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季峡谷漂流推荐去处

中国夏季峡谷漂流推荐去处,第1张

夏天到了,天气热的人心烦。然而此时,那些分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大峡谷,温度适宜,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季节,你可以去这些大峡谷,感受夏天特有的美丽。你还在等什么?我们走吧。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美景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的河谷河床上有四处罕见的瀑布,部分主要瀑布落差达30-50m。峡谷内有九条垂直的自然带,从高山的冰雪带到低谷的热带季雨林。麋鹿拥有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物种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2000毫米之间,因此整个大峡谷地区极其潮湿,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峡谷。它不同于干旱的有沙漠植被的科尔卡大峡谷和干旱的有单一松林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适宜旅游时间:5-10月徒步区气候:林芝地处西藏南部,受亚热带、高寒地带等多种类型气候影响,不同地带气候也有差异。错高湖春天潮湿寒冷,夏天凉爽,最美的季节是秋天。最佳徒步时间:6月初至10月中旬,可以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0月份以后,由于大雪,墨脱要封山到明年6月份,你进不去,出不去。四月和十月是进入墨脱的最佳季节。这两个月大峡谷雨水少,没有滑坡泥石流的危险。然而,在6月至8月的雨季,进出墨脱的一些路径出现了危险。

这里曾经是人类无法靠近,鸟儿也不敢飞回来的地方。虎跳峡——号。在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蜿蜒的金沙江会告诉你那是一个多么惊天动地的奇观。在充满感动和惊喜的旅途中,你不得不赞叹造物主的神奇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里的夏天秋高气爽,风景如画,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金沙江虎跳峡两座雪山之间的奇观

老虎峡位于丽江县和中甸县交界处。金沙江从石鼓下行,河谷宽阔,河水平缓,在下桥头从中甸汇入硕多岗河,距石鼓30多公里。水从天而降,汹涌澎湃,震撼山谷,异常凶险惊险。迂回线路长约20公里,落差213火,河道最窄处只有30多米。峡口海拔1800米,与海峡两岸的玉龙、哈巴雪山海拔3900米。在金沙江的这个峡谷里,有10个瀑布,7个10米高的瀑布,18个浅滩。上中下虎跃闻名天下。所谓虎跳峡,顾名思义,是因为传说有一只老虎曾经从河中央的一块巨石上跃过河去而得名。虎跳峡全峡分为上虎跃、中虎跃、下虎跃三段。上虎跃最重要的景观是峡口和虎跳石,中虎跃是星空和天空,下虎跃是平湖出高峡和大工具。

它是三峡和长江中壮丽的大峡谷,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白蒂,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长江三峡的大宁河、香溪河和神农溪的神奇和古朴,使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

三峡人杰地灵,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大夏深谷,曾经的三国古战场,是无数男女英雄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因其美丽的风景而闻名于世。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三峡全长193公里,两岸悬崖峭壁,中间是沙滩和峡谷,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一句绝美的诗句:“白帝辞官一日还千里江陵;两岸吱吱声停不下来,轻舟已过万重山。”

是三峡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峡西起四川奉节县白蒂,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横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全长约200公里。张飞寺坐落在山上,坐落在郁郁葱葱的古树后面,俯瞰着浩瀚的长江,两侧是全飞游潭。被誉为“巴蜀一景”。主要建筑有桃园纪念刘备、关羽、张飞的结义楼,祭祀张飞的大殿,张飞怀念关羽的云轩,以及纪念传说中张飞本尊30里上下船的扶风亭。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州,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向东南延续。也是云南的地理奇观。它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最危险、最原始的东方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享受天然沐浴。

清凉天体: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傈僳族人,不得不和家人相约,嘴巴张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在一个简陋的石头温泉浴池里,他们洗去身上覆盖的污垢,舒展疲惫的筋骨。男女老幼,聚在温泉水中,搓洗,嬉笑打闹,其乐融融,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著名的登更河温泉。在那里,你可以尽情地拍照,也可以自己泡一泡。泉水清澈、温暖,非常舒适。

到达六库县城,沿怒江租车,向西行驶约30公里,就是澡堂会所在的温泉。很快我们就到了——跃进桥,澡堂的场地。温泉就在怒江附近的公路下面。有五个泉,相隔不远。每个春天都有两三个水池。在一个有白雾的温泉边上,人们几乎一丝不挂地成群沐浴。天空是房子,地面是水池,花瓣相随,鸟儿在哭泣。水汽中,似乎有一层薄薄的白纱,轻轻地搭在尸体上。躺在粗糙的温泉池里,感受着温泉从下面汩汩而下,仰望着青翠峭壁中的瀑布,感受着瀑布溅起的水雾中的瀑布、青山、蓝天,你有一种人间天堂的感觉:人与自然可以如此和谐。

梅里大峡谷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经青海、西藏、云南流入缅甸澜沧江,在迪庆德钦县境内蜿蜒150km。它不仅以深度和长度闻名,而且以速度著称。

梅里大峡谷和深谷峡谷一样危险。

澜沧江从西藏进入梅里峡后,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没有办法过河。历史上全靠竹条偷偷过河。因此,河边有一个村庄,名叫“刘同河”。虽然是这样一个险要之地,历史上有无数的人员财产损失坠入河中,但它实际上是滇藏交通的咽喉,被称为“滑桶锁钥匙”。

如今,滇藏公路已经穿越了梅里大峡谷。当你站在海拔4292米的白马雪山垭口,俯视陡峭的峡谷和梅里雪山晶莹剔透的山峰,就能深深感受到亲眼所见的巨大震撼!

太鲁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省东部

太鲁阁峡谷是台湾花莲县太鲁阁至天香的20公里大峡谷。沿着山脉,高入云霄,山谷变幻莫测,溪流蜿蜒穿过太鲁阁峡谷,瀑布如帘,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谷内景点有长春寺、九曲洞、天香等。附近还有雄伟的德香寺、七层天凤塔、孟母亭和普渡吊桥。

由于原始森林面积广阔,公园还拥有许多生态资源,包括山椒鱼、莫氏树蛙、台湾黑熊、台湾猴、野猪、台湾穿山甲、山羌、水鹿、长鬃毛山羊等数百种动物生态,以及云杉林、台湾芦竹、冷杉林、箭竹草原、玉山柏、铁杉林等许多外来植物,是公园内真正独特的景观。

山西大峡谷,北起内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门口,全长725公里。沿线27个县市,面积1116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托克托县河口镇黄河晋陕大峡谷形成的一个之字形弯道的右半部,这里黄河奔流而下,景色壮观。

山西大峡谷与黄河百里画廊

水与石的较量,成就了神奇、美丽、壮美的黄河百里画廊——晋陕大峡谷。由于黄河的自然水动力、风力、冻融循环等外力作用,这一段河岸形成了富有诗意的自然水蚀地貌奇观,其造型极具艺术性。它们有的像密密麻麻的“天书”,有的像动植物图,有的像乐谱,有的像蜿蜒曲折的“迷宫”,堪称黄河之魂的真实写照。随着不同季节光线的变化,她展现出不同的迷人风采。每次我站在他的脚下,我都会抬头看到他的伟大。思绪澎湃,感慨万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温柔或坚强。站在这里,我一时分不清这两个概念。也许世间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也可能是大自然的鬼把戏。

金口大峡谷,西起伍肆河,西至金口河,横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川县甘洛县。长约30公里,谷宽不足200米,谷深2600米。峡谷两侧奇峰突起,危岩耸立,形成各种象形景观,形似人和动物。在生动重叠的山体上,植树造林,飞瀑起伏,各种山花野草竞相生长,形成了一系列绚丽的景观,具有优雅的自然神韵。

金口大峡谷地质天书是一个僻静的山谷。

大渡河发源于巴颜喀拉,与四川、青海接壤,其上游大金川、小金川在丹巴汇合后称为大渡河。它冲下横断山脉东部的山脉,几乎一路都是奇观重叠的峡谷路段。然而,只有到了金口大峡谷,大渡河的峡谷景观才达到极致。金口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伍肆河,东至乐山市金口河。长26公里,谷底一般宽70-200米,部分不足50米,谷肩最大宽度约8公里,谷深2600米。

坐佛,位于大渡河大峡谷下口,犹如弥勒佛高高地坐在大渡河南岸大小十五里溪之间,守护着峡谷的安宁。佛前谷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神龟石”,如一只坐佛相伴的亿万年神龟,是大渡河大峡谷不可多得的自然奇观。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位于四川省西部金口河、汉源、甘洛三县交界处,全长26公里,东西宽14公里,谷深2600米,谷宽不足200米。它可与长江三峡和科罗拉多媲美

  “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节日前,傈僳人家宰猪杀羊,酿制水酒,做好玉米耙耙,互相馈赠,视求新年丰衣足食。青年人则在村头寨场扎彩门,围起活动场。节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争先采来青松枝叶,铺撒屋中,插在门口,以示吉祥。然后,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所属村寨公共场所,由祭师毕扒主持,举行除旧迎新的仪式。仪式开始,将一棵松树栽在草坪中央,树枝上挂弩箭和姑娘们精心绣织的飘带衣物。树下放一个装满荞麦的大箩,周围摆上12小箩荞麦、12坛新酒,以象征一年十二月。毕扒站在中间,念诵民族历史,祝福新年吉祥如意。接着,毕扒带着12对男女青年吹起葫芦笙,唱起欢乐的山歌,到山林里抬来12棵小松树,栽在12个小谷箩的旁边,意为接回了吉祥的新年。继而将12坛荞麦酒分斟给大家喝,并开始射弩、跳舞、对歌和荡秋千活动。全村男女老少均陶醉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

  阔时节射弩比赛无须报名或交费,人们把自愿带来的油煎粗粗、肉成当箭靶,射手们按先后顺序进行比赛,谁射中了,粗粗和肉片就归谁。射得粗粗和肉片最多的人,就是最优秀的射手。

  傈僳族自治州习俗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除夕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传说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怒江州内地习俗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泸水县地区习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阔时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吃饱了,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活动交流感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习俗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块平地上固定好。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损。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敢折服。

  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会经历不同的事情,因为经历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信仰。而一个民族的 传统 节日 ,就是根据这个民族所经历过的事情,所信仰的宗教而成立的,所以不同的民族会有不一样的传统节日。傈僳族传统节日有哪些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傈僳族传统节日,希望大家喜欢!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1刀竿节

刀竿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沪水一带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刀等节由来已久,相传明朝外敌入侵云南边界,当时的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兵前往,在滇西北战场上,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一很快取得了胜利。不料班师回朝途中,于二月初八日被奸佞所害。为了纪念反侵略的英烈,当地人民以上刀竿来表示保卫祖国疆土、反对入侵者的决心,定此日为刀等节。爬刀竿前一天晚上,在广场中央燃起四准通红的炭火。五个保悍而又灵巧的中年男子赤脚在火堆中间跳跃,时而腾空,时而落下,时而扑向火海,时而翻滚前进,无数金光灿烂的火星,在他们的身边脚下飞舞。他们用双手捧起通红的火球;先6快地在脸上“擦洗”一下,然后在手上飞快地把功揉搓。周围的观众在欢呼声中欣赏院火的绝技。

节日里,妇女们穿着镶花边的黑色上衣和点缀着各种银饰物的花裙,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风采过人。男人穿着麻布短衣裤,腰系红黄长带,)小腿系吊简,腰佩长刀,肩挎箭包,英姿勃勃。节目的广场上,坚趄两根二十米高的树干,四周用藤蔓拉紧固定,树杆上厂插有三十六把明晃晃的长刀,作为向上攀登的横档,刀刃向上,寒光逼人,谓之“刀竿午间。鞭炮齐鸣,锣鼓震天”。身穿大红抱、头缠红布包头、赤脚的五名“玩火者”,齐涌至等下,围绕刀竿 唱歌 跳舞,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飞上刀竿。双手紧提刀面,运足气的脚掌斜置在锋利的刀刃上,勇敢、灵巧地向上攀登。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屏住。 呼吸 仰面观看。对他们的气功绝技赞叹不已。僻僻叭叭的鞭炮声来自竿项优胜者,响彻云霄。全场欢呼跳跃,争相向爬杆者敬献美酒。对歌、跳舞、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丢烟包(烟盒)活动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各站一方,互掷烟包,始飨告将小伙的烟包 收藏 起来,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

2盍什节

“企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企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 初一 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 春节 。

傈僳族身居层峦叠蟑、百川汇流、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当地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珍禽异兽。傈僳族男子大多具有狩猎本领。傈悍的男子着短在、及股裤,以青布包头,手持弓弯,腰左侧佩砍刀,腰右侧挂箭袋,勤劳勇敢。善采集的傈僳族妇女,上穿右枉大襟短衣,下着多褶长裙,头戴红、白料珠串帽,胸前佩有彩色料珠项圈,十分美丽大方。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聚集在搭有彩门的村寨广场。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射湾”比赛。一般在初一至 初三 举行。两男一女为领队,一男肩上扛弩弓,包头上斜插一只箭,一男两手举着饰有弯弓和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选手列队通过彩门进入广场,围着旗杆向红白两色旗祭酒,跳集体舞,舞罢开始比赛。油煎粑粑和肉片当靶,射手按顺序比赛,射中“猎物”归己收获最多的人被喻为“最优秀的射手”。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弹着 琵琶 、四强等 乐器 高歌,跳一种无伴奏的 舞蹈 ,这种舞动作矫健有力, 节奏感 强,生动活泼。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乐趣。傈僳族年初一中午,金家围坐吃团圆饭。

3阔时节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 决定 ,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 条例 》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 除夕 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 传说 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 跳高 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 体育 竞赛。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 游戏 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 历史 。“阔时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吃饱了,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活动交 流感 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块平地上固定好。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损。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敢折服。

4澡塘赛歌会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僳僳族的由来

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傈僳族邮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 动物 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 种植 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 自然 。有的也信仰____、天主教。

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族“”、“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族风俗禁忌

1、产忌

产妇 分娩 ,基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闯入。婴儿啼哭不止,则家门口挂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产妇忌吃线猪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鸡肉。

若生男,客人不可带弓箭和长刀入门;生女,不可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禁忌入门,忌期为10至13天。忌横抱婴孩,以为是抱死人之相。产妇家不能烧苞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若触犯这些禁忌,婴儿有夭折、短命的危险。

2、礼俗禁忌

傈僳族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死人出殡才这样。忌拄手杖进家门,因给死者致哀跳舞时才使用手杖。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3、农事禁忌

下地生产时忌将锄头等掘土农具找在肩上,尤忌在荷锄进屋,因葬死者时才如此。稻谷开花时,忌在稻田边洗衣裳、剥麻,否则以为会使花受惊而减产。玉米扬花时若遇大风,忌妇女织麻布,忌男子砍竹伐木等。

4、生活习俗禁忌

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家长外出时忌扫地,怕对家长不利,因死人时才去扫地。在房前屋后忌喊"哦",只有为死人驱鬼时才这样做。忌在他人家中吹口哨、乐器声能唤鬼入室。

5、祭祀禁忌

祭 鬼神 或祭龙树时,忌妇女参加。出远门者必须于年前赶回,否则,家人过年祭祖时会将未归者也作为祭祀对象,不吉。祭家鬼时,肉未吃完忌外人进入,否则会有 疾病 。禁忌用茶叶敬猎神,据信,茶叶能遮住猎人的眼睛,使之打不到野兽,祭猎神的的祭品不能给别人吃,一定由猎人自己吃掉,否则,猎而无获。

6、丧葬禁忌

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与死者有仇的人才会故意吃辣椒。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葱、蒜,否则以为会冲犯鬼神,会导致更重的灾祸。

1 傈僳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2 傈僳族传统节日

3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傈僳族的节日习俗和饮食习

4 怒族传统节日

5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及其方式

傈僳族自治州习俗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除夕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传说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怒江州内地习俗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泸水县地区习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阔时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吃饱了,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活动交流感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习俗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块平地上固定好。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损。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敢折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03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