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实主义(Realism),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
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
二、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扩展资料:
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18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根本就是两回事。
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人类文明到十九世纪之时,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在历史滚滚长河中比较,已取得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十八世纪的西方,以启蒙主义理性精神为武器,对抗着专制主义与思想上的愚昧无知。迈步进入十九世纪,当初的启蒙理想在人们在现代文明不断膨胀的欲望中被击得粉碎,原来理想只是理想,理想就是梦,梦醒了,梦中的就随梦而去了。法国大革命就是令无数启蒙主义信徒梦碎的运动,他们用启蒙主义唤醒人们的智慧与理性,对抗专制主义宗教愚昧,为大革命做思想准备,然而大革命的结果却是重新回到原点。这样的结果令人们产生了悲观情绪,对所谓的“理性”失望。资本主义发展到十九世纪,对外扩张与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化的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却是不堪入目,环境污染、传染病肆掠,还有在资本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勾心斗角令人作呕,这样的结果怎能不让满怀希望的人心伤。
面对启蒙主义的破产和工业化的失望,浪漫主义以宣泄自我情感,追求个性解放,颂扬自由的姿态应运而生,其主题鲜明的与启蒙主义理性精神相对抗,并崇尚自由,又与古典主义遵循规则相对立,简单来说,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叛逆的重建文学艺术写作的新手法,创建新的文学流派,显现出不拘一格的气度,用理想的样子去描写文学,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与个人精神,毫不保留的显露出其反工业化、反理性精神的反文明倾向。对于传统来说,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叛逆的,细心一想,后来流行的文学流派又是叛逆的,随着时代的进行,一代又一代的叛逆旧有的,然后组成了文学的历史。
德国浪漫主义施莱格尔兄弟提出“表现自我”、“回到中世纪”等口号,主张打破任何的狭隘的规律,不受束缚,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与放纵。还有海德堡派主张复兴“德国民族精神”,期许回到以往的民族状态。典型的例子就是诺瓦利斯的《夜的颂歌》,充满恐怖奇幻色彩,赞颂黑暗与死亡,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完全与理性与文明常识相背离,这是浪漫主义初期反文明倾向的最初体现。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直接与对工业化文明的厌恶相钩连,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表现出来的工业“金钱”关系更是不屑一顾。华兹华斯就直接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模仿论”,开创了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现代诗风。还有拜伦与济慈,一个狂傲不羁,追求个性解放,精神自由,一个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在反文明的路上越走越远。
法国的浪漫主义在经历过恐怖的大革命之后,悲观失望的知识分子们寻求一个乌托邦式的精神,空想社会主义影响了很多人,乔治桑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以个人为中心,她有句名言“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的来描绘生活”浓缩表现了她的观点。梅里美小说追求异域情调,热衷于表现人原始的欲望与野性,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带有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特征,作为反文明的依据。
在浪漫主义者的心中,理性代表的是与自然相对立的,是对人的自然本性与感性的破坏,反文明的主张其实是想要对人的原始性进行复兴。工业化文明在历经萌芽到逐渐强盛之后,给人带来了道德、生命的威胁,在怀疑,悲观中,人们似是悔恨,想要回到中世纪的生活状态。
换一个角度来看,反文明的倾向可以看作是对工业化和启蒙主义的反思。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但是浪漫主义文学提倡反归自然,将自己的思想躲避到乌托邦的精神世界里,多少会带有消极避世的嫌疑,存在懦弱的行为;而对理性的反思则是有助于人们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主义宣扬建立理性王国,但这样的理性思维却让我人们背离了天性,变得更加冷漠,束缚了精神自由,污染人的心灵。对理性精神的批判可以在反思与汲取教训后能够更好的茁壮成长。
浪漫主义的文学运用夸张等艺术手法给人以浪漫,富有诗意与充满幻想之感,但物到极点便有妖,对于浪漫主义激进的流派,如“湖畔诗人”,还有“恶魔派”等等文学流派,就显得畸形发展了,作品中带有的颓废与悲伤的色彩,给人的带来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因此,惟有平衡自由与自律、放肆与克制的时候,浪漫主义文学才能是浪漫,富于热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法国大革命。
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浪漫主义的特点:
第一,偏重表现作家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大自然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
第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就是这样抒写自己内心苦闷、抑郁以及追求与希望。上述这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二)、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慓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鵉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魂动,恍惊起而长磋。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借助梦境,描写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登超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有的诗,他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已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蜀道难〉〉就是这样的著名诗篇。这首诗一开头,就融汇历史传说和远古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清天”这一雄放基调,接着突出描写蜀道的艰难险阻:“上有六龙回是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迭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难的艰险,。接着又以悲鸟哀号,子规夜啼等苍凉气氛,烘托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殷蹯称赞这首诗“奇之又奇”,并说“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凋”(《河岳英灵集》)。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诗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入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累累落落,莫非世间语者”(《刘枣强碑》),指的正是这类诗篇。 (三)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时,他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入席”(《北风行》),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今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寄东鲁二稚之》),思念儿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胆夸张;寄与明月,更是奇特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最好的表达。他又善于拟人化手法使大自然具有个性,为抒写感情服务,“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把无知无情的春风化为有知有情,他更善于以月拟人寄托情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有山月写成有情的同伴。“青天有月来是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把明月当成可以解答问题的挚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问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之人。”同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影化成知己,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四)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江夏赠韦南陵水》),都是直率,自然而又豪气通人的语言。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 。李白的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忆就游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思这两首诗恰好可以用来说明人也自己的语言特色,如《子夜无歌》。长夜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又如《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都是用及其单纯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极深厚的感情。 李白决不使格律束缚感情,当感情达到 的时候,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阳歌》“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我且为君摧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却鹦鹉州。”(《江夏赠韦南陵冰》),对这一切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都很有帮助。 想象,写作风格
浪漫主义的归宿是自我分裂吗?
这本书读完以后,发现结尾是很俗气的“大团圆”叙事,反而有一些失落。最后主人公认为自己即将再次陷入精神危机,但是由于掌握了“良质”,并且跳出了从前的思维误区,因此不再害怕即将到来的各种问题和状况。
以这样的论述结尾,才能给读者一个安置。在书封上有很多推荐语,商业化的图书销售总是把书的功能吹的神乎其神,类似你读完这本书,就能走出心灵的误区,你读完这本书就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一本书。
一本书读进去,只是因为这本书走进了你的心,书和作者都来到了你的生活中,和现在的你发生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向往,或者是憎恶,或者是交流,总而言之,你选择了他,他也来了。打开书的时候,好像进入了茶室,两个人对坐,他开始说他的理论。你时不时回应,时而困惑,时而聚精会神。
说完以后他还要继续他的生活,你也是一样。合上这本书,他走了,你似乎若有所悟,更多的是你依旧在自己的混沌中继续摸索。我们似乎看到一些方向,但最终要走到哪里去,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设定。
说是“心灵之旅”似乎有鸡汤嫌疑,这都是话语的标签在起作用。故事的主人公用了一个旅行的场景和“肖陶扩”的方式把生活与哲学串在一个表述框架里。
旅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引出关于“良质”的探讨。按照最后作者所说,“良质(Quality)”类似柏拉图的“善”,解释认为“伦理道德”在希腊语中的意义是“卓越”,那作者所说的“良质”其实简化成很容易理解的,“好”。而这种所谓的“好”、“对好的追求”、“希望变好”,是先于本质与形式的,也是先于一切创造的。这种感觉模糊不可说,却存在而无法自证。我们在“好(quality)”的指引下才创造了神话。
问题就明白一些了。作者表述了几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 与时代相关:科技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寂寞。
“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人类的知识太过复杂,结果每个人都变成专家,然而却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疏离感。”
“传统的理性越来越无法处理现有的经验,因而造成目前世界上价值十分混乱的现象,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超越理性的世界。比如占星术、神秘主义等等。因为他们觉得传统而又严谨的理性无法处理现实之中的经验。”
“造成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科技产品。但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势,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 看问题要从本质和内涵去看,停留在情感和直觉上于事无补。
“很多问题不是表面上的经验性状况,而是有着更本质的原因。一些生活中的小分歧,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比看到的要严重的多。就像约翰夫妇一直对修理摩托车不上心,根本在于他们对科技的逃避和厌恶。因此他们像旁观者一样,对真正的维护系统正常运行毫无兴趣。”
“看问题有两个粗糙的层次,第一是情感、直觉、当下,第二是理智、知识、科学。约翰之所以对维修那么厌恶,是因为他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去看,而作者从内涵入手,看到的是金属的所有科学的特性,是分析各种关系、各种组合以及事物之间的原委。”
“你如果一直向前看,或者只看到目前的状况,对你并没有任何意义。一旦你回顾以往,就会看到一种模式隐隐出现。如果你由这个模式出发,那么很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刚才有关科学和艺术的见解,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一种超越,我想那是别的许多人也想要超越的。”
“不要逃避被卡住的情形,这是达到真正了解之前的心灵状态。要接纳这个现象。要解决人类价值和科技需求之间的冲突并不需要逃避科技,方法在于打破传统的二分法,进而真正了解科技的本质——并不是窃用自然,而是把自然和人的精神融合为一。”
“要培养内心的宁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的行动,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宁静。”
“一个人如果能在安静当中,真正看见、听见、感受到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了进取心。进取心不是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第三, 学校教育可能在扼杀我们想要的创造力,而科学与理性可能缘木求鱼,走向反科学的空地。
“科学的方法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从观察开始,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但演绎法则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而这两种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准确的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误入歧途。”
——但是:科学的方法建立在问题和假设之上,时间推进,假设越来越多,需要验证的也就越来越多。当你想要借着科学方法接近真理,实际上你根本没有任何进展,甚至离它越来越远。科学把人从唯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而这一切现象原本是科学要消灭的。
——科学反而制造出反科学的混乱。
“同样,知识上的死胡同还包括——你的理性原本是让事情更容易理解,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如果理性摧毁了自己的目的,那么它本身的结构势必要有所改变。”
“论文总像上帝在谈论永恒一般严肃。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人们应该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空和环境背景下发表的他的看法,情况仅止于此。”
“确实有些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受教育而来学校,但是学校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很快就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当你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就不需要别人强迫她去学习,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一旦转变成这种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如果学生能找到自己,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空空如也。求知,也是为了自我反省。”
第四, 良质才是一切的发源。
“究竟是什么把人和人的工作分离开来,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缺少真正的关心,缺乏“良质””
“良质是无法被界定的。凡是有创意的人都有那个神秘而属于个人的内在目标。”
“读了一会儿书,但是梭罗并没有到我们中来,书中谈论的是另一个时空下的事情,只提出科技的恶果,而不是解决的办法,所以他并不是在对我们说话。”
“为什么你所喜爱的是不重要的?因为它来自于非理性的情感。”
“良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因。是主体和客体相遇所产生的结果,他们是由于良质这事件所产生的。”
“传统科学不曾教导你如何自己摸索着解决。它让你清楚地知道身在何处,也能够验证你拥有的知识,但是它无法告诉你该往何处去,除非你的方向只是过去方向的延续。因此,创意、原创力、发明、直觉等全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外。”
“真正的知识火车并不是静止的状态。它总是要朝向某个方向行进。而它的铁轨称作是良质。美国政府不是今天的,如果我们不喜欢它的现状,就可以寻求某种更好的方法。所以美国政府不会受限于任何僵化的教条主义。(中国呢?)”
“在一切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进取心。钓鱼回来的人往往从世俗的眼光中看来浪费了时间,但回来以后他会充满热忱,有力量面对几个礼拜前他厌恶至极的事物。最重要的是保有这样的热忱。”
“进取心有两种陷阱,其一是外在环境——挫折。其二是内在环境——忧虑。内在因素的陷阱有三个——第一个会限制情感的理解,叫做价值陷阱。第二个会阻碍认知的理解,叫做真理的陷阱,第三个会阻碍精神运动行为,叫做肌肉的陷阱。其中价值的陷阱最严重也最危险。”
——价值陷阱中常见的:价值僵化
——真理陷阱常见的:二元论,忽视无的状态。
——精神运动的陷阱:工具的不足。
“神话是一辆装满意识的列车。良质是引导这辆列车的铁轨。”
“那位无辜的学生低着头看着桌子,涨红着脸,然后用双手捂着脸,斐德洛看到他受窘的情形十分气愤。他在自己班上从来不会这样对待学生。原来这就是他们芝加哥大学教古典文学的方法。斐德洛现在认清了哲学教授的面目,但是哲学教授却没有认清他。”
“骑摩托车旅游要的就是身临其境,而不是冷眼旁观,暴风雨自是不可避免的一环。”
事实上我们时常抨击时代病态,或者形式主义,但很可能我们根本无法脱离形式主义给我们的禁锢,这似乎是一种永恒。如果我们想要脱离客体,主体就无所依附。那凭什么认为良质就是主体和客体相遇时候的必然呢?
按照这样的推断,理性的分析会走进死胡同里,浪漫主义的路走向的是精神分裂。苦苦追索的意义到底又在哪里?“良质”似乎提供了一种热忱的状态,使我们摆脱浑浑噩噩的僵尸状,但我们真的能摆脱吗?热忱过后呢?有时候也只是一地鸡毛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当时正是写一篇和浪漫主义相关的论文的时候。柏林的这本书虽然是由讲稿组成的,但是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谨,可以说在当时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说到浪漫主义,我们会想到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绘画,但是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却把思路完全打开,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思潮,发端于哲学,酝酿在启蒙,表现在文艺。真正的浪漫主义精神不是男女卿卿我我,动辄感动唏嘘,而是康德仰观宇宙,思索道德律令的笃定与磅礴,是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浓烈的绽放。
《浪漫主义的根源》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
——约瑟夫·巴特勒
巴特勒这句话是以赛亚·伯林最喜欢的引语之一。在他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中,伯林一再引用。我以此开头是为了消除任何可能的误会,因为这部集子无论如何不能算做伯林关于浪漫主义的新书。自伯林于1965年三四月间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A W 梅隆系列讲座上做了关于浪漫主义的脱稿演讲之后,他曾试图将其变成文字的著述。在其后的那些年里,特别是他于1975年卸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一职之后,他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积累了一堆笔记,以期完成一本浪漫主义的专著。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把所有笔记存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重新开始整理他的资料:他列出一些标题,并把筛选出来的笔记口述录制到磁带上,归纳到预设的标题之下。他甚至考虑利用已有的材料为E T A 霍夫曼的著作写一个长长的序言,而不是独立成篇,作为他的一个专题研究。但这个计划屡屡搁浅,部分原因可能是资料准备的过程太长,致使写作的兴味阑珊。据我所知,到后来他对这本计划过的专著未著一字。
显然,对于伯林的读者来说,他未将演讲修订成书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对他本人来说亦是如此。但未及付梓也不是件坏事。如果当初就完成此书的写作,那如今这本充其量只算是编辑过的讲稿就永远不会出版。一旦经过精心修改和扩充,伯林演讲所特有的那种清新、直接、强烈和令人心潮澎湃的文风难免会变得晦暗。伯林还有一些脱稿演讲最终都是以录音或抄本的形式保留下来,我们不妨拿这些演讲与那些终于修订成文的稿本,或者演讲参照过的文字稿本做个比较,就会看出伯林为了出版曾经三番五次修改过他的内容。显然,这些修改使其更具知性和精炼,但有时不免减弱了口头表述本有的魅力。或者,反过来说,根据一篇尚未斧削的长篇底稿——伯林称之为“残篇”——来做演讲,而非照本宣科,演讲内容就会显得酣畅淋漓。或许,以多元论的术语衡量,这二者之间的优劣根本不可比较。在这种情况下,优也罢,劣也罢,伯林的主要思想成就之一也只能以前一种形式存在了。
我所用的标题是伯林自己早年计划写作该书时拟用的。在演讲时,他将标题换成了“浪漫主义思想的来源”(Sources of Romantic Thoughts)。因为在索尔·贝娄1964年出版的小说《赫索格》的开篇几页里,书中的主人公,那位名叫摩西·赫索格的犹太学者,正在经历一场自信的危机。他在纽约的一间夜校里试图讲授一门成人教育的课程,却未能成功。这门课程的名称恰好就是“浪漫主义的根源”(The Roots of Romanticism)。据我所知,这完全是个巧合。伯林自己明确否认它们之间有任何直接联系。不过,无论如何,先前的标题显然更加响亮。如果伯林当时确实因为某些理由放弃使用一个更好的标题,这些理由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
《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罗斯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