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1810~1849),波兰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母亲是波兰人,父亲是法国人,从小便展现出音乐天赋。少年时代在波兰度过,深受祖国文化的熏陶,后客居法国,但始终把波兰视作唯一的故乡,在创作的曲目中融入了其独特而浓郁的波兰风格,玛祖卡和波洛涅兹便是典型代表。当得知自己的祖国受到沙俄侵略时,奋笔疾书下《“革命”练习曲》等一系列充满战斗性的曲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以音乐作为武器的战士。此外,他还将夜曲、谐谑曲、叙事曲等多种钢琴题材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顶峰,一生几乎将自己所有的创作力都献给了钢琴这一种乐器,被誉为“钢琴诗人”。他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长达9年的恋情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治·桑前所未有地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热情,但这段感情也几乎消耗了他所有的力量,加上自幼身体较弱,肖邦终因肺结核在法国病逝,终年49岁,成为音乐史上又一英年早逝的作曲家。他的心脏在他死后遵照遗嘱被运回波兰,一颗游子的心终于又回到了故乡。
上面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的,算是向我最喜欢的作曲家致敬吧~~
肖邦的创作生涯,以183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华沙时期与巴黎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他完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后半生的巴黎时期,他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有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有哀痛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还有不少的幻想曲与小夜曲。
当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动。《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即是这时完成的。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巴黎时期是肖邦思想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全盛的时期。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使其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开了三十次音乐会就建立了一种传奇式的荣誉,这在钢琴演奏史上别无他例。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传统,但他的琴艺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他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出一个道地的“玛祖尔人”对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对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憾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参考资料:
优雅, 安静, 有的曲略带忧伤但又不是高雅的气势,他的波兰舞曲可以当作波兰的历史史诗来读,我认为他是欧洲的杜甫。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华沙时期的生活对肖邦来说是比较愉快的,所以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基调表现为比较乐观、愉悦,但由于年岁和阅历的关系,所以他这段时间的作品思想深度有一定的限制。在就读音乐学院时期,他不仅参加华沙的音乐生活,同时也与一些进步的文学家、诗人有着广泛的接触。就是这个时期,肖邦深深的受到了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学浪漫主义的影响。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民族主义音乐家的基础。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 。《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 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肖邦的作品风格
巴黎时期创作的总的趋向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从纯粹抒情性的篇幅较小的体裁向较大型体裁的扩展,音乐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化,更强烈的戏剧性力量和悲剧性冲突在更加庞大,复杂,充满动力性和内在张力的音乐结构中进一步迸发出来,音乐时而充满英雄性,史诗般的激情,悲壮而豪迈,时而陷入深沉的忧郁和悲哀,时而又进入梦幻般的意境,清澈而宁静,在美丽朦胧的声音画面中,浮想联翩。肖邦音乐中的这种既刚强,豪迈,又细腻,柔美的诗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与西方音乐史中绝大多数作曲家不同,肖邦一生的创作活动几乎全部倾注在钢琴音乐领域,除了少数室内乐作品和一部分歌曲之外,全部都是为钢琴而作,其中只有少数几部早期作品是供钢琴与乐队合奏的;肖邦创作的与乐队合奏的钢琴音乐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两部钢琴协奏曲:E小调作品11和F小调作品21,其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浓厚的浪漫气质,既明朗、热烈,具淡淡的多愁善感情调;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体裁,它来源于三种性格各不同的三拍子波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雅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的、轻盈内飞快的奥别列克;肖邦抓住了这三种民间舞曲各自的特点,将它们加以高度的艺术化;他从不直接、一成不变地采用这些民间舞曲原来的曲调,而是把握了这些舞曲的灵魂。在钢琴上再现出它们的神韵;他的玛祖卡舞曲则忧郁、深沉、被一种淡淡的哀愁所笼罩,基本上有两种类型:1具有浓厚的乡土音乐情趣,单纯、质朴,诸如作品56第2首、作品33第2首、作品7首第1首等,它们的结构一般都比较简洁,织体与和声比较简单,有一种特别的清新感;2有较多的城市气息渗入,略带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表情细腻,旋律与和声的处理都比较精致;波罗奈兹舞曲是肖邦的民族意识和情愫体现的最为强烈的体裁,它来源于历史上波兰贵族沙龙中用于伴舞的音乐;前奏曲和练习曲音乐体裁虽早已存在,但肖邦的前奏曲和练习曲在性质上却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其共同特征是它们所具有的那种非常情绪化、个性化的浪漫主义气质;夜曲与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谐谑曲和叙事曲在肖邦的单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占重要地位,它们体现了作曲家驾权这类体裁创作的高超能力和才华,在单章大型体裁的创作中,特别值得提级的是他的《F小调幻想曲》,形式创造新颖和独具匠心方面,还是在思想情感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这部作品都堪称是肖邦的单章大型体裁乐曲中的精品
谢谢望采纳
众所周知,肖邦的直系前辈不多,他的艺术非常独立,富于自由创新,这在音乐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只有有限的几个音乐家具备这样的才能。对他有些影响的是我们现在不太熟悉的胡迈尔、费尔德、杜塞克等人,以及他所推崇的巴赫与莫扎特,尽管他和李斯特过从甚密,但是我们在作品风格中不太容易发现他受李斯特的很大影响,而李斯特却是贝多芬嫡传的一脉。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全音乐的全部和终结”
肖邦如是评价巴赫的这套作品。肖邦在书信集以及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中有散论巴赫的一些言语,我们不妨抄在下面。
伦茨回忆录:
我问大师:“公演之前,您还要不要练琴呢?”肖邦回答:“我所做的准备就是整整两个礼拜闭门不出,只弹巴赫的作品,从来不练自己的曲子。”
缪勒夫人日记 :
一天上午,肖邦一口气弹了14首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我对大师这种非凡的记忆力赞叹不已,他却说:“巴赫的作品怎么能忘呢!”
杜布阿夫人回忆录 :
肖邦常说: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也是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研究
巴赫是职业音乐家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的捷径。
马蒂亚斯回忆录 :
肖邦的每个学生(无论程度如何)都必须练习克莱门蒂的《名手之道》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大师说过:“要想有长进,这是最好的方法。”
德拉克洛瓦日记:
肖邦认为: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种见解使我感到惊奇。
我们试看这封比较重要的回忆:
我们谈起了音乐,这似乎使他感到很高兴。我请他说明,是什么东西使音乐给人以一种逻辑的感觉?他于是给我解释和声与对位,说明在音乐里面,赋格又如何与纯逻辑相适应,并让我了解,精通了“赋格”曲式就能理解音乐里的一切道理与旋律展开的因素。我想,要是我能懂得这些为那班肤浅的音乐家所断 然不懂的东西,我将会多么高兴啊。它使我领会到了一些真正的哲学家在科学中 发现的那种快乐,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真正的科学,并不象我们从它字面上所理 解的那样,好象是和艺术相当无关的一部分学问似的。不,它决不是那样的科学 ,根据象肖邦这样的人的看法和见解,它本身就是艺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艺术也并不象一班普通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种没来历的空洞的灵感,自己盲目地活动,或者只是表现了一种花花绿绿的东西,事物的外表而已。不,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这里,我再回过头来看看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区别。正如肖邦对我所说的那样 ,“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莫扎特却从来不这样。他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各部之间虽也很和谐,但却能独自成章,恰到好处。这也就是对位,就是“一点对住一点”的意思所在。他又说,一般都是在对位之前,先学和声,这就是说,先从音符的承续学起,逐渐再学和声。在柏辽兹的音乐里,则是先弄好和声,然后他再去尽可能完美地填充乐程。
肖邦对于巴赫的重视可见一斑,巴赫的平均律曲集是他经常研究的,它在里面吸收了很多结构的技巧,肖邦的大量音乐语汇富于浪漫气息,可是精巧的结构安排几近于古典,这与巴赫不无关联。巴赫非常重视赋格的技巧,写了大量的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是几乎所有音乐家的必修,包括贝多芬,贝多芬年幼时便由老师传授巴赫的平均律键盘钢琴曲,这套曲集哺育了很多音乐家。赋格曲式,凡是听古典音乐的应该都比较熟悉。我自己的体会是,赋格简单来说就是在对位的基础上主题的一种发展曲式,但不同与奏鸣曲式,比奏鸣曲式更复杂一些,虽然二者有传承的关系,但赋格很大程度上节奏比较平稳单一,有时候听觉上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也难怪有人说赋格是八股文,奏鸣曲是小说。先不说赋格所表现的内容,赋格曲式却是音乐思维必不可少的,在那个时代,一个音乐家要是没有写出几首像样的赋格,那么会被视为缺乏音乐思维的表现,贝多芬因此年轻的时候被某些论敌借此讥讽过。赋格曲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结构,主题不断地显现,不断地隐去,不断地发展变形,最后回归,形成以比较均衡的调性布局,给人一种非常立体的美感,相比奏鸣曲式确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很多人极其耐心地品尝巴赫这些作品中的结构美,获得比听觉上更深入的享受。肖邦说只有赋格才是音乐中纯粹的逻辑,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肖邦的很多作品肢体脉络都是很精致,即使是一些即兴曲也是这样。他在研究巴赫德音乐中很大程度上获得的是肢体脉络的组织形式,并且把这些形式放在浪漫化的外表上了。肖邦作品的内蕴非常强,恐怕也得益于此,精雕细琢的让人每次品味都有新东西。听肖邦的音乐,五光十色的音色和旋律中有某种东西在控制着,想象力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些很浪漫的夜曲也是如此,这些和声、色彩、旋律以及那些精灵般的装饰音都在比较平衡的调性上展开,并且很少越过界限。肖邦的音乐思维与巴赫确实很像,但是肖邦却又是独创的。深入肖邦的音乐,会感觉到一种比较高贵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具备鼓动性的感官特性,但是却深刻的让人心弦颤动,这是平衡匀称的结构加上特殊的音乐素材带来的独特美感,他的很多作品需要一种宁静的心情去体验,他写的似乎是情感的自白书,每一首作品都似乎是一种终结和遗言,诉说着心底最诚挚的感情,没有情感的嘈杂和不安,只有一种几乎安详的生命体验,这种内容不是贝多芬式的结构能表现出来的。
音乐的逻辑,这一点对于肖邦来说很重要,他探索的途径和贝多芬不一样。对于浪漫派作曲家来说,能否给大量的不断涌现的灵感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始终是个问题。古典音乐家一贯构造比较庞大的作品,浪漫派音乐家灵感都非常丰富,想象力非常自由,尤其擅长小规模的音乐表现模式,而钢琴无疑是首选。贝多芬选择了管弦乐,钢琴也是他的试验田,肖邦选择了钢琴,管弦乐只是烘托钢琴,不起到主要作用。这种选择是很正常的,也不值得奇怪。从哲学上讲,情感的肆意妄为会导致价值的紊乱和丧失,反映在艺术上就是漫无目的的遨游,这一点困扰着很多浪漫派文学家和音乐家,肖邦寻求音乐的逻辑,也是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点,以使自己的音乐作品真正具备内涵和生命力,给人一种启发,美感是重要的,但是仅仅是美感还不够,美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触发,内在的价值才具备持久性,规范了的情感才具备值得回味的价值。贝多芬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力求使主题简短明确,越是干巴巴的主题越好,以便在结构的安排上和调性的布局上自由一些,这样造成作品的骨架非常结实,一触摸就让人感觉到力量的涌动,但这也却符合贝多芬的情感表达。肖邦的情感绝对不同于贝多芬,他比贝多芬更敏感、更为柔弱,他没有贝多芬的那种明确的指向性,即便是在肖邦最炽热的作品中,听众依然可以发觉那不是在呐喊发泄,实在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对美好的寄托,只是形式变化了一点而已,从这一点说,巴赫与莫扎特应该是肖邦的榜样,莫扎特是肖邦的神,巴赫是肖邦的形,经过肖邦的萃取,终于身形具备。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肖邦没有巴赫的那种热情的情感,巴赫有神的寄托,其虔诚的信仰是非常热烈的,肖邦却是孤独的,解救他的永远是那种对美好事物的依恋,肖邦临终的时候,画家克维亚特科夫斯基为他花了几张画,留下了这样的话:肖邦像泪珠一样的纯洁。我认为极其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肖邦。肖邦如果研究巴赫的B小调弥撒,我不知道他会作何结论,至少我认为,这部作品中的赋格尽管出神入化,但不符合肖邦的情感,而赋格的艺术和音乐的奉献,他肯定会非常垂青的。我们看到肖邦与贝多芬对待巴赫有着不太相同的态度,尽管两个人都非常崇拜巴赫。肖邦说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我认为也不是很恰当,这取决于力图表现的内容。贝多芬力求突破赋格这种古老的曲式平衡的一面,融入奏鸣曲这种比较富于戏剧化的曲式中,但保留了赋格发展的逻辑和紧凑,使得作品更富于动力性,给人一种不同于一般赋格的奔腾活跃感,这也是结构变化必然带来的感官特点。我们知道贝多芬晚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赋格,但是不同于肖邦所推崇的巴赫,是在奏鸣曲基础上的某种融合,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有着指向性,结构的安排始终不会像巴赫那么匀称。贝多芬有两首赋格非常值得注意,均出于他的弦乐四重奏中,一首是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第三号的末乐章,一首是原定晚期四重奏第13号的末乐章,前者统称成小赋格,后者被习惯于称为大赋格,比较这两首作品与巴赫的赋格,很明显贝多芬动力性强,巴赫匀称性占优,巴赫的更精美,贝多芬的更粗犷。以肖邦的情感和理念,他不会赞成贝多芬的赋格吧。
我们看肖邦自己说的: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我们再看他对贝多芬的评论: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
我们一听音乐,就反反复复会遇到法则这个名词。从广义上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包括音乐,否则就是混乱。我们的情感凝结起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要符合音乐本身的法则,我想这一点是肖邦所力图贯彻的,因此巴赫和莫扎特始终是他的榜样,他们的音乐中存在着某种永恒的法则,规范着情感的表达。而贝多芬的音乐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法则的破坏,尽管他的音乐有一种巨大的结构美感,并且在剧烈的冲突中保持着平衡,但是却近乎一种音乐法则破坏后产生出来的怪物,这个怪物以专断的意志统一着整部作品,让人惊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让人难以忍受。肖邦说贝多芬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这话说得尽管有些过分,但还是比较客观一点的。贝多芬的晚年,一切发生悄然的变化,“专制的暴君开始大赦天下”,奏鸣曲式几近瓦解,自由平衡逐渐复归,很多人说贝多芬的很多晚期作品富于自由浪漫性,但这些作品中精巧的结构安排,更富于肖邦所推崇的美感和趣味,那里面恢复了秩序和法则,音乐的气氛呈现出一片安然恬静,认真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贝多芬的这一转变令人深深地感动。也许贝多芬的性格和经历,影响了他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经历了这个令人激动的过程。肖邦,自始至终谨守着自己的音乐理念,没有太多的冲突,一贯探索着符合永恒法则的情感表达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这也是音乐的不同走向而已。
浪漫派大量的音乐家对贝多芬推崇备至,他们把贝多芬中期的作品那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作为自己的先驱和榜样,寻求动力性的和声与结构,力求使得作品激动人心,肖邦守着自己的那片天地,寻求养育情感的最适宜的土壤,这些土壤无疑在巴赫与莫扎特那里最容易找到并且获得精心改良。肖邦的音乐似乎是良好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生长出来的鲜花和树木,但是我们能借此否定那些在沙漠中生长出来的仙人掌和胡杨么?贝多芬的作品结构很明显和巴赫、莫扎特、肖邦的不一样
在调性的布局上面,也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肖邦的作品赋予独立性,和贝多芬的传承关系并不是很多
但是不能否认贝多芬对肖邦没有影响
肖邦非常喜欢贝多芬的第12奏鸣曲,并且照搬了这首奏鸣曲的结构
写成了知名的第2奏鸣曲,而贝多芬这首奏鸣曲却经常遭到忽视,很少有人注意,要弹肖邦与贝多芬,从这两首奏鸣曲入手最合适不过了
月光奏鸣曲也是肖邦非常喜欢的,总之吧,肖邦不侧重于作品的动力性,所以结构安排的比较适中宽和,作品的听觉便不会像贝多芬那样充满力量和气魄,楼主最后总结出来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好,音乐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我还是比较侧重于沙漠里面的仙人掌和胡杨,原因只是品味不同。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爱国,他的著曲。他的才华被世人崇敬。虽然死神无情地带走了他,但带不走他的华美音乐。总而言之,肖邦的一生虽短暂,但却绝世无双。
相关事举:
肖邦共发表编号作品65首(Op 1 - Op 65),去世后发表11首(Op 66 - Op 74,其中Op 72有3首)。其中包括比较有名的:
肖邦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9 No2
降D大调圆舞曲“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Op64 No1
升C小调圆舞曲,Op64 No2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圆舞曲”,Op69 No1
降G大调圆舞曲,Op70 No1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Op40 No1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Op53
降E大调夜曲,Op9 No2
升F大调夜曲,Op15 No2
降B小调夜曲,Op9 No1
降A大调夜曲,Op32 No2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Op33 No2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Op67 No3
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Op10 no12
E大调练习曲“离别”﹑“离别曲”﹑“悲伤”练习曲 ,Op10 No3
第一号叙事曲,Op23
第一号诙谐曲,Op20
第七号前奏曲,Op28 no7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66
为钢琴和大提琴所作的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Op3
引用改编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在《猫和老鼠》中出现过。
歌手陈珊妮曾将肖邦《离别曲》(E大调练习曲,Op10 No3)的第一部分改编成同名歌曲《离别曲》,收录于其个人专辑《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中。
[5]《I'm Always Chasing Rainbows》使用了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66)的中间部分作为主旋律。
相关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714223htmfromId=6427
谢谢,望采纳!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在他们的钢琴曲目中,肖邦都占有着重要地位。原因并不仅在于肖邦的作品特别适合于钢琴音乐会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听众观众,尤其在于肖邦音乐的美,在于它的诗意和韵味,在于表情和调性的富于变化,在于始终与内容化为一片的、形式的开展。但所有表达肖邦的钢琴家,并不都有资格称为肖邦专家,虽然绝对准确的表达标准是极难规定的,甚至于不可能规定的。一方面,随着音乐表现方法的发展,随着钢琴音响的进步与机械作用的日趋完美,随着美学观念的演变,大家对肖邦作品的了解也不断地在演变着。另一方面,关于他作品的表达,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同时存在,这是需要看表达的人的个性和反应而定的:有的倾向于古典精神,有的倾向于浪漫气息,有的倾向于表现派。其实,一切乐曲的表达,都由这些不同的观念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出来。
在艺术领域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若要不顾事实,定出一些严格的科学规则与美学规则,那不用尝试,注定要失败的。肯定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找另外一条路径去了解肖邦,这路径是要抓住他音乐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了解他作品的关键的特征。看看肖邦在19世纪音乐史中所占的地位,即使是迅速的一瞥,也能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加深了解。最流行的一种分类法,是把肖邦看作一个浪漫派。这评价,从时代精神和当时一般的气氛着眼,是准确的,但一考虑到肖邦的风格,这评价就不准确了,因为浪漫主义这个思潮显然已趋没落,把肖邦局限在这个狭窄的思想范围以内,当然是错误的。
肖邦的音乐以革新者的姿态走在时代之前,调式体系的日趋丰富是由它发端的,它的根源又是从过去最持久最进步的传统中引申出来的:肖邦认为莫扎特是不可企及的“完美”的榜样,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是他一生钻研的对象。
至于肖邦作品的内容和他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是用最凝练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最强烈的情绪的精华,浩瀚无涯,奇熠恣肆的幻想,像晶体一样的明澈;心灵最微妙的颤动和最深邃的幽思,往往紧接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魄和热情汹涌的革命情神;忽而是无忧无虑、心花怒放的欢乐,忽而是凄凉幽怨、怅然若失的梦境;雕刻精工的珠宝旁边,矗立着庄严雄伟的庙堂。的确,在肖邦的作品中,没有一个小节没有音乐,没有一个小句是只求效果或卖弄技巧的。体会他的思想,注意他的见解演变的路线,他的学生和传统留下来的、当时的佐证,卓越的肖邦演奏家的例子,凡此种种,对于有志了解他不朽的作品的艺术家,都大有帮助。只有在肖邦最全面的面貌之下去了解他的作品,才能说是恰当的、忠实的,至少不会有错误的看法。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三位钢琴家演奏的《波兰舞曲》。著名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自从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便在巴黎定居。有一天,在巴黎的波兰贵妇人吾汀斯基家里,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也是吾汀斯基家的常客。他们是德国的希勒、匈牙利的李斯特和波兰的肖邦。音乐家相见,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音乐的内容,渐渐地谈到了对民族音乐的看法,这时,他们之间就出现了分歧。原来,希勒是一个主张“绝对音乐”的作曲家,他不承认音乐有民族意识的存在;李斯特是近代标题音乐的鼻祖,他承认任何音乐必定有它的内容;肖邦则认为,他的音乐是绝对的民族音乐。三人在这一问题上争论不已。于是吾汀斯基出来说话了。她说:“肖邦刚好完成了一首《波兰舞曲》,争论是难有结果的,不如大家都到钢琴上来演奏一遍,以便证实一下乐曲中到底有没有民族意识这回事。”大家都同意她的建议。
于是,首先由希勒坐在钢琴前,他把《波兰舞曲》以最纯熟的技巧,严谨地、一丝不苟地弹奏了出来。因为他的理论是:如果音乐具有内容,必会破坏音乐的完美的意境,所以他的演奏,确实能令人惊叹他的准确和技巧,但除此之外,就只有茫然和空虚之感了。
李斯特接着坐到钢琴前,他知道,肖邦这首《波兰舞曲》是为被敌人瓜分了的波兰而作的,李斯特也为此感到同情和激愤。于是,在他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了枪声和火焰,战斗和奔马,战斗结束之后,是被蹂躏的波兰女人和儿童在啼哭,最后是绝望的呼喊和激愤的爱国志士们的热血在沸腾。一曲既罢,希勒的脸庞已紧张地为不幸的音乐所感动。吾汀斯基、李斯特和肖邦都流下了眼泪。
最后,肖邦坐到了钢琴前。他坐着沉默了很久。因为他觉得,李斯特对这首舞曲的解释是错误的,他必须自己来给以正确的表现。当他的心已全部进入音乐境界的时候。只见他轻轻地、喃喃地说:“波兰还没有灭亡!”接着,音乐从钢琴中倾注出来,弥漫着、扩散着。这里出现的不是波兰的恐怖、可怨的命运,也不是战争和死亡。这里出现的是波兰的阳光,阳光下是波兰的村庄、羊群;田野里开放着繁茂的鲜花。接着,波兰的山川流水,愉快而幸福的村民,仿佛在一个假日吹着笛子在舞蹈,还有孩子们在嬉戏……
演奏结束了,四个人都静止不动。肖邦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以更轻柔的音调又说一遍:“波兰还没有灭亡!”四个人的面颊,都被肖邦音乐中的情绪所感染,仿佛他们都经受了波兰的阳光的曝晒,浮泛着幸福的红光。从音乐里,仿佛突然看到了波兰,认识到波兰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国家……
在肖邦的作品中,爱好抒情的人能发现无穷的诗意与感情;爱好史诗的人能找到勇猛的飞翔,战斗的冲动,甘美的恬静;喜欢古典精神的人可以欣赏到恰如其分的节奏,条理分明的结构;长于技巧的人会发现那是最能发挥钢琴特性的乐曲。
肖邦虽然从来没写作歌剧,但他从小极喜爱这种音乐形式,他的作品受到强烈的影响,例如他那些可歌可咏的乐句,特别富于歌唱意味的篇章与装饰音,以及行云流水般的伴奏,据他自己说,某些作品主调的美,往往就表现在伴奏中间。他爱好歌剧的倾向还有别的痕迹可寻:他的作品中前后过渡的段落,在曲调上往往是下文的优笔;或者相反的,表面纯属技术性的华彩伴奏(figuration),事实上却含有许多交错的图案与铺陈。凡是以虔诚的心情去研究肖邦作品的钢琴家,都应当重视作者的表情是朴素的,自然的;过分的流露感情,他是深恶痛绝的;也该注意到他的幽默感,他的灵秀之气,他极爱当时人们称赏的高雅风度,以及他对于乡土的热爱。唯其如此,他才能从祖国吸收了最可贵的传统,反映本国的山川、人物和最真实的民谣的风土气候。
以上的感想既不能把这个题目彻底发挥,也不是为表达肖邦的“恰当的风格”定下什么规律,或者加以限制;因为对于内容的“丰富”与表现方法的“完美”,个性不同的艺术家往往都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这种情形不但见之于派别各异的钢琴家,亦且见之于同一派别的钢琴家,波兰人演奏肖邦的情形便是很明显的例子。最杰出的名家如巴得累夫斯基、斯里文斯基、米却洛夫斯基、约瑟夫·霍夫曼、伊涅斯·弗列文、阿丢·罗宾斯坦,中年的一辈如享利克·斯东姆卡、斯丹尼斯罗·斯比拿斯基、约翰·埃基欧,以及1949年得获第四届竞赛奖的前三名,哈列娜·邱尼-斯丹芬斯加、巴巴拉·埃斯-蒲谷夫斯加和万特玛·玛西斯修斯基,他们的风格都说明:不但以同一时代而论,各人的观念即有显著的差别,而且尤其是美学标准与一般思潮的演变,能促成不同的观念。
毋庸讳言,与肖邦的精神最接近的钢琴家,一定是不滥用他的音乐来炫耀技巧的(炫耀技巧的乐曲固然很正当,但更适宜于满足炫耀技巧的欲望的钢琴乐曲,在肖邦以外有的是)。大家也承认,与肖邦的精神接近的钢琴家,是不愿意把他局限在一种病态的感伤情调以内,而结果变成多愁多病的面目的;他们对于复调式的过渡段落,伴奏部分的流畅与比重,装饰音所隐含的歌唱意味,一定都能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他们也一定尊重作者所写的有关表情的说明,能感染到作者所表现的情绪与风土气氛。朴素、自然,每个乐句和乐思的可歌可咏的特性,运用连贯的节奏与圆顺,都应当经过深思熟虑,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还有别的问题,例如,钢琴音响的天然的限度,决不能破坏。不论是极度紧张的运用最强音而使乐器近乎“爆炸”,还是为了追求印象派效果,追求“烟云缥缈”或“微风轻随”的意境,而使琴声微弱,渺不可闻,都应当避免。凡是歪曲乐思,超出适当的速度的演奏,亦是大忌。所谓适当的速度,是可以在某种音响观念的范围之内加以体会而固定。
世界各国真正长于表达肖邦的大家,对于这个天才作曲家留下的宝藏,所抱的热爱与尊敬的心,无疑是一致的,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所不同的是,我们这时代的倾向,是要把过去伟大的作品表现出他们纯粹的面目,摆脱一切过分的主观主义,既不拘束表情的真诚,也不压制真有创造性的、精妙绝伦的表演。
论肖邦的音乐风格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和《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在各时代的音乐家、作曲家中,肖邦“从一而终”是唯一把他的创作都集中与钢琴音乐创作上的大师。他将他所有的才华与精力都奉献在了键盘上,并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他将想象力赋予了键盘,在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因而当他的钢琴作品为管弦乐队重新改写的时候,它们听起来一样好——或者甚至更好。但肖邦并没有试图在钢琴上模仿管弦乐队。他用钢琴比别的任何乐器都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在演奏上,他同样创造出更有表现力的演奏方法。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是钢琴的一个局限,肖邦却巧妙的利用同音反复克服了这一局限。他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符。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过渡句——魔术般的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的这些总是安排的很自然,音乐象是自己歌唱出来的。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华沙时期的生活对肖邦来说是比较愉快的,所以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基调表现为比较乐观、愉悦,但由于年岁和阅历的关系,所以他这段时间的作品思想深度有一定的限制。在就读音乐学院时期,他不仅参加华沙的音乐生活,同时也与一些进步的文学家、诗人有着广泛的接触。就是这个时期,肖邦深深的受到了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学浪漫主义的影响。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民族主义音乐家的基础。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 。《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 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
晚期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g小调马祖卡舞曲》、《f小调马祖卡舞曲》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肖邦是音乐文化中最伟大的旋律作曲家之一。谈到旋律创作我们就不得不想起肖邦。他是一个民族音乐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例如他的第一叙事曲和他的“革命”练习曲,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在舒曼的文章中就有一句话:“……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他花丛般的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民主性的音乐中,却有着足以唤起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的成分。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爱国的热情在,还有民族音乐因素在。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思想上的爱国上,在他的创作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之中充满了波兰民间音乐的特有性质。肖邦的音乐总的特点是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的,这正符合和了斯拉夫民间音乐的特点。还有就是我们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不难发现他常常使用了对旋律各式各样的变奏。较多的使用变体发展,这也是波兰民间音乐的一大特点(如《变奏曲》)。
以上所提到的特点只是体现了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但是他最重要的旋律创作特点却是在音乐中声乐性和器乐性完美的结合。(这一点可以很好的证明肖邦音乐的独创性)在波兰的民间音乐中,声乐形式与器乐形式都非常的盛行。他的民歌是单声部的,并且常带有不复杂的伴奏,器乐的音调常常渗透到民歌中。肖邦将这一特点加以利用。在他的音乐中,许多旋律由歌曲的音调自由的转换为器乐的音调,或是器乐的音调为声乐所代替。(前一种较多)歌唱性与器乐性相结合,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肖邦的叙事曲。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的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又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试论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着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传统乐器二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具有音色优美、抒情性强、表现性丰富等特点,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合奏和伴奏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每个二胡演奏者都想用精湛的技艺,奏出优美的声音,呈现出深刻感人的完美艺术,那么如何去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本文从二胡演奏感觉的角度出发,试谈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动作的声音感觉
动作是掌握技巧的要领,它不但是全面进行技术训练的基础,也是演奏中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因此,动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演奏效果的好坏,动作的感觉是两手动作的心理感应:一是左手的形的感觉,即自然放松,手心朝下。按音的四个手指弯曲向下,按指要有独立性,指力要有柔韧度;二是右手的力的感觉,即用力方向,行弓的长短。握弓的四个手指形成的力点是由肩而下的,形成一种压力和反压力,拉奏内外弦时要有内掌外挑之感。
在乐曲演奏中,大脑支配着音乐感受转变为动作的整个过程,这时我们需要用心感受声音,避免紧张或多余动作,找到掌握弓子的压力和左、右手协调一致的动作感受。如做快速运弓和换弦动作时,运弓动作大致分为“手指主动”、“小臂主动”与“指腕结合”等形式,在保证音质的同时,能让人产生舒服、轻松之感。
技巧的音色感觉
技巧是演奏动作的协调与运用。所谓的技巧的音色感觉,是指演奏者处理音乐作品的应变能力。不同的技巧奏出的音色是不同的,而能否奏出丰富的音色变化,则是由演奏者思维支配下的技术掌握所决定的。二胡的音色丰富多变,涉及各种滑音、装饰音以及柔弦和弓法变化等方面,这些技巧在众多的音乐风格中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黑格尔有句名言,“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把精神内涵表现于组织的声音形式,音乐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这句话表明艺术在于传神,技术在于巧妙,技术运用是受演奏感觉支配的。只有演奏者按照音乐作品的要求把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于表现音乐内涵,并以多变音色来揭示人的内心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体现出完美形态的音乐艺术。二胡的音色特征有浓与厚、淡与薄、圆与润、暗与淡等,从演奏技术的层面上看,不同音色的运用并不是单一出现的,如:刚柔、明暗、薄厚、深浅、干润、虚实、尖圆都可以结合,它是根据艺术表现需要加以转换的。因此,演奏者在处理乐曲的音色变化上,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必须要有不同音色的听觉概念和相应技巧的掌握,这需要演奏者不断提高区别不同音色的能力。其二,演奏时,应先明确乐曲的背景、主题、旋律、特色,然后考虑如何运用相应的技法来表现。演奏者需要潜心体悟,根据乐曲的不同风格、情绪、音调,在调性、旋律等的处理上运用恰当的技巧,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来。不同的音乐变化,来自于相应的演奏方法。有些演奏者在演奏时没有考虑到乐曲的风格和情绪,没有很好地理解和体会演奏技巧的声音效果,这样的机械反应怎能展示出乐曲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呢?作为一个优秀的二胡演奏者,在重视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二胡音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音乐的深层理解,从而找准演奏感觉,使演奏更具震撼力。
气息的心理感觉
内行人常说:“调气得法,方知其妙趣无穷。”的确如此,演奏时的感情表达、乐曲中的内在律动和声音的把握都与气息的运用有着直接关系。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乐器,演唱或演奏时是否进入状态,看的就是如何运用气息。所谓气息,就是气韵。只有掌握好乐曲旋律的气点命脉,才能将其特有的底蕴体现出来。每位演奏者对音乐进行过程中的呼吸感都有精心的设计和处理,伴随着不同风格、不同内涵的乐曲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由此可见,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气息的运用对演奏者来说极其重要,是提高乐曲表现力的必要条件,它涉及力度的控制、乐句的语气、旋律的流动以及乐意的内在表现。
气息(呼吸)感觉依赖于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演奏中的气息运用,受音乐内容、节奏、力度、速度及演奏技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且与演奏的需要相适应。气息的运用处理得当的话,能给人以生动、准确、畅通之感。根据不同乐曲的情绪,气息的感觉可支配两手的位置。也就是说,气息运用和形态动作有着密切联系,在演奏的形态上,如两手的开合、手臂的展收、上身的松紧都与呼吸相配合,开吸合呼,展吸收呼,起吸落呼。气息感在乐曲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句首的起音,句尾的收音,分句之间的衔接,以及轻、重和不同音节的变化等。
只有不断地去实践和体会,才会有助于激发演奏者的热情。有的人基本功、技巧都很好,但是在演奏乐曲时常常出现中断情况,不能完整地表达音乐,其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持久的音乐思维能力和表达乐曲情感的气息心理感觉。
二胡的演奏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演奏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音乐创新能力,音乐的表现来自声音感觉,只有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完善演奏二胡时的多种感觉,才能不断提高演奏者驾驭作品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肖邦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传世名作
[编辑本段]
1《夜曲》
《夜曲》为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所首创。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这种形式,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多样的意境,甚至是热情的戏剧性形象。令人惊疑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却仍不失“夜”的总的感觉。由于肖邦赋予了《夜曲》以新面貌,后人都将《夜曲》看作是肖邦创作特有的标志之一。
肖邦的21首夜曲,几乎每一首都是那么迷人。其中最为广大听众熟悉的可能是第二号《bE大调夜曲》,它的主旋律早已深入人心:中段开始是圣咏般的和弦进行,从容而又威严,蕴涵着内在的力量。这力量开始是片断的显露,逐渐积累,显露的片断在增大,终于,酿成双手八度齐奏从上往下排山倒海式的暴发,此时,真是身在“黑夜”心在“白昼”了。经过中段的暴发,“夜”再也无法平静,当第一段再现时,同样的曲调用了织体完全不同的伴奏,原来严整的节奏现在变成了惶惶不安的三连音,音乐变得哀怨、悲痛,久久不能平息。在增加了一段扩充的终止后,才勉强安静下来,最后消失在延长音里,可留下的沉重心绪始终没有消失。
2《前奏曲》
肖邦在24个大小调上写了24首《前奏曲》。关于这些乐曲,曾有各种不同的评说。有的认为是《练习曲》的雏形,甚至认为有些是草稿,有的认为是音乐的格言,有的认为是即兴式的音乐意念,类似“音乐瞬间”。有的钢琴家将24首当作一个套曲,从头至尾连续演奏,有的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的确,这些作品有长有短、情趣各异、手法多样,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五颜六色。
我们知道肖邦生前曾不肯出版自己的某些作品,而后人将其出版后都公认是音乐的珍品。由此判断,肖邦对正式发表自己的作品是十分严肃的。既然肖邦于1839年将这批《前奏曲》出版,恐怕不会是草稿。事实上,随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珍爱这些《前奏曲》。下面介绍其中常被演奏的两首。
第15号《bD大调前奏曲》,又名《雨滴前奏曲》。这里又遇上了别人为乐曲起名的事情。说来耐人寻味,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但是肖邦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却从不为自己的作品加上一个说明音乐内容的曲名。对于别人给他的乐曲命名,他也十分反感。可见,浪漫主义音乐,根本上在于音乐的气质本身,不在于有名无名。肖邦反对一个具体的名称,说明他的音乐有广泛的概括性。所以,我们欣赏那些已被命名的乐曲时,只能将名称作为理解的一个媒介,一个入门的途径,绝对不必限制自己联想、体验的自由。比如这首《雨滴》的得名,显然是伴奏部中一个bA(#G)音,几乎从头至尾在八分音符平稳的律动上,持续不停,恰似从屋檐上滴下的雨珠,滴滴答答不绝于耳,行板:
雨滴声衬托出恬静,心中升出高尚、美丽的歌。随着雨滴声声,慢慢地,思绪转向沉重,在低音区出现了小调的曲调,雨滴声化为了宏亮的钟声,心情激动起来。最后又回到开头的安静,仍在雨滴声中结束。
第24首《d小调前奏曲》,有人称之为《雷雨时的祈祷》。这里确有雷雨闪电的气氛而“祈祷”,则绝无此事。这首作品与《革命练习曲》写于同时,也同样是沙皇俄国军队攻占华沙这一事件,在肖邦心中激起的惊涛骇浪。所以,音乐的性质与《革命练习曲》相似。所不同的,这里只有愤怒,“来不及”在悲哀中逗留;这里是慷慨激昂,不屈不挠,已经没有眼泪。左手低音从头至尾这样轰鸣,似沉雷,如战鼓:
主题音调坚定、果敢,一派英姿:冲击力直达末尾,最后三次猛击钢琴最低音区的主音D,以表达作曲家那义无反顾、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3《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
玛祖卡舞,是波兰玛祖维亚地方的民间舞蹈。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典型的节奏是:
此外还有库亚维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也都是三拍子的。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种舞曲的特点创作出来的。玛祖卡舞曲的典型节奏,在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经常显露,但肖邦是出神入化地应用它,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旋律,肖邦是天才地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造出来的。和声、调式更有肖邦独出心裁的创造。尽管如此,《玛祖卡舞曲》的波兰乡土风格毫不减弱;相反,是以更高雅、更诗意的风度,婷婷玉立于钢琴音乐的百花园之中。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
由于《玛祖卡舞曲》是这么波兰化的音乐,有位波兰钢琴家说只有波兰人才能弹好。然而,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一件事是,1955年在华沙举行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钢琴家傅聪不但获得了第三名,而且还得了《玛祖卡》的最佳演奏奖。
分类作品
[编辑本段]
(Op代表作品编码,例如Op10-3表示作品十号的第三首)
1,圆舞曲(华尔滋)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萧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萧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萧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萧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萧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萧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萧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萧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萧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萧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萧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评价
[编辑本段]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肖邦 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
费德里克.肖邦,诞生於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的采拉左瓦佛拉(Zelazowa Wala),父为法国教育家,母为有教养的波兰妇女。肖邦自幼就喜爱音乐,八岁上台演奏协奏曲,被誉为天才,在良师艾尔斯纳(Elsner,作曲家、小提琴家,是当时华沙音乐院院长)的指导下,十五岁时出版作品,也经常参加演奏会,十八岁前往柏林演奏,十九岁访问维也纳。返回华沙后,已是一位声名远播的天才音乐家。
1830年决心前往巴黎,深研琴艺。离开故国前夕,老师送他一杯波兰泥土,肖邦至死存放身边。他在旅途中,在德国各地和维也纳不停的演奏,次年九月抵达斯图加特,听到波兰革命失败的消息,在满腔悲愤的心情下,写作《革命练习曲》。波兰於1795年亡国,成为帝俄的版图,1830年发生独立运动。由於波兰革命失败,肖邦就打消返回祖国的念头,计划在巴黎开拓自己的天地,并帮助革命运动。
1835年,肖邦曾前往德雷斯顿和莱比锡旅行,与孟德尔颂和舒曼结识。1836年和女文学家乔治桑(George Sand),双双坠入情网,不久肺病恶化,於1838年与乔治桑一起到马约卡岛静养,后来两人又在巴黎和里昂同居。1847年双方因意见不合而劳燕纷飞,结束了这段历史上著名的恋情。
1848年抱病到英国旅行演奏,次年回到巴黎后不久,因肺结核不治去世,享年只有三十九岁。
肖邦的作品,除十七首波兰歌曲、钢琴三重奏和大提琴曲外,全是钢琴曲。此类作品中,有两首钢琴协奏曲和三首钢琴奏鸣曲。
肖邦对民族主义音乐的贡献,是他六十首马厝卡舞曲与十二首波兰舞曲。两种舞曲都是三拍,马厝卡是中庸速度,来自民间庆典音乐;波兰舞曲高雅,原是十六世纪宫廷庆典的配乐。肖邦将马厝舞曲带入音乐会,并将早期波兰宫廷生活的雄姿与盛况再度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令人想起过去民族的荣耀,也成为过去民族生活方式的特徵。
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作为一个杰出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作曲家而拥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在19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历史中,民族音乐风格占有主导地位。尽管在所有的肖邦作品中都具有来自波兰传统的音乐风格,但在肖邦的玛祖卡中更为集中地表现了波兰的民族风格。在玛祖卡中肖邦运用了直到当今仍为世界所仰慕的最美的波兰旋律,使得当今的音乐家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音乐中独特的波兰风格。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距华沙西部50公里一个名为热拉左瓦沃拉的小村庄。在他的早年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父亲NICOLAS肖邦原是一个法国人,1788年在他17岁的时候来到波兰。关于来波兰的原因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很可能积极参加了1794年波兰将军TADEUSZ KOCIUSZKO领导的全民反抗运动,为他迁入国的自由而斗争。1800年他成为了地区长官STAROSTA的女儿和妻子的法文教师。1802年秋,NICOLAS肖邦接受了伯爵夫人LUDWIKA SKARBEK的邀请,来担当她孩子们的教育和教导工作,并和她的家人共同居住在热拉左瓦沃拉。在此,他遇到了伯爵夫人的远房亲戚TEKLA JUSTYNA KRZYANOWSKA**。他们于己于1806年6月2日结婚,他们的第二个孩子FRYDERYK出生于己于1810年。同年,肖邦一家人移居华沙。
当肖邦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份,家里为他聘请了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他不仅为年轻的肖邦充分展现了音乐的美,而且让他熟悉了大量音乐大师的作品。他的教学富有情趣和智慧,奠定了肖邦作为一个钢琴家所应当拥有的个性和创造力。肖邦第一次演出是在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那年他年仅8岁。1818年的华沙日报这样写道:"他不仅可以完美而轻松地演奏那些最难的钢琴作品,而且他还能创作出饶有兴趣的舞曲和变奏曲。"后来肖邦经常出现于达官显贵的府邸。
后来肖邦的父母意识到即使是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如果不经过专业教育也是不行的。因此他们决定对肖邦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1926年从华沙LYCEUM毕业后,肖邦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JOZEF ELSNER先生。也就是在那一时期,肖邦创作了他大部分的钢琴和管弦作品,包括降B大调变奏曲作品第二号,波兰旋律的A大调幻想曲作品13号,F大调回旋曲作品14号,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4号,g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作品8号,以及波罗乃兹、玛祖卡和华尔兹等。ELSNER很快意识到肖邦的非凡音乐才能,他积极引导并保护着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在肖邦的第二学年报告中写道:"非凡的能力",一年后是:"非凡的能力,音乐的天才"。
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后,肖邦开始想在欧洲的主要音乐中心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通过偶然的机会他选择了维也纳,在那里两都获得了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巨大成功。在1829年"ALLGEMEINE THEATERZEITUNG"的评论上这样写道:"肖邦征服了每一个人,因为人们不仅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从他表演和创作的原始性上可以说他是一个音乐天才……他的演奏绝对不是一种对技巧的炫耀,这一点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与装腔作势者的区别。让我们从这个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真正的艺术家。"其他一些评论也这样写道:"伟大的作品","优美的演奏","无以描绘的娴熟技法"等。这些是肖邦音乐才能在国际上首次得到承认。
在年仅20的时候,肖邦因其创作的e小调和f小调钢琴协奏曲而誉满华沙。此后不久他就决定要出国。在这个异族统治下的国家中,政治形式不断紧张,革命一触即发。这种情况下,对于他的音乐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1830年的12月开始了他的艺术旅行。参加告别聚会的有他的家人,初恋情人KONSTANCJA,ELSNER教授以及一些朋友们。肖邦没有意识到他就要永远离开他的祖国,也就是从那一刻,在他充满无数欢欣和痛苦的生活中将永远伴随的是无尽乡愁。
在巴黎,他的第二故乡,肖邦很快结识了一批当时的艺术家朋友,包括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席勒等。他主要进行创作、教学工作,并偶尔出席音乐会。他不想成为钢琴家,因为19世纪的刚琴家意味着用各种的表演技巧来取悦听众,争得名利。肖邦想为听众展现真正的音乐的美。他的演奏与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演奏风格迥然不同,因此常用于与同时代钢琴家进行比较。这种比较通常有利于肖邦。杰出的英国钢琴家、指挥家CHARLES HALLE曾说过,"与肖邦相比,KALKBRENNER只不过是个孩子"。HEINRICH HEINE说,"李斯特让所有的钢琴家黯然失色,除了钢琴大师肖邦"。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肖邦所拥有的非凡钢琴技巧,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钢琴舞台的耀眼明星。然而他宁愿为那些能够真正理解他音乐的具有艺术能力的听众演奏。除了这些之外,肖邦一生仅举行过30场公共音乐会。凡是那些参加过肖邦"书房"音乐会的人都强烈认为,只有在这种朋友间的私人音乐会上伟大的艺术家才能阐释出音乐的真谛,发挥他们艺术的天赋。
肖邦作为作曲家已经深为大家所熟悉。最有利的证明就是肖邦创造性的艺术成就在不断地为更多的世界听众所接受和传播。他是一位非凡的作曲家,他用非凡的艺术天赋创造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他也是唯一一位专注于一件乐器创作的作曲家。尽管华沙的音乐团体,甚至包括ELSNER教授,都建议他可以创作一些歌剧和管弦乐作品,但肖邦认为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只有通过钢琴才能真正达到他所追求的艺术目标。他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他的音乐思想,包括波罗乃兹、玛祖卡、华尔兹、夜曲、奏鸣曲、前奏曲、叙事曲、钢琴协奏曲、回旋曲和变奏曲等。他是那个时代具有独立风格和诗歌精神的伟大作曲家。1848年在英格兰举行音乐会后,伦敦的"每日新闻"这样写道,"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肖邦杰出的创作才能和他对作品的表现能力。他的音乐风格之独特,是以前任何一位大师都不可能达到的。我们从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妙、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
经过长期的病痛折磨,肖邦于1849年死于法国巴黎。但他留给波兰的心脏和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表达着他对祖国的热情。他临终前对姐姐说:“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没过多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进行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他是个异常早熟的孩子枣六岁就写诗枣他的音乐天才很快就证明他注定成为“莫扎特的后来人”。九岁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散场后,他更关心的好象是他的衣领,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领,妈妈。” 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早期创作活动。1830年以后他到巴黎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从此肖邦永远未能回国。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足见他拳拳爱国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破裂以及身体衰弱,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他临终时嘱咐亲人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枣波兰。 肖邦的创作生涯,以183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华沙时期与巴黎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他完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后半生的巴黎时期,他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有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有哀痛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还有不少的幻想曲与小夜曲。 当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动。《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即是这时完成的。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巴黎时期是肖邦思想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全盛的时期。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使其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开了三十次音乐会就建立了一种传奇式的荣誉,这在钢琴演奏史上别无他例。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传统,但他的琴艺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他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出一个道地的“玛祖尔人”对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对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憾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