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浪漫主义想象和真实主义历史的融合,指的是什么?

澳洲浪漫主义想象和真实主义历史的融合,指的是什么?,第1张

神话的一般理解是上古时期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被一些文人记载,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完整故事。这些神话一般都不真实,但是这些超现实的画面也都基于对真实事件和历史的想象。

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丛林的国家,丛林神话是澳洲人身份构建的重要因素。

澳洲大陆遍布古老神秘的丛林,造就独特的神化原型

民族神话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体现出了这个民族诞生之初的地理历史背景,还凸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经由神话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紧紧依附在民族想象之上。

在澳大利亚,它的原住民创造了这种关于丛林文化的想象。

在早期的丛林神化故事中,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经常在里面狩猎,捉鸟,捕鱼。直到1778年殖民者踏上这片土地之前,这里的土著一直是这片丛林的主人。

他们这在这样炎热而干旱的气候环境下养成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除此之外,他们也存在着独特宗教祭祀习俗,这些行为多与流传下来的神话有关。在这些土著部落,宗教祭祀仪式都是秘密性的,不能向外人公开的。

他们拒绝向欧洲入侵者透漏他们宗教仪式中岩石雕画的任何信息,因而这些神秘的仪式也都失传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他们祭祀的图腾和仪式当中窥见一些影子。这些都与他们日常在丛林中的生活以及神话相关。

这些土著人认为,一切的生命体,动植物,以及这片大陆上的风俗,文化,仪式都和当地的地貌相关。这是他们的先辈流传下来的“灵”所创造的。

在1788年英国囚犯被放逐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一些丛林歌谣对这些囚犯进入丛林后的生活轨迹做了描述。

他们自从监狱中逃跑之后就依靠盗窃和抢劫为生,这给丛林神话留下了很多素材,比如著名的丛林强盗。

但这些强盗的描述都是贬义的,丛林人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他们并没有道德,他们劫掠不分贫富,只以利益为上。与之对立的是“丛林英雄”-内德 凯利,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符号的象征,直到今天都有着重要影响。

绘画,**,音乐等领域的艺术都试图利用凯利的“侠盗”“丛林”等元素对神话进行重构,并将其作为澳大利亚的民族象征加以展现。凯利身上极具有侠盗的特点,侠肝义胆,劫富济贫,又同时相貌英俊,有勇有谋。因而被人们竞相称赞和颂扬。

著名的澳大利亚民族文学奠基人亨利 劳森就曾经书写和延续了澳大利亚土著神话和凯里神话,

为此他还专门前往丛林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书写他们在抗争中坚韧”,“不屈”的丛林精神。巩固了澳大利亚神话的象征意义。

“丛林神化”被城市人书写,神话究竟是想象还是历史真实?

澳大利亚的神话在其延续的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的土著萌芽阶段,凯利英雄阶段,劳森的续写阶段。丛林的神话传统无可争议,

然而这些神话却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被书写的,这就让人对丛林神化产生了怀疑。究竟是丛林神话还是城市神话?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这些颂扬平等,团结,坚韧和务实的丛林神化肯定是从丛林中诞生再进一步传播到城市当中去的。

丛林是这些神话诞生的基础和源泉。是这个国家的灵魂。

不论是曾经的丛林文学的浪漫主义描述还是后期劳森的现实主义书写,都将丛林的烙印深深的刻在了澳大利亚人的身上。

虽然这些丛林神化并不是由当地人完成的,而是这些城市人完成的。

其中英国记者亚当斯体验了丛林人的艰辛生活后感慨,正是这种丛林间的艰苦,才造就了澳大利亚的品质,他们崇高,仁慈,善良,高尚。

亚当借助了波尔克和威尔斯

这两个丛林冒险者曾经企图穿越澳大利亚南北丛林但却被吞噬的故事。表明了生活在这种丛林里的人比那些生活在沿海地区丛林中的人更容易被丛林吞噬。

这种丛林的吞噬力量也激起了众多探险者对丛林的征服欲望。丛林从而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城市名片。

这种丛林的标记使得澳大利亚远离英国这个“母国”,成为其新的文化标记。

这是他们对母国文化移植的一种反叛。

19世纪的伦敦,已经是狄更斯笔下腐朽不堪的样子,

新兴的悉尼既延续着它的文明和高雅,也延续着它的肮脏和腐朽。而专属于澳洲的,就只剩下了丛林。

无论是在土著时期的神话想象,还是凯利的侠盗形象,都根植于丛林的背景之上。

这些品质和精神都和丛林风貌息息相关,劳森更是用实际的书写来表达从林的真实。这对丛林神化只是城市人的想象的论断做出了深刻的反击。

尤其是劳森的作品,它不再满足于构建英国人想象中的澳大利亚,而是去探寻真实的澳大利亚,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种民族想象。他用自己的身体与丛林真实的碰撞,他和这些丛林人们互惠互利,休戚与共。

指出他们和城市的庸俗和虚伪不同,赞美了丛林人的侠义,正直,不畏艰辛的生活方式。

在劳森的笔下,这些丛林人虽然看起来

“粗俗不堪”,然而他们有着自己的信念,追随着丛林人的反抗精神,公然对城市的法则进行挑战。

这些对丛林的浪漫和现实的书写都都构建了一个真实的丛林想象。让今天的澳大利亚人对丛林向往不已。

劳森一反浪漫主义笔调,将真实的丛林如数道来

有别于其他神话,澳大利亚的这种丛林神化因为源于那种孤寂和荒凉的丛林之中,这种神秘的地域特色本身就极具想象色彩。

特别在19到20世纪的阶段,澳大利亚的文学,美术,音乐等等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这些艺术形式都带上了丛林的神秘色彩和标签。

由于这种神话主要还是基于对历史的想象,劳森反对英国传统中对丛林的浪漫想象,他认为丛林人的真实生活应该被如实记录。

他们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下生存,被迫接触蛇虫,蟋蟀和壁虎,并与他们为伍。

丛林人经历了“火与血”的历练,在客观的现实中缔造了一种“现实神话”。

这些种种的细节,现实的神秘经历都是丛林神化当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丛林神化的创作传统无一不是经历磨难的形象。

丛林风貌缔造了丛林神化,经由劳森的书写缔造了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劳森神话”,在这个澳大利亚创作的黄金时代,既有佩特森笔下理想化的丛林,又有劳森笔下真实的丛林,这两种体系混合交融体现了澳大利亚人的从林情怀,这本身就是一种神话。劳森神话不仅仅是关于劳森个人的,更是关于澳大利亚民族的。劳森是一个特殊的作家,他未曾受过教育,并且双耳失聪,但他却以毕生的经历去书写澳大利亚的丛林,并在去世的时候享受了“州葬”的待遇。

在澳大利亚艺术界,他个人的悲剧就是一部神话。

他在半聋的情况下创作出如此华丽的篇章,奠定了自己的民族传奇地位。虽然在55岁就离开了他所深爱的丛林,他的经典地位被一代一代不断的传颂。

他是一个短暂而惊艳的创作天才,他去往丛林的真实体验,他对丛林的客观描写,造就了澳大利亚的民族神话,他选择了丛林的工人,农民以及女性进行多层次的书写,使得我们更为了解澳大利亚这个民族的生存情况。

在澳大利亚19世纪80,90年代,正是政局动荡不安的年代,工人罢工不断,政党交替更迭。劳森远离城市的纷扰,漫步于丛林。

他的描写有些缺乏艺术性,被评判为“牺牲美学价值”的收获,这注定是种遗憾,然而这种作品还是带着澳大利亚人特有的幽默感。

这些丛林神化不仅独具澳大利亚的地域和文化风貌的特征,还是澳大利亚民族独立的基石。

在世纪之交诞生的澳大利亚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开始日益感受到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澳大利亚民族的必要性。

探寻这些文化的起源只能从一些没有被记叙下来的土著人的从林歌谣中找到了,他们是这些澳大利亚人在丛林中劳作时的口头创作,它源于人们围坐在篝火边吟唱的传统,神话其实和文学艺术密不可分。

夸张的形容评论区的人说话有艺术,才华胜过李太白

李太白一般指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为怀素写诗:

《草书歌行》是唐代诗人李白为赞扬怀素草书艺术而创作的诗歌。赞美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称其草书天下第一。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

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参考:

李白和杜甫诗歌的比较

一、概述李杜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二、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形成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

三、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创作方法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卓越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的“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强盛而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特点,结合经历和思想性格,他的诗篇呈现出与杜甫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是唐代由盛转衰的的剧变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造成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把诗人也卷入了社会的底层,也使用笔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卷,逐步攀上现实主义高峰。其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体现在诗人的叙事诗上。

首先,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他的诗篇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就是写历史人物,如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等,也往往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化身,这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诗增添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让读者感到热情亲切。而杜甫常寓主观于客观。杜甫的诗歌,善于把主观的思想内容融于客观的事实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这是杜诗的最大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如《丽人行》,作者从头到尾都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的感情和倾向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其次,李白的诗句具有大胆的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等诗句,早已成为文学描写中夸张的典型。而他的喝酒,也是“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他的登高,也竟然达到“连峰去天不盈尺”“举手可近月”的地步。这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夸张诗句,在李白那些气势雄壮,豪放不羁的诗篇里,比比皆是,琳琅满目,使人惊叹不已。杜甫则注重细节描写。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身特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这一细节,不仅揭示了役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也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和愤慨。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生动传神,源于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第三,李白的大胆夸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想象总是那样出人意表,又是那样的天真纯洁,深深拨动读者的心弦。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一些写“月”诗。他喜欢明月,就想象明月可以问讯,追攀和摘揽。如《把酒问月》中写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又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俱怀逸兴思飞,欲上青云揽明月。”他又常把明月引为知己,想象明月可以伴他饮酒,送他远行,解他孤独,寓他乡情,甚至当月色不足时,也能赊些来。现实的世界对李白来说,往往显得狭小,憋闷,阴暗,因此他时常展开幻想的翅膀飞向天空仙境去寻求光明和自由。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运用幻想手法,奇妙的神仙世界,有力地反衬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出李白对自由,解放的渴望与追求。而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加工,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逾墙而逃的老翁,应急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幕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等,组成了一组人物形象画廊。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杜甫诗歌的杰出贡献。

最后,李白的诗富有奇特的比喻。“轻面把朋友,对面九疑峰”,用山峰来比喻朋友间的猜疑,形象新奇而壮伟。“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用黄河可塞的惊心比喻,来反衬阵亡士卒的的妻子那种绝望的悲哀,也真够惊心动魄的了。他所写的瀑布、黄河、秋月、山峰皆雄奇壮伟、壮丽、灵活。杜甫的诗句却具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他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就以人物的语言来刻画心理,以塑造形象。《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强和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他的《无家别》,《垂老别》也都用独白写成,《新安吏》、《潼关吏》均采用对话方式。这些人物的话语,通俗朴素,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年龄,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当然,在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中,也包含现实主义的成分。最能体现李白这一特点的是他的游仙诗、写景诗。如《古风》(其十九),前部分写华山仙境,后部分的“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写的是血流中原的惨痛现实。诗人把美丽的华山仙境与流血的中原大地结合起来,反映了诗人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矛盾,表现了诗人厌恶黑暗,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关心国家民族的真挚感情。《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诗体现了这种艺术特色。杜甫的诗以真实反映现实见长,但他的不少作品也透露出理想主义光芒。如《望岳》中的“会将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年青时的自信与豪情。《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浪漫主义笔调写富有浪漫色彩的人物,呼之欲出,光彩照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突出地显示了诗人的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

四、李白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比较

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李白一方面接受了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的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的一切的思想。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他在诗歌中用尽夸张渲染烘托拟人等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都体现了诗仙的独特气质和风格。

杜甫开放性的总结发扬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善于选择并概括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善于选择和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并且寄寓自己的爱憎,使这些形象真实可感,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他的诗歌多用来反映民间疾苦和国家大事。表现手法上,杜甫学习民歌运动中的对话和口语,大大提高了诗的表现力,使诗歌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人民群众。他的乐府叙事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成为那个时期社会矛盾和斗争的真实写照,深刻表现了他终生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

李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一生好人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满两年,便因得罪权贵,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李白的豪饮、剑术和球技,可谓德才兼备、文武两长。李白,身为一唐代的诗界巨人,被后世推崇为诗仙,已经可见他的才华横溢。所写的诗篇也充分的表达了他的豪迈性格。

杜甫的诗风格迥异,杜甫的创作没有李白那么奔放,相反杜甫的诗很大的程度上是按照前人的经验,严格遵照各种格式来表达自己。很少有象李白那样一挥而就的神来之笔。杜甫对于作诗是一种严谨的态度,这也是因为他终生潦倒,颠沛流离。经常为生计而奔波于权贵府邸,靠着自己做的诗词歌赋来换取一些钱财,我理解为只有结构严谨才能博取赏识的缘故。杜甫的处境是非常可悲的,空有一身抱负却报国无门。

五、李白和杜甫诗歌的文学艺术特色比较

李白与杜甫所代表是二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李白的诗歌运用奇特的夸张和想象,往往所表达是一种超脱自然的盛世情怀,而杜甫运用写实的手法,在意的是对于客体的一种真实的再现。他们一个是浪漫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另外的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巅峰诗人。他们的风格导致了文章的基调的不同,读李白的诗,会被其豪迈的积极的心态而拍案叫绝,读杜甫的诗,忧国忧民的沉郁顿挫的感情所感动。所以对于分析他们之间的艺术特色,必须从诗歌的本身还有情感出发。

从李杜的感情基调上比较:

李白所体现的是一种奔放豪迈的美,所以他所折射出来的感情往往是一种壮大明朗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宛如黄河之水奔腾而下的气势磅礴,想象瞬息万变,驰骋于天地之间,穿梭古往今来,来去无踪。“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人豪迈的情怀使得他的诗歌的表达瑰丽无比,奇特俊逸。杜甫的诗歌往往所表达的是一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思想,读杜甫的诗感觉他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抑郁之情,这样的一种感情基调蕴含着忧念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所以显得博大深远,情感波涛起伏,反复咏叹,百转千回,“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思接千载,首先从洞庭湖的博大气象发笔,骤然百感交集,世事飘荡,亲朋分离,不禁感然伤喟,最后的一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足见作者沉郁之情感,每览此文,喟然伤心干。

在创作题材上比较:

李杜的诗歌在艺术特色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所用的创作方法也有很的不同。李白的诗歌多有精神世界的描写,在游山涉水中,往往寄托了诗仙的旷世情怀,或积极入世,或蔑视权贵,或纵情山水,但是李白的诗歌中我们会发现他笔下的客观世界总是留下诗仙的浪漫主义情调,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的色彩。写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作者的愁不是停留在伤秋悲春之中,而更多的是作者的积极的态度上的基础上的一种豪迈之愁,愁中更有豪气十足。

而与李白截然相反的杜甫创作题材上,杜甫更在意的是一种虚的表达,杜甫会把深刻的情感隐藏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通过对于事物的真实的刻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去写作,展现的是无尽之情,蕴含于有限之景中,杜甫在《丽人行》中写杨氏兄妹的奢华并没有直接斥责其荒*无度,而是对于他们的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的描述进行鞭挞,作者的憎恶之情显露无疑。

从诗歌的体裁和创作的理念上比较:

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乐府诗,不爱严整的律诗。从他的代表作上看,大多是以这样的三种诗歌的样式出现,《古风》59首,是他的五古代表作,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李白还擅长写绝句,他脍炙人口的诗篇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历代评七言绝句的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为擅长。乐府诗方面,李白运用旧乐府诗题,语言不事雕琢,浑然天成,正如他所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使之更为精炼,优美,含义深长。

而杜甫的诗歌各体兼工,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另外的一方面杜甫突破了乐府旧题的束缚,创造了不少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例如“三吏”“三别”。杜甫的律诗的代表作有《月夜》《春望》《望岳》《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诗文无不以沉郁稳健建昌,凝重精美著称,杜甫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驾驭精炼奇绝的文字,同时,与李白的浑然天成,不讲究炼字相比,杜甫始终坚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其诗歌讲究的是遣词造句,语句常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精炼严整非常人之能所能及也。

李杜的诗各有自己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1、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2、 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3、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扩展资料

唐代诗歌的特点:

1、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唐初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代表诗人。

2、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

3、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李白

-杜甫

这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的学校。前者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代表人物是法国画家库尔贝。后者是20世纪欧美的绘画流派,可分为抽象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等。画桌诞生于美国,以波洛克为主要代表,德桌诞生于德国,以鲁·佩尔克和巴尔特兹为代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是横跨文学和绘画领域的艺术运动,他们的绘画在题材、表现手法、技法和风格上都没有相似之处。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一起,是文学艺术中的两大思潮。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注重主观内心世界,表达对理想世界的热情追求,并经常使用激情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有着悠久的创作倾向。早在人类文艺的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征。

然而,此时的浪漫主义既没有形成一种思潮,也没有成为人们自觉掌握的创作方法。写实绘画属于传统绘画领域,其造型是写实的。主要题材是现实生活题材,主要是揭露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带有一定的政治斗争色彩。表现主义绘画主要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既不现实也不关心现实的社会主题,也没有政治和社会批判的概念。他们用色彩和笔触强调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并以此来对抗失去人性的现代城市,而不是用艺术家的理念与之对抗。

从绘画技法上看,写实绘画属于传统写实油画,沿袭了古典油画的多层间接画法。表现主义属于现代油画,采用一次性直接绘画。20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英国等地的文学思潮,后来蔓延到俄罗斯、北欧和美国,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创造了现代欧美文学的高峰。因为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往往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单一的或统一的理论。

《草书歌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赞扬怀素草书艺术的诗歌。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刻划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草书歌行》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草书歌行》原文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草书歌行》翻译/译文

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冰洋的鲸鱼。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

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酒徒诗人,高堂满座。

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书写的。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

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

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

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鬼神。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笔势左盘右收,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也如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

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那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

什么王羲之什么张伯英,那也叫草圣?跟你一比就知道他们是浪得了几百年的虚名。

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

从古到今,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张旭一样,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特点:

1、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

2、辛弃疾以文为词,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

3、此外,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扩展资料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主要成就: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如《水龙吟》 (渡江天马南来)、《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满江红》(鹏翼垂空)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

——辛弃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9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