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想象丰富,浪漫豪放,其中哪句最能体现

李白的诗想象丰富,浪漫豪放,其中哪句最能体现,第1张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就是这样抒写自己内心苦闷、抑郁以及追求与希望。上述这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1谈谈对李白诗的感悟

李白的诗惹人如此的令人爱不释手,仔细想想,也确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其言语琅琅上口,韵味十足。《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即为一典型代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随心而出,使人备感其情真意切,一遍之后,余香在口,很难再忘却。又如《登金陵凤凰台》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自然而然,毫不做作,却已饱含美感在其中。如此自然之气,使人于不自觉间感受其仙风道骨,怡性移情,脱骨成新。

其次是其豪放的性情。仕途唯艰,人生境遇不能不反映到其文笔上,但李白没有沉迷颓丧,头发甩甩,烦恼抛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愉情山水,尽情歌颂万里大好河山,使人感觉不到多少颓废的情绪。如此心性,对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为需要而又极其难得的,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不是吗?当自己压抑不得志之时,读到这样的诗句,总能使人暂时抛开烦忧,得到一些心灵的寄托。

再次,恰当的夸张饱满深情,也是其引人的一个方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简简单单的离别到了他的笔下,就得到了一种惊人的显现。说夸张吧,在那时那景,丝毫都不会使人感到突兀。别离之所,就地取材,深情尽在一言间。又似“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岁月苍茫,容颜已衰,感慨伤怀之情,让人不觉一丝的离奇渲染。如此林林总总,在李白的诗中屡见不鲜,充分显现了其惊人的想象力与艺术魅力。

当然,对我而言,吸引人的还是其诗中所流露出的处世态度。李白名之“仙”,除了诗的缘故外,应该还有其个人因素在内--道家习气。大唐李氏是极重道教的,初唐乃至盛唐,道教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崇尚自然以山水为伴也成了很多文人用以求仕的一条捷径,而山水也重塑了文人的性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得到了很大的认可,李白亦也不能例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首诗既是写孟浩然,实也是他自己心迹的一种表述。而数年间,李白的足迹即遍及了神州大地万里河山,写下了一系列咏山吟水的名篇,也足见自然对他的影响。个人的情怀在山水间得到了极大的张弛,这也成了李、杜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杜甫的诗更多的富于民族、国家特质,言安史之乱世,叹国家之衰落,有一种大气在其内,非可怡情养性也,也因而很难获得众多(似我)的认同感,其诗圣之誉实更多的是在文学成就上;李白之誉则在成就之外有着一种性情的东西,使人能自然沉醉,有所感悟。

诸位也不要以为就我所言,李白即无国家感,事实上,李白有很强的侠客情怀,国家感也很强烈,安史之乱期间他曾屡图有所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虽非此时所写,表达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可惜终未能如愿。不过这方面却非我所要言,李白“淡泊”的人生态度才是我所要取的。《古风十五首》有云:“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又如《江上吟》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富贵功名皆不久长,人生实在不要过于执着于其上,而辜负了别样好风景。我虽不要学其逸世之习,却不能不从中有所鉴。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压力不想即知,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普遍性的问题,李白这两句诗实可谓医治痼疾的一帖良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作自己能做之事,心安理得,这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贪欲谁人能免!谁要能有李白那样的豪放不羁,也着实令人惊羡,那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学的来的。

李白人格特性之现实意义如上所言,充溢着诱人的魅力。以景愉情,徜徉山水,固所愿也。有一份张狂,有一份豪迈,“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超逸于世尘之外,“早服还丹无情,琴心三叠道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遨游太清。”与仙为伴,飘逸不凡,人如其诗,诗如其人,令人读之飘飘然焉,这或许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缺的。

“道”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合理的地方,我不想去深究,但从其隐逸的人生哲学中,确实透着一份超俗,造就了几世代人,成就了诗仙独到人格特性与艺术成就。从诗中感受人性,从诗中领悟人生,李白使我收益非浅。不求李白之飘逸,但求人生之潇洒,有所寄托,有所追求,李白如斯,我亦求如斯。

2读李白的诗对人生的感悟 作文

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

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张果老、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李白咏月,不象别的诗人仅留下若干名篇名句,他还用多不胜计的篇句构织出一个特殊的世界。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

(《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形状。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

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蒙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

(《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 以上所举山、水、松、萝,是为说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咏月诗中常见的景物,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不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童话般的幻想色彩。

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象是在梦幻中看见的。有时还能看见些在月光下活动的小动物——猿和鹭,也使人产生同样感觉: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秋浦歌》其五)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送殷淑》其三) 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

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

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均出自下层社会,如: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越女词》其四) “镜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同上其五) 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

后首仅以月比水,其实写的也是月夜,只有在月光下才能产生那样的透明感。在这神奇的世界有时还传出劳动者的歌声: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采莲女已很传神,冶炼工写得尤有声色。

火光映脸、歌声远播,何等热烈!但妙处还在画外有画:月夜、寒川。热烈的劳动场面出现在静谧的月光世界,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可谓画中之神品! 以上举例未必能概括李白笔下月光世界的全貌,却也可以从中看出其基本的特点了。

总的说来,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无论怎样变化,永远是那样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达到透明和空灵程度的纯洁感。这个世界的自然存在既是真实的,而它在李白诗中出现又具有特殊的意义。

李白写过许多游仙诗,也写过不少歌咏隐逸的诗,这些作品经常是借题发挥,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却很少把自己的苦恼和愤懑带进笔下的月光世界。李白象别的不满现实的诗人一样也需要有个世外桃源,但他的世外桃源不在仙山也不在田园,而在与污浊现实截然分开的月光世界。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这个世界无处不在。 二、月光世界里的李白 我们从前面引诗中所看见的,主要还都是客观的景物。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充满灵机异趣,关键还在于能从中看见诗人自己的活动。 李白最喜爱的月下活动是泛舟,用他自己的说法,叫做泛月: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魏万还王屋》) 李白泛月诗画面均极美,闲情逸致中流露出不合流俗的高雅情怀。

泛月时他还经常想起王徽之乘兴访载的轶事,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致: “日落山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东鲁门泛舟》其一) 不用说,李白写得最多的还是月 下饮酒——即所谓醉月!此类名篇不胜枚举,仅录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其一) 一般说来,李白饮酒诗突出一个“豪”字,咏月诗突出一个“逸”字,一旦二者结合,便表现出一种既豪放又飘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除《月下独酌》四首,名篇如《襄阳歌》、《谢朓。

3对李白的诗的感受

人称李白是位“诗仙”,他的诗历来就是以大气磅礴,胸怀天下闻名于世。其实诗如其人,从李白的诗里面你完全可以体会到李白本尊的性格,必定是个爽朗、洒脱之人。

李白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诗里充满了自信。如果没有这些自信,相信他也写不出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在生活中,我平时做事总是没有自信,常常怀疑自己:“能行吗?好像不太行的样子。”所以常常有许多我明明可以解决的事,因为不够自信,半途而废。我要向李白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4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

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5李白诗句的收获和感想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6李白的诗五首感悟篇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对于李白的诗有何感想和评论

李白,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她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

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或许也是他浪漫主义的重要源泉。

8对于李白的诗有何感想和评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自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9对李白写家的诗的一些感悟 急

家在李白心里,应该是自豪的。因为当时大唐的皇室也姓李,于是李白到哪都跟别人忽悠说他是皇室的后代,由此也结交了不少文人雅士。其实呢,李白的家是在关外,他的家跟皇室一点儿关系没有,他的一生可以用动荡漂泊来形容,他们家好像是在家乡那边犯事了,逃到关内的,这一段是他从不愿向别人谈起的。他特别自大,有一首诗不是写: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他心怀大志,狂妄的写照。这个是我看的一期百家讲坛,大诗人李白里说的,可能记得不是很全或有的地方有出入,你在网上搜搜。

我也是通过这期节目 了解李白原来并不是我们想像的很圣人的,他是一个有很多性格缺点的人,所以他的一生心怀宏图大志,但没有一件成功。

10结合自己经历说说李白的诗的感悟

默契让我知道生活的快乐悲喜,让我知道要同默契一起生活,一起去发现更多的未知惊喜美好。

曾经的我们,因为彼此之间的默契,成了最好最重要的朋友。无话不谈。

曾经的2010级17班,让同学之间默契的为之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

曾经的儿时,因为我们的同一年默契的出生,成了最亲密的伙伴。最美的我们。

曾经的错过,让默契的你我不在有任何交集,成为陌路人。不在相遇。

曾经的快乐,让你们和我都默契的念念不忘,声声傻笑。铭记于心。

曾经的等待,我没能等来期望,默契的与失望相遇。不在回头。

曾经的那些青春,我还没来的及醒,默契的与成熟打交道。游刃无余。

曾经的点滴,开始模糊不清,这次我默契的同肯定说了再见。与己无关。

李白富有浪漫主义的诗如下:

1、《秋浦歌 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解读:《秋浦歌》第十五首,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诗句。愁能生白发,尽人皆知,但能愁出三千丈,除李白外没有诗人写得出来。历来著名文人墨客写了许多愁诗,没有一首如李白愁得如此夸张。不仅愁,本诗下两句,写的是照镜子还看到了头发如霜白,合起来,就是愁得白发三千丈,李白写的愁独辟蹊径,如此夸张无人能及。

2、《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解读:这首诗说的是,赵国的侠客帽子点缀着红缨,拿着雪亮的宝剑,骑着配着银色鞍子的白马,如流星般的飞驰,十步之内稳杀一人,然后拂衣而去,深藏身名。李白把一个侠客的行为描写得活龙活现,特别是十步之内稳杀一人,极度夸张,但也充分体现了侠客的豪气和勇猛。

3、《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是葡萄初发酦醅。此酒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解读:这是李白的一首醉诗,他以醉汉的角度看世界,一天要饮酒三百杯,是夸张的霸气。醉汉看襄阳城外的汉水,都是美酒;如果汉江水都酿成酒,其酒糟也够垒一处丘台了。一天饮酒三百杯就夸张了,还要把汉江的水也酿成酒,还想到了酒糟如此多。一半清醒一半醉,借醉酒抒发了李白自己的豪情

4、《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解读:李白诗的浪漫,还体现在他常常借神话传说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首诗的“烛龙”就是引用的神话传说。这首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冷的北方,代替太阳的就是烛龙的衔烛发出的微光。太阳光不及此地,寒冷得北风从天上吼叫着吹来,雪花如睡床席子那样大,落在轩辕台上。形容雪花如席子那样大,也就李白想象得出来。

5、《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解读:这首诗是李白因涉及永王李璘案被贬夜郎的路上,途经奉节白帝城时,接到特赦他的通知,欢喜兴奋之情充分体现在诗中。早上从白帝城长江出发,千里长江远的江陵一日就到了,江两岸猿声叫声中,已经穿越了万重山。全诗气势磅礴,白帝城的高,江陵的远,长江水流的急,轻舟的快,猿声的叫,令人畅快。

1李白的一首经典的诗加赏析

《将(qiāng)进酒》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zhuó)。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将进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

2李白写的优美诗句

李白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创作了很多描写山的古诗,很难说哪一首是写的最好的,下面介绍几首最经典最、广为流传的供楼主欣赏。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李白优美诗句大全

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出处: 李白《关山月》

2)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出处: 李白《清平调•其三》

3)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出处: 李白《妾薄命》

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处: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出处: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出处: 李白《春思》

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 李白《峨眉山月歌》

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9)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10)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出处: 李白《三五七言 》

11)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出处: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2)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出处: 李白《玉阶怨》

13)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出处: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14)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出处: 李白《妾薄命》

15)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处: 李白《送友人》

16)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17)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出处: 李白《客中行 》

1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19)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0)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处: 李白《上李邕》

2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处: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4)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出处: 李白《秋浦歌》

25)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出处: 李白《怨情》

2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27)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出处: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28)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9)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出处: 李白《长相思•其一》

30)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3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处: 李白《送友人》

4描写李白的好段落摘抄

李白独树一帜,带着西域狂放洒脱的气质,拒绝了“摧眉折腰”他“举杯邀明月”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

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芸芸众生都为之一惊。描写李白的优美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2、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

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3、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4、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

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

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示。5、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

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

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

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6、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

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

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

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10、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

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5李白名句赏析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

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

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这首诗充满了隐喻。

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行路难》,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南朝诗人鲍照就写过《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中有些诗是传世的佳篇。李白的这首旧题乐府诗,继承了鲍照的艺术传统,抒发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并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全诗可分三层,每层四句。第一层,诗人面对“金美酒”、“玉盘珍羞”这样精美的食馔,却因心中充满着难以排解的烦恼,“停杯投箸”,无法下咽,他“拔剑击柱”(诸本均作“四顾”,一作“击柱”,误)心意茫然。

“停杯”二句,自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化出,却有青胜于蓝之妙。“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无所适从之感,与下文“多岐路”遥相呼应。

第二层紧承上层诗意,对“行路难”作正面描写,写出“四顾茫然”的政治原因。前二句,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说明自己的仕进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明人朱谏说:“黄河与太行,水陆之要冲,天下之达道也。将欲渡黄河与?则冰塞而不可渡;将欲登太行与?则雪满而不可登。”

(《李诗选注》卷二)确实,本诗以水陆之道途难行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寓意很清楚。后二句,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闲来”句,用姜尚典,姜尚未遇周文王以前曾在渭水滨溪垂钓,事见《水经注》卷十七;“忽复”句,用伊尹典,据《宋书·符瑞志上》载:伊尹未遇商汤以前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后来被商汤重用。姜尚、伊尹巧遇明主,固然给诗人迷茫的心田注进希望之光,但当他的思路一回到现实人生中来,又感到世道多艰,心绪茫然,因而连用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唱出无穷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回应上文“击柱心茫然”的诗句。

毕竟诗人对未来还存有一线希望,因此,最后二句笔锋一转,括宗的话,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唐宋诗醇》以为本诗“尚未决志於去也”,因而推断它作於“被放之初”,即是天宝三年初离长安之时。

细绎全诗思路,这种说法是合乎情理的。本诗篇幅虽然不长,却具有长诗气势即跳荡、波澜起伏的特色。

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诗人将自己的失望和希望,抑郁和奋发,急遽地迭相交替、变换,再间以长短句,适当运用感叹词,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情感迭变的心理历程,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李白的诗和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①,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②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①秋雁:喻李云。

②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简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

7关于诗仙李白的诗解析鉴赏

诗文解释

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长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过玉门关。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胡人窥视着青海湖。自古以来征战的地方,看不到几个人能够生还。战士们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思念家乡多是满脸愁苦。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楼上,一定是叹息声不断。

词语解释

天山:甘肃祁连山。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边。

下:出兵。

白登道:指汉高祖与匈奴交战,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来:从来。

戍客:驻守边塞的士兵。

苦颜:愁苦的容颜。

高楼:指高楼中的思妇。

未应闲:该是不会停止的。

诗文赏析

在本诗中,诗人李白没有把征人思妇之情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反映出了诗人浩渺的胸襟。用宽广的时空做背景,把眼前的离愁别绪融合进去,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笔。诗人在本诗中描写了征战边疆的苦楚,展示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揭示出本诗反战的主题。本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感人肺腑

8李白诗词的鉴赏

李白的月

朋友之远方来,陪其重游夫子庙,走至文德桥上,我低头寻思,可惜那日不是明月高挂,无缘赏那半边月明。

当年诗人李白在附近赋诗饮酒,只见皓月当空,碧波秦淮,于是凭着酒性来到文德桥观月,醉眼朦胧中,只见一轮明月落入水中,便连忙跳下桥去捞月,月亮在挽臂捞之时自然分成两半,从此立桥中央俯视,能看到河水中左右各映半边月亮,这一天下奇景。寓言里的猴子捞月只得一个笑柄,给后人一个启示而已。而李白投水捞月的故事,却给文德桥带了永久的荣誉,撩拨了多少古今中外的游人为之而驻足。著名的现代诗人闻一多就在自己的叙事诗《李白之死》里用优美的诗句再现了当年李白捞月的情景,诗中写道:“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象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于今却已姗姗移步出来,来到池西,池波一皱,又惹动了娴静的微笑……”

李白的月,但凡稍有了解古诗的人首当想到便是他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笔者因是金陵人,故先蘸笔墨描眉文德桥含带一点私心。

这首小诗,没有精美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奇特新颖的立意。用一种叙诉的语调,表达了一种思乡的情绪。然而他却流传至今,耐人寻味。

客居异乡的人,总多多少少有些思乡情结。白日忙碌时也就罢了,每当夜晚仰卧于榻上,周围的一切都静了,只有头顶那一弯月冷冷清清地陪着。此时最能撩拨孤身远客的思乡情绪,看着自己身单影只,想着家乡的众多场景,不免感叹客况的萧条,年华易逝。

如此生动的月夜思乡图,在李白的笔下就短短的四句,写得清新朴实,写得明白如话,看似简单,却又意味深长,诗人只直叙场景,更多的深意,却让读者体味无穷,这便是此诗的绝妙之处吧,诗人没说的比他已经说的更多,真可谓脱口呤成,浑然无迹啊!难怪明朝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太白的诗里,关于月之佳句又何其一呢:

《子夜吴歌》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此句写景,但却紧扣主题,明月伴着捣衣声声,那是一个思妇的心曲,以月寄情,以声传音。此句看似见景不见人,却处处显露人景交融。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此文就本意看是诗人寄情思于景,想念如花似玉的美人又不知去了哪里,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及。而就笔者的了解,当初李白满腹报国伟志,想用自己所长为朝廷做些功绩,何来苦于投奔无门,而此文就是诗人去长安干谒玉真公主不遇那个时期的作品。此诗大体表现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吧!诗意深含表象之中,隐含不露,不得不让人观为叹止。然读后,笔者略有一丝遗憾:旷世奇才也难免脱俗,又何必怪后人争名夺利呢!

“白露垂珠滴秋月”“峨嵋山月半轮秋”“醉月频中圣”……粗略数来,李白的诗中,与月有关的举不胜举,但能超越《静夜思》的却无一处,更不必说其他了。

我就这样抚倚文德桥上,思绪畅游在李白的诗句里,淡忘了友人和周围的一切喧嚣繁华的街景。“开船了”水面画舫上一声吆喝才硬生生地把我拉回到了现实里。这才想到友人,回身巡视,发现友人此时两目低视波光鳞鳞的秦淮河水,整个人沉醉在其中,身影里写满了淡淡的愁丝。不忍打扰,就那样静静地等他,几日后的他将离乡背井去开创自己的新天地。此时一定思绪万千。

简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谪仙豪情——简论李白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有人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出了两个旷古绝今的人物,一个是苏轼,另一个,就是李白。那么这位号称谪仙的“楚狂人”,到底是何许人物?从史书上干巴巴的记载,我们当然可以知道他的生平轶事,真正难的却是从一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层面来分析他的性格。何况我们如今要谈论的还是一位“仙人”,他的人格意志与精神自由的矛盾更加剧了分析的复杂性。在李白身上,既有屈原式的对现实、对人生的眷恋与执着,有屈原那种独立不迁、好修为常的人格精神,也有庄周式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精神自由的追求一旦被现实生活否定,他又企图在纵酒迷醉、隐游山水、寻仙访道的生存方式中得到无意志的解脱。因此,他又有庄周那种悲观厌世、人生若梦的消极情绪。但是无论这种矛盾深刻到何种地步,我们可以断定一点:李白就是李白,除去那些后天形成的复杂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他真正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乃是那近乎与生俱来的横溢才华,还有他那深入骨髓的浪漫潇洒!

之所以说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深入骨髓,绝非是捕风捉影。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从来没有如李白这般,在自己所作每首诗中都浪漫得如斯自然而深刻,在自己所写的每句诗里,都能浪漫得如此信手拈来。

水与离情

李白好交友,自赋诗云“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古时交通不便,每次与友人相聚都只是短短数日,临别如同诀别,再相见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唯其如此,古人们总是极其珍视友谊,临别之情总是极其悲壮。对于如此感情丰富的李白,这点更是显露无遗。李白一生留下许多经典的送别诗句: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这些经典的诗句,可谓句句情深,感人肺腑。然而我们除了感动以外,更应惊叹于谪仙的敏捷才思。在李白心中,水的意象似乎与离情别恨紧紧相连,以致每每送别或留别,总是“寓情于水”。但以其惊人的才思,每次所用水之特性,竟都绝然不同:“桃”句说的是水深,“请”句用的是长度,“思”句却是借流水之动态漂泊来联系相隔两地之人彼此的思念。何等天才!何等豪情!

当然,李白对水的情感并非局限至此,《将进酒》中开篇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语出惊四座的名句,它歌颂的便是黄河水的气势磅礴,岂不知这诗句本身便与黄河水一般气势磅礴;然后笔锋一转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情上一波三折,语句上愈显深刻,诗意却渐渐谈到了人生的大问。这些诗句,尽含庄子的乐生哲学,尽含李白的飘逸洒脱,实乃诗中的极品。

最后,谈到李白与水,自然要以《望庐山瀑布》来压轴。这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是路人皆知。对于诗句本身,各位与我实在是熟悉到无需多讲。我只想说,这首诗让我懂得什么叫诗人,这首诗让我懂得什么叫浪漫。无怪苏轼在看到徐凝与李白同样是写庐山瀑布的诗后失笑道“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附庸风雅,本非坏事,坏就坏在挑战的是李白,结果自然是自取其辱了。

人生苦难

李白一生颇不得志,当然要说苦难自然是比不上杜甫的穷困潦倒了。李白的仕途不得志,自己却颇为富足,所以即使总不能“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沦落何地,李白的诗中总是豪气不减,浪漫到底的原因吧。虽然如此,李白终究是不得志,所以他自然要咏唱人生的曲折,当然其中的诗句还是一样的富于想象,夸张浪漫: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则,然而我最喜欢第一则。二、三的诗句也是绝佳,但缺少了那种英气。想是在仕途挣扎太久却无所得,即使狂如李白也会身心疲惫。 古来咏诵自己不得志的诗,不外乎那些顾影自怜,恨无明主,心灰意冷的句子,虽然不无道理,但总给人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李白的这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却很不一般,在不得志的同时还保留着一股激情,虽“心茫然”却也能“拔剑四顾”,那种跃跃欲试的激情跃然纸上。到后面就慨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即使描绘人生的曲折也十分浪漫。最后又突然转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驾驭文字的能力实在是炉火纯青,这么突然的转折,用到诗中竟然是恰如其分,可见其时李的心目中仍然是饱含希望的。当然,李白晚年修道,与那份英气可谓诀别了。普天之下似乎只留苏轼一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们的时代虽然不同,但同是仕途失利,苏轼的强韧似乎是更值得称颂的了。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日见阳春?

……

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

再看梁甫吟,感觉报国无门的郁闷真的是如出一辙,何时都那么急切。有趣的是李白将自己与皇帝比作干将莫邪,最终会“神物相合”,未免有自作多情之感,却不知君臣始终有别,李白不愿低头的个性决定了其仕途的无所建树。

酒与人生

李白是个不可救药的酒鬼,嗜酒与做诗的名声几乎是一样响亮。更有传说贺知章拜访李白之时,看完《蜀道难》后大叹奇才,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酒与李白的生命几乎不可分割,所以李白关于酒的诗,便是他写得最深刻,写得最飘逸,写得最浪漫的一首: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每次看这首诗,总会感慨万千。它让我深深体会到,这种对人生的开朗与浪漫绝非无用的情感。我们何时不是孤身一人?我们何时真正有人相伴?李白却能“花间独酌”,“对影成三人”。仿佛自己从来就是孤身一人,却对这份不可抗拒的孤独从不解怀,反能自得其乐。到后面的“月徘徊,影零乱”,仿佛让人看见那人、影、月,皆在一片朦胧中飘离散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又道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傅庚生有评论说:“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我则说,纵有青莲之才,若不像他这般嗜酒如命,若不像他这般及时行乐,若不像他这般豪情万丈,如何作得出此等诗句?

这便是李白的浪漫主义,并非单单是在诗文中的浪漫,而是在人生中的浪漫。有时候我觉得,李白用尽了自己的一生去实践了一条彻底浪漫主义的人生路,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一般的记录的那些种种,乃是他的一切,他的灵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6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