!

接下来的男爵夫人之舞(Dance of the Baroness),

出自另一位克罗地亚钢琴家弗拉诺·帕拉奇(Frano Parac)之手,

弗拉诺·帕拉奇生于1948年,拿过很多奖项,78年起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带课,

本人非常喜欢这首曲子,这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纯钢琴演奏曲目,

完全没有其他配器在里面,可以彻底的享受一下钢琴的魅力,

这首曲子贯穿着华丽与莫明的悲哀,快结尾时的一段音调听上去好象舞者轰然倒地一样,

整个曲子不长但是结构严谨,虽然变化不多,但是营造出的氛围非常好,

作为压轴曲目,本作大概纯粹是为了展现马克西姆的演奏技巧罢了,不过这没有影响到曲目的优秀!

最后的古巴,古巴(Cubana,Cubana)是作为附加曲目出现的,是专辑中古巴的重新混音版!

以上评论牵涉到古典曲目做了比较大量的介绍,是为了给不熟悉古典的乐迷增加更多欣赏的乐趣,希望大家可以喜欢马克西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8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