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法国人浪漫起来有多浪漫?

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法国人浪漫起来有多浪漫?,第1张

大家一提到浪漫的国家,一定会想到法国,那么法国到底是什么才会让人联想到他的浪漫呢?其实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法国很多的建筑都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最典型的就是驰名中外的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了。一般去法国的游客往往都会去铁塔下参观游玩,更有很多法国的年轻人会去铁塔下拍摄婚纱照,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浪漫的做法,会使得他们有一场很浪漫的婚礼。

并且,其实不只是埃菲尔铁塔,如果仔细去了解关于法国的一些城市及建筑,细细去探索的话,会发现很多法国的小镇都很浪漫,充满着玫瑰与花香呢。

第二,文化。如果比较爱看书的人就会发现,不仅仅是中国拥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故事,英国有着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的浪漫爱情也会在文化中体现。

最为显著的就是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之中,尽管《巴黎圣母院》并不是什么非常完美的结局,但是还是能让读者在其中深深的感受到吉普赛姑娘对那位年轻军官的爱的浪漫。

第三,生活。其实法国的浪漫也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同于近来日本提出的996高强度工作制,法国不仅有规定的双休日,还会有额外的11天的法定假期,除此之外,还有整整五周的带薪休假!就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整个法国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浪漫。他们会利用这样的休假时期去度过更为美好悠闲的日子!

是的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 1827年雨果《〈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浪漫主义的旗帜。

2.1830年2月雨果浪漫主义剧作《欧那尼》的演出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缪塞、贝朗瑞、欧仁·苏和大仲马等,

在雨果(十九世纪)之前,法国文学大部分是古典主义,他们喜欢歌颂君主,提倡集体意识,但是浪漫主义呢,最开始的时候经常带一些伤感,而且是非常个人化的。雨果早期有一部戏剧《欧那尼》,他写的不是王公贵族,而是普通人的爱情悲剧。

上演的时候,(听说,我也没看过)古典主义戏剧(忘记了,古典主义的表现形式大部分是戏剧)的支持者就起哄,而浪漫主义的支持者就喝彩,经过几天的争斗,浪漫主义的支持者终于站了上风。所以从此就进入浪漫主义了。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你看一格那么丑的人却拥有那么美丽的心灵。

之后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还有《海上劳工》都兼具了现实主义的成分,因为雨果开始反映现实生活,反应人民的疾苦。但是它里面充满了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就是用到的和宗教来感化人,而不是暴力革命),所以他的作品又不那么现实,具有很强的浪漫色彩。

我认为最好看的法国爱情片是《两小无猜》,弗朗索瓦·特吕弗曾经说过:“**是顽童的艺术。”用这句话来形容法国**《两小无猜》可谓恰如其分。影片讲述了小男孩朱利安和小女孩苏菲的相遇开始于一场孩童的游戏——“敢不敢”。他们之间有一个铁盒子,铁盒子在谁的手里谁就可以提问另一个人,当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敢不敢”的时候,另一个人必须说“敢”,这就是游戏的规则。于是俩人说脏话,扰乱课堂,在校长室小便,内衣外穿,做了很多调皮倒蛋的事情,可他们“敢不敢”了十几年,却始终没有敢和对方说出那句我爱你,似乎谁先向对方承认"我爱你”谁就会输了。两个人互相不让对方看穿自己的真心。可是他们为了不表露自己的真心,却都伤害了对方,他们一下子却错过了那么多年。十年,时光荏苒两个人各自有了事业有了家庭,可是两个人都觉得生活平淡索然无味,兜兜转转,十年后他们又一次相约“敢不敢”,终究还是以一种悲壮的结局诠释了他们对彼此的爱。影片到处传递着一种法兰西式的浪漫也显露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爱情。看过了影片,不禁为他们之间疯狂、折磨、互相摧残也互相深爱的感情所惋惜。感情,或许一错过就是一辈子,希望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都能够不再错过,珍惜着两小无猜的感情,许其白头,终爱一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6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