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斯塔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
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
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2、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3、斯汤达 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先驱 ,代表作《红与黑》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
4、亚历山大·仲马( 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又称大仲马,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的作者
亚历山大·仲马,又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以小说和剧作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等。
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先后参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战等活动。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遗骸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大仲马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5、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代表作《恶之花》
法国诗人。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
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
《恶之花》([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vdne
书名:恶之花
作者:[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钱春绮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4
页数:388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七部分。在诗人的笔下,巴黎风光阴暗而神秘,吸引他目光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时间、美、死亡、偶然、羞耻、愤怒、仇恨……都被拟人化。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恶,认为恶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成年后继承生父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除诗集《恶之花》以外,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人为的天堂》,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波德莱尔还翻译过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和《怪异故事续集》。
其次,就宗教哲学根源来说,纵观诗人的主要作品《恶之花》,其中充满各种宗教意象,并常饱含基督教情怀,甚至整部作品的内容框架上都与基督教有关。但与同时代其他诗人对基督教的热切歌颂不同,波德莱尔作品中却时常带有渎神色彩,而他本人也因此遭到法院的起诉与审判。当时,作为正统与权威的象征的基督教在某些方面成了波德莱尔创作过程中的绊脚石。波德莱尔与宗教的较量从未停止,具体体现在创作自由、感情抒发,以及美学思想上。最终证明,波德莱尔虽然高呼着“耶稣基督本人退入永存的黑夜”的口号,但实际上他的诗歌中处处体现基督教对他的影响。
二、《恶之花》所体现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创作应反映内心世界的真实。波德莱尔自己生活在恶的环境中,但能睁着一双清明的双眼审视着世间种种丑恶,挣扎着不让自己被恶所吞噬毁灭,从而得到了精神世界之美。《恶之花》的开篇《致读者》中写道:“愚蠢和错误,还有罪哗和吝音,占有我们的心,折磨我们的肉身,我们在培养我们喜爱的悔恨,就象乞丐赡养他们的白虱。”现实中的不堪、丑陋的一面直接通过妓女、乞丐、苍蝇等意象和基调,率先向读者拉开了现代西方文明不堪、残酷的一面的序幕。与此同时,波德莱尔成就“疯子”之名,成为第一个大规模地真正到社会和个人意识深处去发现和表现现实丑恶的诗人 。
《恶之花》的果实就是让人们在极度的丑与恶中挖掘出真正的美与善,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挖掘出希望和光明。常怡在其著作《阿多诺与“审丑”》中表达:“波德莱尔描写了大量的被传统视为丑的、恶心的东西……表现了批判的唯物主义动机。”正因波德莱尔是用批判的态度来审视丑与恶,所以他笔下的黑暗世界才避免了浮于表面的丑恶与阴暗,具有了深入的批判价值。同时,波德莱尔也意在警示世人在精神世界里实现对丑与恶的超越,从而得到心灵的解脱与精神世界的升华。丑所产生的痛苦能够激励人们的精神,人们因此而变得崇高和坚强。《恶之花》所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超越,也正是他想达到的意图。
第二,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追求艺术的纵深。女人是诗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意象,在《恶之花》诗集中存有三十多首情诗中,三个不同的女性形象被波德莱尔着重勾勒,即黑美人让娜·迪瓦尔、白美人萨巴蒂埃夫人和一位绿眼睛的女郎玛丽·迪布朗,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绝唱涵盖有《阳台》、《永远如此》、《秋之歌》、《邀游》等诗篇。
在波德莱尔看来,女人是有着娇美身姿的优雅女郎,如诗篇《舞动的蛇》所描述的:“香泽浓烈的乌黑秀发上,像蓝褐波涛飘忽的芬芳海洋上,如同一艘在晨风中醒来的船,我梦幻的心灵朝远天扬帆。”然而也是阴毒的“吸血鬼”,如诗篇《吸血鬼》所描述:“有如一把刀,刺入我哀怜的心。”或:“凶猛似群魔,醉酒,疯狂且有备而来。”
《恶之花》当年的真相:
父亲自杀后,弟弟都贤秀经常被压在祭坛上折磨。作为姐姐,都海秀不想让弟弟再受到这样的非人待遇,于是跑到里长家求让她走,都贤秀没想到里长竟然想要将魔爪伸向他,都海秀惊慌失措,误杀了他。
而恰巧都贤秀闯入,被他看到后,代替了她的姐姐都海秀,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凶手,并约定以后不再见面,免得真相浮出水面,扰乱了都海秀的心。
《恶之花》的主线设定如下:18年前连环杀人案,都贤秀嫌疑人的儿子,其父亲在家乡杀害了,包括母亲在内的7人,因与父亲合伙杀人的传闻被通缉,多年后他匿名成为,大学医院院长之子白希成(李准基饰),他还拥有自己的金属工艺工作室,女士车智元(文彩媛饰)已婚,育有一女。
《恶之花》的凶手是都民硕和白熙成的养父,女主人怀疑丈夫白熙成与多起凶杀案有关,但经调查发现凶手是其他人。她的丈夫只是因为冷血精神病而看起来如此不同。所有的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去过同一个职业介绍所,而且都坐过同一辆车。
他们也是对找工作有特殊需求的人。有些是因为欠钱,有些是因为急需钱,这个人会把这些人运到自己家的地下室,长期监禁,直到有合适的人,有机会杀死这些人。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生平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堕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编辑] 剧本
《克伦威尔》,1827年发表的韵文剧本。剧本的“序言”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爱尔那尼》(爱格尼),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彻底胜利的标志。
[编辑] 小说
《巴黎圣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孚罗洛是一对比,前者外貌丑陋,但心地纯洁善良。后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艾丝蒙则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后来被民间艺人“熊”(或音译“乌苏斯”)收养。所以说,格温普兰是人民的儿子。后来小说峰回路转,格温普兰命运大起大落,可是因为爱人“女神”(音译“蒂”)的病逝,彻底绝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终于写完全书。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学手法,思想观念的文学巨著。在小说中,雨果描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并且通过主人公尚万强的遭遇,表达了雨果悲天悯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这种安排,最能体现雨果对慈悲为怀,对纯洁良心的信仰。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
法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的奠基人,以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留名后世。
生平简介
夏尔·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上校奥皮克调职至里昂,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其十五岁时转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学(Lycée Louis-le-Grand)学习。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学校开除。
1840年,十九岁的波德莱尔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区,结识文学界的朋友,为一家报纸供稿。次年,被其放荡的生活惹怒的奥皮克将继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艰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1842年2月,波德莱尔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这次通往东方的旅程令波德莱尔产生无数的幻想,并成为其后来一些作品的创作源泉。4月,波德莱尔继承了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琼浆佳肴、华服美女以及鸦片迷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的苍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莱尔开始写作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歌。由于他不节制的挥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监护人管理波德莱尔的财产,按月拨给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莱尔企图自杀。1846年,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其中大部分的诗歌于1857年首次结集为《恶之花》出版。令波德莱尔最初闻名于巴黎文坛的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文学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龙》。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学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莱尔在期间十分积极,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这份刊物仅维持了两天,6月23日,波德莱尔参与了六月起义的巷战。在波德莱尔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家是爱伦·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间,波德莱尔坚持翻译坡的作品。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的法国文坛对此事件的看法一分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
1862年,诗人首次发病,三年后病情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出现失语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回巴黎后住进迪瓦尔博士的疗养院,翌年病逝,
享年46岁。
作品简析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然而美的定义千差万别,波德莱尔认为,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两个世纪前,当波德莱尔将自己所创造的美展现给世人的时候,评论界惊恐的称呼他为“恶魔诗人”。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一些公认的主题在创作上已显疲乏,大多数诗人在那块拥挤的土地上死守阵地,鲜有大胆创新者出现,而在众人之外坚持培育那朵“恶之花”的波德莱尔不外乎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尔·波德莱尔生于巴黎高叶街十五号
1827年 波德莱尔的父亲让—弗朗索瓦·波德莱尔去世
1828年 母亲再婚,改嫁欧比克上校
1831年 欧比克调至里昂驻防,全家随同前往。波德莱尔入德洛姆寄宿学校
1832年 进里昂皇家中学
1836年 欧比克调回巴黎,波德莱尔进路易大帝中学就读。开始阅读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
1837年 在中学优等生会考中获拉丁诗二等奖
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写田园诗
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通过中学毕业会考
1840年 入勒韦克·巴伊寄宿学校。开始游手好闲,与继父闹翻
1841年 被迫远游,从波尔多出发,前往加尔各答
1842年 回巴黎,继承先父遗产。迁居圣·路易岛,开始与圣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员 让娜·杜瓦尔交往。写出《恶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诗
1843年 经济拮据。吸大麻。《恶之花》中的许多诗写于此时
1844年 被指定监护人管理其财产,挥霍无度
1845年 二度企图自杀。出版《1845年的沙龙》。开始翻译爱伦·坡的作品
1846年 出版《1846年的沙龙》
1847年 结识玛丽·杜布伦,发表小说《拉·芳法罗》
1848年 参加革命团体。翻译爱伦·坡的《磁性启示》
1849年 对革命感到失望,躲到第戎数月
1851年 发表《酒与印度大麻》,以《冥府》为总题发表十一首诗,后收入《恶之花》。控诉雾月政变,放弃所有政治活动
1852年 发表《爱伦·坡的生平与著作》。首次寄诗给萨巴蒂埃夫人
1855年 在《两世界评论》杂志以《恶之花》为题发表十八首诗
1857年 《恶之花》初版,惹官司。与萨巴蒂埃断交
1858年 回母亲身边居住,经济困难
1859年 出版《1859年的沙龙》,精神日益不安
1860年 出版《人造天堂》
1861年 再次企图自杀。《恶之花》重版。提名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候选人。写《赤裸的心》
1862年 退出侯选,健康不佳
1863年《小散文诗》初版
1864年 以《巴黎的忧郁》为题发表五首新写的散文诗。前往比利时。出版和赚钱计划落空。写《比利时讽刺集》
1865年 写《赤裸的心》。写《可怜的比利时》。病情恶化,回巴黎
1866年 出版散诗集《漂流物》。参观比利时圣·卢教堂时突然跌倒。失语,半身不遂,送疗养院
1867年 去世。《恶之花》三版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个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诗人用一个英文单词“SPLEEN”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这种痛苦,并希望通过出走、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精神上的搏斗。于是,他把目光从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的物质世界,转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他在巴黎街头的所见所闻构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内容。“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业社会大都市的写真画,在这一部分里,忧郁和理想的斗争让位于邪恶与善良的斗争。诗人眼里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敌意和丑恶的人间地狱;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独无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丑陋老迈的娼妓、苟延残喘的病人以及赌徒、小偷和僵尸等,强大的恶势力压得仅有的一点善良抬不起头来。诗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里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觉,建造一个“人造天堂”。他在飘飘欲仙的幻觉中仿佛看到捡破烂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辉之中,魔鬼化装成美女前来诱惑,风尘女子暗送秋波,情侣们手端着酒杯……他尽情地驰骋在对失落园的梦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毕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后,他便从人造的天堂回到现实的地狱。那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却又盛开着鲜花。
这种恶之花究竟是什么呢?对诗人来说,它首先意味着女人。这些女人时而以“黑色维纳斯”的面目出现,时而以蓝眼女人的面目出现,有时又化身为圣母和天使。这些面孔使我们想起在波德莱尔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三个女人。一个是让娜·杜瓦尔,这是个任性而多病的女孩,具有一种异国请调,颇得诗人的欢心。她于1842年于诗人相遇,此后两人相爱多年;另一个是玛丽·杜布伦,这个蓝眼的妇人邪恶而清高,曾给诗人带来过极微妙的欢娱,但她对诗人不忠,后成为诗人的情妇;最后是阿波罗妮·萨巴蒂埃,她有着雅典的美和天使般的轮廓,诗人暗恋着她,默默地赞扬她。三个女人在诗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她们或代表母爱和兄妹之情,或以理想中情人的面目出现,可惜没有一个是可以给他以安慰的妻子。她们是诗人灵与肉的君主,或把爱情强加给诗人,或拒绝诗人的爱情。她们不但没有给这颗被撕裂的灵魂以抚慰,反而加剧了分裂的痛苦,因为她们表里不一,温柔的背后是暴力,微笑后面是背叛。诗人心寒了,他在这充满变态的性爱和邪恶的肉欲中挣扎,并开始奋起反抗。他责问上帝,歌颂撒旦,支持该隐的子孙升上天堂,要“把上帝扔到地上来”。他像个被流放的王子,要和反叛的天使重归天庭。他向往那“陌生”和“未知”之处,把死亡当作是最后的挑战和唯一的希望,当作是自然强加给人们的必然命运,是温馨的天堂和永恒的作品。穷人、恋人和艺术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人生最后之旅的奇迹上,穷人在死亡中结束了自己的苦难,得到了安身之所;恋人在死亡中得到了忠诚而纯洁的爱;艺术家从死亡中获得了灵感,得到了永远的解脱。诗人最后以一首长达一百四十六行的《旅行》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人生探索,结束了全诗。
《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蚀和侵害人类,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与自身的懒惰和社会的不公作斗争,所以波德莱尔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他生活在恶中,但又力图不让恶所吞噬,而是用批评的眼光正视恶、剖析恶。如果说它是病态之花,邪恶的花,那是说它所生长的环境是病态的、邪恶的。波德莱尔从基督教的“原罪”说出发,认为“一切美的、高贵的东西都是人谋的结果”,“善始终是人为的产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恶中去挖掘。采撷恶之花就是在恶中挖掘希望,从恶中引出道德的教训来。
波德莱尔的这一思想观点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满是丑恶,他痛恨当局,与传统的道德观念格格不入,支持一向被认为是“恶”之化身的撒旦,为该隐及其后裔的遭遇鸣冤叫屈,对贫穷潦倒的沉沦者和不幸者表示同情,并致力于从他们身上发掘出美来。
《恶之花》系统而有序地刻画了一个诗人探索人生的心理历程。诗中的主人公是个生活无着落的青年。他孤傲而清高,不愿意同这个肮脏的社会同流合污,所以在这个社会里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宛如一个被贬下凡的天使,在尘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本是搏击长空的信天翁,却落在船上任人欺凌;他本是“美丽的湖上”一只天鹅,却被关在狭小的樊笼里失去了自由;他追求美,可美却远离他;他追求爱情,却被爱情伤透了心。厌倦和忧郁死死地纠缠着这个骚动不安的灵魂。他被一股力量所压倒,他想反抗,却又力不从心;顺从这个社会他又于心不甘。现实对他充满了敌意,未来又是虚无缥缈。他只能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丑恶的现实、陌生的未来和辉煌的往昔同时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知如何摆脱。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恶之花》是一部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作品,它反映了复杂的人生和纷繁的世事。社会的动乱、政权的更迭、财富的增长、人民的苦难以及社会风气、城市文明都在诗中得到了反映。但是诗人并不是客观、机械地反映现实,而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幻化,把它们折射出来。波德莱尔超越了巴尔扎克的时代性,致力于追求一种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是区别于现实性和时代性的东西,带有史诗的性质。
作为一个诗人,波德莱尔真实地度过了他充满矛盾和斗争的一生。幸福与悲哀、成功与失败、热情与冷漠、强大与软弱在他身上汇成了一部交响曲,使其遍尝了人生的五味,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他对家庭对社会的仇恨,他在生活中的孤独,他在情感上的不幸和肉体上的痛苦使他消沉和堕落。然而,波德莱尔具有非凡的意志,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集人类的智慧和超凡的灵光于一体,顽强而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并把内心的这种善与恶、美与丑的大搏斗、大较量用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开辟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道路,揭开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他既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现代主义的第一位诗人。正因为如此,兰波称波德莱尔是“第一个慧眼者,是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上帝”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1842年,波德莱尔在前往印度的旅程中途落船返回法国巴黎,之后的四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有一部分后来收录进他最著名的诗集《恶之花》中。这个时期诗人的创作仍不稳定,太多的幻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像四处滚落的水珠仍未汇聚成流。1848年至1851年,诗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革命与起义中,从现有的资料记载中不难看出,波德莱尔在政治方面十分稚嫩。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1847年,波德莱尔初识爱伦·坡的作品,坡的一些创作理念对于他的影响很大
还有法国文学大师格里耶
内容简介
选译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诗作一百首,并有译者长篇导论缀于前,从中既可对波德莱尔的文字生涯有个大致了解,又可细细品味恶之为花的魅惑。
编辑推荐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乃是骇世惊俗之杰作,理当挂头牌;《论<恶之花>》 乃是译者殚精竭虑之产物,虽为敝帚亦当自珍。故挂头牌得虽得名收却置于文后,敝帚自珍则以序称而忝列诗前。再者,《恶之花》是旷世佳构,《恶之花》的翻译则非是,《论<恶之花>》虽非名山之作,究竟不失为本地风光。故此种非主非宾、亦主亦宾的安排,谅无掠美之嫌。奇特固然奇特,却不是以奇求特,哗众取宠,愿知我者察。
作译者介绍
本书提供作译者介绍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1821-1867),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恶之花》和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并有大量文学和美学论文传世。他被认为是使欧洲人的经验方式和写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作家,他的美学理论在诗歌和艺术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是现代主义各流派灵感与理论的不尽泉源。
郭宏安,1943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原籍山东莱芜县。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该所学术委员会副主 << 查看详细
目录信息
论《恶之花》
引言
第一章 逃出樊笼的一只“天鹅”
第二章 在恶之花园中游历
第三章 在“恶的意识”中凝神观照
第四章 一个世纪病的新患者
第五章 时代的一面“魔镜”
第六章 应和论及其他
第七章 在浪漫主义的夕照中
第八章 穿越象征的森林
第九章 按本来面目描绘罪恶
第十章 “我将独自把奇异的剑术锻炼”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恶之花
告读者
忧郁和理想
祝福
信天翁
<< 查看详细目录
作者序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1821-1867),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恶之花》和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并有大量文学和美学论文传世。他被认为是使欧洲人的经验方式和写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作家,他的美学理论在诗歌和艺术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是现代主义各流派灵感与理论的不尽泉源。
http://wwwchina-pubcom/676888
来自《恶之花》。
《恶之花》是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的一部诗集,它是一本有逻辑、有结构、有头有尾、浑然一体的书。《恶之花》被誉为法国“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征。
《恶之花》是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开创新的路子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作品也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它《恶之花》具有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它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文学作品。在题材上,现代派文学企图挖掘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
1857年,法国年轻诗人波德莱尔发表的《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恶之花》象怪物似的出现在法国诗坛上,成为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波德莱尔成为文坛泰斗后,以他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学流派也迅速形成。而且,由于他的重要追随者魏尔伦、兰波和玛拉美的出现,这个新的流派在19世末;即1886—1891年左右达到昌盛时期。如果、再细看一下,前期象征主义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波德莱尔以前为萌芽期象征主义。这个时期里,有法国第一散文诗人贝尔特朗;散文家奈瓦尔、诗人洛特雷亚蒙和美国著名诗人和作家爱伦·坡。他俩的诗和诗歌理论都曾对波德莱尔以及后来的一大批象征派诗人的创作发生过作用,但还算不上真正的’象征主义诗歌。第二个阶段是波德莱尔时期。波德莱尔不但是象征主义的鼻祖;也是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先驱,我们把他这一个阶段称为先驱期象征主义。第三个阶段是继波德莱尔之后出朝的3个重要诗人:兰波、魏尔伦、玛拉美时期。我们称这个时期为正统的前期象征主义时期。由于他们3个人的努力,象征主义到19世纪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法国的拉弗格、歇尼埃和上面提到的莫雷亚斯等诗人都先后加入到象征主义行列。用象征主义手法创作了大量诗歌,形成了一种要淹没已基本解体的浪漫主义的声势和与还在流行的帕尔纳斯派相对抗的格局。19世纪90年代后,象征主义诗歌又开始向西欧、北美各国传播,在那里找到了许多知音。‘那些人又成了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后期象征主义的中坚。但是,在‘法国,高峰过后,前期象征主义随即开始衰落。1891年,,象征派“文学宣言”的作者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而提倡一种所谓“罗曼派”的文学,试图恢复他的先祖希腊罗马古代文学的传统。接着,兰波、魏尔伦、玛拉美分别于1891、1896、1898年过世,其他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选择新的发展方向,不再遵循象征主义艺术标准。前期象征主义作为70个文学流派,到19世纪末实际上已经解体。但是,前期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其影响已在法国深深扎根。而且由于玛拉美等著名诗人的作用,象征主义在19世纪末开始越过法国国界线,向西欧、北美扩展,到上世纪20年代,又兴起了后象征主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