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刚才听了李明同学介绍“元宵节”,我们都知道了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团团圆圆。然而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所有的节日中是不是只有元宵节才象征着团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韩梅同学所要介绍的“中秋节”吧。
例2:刚刚听完李明同学介绍“元宵节”,同学们是不是回忆起了与家人团聚、吃汤圆的美好时光呢?接下来韩梅同学将要介绍的节日,也是和家人团聚有关的。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
例3:刚才李明同学介绍的“元宵节”是情人相聚的日子。一对对情人在圆月下吃着汤圆,这是多么浪漫的画面。而在另一个圆月之夜,家人共聚一堂,吃着月饼赏月,不也是很温馨的一幕吗?接下来有请韩梅同学为我们介绍“中秋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您会在哪里过节?回到父母家中陪父母过节 : 618人占:5685%在自己家中过节 : 151人占:1389%同亲朋好友一起过节 : 100人占:92%其他方式度过 : 218人占:2006%
2012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2月6日,今年元宵节大家都是在哪里度过的呢?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网民选择回到父母家中,全家一起度过元宵佳节。有14%左右的网民选择在自己家中过节;还有一成左右的网民选择和亲朋好友一起过节,最好有20%左右的网民选择其他的方式度过元宵节。
你觉得元宵节什么东西最有节味?和家人包的汤圆 : 185人占:1909%自己DIY的花灯 : 201人占:2074%众人竞猜灯谜的场面 : 338人占:3488%精彩的“元宵节晚会” : 158人占:1631%其他方面 : 87人占:898%
“元宵节”上大家都会做些什么呢?大家又觉得什么最有“节味”呢?选择参与活动的网民比较多,比如逛灯会、做兔子灯、看电视、吃元宵;还有的网民选择做其他事情或者是跟平时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选择这两项的网民各占一成左右。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3488%的网民认为众人竞猜灯谜的场面最有节味”,选择“和家人包汤圆”和“自己DIY花灯”的网民各占两成左右;选择“元宵节晚会”的占16%左右,选择其他方面的网民不到一成。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您会为亲朋好友送去什么?送元宵 : 320人占:3232%送各种礼品 : 268人占:2707%送去最美好的祝愿 : 301人占:304%其他 : 101人占:102%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会为亲朋好友馈赠什么礼物呢?有3232%的网民选择馈赠元宵;2707%的网民选择馈赠礼品;30%左右的网民选择送去最美好的祝福;还有10%左右的网民选择其他方面。
您觉得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节日对你来说是怎样的?非常重要,非过不可 : 631人占:5947%挺重要的,如果有时间就过 : 317人占:2988%无所谓,可过可不过 : 74人占:697%不重要,从来都不特意去过 : 39人占:368%
正月十五这个传统的“元宵佳节”,对大家来说是否重要呢?大多数网民都认为“非常重要‘非过不可”这样的网民大约六成左右;认为“挺重要的,有时间就过”这样的网民大约三成左右;认为“无所谓,可过可不过”的网民大约有7%;只有3%左右的网民认为“不重要,从来不特意去过”
“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赋予“元宵节”新的解释,元宵不但是圆的而且很甜,这一点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还会赋予类似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意义,这样的传统节日也一定会不断的发扬光大。
唐朝过元宵节习俗1
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过元宵节习俗2
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明朝过元宵节习俗3
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清朝过元宵节习俗4
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现代过元宵节习俗5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之为上元节、元夜、灯节,是历朝各代庆典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之一。春节过后半个月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沿袭至今;,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流光溢彩的灯会了,那么元宵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除了灯会,不管是被继承的还是失传的,元宵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下面一一为大家介绍。
一说是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人们如果在这三元之日洁身诵经,就可以接近神佛,得到幸福。三元中的上元就是元宵节。—《中国奇风异俗》繁体竖版P29。
另一说是,汉代张灯祭祀太乙天神,又受到佛教”大神变”“燃灯礼佛”影响,便诏令天下士族庶民,家家一律挂灯,从这种佛教礼仪,演化成了民间盛大的灯节。
还有一说是灯节具有祈福的意义。元宵点灯与春秋季节点火把祈年及早期农耕“大火星”庆典相照应。
还有一说是汉武帝时期,有一名宫女叫元宵,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因为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因此想要投井自尽。东方朔为了帮她,就在朝堂外说玉帝要在正月十六派火神君火烧长安,并告诉汉武帝,火神君喜欢吃汤圆、看灯会,如果正月十五,皇上及百官到街市上赏灯游玩就能化解,汉武帝言听计从,而宫女也借机回家与父母团圆,后来便形成习俗。-《插图本节日用唐诗》P45
元宵节的发展历程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朝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到了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志。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有人说,“相信自己,只要有爱,幸福就一定会存在。不是你拥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而是你创造了天长地久的爱情”。元宵节无疑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