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最大的还是来自于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当然包括绘画、建筑、设计还有文学等等艺术相关的结构都能找到共同点。浪漫主义时期也是建立与此基础之上发展开来。所以都继承了调性音乐的范畴和节奏性的特点。
摘 要: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地域习俗的不同以及诗人自我审美情趣的迥异,中外诗歌中关于春天的描写也是各有特色。本文主要以宋词与欧洲浪漫主义诗歌中的春天意象为例,浅析春天意象在两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春天 宋词 浪漫主义
一、引言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骚客都曾用春天这一季节意象去诠释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情感,中外诗歌都要求诗歌要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要求高度集中,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民族习俗、文化背景有差异,因而在审美情趣上也有差异。因此,在面对同一题材时,中外诗人的表现手法也会不同,如宋词与欧洲浪漫主义诗歌中对春天的描写。
二、静淡寄意的水墨画与色彩绚丽的油画
春天,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经常描写的对象,翻开《全宋词》,一幅幅春天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句句渗透着春愁、春恨的诗句跳跃在心间。如:“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落红铺地。枝上堆浓翠。去年如今,常伴酴醾醉。今年里。离家千里。独猛东风泪。”(《点绛唇·春雨》赵长卿)(唐圭璋,1999:4)春天的景色在一场春雨过后变得如此的美丽,但这种美丽给人一种憔悴的感觉,枝头的翠绿更惹人喜爱。中国古人用写意的方式描绘出来了春雨后的景色,而这种环绕着春愁气息的景色犹如一幅淡淡的春景水墨画,诗人在春雨过后的春天把乡愁寄托在了落花流水的意境之中。又如:“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远,苹满汀洲人未归。”(《江南春》寇准)(唐圭璋,1999:31)江水飘渺,柳树依依,诗人在杏花纷飞的春天等待着,或者是被等待着。这恰恰是一幅用几笔淡墨所勾画的静淡的春愁画卷。
宋词中对春天的这种静淡寄意的描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有很大的关联,中国的文化形态是伦理型文化,个人的命运和价值取决于个人在宗法网络中的关系。在文学表现中体现以理节情、情理和谐统一的审美特点。再则,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主张在文学作品中要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因此古代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而且在寄意中又显露出独有的山水画般地静态。
春天,不仅是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诗意宠儿,在西方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笔下,它更是绽放出了亮丽的色彩,表现出了与中国古诗不同的热闹欢腾气氛的特点。如前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天真之歌》中的《春》则把春天的热闹和喜气洋洋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长笛鸣,/长笛暗。/鸟儿们,/齐欢腾;/夜莺啼,/在山里;/在天上,/喜洋洋,/喜洋洋,/欢欢喜喜迎新年。”(布莱克,1999:50)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在《阳春三月作》用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天:“雄鸡啼叫,/溪水滔滔,/鸟雀声喧,/湖波闪闪,/绿野上一片阳光;/青壮老弱,/都忙农活;/吃草的群牛,/总不抬头,/四十头姿势一样!/残雪像军队,/节节败退,/退到山顶,/面临绝境;/耕田郎阵阵吆喝;/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云朵轻飏,/碧空晴朗,/这一场春雨已过!”(华兹华斯,1996:83-84)通过上述两首欧洲浪漫主义诗歌,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一些共同的特征:描写春天都是不遗余力地多方面的展开这个大自然最美丽的季节,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特点与西方的文化形态是分不开的。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政治法律关系,而不是靠血缘的纽带来维系的伦理道德关系。在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中陶冶出来的民族特征是以自我为核心,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直率。因此,在表达情感时往往热情奔放,重笔浓彩,在描绘景物时总像是在绘制一幅油画。
三、天人合一的抒情言志与自由浪漫的意象描写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诗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志”在胸中激荡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古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童庆炳,2000:67)感的是“物”,“动”的是“人心”,是人心中的“志”或“情”,强调的是心与物、物与情之间的相互感应。只有当胸中的“志”被情感所浸透、融会时,才能产生创作激情,才能“发言为诗”。正是抒情性质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在艺术境界方面追求的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如在一些山水田园诗中诗人往往以抒情手段虚化所见的景象,寥寥几笔,重在神似,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欧洲人侧重作品与宇宙的关系,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再现、写实。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对人物事件详细描绘,故篇幅较长。难怪布莱克、华兹华斯在描写春天的诗歌里,无不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描写春天,因此逼真、细致,给人一览无余、色彩斑斓之感。
春天意象在宋词和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抒情表现,宋词是一种抒情言志的、含蓄的、内敛的情感表达,而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春天往往是直抒胸臆地情感流露。
四、结语
中西诗歌的比较是无穷无尽的,春天意象在宋词与欧洲浪漫主义诗歌中的比较研究也是无限纵深拓展的,最后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总结本文的主旨,即“西方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朱光潜,1987:76)
参考文献:
[1]唐圭璋编著全宋词[M]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2]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张炽恒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9:50.
[3]威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杨德豫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83-84.
[4]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67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76
作者简介:薛朋(1986-),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东华大学外语学院,西方文学研究。
[摘要]历经两位心理学大师启发,黑塞逐渐得到疗愈。荣格心理学以原型理论著称,其中的阴影和自性化理论最打动黑塞。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的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探索人类精神困境的出路。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赫尔曼·黑塞简介,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德国人赫尔曼·黑塞漫长的85年人生中,可谓见证了沧海桑田:出生时德国才统一,逝世时德国已经分裂。他目睹了几代强权政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旁观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复兴。他和我们一样,摆渡过彷徨的青春河流,攀爬过孤独的精神荒原。他和我们又不一样——他终于学会和这种危机感和平相处,在生活和创作上,不懈地坚守一条通往内在心灵的征程。
这位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的作家,留下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在内50多部著作,以及四万多封读者来信复函。然而,他在一百年前写下的长篇小说《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却成为真正表达其所有作品各层内涵的代表作。这部摆脱一战后精神危机的产物,于外在世界和内在自我的转换中,成为一座纪念碑,见证和预言了黑塞一生的命运。
彷徨少年时,“谁要想诞生,就一定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
《德米安》讲述少年辛克莱追求自我的历程。乖小孩辛克莱生活在父母亲、圣诗、爱和智慧的“明亮世界”中,却感觉到存在另一个充斥阴影与诱惑的“黑暗世界”。他受控于不良少年克罗默,被迫偷窃和说谎。一个叫马克思·德米安的神秘少年将他从窘境中解救出来。
辛克莱就是黑塞的镜中人。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在德国南部小镇卡尔夫,他日后经常提及,出生时正值射手座高照之夜,这成为黑塞流浪汉性格的预兆。卡尔夫位于黑森林边缘,空气中充满干草气味和苹果芳香。童年的黑塞,和地上的果园及水中的鱼群共处天地,爱吟咏自然之歌。成年的黑塞写了40多篇描绘故乡的散文,对于年轻时就离开故乡的黑塞来说,少年时代具有决定意义。
他有世界公民般的血统,父亲是俄裔德人,母亲是法裔瑞士人。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父亲是新教牧师,母亲生于印度,也是信徒,外祖父赫尔曼·肯德尔特是一位精通多种语言的著名传教士,曾在印度传教。
外祖父让黑塞迷上了东方文化。此后,德国古典文化、东方哲学和基督教会精神成为黑塞作品的智性底色。黑塞的童年记忆里,外祖父的屋子是他的天堂,在自传式片段小说《魔术师的童年》里写:“人们在这屋里祈祷和读《圣经》,研究和学习印度哲学,还演奏许多优美的音乐。这里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来自许多不同国度的客人”。
黑塞喜欢这样的家庭,但他梦想的世界更缤纷。他希望成为一名魔术师,“让人起死回生”、“让苹果在冬天长大”。他最渴望的魔法是隐形术,由此“逃避外在世界,全心贯注于我自己”。这种耽于对世界幻想的浪漫气质,加之少年时代汲取的精神养分,让黑塞如愿以偿——他变成了语言的魔术师,一个诗人。
小黑塞七岁开始写诗,“13岁就明白自己要么成为诗人,要么就什么都不是”,他是家里的小暴君,性格内向而激烈。整个少年时代,他用纤细的感觉体验生活的明暗闪烁,他看见阴影和罪恶潜伏在光明世界,出入牧师厅堂,也浮现在孩童的心上,他战栗,也好奇,这是他文学主题的萌芽。
黑塞被要求继承家族传统——做牧师。他被迫考入莫尔布隆神学院赫尔曼·黑塞简介,与生俱来的流浪者性格加之经院教育的摧残,不到半年他就逃了,并以自杀行为使父母不敢再干涉。1892年到1899年,黑塞当过学徒工和书店小伙计,同时大量阅读18、19世纪的文学和哲学,爱上歌德和荷尔德林,中国的老庄也成为他的东方哲人偶像。
1898年,黑塞21岁,自费出版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和散文集《午夜后的一小时》,未受公众承认,直至1904年第一部长篇《彼得·卡门青》问世,黑塞作为一个作家的春天才到来。
此后他和第一任妻子玛利亚结婚,移居博登湖畔,完成了自传小说《在轮下》、音乐家小说《生命之歌》和部分诗作。表面的幸福只是黑塞内心不满足的虚饰,他1911年前往锡兰等亚洲殖民地旅行,以期找到心中的东方乐园,未果。回来后写下小说《艺术家的命运》,“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丈夫和父亲”。
黑塞前40年的生命姿态是向外的——逃学,远离家庭生活,走遍欧亚,他需要挣脱。《德米安》里,亦善亦恶的马克斯对辛克莱说,“那只鸟在挣扎着要从蛋壳中解脱出来。那个蛋就是这个世界。谁要想诞生,就一定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
“荒原狼”的自救,从地狱走向天堂,成为他自己
近不惑之年,黑塞却遭遇了惶惑。1914年一战爆发,德国狂热了,连知识分子都在欢呼。黑塞发表评论《朋友啊,放弃那种笔调!》,批评弥漫欧洲的好战心态。他的反战态度触怒了德国当局,成了“卖国贼”,亲友远离他,只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支持他。
祸不单行,1916年父亲病逝,幼子重病,妻子精神出了问题,得抑郁症的黑塞不得不中止德国俘虏营的服务工作,在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学生约瑟夫·朗博士那里接受了72次心理分析治疗,他开始对荣格心理学产生兴趣,并尝试用绘画来疗愈。
1917年秋天,黑塞初遇荣格,他在日记中写道:“荣格从苏黎世打电话给我,约我一起在波恩的旅馆吃晚饭。……我对他的印象不时变化着,最初感受的是他的自信。”1921年,黑塞找荣格做心理分析,“我与荣格一起,此时我正经历着十分困难,有时是难以承受的生活危机,也体验着心理分析的冲撞。它震撼着你的内心,也同样伴随着痛苦。但它是有效的。”
历经两位心理学大师启发,黑塞逐渐得到疗愈。荣格心理学以原型理论著称,其中的阴影和自性化理论最打动黑塞。荣格认为,阴影是隐藏在人内心深处、让自我蒙羞的人格,但人可以通过直面阴影,达到心灵各部分的整合,最终“人成为独立的不可分的个体”。
黑塞心灵解脱的直接产物,就是1917年一气呵成的《德米安》。小说里辛克莱受到风琴手皮斯托里乌斯的影响,他的原型就是朗博士。这部探索自我命运的作品,是黑塞接受心理治疗的诗意沉淀。他清算过去的一切,接受意识里善与恶“混沌”的状态。这部小说对战败后虚脱的德国青年产生了强烈心灵震颤,黑塞获得了首次重生。
战败德国的魏玛共和国无所作为,纳粹逐渐掌权,德国将再次堕入世界大战之渊。1923年黑塞放弃德国国籍,加入瑞士籍。他又结了两次婚,和第三任妻子妮侬相守直至去世。
国籍变了,良知没有变。黑塞写信给友人 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帮朋友逃离纳粹魔掌。他说:“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维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我直面个人。”
40岁以后的黑塞,在公共和私人领域愈发听从自我的良知,但他这个从《德米安》梦中的“蛋”里挣脱的“鸟”,在破壳而出的过程中,却经历着精神重估的内心狂暴。他说《德米安》是“前往地狱之旅”,而最 则在小说《荒原狼》完成。
从一战至1931年,黑塞深感市民社会秩序的崩塌,欧洲旧价值正在瓦解,他从自我内部出发,试图找到生存价值。《荒原狼》表述了一代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精神苦闷。“荒原狼”哈立被内在人性和狼性撕裂,作为旧欧洲的知识分子代表,哈立的绝望是一种时代病,面对现代性的逼近,他的病症惟有通过自我剖析来治愈。
至1930年探索灵肉调和主题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问世,黑塞结束了危机期,开始探索精神上的理想世界。此刻黑塞在德国已是“不受欢迎的作家”,他隐居在瑞士乡野,大清早就戴着草帽打扫庭院的枯枝败叶。
虽然隐居,却非遁世。黑塞从不回避时代,法西斯在欧洲猖獗,黑塞试图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中看见世界前景。他写下人们到亚洲寻找信仰的超现实中篇《东方之旅》,而后花十年时间完成长篇《玻璃球游戏》,描述对一个精神文化高度发达的乌托邦的向往。
晚年的黑塞再度重生,从《荒原狼》到《玻璃球游戏》,他摆脱了狭义的自我,走向更广阔的宇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