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理论有哪些

爱情理论有哪些,第1张

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斯腾伯格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进行大量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爱情这一个心理学构念有三种成分,斯氏将三种成分形象地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顶点。

《社会心理学》第11版

文|卿心君悦

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对“什么是爱情,怎样界定爱情”,人类一直在探索与研究,这也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迄今为止连续再版11次,足以证明这本书受人追捧的程度与其价值,作为700多所大学的心理学系主讲教材之一,在书中对“爱情”又是如何阐述的呢。

爱情,作为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最初对爱情的探索,源于对“陌生人之间短暂性接触(brief encounters)所作出的反应”的研究。因为影响我们对陌生人喜欢与否的“变量”,也将影响我们与其长期亲密关系的建立,这些“变量”包括:“接近性、吸引力、相似性、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以及其他一些回报性的特质”,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把这些“变量”认知为“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对一个人最初的感官认知

“第一印象”在爱情最初建立时,尤为重要。 它为后续亲密关系发展提供了基本线索,如同在“相亲”中,往往第一次见面双方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决定着后续能否继续相处,但最终爱情的走向与发展不只限于此,毕竟长期的爱情并不仅仅是对“第一印象”好感的延续与增强。

因此,心理学家们将精力转入了对持久长期亲密关系的研究,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一件事物的研究,首先要确定如何对其界定和测量,爱情更是如此。

在书中社会科学家们列举了几种公式,最为典型的是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关于爱情的“爱情三元论”。

爱情三元论

认为爱情是一个三角形,不等长的三边分别为:激情、亲密和承诺,由此组合可以囊括基本所有的爱情构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是爱情中的欲望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也可以说是“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同时,“性”的需要也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

亲密: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的喜欢,爱情关系中温暖的体验,以信任为基础,依赖为表现,相处舒适,彼此关怀。

承诺:是维系关系的担保与决心,分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的承诺,是一个关于爱与不爱的决定;长期的承诺,是维护一段爱情的承诺与保证,包括相对应的责任与义务。

罗伯特·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

由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组成七种样式的爱情:亲密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伴侣之爱以及完美爱情。

亲密式爱情(Liking)

是以单一“亲密”因素为主体构成的,没有“激情”与“承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两个人在一起很舒适,彼此在情感上也有依赖,但无爱情的形式,更无相爱之心。若一方产生相恋之心,往往会演化成单恋这种形式,“朋友之上,恋人未满”就是最好的表现。

迈耶斯和伯奇德说过,我们能够理解那些说“我爱你,但我们并不相恋”的人要表达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说:“我喜欢你,我关心你,我觉得你很棒,但是我觉得你对我来说不具有性吸引力”,这也就是“友谊之爱”。但不否认这种情况是有机会发展成爱情的,不过风险很大,往往得不偿失。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是以单一“激情”因素为主体构成的,没有“亲密”与“承诺”,受本能牵引作为情感的导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初恋”,只充满激情,缺少相对于未来的规划,更不懂所谓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青涩的爱情。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

只以单一“承诺”因素为主体构成,没有“激情”和“亲密”。这种爱情往往是家庭责任与道德约束下的产物,如同“包办式婚姻”以及“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

单一因素构成的爱情往往只是“悲剧”

上述三种都是单一因素产生的爱情,但实际上类似于这种的爱情,更像是一种不正确、不健康、发育不良的情感,并不属于爱情的范畴。

而我们常见的爱情,往往都是由两种因素结合而产生的。

我们用“激情”为支点,可以构成两种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

是由“激情”与“亲密”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缺少“承诺”。这种爱情是两个人有兴奋的体验,也有彼此的信任与依赖而产生的,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年轻人的爱情都属于这类范畴。

愚昧之爱(Fatuous love)

是由“激情”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缺少“亲密”,也就是缺少依赖与信任。往往这种爱情常见于网恋或社交性恋爱,甚至是“以性为开端的爱情”。这种爱情存在的问题,没有亲密因素中的“信任与依赖”为基础,所谓的“承诺”很容易成为一纸空头支票。承诺终究要与信任相挂钩,单一的承诺若一方不履行,将毫无意义。因此这种爱情很容易导致“劈腿”或“出轨”。

上述两种爱情属于“激情之爱”的范畴。

为何考虑先以激情为支点去构建爱情,因为这是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公认爱情开始的起点。

哈特菲尔德把“激情之爱”界定为“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状态”。关于“激情之爱”哈特菲尔德还有一个以“激情”为基点的解释:“任何一种既定的生理唤醒状态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于某种情绪,究竟被归结为哪一种情绪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唤醒状态的归因。每一种情绪都包含着身体和心理反应——既有生理唤醒,还有我们如何诠释和标识这一生理唤醒。”

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现一种情绪时,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如同“心跳加快,双手发抖”这一状况在不同的环境中却得到愤怒、喜悦不同的体验。 若正处于浪漫的环境中,就可以把这种生理体验归为激情之爱。

激情之爱,是深情的,极富激情的爱。这种爱情有时也是患得患失的,对满怀激情之爱的一方而言,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作出了回应,那么他就会感到满足和快乐;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没有作出回应,就会觉得空虚而绝望。

激情之爱容易灼伤自己与伴侣

弗洛伊德说:“再没有比恋爱时更容易受伤的了”,而激情之爱正是其最直观的表现。

正因如此,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情感回馈不及时而产生误解。比如,你表达爱意的时候,期待着对方的及时反馈,而往往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对方无法立刻回应你,问候的消息没有回复,深夜的电话没有接听;你期待的约会被临时取消,你渴望的计划被对方打乱;你需要陪伴时依靠的肩膀未及时到来,你思念成疾时等待的拥抱姗姗来迟。这些都会让你产生不满,滋生失落,甚至质疑爱情,而这些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异地恋”身上。

“激情”如何保持或提高,是否可以永恒?

既然激情之恋,激情为“支点”主导,那激情又如何保持或提高呢?

如果激情是一种被标识为“爱情,能带动兴奋感的状态,那么任何一种可以增加兴奋感的东西应该都可以增强对爱情的感受。”

《社会心理学》中描述过这一项实验,让男性大学生通过小说或**提高他们自身的性唤起,结果发现这种情况下的男生对女性会有更强烈的反应——比如,这时让他们评价自己的女友时,情感评分会更高。

心理学家沙克特和辛格为此提出了 情绪的两因素理论 ,认为当处于兴奋状态的男性对女性做出的反应时,他们很容易把自己某些生理唤醒错误的归因于女性。

若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自身兴奋度来增加对爱情的感受。

为证实明这个观点,社会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也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士在不同的地方请求单身男性帮助完成课堂问卷。最终在狭隘而摇晃的高吊桥上的完成率远高于在低矮宽阔而坚固桥上的完成率。 这次实验再次证明生理唤醒可以促进罗曼蒂克式的反应。

肾上腺素让心与心更加的密切

因此,情侣间恋爱初期,看恐怖**、在游乐场玩一些刺激性的项目、有情调的烛光晚餐、精心的告白仪式,都可以增加双方的“兴奋度”,从而加速拉近两人感情,当然前提是两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好感。同样这也可以应用于已婚夫妻之间,经常做一些可以提升彼此兴奋度的活动,一同运动或锻炼、晚餐时适量喝点红酒、节日时多一些“惊喜”以及定期进行一次双人旅行等,都可以提高“激情”或延缓“激情”的消逝”。

要知道,肾上腺素使两颗相爱的心贴的更近。

但这只能让激情得以延缓,却不能永恒的保持。

“激情之爱”失去了“激情”的后果。

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越少,激情之爱的高潮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但是终究会消散,因为从未有一种高峰期可以永久地维持下去,而最初激情消散,直至变得冷淡,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爱情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这种强烈的失落感会让情侣感受到幻想破灭,对爱无望,特别是对那些将“激情与浪漫”视作双方结合和维系婚姻基础的人而言,会产生“对方不爱自己了、对方变心了、自己当初选择是错误的”的错位感受。

而这也是恋爱或结婚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各种各样争执的原因,这种争执并不会对“激情”产生挽回效益,只会将感情越磨越淡。

失去了“激情”这一支点以后,“浪漫之爱”与“愚昧之爱”便丧失了主要维系因素。“愚昧之爱”会因此破灭或演变成“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甚至会出现离婚的状况,而这个时候“浪漫之爱”也濒临“生死考验”,而这时第六种爱情也随之而出。

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

是由“亲密”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这里“激情”并不是缺失,而是由热烈变得内敛,这种爱与“激情之爱”截然不同,伴侣之爱相对平和,它是一种情感依赖,可以持续一生,这就是最长久的爱情。

正如马克·吐温说的那句话:“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所以真正的“伴侣式爱情”是植根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从而愈久弥醇。

因此,如果一段爱情能够经住时间的考验,激情褪去转为“亲情”,何尝不是爱情的一次升华,在这样的情感中,爱情始终是存在的,不过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存在

而第七种爱情是完美爱情,可遇不可求。可实际上“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 当两个人足够理解、包容、相爱、坚定,当“激情与亲密”两个因素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之时,“伴侣之爱”就最有可能转化为“完美之爱”。

用文字温暖你,我。

斯滕伯格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和承诺组成。其中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两个人感情亲近密切,依恋彼此,相处非常和谐,并且能够使人获得温暖体验。

激情是指被激发出的一种超常情感状态,是一种情绪上的着迷,比如,一方对另一方产生“怦然心动”的兴奋体验。同时它也是一种把人们引向浪漫爱情的一种重要的驱动力,比如性欲。

承诺是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是一种心理安慰,也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种确定性的心理导向。

他把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个要素比喻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是爱情三角形的三边,所以当三条边都具备的时候就构成了专属的爱情三角形。当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这三个要素可以组成七种不同的爱情,即亲密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伴侣之爱以及完美爱情。

1亲密式爱情:亲密

亲密式爱情只有“亲密”因素,没有“激情”与“承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朋友之上,恋人未满”这种关系。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很舒服,彼此在情感上也有依赖,但无爱情的形式,更无相爱之心,只是朋友之间的友谊。

比如,有人说:“我爱他,但我们并不相恋。”我们觉得很难理解这句话,既然爱对方,为何又会不相恋呢?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是缺乏激情的,而且这种激情很可能就是性吸引力。并且,一方对另一方也不会有任何承诺。

因此,处于这种情况的爱情是有机会发展成爱情的,不过风险会很大。

2迷恋式爱情:激情

这种爱情以“激情”为唯一的主体,它没有“亲密”与“承诺”。它是一种受本能牵引作为情感的导向,比如,每个人在年少时的“初恋”。这种青涩的爱情就是一种只有激情的情感。

3空洞式爱情:承诺

空洞式爱情中,“承诺”是其唯一的构成因素,没有“激情”和“亲密”。这种爱情往往是家庭责任与道德约束下的产物,比如,“包办式婚姻”、“丧偶式婚姻”等。

4浪漫之爱:激情+亲密

浪漫之爱中有激情和亲密,但缺少“承诺”。在爱情中,两个人有兴奋的体验,也很依恋彼此,但不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5愚昧之爱:激情+承诺

这种类型的爱由“激情”与“承诺”所构成,但缺少“亲密”。比如,网恋或社交性恋爱等。

6伴侣式爱情:亲密+承诺

在伴侣式爱情中,有“亲密”与“承诺”,但缺少“激情”。两个人相处起来,愉悦又舒心,像亲人一样,但缺乏一定的活力。

7完美的爱情:激情++亲密+承诺

这是最理想的爱情,它同时有承诺、激情以及亲密。这样的爱情,在生活中很少见,但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爱情。

每个人都喜欢浪漫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无趣不懂浪漫的人,尤其是广大男同胞们,有时候甚至把恋爱关系的告破归咎于自己不懂浪漫。这里就要说另外一点了,每个人都喜欢浪漫,但是浪漫对每个人来说,形式、意义自己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就像每个人的喜好,都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

对很多年轻漂亮的女生来说,浪漫是天涯海角绝美风光,浪漫是绚烂烟火铺天盖地,浪漫还是生活片段偶尔惊喜,她们喜欢美丽的事物,正如她们所处的美好年华;她们喜欢惊喜不断,正如年轻不甘于平凡。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生活经历的增加,很多人对浪漫的定义已有所不同的,我们年少喜欢帆布鞋,潇洒个性,而年长更偏爱皮鞋,因为实用稳重。

浪漫对那些经历了青春年华的美好以及遗憾的人来说,变得更简单了,偶尔的一次生日惊喜、一个老友的邀约、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足以给他们平淡的生活添加一丝生气,浪漫开始变得触手可及。暮年,浪漫再次变得简单,却愈发珍贵了。携手白头的两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拉手互相打趣,任凭细风吹乱银色的头发,思绪也随着这风儿回到曾经那个青春芳华的年代,回忆和陪伴,成了最浪漫的浪漫。

三十而立,对我来说浪漫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恋爱中的人,浪漫来自对方以及双方,我的浪漫只是自己讨好自己。我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打开一本菜谱,细细研究晚上该给自己做些什么;我可以在黄昏,带着篮球,换上干净的球衣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我可以一个人坐在风中的长廊下,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就如我在写这些的时候;我真的和从前不一样了,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喜欢了漂泊和孤独,也学会了怎样照顾自己的胃,自己的身体,还有自己的心。

爱情对我来说成了一种机缘,它在前方,但是我不知道通向它的路怎么走,便只能随缘而去,等待不期而遇吧;工作成了我生活里最重要的事业,我会将过去的遗憾归咎于自己不够好,而不是去抱怨别人怎样怎样不好。或许,我的浪漫变成了成长,或者说我的成长渐渐替代了浪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9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