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分为哪两个流派

浪漫主义分为哪两个流派,第1张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至1828)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代表作《水仙花》 黄水仙花 郭沫若译 独行徐徐如浮云, 横绝太空渡山谷。 忽然在我一瞥中, 金色水仙花成簇。 开在湖边乔木下, 微风之中频摇曳。 有如群星在银河, 形影绵绵光灼灼。 湖畔蜿蜒花径长, 连成一线无断续。 一瞥之中万朵花, 起舞翩跹头点啄。 湖中碧水起涟漪, 湖波踊跃无花乐-- 诗人对此殊激昂, 独在花中事幽躅! 凝眼看花又看花, 当时未解伊何福。 晚上枕上意悠然, 无虑无忧殊恍惚。 情景闪烁心眼中, 黄水仙花赋禅悦; 我心乃得溢欢愉, 同花共舞天上曲。 水仙 孙梁译 独自漫游似浮云, 青山翠谷上飘荡; 一刹那瞥见一丛丛、 一簇簇水仙金黄; 树荫下,明湖边, 和风吹拂舞翩跹。 仿佛群星璀璨, 沿银河闪霎晶莹; 一湾碧波边缘, 绵延,望不尽; 只见万千无穷, 随风偃仰舞兴浓。 花边波光潋滟, 怎比得繁花似锦; 面对如此良伴, 诗人怎不欢欣! 凝视,凝视,流连不止; 殊不知引起悠悠情思; 兀自倚憩息, 岑寂,幽然冥想; 蓦地花影闪心扉, 独处方能神往; 衷心喜悦洋溢, 伴水仙、舞不息。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pany! E gaze –and gazed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 裴多菲(匈牙利) 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在黎明的招呼中苏醒,在因太阳的吻而繁华的地上,它唱出了美妙的歌声。 我的爱情并不是可爱的园地,有白鸽在安静的湖上浮游,向着那映在水中的月光,它的雪白的颈子尽在点头。 我的爱情并不是安乐的家,像是一个花园,弥漫着和平,里面是,母亲似的住着,生下了仙女:美丽的欢欣。 我的爱情却是荒凉的森林;其中是嫉妒,像强盗一样,它的手里拿着剑:是绝望,每一刺又都是残酷的死亡。 紧紧地结合 伊巴博罗(乌拉圭) 我生长起来只是为了你。砍下我吧,我这棵合欢树需要你这般殷勤。 我长成了一朵鲜花只是为了你。剪下我吧,我这株百合不知是含苞待放,还是长成了花朵。 我是碧波一泓也是为了你。饮下我吧,连水晶都忌妒我的水儿是那么清莹。 我长出了翅膀也是为了你。猎取我吧,我是那灯蛾围绕着你的 烈火翩翩飞翔。 为了你,我甘愿受苦,你的爱情损伤了我,而又使我甘甜!斧头和猎网也使我,剪刀和渴饮也使我喜欢! 倾全身的血液奉献给你,我的爱人。这血凝成鲜红的伤疤,什么钮扣也比不上它美,有什么首饰能比它漂亮? 我把七根骨刺别在头发上,以此代替水晶发卡。我的耳边,用烧红的火球代替玛瑙的耳环。 看着我忍受这般煎熬,你却嬉笑。 你将会痛苦的,到那时你不再是我的心上人! 致克莉蒙纳 魏尔伦(法国) 神秘的船歌,无言的心曲,亲爱的,既然你的眼像天空一样蓝, 既然你的声音像奇异的幻影扰乱了我的理智,使它如痴如迷 心跳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快的 孟传武 未进罗帐先思君,魂也缠绕魄相行。滚落情潮千秋丈,谁能逃脱儿女情! 陶醉, 是那还留在唇边的余温! 憔悴,是那分别时的心碎! 挥不去,雾一样的思念! 斩不断,海一样的情怀! 没有恋爱的人是不成熟的, 梁祝姻缘此刻回荡耳际。 不要期待,那美梦的临近。 盼望,却没有休停! 等待,是最好的镇静剂。 心跳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快的! 徘徊,是否有所依恋, 黄昏又是个什么日子! 花前月下, 聊聊我我, 感觉地球的旋转,超不过我脚步的跨度! 归依,万物的始终。 殿堂,灵魂的交融! 在深深的墓穴后面, 精灵在快乐歌唱! 余温,还留在唇边, 心跳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快的~ 我时刻在想你 在这凄清的夜晚里, 我托月亮告诉你,我在想你。 在这柔和的晨光中, 我托风儿感到你,我在想你。 我托畅游的鱼儿, 捎去我的思恋。 多少往事已难追忆, 多少情感已随风逝。 唯有对你, 依旧恋深深,情依依。 千言万语化作无语, 我忘不了你,你忘不了我。 梦中常相随,相逢会有期 七子弦歌 :『 花期 』 槐花儿落了,一场雨猝不及防 打湿花期。阳光多好啊 伸出手,将微凉安顿在云帛之上 我不说忧伤,只说起风了 小河边、槐树下,想 骑着白马,云游远方的亲人 那场秋风吹了好些年,在黑暗中 跌跌撞撞好些年:听闹市熙熙攘攘,妇人 无知无畏,拎着男人的耳朵聒噪着回家转 一天比一天放肆;河水在市井边东家长 西家短、永无休止。爱情与等待失去 憧憬,而那些花骨朵儿依旧秩序地怒放 我的等待象落花,铺陈开来,毫无情节 他不来,我比以往每一天,更渴望奔跑 更渴望舒展,更渴望一场大雨,冲刷 雾锁南山的尘嚣;甚至试图轮回成孩童 那一声啼哭,嗷嗷待哺,唤回掌心的爱抚 温情且慌张;如果这样,他还不来 我就发动一场潮汛,淹没最后一场花事 每一瓣花的期许,都张帖等他的消息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注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现重点,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家喜欢将自己的理解创作人物置身于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像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有浓厚异国情调,喜欢运用对比夸张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具有超凡性。

威廉·布莱克:是英bai国诗人、画家du、雕版师,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在zhi1789年自创了一dao套印刷技术,他勇于尝试把诗歌与绘画融合,并创作出多篇杰作,包括《天堂与地狱的婚姻》《耶路撒冷》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等。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幼丧父母,在剑桥大学读过书,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诗,曾经和柯勒律治合作过发表《抒情歌谣集》。名篇主要有《我们是七个》《水仙》《致杜鹃》等。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之一。在剑桥大学读过古典文学。他深受启蒙主义的思想影响,写过《巴士底狱的陷落》等诗篇歌颂法国革命。1795年结识华兹华斯后迁居湖区潜心于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老水手谣》《忽必烈汗》等。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第六代拜伦男爵,拜伦1805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并开始写诗。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光辉的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煌煌巨著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等。

波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诞生于苏塞克斯郡一个贵族之家。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

英国文学7个时期

英国文学发端于中世纪,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 、20 世纪文学 7 个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英语文学 英国在10世纪以前属于古英语时期 ,早期的凯尔特等部族及 5 世纪入侵的 盎 格 鲁 、撒克逊和朱特人,起初都没有留下书面文学6世纪末到7世纪末,由于肯特国王阿瑟尔伯特皈依基督教,该教僧侣开始以拉丁文著书写诗,其中以比德 所著《 英国人民宗教史 》最 有历史和文学价值9世纪 ,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为振兴文化 ,组织人力将各种拉丁文著作译成英语 ,并倡导以英语撰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其中包括有关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人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和《朱迪斯》,以及一些抒情诗、方言诗、谜语和宗教诗、宗教记述文、布道词

中古英语文学 11世纪,随着诺曼人入侵 ,古英语渐渐演化为中古英语,文学上开始流行模仿法国的韵文体骑士传奇,其中以《高文骑士与绿衣骑士》最有艺术价值14世纪后半叶是中古英语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似受古英语诗影响的口头韵体诗,最有名的长诗《农夫彼尔斯的幻想》,一般认为是教会人员朗兰德所写,以中世纪梦幻故事的形式探讨人间善恶,讽刺社会丑行,表达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此时期国王查理第二当政 ,宫廷开始用盎格鲁-诺曼法语 ,王室贵族兴起赞助文人之风英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乔叟以其诗体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其他长短诗集成为英国文学的重要奠基人15世纪,有民间歌谣抄本流传至今,最有名的是关于绿林好汉罗宾汉的传说;马洛礼的散文小说《亚瑟王之死》为英国小说的雏形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主要是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开始文艺复兴运动学者纷纷翻译意大利和 法 国学术 、文 学 名著 并 自行著 述 ,以托马斯 · 莫尔(1477~1535)的《乌托邦》最有价值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最突出的是诗歌和戏剧 西 德 尼( 1554~1586 )的十四行诗、斯宾塞的《仙后》都是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在剧本中运用重韵体诗的文体,促使诗歌和戏剧两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成就莎士比亚将这种诗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还擅写十四行诗和长篇叙事诗稍晚的本·琼森(1572~1637)擅写社会讽刺诗剧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文艺复兴渐趋尾声,所谓骑士派的贵族有闲者的爱情诗流行一时;同时出现了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人,以善于表达活跃躁动的思绪和蕴含哲理而独树一帜

17世纪文学 17世纪40~80年代 ,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式政权大诗人弥尔顿先以书写政论文参加斗争,晚年所作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以炽烈的感情、壮丽的想象、优美的语言使17世纪英国无韵体诗歌达到一个新的美学高度之后,德莱顿 (1631~ 1700 ) 的讽刺诗 、颂诗和剧作都卓有成就 ,其文学论著《论戏剧诗》、《悲剧批评的基础》以及对一些前辈文学家的评论,使英国文学评论成为一个独立门类代表下层 社 会 的班 扬 (1628~1688) 及其 讽 喻 性 梦 幻 寓 言小说 《天路历程》,被视为英国近代小说的发端

18世纪文学 18世纪社会的相对稳定和启蒙主义思想的传播,使英国文学出现新的盛况,写实小说的兴起,相继涌现一批作家和作品:笛福和他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和他的《格列佛游记》、理查森和他的《帕米拉》、菲尔丁和他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斯特恩和他的《项狄传 》 、斯摩莱特和他的《 兰登传 》、哥尔德斯密斯和他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等,其中以菲尔丁和他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为最杰出这个世纪的末期,出现以神秘、恐怖、暴力为特征的哥特小说,以其娱乐性和对读者所产生的心理效果而影响深远期刊文学是此时期文学的又一重要成就出现大批期刊,许多知名作家及诗人、剧作家担任编辑和撰稿人,所发表的随笔,短小精悍,题材广泛,生动幽默,使英国散文形成独具本国特色的一种体裁其他形式的散文作品,也出现不少佳作

19世纪文学 19世纪初 ,继 18 世纪以来蒲柏 、格雷(1716~1771)和彭斯等诗人优雅含蓄的抒情诗作之后,在法国大革命浪潮冲击下,出现了以布莱克(1757~1827)为先导的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其前期代表诗人是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的湖畔派二人的诗歌合集《抒情歌谣集》或寄情山水 ,或神游异域、远古和梦境,开一代诗歌之新风,并以理论著述奠定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理论基础 19世纪2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拜伦、雪莱、济慈三大浪漫派诗人这个世纪中后期,先后出现了布朗宁夫妇、阿诺德、罗塞蒂、斯温伯恩等重要诗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接近20世纪现代意识的意境成为19世纪英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世纪初开始,散文创作更上一层楼哈兹里特的文论《时代精神》、兰姆的散文集《伊利亚随笔》、德·昆西的长篇自述《一个英国鸦片服用者的自白》、卡莱尔的《法兰西革命》、罗斯金的美学著作《威尼斯之石》等,都是名作散文小说在整个19世纪更是盛况空前首先,苏格兰作家司各特以他的27部作品开创了历史小说这一新领域;同时,女作家J奥斯丁以6部作品开创了风俗小说的天地 40至60年代,正值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前期,以狄更斯为首,相继出现了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特罗洛普、勃朗特姐妹、G艾略特等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70年代至20世纪初,又相继出现了以哈代为首的重要小说家包括梅瑞狄斯、莫里斯、勃特勒、斯蒂文森、王尔德、康拉德、柯南道尔、吉卜林等,都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个性和探索精神

20世纪文学 20世纪以后,英国文学出现了小说、诗歌、戏剧多元化发展的走向20世纪初,爱尔兰人萧伯纳在伦敦对戏剧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爱尔兰本土文艺复兴运动在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英国戏剧大为振兴原小说家哈代转事诗歌创作,完成诗剧《列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诗歌的代表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动,文学上,导至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发表,成为现代派诗歌的起点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和 吴尔夫的《海浪》等,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劳伦斯则以一系列富有时代色彩的作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生活见解和艺术独创性与此同时,一些战前和甚至19世纪即已崭露头角的小说家如威尔斯、本涅特、高尔斯华绥、毛姆、福斯特等,仍旧沿循现实主义的航道行进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小说家奥·赫胥黎、奥威尔、伊·沃、衣修午德、格·格林、戈尔丁、福尔斯等,大都在传统与现代的合流上继续前进两次世界大战使妇女生活思想发生巨大变化,英国文坛也随之出现一批优秀女小说家,如鲍恩、斯帕克、默多克、莱辛、德拉布尔、希尔等50年代集中出现的愤怒的青年,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文 流,除小说作品外,还有优秀剧作爱尔兰人贝克特和伦敦人品特则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在诗歌领域,托·斯·艾略特的组诗《四个四重奏》是40年代的杰作;50至70年代,最优秀的诗人是拉金和休斯;爱尔兰人希内是继二人之后最有影响的诗人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注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现重点,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家喜欢将自己的理解创作人物置身于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像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有浓厚异国情调,喜欢运用对比夸张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具有超凡性。 2005年10月17日。。。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鼎盛期大约始于18世纪70年代终于19世纪20年代,涌现的著名诗人主要包括彭斯、布莱克、华兹华斯、克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 浪漫主义诗歌:

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约翰班扬 John Bunyan, 代表作《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亚历山大蒲伯 Alexander Pope 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他出版了散文《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从此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次年,他又出版了《夺发记》(The Rape of the Lock),一部极妙的讽刺史诗。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 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亨利菲尔丁 Henry Fielding 代表作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编撰英文词典的第一个英国人,作品为《英文大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这部巨著是塞缪尔约翰逊花了七年时间独自完成的。理查德比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代表作《情敌》(The Rivals )和《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被认为是上承莎士比亚,下接萧伯纳的纽带,是真正的英国古典派喜剧。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代表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是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和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Poems,chiefly in Scottish dialcet》)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则憧憬理想的社会秩序,清新奔放,富有独创性。然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Active Romanticism)和消极浪漫主义(Passive Romanticism)。积极浪漫主义是进步的潮流,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它引导人们向前看,消极浪漫主义属反动的逆流,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反对现状,留恋过去,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Lake Poet)的三位诗人,他们也是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sworth)(1770-1850)与萨缪尔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和罗伯特骚塞(1774-1843)。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新崛起的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潮,代表诗人是拜伦(Byron)、雪莱(Shelley)和济慈(kates)。他们是积极浪漫主义者,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写有《钦契一家》、《 西风颂 》、《云雀颂》和《自由颂》等大量的诗篇和诗剧,以及著名的论文《诗辩》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ed》)是雪莱的代表作。

“首先是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第三是明显的个人独立性,作家们都很有点个人癖性。第四是讲求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与追求正义的强烈意愿。英国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又有着各自的一些特点: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坚持启蒙思想,表现出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进步思想。”

论表现:英国浪漫诗歌时间长,数量大,而且两代重要诗人都有多篇不朽之作,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前人,突破国界,成为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和 思想 影响 英国的近代诗歌理论也是在这个时期开端的,几位大诗人都作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

由于这些原因,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又不仅仅是英国一国的,而是世界诗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通过游记方式记述贵族青年唐璜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热情地呼唤人民起来革命他的诗歌洋溢着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饱含高昂的战斗激情雪莱在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赏法国大革命他的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和《致云雀》等举世闻名其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81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