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种麦子一半种玫瑰,饿不死浪漫不死意思是即要活着,也要浪漫。从字里行间,可以粗浅的理解到,“麦子”和“玫瑰”是两种不同的物种,麦子更多可以联想到饱腹、经济、实用等等,是一种平民化的经济作物,甚至在北方地区,因为面食,作为面粉的原材料,可以说是一种刚需,获取成本也比较低,从更宽泛的层面来说,麦子是一种食物。反观,说起“玫瑰”,首先想到的是爱情,是一些抽象、概念的东西,寓意美好的事物,在当今这个时代,结婚年龄普遍偏大,不婚族越来越多,爱情几乎是一种奢侈品,玫瑰也就变得可望不可及,说起玫瑰,想到的是浪漫情怀,和平民化的经济作物=麦子有天壤之别。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有麦子,又有玫瑰,在拥有麦子之后,拥有玫瑰。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理论,在满足了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之后,实现最高层的自实现需求,在这里,麦子就是生理需求,玫瑰就是更高一级的自实现需求。
歌曲名:再见吧 ! 浪漫
歌手:谭咏麟
专辑:谭咏麟’87演唱会
再见吧!浪漫 谭咏麟
曲:新星玲于奈 词:林振强
这度门这度墙与我俩曾渡过这晚上
今天这空屋里空空中央尘伴我坐地上
你为何你为何会碰上然后变这样
当天你当天我心窝中央曾亦载满梦想
我厌透天天晚上 我也似在悼念
每晚也再献上 一枝鲜花一串创伤
浪漫已死浪漫已死
但是我总觉见着你
我已葬了以往 怎么都会这样
浪漫已死浪漫已死
但是我总觉见着你
数百次我扑向 空屋的破窗
你亦曾我亦曾勉强说情没有变样
争吵再修补再争吵修补人渐欠缺力量
这度墙某日曾见我俩无奈说再会
今天这空屋里空空中央全是破碎梦想
http://musicbaiducom/song/7330483
,会停止想念死亡一个恐怖而又不失浪漫的词语死亡两个字犹如刚升起的月亮,慢慢爬上我的心头。丝丝月光斜射,很冷、很艳就像冰山上舞动的美女,是那么的近在咫尺,那么冷、那么艳一切都为她静止了,她和我一样早已轮渡在死亡边缘。她在舞动人生中最后的华美篇章~都落忧愁、抛洒感伤冷艳的目光中却没有一丝柔和,没有一丝悲伤,尽是坚定的光亮,坚定了她将要被遗忘的方向。就这样,她舞到了地老天荒,渐渐已被遗忘常常幻想自己非正常死亡,一种恐怖的想象,只因一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慢慢长大,我越来越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而地狱的传说也让我畏惧了三分。我为曾经有这个恐怖的念头而感到害怕也感到庆幸。也许那句话是真的,或许我在十八年前的某天死了无数次才转世到当年我那弱小的婴体,而如今好汉这个词却不再流行短暂的死亡过后,我已重生。如今期待着正常死亡一种浪漫的等待,等待一个浪漫的终点~天堂。面对死亡,人们通常会下意识的感伤:不想死亡。然而死亡是无论如何耽搁都会准时到来的必然事件。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静静地等待这个浪漫时刻的到来。原谅我赋予死亡浪漫的词性,哪怕它曾令你悲痛欲绝,黯然神伤死亡之舞旋起的暴风总会停止,阴霾的天空总会放晴。让一切的悲伤停止,始于死亡,止于死亡,让一切的一切止于死亡死亡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所有人都想最后到达终点的游戏死亡~灵异的事件。当死亡向你缓缓走来,当你的生命正如樱花般凋落。柔美中带有一丝绝望,悲伤中带有一丝向往。当你摇曳空中时看到同伴先于你落到地上,血肉模糊,一声怒吼,空谷绝响,绝望、绝望,眼中净是绝望之后便是它的轻轻浅唱,沉醉悠扬,向往、向往,心中充满了向往如若死亡后不是去了天堂,不要迷茫,你飘浮的身体在黑、白无常的拉扯下去了天堂的另一尽头~地狱。在那里没有花香,没有希望,有的只是黑暗里的魑魅魍魉,让人绝望到二次死亡。所以我不相信真的有地狱这个地方,它会终止我的幻想,碎了我的梦假如你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恭喜你~死亡之神终于眷顾到了你这弱小的凡人,你将脱离尘世的一切纷扰与缠恋,飞往天堂。死亡会让我悲伤,却让我向往。慢慢的酝酿着,在合适的时间毫不犹豫的奔赴天堂。期待~死亡死亡只是睡着在了梦中,不再醒来,也不愿醒来。静静地躺着,在睡梦中死去,悄无声息 ,独自离去,远方~天堂。
这个题目上下两句是分开的,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
“李白和另一位诗人被称为唐诗浪漫主义”——这个提法本身就不正确。因为任何诗人、甚至任何人在某个时刻,都是浪漫的,都会出现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但是将浪漫写进诗词骨子里的,终唐宋元明清,代表人物也只有李白一人。
要不然你以为他“诗仙”的称号从何而来?好诗人多如过江之鲫,凭什么只有他才成仙?
因为他是至死浪漫的一个人,而且鲜明地反映在了他的诗歌作品之中。
如果一定要在唐朝诗人中再找出一位浪漫诗人来,诗鬼李贺能勉强凑个数。其实于诗歌方面,李贺未必不是一个浪漫天才,但是他吃亏在命太短,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但是即便如此,他的才华也照亮了中唐的夜空,他那些浓墨重彩、鬼魅奇绝的作品让平实直白的中唐诗坛增添了一份亮色。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冲击盛唐诗歌成就,可惜天不由人。
“漫卷诗书喜若狂”是诗圣杜甫的作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虽然有“喜欲狂”的表达,有“须纵酒”的放纵,但是这是一首非常现实的作品,与浪漫没有关系。这是杜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情绪外方式表达,是对官军收复失地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兴奋。
天下事,即我事——诗圣的称号,也不是白给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