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马丁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是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作家,政治家。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和巨擘。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音韵优美。他的主要作品有《新沉思集》、《诗与宗教的和谐集》等。
2、保尔·艾吕雅(1895——1952年),法国当代杰出诗人。一生写诗和战斗,参加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反法西斯斗争。出版诗集数十种,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丰采的眼睛》、《诗与真》、《凤凰》、《为了在这里生活》、《兽与人,人与兽》、《当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和平咏》等。
3、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保尔·瓦雷里
保尔·瓦雷里(Paul Valery,18711030~1945720),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作有《旧诗稿》(1890~1900)、《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幻美集》(1922)等。
5、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阿尔封斯·拉马丁,全名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认识了一个叫格拉齐拉的姑娘,后来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格拉齐拉》。
1816年秋,他在法国东南温泉镇艾克斯莱班(Aix-les-Bains)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两人相恋。她次年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
—拉马丁
—保尔·艾吕雅
—维克多·雨果
—保尔·瓦雷里
—阿尔封斯·拉马丁
英国三大诗人 拜伦(1788 - 1824) 拜伦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生 跛足的理想主义者,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代表 作有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 《唐璜》等。拜伦所创造的一系列 “拜伦式英雄 ”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们都是孤傲、狂热的叛逆者,孤独苦闷 的骄傲者。 雪莱( 1792 - 1822) 雪莱是 19世纪英国最富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一 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雪莱的代表作主要有诗歌 《解放了 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和 《致云雀》等,其作品节 奏明快,积极向上,也正因为如此,雪莱被誉为 “诗人中 的诗人”。 济慈( 1795 - 1821) 济慈是 19世纪初英国浪漫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代 表作有 《夜莺颂》、 《秋颂》和 《希腊古瓮颂》等。济慈 是一个出身于社会底层且有着坎坷的成长经历的天才诗人 ,英年早逝,却有多部作品传世。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1 4年级 ·语文 ·第十三课 知识链接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19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狂热的文学浪潮—— 浪漫主义运动,我们本课所讲的拜伦、雪莱、济慈都是这一运动中的先驱。熟 悉欧洲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此时欧洲已经经历了一场从思想到制度上全面的 大解放。发生在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欧洲大陆上根深蒂固的 封建制度,在这场大的变革之中,不可一世的路易十六成为了法国历史上第一 个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而后来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拿破仑,也正是在这场大 革命中崭露头角的。 然而这场大变革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他们所渴望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尤其是拿破仑当政之后穷兵黩武,而其后的复辟王朝又逆行倒施。种种复杂的 情绪汇在了一起,诗歌就成了一个有力的表现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漫主 义运动揭开帷幕了。在这场持续时间并不长久的文学浪潮中,诞生了一大批至 今
莎士比亚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诗人,但是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
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他的诗作在内容上赞美革命,抨击传统,批判不合理的现实社会,主张纯洁的爱情。诗思无瑕,充满激情,节奏明快。《西风颂》为雪莱的代表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全集将其诗作、散文、诗剧、论文、书信等尽量罗致,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形象。珀西·毕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英国诗人。1792年生于苏塞克斯郡。这时期英国诗歌的创作,在一批青年诗人手里,经历了一场革命:抗议代替了因袭,抒情代替了说教,恣肆代替了拘谨。雪莱便是这些赞美革命、抨击传统的浪漫派诗人之一。1811年8月,雪莱和妹妹的朋友海里霭·威斯布鲁克出走,在爱丁堡结婚。1816年5月在瑞士,雪莱初识拜伦,两人相互仰慕,成为挚友。1822年7月8日,雪莱与友人驾船出海突遇暴风,不幸舟沉身死。雪莱一生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主张用教育手段改革社会,又主张纯洁的自由的爱情。1818年底,雪莱从英国到意大利居住,从阳光淡薄的岛国进入明媚温丽的地中海,触发了他巨大的创作热情。他完成了四幕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为普罗米修斯树立了新的形象,从一个与天神宙斯妥协者变成不屈的斗士。雪莱一生就是对人类任何形式的压迫进行斗争,他的普罗米修斯体现了这一斗争精神。1819年,雪莱写了著名的《西风颂》。从1820年起直至生命终止的两年半中,雪莱写了不少歌颂南欧民族革命的诗,如:《那不勒斯颂》、《自由》、《自由颂》。抒情诗有《云》、《致云雀》、《致月亮》等。雪莱的散文和他的诗一样也具有明快的节奏,我们在雪莱的诗中看到他是个哲学家,他的散文创作里又看到他的诗一样的激情。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作品一扫古典主义雅致雕饰的诗风,强调“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以其纯朴清新的语言摇写大自然中的景物和人物以及人们的生活。抒发其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挖掘
安提诺乌斯半身像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古代艺术品。它是一个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提诺乌斯的半身像,高达约23米,现存于卢浮宫博物馆。这件半身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半身像的制作。这个半身像是由白色大理石制成的,使用了高度精细的刻刀和锤子雕刻而成。从头部到肩膀再到上臂,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刻出来。尤其是他精细的发型和面部表情,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制作这件半身像需要精湛的技巧和耐心,可见当时希腊艺术家们在雕塑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半身像所代表的意义。安提诺乌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英雄,他曾经参加过特洛伊战争,并以勇敢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个半身像代表了他的形象,也代表了希腊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半身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安提诺乌斯半身像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古希腊文化和历史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对艺术和雕塑的热爱。这个半身像也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灵感之源,许多现代建筑和产品的设计都受到了它的启发。
安提诺乌斯半身像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古代艺术品。它代表着希腊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个半身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它依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你想亲眼见证这个半身像的魅力,不妨去卢浮宫博物馆一睹为快。
中国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狂贺之章、诗佛王维。
外国诗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印度诗人泰戈尔、德国抒情诗人海涅、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意大利诗人但丁。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拜伦、雪莱、柯勒律治一起被称为英国最杰出的浪漫派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夜莺颂》。济慈1795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817年开始写作,1821年因肺结核病逝在意大利。死时年仅25岁。
《夜莺颂》是济慈的代表作,一个偶然的清晨,诗人在树下散心,突然他听到了一阵美妙的歌声,他抬头一看,这歌并不来自人来,而是树上的夜莺。诗人越听越陶醉,几乎把周围的一切都忘记了,就连诗歌本身在此刻也变得不再重要。当夜莺飞走之后,为了纪念这伟大而奇妙的时刻,他把它写成了《夜莺颂》。
此诗分为八节,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章。第一节写诗人面对现实世界时,内心的苦闷和无助。情感的迷茫或苦闷,大多数诗人都会遇到,而济慈也没能逃过。第二节写诗人的想象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和期盼,希望通过酒精的麻醉逃避外界的一切,甚至有了想要隐遁的想法。这隐晦地说明了当时诗人正身处人生的低谷和困境。我要一饮而尽之后悄然离开尘寰,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诗句中的“你”,可能是诗人暗恋的对象,也可能指自己精神向往的纯净世界。第三节诗人描写了青春的躁动和不安,爱情的痛苦和绝望,以及世界的灰暗。“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削瘦、死亡。”第四节的风格开始变得明亮,诗人看起来从晦暗的过去苏醒了,变得充满了活力与希望。在想象的驱使下,开始与大自然对话,对自己的灵魂比肩飞翔。
第五节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芬芳,作为一个热爱自然、一生致力于歌颂自然的诗人,大自然在他笔下呈现出生命的多彩模样。花草、树枝、果树、林莽、田野与玫瑰、绽放的紫罗兰、夏夜的气息……这些都成为了诗人歌颂的对象。第六节,诗人抛出了生命的另外一个主题——黑暗与死亡,尽管这些存在着,但诗人表示并不会屈服,而是面向大自然,发出自己带有狂喜的呼喊。第七节,全诗的主角夜莺出现了,夜莺象征着顽强的生命,象征着地球万物的美好存在,这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在人类变幻不定的历史观念中,依然要保持对古老生命传承的歌颂。最后一节里,诗人再一次通过大自然中的事物,表达由内心的觉醒所爆发出的伟力。当诗人发现夜莺早已飞走,顿时怅然若失,思绪由幻想坠入到现实,他又将不得不面对眼前的一切,进入到循环往复的尘世苦恼之中。因为不愿面对,所以诗人才会在最后禁不住发问:这是个幻觉,还是梦寐?自己是睡,还是醒?
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纯洁可爱的,是无私高尚的,是最能引领人类走向和谐与秩序的。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庸俗、虚伪、污浊肮脏、充满着人的欲望和心机。通过这首诗,济慈想要告诫世人:人生短暂,投身大自然才是让心灵安宁的唯一出路,且不可把生命和时光浪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争斗或奔忙之中。
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乔治·拜伦、雪莱、约翰·济慈、瓦尔特·司各特等,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一、代表人物
1、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2、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3、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4、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5、瓦尔特·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
而后逐渐转行开始写作历史小说,终于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在他死后,浪漫主义时代也随之走向结束。
二、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及音乐剧。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3、《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1812年-1828年拜伦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1812年-1828年出版。
诗中主人公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高傲叛逆的拜伦式英雄,第一章叙述他在葡萄牙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普通百姓的苦难,在西班牙见识了西班牙人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叙述在希腊、阿尔巴尼亚的游历,反应了对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思考。第三章写滑铁卢战役之后,普通人的境遇并无根本改善,传达了死亡是一种解脱的思想。
第四章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号召意大利人团结推翻奥地利的统治。贯穿全诗的是拜伦对自由的歌颂。
4、《唐璜》
《唐璜》是长篇诗体小说,作者是拜伦。
该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5、《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简称《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代表作,它表达了雪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
诗剧是雪莱移居罗马时写作的,完成于1819年。当时,欧洲神圣同盟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以及它们对人民的残酷镇压,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愤慨。于是他利用古希腊神话的素材,创作了这一诗剧,表达自己反抗暴政的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