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航员的小故事

关于宇航员的小故事,第1张

“神十”上天了,宇航员太空表现良好!

“神舟十号”上天后,宇航员除了必须有强硬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在一个封闭有限的空间当中工作,需要很高的耐受力。

因为与地球分离,也会带来很大的孤独感。

美国心理学家称:“看不见地球是宇航员不能承受之重,思乡、自杀的念头,会与日俱增。”

要顺利完成任务,这些都是宇航员必须面对的困难,这些是要通过心理训练才能解决的。

耐受孤独训练,可以增强宇航员对孤独的忍受力。

情绪自我调节训练,增强了情绪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训练,增强了宇航员的心理耐受力。

通过种种心理训练,宇航员的心理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压力承受力、孤独耐受能力、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保证了外太空工作的顺利进行。

“哥伦比亚”号上的宇航员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为了全人类的事业而魂断苍穹

尽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太空玉碎,但7名宇航员的故事不会随风而逝。1查乌拉:印度新时代女英雄

“只要你有眼光去发现,只要你有勇气去实践,只要你有恒心去坚持,你一定会把美好的梦想变成成功的现实!”这是印度裔美国宇航员卡尔帕纳·查乌拉两天前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发给她的校友———印度旁遮普工学院全体师生热情洋溢的话语。

今年42岁的查乌拉出生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一个名叫卡纳尔的小镇的普通家庭里。小地方出生的查乌拉从来不感到自卑:“最让我骄傲的是,在美国现役的宇航员当中就我是小城镇出生,所以大家都昵称我是‘小镇姑娘’。这里的人因此全都认识我,所以,我有理由为我的家乡感到无比的骄傲!”小地方出生的查乌拉从小就有雄心勃勃的飞天梦: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总爱站在旷野里仰天长望,入神地看着从头顶上飞过的飞机,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长到更大年龄的时候,印度第一个驾驶飞机运送航空邮件的女飞行员JRD·塔塔就成了查乌拉心目中的偶像,她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亲自开着飞机,翱翔在碧天苍穹中“揽月摘星”。2002年,当查乌拉得知自己在4000名竞争宇航员的工程师中脱颖而出,将第二次飞向太空时,她情不自禁地给印度的母校写信,索取一本母校纪念册,好让她带上太空。母校校长雅科布中将非常高兴收到她的来信,立即下令成立一个宇航员查乌拉委员会,专职处理查乌拉二度进入太空的相关事宜。查乌拉的大学恩师、旁遮普工学院航天系主任马赫特拉教授兴奋地说:“旁遮普工学院和建筑学院的学生们充满热情地参加了这项活动的准备。”

1978年,当17岁的查乌拉考入旁遮普工学院航天工程专业时,她创下了一项纪录———全专业惟一的女生。查乌拉的亲朋好友对她家供一个女孩子上大学本来就颇有微词,因此,当查乌拉决定留学美国的时候,整个家族都觉得特丢脸似的,原因很简单: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上完大学就已经够离经叛道了,现在又到美国留学,将来谁敢娶这样一个有文化的女孩子!好在查乌拉父母思想开明,坚决站在女儿这边,支持女儿到美国留学。1980年,查乌拉在得克萨斯州攻下了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

1994年,查乌拉被美国NASA选中,参加为期一年的太空严格训练,身份是航天飞机太空任务专家。1997年,查乌拉首度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在那次太空之旅中,她研究了太空失重现象,并且进行了世人瞩目的太空行走。当她回到地球的时候,她已经在太空中完成了650万英里的旅程,绕地球飞行252圈,在太空中呆了376小时,并且把音乐、几件母校的T恤衫和一些照片带上太空。

然而,悲剧让这个矢志摘星揽月的女性永远留在了浩瀚的宇宙中。2拉蒙:太空之旅无限平静

“太空之旅无限平静,真希望能永远留在太空!”这是以色列第一个宇航员拉蒙上校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发给家人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上的话!

他早就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斗英雄。1997年4月29日,他成了全世界犹太人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在那一天被选拔为美国NASA的宇航员。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外界当时并不知道这位以色列宇航员的真名实姓,只知道他是一名执行过多次战斗任务的勋章飞行员,是一名电子工程师,代号“A上校”!“A上校”曾在以色列国防军空军中任过不同的指挥与作战职位,在他的战斗生涯中,不止一次遭遇空中险情,被迫跳伞。一年后,当美国NASA开始向外界全面推介新培训的宇航员时,“A上校”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拉蒙的名字这才见诸报端,他的后备队员———马约中校的名字也同时披露。

今年48岁的拉蒙上校1954年6月20日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妻子的名字叫罗娜,两人有四个孩子,双亲生活在以色列的贝尔谢巴。1972年,拉蒙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并于不久被派送到飞行训练学校学习飞行。

1981年,拉蒙率8架F-16战斗机神不知鬼不觉地远程奔袭伊拉克巴格达近郊法国人帮助修建的奥西拉克核设施,此战震惊世界。为了不被雷达发觉,拉蒙的战斗机编队以极其紧凑的编队飞行,使得地面雷达屏幕上看到的信号是一架普通的民航客机,结果一举成功!

时为以色列战斗英雄的拉蒙终于觉得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在1983年至1987年期间脱产到特拉维夫大学学习,取得了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他又出任F-4“鬼怪”战斗机中队副中队长,并且参加了中队指挥主官培训班的训练。1990年至1992年,拉蒙如愿以偿地当上了F-16战斗机中队指挥官。1992年,他创记录地一年飞行1000小时!1994年,拉蒙的军衔升为上校,并且出任以色列空军武器研发与采购处处长。1997年的某一天,一名同事打电话给拉蒙,问他想不想当宇航员?刚接到电话的时候,拉蒙觉得同事是在跟他开玩笑,所以当晚下班的时候他打算离开办公室回家。外人不知道的是,拉蒙此时已经递交转业报告,准备离开空军回家做生意赚钱去了。由于拉蒙是以色列第一个宇航员,所以随着他真实身份的曝光,人们这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母亲是逃出奥斯维辛纳粹大屠杀难民营的幸存者,他认为自己能成为以色列第一个宇航员简直就是“奇迹”!

正是由于这一奇迹,所以当今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时候,以色列官方组织了一个300人的代表团参观发射过程,他升空的消息占据了以色列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

3赫斯本德:他的梦想是飞向火星

“他们作出了无畏的牺牲,把他们的生命和毕生的精力全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和全人类。”这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机长里尔·赫斯本德1月28日在太空中为纪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17周年发表的纪念遇难宇航员的讲话。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四天之后,赫斯本德和全体机组人员魂断太空!

今年45岁的美国空军上校赫斯本德1957年7月12日出生在得克萨斯州的阿马里诺,已经结

婚的他有两个孩子。在妻子和孩子们的眼中,他是一个热爱工作钟爱生活的人,工作之余爱唱歌,好水上运动,喜滑雪,只要有时间的话愿意跟家人在一起。

赫斯本德1975年毕业于得州阿马里诺中学,1980年获得得克萨斯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赫斯本德即参加美国空军后备役军官团训练计划。1981年10月,赫斯本德从飞行学校毕业后即被派驻加州赫姆斯泰德空军基地飞F-4战斗机。由于出色的飞行技能,赫斯本德又被选派到美国空军试飞员学校受训。此后,他转战世界各地,试飞过40余种不同类型的美军战机,总计飞行时数达3800小时。

赫斯本德是1994年12月被NASA相中的,1995年3月到约翰逊航天中心报到,参加为期一年的宇航员强化训练。完成训练之后,赫斯本德成为宇航员办公室代表,负责航天飞机的改进、重新登月以及载人飞往火星的计划。赫斯本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飞向火星,探索那个令人类痴迷的神秘星球。1999年,他作为“发现”号宇宙飞船的飞行员首次进入太空,并在太空里生活了235小时又13分钟。最让他难忘的是,他和各位宇航员进行了国际空间站的首度对接,并且为2000年年初首度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的宇航员准备了4吨多的补给。

4麦库尔:留下了妻子和3个孩子41岁的威廉·麦库尔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驾驶员。麦库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美国海军飞行员,有2800小时的飞行经验。然而,就是这位飞行经验十分丰富的飞行员仍对首度太空之旅充满了惊奇与兴奋。1月30日,他在接受NPR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太空的经历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除非你能亲自到太空,否则无法想像人类在太空是怎么回事。”这位也是得克萨斯出生的海军试飞员是1996年成为美国宇航员的,他离去了,留下了妻子和3个孩子。

5安德森:为数不多的黑人宇航员

43岁的宇航员迈克尔·安德森是美国NASA为数不多的黑人宇航员之一。他非常乐于挑战飞行的冒险。这位纽约出生,在军营里长大的黑人宇航员告诉记者说:“我乐于冒险,因为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非常重要。如果你能了解宇航飞行的话,那么一定会明白这个潜在的领域有多重要。”安德森是1994年入选美国NASA宇航员的,之前是美国空军飞行员。这是安德森第二次进入太空。1998年,他曾前往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执行过任务。

6布朗:唯一的单身汉

46岁的宇航员戴维·布朗是美国海军的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也是一个医生。他是在大学获得了医学学位后加入美国海军,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并获得上尉军衔的。1996年,他入选NASA宇航员,他对当宇航员经历的理解是:“团队、安全和注意力集中至关重要!”这位飞行员是唯一的单身汉。

7克拉克:美国军中传奇女性

41岁的克拉克堪称美国军中传奇女性:她先是美国海军的航空军医,后又成为潜艇上的潜水医官,1996年又被选为宇航员。她此次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太空肩负着80余项科学实验。她的父亲忍不住夸女儿说:“她就爱自己干的工作,而且干得非常漂亮。”克拉克已经结婚,有一个孩子。克拉克的弟弟丹尼尔·萨尔顿迄今仍不愿意相信他的姐姐已经不在人世的残酷事实。他告诉记者说,就在航天飞机返回地球之前,姐姐还抽空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她在航天飞机上的感觉如何如何地好,然而,在15分钟后,一切都消逝在茫茫太空中了。不过,弟弟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我唯一能高兴的就是她终于上了太空,实现了她梦想已久的愿望。”最震惊的是克拉克的伯母比蒂:“我真的无话可说,因为我的儿子2001年刚刚在世贸中心遇难,现在却又轮到了克拉克!”

  

  在人类几十年的太空探索中,有超过400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宇航员出使过太空,他们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这些记在了航行日志上,但他们均拒绝把日志公布于世,因为这些经历与感受超出了我们人类的认知范围,他们担心别人会将他们视为疯子。

  太空看见“雪人”

  第一个注意到“地球物体放大效应”的宇航员是美国人戈尔东·库珀尔,他在太空轨道飞越中国西藏上空时,仅凭一双肉眼看见了房舍和其它建筑物。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物体在300公里的距离就已经无法辨认了。俄罗斯宇航员维塔利·谢瓦斯季亚诺夫也证实,他在太空轨道见到了俄罗斯疗养胜地索契。谢瓦斯季亚诺夫说,“我清楚地看到了港口和两层楼的小房子。”而宇航员格奥尔吉·格列奇科则透过飞船的舷窗拍摄到了空气中浮动的冰。格列奇科说,有的时候,你能从太空中看见一些奇异的东西,例如,当他们飞越蒙古时,突然见到了人的影像,其大小有100至200公里长,脑袋、军大衣、脚都非常清楚。格列奇科与飞行同伴们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雪人”,也许正是雪塑造了这个庞然大物。

  宇航员变恐龙

  宇航员变恐龙不是危言耸听,它也是宇宙航行中的奇异现象之一。1995年,宇航试飞员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在宇宙人类生态国际研究所首次公开谈到这一点,而且不止一名宇航员经历过这种非常离奇的感受。克里切夫斯基说,人会突然脱离自己所习惯的人性方式,进入到一种兽性状态。一名宇航员告诉克里切夫斯基,说自己曾经处于恐龙的形态!而且他还感觉到,自己正行进在某个星球上,翻越峡谷和深渊。宇航员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爪子、鳞片、脚趾间的蹼,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背上的皮肤就像脊骨上竖起的角质片。还有一些宇航员会感觉自己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甚至是外星人。

  有时,在太空轨道飞行能产生“感应效应”。某个时刻,宇航员会突然感到,某个看不见的东西正用沉重的目光从背后注视着他。然后,这个“看不见的东西”会主动使你了解他,一阵低语传来,谈话内容直接传达到对方意识的深处。为了让宇航员信服,这个“声音”还常常说出一些宇航员家庭中的琐碎事情,这些事情大都与家中的先人有关。那么,是谁在地球上空如此遥远的地方向人低语呢?

  有人认为,“太空低语”不同于我们人类智慧,是外星文明的产物,他们利用催眠术,通过意识和潜意识使人类确信他们的存在,并驱赶人类离开早已属于他们的宇宙。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们(外星人)早就知道地球人,而且了解得很清楚呢?

  苍穹传来犬吠

  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经常听到一些神秘的声音,而事实上,宇宙空间应该是寂静无声的。宇航员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曾富有激情地描述过宇宙中的神秘之音——“大地的黑夜从下面飞过,突然,从黑夜里传来狗的叫声。我一阵惊讶,这不是我们莱科(太空试验犬,已于太空轨道)的声音吗?之后幽静中又清楚地响起婴儿的哭声和一些其它声音。”沃尔科夫说,这一切都无从解释,但感受却十分真切!

  宇航员格奥尔吉·格列奇科在太空轨道遇到过一件奇怪的事,当飞船经过智利的哈恩角海峡时,他突然感觉到了危险,似乎一只猛虎就要扑到他的背上。格列奇科说,可怕的恐惧感简直令人窒息。据说古代有许多船在此沉没。

  宇航试飞员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认为,人类必须认真研究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所遇到的“神奇的梦幻般状态”,这种研究不仅有利于航天飞行的安全,或许还可以掀开宇宙神秘面纱的一角。

1961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随“自由”7号飞船到达距地球116.5英里的远地点,他在亚轨道飞行持续了15分钟,成为美国第一位太空人。

1959年,斯基拉等七人被美国宇航局选为第一批宇航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海军试飞员。出于政治方面的需求,美国宇航局大力宣传这七名宇航员的事迹,使他们成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目前,这七人中只有两人健在。

1962年10月,斯基拉参加了水星计划的第五次飞行,环球地球飞行了六周,飞行时间超过9个小时;1965年12月,他作为指挥官参加了双子星6号的航天飞行;1968年10月,他又作为指挥官参加了阿波罗7号的飞行,此次飞行历时11天,目的是为正式登月测试流程和设备。1969年,斯基拉从美国海军和美国宇航局退休。他曾同美国宇航局前公共事务官员埃德·巴克比(Ed Buckbee)合著过一本书,名为《真正的太空牛仔》,描述了参与水星计划的宇航员,以及他们对美国太空计划的贡献。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Yury Alekseyevich Gagarin) 1934年3月9日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区的克卢希诺镇集体农庄庄员家庭。白俄罗斯人。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首次太空飞行之后,加加林积极参加训练其他宇航员的工作,1961年5月成为宇航员队长,1963年12月荣升为宇航员训练中心副主任。 在训练其他宇航员的同时,他自己并没有放弃训练,梦想着能够再次进入太空。 1967年4月,他完成了“联盟”号飞船首次飞行的培训准备工作,成为宇航员科马罗夫的替补。 他在进行宇航训练之余,并未放弃驾驶歼击机,还专门进入茹科夫斯基航空军事学院继续学习飞行,并于1968年2月毕业。 1968年3月27日,他和飞行教练员谢廖金在一次例行训练飞行中,因一架双座喷气式飞机坠毁而罹难。加加林死后,其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壁龛里,他的故乡格扎茨克被命名为加加林城,他训练所在的宇航员训练中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纪念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的壮举,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缅怀这位英雄人物。

1963年6月14日和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连续发射了由贝柯夫斯基驾驶的"东方-5"和由捷列什科娃驾驶的"东方-6"号航天飞船。两艘飞船的入轨时间相差两天,在轨道上的最近距离相隔48km,而在同一天返回地面。

这次飞行的意义在于,"东方-6"号飞船的驾驶员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个飞进宇宙的女性。她一共飞行了70小时40分钟49秒,绕地48圈。这次飞行正是在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开幕的前夕。这一事实本身强有力地表明,妇女可以在任何方面与男人并驾齐驱。

另见:

1926年3月16日:美国火箭研制的先驱者、科学家罗伯特·戈达德在他姑妈家的菜园里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助推火箭,这枚火箭上升了41英尺。

1957年10月4日晚: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一号”,这个略显粗糙的金属小圆筒的发射成功,象征着人类探险新时代的开始。

1961年4月12日:苏联27岁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成为飞出地球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的第一人。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1961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随“自由”7号飞船到达距地球116.5英里的远地点,他在亚轨道飞行持续了15分钟,成为美国第一位太空人。

1961年8月6日—7日:26岁的苏联宇航员格尔曼·季托夫在两天25小时的飞行中,环绕地球17圈,飞行中他首次启动了宇宙飞船的人工控制系统。

1963年6月16日:苏联宇航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升空,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她在太空停留了2天22小时,绕地球飞行48圈,超过当时美国的任何一位宇航员。

1965年3月18日:苏联“上升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他漂出宇宙飞船,以每小时1.5万英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了10分钟。

1966年3月16日:美国宇航员在太空中成功完成“双子星座”8号宇宙飞船与不载人飞船“阿金娜”号的对接。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头盔中影像)和

巴兹·奥尔德林(如图)乘

“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

1967年4月24日,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一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

1969年1月14—17日,苏联的联盟4号和5号飞船在太空首次实现交会对接,并交换了宇航员。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上的宇航员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将足迹留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

1971年4月9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艘长期停留在太空的“礼炮”1号空间站。

1975年7月15—21日,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和苏联的联盟19号飞船在太空联合飞行,成为载人航天的首次国际合作。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成为现实。

1984年2月7日,美国宇航员麦坎德列斯和斯图尔特不拴系绳离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第一批“人体地球卫星”。

1984年6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宇航员麦坎德利斯使用载人机动装置,离开航天飞机320英尺,完成了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1984年7月25日,苏联萨维茨卡娅离开礼炮7号空间站,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

1985年7月25日,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

“挑战者”号起飞时爆炸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一次空前的、巨大的航天灾难。

1986年2月20日:苏联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由“质子”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轨道,其重量达123吨,工作容积400立方米,由工作舱、过渡舱和服务舱三部分组成。它是目前寿命最长的空间站。

1994-1995年,俄罗斯的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停留438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宇航员;而美国的露西德于1996年在和平号上停留了188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女宇航员。

1995年2月,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美国宇航员柯林斯成为第一位航天飞机的女机长。

1996年拍摄的"和平"号空间站

1995年3月2日—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其上的7位宇航员加上和平号上的6位宇航员,共有13位宇航员同时在太空,成为同时在太空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1995年6月2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次对接,开始了总计9次的航天飞机与空间站的对接。

1996年11月19日-12月7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一次最长的太空飞行,历时17天15小时53分钟。

2000年10月31日:俄罗斯向国际空间站送去第一个长期考察组,使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由无人状态转为有人状态。 考察组由美国宇航员威廉·谢泼德和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谢尔盖·克里卡廖夫组成,他们在国际空间站停留到2001年2月。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上遇难的七名宇航员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以色列籍宇航员)全部遇难。

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从1971年至2000年,苏联及俄罗斯总共发射7个空间站——6个礼炮号空间站及和平号空间站。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7月26日北京时间22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8月9日成功返回着陆

1 我是小小宇航员作文和手抄报

我的理想是当上一名宇航员,坐上宇航员的位子,在太空中遨游着,发现许许多多的太空奥秘,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下一个“杨利伟”。

我买了许许多多的宇宙知识类的书,喜爱宇宙类的知识,也喜爱宇宙探秘。我想知道著名的“黑洞”是一副什么样子,它引人瞩目的地方在哪里;想去到每一个星球上,去银河系外有缘的别的星系,探索一望无际的宇宙的尽头在那里,是个什么样;我要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插上我的小旗子,以示我不朽的成绩;我要登上火星,看看火星上独特的环形山;我要登上金星,测量出它的温度;我还要观察流星长长的尾巴是些什么材料;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亲眼看到中国的奇迹——长城。(用排比的手法写出自己一个个梦想,揭示树立理想的缘由。)这是我梦想成为一位宇航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在太空中看地球、在太空中遨游着,这是十三亿七千多万人的梦想,也包括我。

尽管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是我可以从现在做起,为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知道,要当一名宇航员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所以我要坚持锻炼;我也知道,要当一名好的宇航员必须有好的思想品质,所以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我还知道当一名宇航员必须有充足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我多阅读课内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航天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

为了我的梦想,我会不断的锻炼,是自己真正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宇航员,在太空中遨游着、冒险着。

2 小小宇航员看图写话怎么写

看图写话要求要有自己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通过日常积累的语言和想象力来完成描写。范文如下:

1、一天,老师让大家想想长大做什么。小明想了想说:“长大以后就坐着飞船去月球看看。”结果,小明晚上真的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自己穿着红色上衣,开着飞船,就去月球了。

2、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长大了成了一名宇航员,开着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看到了星星和月亮离我们那么的近,还对我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好像在欢迎我。

(2)小宇航员航天故事图文扩展阅读

写作技巧:

1、第一个字:看。也就是说,拿到图,先仔细观察内容。

2、第二个字:想。从图中找出的主要信息后,围绕主要信息展开联想。可以想一想前因后果,可以想一想人物之间的互动等。

3、第三个字:说。把从图中找到的信息和想象到的内容连成一段话,并说出来。一边看图一边说,同时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内容。

3 关于宇航员的故事 短一点的

262个字删删就好,与好习惯有点关系

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既细小又重要的事情。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4 看图写话小小宇航员

小明可喜欢看关于神秘宇宙的图书了,他简直就是个宇宙迷,不管什么时候看书,他手中拿的一定是关于宇宙的图书。

有一天晚上,小明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宇宙的秘密》。小明看得可投入了,眼睛一直盯着书看,一眨也不眨。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觉得就到了睡觉的时间,小明揉了揉眼睛,也渐渐不由自主的睡着了,还不时发出了阵阵打鼾声。小明睡着睡着,就进入了梦乡,这个梦非常奇怪。小明梦见了自己成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宇航员,身上穿着一件雪白的宇航衣,仿佛自己的身体庞大了许多,笨手笨脚地走进了登上宇宙的火箭。只见火箭里的装备可先进了,“滴滴滴--”那是什么声音呀,原来是火箭充满电了,可以起飞了。“刷刷刷”火箭电一般地起飞了。突然,整个火箭一片漆黑,原来,火箭冲破大气层啦!小明大喊一声:“开灯!”“啪”地一声整个火箭亮堂堂的。小明在频幕闪个上清楚的看见黑乎乎的宇宙上一颗颗星球旋转着,星星们闪烁着,好像非常欢迎小明来到它们宇宙家园。忽然,小明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地球,高兴极了,他想:没见过地球的外形还真不知道地球时隔那么远的物体呀!不知到怎么回事,显示屏上显示出了几个字“请注意,请注意,有情况,有情况”小明向外一看,原来火箭旁边有一架飞碟:形状像一个倒过来的碗。这时,飞碟里走出了一群外星人:大头小身体,有瘦有胖有高有矮,样子十分滑稽!看见了外星人,小明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一个外星人说:“朋友,我们来自一个特别奇妙的地方,除了我们谁都不知道怎么进去,我们想了解一下一个叫什么中国的国家,你能和我们交为好朋友,带我们去中国参观一下吗”小明连外星人都特别喜欢,别说跟他们交朋友了,小明便爽快地答应了。从此,小明不但和外星人交了朋友,地球也多了一种生物--外星人。

这次愉快的旅程让小明大开眼界,他多么希望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呀!

5 短一的航天员的故事

短一点的宇航员的故事??

6 中国航天小故事

聂海胜的故事是聂海胜小时候刻苦学习,并且靠自己赚了上高中的学费。

聂海胜对待学习,自觉而刻苦。尽管没钱买学习资料,但课本上的内容,在哪页哪个位置,他都清清楚楚。

读小学时他经常穿着姐姐的旧布衫,打着赤脚,但学习很刻苦,特别是数学成绩好,经常考满分。初中毕业考试,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那个假期,他搬木材、下地干活,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整个杨垱镇只有两个学生考上。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

每次放假,他还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十几块钱。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聂海胜的人物成就:

聂海胜是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2005年10月,他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在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聂海胜成为继刘旺之后,第二个手动驾驶神舟飞船的中国人。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太空感人故事

  阿方索·卡隆于1961年11月28日出生在墨西哥城,从小就想成为导演和宇航员,不过因为不想参军而放弃了宇航员的梦想。在《地心引力》中,他对宇航员和宇宙的想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与释放。这部花费4年半时间拍摄的太空**,上映后获得观众与业界一致好评,虽然没给他一座“最佳影片”小金人略有遗憾,但6个技术类奖项和“最佳导演”的称号可算是对阿方索·卡隆的另一种补偿。

  和李安去年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地心引力》在视觉上充满了大量复杂特效,但核心却依然是情感故事。为了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卡隆在片中加入了不少挑战极限的动作元素,失重的优势给他提供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为了区别于此前的太空类影片,卡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片中的太空和科技元素,坚持要在细节中取胜。他不仅用4年时间阅读大量资料,还专门请来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作为影片顾问。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卡隆一开始就提出较为冒险的3D拍摄,“我想让观众从**开场起就融入整个太空的背景,从主观上沉浸其中,就好像跟随着角色漂浮起来一样。”

  《地心引力》中只有两个主要角色,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宇航员基本集中了全篇九成戏份,这也是卡隆钟情于这个剧本的最主要原因。影片的背景放在外太空,角色处于对外隔绝的状态之中,要处理好这样一个可能会显得沉闷而枯燥的故事,需要导演极大的功力。片中的运动长镜头是卡隆的优势之一,也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卡隆说:“运动长镜头是我一直探索的拍摄手法,我很小心不让自己是出于炫耀而拍长镜头。作为**的修辞手段,其妙处应该是为了揭示某种镜头中的可能性,而非无限夸大这种可能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0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