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生做什么的

潘新生做什么的,第1张

潘新生

潘新生,中国著名国画家,生于1944年,祖籍山东禹城,早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擅长中国画山水,兼攻花鸟,后专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及研究,举办展览,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笔耕不辍,精品倍出。

中文名:潘新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禹城

出生日期:1944年

职业:国画家

毕业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潘新生临摹浅谈

简介

潘新生,中国著名国画家,生于1944年,祖籍山东禹城,早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擅长中国画山水,兼攻花鸟,后专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及研究,举办展览,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笔耕不辍,精品倍出。是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水利书画协会副主席、临朐政协常委、国务院钦点“中国书画名城临朐”美协名誉主席、临朐中国画院院长。

其作品精于笔、墨,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富于渲染,早期学习北方山水,师法古人,作品以奇险、苍厚、凝重、拙朴著称,后考入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得以研习南方山水,受益匪浅,画艺精进,在笔、墨技法运用上更见细腻,更注重气氛的渲染衬托,逐渐形成了其雄浑而不失清逸的画风,善于在简单的景致中渲染深远的的主题;内容富含思想感悟,融思想于绘画作品,以气韵见长。合乎古人之“气、韵、思、景、笔、墨”之六要,有论者评其人及画“以平远中见其胸怀,以高远中见其气节,以深远中见其内涵”。

平生简述

初成名,各地展,广求教

1972年拜潍坊张建时老师习画花鸟。

1974年受陈维信老师指导,兼习山水,后深得著名画家刘宝纯老师教益、

专攻山水。

1987年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9年至1996年分别在大连、济南、上海、洛阳、南京、厦门、苏州、成都、西安、杭州、无锡、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引起轰动,被誉为“有古今两黄之风范”,作品被各地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1997年参加山东省国际文化交流团赴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到举办展览,进行文化交流。

1998年赴澳大利亚、日本办个展。

此段时期,潘教授通过举办画作展览、组织研讨会,与各地名家大师交流、切磋,聆听其笔、墨技法运用之体会、经验之谈、思想闪现,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中国画的研究和热爱,本着“虚心若愚、求知若饥”的从艺治学思想,对本时期自己的历程体会,思想心得,笔墨技法进行了深层次的总结和剖析。

认真总结,潜心研究

1998年至2006年,是潘教授抛却名利,深入总结,潜心研究的九年,也是理论思想集大成的九年,在此期间潘教授研究了诸如民俗传统、人文地理、自然奇观等文化,做了大量的笔记;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深入不毛艰险,只为灵感的闪现,素材的积累,这也造就了大师独有的视角,回归生活,使其画作壮丽处见奇险,平静处现温雅;反复临摹了三十多幅古人名作,国宝良品,从中了解古人之笔意、墨境,与古代大家进行心灵的对话,聆听其教义,师古而不泥古,多了一份厚重与雅逸。出版了《潘新生山水探索》(写生与心得)、《潘新生临摹浅谈》。

洗却铅华,厚积薄发

作品《沂山百丈瀑》入选《山东98山水画大展》获银奖;

作品《彩云》被收入《纪念张大千诞辰100周年华人书画精品集》;

作品《千峰叠宕》等三幅作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后又有多幅作品被各地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作品《春山无尽图》被收入《山东省跨世纪中国画精品集》;

作品《清清溪水绕山村》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二__一年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源清流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二__二年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巴山夜雨》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二__三年全国中国画展;

2004年作品《故园情深》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作品《故里情深》入选人民日报社举办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获铜奖;

参展中国美协举办的《菜乡情》全国中国画题名展获优秀奖;

其名与业绩入编上海、陕西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

汇编

《中国历代山水名家名作----潘新生》

此部分为潘教授研究整理汇编的《中国历代山水名家名作》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简单概述,摘录于此,以便大家共同鉴赏、学习、讨论:“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家宗炳、王微;

山水画不再仅仅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朝

作为人物活动背景的山水,开始具有了独幅山水画的价值,山水画法写实能力明显前进;

目前只有展子虔《游春图》一件山水画是研究隋代纸绢的唯一形象资料。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

山水画出现了工整的青绿山水和疏逸的写意山水两种不同面貌;

山水画开始成为在绢素上单幅创作的独立画科;李思训、李昭道擅长精细山水,王维擅长水墨山水。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十国

山水、人物、花鸟各科臻于完备,中国画体系开始形成;山水画基本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表现技法日臻成熟;

水墨山水画法已基本取代青绿设色法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

出现了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系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系,两大山水画体系形成;公元916年-1279年两宋与辽金

北宋文人画兴起,在创作上以苏轼、文同的枯木竹石画,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云山为最具特色的代表;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基本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奎四位画家的风格为主流;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代表了宋代在青绿山水画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以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纪实性绘画特征的旷世之作;山水画以宗法李、郭一路的北方山水画风格为主,主要画家有李山、武元直、郭敏等。

1279年-1368年元代元代

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元初以钱选、赵孟_、高克恭为代表,中后期出现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号称“元四家”;

元代山水画以山水作为移情寄兴的手段,着重表现画家的自我人格和个性,笔墨技巧从写实转为写意,由工致转为简逸,其开创的时代新风对明清山水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1368年-1644年明代

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明初,戴进创始的“浙派”和吴伟建立的“江夏派”,与“院体”并屹画坛;

明中期,“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享誉画坛,由沈、文创立的“吴派”成为画坛主流;

明后期,山水画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影响最大,其追随者有莫是龙、陈继儒的“华亭派”,赵左的“苏松派”,沈士充的“云间派”;

1644年-1911年清代

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清初期以王时敏、王鉴、王_、王原祁为代表的“四王”画派成为画坛的正统派;

“四王”画派繁衍出“娄东派”、“虞山派”和“小四王”、“后四王”等,余绪直至近现代;

清初江南地区出现“四僧”、“金陵八家”等反正统的画家;

清中期扬州兴起“扬州八怪”,山水作品不多;

至此之后历史及社会原因,少有山水佳作”

现为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水利书画协会副主席、临朐中国画院院长。

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特点:口头性、传承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 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

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2、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体裁往往为作家文学所遵循和运用。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体裁是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流传而定型的,它既具有符合表达内容的需要,也具有人们欣赏的审美口味,因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3、民间文学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法为作家文学所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兴、双关、韵律是古今民歌常用的手法,也是古典和当代文人诗歌创作的常用手法。艺术表现手法:如白描手法是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主要手法,书面作品中也多运用这一手法。

☆★神话:

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本质:

1、神话的产生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2、原始人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从自身感万物——神话的“自我中心意识”3、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民间传说

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叙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民间故事。它的主人公是人,不是神。中国有数量众多、传播广泛的传说作品,它们不仅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而且有令人倾倒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历久弥新的四大传说,可与任何作家文学名著相媲美。

简而言之:民众口头传承的,以历史、地方风物及习俗为中心的散文叙事作品。

★传说的内容与分类

(一)人物传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包括:(1)政治历史人物传说(2)起义英雄传说(3)巧匠名医传说(4)帝王将相传说 (5)神仙传说 (6)文人传说

人物传说中大多是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也有少量的虚构人物,这些虚构人物在民众的心理上却往往将他们与历史人物同等看待,

人物传说的内容是现实的,人间的,不是超自然的。帝王将相、农民起义领袖、文人学士、能工巧匠。

(二)历史传说:

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这类传说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人物传说重在记人。人物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一般是著名的人物,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是普通的百姓

(三)地方风物传说:

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含义主要为以下几点: 1、其内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 2、这类传说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生动性 3、这类传说在旅游业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四)习俗传说:

关于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节日习俗传说、 婚丧习俗传说、 游艺习俗传说 )

1、年兽和贴春联、除夕守夜、放鞭炮风俗的起源

2、端午节纪念屈原。

3、宁波人八月十六过中秋节。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准备到宁波过中秋节,不料路上耽搁,迟到一日。但是,皇帝到来之前,大家都不敢过。乾隆下令: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本地就十六过中秋。

☆(传统)生活故事

(传统)生活故事是狭义的“民间故事”,它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民间故事。这类故事大多反映各种生产劳动、家庭矛盾、朋友关系,也有长工与地主斗争等阶级关系的内容,或对社会恶习的讽刺和教训。因为它主要是反映日常生活、世态人情,以及写实的手法,所以又称“世俗故事”和“写实故事”。

民间笑话也叫“民间趣事”、“滑稽故事”,主要是讽刺和嘲讽否定性的行为和现象的小故事,是口头的讽刺幽默小品。它只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故事简短,语言精炼而有机锋,结尾总能引人发笑,并使人在笑声中否定谬误和荒唐的言行,反思和警醒,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喜剧性和教育意义。

★民间歌谣是指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曲调等形式特征。民间歌谣一般是短小的,抒情成分较浓,与叙事成分较浓的史诗、叙事诗是有区别的。民间歌谣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组成的。

●民间歌谣按体裁分为以下几种:

(一)、山歌(二)、爬山歌(三)、信天游(四)、花儿(五)、民间小调

山歌: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歌词一般为即兴创作,题材极为广泛,看山唱山,见水唱水,歌词质朴、率直,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的欢悦、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主。山歌的音乐曲调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简洁、爽朗、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等特点。

爬山歌: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汉族居住区。这个被称为“河套”地区的汉族居民,基本上时来自晋、陕地区的移民;爬山调的音乐风格之所以与山西河曲地区的山曲相近,这与这一带农民的“走西口”,把山曲大量带入此地有很大的关系。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甘肃、宁夏北部汉族农民中的一个山歌歌种。信天游的内容以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即兴编唱。

特点:①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②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

花儿:又称“少年”,在其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物的昵称逐渐成为该种山歌的名称,并统称为“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省毗邻的广大地区,是居住于这一地区的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东乡、保安等民族,在长期友好的毗邻关系中共同培育的一个歌种。

特点: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结合的方法演唱。

☆民间小调是一种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故有“里巷之曲”之称。小调又叫“小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生活与风俗活动过程中。小调的内容题材相当广泛,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小调的曲调抒情、流利,感情委婉、细腻,结构规整、均衡,节奏匀称、整齐。小调的种类主要有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地方性小调和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秧歌调等)。经典曲目:河北民歌《小白菜》、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江苏民歌《茉莉花》

☆★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概念: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或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的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

谚语一般不独立存在,而是在人们讲话、写文章时加以引用,谚语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语言巧妙、流畅,是短小的韵文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

●民间谚语的艺术特点:

1、精练是谚语的最基本的特征。谚语一般只用一、两句话,少则三、四个字,多则十多个字,就能概括一条经验,或说明一个道理。

2、谚语是充满文学性的“论说文”,也是包涵哲理和科学性的小诗,形象性是很突出的。

3、整齐和谐是谚语的另一特点。谚语除少数单句外,大都由两句或四句组成。

4、谚语结构严密,矛盾对立鲜明。

5、谚语富有较强的音乐感。

●民间谚语的基本内容和类型: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政治谚语

此类谚语鲜明地体现着群众对时事政务的关注与品评。主要表现在反映阶级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语,这些谚语形象地概括了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

二、经济谚语

商业贸易方面知识的谚语。

三、道德谚语

此类谚语关乎人的行为规范、品行修养等方面内容。

四、科学谚语

包括农谚、气象谚语、卫生谚语等。这些谚语总结、保存和传播了观察的结果和生产的经验,是短小有效的教科书。

民间抒情长诗:

民间抒情长诗,常常是人们在生活中有所感触时所唱,是民众创作并传唱的一种用于抒发感情的较长篇幅的歌谣。

民间叙事长诗概述:

民间叙事长诗是民间诗歌中的叙事体长歌,它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韵文故事。民间叙事长诗又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因此,也被称之为“故事诗”或“故事歌”。

民间叙事长诗按题材分为两大类:史诗和爱情长诗

史诗是产生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结构宏伟、规模宏大、主题庄严的民间韵文叙事体裁,它记叙了一个民族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最初想象,以及民族迁徙、部落战争、英雄婚恋等重大事件,涵盖了一个民族诸如宗教、文化、习俗、信仰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样式。

史诗,可以分为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两种。

☆ 英雄史诗是古代产生的赞美本民族英雄、讲述民族早期历史的长篇叙事诗。英雄史诗讲述的故事常常有一定的历史事件为原型,塑造的英雄也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故事一般讲述英雄带领本民族人民抗击侵略、保卫家乡、统一各部落(甚至对外扩张)的历程,在情节上有神话、传奇色彩。正如高尔基所说: “因为人民塑造了史诗的人物,就把集体思维的一切能力都赋予这个人物,使他与神对抗,或者与神并列。” “征服大自然的初步胜利,唤起了人们的安全感、自豪心和对新胜利的希望,并且激发他们去创作英雄史诗。”

我国的三大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是中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它原是西藏民间流传千余年的口头文学,现已整理成书。全书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被称为“中国的荷马史诗”。

《格萨尔王传》的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是藏族历史上少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多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从《格萨尔王传》产生、流传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时间跨度非常之大,有一、两千年之久。

何谓荷马史诗: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写,包括两部:《伊利昂纪》(《伊利亚特》24卷,15693行。《奥德修纪》(《奥德赛》)24卷,12110行

世界四大史诗: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附录:《格萨尔》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四川、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河婆罗多》相比,《格萨尔王传》有几个明显特点: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

  史诗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被称之为“奇人”的优秀民间说唱艺人,以不同的风格从遥远的古代吟唱至今。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

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王传》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

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

  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高瞻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召树屯》是傣族一首爱情政治长诗,描写的是关于王子召树屯和孔雀仙女的爱情故事。作品情节曲折,语言优美生动,富有奇丽的神话色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爱情不畏艰险的人物形象,歌颂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典雅的乐府与古朴的傣歌

——《孔雀东南飞 》和《娥并与桑洛》的对比解读

《孔雀东南飞》 是汉乐府民歌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叙事诗杰作。《娥并与桑洛》 是云南傣族地区家喻户晓的长篇叙事诗。

两首叙事长诗, 主题相同, 均为反抗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摧残; 情节相似, 为了维护真挚的爱情, 他们都同长辈亲属作了抗争, 最后都双双殉情; 结尾都应用了象征性的手法, 表达理想中的结局。两部作品形同姊妹花, 但因产生于不同的民族, 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滋养, 面对同样的矛盾,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却有不同的性格表现, 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审美观。

两首叙事长诗不同点: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刘兰芝和焦种卿, 娥并和桑洛, 对爱情都忠贞不渝, 但他们的性格却有很大的差异。刘、焦性格温和儒雅; 娥并、桑洛性格开朗质朴, 两对青年男女性格的差异, 使两部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

二、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孔雀东南飞》 大量使用铺陈和排比, 有气势恢弘、精致典雅之美。《娥并与桑洛》在艺术上充分运用傣族民间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比喻、夸张、对比、映衬等, 使得这部长诗语言优美、含蓄,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文化特色的审美差异:刘、焦生长的文化背景是以儒家文化为源头的汉末。儒家思想把人看作是社会性的存在, 强调的是社会性而非个性。所以, 当个人的愿望与社会伦理发生冲突时, 他们只能以牺牲个人愿望为代价, 做道德上的完人。桑洛、娥并能够冲破门第观念, 克服重重困难大胆追求所爱, 与傣族文化密切相关。从傣族的历史看, 傣族处在原始社会的时期十分漫长。傣族在远古狩猎时代就形成的共同劳动、共同生存、互相合作和自由平等的原始集体主义伦理观念 。这种开放、不拘一格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傣族青年团结、勇敢、顽强的美德。

总之, 无论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27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