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从这里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
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主义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到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热衷于描写个人失望与忧郁的“世纪病”,并颂扬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的对立为表现形式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即自然观的世界观是什么意思。浪漫主义所谓的自然是针对古典主义而言的。他们认为,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从这里引出了浪漫/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等等。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所 浪漫主义文学
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 虽说表现主观情感是各种文学类型共有的特点,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对情感的抒发上,浪漫主义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和现实主义比较一下,可以说在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两者之间有这样的区别,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远离现实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说: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因此浪漫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的环境中,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纯洁自由的爱情,可以死而复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他的人格、道德,可以感动一切人,可以做到一切事,可以使从不说谎的修女,也为之违反教规。所有这些形象显然不是现实生活种可能有的,而是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希望,富于理想色彩的人物或英雄。正如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在人的胸部和内心里,潜伏者浪漫主义的秘密源泉。" 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崇尚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 浪漫主义文学
及,浪漫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本性的自然。浪漫主义文学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
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
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追求细节的真实,而是依据主观感情的逻辑和表现理想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夸张、虚构、变形、比喻、象征等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致力于理想的艺术世界的创造,从而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色。浪漫主义文学经常使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传奇式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语言形式,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自然奇观和异域风情揉合起来,以表现理想中的世界和人生,呈现出雄奇瑰伟的浪漫气势。现实主义创作的冷静刻画和细节真实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是极少见的,即使是写实的场面,浪漫主义也把笔墨用在对奇异新鲜事物的表现上,尽力表现主观感觉和思想感情。
注重主观感情和理想
注重主观感情和理想的表现是浪漫主义的根本特点,因此,由于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而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晦暗甚至病态的气息。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浪漫主义就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被历史发展所遗弃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非都是毫无可取的,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也会以美好事物的丧失作为代价。
总体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 浪漫主义文学
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激动人心的特定时期。这个时代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遗迹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处于憧憬与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浪漫主义即是这股文学潮流的折射。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代替了古典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思潮,浪漫主义远不只限于文学范畴,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自觉、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它在对旧传统、旧制度的否定过程中掀起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浪潮。同时,它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创作气质主要表现为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都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它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希伯来文学,这些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浪漫主义作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它包含了更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其目的“只求带给国家一种自由,即艺术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樊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精神。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浪漫主义文学
(3)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古典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反其道而行之,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但浪漫派并不注重是否反映历史的本质面貌,他们往往只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历史上语焉不详,可以凭作家自由驰骋,因而有时不顾主人公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大仲马的小说就是如此,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这些人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糨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费希特的论断是他们遵循的原则:“从你周围的一切掉转目光,朝向你的内心王国吧,这是哲学向他的信徒们道出的第一个要求。你身外之物没什么重要的,你本身是唯一的问题。”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之一,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 浪漫主义文学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艺术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于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更新1:
浪漫时期是不是有分音乐的浪漫时期和别的浪漫时期
浪漫时期绝对唔关爱情事,是战争,革命的唔关2月14事嫁~~ 浪漫主义 Romantici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 浪漫主义Romantici 为强烈的诉求个人在美感、奇特、情绪上的艺术作品,不满现实而又热情,更对异国的 世界响往。 欧洲艺术发展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出现了一股向往回归自然、迷恋中世纪的风气,浪漫主义Romantici 的倾向于是露出了端倪,并且继续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初,终于汹涌澎湃成为席卷欧美的艺术风潮。 浪漫主义主张创作自由、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个性、重视想像和感情,在许多方面,与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 艺术形成了鲜明对照。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不强调清晰的个人风格,而是寻求表现永恒的有效真理;浪漫主义则追求将自身的情感、信念、希望和恐惧,以各种形式表现。浪漫主义画家不强调素描和严谨的外形而是强调激越的情感和极端个性化的表现。 浪漫主义排除单一风格的发展,它并不反对前期的风格,所以在浪漫主义盛行之时,新古典主义的理念仍旧可以发展。西方艺术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时期」,应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Reali 以及自然主义全部包括在内。因为它们的精神是一直贯穿、绵延不断的。所以在一些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作品里,可见浪漫主义的气质。 浪漫主义的重要艺术家有法国的杰利柯Theodore Gericault、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英国的布雷克William Blake,和西班牙的哥雅Francisco de Goya,德国的腓特烈Car David Friderich及美国的宾汉Gee Caleb Bingham。 抽象表现主义 在欧洲的说法是"无形式艺术"(Art Informel)。 这名词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1946年,美国的媒体正式使用这名词描述当代的绘画。1940年代,当大部分的欧洲陷入二次大战的烽火中,而美国承担了继续发展艺术的大任。"抽象表现主义"即是第一个在美国本土发展出来的艺术流派。当时美国优秀的艺术家们聚集在东海岸,特别是纽约,正好与来美躲避战火的欧州艺术家们互相学习,观摩。这些欧州艺术家其中包括了:麦克斯.恩斯特(Max Ernst),皮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等人,他们影响了美国当时的艺术风格,所以"抽象表现主义"可以说是一个"欧裔美系"的艺术潮流。 细分"抽象表现主义",我们可以类分为: "爆发表现派" "书法表派" "记号表现派" "几何表现派" "单色表现派" "音乐表现派" 所以,"抽象表现主义"所表现的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绘画风格,而是一种对于艺术的态度。此派的画家的作品主题常常带有沈重的悲剧性与道德感,这与当时社会与生活的现况恰成对比。此间的画家多具有叛逆的精神与自由的信念,他们重视个性的表达与即兴的创作,传统的主题与风格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创作欲,风格已不是他们注重的课题。 抽象表现主义所受到现代艺术各流派的影响包括了:梵谷的表现主义,康丁斯基的抽象,马谛斯对明亮饱满的色彩运用,米罗的有机造型,一直到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的心理幻象。 目前"抽象表现主义"(AE or Ex)这名词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它影响了战后的艺术创作,包括了摄影,雕塑,陶艺,与设计,而"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与"美国风格 "(American-style)也成为了"抽象表现主义"的代名词。 二十世纪最初的新绘画运动,如将理论推到极端将变成抽象绘画。抽象绘画发展循着两个形态进行的:古典和浪漫;冷和热抽象;几何形与表现抽象。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绘画在美国与超现实主义结合,产生了「抽象的表现主义」。抽象绘画主要观念:艺术作品是形与色这两个单纯因素的构成。 抽象绘画形成的三部分 一抽象绘画的前身 印象派忽略主题,专心描写光和色。 二广义的抽象绘画 立体派解体形象,注重平面的造形结构。 奥菲斯派破坏形象注重画面律动。 末来派破坏形象强调主题的运动感觉 三狭义的抽象绘画 结构主义关心几何形体的组织。
参考: kidsartidv/fineart6
浪漫时期?是不是音乐的浪漫时期? 西方音乐发展粗略来说始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那时音乐是修士的鬼玩意。然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不断发展,进入了「巴洛克」时期以及百花齐放的「古典时期」,后来的两个世纪里,钢琴键数被定为八十八个,管弦乐团的编制成形,管弦乐法及交响诗等出现;交响曲、协奏会、奏鸣曲等断渐趋成熟,而歌剧的发展亦一发不可收拾。就是这个辉煌的年代,人们称它为「浪漫时期」。 在此之前,音乐是宗教的一部分,是哥颂上帝的途径,可以说是以神为主,但是在浪漫时期出现了转变,音乐以人为主,人们懂得以音乐歌颂大自然,歌颂生命。「浪漫主义」一词颇为多意,在音乐上我们把它定义为狂想、创造、想像力、传奇故事等。在文学或绘画上亦属同意。「浪漫时期」的狂想,、创新与「古典时期」的平衡,对称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在十八与十九世纪之交,浪漫时代接替古典时代,也就是说「浪漫时期」是在两者的比较下而被突出的,而「古典时期」亦突显了它在某种意义上的价值。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最显著的分别在于表现与形式。「古典时期」强调形式规则与方法,「浪漫时期」则以表现和内容先入为主。在古典音乐的乐曲中,我们可以听到乐曲的清晰结构,在个人的自觉意识上,我们仿佛可以预先推想到乐曲的进行与发展。任何事件触发的情感表达,都可以在乐曲的结构中找到。在「浪漫时期」的乐曲中,我们会感受到旋律中表达的情感表现,这些情会通过和声或旋律,在某个巧妙的时刻出现。感情表达的手段以各种新思想的冲击,比形式更为重要。浪漫主义艺术家更往往把形式作为一种本质上的存在而接受,并令其更加动人,在古典的传统形式内注入了出人意表的变化。 贝多芬为古典时期书上了句号,亦是浪漫时代的开拓者,在此之后,作曲家们在十九世纪中不断创造出连串的经典。舒伯特、白辽士、门德尔松、萧邦、柴可夫斯基、德伏扎克、艾尔加、李斯特、威尔第,还有更多。他们的笔下出现了不少家传户晓的乐曲小品,例如李斯的「爱之梦」,威尔第的「茶花女」,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艾尔加的「爱的颂赞」,萧邦的「夜曲」,德伏扎克的「幽默曲」……这些浪漫时期的作品都被收入了世界音乐的宝库,值得一听再听。
瑟堡的雨伞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
《瑟堡的雨伞》其实是一部音乐剧,有着唯美的布景与音乐,更有着诗意的开头,女主角是法国著名的冰美人凯瑟琳·德纳芙。1964年获得第17届法国戛纳金棕榈奖最佳影片。
**里的主题曲还曾被刘欢和女儿演唱,法语君也曾给大家展示过,戳这里去回顾>>
巴黎小情歌 Chansons d'amour(2007)
**讲述了一个帅到喷血的男纸在失去女朋友后被正太扳弯的故事。而在此片段里展现的,是一段你退我进的感情纠葛。这部**还参与2007年第60届戛纳**节“竞赛单元”(Compétition)的角逐。
八美图 8 femmes (2002)
**通过一家的八个女人相互指控背叛,来解读人性。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部歌舞剧的八个女人,让故事变得更为荒诞。两位影后,佩姨和凯瑟琳·德纳芙,更是在**中飙戏,喜欢她们的同学可千万别错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