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残奥的花束里,多了一朵小蓝花,这朵小蓝花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在北京冬残奥的花束里,多了一朵小蓝花,这朵小蓝花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第1张

这次残奥会中采用的小蓝花,意义深远,在一般颁奖花束里有6种寓意美好的花,分别是: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但是在本届冬残奥会特别增加了一支蓝色的波斯菊作为奥运五环缺失的蓝色。

波斯菊又名秋英,为—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的叶片十分飘逸,花形整齐,颜色多变可爱,既有白色的素净淡雅,也有深紫色的妖艳,生命力旺盛,常广泛栽培形成花海。象征坚强,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和艰苦的环境中,都可以顽强生长,向阳生长,这种生生不息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和残奥运动员特别相像,所以最终选择了波斯菊。

这个过程的任务量非常的庞大和艰难,编花团队总共召集了一百多位残疾人极其家属,历经数日,终于将这个任务交付成功,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这些残疾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冬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残奥会的赛程也过去一半,奥运健儿们不屈不挠,始终发扬他们艰苦创新的精神,为中国军团闯下一个有一个历史,每当运动员拿着这束她们亲手缝制的花束,登上最高领奖台,他们就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小蓝花跟随远动员在奥运场上奋斗,拼博,而这束花也是有残疾人员亲手编制出来的,传承了古时的匠人工艺,将节约,永不凋零的精神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故事,展示了奥运赛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奥运理念,是非遗文化的熠熠光辉,是匠人精神的绵延温度,也是永不过时的中国式浪漫。

今年冬奥会的手捧花是丝绒花。

以往奥运会的手捧花用的都是鲜花,运动员可能下场后就扔掉了,但这次冬奥会的手捧花用的是针织花,是一针一线手工针织出来的,里面有桂花、玫瑰、绣球、铃兰、月季,代表着中国人民对来自五大洲嘉宾的热烈欢迎。

今年的冬奥会本着绿色、环保的原则,在各方面都做得很惊喜,除了开幕式的火炬外,还有获奖运动员的手捧花,通常手捧花都是用鲜花制作的,而我们冬奥会上的手捧花竟然是用绒线勾编出来的。

一方面展示了我们传统手工艺,另外一方面获奖运动员也可以保存好这束永不凋谢的美丽的花。国外运动员们将它们带回自己的国家后,也可以向家人朋友们展示中国的文化,这不仅仅是绿色环保更是一种文化传递。

冬奥会的绒线花永不凋零

第一,这绒线花是用心之花。受疫情影响,调配花束以及保存花束的成本和管理费彰显我们的待客之道。这对于彰显大国风范,这对于彰显出我们的文化情怀,这对于表现中国人的情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第二,这绒线花也更是文化之花。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认可度越来越高。可依然有极少数的国家和地区依然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这花恰恰可以彰显我们的打过风范和气度。

第三,这绒线花也是创新之花。实际上,我们国家在低碳环保方面一直在做创工匠精神,而这些在绒线之花当中都能够体现得出来。为了做到碳中和,我们一直在努力而冬奥会的绒线之花其实也是其中的一种。

最后可以说每一朵绒线之花代表的都是中国人的用心和用情。这样永不凋谢的花,其实恰恰可以体现厚重的文化。礼尚往来是我们的待客之道,热情好客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一丝不苟是我们的严格标准。

因为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运输和管理费用成本高,而且运动员携带也不方便。

2022年1月2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在2021至2022的跨年之夜正式发布。其中,颁奖花束将采用绒线花束——绒耀之花,而非传统的鲜切花。

绒线花束一方面不像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费用,另一方面也方便运动员携带返回、长久保存。

除了“永不凋零”,每一份颁奖花束还是“独一无二”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将使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共16731枝。每枝花材上有叶有花,采用融合中外绒线编结手法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均为纯手工制作。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的制作过程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将使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共16731枝,由中国上百名民间手工艺人以绒线手工编结而成。

上海奶奶励美丽,是这次冬奥会花束编结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作为“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她主要负责颁奖花束的设计、培训、质量把关和最终组装。

以上内容参考 新华社-揭秘北京2022颁奖花束:情牵一线,永不凋零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赛事正酣,每逢颁奖时刻,健儿们佩戴奖牌、手捧花束,向国旗致敬、向观众致谢。一束束清新、精美的花,与他们的笑脸一起,成为人生荣耀时刻的见证。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他们手中的颁奖花束跟冬奥会的花束不太一样。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不仅丝带颜色发生了变化,花的种类也多了一朵蓝色波斯菊。这背后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些花束不是鲜花,而是由绒线手工编织而成,被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而编织者,是来自东城、西城等北京10个区的约150位残障人士。两个半月、约630万针、近2万小时……残障朋友们克服了身体的不便,以坚韧意志、“绣花功夫”成功编织了500束“荣耀之花”。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

 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中,在冬奥会颁奖花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朵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这也与残奥会的主题相呼应。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中在冬奥会颁奖花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朵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

 最初的设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都由6种花型组成。唐占鑫当时想,能不能增加一种花卉,来体现残疾人的坚强品质?“波斯菊的花语,就是不畏困难,努力生长”‍最终,北京冬奥组委采纳了,唐占鑫和团队的建议,在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中增加了一朵蓝色波斯菊。

关于冬残奥的花束里多了一朵小蓝花各位还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绒线花。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的并不是鲜切花,而是手工绒线编结的花束,寓意着温暖、祥和,同时践行着可持续的理念。

唐占鑫说,在制作冬奥花束的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动的瞬间,因为我们的志愿者多是脊髓损伤的重度残疾人员,手工编织完成这些花束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大家坚定的信念正是奥运精神的体现。

相关信息:

本次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赞助商、同时也是“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传承单位的恒源祥集团提供。

每个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包括: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06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