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燃烧女子的肖像》
《燃烧女子的肖像》是由瑟琳·席安玛执导,阿黛拉·哈内尔、诺米·梅兰特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18世纪的法国一位不情不愿的新娘洛伊斯与委托来画她肖像的女性艺术家玛丽发展出一段感情的故事。
10部必看的经典法国**有《触不可及》、《爱》、《钢琴教师》、《戏梦巴黎》、《蓝白红》、《天使爱美丽》、《阿黛尔的生活》、《这个杀手不太冷》、《情人》和《白昼美人》。
一、《触不可及》
法国**一直给人过于“文艺”的感觉,但这部获得无数好评的《触不可及》却用法式幽默讲述了一段超越肤色、阶级与价值观的友情。细腻、动人又风趣,实属近几年来法国影坛的一部佳作。
二、《爱》
这部介乎于温柔与残酷之间的影片,用令峻、克制的镜头语言深度挖掘了爱与衰老的话题。你可以不喜欢它,却不能否认爱之沉重。
三、《钢琴教师》
表现由压抑引发的扭曲一直是法国**的擅长,这部戏堪称是法国一线女星伊莎贝尔于佩尔的巅峰之作,她将女主人公的病态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戏梦巴黎》
学运、青春、情欲、自由,这部影片在课动的情节中包含了政治、自由的意象。风情万种的伊娃格林凭借此片得到了诸多认可。
五、《蓝白红》
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名作。借由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来表达自由、平等与博爱的主题。《蓝白红》三部曲是**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许多影评家认为是**界的巅峰。
六、《天使爱美丽》
纯真善良的女主角、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绚烂到极致的色彩演绎了一段鬼马狂想曲。
七、《阿黛尔的生活》
备受好评的题材**,讲述了一段纯粹最终却又被外力所吞噬的爱情。
八、《这个杀手不太冷》
讲述了一名职业杀手与一个小女孩的感人故事,娜塔莉·波特曼从此名声大噪。
九、《情人》
非常惹人回味的自传体**,有着浪漫的怀旧情调。珍玛奇天真又苍老的矛盾感搭配影帝梁家辉在片中的多面性格,完美诠释出原作的动人。
十、《白昼美人》
西班牙著名导演布努艾尔的一部态作,影片用超现实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对凯瑟琳·德纳美饰演的双重性格女主角加以探讨。使高贵冷艳的德纳芙跃升为国际巨星。
给你多说几个,你看能想起来不
1凯瑟琳·德纳芙
生日:1943年10月22日 代表作:《白日美人》、《情杀案中案》、《斯万的爱情》《夏伯特上校》《浪荡儿》《八美图》
2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生日:1955年3月16日代表作:《维奥莱塔·诺齐埃》《女人韵事》《仪式》《皮耶拉的故事》《业余爱好》《浪漫年代》《钢琴教师》
3 朱里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生日:1964年3月9日 出身地:巴黎代表作:《布拉格之恋》《蓝色》《英国病人》
4 芳妮·阿丹 Fanny Ardant
生日:1949年3月22日 代表作:《隔墙的女人》、《情杀案中案》、《斯万的爱情》《夏伯特上校》《浪荡儿》《八美图》
5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昵称:Flatfoosie
生日:1966年11月17日出身地:巴黎 代表作:《芳芳》、《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
6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
生日:1955年6月27日出身地:巴黎 代表作:《阿黛尔的故事》《罗丹的情人》《玛尔戈皇后》
7艾曼纽·贝阿 Emmanuelle Beart
生日:1965年8月14日 代表作:《泉水玛农》《八美图
8碧姬·芭铎
生日:1934年9月28日 代表作: 《上帝创造女人》
9 丽迪西娅·卡斯塔 laetitia Casta
生日:1978年5月11日 代表作:《美丽新世界》 (1999) 《 神女的梦》 (2002
10:伊莱娜·雅各布 Irene Jacob
生日:1966年7月15日代表作:《维洛尼卡的双面生活》《红白蓝三部曲之红色》
《钢琴教师》是迈克尔·哈内克导演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的半自传同名小说。
故事讲述知名维也纳钢琴老师爱莉卡(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从小受到虎妈教育,成了一位难以亲近的女艺术家。
但她的谜样生活与卓越才华以及美貌都对一位年轻男学生华特(伯努瓦·马吉梅 饰)产生了致命吸引力,男学生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爱莉卡原本走在钢索上的怪异生活平衡于是招致了全面性的毁灭。
《钢琴教师》是第54届戛纳**节的大赢家,当年获得评审团大奖、伊莎贝尔·于佩尔夺最佳女主角奖而伯努瓦·马吉梅拿最佳男主角奖。
20年再看,这部片在21世纪以来,**形式与题材全面腥膻化后的现在依然强烈而挺傲,以至于能完胜市面上所有惊世骇俗的**作品,尤其在全球**这一年来的表现又特缺大师之作,使我有一种今年光是观看这部就可抵十部全年上映新片的畅快。
经典片看似离一般观众较远,但其实从中总能找到通俗元素,例如《钢琴教师》的姐弟恋元素极强,伊莎贝尔·于佩尔又美又会演,而当初的伯努瓦·马吉梅也帅得够撑起一个天才王子般形象的角色。
这很重要,因为当我们以为王子就应该解救公主,并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与迈克尔·哈内克却不这么认为,反而是让公主悲剧式宿命般无止境的黑洞引力将王子拖入深渊,陷入故事里的受众这时才会惊觉,所看的并非是充满着高雅音乐陪衬的美丽爱情故事,而是一场上流人物久闷待爆发的下流故事。
《钢琴教师》也体现出一般人以为努力就能翻转阶级或改变命运的想法过于乐观,当一个人(或说一家人)拼死拼活将孩子栽培成为社会精英,其背后所需付出的代价其毁灭性之大让人无法想象。
**片头用一场爱莉卡晚归造成母女打架的片段,精准利落讲完母亲黏腻不透气的控制狂病以及女儿用冷漠掩饰濒临疯狂的压抑病,也是描述一家两代如何用尽一切养出一个拥有体面职业的小孩,却又是如何让这位挣得一份好工作却失去一切的女儿随时准备崩溃的预告篇。
《钢琴教师》让爱莉卡作为一位擅长舒伯特音乐的专业权威,一方面用传奇人物的苦练与才华以及悲剧式命运等已知历史,让女钢琴师的过往与未来不用**额外注解便能让观众略知一二,并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在看完这故事之后拥有延伸阅读的深度空间,如此一来,当**专心聚焦在钢琴教师与男学生师生恋的剧情中时,不至让片子流于一般爱情**的空虚浪漫描述。
于是当爱莉卡冷漠地不断拒绝帅气学生,并说出「何况爱情本来就很平凡」的时候,你会几乎完全相信,她毫不在乎这份让女性观众融化不知几遍的恋爱氛围,并硬是要搞砸它。
后来了解到这位女教师不是不爱而是爱无能的时候,也更加能感受到这位受过高压教育而出人头地的钢琴师的坚强部分,其实是脆弱得一碰就碎。
另,对于潜力股女学生的嫉妒与怕被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怕被取代的内心恐惧,在母亲的引导之下也让爱莉卡面不改色地搞出一些小动作,例如不让学生有机会独奏表演,甚至在才华与情感嫉妒之下,做出放玻璃碎片伤害艺术家肉体的地步。
爱莉卡自小被母亲压抑惯了,压抑成为她外在行为的所有表情。为了释放这份压抑,她流连于录像带店,对于男女间的事情充满憧憬。
一个男人要爱她?可以,请尽情地虐待她,因为一般的情爱太平凡,平凡到会让她想吐,爱莉卡的快感点高不可攀,需要男人极端的行为才能让她满足,但那也只是「她以为」,毕竟她从来没有经历过。
于是当一个小鲜肉闯入她生活,并从一个阳光男孩逐渐被改造成阴郁变态男时,他由爱生恨,恨到真的很想占有她,反正一切看来如她所愿。
爱莉卡终于迎来一场人生中想望已久的被虐待蹂躏,但现实并不如她所想那般具有快感,这位钢琴教师面无表情地在自家地板上「享受着」男人疯狂的对待,成就了影史上最无感却最经典的影像,也为伊莎贝尔·于佩尔赢得她人生中第二次戴上戛纳影后的桂冠。
男人后来告诉她,「反正爱的伤痕死不了人的」,从此翻脸不认人。伊莎贝尔·于佩尔在《钢琴教师》全片的表演质感与张力都很高,但也有人认为伊莎贝尔·于佩尔之所以能再度夺得戛纳影后宝座,是在最后一场戏时有够狠的那一刺,而那的确可作为影史上最经典的惊悚画面之一。
《钢琴教师》作为一部自传性作品,自出版之日起就一直颇有争议,有人指其为色情小说,有人却认定其反色情;有人认为其有女权主义倾向,也有评论肯定其社会批判性质,众说纷坛反映出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母亲一方面极力避免男权社会中的爱情观、审美观对女儿的影响,长期控制埃里卡的一举一动,“一旦看不见女儿,立即便会预感到有恶劣的影响存在,她首先想到的便是要保护好埃里卡,防止男人把她塑造成另外的样子”培养女儿成为一名经济独立的钢琴演奏家,是母亲对男权的反抗。但另一方面,母亲恰恰又时时刻刻在扮演着一个类似男性家长的角色,在一个只有母女父权缺失的家庭里行使父权体制赋予她的权力时,正是男权和父权的究极体现。文章开头部分就提示了母亲实际上的角色:“母亲被人一致公认为是在国家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集中世纪异端裁判所和审讯官和下枪决命令者于一身的人物”,男权社会的一切习惯、秩序和法则正是通过母亲死死压制住了埃里卡,并剥夺她全部的幸福。
强权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人类精神与物质的一切领域。“现代权力是毛细血管状的,它不是从某个核心源泉中发散出来的,而是遍布于社会机体的每一角落和看似最细小的末端”。不需要暴力,只需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自觉成为自身的监视者,这种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施加的。即使是有心反抗男权社会的女性在这种强权的凝视下,也会无意识地按照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甚至成为其它女性的权力主体、权力压迫者。纵观母亲的教育行为,无论是让女儿成为艺术家的梦想,还是为了掌控女儿而拒绝男性的行为,始终逃脱不了男权社会背景下评判个人成就大小的价值观。
小说的结尾——最终,世界毫发无伤,没有停顿,一切反抗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埃里卡知道她必须去的方向。她回家。她走着,慢慢加快了步伐”,带着累累伤痕,埃里卡回到母亲为她搭建的原有的牢笼,真正成为封闭在“琥珀中的一只小甲虫”。结尾表现了女性在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力面前的无奈和痛苦,尽管女主人公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甚至可说是变态,最终还是成为了两性关系中的他者,两性战场上的猎物。作品所昭示的女性问题虽然无解,但呐喊声却振聋发聩。 在耶利内克的小说中,描绘了一系列婴儿化的女性形象。她们代表的不是婴儿的无邪、天真、烂漫、纯朴,而是一种处理现实生活的无能,智力上的幼稚,这是表层。深层次上,这不是某一个家庭教育的结果,而是我们社会文化对女性集体的一种塑造。
女性的婴儿化首先是身体上的婴儿化。以爱的名义,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女性失去自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一直保持在婴儿的状态,时刻都需要照料和看管,最终成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孩童,没有独立性和决断力,失去自我做主的机会,只能受制于他人。
《钢琴教师》中的钢琴教师埃里卡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年婴儿。她的生理年龄是40岁,而她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还是个孩子。埃里卡就是个婴儿。她是“琥珀中的一条小昆虫”,是“母亲羊水里的一条鱼”,至今没有脱离母体。埃里卡不会做家务,日常的饮食起居完全由母亲安排。母亲为了让女儿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承担了一切家务,认为自己女儿操控键盘的手不应该干任何的粗活。母亲每天按时做好饭,打扫好房间,甚至在夜里,也在女儿的床前放好新鲜的凉开水和可口的水果。埃里卡像摇篮中的婴儿享受着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而在母亲的眼里,埃里卡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随时需要母亲的监管。母亲称埃里卡为“生龙活虎的小家伙”。埃里卡没有自我独立生活的空间。埃里卡和母亲睡在一张床上,晚上,母亲也会时刻警惕唯恐埃里卡的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埃里卡的房间的门上没有锁,孩子没有秘密可言。”无论埃里卡到哪儿,一定要让母亲知道,母亲会随时随地打电话找她。她每天必须分秒不差的回到母亲的家中。“埃里卡的时间慢慢变得像块石膏似一样。有一次,当母亲用拳头粗暴地敲击它时,这时间立即像石膏似的纷纷碎裂开来。遇到这种情况,埃里卡那细细的脖子上就好像围上了矫形外科用的石膏制作的时间的脖套,她懒散的坐在那里,成为他人的笑柄,并且不得不承认:我现在必须回家。回家。每当有人在外面遇到埃里卡时,她几乎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母亲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和精神上无时无刻的监控下,埃里卡彻底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没有朋友、从不和同事交往,虽然有职业,可是没有真正的社会生活。埃里卡从小被母亲灌输她是天才,她很自负,但同时,从小到大没有人爱过她,她也没有爱过别人。她就像一个傀儡,被母亲完全操纵,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远远没有长大。埃里卡的婴儿化特点在她和学生克雷默尔的恋爱关系中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在与学生克雷默尔的恋爱中,埃里卡是一个孩子。表面上看,埃里卡非常在乎这段感情,40岁的她并没有真正的感情生活。青春期是“禁猎期”。一心希望女儿出人头地、夺取世界级荣誉的母亲用虚荣将女儿紧紧抓住。埃里卡沉浸在自己已经失落的天才梦中,已经完全丧失了现实感。年轻英俊的克雷默尔的出现唤起了埃里卡爱的激情,她自以为是,认为是自己独特的精神魅力让学生爱上了她。
她觉得这是最好的一个,这么多年最好的一个。她甚至幻想着克雷默尔和她结婚,这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梦,美好但不现实。埃里卡怀着梦幻般自恋的激情走向自己的成人式。有研究者认为,埃里卡的爱情悲剧在于她非常态的性欲破坏了原本温馨的两性关系,她失去了爱的能力。但是,透过埃里卡的内心深处,我们能看到这个悲剧的必然性,即,埃里卡并不真的希望和克雷默尔在一起。这是她无意识的行为。她不自觉的在心里抗拒着这个男人侵入到自己和母亲封闭的领地。在心灵深处,她是没有断奶的孩子,外面的世界她已经无法适应,母亲的房子既是专制的监狱,也是温暖的庇护所。小说展示了这样一个在接受中不断抗拒的心理过程。 《钢琴教师》这部给女性阅读的作品,掺杂了大段血腥的,暴力的,残忍的性爱描写,尽管部分情节看似恶心不忍睹读,可耶利内克正是利用这一点,把男女两性关系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同感观小说中荒谬绝伦的施虐与被虐的母女关系和性爱规则,同时他渗透了现代社会复杂诡异的人性的异化。
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常有十分令人惊奇的描绘,对人性的观察可谓洞烛幽微。女作家天才另类的笔触、产生了惊才绝艳的美学效果。
由于耶利内克曾是一位音乐艺术家,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钢琴教师,因此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而丰富的音乐艺术特色。小说里经常涉及欧洲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舒曼、舒伯特,等等。在描写演奏这些大师的作品时,语言文字中就流淌着音乐的韵律,夹带着议论。比如埃里卡与瓦尔特的钢琴二重奏,曲子从舒伯特的“渐弱”开头,“这个‘渐弱’在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中,它流向远方,进人虚无,但是并没有掩盖有意识‘渐弱’的庄严结局。逐渐消失,而无觉察,并非有意”。瓦尔特练习弹奏舒伯特的一首A大调奏鸣曲,这是一首超越他所处时代的毕德麦耶尔风格的一支德意志舞曲。埃里卡讥笑他,说他“还没看到一处特别陡峭的岩石,一个特别的峡谷,一条特别湍急的溪流奔腾穿过峡谷,或俯瞰一个宏伟壮丽的新拓荒的湖泊。舒伯特表达出的是如此强烈的对比,特别是在这个无与伦比的奏鸣曲中”。
耶利内克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作家,不仅在语言上进行了大胆实验,在表现形式上也求新求变,显示出自己的特点。《钢琴教师》的音乐性也表现在书面形式上。这部小说在整体结构上分成“I、II”两部分,每一部分又用五线谱的音符“P”排列的曲线分成许多小节。为了突出主人公埃里卡的独特性,书中某些地方用大一号字母写(译文用的是黑体字)。人物对话不单列,也不用引号,直接插在叙述之中。
这部小说是作者最有影响的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与争议。有人认为,书中对性心理、性幻想、性器官、性虐待和性变态的描写过于露骨和偏激;有人说,耶利内克是个最无情的道德主义者;也有人指出,小说描述了一个令人惊愕的人性扭曲、变态的故事,是一部对人性洞烛幽微的具有深刻批判意义和很高艺术水准的小说。确实,《钢琴教师》是一部少见的另类作品,而且出自一位女作家之手。她以极度冷漠的态度和嘲讽的笔调,展现了一个中年女艺术家的可鄙可怜的内心世界和完全变态的性心理与情欲,展现了男权社会中不正常的、不平等的男女关系:猎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性爱变成了暴力。书中没有爱情的快乐、浪漫和甜蜜,有的只是丑恶、残忍与痛苦;没有人的尊严和人道,只有屈辱和卑俗。可以说,《钢琴教师》是一份女人性心理病态报告书。
法国以浪漫著称,无论是美食或是时装,都会因法国制造,而被烙上浪漫的印记,这种印记也毫无意外地落在了法国**上,从节奏轻快的小清新作品《芳芳》、《天使爱美丽》,到基调压抑的高冷影片《钢琴教师》、《漫长的婚约》,浪漫一直都是法国人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的艺术境界,这种执着在经典影片《最后一班地铁》中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最后一班地铁》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中被德军占领的巴黎,纳粹的高压政策以及从各个层面大力搜捕犹太人的行动,使得法国人尤其是法国犹太裔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从占领区到自由区只有地铁可以通行,因此赶上最后一班地铁成了法国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显然这是一个笼罩在浓重战争阴影之中的故事,我们很自然会想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生活的压抑与恐慌,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如期出现在影片中,取而代之的是从群体众生相到个体特征上,骨子里依旧汩汩流淌的浪漫血液,这种浪漫精神使得战争在影片中浓缩成一个符号,就像仅仅在片头出现的地铁一样,夺下片名后却又迅速消失,剩下的是无尽的浪漫艺术情怀、浪漫爱情故事、亦或是革命浪漫主义。群体的浪漫:在一个人人自危的大环境里,也许宅在家里是最谨慎不过的策略了,然而占领区的法国人却选择涌向剧院,看上一场新出炉的话剧,因此战时的剧院,生意依旧火爆。
影片中有多处群体画面,来反映法国人对话剧的热衷,有时是剧场内坐的满满当当的席位,有时是空袭警报响过后,剧院门口没有散去的大批观众淡定地举目张望,除此,我们还看到在路旁小花坛摆弄园艺的男孩,街上临摹作画的画家,可见战争在法国人的心中投下一片阴影,却未能消灭他们身体里与生俱来的浪漫基因。
有人说,这是法国人在用艺术来逃避现实的残酷,也许吧!但既然只是逃避,为什么单单选择艺术,而不是酒精、不是肉欲呢?因为前者是浪漫的,后者是堕落的,归根结底,法国人还是没有放弃追逐浪漫的情怀,亦或说法国人的精神并没有因暂时的失败而沉沦,浪漫就是法国人追求自由灵魂的最后一班地铁,它代表着有所追求,它代表着绝不自我放弃。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时空三部曲之一,剧情是这样的: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Danny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Danny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Max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尽管Max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即片头Max与乐器行老板所提到的不知名曲子)。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究竟1900会不会为了去寻找女孩而离开30多年来的船上生活?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彩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原声带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配乐奖。
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关于钢琴师的**。
《钢琴家》是波兰著名导演罗曼 波兰司基描述二战的经典**。**剧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
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射杀钢琴师》是法国名导 弗朗科依斯 特吕弗的**作品。剧情如下:为斩断不愉快婚姻回忆而隐姓埋名的钢琴师——爱德华,以假名——查理在巴黎一间默默无闻的小酒馆里担任伴奏钢琴师,生活单调且单纯。一日,多年未见的弟弟因躲避黑道仇家的追杀而闯进了他的生活中。
弟弟奇哥在酒馆里恣意玩乐,并透露了哥哥查理原是显赫一时的钢琴师的往事,此举引来脾气古怪又爱吹牛的酒保——蒲利的仰慕和奉承,也深深吸引了女侍——莲娜。兄弟两人的关系为众人所知后,弟弟又再度逃亡,不死心的匪徒于是决定将矛头转向查理。
仰慕查理的女侍莲娜开始频频主动示好,原本孤独沈默的查理渐渐为热情的莲娜所打动,两人关系渐见亲密,莲娜并试图怂恿查理恢复本名也恢复自我,重新走回舞台。
匪徒用计绑架查理与莲娜失败后,两人相偕逃亡,受到查理拒绝友谊和莲娜打击其男子气概的蒲利终于心生恨意,于是背叛查理与莲娜转而投效恶徒,几度阻挠两人的逃亡。
受到挟持和生命威胁的查理在混乱中刺杀了蒲利,最终为莲娜所救出,两人驾车逃亡。查理不愿莲娜继续犯险而将她送走,独自和兄弟奇哥在其父母的家会合,不料匪徒早已将其双亲赶走,行迹再度败露。
不放心的莲娜又回到查理身边,决心与查理共进退,两人在激烈的枪战中相偕逃逸,然幸运之神不予眷顾,莲娜终于中弹滚落斜坡,独留查理一人。
查理再度回到了往昔的小酒馆中,一切又回归起始,景物依旧的酒馆里来了新的女侍,在物是人非的哀伤里,查理仍是那个狐独的钢琴师。
特吕弗刻意模仿他钟情的好莱坞B级黑帮片,将法国式的浪漫加入美国式的通俗剧中,时有神来之笔,通篇则以制造氛围见长,人物刻画也颇见功力,是特吕弗的第二部作品。
《枪杀钢琴师》是特吕弗继《四百击》成功出击后的第二部作品。相对于《四百击》的沉重悲愤气氛,特吕弗在本片中玩弄好莱坞**的类型传统,加入反讽与戏仿,以及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机运动、构图,展露他异于当时严肃重批判的法国社会,个人幽默诙谐的一面。本片男主角查尔斯安纳佛以一种低调的表演方式诠释为过去记忆所苦的忧郁钢琴师,搭配不断出现的新角色以及接踵而来的紧张事件,让影片保持活跃的动力。另外,特吕弗也刻意加入一些带有超现实意味的对话以及回溯场景,将犯罪惊悚片提升至与自身灵性对话的层次。但最终幕的男主角沉思与独白恰恰符合此种类型影片的规范,特吕弗的巧思设计展现他自身对类型影片操纵的高度自觉。
《寂寞钢琴师》是2007-9-21上映的意大利**,1995年,38岁的「意大利爵士钢琴诗人」卢卡佛洛瑞(Luca Flores)灌录完最后一首独奏作品〈能飞得多远〉后,选择退出自己的生命。2005年,罗马市长偶然听见他的音乐,深受吸引,立刻着手寻访卢卡的一切,并写成小说,其后更被改编为本片。
卢卡年幼时在非洲亲眼目睹母亲车祸身亡,他强烈认为是因为自己才导致悲剧发生,小小身躯隐藏沈重懊悔。成年后他回到义大利,天赋与才能备受瞩目。童年在非洲的遭遇启发他跳脱古典,发展出融合民谣的爵士乐,在义大利大受欢迎,其后更扬名国际,和查特贝克、戴夫荷兰等传奇乐手齐名。然而当他功成名就、幸福美满时,童年母亲死亡所带来的悲伤及罪恶感,再度摧毁他的生活。卢卡的情绪越发敏感脆弱,他将未曾说出口的苦痛埋藏音乐中,召唤出悲伤的灵魂。然而这一次,音乐的力量也无法带来救赎。
《钢琴别恋》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该片与中国**《霸王别姬》同时获得戛纳**节金棕榈大奖。爱达(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饰)天生是哑巴,但是她没有聋,而且能弹得一手动听的钢琴。丈夫早逝,她只好带着女儿一起远赴新西兰改嫁给当地的殖民者斯图尔特。当他们到达新西兰的海滩时,丈夫嫌搬运钢琴麻烦,想把它扔在海滩。爱达在海滩边疯狂地弹奏着钢琴,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与苦闷。
邻居贝因(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听出了爱达内心的苦闷,于是用八十亩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了钢琴,并请爱达天天到他家来教他弹钢琴,承诺一堂课可以换回一个琴键。爱达欣然同意了。贝因深爱着爱达,通过一节节钢琴课,两人的情感渐渐滋长。
《钢琴教师》根据同名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改编,导演迈克尔·哈尼克 ,影片讲述年届四十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在维也纳音乐学校任教,她与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这个封闭保守、几乎与世隔绝的残缺家庭中,没有男人的位置。艾丽卡感到压抑苦闷,这种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她不得不依靠偷窥和自我虐待来发泄性欲望。她的人生因为一个学生的引诱而改变了……
《想飞的钢琴少年》是一部瑞士**,上映于2006年,剧情讲述少年维特(6岁,Fabrizio Borsani 饰;12岁,Teo Gheorghiu 饰)天生拥有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伟人的潜能,父母总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然而他自己却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好。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特总是郁郁寡欢。幸好还有理解他的爷爷,爷爷和维特一样,充满野心,自小想当一名飞行员,可是最后却当了一名木匠。当爷爷终于驾着飞机像鸟儿一样飞翔时,他告诉维特,虽然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爷爷最后幸福的逝去了。而维特,也终于领悟了爷爷的人生真谛,敲响了之前拒绝过的女钢琴家的门……
《森林中的钢琴师》是2007年的日本**,故事主要讲述日本天才钢琴家阿宇野因为意外而导致手部受伤,至不能在钢琴上攀上世界的高峰,在心灰意冷之下, 阿宇野抛弃了他的钢琴。殊不知被弃在森林里的钢琴郤为一小孩发现,而小孩慢慢与钢琴发展出深厚感情, 在缘份的牵引下,阿字野发现这小孩便是自己的学生海,最令他惊讶的是,海竟透过森林中的钢琴孕育出天才的音乐感,那是能在世界发光发热的音乐感,阿宇野决定把海带到世界去…
引子
点点星光穿透层层枝叶的遮蔽洒落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
缕缕月光温柔地依偎着不再光亮却依然漆黑的肌肤,沿着琴盖婀娜的曲线滑落。
丝丝凉风带来下一个季节的问候,卷起枯叶吹皱秋水带起薄雾,憩息在弦列之中。
这是只属于一个人的钢琴。
立志成为钢琴家的少年雨宫修平因为要给奶奶治病而从东京搬到了乡下。
穿着、谈吐、爱好都那么与众不同的都市男孩自然受到了排挤和欺负。
所幸的是他并未因此就对这个世界丧失信心而变成不良少年走上反叛社会的道路,也没有因此变成残害世界的大魔头(相信我,因为这是一色真人的漫画),因为他有朋友——真正的朋友。
朋友的名字是一濑海。他是一个漂亮得超过女孩的男孩,不过却野性十足。
海的母亲是住在贫民窟板条屋的妓女,他因此常常被班里的小霸王欺负。
也因为同样都被欺负,修平与海相识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居然会弹钢琴!
在贫民窟海简陋的家楼旁边,有一个小树林,在那树林里,有一架只有海才能弹奏的钢琴。
老旧的钢琴在海的弹奏下发出温柔的声音,抚慰着住在板条屋当中人们的心灵。
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修平与海成为了好朋友。自从发现了海的才能以后, 修平的心中就有隐约的不安。因为,修平的父亲是知名的钢琴家,他自己 也一直以父亲为榜样而努力着。然而无师自通学会弹奏钢琴的海的琴声却 让他体验到了自己所缺乏的那种感动人心的素质。“我要证明……在小学 生里我是最好的!”修平这样说,也这样努力着——
目标是全日本学生钢琴大赛。
另外也有一个人发现了海的才能。他就是海他们就读的小学的音乐老师阿字野先生。
二十年前,阿字野壮介以高度的技巧与华丽的风姿活跃于钢琴界,是日本的明日之星。
但是命运弄人,一次事故让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他的爱人和弹钢琴的左手。
意志消沉的阿字野将只有自己才能弹奏的专用钢琴丢弃,等到他回神过来再次找到这架钢琴的时候,它已经被丢在一个乡下的小树林当中了。阿字野悲哀地发现, 自己已经无法再用这架钢琴弹出任何声音来了!意志消沉的他到附近的小学当了音乐教师,十年。
如今,当阿字野再度涉足这座森林时,他听到了钢琴声,那曲子正是他所作。
走进森林,他看到一位赤脚的少年在月光下入神地弹奏着。那正是他曾失去的钢琴!那正是他曾失去的琴声!
“一濑,我们一起弹钢琴吧。”
在那一刻,阿字野壮介以另一种形式再生了。
然而,海拒绝了阿字野教导他弹钢琴的好意。一方面是因为事情太突如其来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修平求教于阿字野却被拒绝,海敏锐地感觉到了友人的心情而不想让修平难过。
可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真正的喜欢弹钢琴的!肖邦、莫扎特、贝多芬……
那些大师们美妙乐曲的诱惑是海所无法拒绝的。为了学会弹奏肖邦的曲子,他终于求教
于阿字野,而阿字野的交换条件正是——
参加全日本学生钢琴大赛。
此外还有一部韩国**《钢琴男人》,剧情不详!
最近百度上有篇文章 很红 你不妨看看 对中国钢琴教育现状的担忧
(如果您不想毁了孩子的前途,请耐心看完)
作者:北京某高校钢琴教师 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钢琴硕士(本科就读于武音)
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家长的攀比心理催生了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各种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误人子弟者。有说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有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 拒查,情况纯为欺骗。个别教师可能到过这些学校短期培训,于是就称自己是某某学校毕业的。对业余授课教师队伍进行规范管理,教育家长选什么样的教师,这都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事。
一 、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1、一定要看钢琴老师的实际演奏能力(自己都弹不好的人怎样教别人?)怎样叫做弹得好呢?说的俗一些首先是技术(即弹得快,弹不快的人方法上肯定有问题,家长最常犯的错误是没见老师真正弹过大曲子,许多钢琴老师只能做一些简单的 599,740的示范,要知道这太算不了什麽了,小孩的曲子都是很简单的。一个合格的钢琴老师必须能够很好的弹奏譬如:李斯特的狂想曲,肖邦叙事曲、协奏曲,贝多芬奏鸣曲(黎明、悲怆等)、巴赫三部创意曲以上、等等,在技术上不应有很大负担。(老师最好是本人拿过权威性的国际国内专业钢琴赛事大奖,这样就更说明问题了),由于家长对钢琴的无知,导致见老师能弹《献给爱丽丝》《梦中的婚礼》《土耳其进行曲》就觉得水平很棒,其实这些全都是业余6级左右的曲子,根本不能体现教师水平,理查德克莱德曼流行钢琴的走红,让中国多数家长认为能演奏他的这些作品就是很棒的,其实他的所有曲子在专业钢琴演奏着手下只是初级的不能再初级的曲子,当然我不是说克莱德曼不是高水平的钢琴家,但他的实力在于与整个乐队在编曲上的造诣,(被称为流行钢琴曲)单就钢琴演奏的技巧难度上来说,实在不能体现一位钢琴老师的水平。说句俗话,不怕没好货,就怕货比货。多拿你的老师跟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家比,水平越接近越好。另外好的老师一定是广泛接触如海顿、克莱门蒂、舒曼、拉赫马尼诺夫、德彪西、拉威尔、等古典、浪漫、现代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的人。2、当然只有技术没有音乐算不得一个好的演奏着,要用一流的乐感和对作品的准确分析演奏出作曲家灵魂。即能把握各个作曲家的风格3、好的老师还要有非常棒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4、对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史有基本的了解,对各个作曲家的风格要烂熟于心。5、最好是大学专职钢琴教师(不要相信那些社会办学者)当然同样是大学教师也有混日子的,尤其是三四十岁的那批老师,当时钢琴教育落后,他们大多是一般的师范院校毕业,只是赶上了好机遇,占了那个位子,后来的年轻人再有才也应聘不上那个学校了,我不是打击一片,有些好学的3、4十岁的老师多年来勤奋钻研。也很称职,我只是说不要以年龄为唯一标准。6、不要认为音乐学院毕业的一定弹教俱好,好多人在考音乐学院之前还是很努力的,考上后以为万事无忧,四年时间很少练琴,这种人的教学能力你相信吗?只有大学期间甚至工作之后还坚持练琴、拜师、钻研的老师才可以信任。 7,不要盲目相信学历,目前好多人为了评职称去国外读个硕士,尤其是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乌克兰、亚美尼亚等音乐学院,实际上这些学校对专业要求很低,重要的是语言,一个学生在这些学校上学第一年往往把90%以上的精力用来学语言,第二年才开始学钢琴,研二的后半年又忙于论文答辩、找工作等杂事,真正钢琴学不到很多东西,况且这些落后国家的钢琴教育水平其实与国内相差不大,他们正是抓住了国内崇洋媚外的心理。去这些落后国家的音乐学院留学两年还不如本科毕业后在中央上海等音乐学院定期找好的老师上课进步大,一句话,出国只是为了拿个文凭
二、 ---------------学生弹得好不等于老师教得好:许多老师常用的伎俩是:我的学生在某某大赛中得了金奖,所以你应该相信我教的好。乍听起来是很有道理,其实不然,第一:他所展示的学生获奖照片真的是他的学生吗(有的老师是借用别人的学生)第二:就算是他的学生,又跟他上过几节课呢?许多钢琴老师(尤其是机构)到处挑选那种“天才”儿童免费为他们上课,定期介绍到音乐学院教授那里去上课,私底下跟家长商量说是对外称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学生。每次遇到重大场合让学生出来表演以展示该机构的教学成果。娱乐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名人出名了,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冒出来许多自称是这位名人的老师的人,小则曾经教过她,大则是他的恩师。当然其中有一些是曾经指点过他,但也就是几节课的时间,难道是这几节课造就了他的成功吗?只能说这位老师比较幸运,像中**似的遇到了未来的潜力股,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某些年长的教师身上,很简单,教的年头多了,按百分比自然会遇上那么几个有才的,尤其在8、9十年代整个省里搞艺术的教师就没几个,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学生,就算学生不出名,学生的学生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好的。然后就说是自己的徒孙,中国人是很相信权威和年龄的,艺术界按资排辈儿现象严重。家长们也不明所以,以为越老越权威,实际上大多数在8、9十年代开始教学的老教师用的一直是老教法,几十年来并无改进,反而是忙于赚钱、养家、评职称、等等荒废了技艺,这一点很容易得到例证,目前就职于大学、高中、艺术学校等各单位的老教师,无论声乐、钢琴、都比不上刚毕业的大学生,但他们在那个位子上就有学生相信,找他们上小课,这样一来最倒霉的还是学生》 不要被艺术中心的规模和优雅的环境所迷惑:这些说白了只要有钱谁都可以做的很漂亮,不要看硬件,要看软件(聘请的老师),就像高档消费场所,环境做的很漂亮,同样的东西却比外面贵很多,羊毛出在羊身上。
本人不是反对跟一些水平差一些的老师学,你水平差这不是你的错,这与你的教育背景等等各方面有关,但是你出来忽悠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如果你觉得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专业道路,可以找个一般的老师学(毕竟便宜,而且必须便宜,水平差嘛)但是你必须了解他是不是值他要的这个价钱,买东西还比较来比较去呢,怎么家长找老师就随便了呢,信息这么方便,在你的城市找个价钱不贵教得又好的很难吗?
三 、--------------中国业余钢琴考级制度的内幕:当记者请德国钢琴教育泰斗凯沫林对中国业余钢琴考级制度谈谈看法时,他非常严肃地表示:中国的钢琴考级制度差得让他不想提起,让孩子们只练固定的曲目参加考级,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弹琴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综合全面地平衡发展,而不是翻来覆去地死记硬背几首曲子。据凯沫林介绍,欧洲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考级,而是经常举办学校观摩音乐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以此检验学生们这一段时间学了哪些曲目,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演奏有针对性地发现缺点,提出改正意见。据笔者了解,一方面由于家长们的急功近利,要求孩子速成,让孩子在短期内强化学琴,只弹考级曲目,主要以背奏为主。以为只要完成考级,就等于掌握了一门技能,所以考完级,也就不再学了。另一方面,就是很多老师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急于求成,不按照科学的进度,片面追求考级。甚至于用一年的时间准备考级曲目,造成拔苗助长。而且老师们也互相竞争,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考完级,谁的本事就最大。。由于考级已不只是纯粹的考级活动,它已经和经济挂了勾,由此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近年来,考级的单位越来越多,如今承办音乐业余考级的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地方艺术院校,还有中国音乐家协会等等机构,真是眼花缭乱,有些人投身考级,就是看中了考级带来的巨大利益。随着考级单位的频频增加,便会出现相互排斥,相互竞争。到处都是不正常拉¬考生的现象,比如,带多少学生来考级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回扣,学生越多,回扣的数额也就越大,通过率越高,毕竟下来考级的单位也是要吃饭的,导致的结果是,越是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培训机构越是通过率高,越是通过率高越是利于招生,生源越多越有话语权,你不让我的学生通过,我就参加别的单的考级,反正又不是你一家。如此循环家长们也很难判断,哪一家最权威,这直接导致了恶劣的后果。出现了降低考试标准的 “怪现象”,如八级完不成的就给七级证书,甚至是交了报名费,演奏好坏都给合格证书。比较严重的是一些小县、市的琴行,他们往往无法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但打着省里或者国家考级机构的牌子实施,其实就是在误人子弟,这样就完全失去了考级的意义。要知道,考级真正的意义应该是通过考级抓素质教育,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考级活动不能成为生财之道。“家长的心态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老师的引导。许多课外艺术教育老师热衷于向学生推荐考级,追求考级成绩,其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加砝码。道理很简单,如果某琴行学生考级率高,自然会成为其招生的招牌。而家长又不明所以,往往是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推荐去哪里就去哪里。业内人士指出,考级已经市场化,其背后存在着利益链条,各考级机构只有争取生源,才能获取利润。据了解,每位学生考级,需要交费80~200元不等,一年下来,仅本市就是百余万元的市场。竞争的直接后果是,考级标准越来越宽松,通过率高达95%!“实际上, 目前我市有大大小小的社会力量艺校、琴行百余家,一些琴行前为卖场后面办学,其师资力量课余艺术老师的来源包括几种:音乐学院钢琴系专业的毕业生(有好的差的),师范类学音乐教育专业(在校期间与音乐有关的都接触,属于大杂烩那种)毕业生。劝你一句,找老师一定要找专业的,可以少走弯路,基本在各机构做兼职(尤其是做全职)的,都是教得很一般的,因为真正好的老师往往名声在外,家里根本不缺学生,不会去兼职。而干全职的更是根本就没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在琴行靠误人子弟糊口
这些年来各类媒体和专家学者都在探讨一个同样的问题,所谓音乐考级的功利性之危害以及考级该何去何从。我认为,我们不要回避音乐考级的功利性。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世上的普通人,学习音乐和学习其他门类的知识和技能究其目的性是一样的,或是作为职业,或是作为爱好,或是作为消遣。而家长们的初衷也是这样:有的是为孩子日后的升学做准备;有的是,希望孩子多学一门技能,所谓“艺多不压身”;有的是,希望孩子将来以此为业;还有的,就是因为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以后是否作为职业,也无所谓。可是一旦考级和升学、就业挂上钩,就难以逃脱“功利”二字。笔者只想告诉家长们,如何确立学琴的目标;如何甄别好的钢琴老师;如何学琴,如何做到不半途而费,真正学下去。
我认为,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对于琴童的家长们是最迫切的。否则,不仅浪费了很多金钱,大量的精力,而且虚度了孩子们的宝贵童年。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有的人看不到一点效果呢?学琴毕竟要有一个回报,才算“不虚此学”。既然花了如此大的代价,为什么不去反思一下,是否可以找到正确的学琴之路,真正掌握一门技能,终身受用。其实,只要这些家长多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就可以避免这样尴尬的局面。
近日读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刘诗昆痛批中国钢琴教育现状”,文章中提到了现在的“钢琴热”在社会中一些不好的现象,钢琴老师不够专业,没有资格,在刘诗昆看来,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合格的?“十年以上专业训练,这是最基本的。”刘诗昆的回答带着不容置疑。可现实远非如此。如果深入各种琳琅满目的钢琴培训班,除了正统钢琴系毕业的学生,你会发现师资队伍多是这样的分布:既有原来学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的,也有学声乐、甚至音乐理论的。某些老师,上课从不示范,拿个谱子就让学生练,上完课划个钩又让带回家练,“只求应付了事,可能自己都不会弹。” 让刘诗昆无奈的是,“钢琴老师”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赋予一些象征性——良好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轻松的自由职业状态。自然地,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者,冲着这股吸引力而来。琴童数量快速增长,师资却远远跟不上,专业老师经过十年学习,“好容易出来一个,又只能一对一教几个学生。这种情况下,谁也避免不了滥竽充数者。”
四、---------------机构和钢琴老师太会包装自己:名人们普遍没有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名声在全国各地办中心,实际师资情况根本不去监督,只要该加盟机构每年交加盟费管他招的老师是何水平,这个经济账很清楚:招好的老师,人家要的课时费高,相对机构赚的就少了,不如招些水平差的、没工作的,利用机构的关系跟全国各个名人合个影,包装一下,就说是某某钢琴家定期为中心老师进行指导,该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师的称赞,这是个商业化的社会,所有的事情只要有钱就能运作,与名人拍广告太类似了,只要给钱,大腕们才不管他代言的这个东西是真是假呢,只要笑脸相迎,金元加甜蜜蜜,伸手不打笑脸人,大师们往往不会驳人家面子,合个影,写个寄语,提个词,某某大师参观某个琴行给予该机构极高的评价等等很顺利成章的就出现在官方报道上(现在发表文章只要给钱,报社哪管你的真实性,没有人跟钱过不去)大连大多数机构我都去过,深为大连钢琴界骄傲,竟然多半都是我国几位钢琴教育泰斗的学生,其亲密合影犹如家人般和谐,令我深深“羡慕”,钢琴教育大师只有几十位,而钢琴教师确有几十万之众,如果这些人都长期跟大师们学习(大师们怕要被累死了)实际情况是只上过一节课,甚至一节没上过,去拜访的目的就是合个影,不要去机构学钢琴,比如你选的老师是100一节,你把钱交给机构,他们基本是五五分的,老师只能得到50元。而真正到老师家里学这100全是老师的,这代表什么?该老师家里学生太少,闲暇时只能去机构受人剥削。为何学生会少?就是水平不行嘛。所以去机构干的就是这个情况。可怜家长的钱被两拨人瓜分。几乎所有机构都会请一位当地钢琴界权威做他们的教学顾问,该顾问的教学水平往往还不错,请他的目的一:他也教课,课时费贵得很,因为人家在家里带学生都是当地最高价比如200,在该机构一般都是300(机构要赚一部分)目的二:慌称该专家长期培训该中心教师,带领他们搞科研,实际上能混到这个档次的人根本没时间做这些工作,即便教研最多一个月一次,对中心教师水平的提高作用甚微,另外,不要以为长得老的就一定是权威,本人当年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毕业后,回到老家合肥,由于土生土长,对当地各办学团体了如指掌,也熟知当地所谓专家的教学水平,用我们音乐学院的理念来看,方法太成问题了。类似安徽省这种没有音乐学院的省份。钢琴教育水平很难与国际接轨,仅有的少数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难以支撑整个教育市场,天赋好的学生大都被机构忽悠去,有实力的老师只能收一般的,学生素质差老师水平再高也出不了成绩,恶性循环下去,机构越做越强,越强越有吸引力。。。。。。
五、-------------各团体与培训机构关系密切:目前以办比赛为生的单位越来越多,许多比赛金银奖比例高达30%,只要参与就有优秀奖,美其名曰鼓励小孩,其实就是怕你下回不来了,或者觉得自己小孩没天赋不学了。真是可笑至极。金银奖选手无非一个证书,一个奖牌总成本不足8元。而选手的报名费高达200---300,各培训机构乐意与他们合作,哪个机构送的人多给的金银奖比例就高,有人可能会说,我参加的比赛都是国际比赛分赛区,会不正规?殊不知只要给了承办费,给多大比例的金奖还不是承办方说了算,然后把这些选手获奖的照片放在他们中心,无疑会蒙骗大多外行的家长,许多家长看孩子拿了个金奖,以为很了不起,殊不知真正去考音乐学院附中才知道水平差得远,我不是反对孩子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孩子得到锻炼这是好事,每年参加1—2次 很有意义,要选组织得好的大的组委会,
提醒你要注意看孩子和别人的差距。不要只把眼睛盯在奖牌上,这个东西水分太大。只参加国际专业性的、全国性的、名为某某钢琴比赛的,那些名为“才艺大赛”的综合性的就没意义了-------问题的核心是:谁送的学生多,谁就有话语权,想要多少金银奖,跟主办方打个招呼就行,送学生少的老师,即使学生弹的好,也没好成绩,即使有好成绩了,也被主办方幕后把好名次给了送学生多的机构(改了)。这样家长跟风,学生多的机构学生越来越多,教学质量却停滞不前。
几乎所有上规模的培训机构的老板都是40岁左右的那一拨人,这些人当年大都是音乐教育专业出身(因为当年考音乐学院相当难),接受的钢琴教育及其粗浅,加上这些年忙于机构的日常事务,大都荒废练琴,先天不足加后天缺钙,使得他们越来越远离钢琴艺术,渐成为“商人”但这群人社会经验丰富,是新中国第一批出道的机构创始人,社会关系广泛,跟当地青少年宫、音协、歌舞剧院、等所谓政府机构关系暧昧,想要个“某某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社会办学机构”等等荣誉。简直易如反掌。于是乎他们的中心往往耀眼夺目,各种荣誉满墙都是。极具迷惑性,家长看了腿都迈不动了,往往匆忙交了几个月的学费。他们靠自己的名望往往很拽,课时费动辄跟大学教授一样:(150-----200)家长普遍有着不正常的心理,一是以为越贵越好,二是以为教师越老越好,三是以为该中心越华丽、规模越大越好。提到少年宫、歌舞剧院,你不要以为他是政府办的,可以信任,实际上目前都是被私人承包了,用啥样的老师完全老板说了算。
六、----------------各种艺术学校误人子弟:先说最好的艺术学校比如省艺校、市艺校。不要以为他们是公办学校就正规的很,其实1、学校里乌烟瘴气,早恋、网游、赌博风气严重。简直像黑社会。2、这种学校的老师大都是靠关系进去弄到编制的,多为纨绔子弟,在音乐学院上学时本是游手好闲之辈。无真才实学。没有关系而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往往对这等美差望洋兴叹,私立艺校更是不能考虑,办公室贴了满墙的历年考入音乐学院的学生名单,都是在做假,校长知道没人会去查的,也不违法。不知为何那么多的人相信
七、----------------不要企图先学电子琴后改钢琴:钢琴对手型、指法等有其特定的要求。到时候改的时候非常费劲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杨峻谈中国钢琴教育现状:一个优秀的钢琴老师他是要有多年的经验的积累和对这个事业的忠诚,我觉得他才是一个合格的钢琴老师。 现在学琴的孩子那么多,我也相信有一大批不合格的老师在那里教学,甚至有些误人子弟的教学都有,有的连五线谱上要求的知识要点都不清楚就开始教学了,让人痛心啊。居然还可以大批的教学,我觉得这个现象是严重的。 不要以为我今天买了架钢琴,然后随便找个老师来学习,再然后希望孩子有很大的成就,那些没有接受错误指导的孩子要比那些接受错误指导的孩子要好教学得多。我们应该爱护儿童特别是这些钢琴学童,让他们有一个健康正确的学习环境。
八、-----------------篇幅、时间、精力限制,各种问题不能详尽解析,文字亦没有精雕细琢,只求说明问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有良知的同仁的注意,揭露中国钢琴教育之弊病,弘扬正气,为了家长、更为了可怜的琴童,他们跟某些老师学许多年,一心想考音乐学院,在不断的考级通过、比赛拿金奖的幻境中度过了珍贵的少年时光,原以为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却在参加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考试中一败涂地,十几年的努力,一家人的希望、心血、汗水、金钱所有的一切付诸东流,我相信多数家长不是抱着花钱让孩子学着玩的态度的,都是学学看,如果孩子天赋很好,进步比别的孩子快,再做是否走专业道路的抉择,但选错了老师,孩子长时间水平停滞不前,你会误以为孩子没天赋,多么可悲,我再次提醒家长注意:“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另外本人以上所说句句属实,无夸大成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