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升的《长生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洪升的《长生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第1张

长生殿》描写的是传统的而又为人们所乐道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首先将李、杨真人真事写进诗歌和小说之后,宋、元、明即有不少文人反复采用这一题材进行诗歌小说戏曲创作,如戏剧方面元代有白朴的《梧桐雨》杂剧,明代有吴世美的《惊鸿记》传奇等。可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均可从这一凝结帝妃爱情的矿石中,提炼和打造出富有历史涵蕴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来。洪升正是以这种回顾性审美的目光,发现“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的爱情价值,同时又认为其中含有“乐极哀来,垂戒来世”历史经验,便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杰出的艺术才华,进行取舍剪裁,再现这一宏阔的历史场面,终于使描写这一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达到了总结性的艺术高度。

《长生殿》长达五十出。全剧故事情节基本沿袭白居易的《长恨歌》,但作为戏剧作品,人物增多、场面扩大、内容更为丰富。它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并以安史之乱的政治事件既作社会背景烘托又与之相互激发,写出了帝妃的爱情带来了政治灾难和百姓的苦难。前半部是现实主义的描写,后半部是浪漫主义的虚构,写唐明皇与杨贵妃一在人间,一在天上,刻骨相思,后在月宫团圆,呈现出“人”字形结构。因而情节曲折、场面阔大、组织严密、线索分明,是一部富有演出效果的大型戏剧。

《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坏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

《定情》是《长生殿》里的第二出,叙述唐明皇宠爱杨玉环,册封为贵妃的事。

作者简介:

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七年(1668)入国子监肄业,终身未入仕。康熙十二年(1673)作《沉香亭》传奇,后改写为《霓裳舞》。至二十七年,又重取更订之,易名《长生殿》。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清圣祖孝懿温诚仁皇后佟佳氏大丧期间于寓所演出,被言者所劾,革去国子监学生籍,一时株连达五十人左右,时人诗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翌年在浙江乌镇失足落水而亡。他是和孔尚任齐名的剧作家,作品有传奇《长生殿》,杂剧《四婵娟》一种传世,另有《锦绣图》待考。其余作品均佚。今人章培恒著有《洪升年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生殿与红楼梦

《红楼梦》与《长生殿》,《长恨歌》主题的一致性

《长生殿》的作者,是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诗人洪升《长生殿》是洪升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峰巅,是戏剧界永恒的保留剧目

《长生殿》直接取材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同《歌》,《传》一样,《长生殿》主要描写的是李,杨爱情其实,《长生殿》的创作初期并不是这样的《长生殿》的创作历经十年,前后三易其稿初稿名《沉香亭》,主旨是写李白作"清平三绝",感叹太白一生不幸遭遇;二稿名《舞霓裳》,"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此为第三稿,即《长生殿》

同《长恨歌》,《长恨歌传》一样,《长生殿》问世三百年来,文学界对于它的创作主题探讨,也是众说纷纭,但令人奇怪的是,文学界对《长生殿》主题的认识,几乎与对《歌》,《传》的主题研究基本一致

首先是"政治主题"说认为《长生殿》表达的是"兴亡感叹"思想,借安史之乱的历史题材,寓故国之思于明皇贵妃的浓情蜜意之中由于作者对故国眷恋之深,所以对降贼二臣刻意讽刺,对异族入侵极端憎恨对李,杨"占了情场,弥了朝纲","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的封建统治规律,给以深刻揭露和提示,以"垂诫来世"假借唐代"安史之乱",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抒发对清初社会大动荡的强烈感叹!

二是"爱情主题"说,认为《长生殿》作者明确交代:"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劝惩*乱,垂诫来世,而在于宣扬"至情"主义,歌颂"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坚贞爱情认为作者表现了进步的,民主的,自由的爱情理想,鼓吹"真心到底"的"儿女情缘",以"至情"对抗封建礼教

三是"双重主题"说有人认为《长生殿》的主题既有"劝惩"思想,又有歌颂意图,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复杂的,作者自己也说不清 也有人认为作品的双重主题是主副关系,唤起民族意识为主,歌颂纯真爱情为副还有人认为"双重主题"是辨证统一的,歌颂爱情悲剧加深了对社会动乱的痛恨,相反,谴责异族入侵,更强化了爱情的悲剧气氛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对《长生殿》主题研究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混合主题说,是对以上三个方面和稀泥;二是自伤主题说,认为作者在剧作中暗隐了自己难以出口的事情,或者是爱情婚姻方面,或者是家庭社会方面,总之,有不得已的事情,假借李杨的故事,顾左右而言它,表达自己心中的隐痛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长生殿》不仅创作主题与《长恨歌》雷同,就连学术界对两部作品的研究,理解,矛盾,争论,和稀泥都基本相同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长生殿》直接取材于《长恨歌》,洪升与白居易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感受,立意原则,取舍标准都是完全相同的

据洪升在《长生殿》"自序"和"例言"中交代,《长生殿》的创作,"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只写缠绵诚挚的李,杨爱情,对《天宝遗事》,《杨妃全传》中记载的故事,适当用于剧中"点染",但"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这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创作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无独有偶,不仅《长生殿》主题与《长恨歌》相同,《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与研究中的分歧,争论,也同《长恨歌》如出一辙!迄今为止,红学界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大致也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言"情"主题说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作者创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宝黛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爱情毁灭的渲染,宣扬作者心中的"至情"理想他"试遣"的"愚衷"的目的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的这种"至情"理想,是对封建婚姻家庭观的反动,追求的是一种进步,民主,自由的新型爱情婚姻观念

二是言"恨"主题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作者在作品开篇,就表现出一种满腔幽恨的情绪在冗长的故事中,表达了对"金玉良缘"的愤恨,对"无材补天"悔恨,对封建礼教的痛恨作者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创作小说过程中,看到的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心中装着满腔悲愤,笔下是对丑恶社会和封建大家庭无情的暴露和鞭笞

2

三是言"悔"主题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悔书",作者开篇就讲了一大套自己"愧则有余,悔则无益"的创作心理,说自己"不肖","无能",以至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辜负了"天恩祖德",竟至于"不若彼一干裙钗说创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将自己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并非"怨时骂世"

不论"言情","言恨",还是"言悔"主题,都不脱《长恨歌》"爱情主题","隐寓主题"和"讽喻主题"的范畴红学界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除以上三个方面外,其实还有一些重要观点传统的索隐红学都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抱着真挚的民族主义感情","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是对兴亡更替的强烈感叹!今天的探佚红学和"经解"红学则多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充满了隐情的奇书,书中几乎每一个情节,每一句话,都隐含着当时的阴谋和变故对《红楼梦》背后隐藏的这些事情,一般多猜测是雍正与他的兄弟和政敌们争夺权势的血淋淋斗争还有一些学者是混合主题,多重主题的倡导者至于文革期间的阶级斗争主题论,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在此文研究之列

我们把以上分析同学术界对《长恨歌》,《长生殿》的主题研究加以对照,就会发现,三部作品的主题竟惊人地相似!不仅对作品主题分析得出的思想类别相似,就连对主题争论的内容和切入角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基本相同如果说《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同一题材,同一背景,同一事件,同一人物,前者对后者影响,主题一致可以理解,那么,《红楼梦》与《长恨歌》,《长生殿》似乎风马牛不相及,题材,体裁背景,人物,时间,地点均不同,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主题重合的怪现象呢

《长恨歌》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

《长恨歌》是叙事长诗,《长恨歌传》是史记体文章,《长生殿》是剧本,《红楼梦》是小说,三个方面的四部作品差异很大但是,只要你认真阅读这些作品,你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确确实实存在着前后相继关系《红楼梦》和《长生殿》,都是受《长恨歌》深刻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模仿《长恨歌》创作出来的

1,在思想境界上,三部作品都宣扬的是"至情"理想,都深刻表达了对"至情"幻灭的沉痛和无奈《红楼梦》和《长生殿》中宣扬的"情种"精神,以及爱情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毁灭后的感伤和哀叹,都是出自于《长恨歌》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展示出的思想境界李,杨和宝,黛一样,同是爱情悲剧的承担者,又同是悲剧的制造者如果说《长恨歌》和《长生殿》宣扬"占了情场,弥了朝纲"的矛盾主题,《红楼梦》中的宝,黛二人,何尝不是"占了情场,弥了仕途",否则,在《红楼梦》卷首,作者那么痛心疾首地悔恨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辜负"天恩祖德"做什么

李,杨和宝,黛本身都在追求情投意合的人间至爱,本意并非想"弥了朝纲"或"仕途",但客观上悲剧毕竟都发生了,发生的原因说到底都是性格的悲剧,用《红楼梦》中形容黛玉的花签令说,"莫怨东风当自嗟"三部作品都没有把爱情悲剧浅薄化,没有描写成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通过对爱情复杂性的解剖,体会到了"情场"与"朝纲","仕途"之间两难选择的尴尬与困惑

三部作品的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共同点,就是在展示作品主人公命运悲剧的同时,作者不仅没有谴责和追究主人公造成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反而对他们的痴情和悲剧下场给予了最大的惋惜,同情和歌颂,造成了作品主题的内在矛盾李杨爱情与宝黛爱情的悲剧,不是传统的善与恶斗争的结果,而同属于善与善,善与美内在矛盾的结果,悲剧的制造者和承受者是同一个人,难道李隆基的朝政不是自己因爱情而"怠"的难道《红楼梦》作者的"一世无成,半生潦倒"不是自己沉湎爱情造成的"果"无法谴责"因",因此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作出理直气壮的抗争,同时又无法自悔自责,因为爱情毕竟是无限美好的总之,对这样的爱情,既不能简单地谴责,也不能简单地歌颂,只能采取近乎写实的手法,加以意识流式的描绘了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确实找不出三部作品中李杨与宝黛这样相似的爱情婚姻思想了

3

2,在作品结构上,三部作品都按照悲喜两大阶段构建故事框架和悲剧发展过程,并分别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长恨歌》和《长生殿》的前半部分,描写了李,杨"芙蓉帐暖度春宵","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旖旎生活;《红楼梦》的前半部分也描写了宝黛在大观园中风中听戏,花下读书,逐步由"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游移感情,发展到非彼此不娶不嫁的专一感情经历,描写了二人互相试探,互诉衷曲,彼此盟誓的曲折过程三部作品的这些过程描写,用的都是现实主义手法,基本以白描为主,其中不搀杂神秘因素

而在三部作品的后半部分,则都是描写悲剧的产生,发展和结局,用的又都是浪漫主义手法《长恨歌》和《长生殿》中,杨妃"婉转蛾眉马前死",死后到了"海上仙山",再描写二人的生死恋,这时的故事就并非尘世的事情,使用的基本是浪漫主义手法《红楼梦》后的半部分已经遗失,真实情节已经不可知,但从前半部分预设的"太虚幻境","放春山遗香洞"等场景看,也似乎应该是浪漫成分大于现实成分,不过已无法确知了

3,在虚拟世界中,三部作品共用一套子虚乌有的神话系统,构成独特的神话世界这三部作品中的神话世界,迥异于传统的"天界","道教","佛教"神话体系,而是作者独创的玄妙而又美丽的独特体系

在《长恨歌》中,"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在《长生殿》中,海上仙山变成了"蓬莱仙境"和"月宫仙境",仙子变成了织女大士和牛郎真人,以及蓬莱山和月宫中的一帮仙女在《红楼梦》中,他们又变成了"太虚幻境"中"放春山遗香洞"和人间的"大观园",其中有"警幻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和"度恨菩提"《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明显是出自《长恨歌》中的仙山"太真院",以"太虚"对"太真",当非偶然大观园"楼台高起五云中",就是套用的《长恨歌》的"楼阁玲珑五云起"《红楼梦》中对警幻仙子的描写,也明显受《长恨歌传》中"冰雪姿,芙蓉冠,露绡披,俨然如在姑射山"的影响虽然有所变化,不过换汤不换药,神话体系都是独特而一致的,与其他神话体系迥然不同

实际上,三部作品在好多具体情节描写上,也是相沿一致的《红楼梦》中金钗和宝玉,从根本上就是来自《长恨歌》和《长生殿》中李,杨的定情信物"金钗","玉合"《红楼梦》中宝,黛,钗,湘间三角关系,同《长生殿》中杨贵妃与梅妃,"三国夫人"的关系也完全相同,就是书中人物对爱情的游移和吃醋性格,也仿佛剿袭而来《长恨歌》中的"临邛道士",在《长生殿》中变成了"杨通幽",到《红楼梦》中,又一变而为"空空道人",连道士的身份都没变

在幻境中,《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曾在睡梦中,梦见一个怪物,把自己扯入水中,大惊之下高喊"高力士何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在梦中,被夜叉鬼扯进迷津,惊慌中高叫"可卿救我"《红楼梦》中宝玉所做的《危画词》,第一句是"恒王好武兼好色",而《长恨歌》的第一句是"汉皇重色思倾国",两首诗的第一节,用韵也完全相同

好多读者感到奇怪,《红楼梦》中出现了"太上皇"的提法,说"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作品的背景是清朝,而清朝只有一个"太上皇",那就是乾隆六十年退位,让位给儿子嘉庆,自己做太上皇乾隆退位时,《红楼梦》早已成书,所以书中出现"太上皇"是奇怪的说奇怪也不奇怪,清朝没有"太上皇",唐朝却有"太上皇",他就是李杨爱情的主体之一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后,由于他的儿子唐肃宗久已在灵武即位,他只好当了"太上皇"《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他退位后,与皇帝儿子的一番谈话,要求儿子"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这也大概就是《红楼梦》中说当今皇帝"以孝治天下",听命太上皇允准皇妃省亲的来历

《红楼梦》中还有一处颇堪注意,书中交代作品"朝代年纪""无考",同时交代,不妨假借"汉唐"作者为什么不假借宋明偏偏假借汉唐呢原来,《长恨歌》诗中本是唐朝故事,却假借汉朝敷衍,第一句说的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唐朝皇帝在诗中成了汉皇《红楼梦》受《长恨歌》影响,自然顺手"假借汉唐"了细心的读者还会注意到《红楼梦》中两次出现"大明宫"的提法,清廷并没有什么"大明宫","大明宫"是唐朝皇宫最主要的宫殿

4

4,在艺术手法上,三部作品也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长恨歌》是叙事长诗,但它决不是简单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的叙事,而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渲染《长生殿》前半部分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后半部分采用的则是高超的浪漫主义手法《红楼梦》呢大概所有读者都承认,他既有"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自传记实特点,又有虚无缥缈的浪漫渲染艺术风格,与《长恨歌》,《长生殿》的艺术特点是一脉相传的

其一,三部作品都具有淡化情节,借叙事而抒情的特点《长恨歌》流传久远,早已证明其艺术的卓绝前半部分集中概括了李杨长期爱情活动,但其重点并不是具体的爱情活动,而在于这些事件体现的性质和倾向,其高潮在于杨贵妃惨死而李隆基作为帝王却无可奈何的心灵震撼其后半部分叙述得似乎详尽淋漓了,其实并不然,只是为人物抒情提供基础,契机,为作者的感情寻找喷发点其结尾实际上是不结而结,"用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茫茫无绝期",为读者留下多少感叹,想象的余地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与此基本相同作者描写宝黛的爱情,主要着力点并不在于二人之间卿卿我我的场面,而是着力于诗化情景的展现读《西厢》,听琴,葬花等内容,明显有诗化倾向,其核心不是叙述故事情节,而是展示人物的微妙情感和情感在生活中的流动,起伏,回旋读者在这里获得的不是曲折动人的故事,而是撼人心魄的精神感受

其二,三部作品都具有叙事者与作品人物话语交错互渗的特点《长恨歌》是叙事诗,但作者把杨贵妃由故事中的人物转化为抒情诗的第一主人公,把她镜头一步步推近,让叙述者站在人物的角度或立场上,引导读者按照人物的弦索,去体味叙事者的爱憎,从而并达到强烈共鸣,创造出一种抒情诗的浓郁气氛诗中的好多具有强悍震撼力的语言,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话,也可以理解为作品主人公的话,

《红楼梦》更是如此,它虽然是记实性小说,但作者决不是简单地写人状物,而是创造出诗化的场面,用诗化的语言,描写诗化的思想在黛玉葬花一节中,作者由叙事者的角度巧妙地转到人物的角度和立场,引导读者按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意识去理解领会,比描写一百件"风刀霜剑"的故事,更有震撼力!

其三,用复义语言,表现复杂的思想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红楼梦》的评点折戚蓼生,他敏锐地地看出,《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在"一声两歌,一手两牍"其实《红楼梦》的这种特殊艺术手法,就直接来源于《长恨歌》

古代高明诗人往往都十分重视运用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认为"以两解更入三昧"(李光地《榕村语录》),是诗人尽力追求的一种精妙境界《长恨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是运用复义手法的典范"倾国"二字,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倾国倾城"的美女,也可理解为不理朝政导致政权倾覆的昏君

以上分析的目的,不是研究《长恨歌》对《长生殿》的影响,而是研究《长恨歌》和《长生殿》对《红楼梦》的影响我们都知道,《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而洪升创作《长生殿》时,坦承自己是完全按照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创作的,现在的问题是,与《长恨歌》与《长生殿》主题与创作手法完全一致的《红楼梦》,究竟是谁创作的

《红楼梦》作者推论

白居易和陈鸿是唐代人,《红楼梦》的作者自然不可能是他们而洪升则是清初人,《红楼梦》与《长生殿》又是如此惊人的一致,他会不会就是《红楼梦》的作者呢会不会是他,在《长恨歌》的影响和启迪下,先后创作了《长生殿》和《红楼梦》呢

首先,他有没有创作《红楼梦》的思想基础清初江南的士大夫阶层,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把明清易代时的社会大动荡,同唐朝的安史之乱相比洪升的家庭的确是显赫的"百年望族","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在清初改朝换代中,先是"外面架子未倒,内囊渐渐尽上来了",随后受"三藩之乱"牵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洪升既然创作了感叹兴亡的《长生殿》,也完全具备发出《红楼梦》中兴亡感叹的时代和家庭基础

5

其次,洪升自小受具有"遗民"思想的老师毛先舒等人影响,具有强烈的改朝换代,兴亡感叹意识洪升本人经历了家庭的"天伦之变",后半生过着极为贫困潦倒的生活,与前半生形成了巨大反差,随后又因为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永远革去国子监生籍,"断送功名到白头",对朝廷怨恨情绪更深了洪升完全具备发出《红楼梦》中怨恨语言的思想和人生基础

再次,洪升有创作《红楼梦》的文化功底,他的家族诗礼传家,世代簪缨,富有藏书,号称"书海",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对诗,词,曲的造诣尤深;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传奇,还评点过小说《隋唐演义》和《女仙外史》,熟悉小说创作;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熟悉"假语村言"在《长生殿》序言中自己承认,特别熟悉《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而这些都是创作《红楼梦》的必备条件

最重要的是,洪升具备创作《红楼梦》的个人感情生活基础洪升的妻子黄蕙是自己的嫡亲表妹,文化教养很好,善于音乐绘画,但为洪升的"无能不肖"还了一辈子眼泪洪升的两个妹妹冰雪聪明,十分美丽,但由于家庭败落,婚后生活不幸,双双年轻夭亡洪升的一大群表姐妹,曾在清初组成著名的文学团体"蕉园诗社",各自都出版过诗集,洪升与这些姐妹们青梅竹马,从小感情很好,但这些姐妹们后来都有各自的不幸,正可谓"万艳同悲"洪升的姐妹们,应该就是大观园姐妹们的生活原型正像《长恨歌》与《长恨歌传》是为杨贵妃作传一样,《红楼梦》的创作目的也是给姐妹们作传,就是作者在书中交代的"闺阁昭传"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洪升在创作《长生殿》的十年里,很可能姐妹们与他有共同的爱好,并一起参与过李杨爱情故事的酝酿如何能证明这一点呢直接的证据早已淹没了,但间接证据还是有的,证据就在这些姐妹们出版的诗集上!

洪升在创作《长生殿》时,别号为"啸月楼",其含义大概同长生殿的"月宫"相关他的表妹钱静婉,诗集名为《天香楼集》,天香者,桂树也,月宫之别称也洪升友人说洪升致祸的原因,就有"桂子飘香是祸胎"的说法,可见"天香"与《长生殿》意义相关倘非钱凤婉与表哥洪升有共同爱好,何以取此名号洪升的这个表妹,很可能就是《红楼梦》书中宝钗的原型

洪升的另一表妹冯又令,诗集取名《湘灵集》这个别号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原来和白居易《长恨歌》有着深刻关系"湘灵"是白居易的初恋情人,二人感情甚深,但终于没有结成连理白居易对此耿耿终生,撰写《长恨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与湘灵的爱情遗恨引发的《红楼梦》中为甄仕隐丢失的女儿取名"香菱",似乎也有这个原因试想,如果不与表哥一起读《长恨歌》,冯又令为何取此室名洪升这个"湘灵"表妹,很可能就是《红楼梦》书中湘云的原型

洪升的一个最亲近的表妹,名叫林以宁林以宁的诗集名《凤潇楼集》,凤者,后妃也,潇者,斑竹也,正是《红楼梦》中"潇湘妃子"林黛玉的生活原型!《红楼梦》书中处处把黛玉喻为芙蓉花,其原型林以宁就曾创作过一部传奇《芙蓉峡》由于早已失传,其内容已不可知但我们可以推测,他们表兄妹的文学创作活动,都是受了白居易

《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坏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

《定情》是《长生殿》里的第二出,叙述唐明皇宠爱杨玉环,册封为贵妃的事。

长生殿》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多年之久,前后易稿三次。据洪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述,第一稿写于杭州,剧名《沉香亭》,中心是写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前完成。第二稿写于移家北京之后,因友人说《沉香亭》的“排场近熟”,于是删去李白的情节,改写为李泌辅佐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写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最后一稿,去掉李泌的情节,“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洪升在《长生殿自序》中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由此可见,他深为这些作品所感动,有意在他的剧本中采用这个传统题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之有所发展。《长生殿》全剧共50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作为情节线索,广泛地展开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描绘。作者有意识地把李、杨爱情与唐代安史之乱联系起来,写出了封建帝王和妃子的“逞侈心而穷人欲”,以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他们自身的爱情悲剧;同时也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天宝年间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表现了一代王朝由盛而衰走向没落的命运。

作者成功地写出了李隆基倦于政事,耽于安乐,“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把国家陷于苦难的深渊。他因宠爱杨玉环,而使杨家一门贵显,杨国忠专断朝政,炙手可热。为了博得妃子的欢心,不顾万里之遥,命令臣下进贡新鲜荔枝。贡使的马匹沿途毁坏了庄稼,伤害了人命,全不在意。作者把《进果》一出安排在《偷曲》和《舞盘》之间,以宫廷的享乐和人民的痛苦形成对比,大有深意。作者写出了帝王的爱情并不专一,因此李、杨之间尽管缠绵缱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波折和污点。七夕密誓之后,两人的爱情有所发展和巩固,然而渔阳鼙鼓已动地而来,他们终于自食苦果。为了平息御林军的愤怒,皇帝不得不在马嵬坡下牺牲妃子,以挽救他自己的政治生命。从此他感到内疚不已,晚年沉浸于痛苦之中。

作者处理杨玉环这个人物也有特色。他并不象明人传奇《惊鸿记》那样写“太真秽事”,而是写出了一个帝王宠妃的既骄纵、悍妒又温柔、软弱的典型性格。在争夺君王的爱情时,她对敌手是毫不留情的,正如她在《夜怨》一出所说:“江采苹、江采苹,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而当她得宠时,又时时不免“日久恩疏”的惊恐。作者对她既有批判,又有所同情。尽管她在马嵬坡下自尽,承担了一切罪恶,但作者并没有把安史之乱的全部罪责归之于她。《弹词》一出中,以铁笛擅名的李謩说:“休只埋怨贵妃娘娘,当日只为误任边将,委政权奸,以致庙谟颠倒,四海动摇”,也代表了作者的观点。

作者通过《贿权》、《楔游》、《疑谶》、《权哄》、《进果》等出,写出了皇帝和贵戚的穷奢极侈,宰相的弄权误国,权臣间倾轧不已,官僚们趋炎附势,志士仁人痛心疾首,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郭子仪发出感叹:“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疑谶》),农夫高呼“一年靠这几茎苗,收来半要偿官赋,可怜能得几粒到肚!”(《进果》)都是代表封建社会人民的不平之鸣。

与奸相杨国忠及逆藩安禄山相对照,作者精心塑造了郭子仪和雷海青这两个出身低微的英雄人物,他们忠心报国,大义凛然。郭子仪武举出身,到京谒选,未得一官半职,然而他深怀忧国忧世之心,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以天下为己任,终于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灭贼复国。《疑谶》一场写郭子仪酒楼买醉,作者借此倾注了自己沦落不遇、愤世疾俗的情感。雷海青是一个乐工,当面痛斥安禄山:“恨只恨泼腥羶莽将龙座渰。癞蛤蟆妄想天鹅啖。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并责骂那班降臣:“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骂贼》)以琵琶愤击安禄山,终于慷慨捐躯,作者写来栩栩如生。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唱词涉及了满族统治者,再加上《弹词》一出表现了浓厚的兴亡之感,触犯了当时的忌讳,为康熙帝和明珠等满族官僚所不喜。

《长生殿》前半部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描写,后半部则显然加强了浪漫主义的描写。作者虽然谴责了李隆基因宠爱杨玉环而致国事败坏,无法收拾,然而对他们两人的爱情悲剧却很同情。他写李隆基退位后对过去之事有所悔悟,在深宫中为思念杨玉环而无限痛苦。他让杨玉环的幽魂也知道忏悔,一直怀念上皇。由于这种“真情”’两人终于在月宫重新团圆。作者不但对李、杨两人加以美化和净化,而且特别宣扬一种“一悔能教万孽清”的思想。作者意图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垂戒来世”,指出“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

《长生殿》是一部写得很出色的传奇戏曲。作者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表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对历史素材加以精心选择和剪裁,进行了艺术的概括、集中和虚构,使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全剧写得有声有色,许多场面强烈感人,把历史剧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者将李、杨爱情和安史之乱两条情节线索互相纠结、发展,组织得有条不紊,在布局和结构上也作了巧妙的安排,随处可见匠心。他更发展了著名的《琵琶记》中运用的对比的手法,使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天上人间交相辉映,一齐展现在观众和读者的眼前。而皇室的享乐和人民的受难,权奸的争权夺利和有识之士的忧国忧世,上层官僚的卑劣灵魂和下层人民的崇高品质,形成强烈的对照,发人深思,是作者的用心所在。对人物的描写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各种类型的人物都较生动,特别是对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人在一些场合作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曲辞优美,恪守韵调,也是本剧的显著特色。总之,它是一部“台上之曲”和“案头之曲”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当时民间流传的口谚说:“家家‘收拾起’(“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是明末清初作家李玉《千钟禄》中《惨暗》一出[倾杯玉芙蓉]的唱词),户户‘不提防’(“不提防余年值乱离”是洪升《长生殿》中《弹词》一出[一枝花]的唱词)。”它与当时孔尚任写的另一部历史剧〈桃花扇〉堪称双壁。洪升与孔尚任被誉为“南洪北孔”。他们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长生殿》中一些写得精彩的篇章,如《定情》(今名《赐盒》)、〈惊变》(今名〈小宴》)、《疑谶》(今名《酒楼》)、《偷曲》、《絮阁》、《骂贼》、《闻铃》、《哭像》、《弹词》等出

《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相同点都是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的。

一、主题思想不同

1、《长生殿》:该剧的主题是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描写,反映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社会历史生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悲剧。围绕这一主题还表现了其他方面的思想,首先是流露了强烈的国破家亡之恨,如剧中《弹词》、《私祭》两出。其次是表现了爱国思想。

2、《桃花扇》:描写了一个朝代的灭亡,造成这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不是某一个人的过失,承担最后悲剧结局的也不是一个人,而面临悲剧命运进行抗争的也不只有一个人。

二、创作背景不同

1、《长生殿》:故事来自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史实。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在安史之乱以后便开始在民间流传,并经常为文人的创作所采用。晚唐的诗人白居易就写过长诗《长恨歌》,同时的陈鸿写过传奇《长恨歌传》,这些都是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

2、《桃花扇》:明亡后,孔尚则闲居曲阜老家,与同族的孔贞璠、孔尚达以及贾凫西等遗老,不时来往,时常聚在一起痛饮狂歌,抒发忧乱之慨。再加上孔尚任的岳父秦光仪经常向孔尚任讲述弘光遗事,终于使孔尚任萌发了创作《桃花扇》的动机。

三、后世影响不同

1、《长生殿》:该剧写成后,清宫内廷尝演此剧,北京的聚和班、内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剧而闻名,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也是改编自《长生殿》。

2、《桃花扇》:在抗日战争时期,剧作家欧阳予倩先生曾改编过这部剧本,将结尾改成侯方域剃发留辫,改换清服入仕,找到李香君后,李香君愤而和其断交,以讽喻当时的卖国汉奸汪精卫之流。1964年剧作家梅阡、孙敬把它改编成**剧本,采用的是欧阳予倩剧本的结尾。

《长生殿》赏析

作者王永利

前不久,苏州昆曲剧团把《长生殿》搬上舞台,并进京在保利大厦演出,空前轰动,其华美的曲调、唱词和舞美道具让人看为观止,其场面壮丽、情节曲折,感人的故事和缠绵绯则生死相依的爱情,让人为之震撼。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掀起了《长生殿》热。在过去,由于《长生殿》描写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一直受到建国以来的意识形态的贬斥,甚至大学的文学史教课书一直充斥着对此剧的批判。现在,随着极左思潮的消失,人们终于可以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重新上演这出杰出的昆剧作品,重新感动于爱情的崇高。

(一)《长生殿》作者洪升的命运悲剧

洪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剧作家,他的《长生殿》成为昆曲的精华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他与孔尚任齐名,有“南洪北孔”之美称。但是《长生殿》作者洪升一生非常坎坷,他的命运是一出让人扼腕的悲剧。

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生于清朝初年,他年少时,就擅长写诗词,小有名气,但生活多漂泊。从他的《乌夜啼》中可以看到他生活的痕迹:“暗潮生,斜日坠。瓜步晚云初霁。离别苦,客途难。江风吹暮寒。疏窗静,孤帏冷。旅梦还家才醒。年少日。客中多。好春能几回。”(引自《清词选》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第一版,第60页)。他25岁前就到过北京,并写过《燕京客舍生日作》。后来,因家庭受到清王朝的迫害,弟兄都流离在外。之后,他屡次考举不第。后来托了人情,再次北上,在京城的国子监做了个小监生,(类似小办事员)。一干就是十多年。但才华横溢的他,怎甘如此沦落,就业余搞起了创作。他写有《昉思词》二卷,《四婵娟词》一卷。并在继承前人《长恨歌》和《长恨歌传》以及《梧桐雨》、《杨太真外传》的基础上,开始创作《长生殿》昆曲的剧本。历经十数年,三易其稿,终于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完成。那年是康熙二十七年。

他把毕生的才华都倾注在《长生殿》的写作中,而对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死相依的伟大爱情,进行了超乎前人的歌颂。“都生难遂,死要偿,噙住了一点真情,历尽千磨障,纵到九地轮回也永不忘,博得个终随唱,尽占断人间天上。”(引自《长生殿》[东原乐])

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当他纠集了几个螟蛉,请了几个幕僚同事,在自家院子里排练演唱自己创作的剧本时,恰逢佟皇后驾崩。按当时大清律规定,丧葬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尽管他偷偷地搞,还是有人把他告密了。清兵闻讯把他家的院子围个水泄不通,捉拿到51人,全部铛螂入狱。他和朋友在囚牢里被关了十年。后来赶上大赦,他和朋友才恢复自由。那时他已经年逾51岁了。此时的洪升,一文不名,无家无业,在京城混不下去了,靠朋友凑钱,买舟南下。到了南方,一位豪绅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父亲闻之大名鼎鼎的才子洪升路过此地,忙派人请到家中,并花钱请当时有名的昆剧班子来家里排演著名的《长生殿》。经过排练,终于以堂会的形式在曹寅府正式上演。慷慨的曹寅邀请四方名士共赏这一杰出的大戏。据记载,在曹府《长生殿》连续三天才演完,其轰动效果,十分空前。坐在主桌嘉宾席上的洪升看到自己的剧本终于搬上舞台而且是如此成功,十分陶醉和感慨。为了这一天,他耗尽毕生心血,受尽牢狱之苦。戏演完了,洪升在朋友的祝贺声中喝得酩酊大醉。

醉酒的洪升仍不尽兴,就乘舟赏夜色,思绪还陶醉在戏里,那行云流水的唱词和曲调还回响在脑海。那种畅快是一生从未有过的。然而就在他纵情湖光山色的时候,不慎落入水中,待朋友闻讯捞他上来时,他的灵魂已经驾鹤西去。

一代才子,就这样结束了人生的旅途。其悲剧的确让人扼腕长叹。但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剧作。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今天才可以看到这部剧的全貌,才可以欣赏到这部伟大的作品,但是我们这些后人无不对这位伟大的剧作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二),《长生殿》作品的主题

“唱不尽兴亡变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把天宝当年遗事弹。”(《长生殿》[转调货郎词])在剧本开篇,这一段词已告诉我们,《长生殿》不仅仅是要讲述李隆基和杨玉环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要写出天宝年间的全景式的历史。作者继承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用人间天上、现实与幻景交错的艺术手法,将唐朝皇帝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同时,作品用全景式的描述,以李杨故事为中心,反映了长期以来积聚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皇帝却纵情声色,听信谗言,特别是重用了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涣散,最终导致爆发了“安史之乱”、使百姓遭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浩劫。揭示出朝廷内外复杂的矛盾斗争,是导致社会动荡、国事衰微的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必然悲剧。所以说,作品的主题宏大而深刻。

过去由于《长生殿》是建国以来的禁书,所以,就连大学的文学史都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认为是“封建糟粕”。因此,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才发现,绝非那些“盖棺定论”那么不值一读,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

(三),《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一, 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地呈现出来。

第二, 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

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李隆基和杨贵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第三, 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

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其唱词也十分感人[豆叶黄]“乍相逢执手,痛咽难言。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到今日满心惭愧,诉不出相思万万千。”俩人相拥而泣,泪湿衣衫。[五供养]“仙家美眷,比翼枝连,好合依然。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古证奇缘。”(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和562页)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这种手法是在对《长恨歌》和《梧桐雨》继承的基础上,更为大胆和超乎寻常的超越。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丰富而深情,更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感人。

第四,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出《惊变》[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把秋景中,队队归雁南飞的壮美景象和花园中柳叶黄,桂花怒放的典雅之美描写得呼之欲出,读之陶醉,听到昆曲的优美的旋律更是在人们的脑海中、眼帘中再也挥之不去。。。。。。

又如第二十九出《闻铃》把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热烈讴歌推向了极致,如深深打动观众并被广泛流传且传诵不衰的名句:[前腔]“渐渐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着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今天读来,这些情景交融的优美名句,仍能让人泪湿衣襟。

总之,《长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歌颂爱情的古典文学杰作和艺术精品,而且经久不衰。

长生殿文言文

1《长生殿》原文《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坏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

至于原文,你I还是找本书看看吧

2长生殿·惊变(译文)长生殿·惊变①(丑上)“玉楼天半起笙歌②,风送宫嫔笑语和③;月殿影开闻夜漏④,水晶帘卷近秋河⑤。”

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在此伺候!(生、旦乘辇⑥,老旦、贴随后,二内侍引上)[北中吕·粉蝶儿⑦]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⑧,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

一抹雕栏⑨,喷清香桂花初绽。(到介)(丑)请万岁爷、娘娘下辇。

(生、旦下辇介)(丑同内侍暗下)(生)妃子,朕与你散步一回者。(旦)陛下请。

(生携旦手介)(旦)[南泣颜回]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⑩;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

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11)。(生)高力士,将酒过来(12),朕与娘娘小饮数杯。

(丑)宴已排在亭上,请万岁爷、娘娘上宴。(旦作把盏,生止住介)妃子坐了。

[北石榴花]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13),子待借小饮对眉山(14)。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兴消闲。

妃子,今日虽是小宴,倒也清雅。回避了御厨中、回避了御厨中烹龙炰凤堆盘案(15),咿咿哑哑乐声催趱(16);只几味脆生生,只几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馔,雅称你仙肌玉骨美人餐(17)。

妃子,朕与你清游小饮,那些梨园旧曲(18),都不耐烦听他。记得那年在沉香亭上赏牡丹(19),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调》三章(20),命李龟年度成新谱(21),其词甚佳。

不知妃子还记得么?(旦)妾还记得。(生)妃子可为朕歌之,朕当亲倚玉笛以和(22)。

(旦)领旨。(老旦进玉笛,生吹介)(旦按板介)[南泣颜回]花繁,秾艳想容颜。

云想衣裳光璨(23)。新妆谁似,可怜飞燕娇懒(24)。

名花国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风解释春愁,沉香亭同倚阑干(25)。

(生)妙哉!李白锦心,妃子绣口(26),真双绝矣!宫娥,取巨觞来(27),朕与妃子对饮。(老旦、贴送酒介)(生)[北斗鹌鹑]畅好是喜孜孜驻拍停歌(28),喜孜孜驻拍停歌,笑吟吟传杯送盏。

妃子干一杯!(作照干介)不须他絮烦烦射覆藏钩(29),闹纷纷弹丝弄板(30)。(又作照杯介)妃子,再干一杯!(旦)妾不能饮了。

(生)宫娥每,跪劝。(老旦、贴)领旨。

(跪旦介)113娘娘请上这一杯。(旦勉饮介)(老旦、贴作连劝介)(生)我这里无语持觞仔细看,早子见花一朵上腮间(31)。

(旦作醉介)妾真醉矣。(生)一会价软咍咍柳軃花欹(32),软咍咍柳軃花欹,困腾腾莺娇燕懒。

妃子醉了,宫娥每,扶娘娘上辇进宫去者。(老旦、贴)领旨。

(作扶旦起介)(旦作醉态呼介)万岁!(老旦、贴扶旦行)(旦作醉态介)[南扑灯蛾]态恹恹轻云软四肢(33),影蒙蒙空花乱双眼(34);娇怯怯柳腰扶难起,困沉沉强抬娇腕,软设设金莲倒褪(35),乱松松香肩軃云鬟(36),美甘甘思寻凤枕,步迟迟,倩宫蛾搀入绣帏间(37)。(老旦、贴扶旦下)(丑同内侍暗上)(内击鼓介)(生惊介)何处鼓声骤发?(副净急上(38))“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39)。”

(问丑介)万岁爷在那里?(丑)在御花园内。(副净)军情紧急,不免径入。

(进见介)陛下,不好了。安禄山起兵造反,杀过潼关,不日就到长安了。

(生大惊介)守关将士何在?(副净)哥舒翰兵败(40),已降贼了。(生)[北上小楼]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41),陷了东京(42),破了潼关。

唬得人胆战心摇,唬得人胆战心摇,肠慌腹热,魂飞魄散,早惊破月明花粲。卿有何策,可退贼兵?(副净)当日臣曾再三启奏,禄山必反,陛下不听,今日果应臣言。

事起仓卒,怎生抵敌?不若权时幸蜀(43),以待天下勤王(44)。(生)依卿所奏。

快传旨:诸王百官,即时随驾幸蜀便了。(副净)领旨。

(急下)(生)高力士,快些整备军马。传旨令右龙武将军陈元礼,统领御林军士三千(45),扈驾前行(46)。

(丑)领旨。(下)(内侍)请万岁爷回宫。

(生转行叹介)唉!正尔欢娱,不想忽有此变,怎生是了也![南扑灯蛾]稳稳的宫廷宴安,扰扰的边廷造反。冬冬的鼙鼓喧,腾腾的烽火黫(47)。

的溜扑碌臣民儿逃散(48),黑漫漫乾坤覆翻,碜磕磕社稷摧残(49),碜磕磕社稷摧残。当不得萧萧飒飒西风送晚,黯黯的,一轮落日冷长安。

(向内问介)宫娥每,杨娘娘可曾安寝?(老旦、贴内应介)已睡熟了。(生)不要惊他,且待明早五鼓同行。

(泣介)天那!寡人不幸,遭此播迁(50);累他玉貌花容,驱驰道路,好不痛心也![南尾声]在深宫兀自娇慵惯,怎样支吾蜀道难(51)。(哭介)我那妃子呵。

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宫殿参差落照间(卢纶)(52),渔阳烽火照函关(吴融)(53)。

遏云声绝悲风起(胡曾)(54),何处黄云是陇山(武元衡)(55)。注释①《长生殿》是洪升的代表作。

它本于白居易《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参以白朴《梧桐雨》杂剧和有关传说,重新演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从中展现深邃的历史内蕴,寄寓“乐极哀来,垂戒来世”(《自序》)的思想。该剧场面壮阔,虚实相。

3赏析《长生殿》的文章我以前都只赏析春之类的,现在你要这个,只能给你这个:

过去由于《长生殿》是建国以来的禁书,所以,就连大学的文学史都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认为是“封建糟粕”。因此,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才发现,绝非那些“盖棺定论”那么不值一读,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

(三),《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一,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地呈现出来。

第二,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

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李隆基和杨贵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第三,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

4带长生殿的诗句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唐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跪求长生殿读后感不要太过文言文化《长生殿》之读后感文/北国de燕子众所周知,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可能“美女”这个称号为她们带来了很多一般人没有得到的利益,其中包括得到男人的宠爱。但我觉得作为古代的美女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最终都会烙得一个“红颜祸水”的罪名。

不管是昭君还是貂蝉都没有逃不掉这样的命运。而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的生活甜美幸福。杨玉环还为李瑁生下两个儿子。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快五年了。唐朝时宫廷里“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

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

这样做是为了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她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是不被认可的,一个本很有作为的明君,却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并占为己有,完全不顾天下人的眼光。从此帝王沉迷于女人香,不仅荒废了朝政,还引起了安史之乱。

虽没有断送一个朝代,但直接导致了唐朝的衰落。所以人们都咒骂杨玉环,是第二个苏妲姬,祸国殃民,从此“红颜祸水”也成了帝王逃避责任的最好借口。

而作为一个女人,她要的仅仅是一份纯净的爱情。没有掺杂任何权利与金钱的爱情。

唐太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是纯洁的,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他们从“公媳关系”走到了“携手夫妻”,当中背负了千万吨重的道德谴责;从盛世恩爱到乱世“共患难”,期间挂上了贵妃的虚名也烙下了“祸水”的罪名;从华清池泡温泉碾转至马嵬坡生死离别。这里的种种都见证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我想说的是:人们赞美爱情,沉溺于爱情并不因为它给人们什么社会功利,而是感动于那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比如人们之所以歌颂弄玉和萧史、韩凭夫妇、梁祝等人,并不因为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社会功利,而是因为他们缠绵徘侧、顽艳凄丽的挚爱深情给人们的感情世界以人性的熨贴;而受蜀人歌颂的李冰父子,通西域的张赛,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者蔡伦、毕升等人,却也并不见他们在爱情婚姻上有什么特别感人之处。

因此,爱情评价和社会功利评价是两回事。所以,不能因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及杨姓外戚和以他们为代表的上层的奢靡、丑陋的生活,就否定他们之间的真情。

6怎么阅读《长生殿》本剧结构奇巧。

作者将李、杨爱情和安史之乱两条情节线索互相纠结而有条不紊,在布局和结构上也安排得很巧妙。一方面从《定情》到《密誓》,他们的爱情在发展;一方面从《贿权》到《陷关》,安禄山慢慢酿成大祸。

场次与场次之间互相对照,交错发展。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天上人间交相辉映,一起展现在观众和读者的眼前,形成强烈的对照,发人深思,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

本剧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倾向性,作者把自己的理想熔铸在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之中。郭子仪、雷海青、郭从谨、李龟年、李蓦等人物形象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爱憎。

作者又善于从发展角度塑造人物,他细致地描述了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曲折发展的过程,从而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长生殿》的曲词清丽流畅,充满诗意。

洪升深通音律,又得到当时的音律专家徐麟的订正,在全剧中,前一折和后一折的宫调决不重复,遣词用韵方面,字字审慎。所以《长生殿》在音律方面的成就一向受到曲家的推崇,这也是本剧值得注意的艺术成就。

7赏析《长生殿》的文章长生殿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26632》作品的主题“唱不尽兴亡变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

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把天宝当年遗事弹。”(《长生殿》[转调货郎词])在剧本开篇,这一段词已告诉我们,《长生殿》不仅仅是要讲述李隆基和杨玉环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要写出天宝年间的全景式的历史。

作者继承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用人间天上、现实与幻景交错的艺术手法,将唐朝皇帝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同时,作品用全景式的描述,以李杨故事为中心,反映了长期以来积聚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皇帝却纵情声色,听信谗言,特别是重用了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涣散,最终导致爆发了“安史之乱”、使百姓遭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浩劫。

揭示出朝廷内外复杂的矛盾斗争,是导致社会动荡、国事衰微的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必然悲剧。所以说,作品的主题宏大而深刻。

过去由于《长生殿》是建国以来的禁书,所以,就连大学的文学史都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认为是“封建糟粕”。因此,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才发现,绝非那些“盖棺定论”那么不值一读,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

(三)《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一,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地呈现出来。

第二,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

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

李隆基和杨贵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

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第三,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

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其唱词也十分感人[豆叶黄]“乍相逢执手,痛咽难言。

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到今日满心惭愧,诉不出相思万万千。”

俩人相拥而泣,泪湿衣衫。[五供养]“仙家美眷,比翼枝连,好合依然。

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

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古证奇缘。”(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和562页)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

这种手法是在对《长恨歌》和《梧桐雨》继承的基础上,更为大胆和超乎寻常的超越。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丰富而深情,更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感人。

第四,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出《惊变》[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

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把秋景中,队队归雁南飞的壮美景象和花。

《牡丹亭》的体裁是戏剧;《西厢记》的体裁是元杂剧;《桃花扇》的体裁是戏剧;《长生殿》的体裁是戏剧。

1、《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2、《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3、《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4、《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创作的传奇(戏剧),《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同情。

扩展资料

1、《牡丹亭还魂记》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作者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

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幽冥中判官虽然面目狰狞,毕竟替她查了婚姻簿,放她出了枉死城,体现了一种人情味。还魂后面对的父亲反而只有冷酷和僵硬。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理学的批判力量。

同时作品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两重世界,深刻描绘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最后让现实中不可能的爱情理想得到了实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剧中的曲文,表现了作者在艺术语言上的成就。特别在抒情方面,在描绘人物性格、刻画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方面非常细致真实。

2、《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

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3、《桃花扇》描写了一个朝代的灭亡,造成这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不是某一个人的过失,承担最后悲剧结局的也不是一个人,而面临悲剧命运进行抗争的也不只有一个人。所以,从悲剧主体来看,《桃花扇》的悲剧主体带有群体性的特征。它描写的是群体的悲剧。

在个人与历史的对抗中,人的力量永远也无法最终战胜宇宙和历史,也永远都无法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所以,个人的毁灭是必然的。在揭示了这样一种必然的结果后,《桃花扇》所展示的实际上是在注定的悲剧结局下个人的命运史。

剧中的人物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作者原谅了他们的这些错误,而向更深的层次寻求原因。从这样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桃花扇》是一部命运悲剧。

人物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自己的悲剧命运,而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正如前所说,不是个人,也不再是社会,而是历史的必然的力量。

4、《长生殿》既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在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时,又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

这一双线互相映衬的结构,把杨、李的爱情故事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描写,除了通过对唐明皇失政的批评,寄寓乐极生悲的教训意义外。

还通过描写爱情在历史变乱中的丧失和由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量所摆布的哀伤。总之,《长生殿》是一部以写“情”为主,兼寓政治教训与历史伤感的作品。

-牡丹亭还魂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桃花扇

-长生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01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