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一道化学实验题.....

初中的一道化学实验题.....,第1张

我猜一下:1中是混有乙醇的氢氧化钠溶液

2中是混有酚酞的盐酸溶液

先向1中加少量2溶液,酸碱中和后,剩余的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加过量2溶液后,盐酸剩余,使酚酞变为无色。

乙醇和很强的强碱反应,如果氢氧化钠算是那种极强碱,氢氧化锂应该可以了,氨水好像也可以。

希望我没打错 (ˇˍˇ) 想~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比如气体与沉淀,Nacl稀硫酸混合和hcl NaSO4混合没区别。这个验证其实没什么意义,不过你加入agno3没什么用,cl又跑不了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到了冬季,人们常用煤炉取暖。你知道点燃煤炉子的整个过程中有哪些知识与我们初中化学有关系呢?

先说一说火源——火柴。火柴头由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等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主要由红磷和其他物质调制而成。当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与火柴头摩擦时,产生热量,发生氧化反应,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氧气与硫反应,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最终引燃火柴梗。为便于使火柴梗更容易燃烧,常常在火柴梗上涂上一层易燃的石蜡。你可以试着写出些过程中你能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快速将煤引燃,应先用火柴引燃火草,之后在其上方放上劈柴,最上层放上煤。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一个顺序?说明引火草、木柴、煤炭三者之间的着火点有什么关系?

木柴经特殊加工可得到甲醇,化学式为CH3OH;煤炭经加工可得到多种有机物,其中一种叫做苯,化学式是C6H6。你可以试着写出以上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煤炭一经点燃,我们常看到烟筒中有时冒黑烟,有时冒黄烟,同时有难闻的气味,其中有一种具有 性气味的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你知道它是哪种物质?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燃烧很旺时的主要反应是:C + O2 CO2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热量使上方的煤炭预热,二氧化碳气体遇到炽热的炭发生了反应:CO2 + C2CO;之后CO随气流排出时遇到明火。我们则看见燃烧很旺的炉子上方有蓝色的火焰产生,这就是CO在燃烧。

如果在燃烧很旺的炉子上方煮水,水沸腾后有水溢位流进炉子中去,我们则看见炉子燃烧更量,并且听到呼呼声,这是因为流进炉子里的水气化与赤热的炭发生反应生成了CO和H2。反应方程式是:C + H2O CO +H2 ,这也是水煤气工厂生产煤气的主要反应。

时间久了,产生的炭黑等物质使烟筒排气容积变小,造成排气不畅,进入空气不足,炉火也就不旺了,此时有较多的一种无味有毒气体——CO产生。如果房子密封性好,房间空气交换不及时,炉内气体泄露,房内的人很容易造成煤气中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冬天取暖时,烟筒要密封好,并及时清扫烟筒,使其排气畅通。

初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怎么做?

酸碱盐主要要联络生活,要有一些必备的生活常识。尤其是厨房中的一些调味品例如醋(醋酸弱电解质),食盐(NaCl),小苏打等

溶液反应,要注意是否有气体,沉淀生成

要注意说清实验现象,初中阶段主要要注意复分解反应,遇到有关溶解度的问题要考虑物质的溶解度,尤其是特殊的那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跟温度的关系,如KNO3。。要注意题眼,是否提到溶液的温度,还有一定要记住集中反应放热的例子

↖(^ω^)↗加油呦!

会学好的,祝你中考成功!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求助为了探究Zn,Fe,Cu

用铁粉与铜盐溶液、锌盐溶液反应,看清现象,即可得到金属活动顺序。

如何进行初三化学实验探究复习

多练多总结。不过这个节骨眼也没什么时间了。

可以把错过的题目拿出来看看,先遮掉答案(可以用涂改带遮)在脑内回答,不会的再看原来的答案。还有就是要拓宽自己的思维,基础是该掌握的化学方程式与反应现象结论都要烂熟于心。

答疑的时候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

初三化学实验

有趣的化学实验—隐形墨水

相信有很多人在孩童时代便已看过或玩过所谓的「隐形墨水」,当时一定会感觉到相当的好奇,即使告知原因也无法了解。然而当我们学过国小自然科、国中理化或高中化学之后,对应形墨水的原理便能恍然大悟了。其实当时的隐形墨水之原理也非常简单,它仅仅是利用酸检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而已,除了应用化学变化中的酸碱中和之原理之外,还可利用其它的化学反应—如沈淀反应、氧化还原、错离子形成及催化反应等现象,来配制隐形墨水。为了进一步揭开隐形墨水的秘密,以下仅以酸碱型、沈淀型、错离子型、氧化还原型及催化型等五种隐形墨水的配制与使用加以说明供作参考。

一、酸验型之隐形墨水

将酸碱指示剂如酚钛溶液滴2滴于酸性溶液(如01M HCl)中,并利用毛刷沾酸性溶液将滤纸涂满,待干后再利用毛笔沾取碱性溶液(如05M NaOH)做为隐形墨水(无色透明),并在滤纸上写字,则便会在白色滤纸上出现粉红色字来。如改用其它常用的酸检指示剂(如广用指示剂)加于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再用毛刷将其涂在滤纸上而呈现红色(或蓝色)纸张,待干后用毛笔沾取碱性(或酸性)溶液在上述处理过的红色滤纸(或蓝色滤纸)上写字,便会出现红色底蓝色字(或蓝色底红色字)来。其结果列于表一,而常用指示剂之颜色变化范围列于表二。

表一 酸碱型隐形墨水之颜色变化

01M HCl加指示剂

01M NaOH加指示剂

酚钛(滤纸呈白色)

溴瑞香草蓝(滤纸呈**)

广用指示剂(滤纸呈红色)

酚钛(滤纸呈红色)

溴瑞香草蓝(滤纸呈蓝色)

广用指示剂(滤纸呈蓝色)

05M HCl

-

-

-

红色底白色字

蓝色底**字

蓝色底红色字

05M NaOH

白色底红色字

**底蓝色字

红色底蓝色字

-

-

-

表二 常用指示剂之颜色变化

指示剂

pH和颜色变化范围

酚钛

82(无色)~100(红色)

溴瑞香草蓝

60(**)~76(蓝色)

广用指示剂

4 5 6 7 8 9 10

红 橙 红 绿 蓝 靛 紫

二、沈淀型之隐形墨水

利用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反应时会产生不溶性之有色沈淀物来配制成沈淀型隐形墨水,例如(1)由硝酸铅或硝酸银溶液与硫化铵溶液作用产生黑色的硫化铅(PbS)或黑色的硫化银(Ag2S)沈淀。(2)由硝酸铅或硝酸银溶液与碘化钾溶液作用产生**的碘化铅(PbI2)或**的碘化银(AgI)沈淀。(3)由硝酸铅或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作用产生白色的氯化铅(PbCl2)或白色的氯化银(AgCl)沈淀。前者(1)与(2)可在白色滤纸上呈现出黑色或**字型,而后者(3)可在预先染成黑色的滤纸上呈现白色字型来。其结果列于表三,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Pb2+(aq)+S2-(aq)→PbS(s)黑色

2Ag+(aq)+S2-(aq)→Ag2S(s)黑色

Pb2+(aq)+2I-(aq)→PbI2(s)**

Ag+(aq)+I-(aq)→AgI(s)**

Pb2+(aq)+2Cl-(aq)→PbCl2(s)白色

Ag+(aq)+Cl-(aq)→AgCl(s)白色

表三 沈淀型隐形墨水之颜色变化

硫化铵溶液

(NH4)2S

(滤纸呈白色)

碘化钾溶液

KI

(滤纸呈白色)

氯化钠溶液

NaCl

(滤纸先染成黑色)

硝酸铅溶液

Pb(NO3)2

白色底

黑色字

白色底

**字

黑色底

白色字

硝酸银溶液

AgNO3

白色底

黑色字

白色底

**字

黑色底

白色字

三、错离子型之隐形墨水

由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结合成有色的错离子(Complex ion)来配制而成隐形墨水。例如(1)由氯化铁溶液和硫氰酸钾溶液作用形成红色的硫氰酸铁[Fe(SCN)2+]错离子。(2)由可溶性淀粉溶液和碘液作用而形成深蓝色的I3--Starch错离子。(3)由氯化铁或氯化亚铁与亚铁氰化钾或铁氰化钾溶液作用皆分别形成深蓝色错化合物,其结果列于表四,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Fe3+(aq)+SCN-(aq)→Fe(SCN)2+红色

I3-(aq)+Starch→I3—Starch深蓝色

4Fe3+(aq)+3Fe(CN)64-(aq)→Fe4[Fe(CN)6]3深蓝色

3Fe2+(aq)+2Fe(CN)63-(aq)→Fe3[Fe(CN)6]2深蓝色

表四 错离子型之隐形墨水颜色变化

氯化铁溶液

FeCl3

(滤纸呈淡棕色)

碘-碘化钾溶液

(I3-)

(滤纸呈棕色)

氯化亚铁溶液

FeCl2

(滤纸呈淡棕色)

硫氰酸钾溶液

KSCN

棕色底

红色字

-

-

可溶性淀粉溶液

Soluble starch

-

棕色底

深蓝色字

-

亚铁氰化钾溶液

K4Fe(CN)6

淡棕色底

深蓝色字

-

-

铁氰化钾溶液

K3Fe(CN)6

-

-

淡棕色底

深蓝色字

四、氧化还原型之隐形墨水

由氧化剂与还原剂作用时产生颜色变化(产生或消失)之现象而配制成隐形墨水。例如(1)由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碘液作用时碘液的棕色会消失。(2)由过氧二硫酸钾溶液将碘化钾溶液中之碘离子氧化成碘分子而呈现棕色。(3)由草酸将紫红色的过锰酸钾溶液还原成无色的锰离子。其结果列于表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I2+2S2O32-→2I-+S4O62-

棕色 无色

2I-+S2O82-→I2+2SO42-

无色 棕色

5C2O42-+2MnO4-+16H+→2Mn2++10CO2+8H2O

紫红色 无色

表五 氧化还原型隐形墨水之颜色变化

碘酒

I2

(滤纸呈棕色)

碘化钾溶液

KI

(滤纸呈白色)

过锰酸钾溶液

KMnO4

(滤纸呈紫红色)

硫代硫酸钠溶液

Na2S2O3

(还原剂)

棕色底

白色字

-

紫红色底

白色字

过氧二硫酸钾溶液

K2S2O6

(氧化剂)

-

白色底

棕色字

-

草酸钠溶液

Na2C2O4

(还原剂)

-

-

紫红色底

白色字

五、傕化型之隐形墨水

由于催化剂之催化作用而使化学反应发生而且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来配制的隐形墨水。例如(1)由二铬酸钾(K2Cr2O7)催化过氧化氢而分解成水和氧气时,二铬酸钾先转变成暗褐色的过氧二铬酸钾(K2Cr2O9),随后又会放出氧气而回复为原来的二铬酸钾。(1)鲁米诺(Lumionl)在碱性溶液和双氧水存在下受到Fe3+或Fe2+等离子之催化而出现蓝绿色光。因此若将二铬酸钾溶液处理在滤纸上,随后用毛笔沾取双氧水在滤纸上写字,则会出现暗褐色字型,但不久又会消失。若将赤血盐[K3Fe(CN)6]、氯化铁(FeCl3)或氯化亚铁(FeCl2)溶液分别处理在滤纸上,然后在鲁米诺之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许双氧水,于暗室内在滤纸上写字,则会出现蓝绿色光之字迹,但不久又会消失。其结果列于表六。

表六 催化型隐形墨水之颜色变化

二铬酸钾溶液

K2Cr2O7

(滤纸呈橘红色)

赤血盐溶液

K3Fe(CN)6

(滤纸呈红色)

氯化铁溶液

FeCl3

(滤纸呈淡棕色)

氯化亚铁溶液

FeCl2

(滤纸呈淡棕色)

双氧水

(H2O2)

橘红色底暗褐色字随后又消失 -

-

-

鲁米诺之碱性溶液

(Lumionl/NaOH)

-

于暗室内呈现蓝绿色光字,随后又消失 于暗室内呈现蓝绿色光字迹,但在光线下呈深棕色字迹 于暗室内呈现蓝绿色光字迹,但在光线下呈深棕色字迹

六、结论

上述所介绍的五种隐形墨水乃是分别由不同的化学药品,如酸碱性溶液和指示剂,沈淀剂、氧化剂、还原剂、错化剂或催化剂及发光剂等分别调配而成无色透明的溶液作为隐形墨水,而且必须分别在特殊药品处理过之滤纸上来写字,才会由于分别发生酸碱中和、产生沈淀、氧化还原、形成错离子或错化合物或催化作用等而出现各种不同颜色的字型,此乃为隐形墨水之秘密所在。

若将上述几种隐形墨水加以混合,则便可同时针对不同药品处理的滤纸写出不同颜色的字型来,由此配制成一综合型的隐形墨水。如将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及硫氰酸钾溶液等混合成一综合型的隐形墨水时,便可分别在硝酸铅溶液、碘酒溶波及氯化铁溶液等处理过的滤纸上写出白底**字型(PbI2)、棕褐色底白色字(I-)及白色底红色字[Fe(SCN)2+]来。

七、参考资料

方金祥:趣味化学实验讲义。国立高雄师大化学系。中华民国七十九年二月。

萧韵玲、邱宝凤、苏昭瑾、方泰山: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示范实验-一套方便的教具。化学;第四十二卷第三期,A52-A56。中华民国七十三年九月。

国立编译馆:高中基础理化实验手册上册实验3-4化学能转换成光能。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八月四版。

EJKing: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Electrolytic Solutions

作者:方金祥(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化学系)

资料来源:科学教育月刊,第140期,民国八十年五月\

学习初三化学实验其实非常简单,用VCM模拟实验就可以了, 比如,物理实验现象搞不清楚、实验考点易失分,就使用“VCM模拟实验”软体,看实验视讯、操作实验、练实验习题。通过模拟实验把物理实验现象吃透,再通过实验串起所有物理知识,真正做到灵巧运用

有趣的化学实验—隐形墨水

相信有很多人在孩童时代便已看过或玩过所谓的「隐形墨水」,当时一定会感觉到相当的好奇,即使告知原因也无法了解。然而当我们学过国小自然科、国中理化或高中化学之后,对应形墨水的原理便能恍然大悟了。其实当时的隐形墨水之原理也非常简单,它仅仅是利用酸检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而已,除了应用化学变化中的酸碱中和之原理之外,还可利用其它的化学反应—如沈淀反应、氧化还原、错离子形成及催化反应等现象,来配制隐形墨水。为了进一步揭开隐形墨水的秘密,以下仅以酸碱型、沈淀型、错离子型、氧化还原型及催化型等五种隐形墨水的配制与使用加以说明供作参考。

酸验型之隐形墨水

将酸碱指示剂如酚钛溶液滴2滴于酸性溶液(如01M HCl)中,并利用毛刷沾酸性溶液将滤纸涂满,待干后再利用毛笔沾取碱性溶液(如05M NaOH)做为隐形墨水(无色透明),并在滤纸上写字,则便会在白色滤纸上出现粉红色字来。如改用其它常用的酸检指示剂(如广用指示剂)加于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再用毛刷将其涂在滤纸上而呈现红色(或蓝色)纸张,待干后用毛笔沾取碱性(或酸性)溶液在上述处理过的红色滤纸(或蓝色滤纸)上写字,便会出现红色底蓝色字(或蓝色底红色字)来。

现象吗

植物叶子或果皮-----变黄

镁条或锌粒----------有气泡产生

大理石或石灰水-------有气泡产生

酸雨的危害:破坏森林,农作物,植被,腐蚀金属及大理石建筑

防止和保护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初三化学实验?学习初三化学实验可以用VCM模拟实验,安装在电脑上随时都可以做,我一般是在VCM模拟实验上做实验,在VCM模拟实验上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并且可以反复的做,增强对实验的了解,做多几次一般都可以记得住,也有可能VCM模拟实验比较形象生动,跟实物一模一样,而且学起来比较有乐趣。

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 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一、仪器的排列组合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如2000年高考题第24题就涉及主产品的保护,应在收集FeCl3的装置后除去Cl2的装置前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以防止主产品FeCl3的水解。

��二、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三、气密性检查

��凡有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例1.(1994年国家考试中心试测题)有下列实验装置,见图1。

图1�实验装置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后如图1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继续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烧杯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_____操作,其方法是_________。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的化学方程式:B中_________,D中_________。

��(4)C中所盛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分析:根据这套装置的特点,气密性检查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一,关闭活塞a,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与试管存在液面差,则说明不漏气。其二,向长颈漏斗加水淹没漏斗导管,打开活塞a,用手捂住烧瓶B,若长颈漏斗水面上升及E中导管有气泡逸出,则气密良好。(2)(3)(4)请自行完成。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一般来说防倒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例如1993年高考题未冷凝的气体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1996年高考题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装置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1992年高考题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装一个安全瓶b防倒吸。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事故处理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问题是遇到事故发生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冷静的头脑,做到一不惊慌失措,二要及时正确处理,三按要求规范操作,尽量避免事故发生。例如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

��例2.(1997年高考题)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分析:显然A,B,C正确,D不正确。因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而不是用来配制溶液的器具,由于它壁薄口经小不易搅拌且搅拌时易打碎,故D属于错误的操作。

��六、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例如1994年高考题:甲乙两学生制备Mg3N2的实验就属于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评价题。2000年高考题中FeCl3蒸气有两种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同样也属于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

��例3.已知实验室制取乙炔时常混有H2S,PH3杂质气体。图2是两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用来测定CaC2试样的纯度,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

图2�实验装置

��试回答:

��(1)乙炔气体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2)A瓶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

��(4)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若选用此装置未完成实验,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5)若称取agCaC2,反应完成后,B处溴水增重bg,则CaC2的纯度为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学生非常熟习但又有新意的实验考题,瓶A中的液体显然是用来除去混在乙炔气中的H2S,PH3杂质。若为碱溶液只能除去H2S,若为KMnO4酸性溶液则除去H2S,PH3的同时也把C2H2氧化。显然只有用中等氧化能力的含Fe3+的溶液较为理想,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2S+2Fe3+=2H++S↓+2Fe2+�

��PH3+3Fe3+=P+3H++3Fe2+�

��装置Ⅰ的主要缺点为部分乙炔气体会从漏斗口逸出造成实验误差。用长颈漏斗不易控制加水量。装置Ⅱ的主要缺点为由于CaC2和水的剧烈反应产生的泡沫易堵塞导管,故采取的措施是在装置Ⅱ的导管口加上一团疏松的棉花防堵塞导管。

��不难不计算CaC2的纯度为(32b/13a)×100%。

��答案:略。

��七、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它分为实验原理设计和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敲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具有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图3�实验装置

��例4.(1998年高考题)测量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常用仪器、800mL烧杯、100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g·cm-3)、水。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100mL。)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_________。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验操作程序设计题。为确保合金中各组分金属质量分数的准确测定,必须设计出简捷、严密、合理正确的操作程序。其步骤是: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800mL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②往烧杯中注入水,直至水面没过漏斗颈。③在100mL量筒中注满水,倒置在盛水的烧杯中(量筒中不应留有气泡),使漏斗颈伸入量筒中。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保留约100mL空间。④将长颈漏斗(或玻棒)插入烧杯并接近烧杯底部,通过它慢慢加入浓盐酸,至有气体产生。另外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显然是防止反应时样品漂浮。

��八、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是手段,要达到目的还需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剥去假像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与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①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②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③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④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例5.某学生用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的碳酸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①配制碳酸钠溶液250mL,固体碳酸钠(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中砝码为5g,2g,1g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

图4�实验仪器

��②用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盐酸的浓度,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编号

待测HCl溶液的

体积/mL

滴入Na2CO3溶液的�

体积/mL

1

20.0

24.8

2

20.0

23.1

3

20.0

22.9

��(1)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三个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2)计算未知盐酸的浓度(数据精确到0.1)。

��解析: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实验。中和滴定的操作与计算、误差的分析与讨论、指示剂的选择与使用都是滴定实验的重要问题。本题恰恰在这方面作了重点考查,显然第一次实验误差较大。造成误差偏大的原因较多,这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露个人才能的思维空间。可以围绕从溶液配制到滴定终点的整个操作过程去分析讨论:①碳酸钠可能混有碳酸氢钠杂质;②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Na2CO3放在右盘;③碱式滴定管未经润洗;④滴定前,滴管尖嘴内气泡未排除;⑤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终了仰视读数;⑥滴定时可能有漏液现象等等,不再一一赘述。

��c(HCl)=(0.40mol·L-1×0.023L×2)/(0.020L)

��≈0.90mol·L-1

应该是

dnaoh溶液

先不管它a\b\c杯里的试剂,因为这前三种试剂可以是太多种答案。

d杯,牛奶:说明出现白色沉淀,那么就可以排除水

e杯,红褐色涂料:初中化学里红褐色沉淀的只有

氢氧化铁

f杯,蓝色果冻:我们老师给我们描述氢氧化铜沉淀是蓝色絮状物,实验室里的实验结果也是的确这样。

e,f里生成的都是不同的碱,则那个“水”里就一定是某种可溶性的碱溶液。

选项里只有氢氧化钠属碱,那么就得d答案。

另外的

a可能是水,可能是酸

或者其它与碱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溶液

b、c我解释不清,因为是不同的试剂,总之有一瓶是无色酚酞溶液

d杯要么是

镁盐溶液

要么是

亚铁盐溶液

(1)2Mg+O2=2MgO

(2)发出明亮的白光

(3)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①镁条的质量加上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氧化镁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等于氧加镁所以比镁的质量大

②镁遇强热会升华,所以认为质量减小

③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6)铁架台,坩埚钳,打火机,天平,广口瓶

(7)①2Mg+CO2=2MgO+C(点燃)

没资料怎么会有结论

在多孔塑料片上放固体药品。当制取的气体够用了,不需要再发生反应了,就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使试管中的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一些。大理石和稀盐酸分离开,反应就停止了。

等需要反应发生时再打开弹簧夹,液体流下来和固体接触,反应就发生了。

这个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1、(7分)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按要求回答:

(1)盛有由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 ,这是为了防止 ,在试管口处放一块棉花,是为了防止 。

(2)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

。 (3)收集满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上,这是为了

2、(11分)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⑵ 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或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收集某气体,采用装置D或E,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装置B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集气法,这种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主要是 ;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

(4)装置C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集气法,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理与装置C相似,同时装置D、E组合还可以测量收集到的氧气的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

4、(5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2–4中的装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5、(6分)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步骤为:①用夹子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 ③将燃烧匙放入广口瓶并塞紧塞子 ④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 ⑤测定并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发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21% ,请你分析造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写出3条即可)。

6、(5分)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

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上面的实验证明了氧气有 的性质,

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

① ②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

(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阅读题(信息给与题)

1、(6分)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和二氧化硫;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⑴ 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 (填序号 ),理由是 。

⑵ 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2、(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

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因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4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

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1)钠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让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如果预先在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中可以看到液体颜色由 色变为 色。

(3)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 。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一般来说,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有用的,所以要认真读题。背出各种物质(初中常见的)的颜色,就一般能做出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1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