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青下乡年代的电视剧有哪些

关于知青下乡年代的电视剧有哪些,第1张

1、《银杏飘落》

《银杏飘落》是由北京金奥尼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何伟执导,苏瑾、潘耀武、宋春丽、蒋恺、寇振海、陆玲主演的知青苦情剧。该剧讲述了一个女知青在苦海中备受煎熬、忍辱负重而又自强自立的故事。

2、《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1999年上映的一部**,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张艺谋执导,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 。该片以自传性质讲述了对父母感人至深爱情回忆。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现在时的冰冷现实与过去时的美好回忆形成强烈反差。

3、《高考1977》

1977年12月10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在这一天复苏。该剧生动地再现了一群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在高考制度的变革来临时,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又作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抉择。其中一对情侣,男孩子为了动员女朋友参加高考,用爱情骗女友走进了考场,而自己却放弃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最终还是留在了农场。

4、《我们的知青年代

电视剧《我们的知青年代》是李源执导,符馨尹、许亚军等主演的电视剧。讲述了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活。

5、《老三届》

1968年,八十六中学高二5班的同学们,因为父母出身,被分为两派,两派同学为了理想和信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军宣队进驻学校,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和命运。中学毕业后,这帮同学很快就天各一方,许多年后,当这帮同学们再聚首是,青春已经不再,年华已经老去,唯一不变的他们的友情。

《血色浪漫》《北风那个吹》。

《北风那个吹》是普通人影视公司出品。由安建执导,高满堂编剧,夏雨、闫妮、马苏、于恒等联袂主演的电视连续剧。

该剧是高满堂根据自己年轻时下乡的真实感受创作,讲述七十年代知青的真实生活,以二十多载的命运跨度,以笑泪交融的独特讲述方式,闫妮在剧中扮演了憨厚朴实的大队长牛鲜花,她爱上了由夏雨饰演的知青帅子,两人由此开展了一段跨越20年的姐弟情缘。

一次劳动时,为了不让牛鲜花当众出丑,自己偷偷拿掉牛鲜花头上的牛粪渣,反而被误会对其不敬。民兵连长虎子从小一直单恋着牛鲜花,因为对帅子的嫉妒,抓住一些把柄把其告到了公社。

牛鲜花亲自送帅子到公社,因为之前经过几次的较量与交流,加上在去公社的路上,帅子冒着被狼吃掉的危险,给牛鲜花找回了被风吹走的心爱的纱巾,牛鲜花对帅子产生了好感,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改造的好好知青。到公社后,一反常态,有意庇护帅子。

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历史背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为了消灭“三大差别”,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1968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有报道说,“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这是一代人的回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知青下乡 哪些历史剧 值得看,十分经典。

首先,

《血色浪漫》

2004年,刘烨和连奕名主演清青春爱情剧《血色浪漫》,这部剧讲述了经历过革命一代年轻人成长的故事,。剧中许多情节和场面都以白描的手法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比如军队大院的孩子们穿上从箱底翻出来的父辈的将校军服,在北京街头呼啸而过;钟跃民在西北插队时带领一帮知青讨饭等戏,都会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2006年,佟大为和陈羽凡主演根据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改编的青春爱情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部剧讲述了一群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展现了青春不同的侧面。剧中不同年龄的观众看到了自己如火激昂的青春年少,长辈们肆意挥洒的如歌年华,父辈们更甚于自己的激情与狂放。所有观众在本剧中看到了恣意书写青春的豪迈与激情。

我们的知青年代2007年,由李源执导,符馨尹、许亚军等主演的爱情剧《我们的知青年代》首播。这部剧讲述了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活。这部剧纠结了一代人的情感。这情感无论怎样的跌宕,最终将归于宁静。象剧中的田爱萍和翠翠那样平淡,无华。但是她们与生俱来的善良和正直却给了人们以生命的震撼。

雪城

主演:倪萍,金鑫,黄梅莹

这是一部描绘返城后的知识青年在窘境中斗争、反抗的电视剧。以夺目的颜色再现了历史瞬间,展示了1979年,二十年知识青年大返城后的日子,丢失斗争与苦楚,在日子激流中各自不一样的命运。主人公姚玉慧的爸爸是现任市长,其母是旅行局局长,她有舒服的家却不贪闲适,要以自个的才能进旅行局;代替未婚夫王志松病退进城的徐淑芳,爸爸逝世后被妈妈赶出家门,刚要和艰难中相助的郭立强成婚,王志松又抬来花圈“道喜”;当年名震兵团的金嗓子刘大文现在只能以卖卷烟为生。

这些影片都十分经典,距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50余年,但知青题材作品始终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和影视艺术创作的热点。众多影视剧全方位、多视角、客观地反映了知青们的生活原貌,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知青时期的历史现象、研究历史意义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这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历史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1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