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好的皇帝

南宋最好的皇帝,第1张

南宋孝宗赵眘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秦王赵德芳六世孙,宋高宗同宗侄子,后过继给宋高宗为子并即皇帝位。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他是个好皇帝!

有作为的皇帝

宋孝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后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后人,一反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他的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秦桧为相十余年,将朝中的主战派,迫害,打压殆尽。所以孝宗帅不过张浚这样志大才疏之辈,将不过李显忠,邹宏渊。手下只有一个虞允文可堪大用。还要和主和派斗争,特别是孝宗当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着,一直影响着他。高宗坚决反对主战,甚至对孝宗说,等我百年之后,你再为之。以孝顺著称的孝宗不可能一点都不听。孝宗为人勤政,节俭,孝宗朝是南宋国力最强的时候。可惜孝宗碰上了小尧舜金世宗这样的明君,金国虽然对宋采取守势,但没有内乱。宋和金此时属于绝对的均势,平衡没有被打破。所以都无法消灭对方。相比两宋的其他皇帝,孝宗更让人同情些。

综观孝宗一朝,对外力图中兴恢复,最后却徒劳无功;在内重新树立起了皇权的威严,但吏治腐败、民乱迭起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淳熙后期,孝宗已经深感力不从心,开始厌倦烦琐的政事,打算让位于太子,但碍于太上皇高宗还健在,一时无法施行。淳熙十四年十月,高宗病逝,孝宗决定服丧三年,以“守孝”为名退位。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孝宗正式传位于太子赵惇,是为光宗,自己退居重华宫,做起了太上皇。

最节俭的皇帝

宋孝宗赵昚(shèn)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史称宋孝宗“性恭俭”,就是恭谨俭约的意思,宋高宗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宋孝宗即位之初,就不肯用乐。他日常生活的花费很少,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也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都没有动用,以至于内库穿钱币的绳索都腐烂了。宋孝宗认为“我其他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能够节俭。”他经常告诉身边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风俗的表率,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教化风俗。”宋孝宗不但节俭,而且尊佛崇道,除奸邪褒忠良,昭雪冤案,励精图治,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节俭需要首先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这样才能保持节操,培养德行,所以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而且人的福德是有限的,珍贵的,所以更不可不珍惜。

历史评价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脱脱等的评价是:“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即位之初,锐志恢复,符离邂逅失利,重违高宗之命,不轻出师,又值金世宗之立,金国奔驰,无衅可乘,然易表称书,改臣称侄,减去岁币,以定邻好,金人易宋之心,至是亦寝异于前日矣。故世宗每戒群臣积钱谷,谨边备,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终不可恃。"盖亦忌帝之将有为也。天厌南北之兵,欲休民生,故帝用兵之意弗遂而终焉。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间父子怡愉,同享高寿,亦无有及之者。终丧三年,又能却群臣之请而力行之。宋之庙号,若仁宗之为"仁",孝宗之为"孝",其无愧焉,其无愧焉!”

其他评价

张说本以父荫入仕,后因娶高宗吴皇后之妹,遂受重用。乾道七年,孝宗任其为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执政之列。朝议大哗,同知枢密院事刘珙耻于与张说共事,愤然辞职,中书舍人范成大拒绝草诏,孝宗只得暂时收回成命。一年之后,孝宗再次命张说参与枢密院事,尽管这次朝臣们依然激烈反对,但孝宗不为所动,将持有异议的李衡、王希吕、周必大、莫济等人一并免职,强行发布了对张说的任命诏书,再也没有人敢公开议论这件事了。张说之所以能够得到孝宗的器重,除了他的外戚身份外,还与他在抗金恢复上的态度有关。当时孝宗正在筹备再次北伐,而朝中大臣要么明确反对,要么犹豫观望,张说对北伐积极赞同,是除虞允文外,少数几个支持出兵的大臣之一,因此,孝宗坚持起用张说,希望他能协助自己和虞允文,早日恢复中原。然而,张说既无才识,又无德行。他上任之后,便与曾觌等人互相勾结,倚恃恩宠,为所欲为,使孝宗大失所望。淳熙元年,孝宗罢免张说,将其贬谪抚州。

  1、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 ,宋光宗赵惇, 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 ,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2、南宋(1127年--1279年),共九帝,其中病死的6帝,国亡跳海而死的1帝,在元军追击下惊吓而死的1帝,被俘后又被冤杀的1帝。1127年,定都开封的宋为金朝所灭,皇族赵构逃往南方,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

赵敏,南宋第九位皇帝,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登基二年,年仅8岁,韩林儿赴怀宗恭文,谥号,吊孝宁武。赵敏是、宋端宗之弟的第三子,曾被封为辛王、广王、魏王。178年4月,在周刚称帝,改袁祥兴。179年3月19日,宋与袁在牙山海战中展开决战。宋军被元军打败,全军覆没。元军随后包围雅山,左丞相卢秀福眼见靖康之耻即将重演。广东雅山8岁的赵敏跳海身亡。南宋雅山十万军民也投海自尽,宋朝灭亡。

传记

赵敏,即南宋末代皇帝、宋怀宗、恭哀帝,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史称敏、宋或祥兴帝。1278年至1279年在位313天,8岁去世。

赵敏,先后被封为信王、广王、魏王。当林安临危不乱,他和母亲杨在谢道清处偷偷下了一道圣旨。蒋家古三族将军蒋万载在义军和殿前禁军的带领下,秘密出城,先逃到梧州,再到温州、福州,再到泉州。宋端宗在景炎三年四月溺死于海中,受到惊吓。他还亲眼目睹了一直保护自己的亲信大臣蒋万载为自救被狂风巨浪吞噬,休克病死。同月,张士杰和蒋万载的儿子卢秀福在周刚立赵敏为皇帝。五月改国号为祥兴,六月迁至雅山。与此同时,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元军总司令张弘范的弟弟张及其督军办公室倒塌了。祥兴二年正月,元朝将军张弘范率领水陆两路的元军向崖山进发。悬崖临海,地势险要。张士杰下令烧了岛上的宫室,众人登船。然后依山面海,把1000多艘战船排成长蛇阵,用绳子捆在一起,在船的四周建起城楼,上面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用长圆木捆住。放皇帝闵中间是s船,预示着士兵和船只将生死与共。

张弘范见宋军战船集结完毕,不便移动,就先在船上装满柴火,浇上油,然后乘风点火后进攻宋水军。宋军的湿泥船阻止火势蔓延,长木又对火船进行了抵抗,使元军的火攻失败。张洪范还封锁了宋军的供水,封锁了海口。宋兵又饥又渴,处境越来越艰难。张洪范派人投降,张士杰拒绝了。179年2月6日,双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张弘范兵分四路,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正当宋军奋力抵抗时,突然听到张洪范所在的指挥舰上响起了音乐。宋军以为这是元军将领摆的酒席,仗就打缓了。却发现这乐声正是元军总攻的信号,而张洪范一艘指挥舰笔直地冲过来,箭如暴雨。在乱箭的掩护下,元军带着七艘战船从宋军处再次一起俯冲下来。从中午到晚上,海战异常激烈。突然,张士杰看到一艘宋船降了旗,便不再抵抗,其他战船也降了旗。尼日利亚

闵帝正被左丞相卢秀福护着,待在一艘大船上。当船来接闵帝时,卢秀福拒绝了,因为他看到蒋万载和蒋举父子守卫秦冰三年多了。我不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他担心如果他不能的话,明成祖会被元军拦截。不要突破。他知道自己很难脱身,就赶紧上了自己的船,用剑把妻子扔进了海里。然后,他穿上他的朝服,回到大船上拜皇帝,并喊道:陛下,国家至此被彻底打败,陛下为国捐躯是罪有应得。当年游皇帝被流放到北方,已经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耻辱。今天,陛下绝不能重蹈覆辙!闵帝都吓哭了。说完,卢秀福把金印系在腰间,背起九岁的闵帝一跃而下,纵身跳入海中,一命呜呼。瞬间,君臣沉得无影无踪。船上的其他大臣、宫官和士兵听到噩耗,立即大声哭喊,数万人投海殉难。张士杰带领其余水军突围,来到海陵山脚下。很快,就有人带来了陆秀夫被闵皇帝联手杀害的噩耗。张士杰悲痛欲绝。这时飓风又来了,下属劝他上岸避风。张士杰低头看着在风和谷物中摇摆的宋军破船,拒绝避难。绝望的回答:没用的,让让我们与国王同甘共苦。他补充说,我为赵的家庭。一个国王死了,另一个重新建立,现在他死了。我没有我不会死在雅山,但我希望元军撤退并建立一个新的国王。但是,国家发展到这种程度,是天意吗?之后,我坠入大海,为国为民而死。南宋被宣布灭亡。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宋孝宗赵昚。以下是南宋皇帝列表:

宋高宗 赵构(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1138年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是彻头彻尾的昏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1187年,病死,终年八十一岁,葬于绍兴宋陵。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宋孝宗 赵伯宗(1127年—1194年)1162年——1189年在位,共27年。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光宗赵敦),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朝代故事:隆兴和议。

宋光宗 赵敦(1147年—1194年)1189年—1194年在位,共5年。孝宗第三子,42岁即位,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享年54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宁宗 赵扩(1162年—1189年)1194年—1224年在位,共30年。光宗第二子,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病死,享年57岁,葬于茂陵。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朝代故事:庆元党禁、嘉定和议。

宋理宗 赵昀(1205年—1264年)1224年—1264年在位,共40年。宋太祖十世孙,宁宗养子。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1264年10月,病死,终年60岁,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度宗 赵祺(1240年—1274年)1264年—1274年在位,共10年。理宗之侄,被收为养子1260年立为皇太子,理宗死后他继位。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专制,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1274年7月,病死,时年35岁,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恭帝 赵显(1271年—1323年)1274年—1276年在位,共2年。度宗长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宋端宗 赵昰(1269年—1278年)1276年—1278年在位,共2年。恭帝赵显的弟弟,度宗第二个儿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宋卫王 赵昺(1272年—1279年)1278年—1279年在位,共1年。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

至此,宋朝结束,共立国319年,皇帝共18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4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