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简介?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简介?,第1张

  由于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莫测,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色彩。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1848年)和史达尔夫人(1766年-1817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基督教真谛》主张复兴中世纪礼教,但其作品对美洲丛林和大草原奇异风光以及古代废墟富于抒情色彩的描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异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的滥觞。他的小说《勒内》和《阿达拉》都描写世俗爱情和宗教信仰的矛盾,悱恻缠绵。而史达尔夫人则具有民主倾向。她的《论文学》和《论德国》致力于传播浪漫主义理念,不遗余力的抨击法国的古典主义传统。 法国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包括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年-1869年)和阿尔弗莱·德·维尼(1797年-1863年)。前者擅长写抒情诗,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沉思集》情景交融,善用对照和象征笔法;后者则以哲理诗著称,《古今诗集》和《命运集》宣扬孤傲坚忍精神,表达悲天悯人的思想。 1830年以后,维克多·雨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导者,他也是整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1830年,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在法国最终战胜了古典主义。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中鲜有的全才,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其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界》等具有史诗般雄壮的风格,是浪漫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雨果一生支持共和,反对帝制,在1851年曾流亡海外,直至1870年才返回法国。在诗歌和戏剧领域,雨果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法语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笔法,极大的丰富了法语诗歌的修辞技巧,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雨果逝世的时候,全欧洲共有逾200万人来到法国参加他的国葬。 和雨果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还包括女作家乔治·桑(1802年-1876年)。她的创作拓展了浪漫主义文学阴柔的特性,尤其擅写女性问题小说和田园小说。代表作《康素爱萝》和《魔沼》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和真挚情感。曾和乔治·桑有过短暂恋情的青年诗人阿尔弗莱·德·缪塞(1810年-1857年)是这一时期法国诗坛的一股新生力量,《四夜组诗》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第一次将“世纪病”这一概念引入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中。热拉尔·德·奈瓦尔(1808年-1855年)的抒情诗奇诡深邃,形式精美绝伦,对20世纪现代诗歌影响深远。大仲马(1802年-1870年)创作了大量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将通俗小说的发展推向极致。

  俄国和东欧

  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失败和1825年十二月党人革命之后出现的。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茹科夫斯基(1783年-1852年)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他的《俄国军营的歌手》歌颂军人的爱国壮举,赞美俄罗斯民族伟大的复兴。雷列耶夫(1795年-1826年)创办《北极星》,宣传浪漫主义思想。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如普希金、果戈理等早年都是浪漫派,后来转向现实主义。莱蒙托夫(1814年-1841年)是俄国最坚定的浪漫主义诗人,长篇叙事诗《童僧》和《恶魔》塑造具有叛逆性格的英雄形象,表达反暴政的革命理念。小说《当代英雄》第一次塑造“多余人”形象,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先驱。 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波兰的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年-1855年)和匈牙利的裴多菲(1823年-1849年)。东欧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和反对异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结合起来。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抨击沙俄侵略者的血腥屠杀,揭露卖国贵族的行径。裴多菲则以《民族之歌》和《自由与爱情》等诗作歌颂为争取自由的斗争。

  美国

  由于美国和欧洲在历史、文化上的种种不同,以欧洲通行的文学流派的概念来衡量美国文学的发展实际上并不十分准确。但由于美国文学也是整个西方文学的一个部分,因此通常人们也将美国文学史放入整个西方文学史的框架内来研究。 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深受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19世纪上半叶,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高涨,摆脱英国文学的束缚、重视人的精神创造和追求自由的超验主义蔚为大观,至此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蓬勃发展。 爱默生(1803年-1882年)和梭罗(1817年-1862年)是超验主义理论家,最先提出浪漫主义的主张。他们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和直觉的意义,认为自然界充满灵性,人应该回归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美国前期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包括华盛顿·欧文(1783年-1859年)、詹姆斯·库柏(1789年-1851年)和爱伦·坡。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在他的小说中,“美国文学”这一概念第一次浮出水面,不再深受英国文学的拘束。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最重要的一部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爱伦·坡主张艺术要使读者获得刺激而达到灵魂的升华,他的小说大部分以死亡、凶杀、复仇为题材,揭示人的幻觉状态和变态心理,他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共同被尊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美国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以纳撒尼尔·霍桑(1804年-1864年)、沃尔特·惠特曼(1819年-1892年)和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年-1891年)为代表。霍桑在作品中对“隐秘的恶”进行挖掘,《红字》反映清教徒殖民统治的黑暗以及教会的虚伪和不公,象征手法运用纯熟。惠特曼的耗一生的经历编纂、扩充诗集《草叶集》,歌颂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美国现代文学的鼻祖。梅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中成就最高者,擅长描写航海奇遇和异域风情,代表作《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小说中的“白鲸”已经成为一种超然的、对人类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物的图腾。

整体主义是浪漫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原则之一。

俄罗斯现代著名的浪漫主义研究专家НА古利亚耶夫曾说过,“浪漫主义不是别的,而是一种明确的世界观,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生活概念”。整体主义是浪漫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原则之一。“几乎所有的浪漫作家都崇尚整体主义,面对被分割的世界和被肢解的人,他们坚持认为世界以及人是一个, 或者说应该是一个整体。”整体主义一词来自拉丁语, 其词根包罗万象。 整体主义强调综合主义的世界观,艺术思维中的整体辩证法和全人类性,认为世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艺术往往是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有机统一,全面的人身上集中了宇宙和上帝的力量,是世界发展的顶峰,世界存在的最高意义。

《小王子》。《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书中原句为上帝创造了玫瑰,从此有了浪漫主义者,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

从文学的历史发展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争辩不休的相对性概念。因此,在相互对照中论述二者的具体内涵应为妥当的方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换,意味着文学范式与话语成规的更替。这种更替具体体现在以下互相关联的方面:其一、从摹仿到表现。对这一根本转折,艾布拉姆斯做了深入而有趣的阐释:从模仿到表现,从镜到泉,到灯,到其它有关的比喻,这种变化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般的认识论上所产生的相应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3)镜子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映照与模仿。自从柏拉图把文学喻为镜子或影子以及亚里士多德严谨的理性阐述之后,文学理论一直求助于这一隐喻来解释文学的本质,说明心灵对自然的模仿关系。从文艺复兴的大师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者乃至后来的现实主义作家,都乐此不疲地娴熟应用。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认识论根基之上,本琼生、约翰逊等都心仪生活的摹本、习俗的镜子、真理的反映这种古老的理念。而且古典主义还坚信自然事物具有普遍永恒的定则,古代作家已经成功地写出了人物的本性、自然的本性,从而产生了合乎理性原则并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学典范。后代的作家只有学习好模仿好这些典范,才能达到真和美。拉布吕耶尔模仿希腊人狄奥佛拉斯塔,写作《品性论》,开篇便声称:一切都已经说过了,我们只能跟在古人和现代人中最富技巧者后面拾其牙慧。在他们看来,包括题材、风格、体裁、形式和语言等等规则和范型,都在古希腊罗马大师手中创造出来了,后世的文学所能做的所该做的就是尽善尽美地遵循并模仿这些伟大的典范。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本是创造的基础,然而,古典主义的紧紧追随、爱不释手、日夜揣摩,学到的又只是一些僵硬的类型。除了一些优秀的古典主义作家,如高乃依、莫里哀、拉封丹、德莱顿、蒲柏等等,总是能在古典主义疆界内求取某种自由,保持自由与规约的张力与均衡外,大多数的古典主义者都深陷于泥古保守的窠臼中,无所作为。 从镜到灯的心灵隐喻之变迁,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初。如果要追溯灯之喻的早期使用,还须回到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是个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发动了一场哲学与诗歌、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永久战争,并且把感性之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另一方面,柏拉图又坚持认为只有从感性的阶梯上升,才能最终窥见理念的光辉,从而赋予了神灵附体的迷狂诗人以直觉认识超验真理的特殊意义。他的太阳隐喻直接启发了普罗提诺的太阳放射与喷泉流溢说,在他们看来,能够分享、感受理念之光辉的决非镜子式的心灵,而是充满灵感的能从自身放射出光芒的心灵。与柏拉图主义者相同,18世纪以降的浪漫主义者也常把心灵与诗喻为光之放射泉之流溢。灯之比喻对镜子比喻的替代,表明表现论文学观的确立。即浪漫主义者不再把创作当作一种模仿行为,而是视为心灵之光对外在世界的照耀。华滋华斯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这种表现说的一种经典表述。表现论即把文学看作主观心灵的表现和创造行为的产物,强有力地颠覆了古典主义僵化的模仿成规,为文学打开了情感与想象的闸门。 其二、从理性到感性。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笛卡尔认为知识的本性是绝对的统一性,一切丰富杂多的现象只有还原为可清晰精确描述的单一原则,才能达成普遍知识的理想。这些普遍知识理性原则反过来就成为指导人们心智活动的规则,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心智活动也必须服从这些法则的规约。正像存在着普遍的、稳定的、可以精确描述的自然法则一样,摹仿自然的文学艺术也必定存在相同的类型与法则。为确保知识的统一、稳定和可靠,笛卡尔拒斥了感觉和想象力。在他看来,感觉是变幻无常和混乱的,而想象力则是人类精神活动遭受欺骗的根源。这样如同卡西尔所言:笛卡尔一劳永逸地为17、18世纪的美学指明了道路。(14)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知识依据正是这种理性主义,布瓦诺就从此出发走在笛卡尔的路上。他企图从各种诗体和诗剧的特质中找出普遍永恒的法则,从千差万别的人性中归纳出风流、吝啬、老实、荒唐等普遍永恒的类型。而且把这些理性法则和类型等同于自然、真实和美。在《诗的艺术》中,布瓦诺写道: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15)在理性原则的规约下,古典主义不欣赏也不能容忍一切背理的神奇、无理的偏激和破格的奇思异想。众多的古典主义作品描述的是,在贤明君子的调解下理性观念如何最终克服七情六欲,而在非理性情欲支配下世人又如何导致身败名裂的故事。这一点直接暴露了古典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特定历史阶段文化思潮的古典主义,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政治妥协的产物。 浪漫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反动,它发起了解放感性的革命运动。这次运动首次使情感、想象、天才、独创性、自由等主观性范畴全面地占领了文学理论的主体位置。浪漫主义首先确立了文学的情感本质,文学是情感的表现与倾吐成为浪漫主义运动最鲜明的口号。而且,他们所欲表现的情感与古典主义公共理性规约下的常态完全不同,有着强烈的个性自我色彩。济慈声称他生平作的诗,没有一行带有公众的思想阴影;雪莱把诗人喻为夜莺,它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华滋华斯坚持认为自己的情感才是他的靠山与支柱;拜伦反复强调诗是激情的表现,它本身就是热情。这种激情有时甚至是混乱的非理性冲动,如同A施莱格尔所说:浪漫诗表现对一片混乱的一种秘密渴望,它无休止地追求新颖惊异事物的诞生,它隐藏在有条不紊的创造的母胎中。(16)从情感本质出发,古典主义建立在人类心性永恒不变的假设基础上的文学史观,即古典艺术已臻于完美极致的观念,就被彻底突破了。因为对真正的美感生命力来说,人类在感情方面的强度和敏感不是减少了,而是日渐增长,因而艺术的完美也是无限的。由此,浪漫主义建立了文学史的发展变化观念以及视艺术为人类模式再创造的艺术观。创造这个术语的普遍使用,最初是在中世纪。人们从上帝创世的神话中推衍出文学创造观念,这个前提注定了中世纪的创造概念只能局限于基督教神学范围内,人的创造只是对神的模仿。浪漫主义时代,人们对创造新文学的热望与自信,是对人类主体力量的肯定和张扬。济慈明确地说:诗的天才必须在一个人的身上寻求它自己的出路;它的成熟不能依靠法则和概念,只能依靠自身的感觉和警觉。凡是创造的东西必须自我创造。(17)这种自我创造更要依靠不受时空支配的想象力,因此浪漫主义用想象的内在规则僭越了古典主义那种外部给定的法则,从而赋予想象在创造活动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雪莱甚至直接把诗歌界定为想象的表现,并且认为在人类心灵的两种活动中,想象高于推理。推理只审查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的关系,而想象则以自己的光辉作用于这些思想素材,它能创造出新的思想。 其三、从机械整体论到有机整体论。艺术的整体性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共同追求的美学理想,然而两者的理解却有明显的分野。最初是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等人把作品与生命体相类比,总结出美的事物整一性法则。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生命体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都是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的。然而,当他进入文学等美的事物的分析时,生命体的有机性却脱落了,只剩下体积大小、各部分组织安排的适当性。所谓适当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完整性,也指它的大小长短适合于人的感知。一个非常小或非常大的东西,即使是活的生命机体,人无法感知,看不出其整一性,不能称之为美。作品也是这样,其长短大小和安排必须为整体服务。这种整体性法则是合理的,但要求悲剧作品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情节必须整一有头有尾,则未免机械且规范过度。文艺复兴的琴提奥和卡斯忒尔维屈罗又从中归纳出时间和地点的整一律,从而形成古典主义一套机械的三一律仪轨。浪漫主义也推崇艺术的整体性,但他们始终把这种整体性看作生命体的有机性。它是自然生长的,而非人为规定,正象雪莱所说的,伟大作品的创造过程如同婴孩在娘胎中孕育成长。这种生命的隐喻尤其是植物的隐喻在浪漫派文学理论中俯拾即是,形成以植物喻天才、以植物喻作品的有机整体性美学。康德曾有些同义反复地定义天才为天赋的才能,强调其自然禀赋性,他能凭自然的作用创造出美的艺术典范。而早在1759年,杨格的《论独创性作品》就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樊篱,提出天才存在于法则之外是浑然天成的观点,推崇独创性,并把独创性作品喻为从根茎上自然生长出的植物。卡莱尔则干脆说:它完全是一棵树,树液和流体循环往复,每一片最小的树叶都与最底下的根须,与树的整体中每一个最大的和最小的部分相互交流。(18)所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整体性与古典主义完全不同,它不是机械的、人工的、可法则化的,而是有机的、自然的、生命律动的整体性。 由于浪漫主义理论在现代思潮中的持久影响,人们开始质疑那种将它封闭在已成历史的特定位置的做法。从卢卡奇的早期理论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新感性美学,从尼采的价值重估到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和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乃至从惠特曼歌唱带电的肉体到金斯堡的嚎叫……人们都听到了浪漫主义的回声,这种四处扩展的回响表明浪漫主义并未终结。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范式转换,事实上是人类生活结构和内心结构的现代性转折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现代性的一种复杂的文学话语形态,浪漫主义不仅是历史的,而且也是现实的。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说: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

因此浪漫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的环境中,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

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纯洁自由的爱情,可以死而复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他的人格、道德,可以感动一切人,可以做到一切事,可以使从不说谎的修女,也为之违反教规。

所有这些形象显然不是现实生活种可能有的,而是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希望,富于理想色彩的人物或英雄。正如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

“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在人的胸部和内心里,潜伏者浪漫主义的秘密源泉。”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扩展资料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史学虽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但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统一体。由于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差异,因而它的内部派别丛生,而且不同流派的政治倾向和具体史观差异极大、甚至于针锋相对。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大流派: 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大约形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于神圣同盟统治欧洲的时期。这个派别的史学家基本上仇视法国大革命,他们提出的历史思想是出于反对大革命的需要。

1790年,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历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7~1797年)发表了《法国革命论》一书,以极大的激情对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专制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从而成为欧洲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也因而被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家称为“浪漫主义史学的精神之父”。伯克在书中一再强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历史地形成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许多代人的“合作事业”,不能用颠覆的方式对之进行改革;法国大革命是以启蒙思想家鼓吹的抽象理性为依据的,并没有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基础,因而它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且它还将导致更加变本加厉的专制主义强权的出现;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是民族性的、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因而决不能盲目地模仿外国的事例、随意地改变本国现存的法律制度和既有的社会秩序。

1797年,法国青年贵族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年)发表了《论革命》一书,对法国大革命以及历史上一切革命及其带来的破坏性结果进行了批判,重申了革命的“不合法性”。进入19世纪以后,他又相继出版了被称作“浪漫主义的圣经”的《基督教真髓》和《殉道者》二书,将基督教及其统治下的中世纪社会描写成了一种令人神往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在欧洲文化界掀起了一股颂古非今的思潮。后来,随着拿破仑的垮台,这股怀古思潮迅速在欧洲各国蔓延开来,并形成了保守的浪漫主义史学流派。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贵族官方史学、德意志的耶拿学派和“法的历史学派”、俄国的“正统学派”和斯拉夫学派等等,就是这个时期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的突出代表。

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家反对理性主义史学的历史思想,以“信仰至上”来否定18世纪的“理性至上”;他们对“民族精神”进行了神秘主义解释,将它说成是“天赐神授”的东西;他们赞美中世纪的基督教会,重弹上帝干预历史的神学史观。

这派史学家热衷于撰写中世纪史,无限美化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和社会等级秩序,将它描绘成了一幅美妙的、牧歌式的、和谐的彩色画卷,并以此来攻击和否定由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建立起来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这派史学家还抓住理性主义史学中的非历史观念,以历史有机发展理论和民族特性理论为武器,否定历史上所有社会变革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普遍意义,并从现实政治需要的角度对“民族精神”进行了别有用心的解释,在尊重历史的口号下,极力为历史上(尤其是中世纪)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辩护。

我们必须看到,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内部的不同集团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严格地说来,只有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和沙皇俄国的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是封建贵族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旨在为复辟或巩固封建制度服务。英国的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家虽然也攻击法国大革命、并否定所有革命运动的合理性,但并不是要恢复中世纪的封建制度,而是为了否定法国革命的普遍意义、反对任何效法法国革命的行动、从而维护英国现存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秩序;他们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与欧洲的封建势力联手反对法国大革命的。德意志的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家也不同于法国和俄国。他们几乎全都是非贵族出身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年都热烈拥护过法国大革命和自由平等原则;只是随着后来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拿破仑入侵德意志,他们才转而仇视大革命的;他们对现状不满,却又害怕任何社会变革;他们并不想回到中世纪去,却又竭力想在旧制度和旧传统中、尤其是在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盛世中寻找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式;他们希望实现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盟,并在贵族的领导下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结果自己却成了封建势力的帮凶,在他们身上,明显地反映出了当时德意志资产阶级的保守性和软弱性。 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保守派利用浪漫主义历史观念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以否定法国大革命。与此同时,广大小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也在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表达了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平等现象的愤懑之情,从而形成了激进派浪漫主义史学。这派史学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米什莱、瑞士的西斯蒙第、德意志的戚美尔曼、英国的卡莱尔(前期)和科贝特等人。

激进派浪漫主义史学家力图站在劳动大众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他们同情人民群众的艰难处境和反抗斗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揭露。只是由于他们找不到改革现状的正确道路和方法,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也缺乏足够的信心,于是就寄希望于恢复中世纪的宗法生活,以至于将中世纪理想化。然而,他们撰写的是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历史,他们歌颂的是中世纪的劳动群众(实际上就是理想化了的小生产者)、而不是封建统治阶级,他们着力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情操及其反抗暴虐统治的斗争精神,并且按照小资产阶级的理想模式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人民英雄的形象(如圣女贞德、闵采尔、丹敦等人物),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享受各种社会权利的历史依据。米什莱的《人民》、戚美尔曼的《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等书,都是反映这种历史观点的非凡之作。

在激进派浪漫主义史学家的著作中,虽然存在着颂古非今的倾向,但是他们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贵族专横所进行的批判也是最为激烈的。从思想体系上来看,他们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阵营,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史学中的极左派。他们这种向过去寻求斗争武器以对抗现实社会的做法,反映出小资产阶级的妥协立场和革命的不彻底性。正因为如此,当历史进程中发生急遽转折的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往往就会变得动摇起来,从而投入大资产阶级的怀抱,并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卫道士。 这派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主流,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主体意识和观念。浪漫主义思潮从一开始就带有批判资本主义的倾向,似乎与资产阶级自由派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欧洲政治格局的重新组合,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进行了日益理智的反思。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思想家和史学家们也越来越感到“理性主义”的口号及其思想方法已经不能适合自己的需要,而对浪漫主义思潮中所强调的“个性解放”等内容却感到很合拍,于是他们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了浪漫主义,并由此而形成了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兴盛,并逐渐在西欧各国和美国的史学界占据主导地位。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梯叶和基佐、米涅、梯也尔,英国的辉格派史学家麦考莱,德国的“海德堡学派”的领袖F·施洛泽尔,美国早期学派的创始人班克罗夫特,俄国的格拉诺夫斯基等人是这派的著名代表。

在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家身上,同样也表现出“反理性主义”的倾向。但是他们并没有反对理性主义的反封建精神,没有抛弃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遗产,而是否定了理性主义历史观的片面性及其形而上学的治史方法。他们接受了历史主义的观念,重视对中世纪史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将中世纪理想化。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要美化和恢复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及其宗法生活,而是因为他们把中世纪视为资产阶级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以及初步形成时期,能够用以说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论证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一点与保守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正因为如此,在有关中世纪历史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家提出了与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家针锋相对的见解。

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家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撰写中世纪史,将中世纪的市民阶级理想化,并以此为近代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寻找历史根据,因而他们也就非常重视对近代史─作为中世纪历史的必然延续─的研究,尤其热衷于研究资产阶级革命史,并且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著作。

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家将启蒙史学中的历史进化理论和社会有机发展理论结合起来,把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欧洲历史看成为一个不间断进步的过程,并且明确地把资产阶级推行的一系列社会改革乃至于革命运动都纳入到了这个进步过程之中。

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家同样非常重视对国别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推崇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但是他们反对保守派史学家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所作对神秘主义解释及其民族沙文主义情绪。保守派史学家把封建帝王的征讨业绩、封建贵族的生活方式和情趣作为民族精神及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对它们进行了大肆渲染和美化。自由派史学家则着意于探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点问题,并把历史上被征服者反抗征服者的“反抗精神”和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自由精神”说成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把市民阶级看成是民族的主要代表和民族文化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梯叶里甚至将“民族”与“第三等级”划了等号,认为第三等级构成了法兰西民族,而贵族和僧侣则是法兰西民族的外来压迫者。

自由派史学家也充分肯定基督教的历史作用,并把它当作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还宣扬神意、把本民族说成是天赐神授的优越民族。但是与保守派不同,他们并不是要恢复中世纪的教会统治,而是为了肯定宗教改革和新教在欧洲近代社会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推动作用,为建立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寻找宗教上的依据。

自由派史学家与保守派史学家在运用历史主义观念阐释历史运动的时候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保守派史学家把历史运动说成是完全由“前在因素”和“民族本性”决定的无意识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和无能为力的。自由派史学家则在接受了历史主义观念的同时,承认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动作用。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自由派史学家还第一次把阶级斗争作为说明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全部历史的钥匙,其中梯叶里首先把法国中世纪史写成了第三等级与僧侣及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史,后来基佐、米涅和梯也尔又把阶级斗争观念运用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史的研究,受到了世人的好评。

上述3派浪漫主义史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是不尽相同的。保守派史学在神圣同盟统治欧洲的年代里曾经称霸一时,但主要也是在德国和俄国等资产阶级比较软弱的国家里占据支配地位;而在西欧和美国,占据史坛主导地位的则是自由派史学。在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保守派史学虽然有政府做后台,但是在与自由派史学的论战中仍然一败涂地。在英国,自由派的辉格史学最终战胜了保守派的托利史学,形成了辉格史学长期操纵英国史坛的格局。在美国,浪漫主义史学一开始就是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使在德国和俄国,也分别有海德堡学派和自由改良派的存在,始终在与保守派进行抗衡。1830年以后,在欧洲浪漫主义史学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就是自由派和激进派两家。就总体而言,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在19世纪西方史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浪漫”不是表象的东西,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态度,就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假设建构的理想境界,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浪漫体现的其实正是不浪漫。可人们又将这种认识再结合实际,企图来改变,而制造浪漫。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最初的“浪漫主义”是针对伪古典主义而提出的,等同于“新文学”或“自由主义”,是“反对模仿,强调独创的文学主张”的代名词,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统治欧洲文坛约二百年的现状,故它是古典主义的发展,也是古典主义的否定。直到 1827 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的指向才正式确定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作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强烈的主观性,来表现对现实的极端不满,体现对理想的强烈追求的审美原则。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摘要:

本文以“浪漫主义文学”为经线,从浪漫主义文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分类、特点及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浪漫主义 文学 特点

正文: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一 、什么是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不是表象的东西,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态度,就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假设建构的理想境界,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浪漫体现的其实正是不浪漫。可人们又将这种认识再结合实际,企图来改变,而制造浪漫。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最初的“浪漫主义”是针对伪古典主义而提出的,等同于“新文学”或“自由主义”,是“反对模仿,强调独创的文学主张”的代名词,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统治欧洲文坛约二百年的现状,故它是古典主义的发展,也是古典主义的否定。直到 1827 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的指向才正式确定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作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强烈的主观性,来表现对现实的极端不满,体现对理想的强烈追求的审美原则。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和源头,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几经周折,不仅摧毁了法国君主制的根基,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在它的感召下,欧洲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动乱年代,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一方面,英法等国在经过不同程度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达到高潮。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一宏阔的社会背景中诞生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口号是: 抒情主义 · 回归自然 · 回到中世纪。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卢梭《新爱洛绮丝》,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雨果《巴黎圣母院》,高尔基《海燕之歌》。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兴起最早在德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海涅,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麦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很多现代主义者自称“新浪漫派”,可见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三、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区别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而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这里引出了浪漫与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等等。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上。

浪漫主义不屑于对现实作精确的描绘,而是着力地表现理想型、未来型,现实不存在而应该存在的生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对人和事物作如实的描绘,它写的是生活本来是怎么样的。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盘》,并不醉心于现实世界的精雕细琢,全篇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抒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憎恨,对光明和未来的热心向往,对理想世界如醉如痴的讴歌。而鲁迅的《祝福》,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图画,通过这一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血泪史,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

2、在人物意象的建构上。

浪漫主义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超现实生活中的伟人、英雄身上,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从而绘制理想中的英雄伟人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普通人身上,将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李白诗中的人物形象,因为现实中的坎坷遭遇,而满怀悲愤,因而在梦中畅游天姥,与神仙同歌同舞,如痴如醉,幻想着有朝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暂时失意的怅惘之中,“且放青鹿白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保持了心灵上、精神上的超越一切霸绊,极端自由的可贵的内核。而杜甫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则颠簸在现实的战火与坎坷之中,目睹的是“夜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哭诉”等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经历的是“天阴雨漏,娇儿饥哭,破被如铁”的穷人遭遇,痛苦、眼泪、呻吟,一切都是现实中人物的活生生再现。再如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和高尔基笔下的丹柯,曹雪芹的贾宝玉与吴承恩的孙悟空,无不如此。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现”与“浪”两种不同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的人物特色与风格。

3、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

浪漫主义作品大都具有宏伟的气势、磅礴的激情、昂扬的节奏、大胆的夸张、绚丽的幻想、缤纷的语言。而现实主义则往往要求细腻的描绘、客观的叙述、冷静的刻画、朴素的语言、讲究细节的逼真刻写。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盘》,通篇包裹着气冲云宵的磅礴气势,手法上极尽夸张之能事,语言上多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手法。在一派超现实的幻想之中,营造出一幅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图画。而鲁迅小说《祝福》中对鲁镇临近除夕的节日氛围和鲁四老爷的书房的细腻的描绘,对整个故事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客观的叙述,对祥林嫂从外貌、肖像到内心和灵魂的逼真的刻划,都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来展示的。

4、在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

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类型

由于作家的政治立场不同,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是英国的拜伦等。

(一)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反抗不合理的现实,追求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进步理想,塑造并赞美具有叛逆精神和进步理想的人物形象,引导人们反抗并变革不合理的现实。因而,作品总是具有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激情,昂扬的情调,具有鼓舞和激发人们前进的力量。英国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拜伦不仅严厉地遣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出现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高涨的社会运动和时代潮流促使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正如闻一多所说,“《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不肖子。”

(二)消极浪漫主义文学

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灰暗、病态的气息。正如法国作家缪塞所说:“浪漫主义是流泪的星星,是呜咽的风儿,是哆嗦的长夜……它是意想不到的滂沱,是使人憔悴的冥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浪漫主义就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被历史发展所遗弃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非都是毫无可取的,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也会以美好事物的丧失作为代价。例如,我国唐代传奇中就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属于消极浪漫主义一类的作品。

五、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早期的和以后的浪漫主义之间也有区别。但是这些民族的、时代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文学没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思潮,尽管其作家的政治倾向和创作风格差异很大,但创作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

(一)强调抒发主观,表现理想

浪漫主义作家对法国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都企图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因此,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

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又由于他们的气质和个性的关系,在创作中他们不愿意去精确地描写现实,而是按照应该有的样式去描写生活,不着意于普通的实际生活的描写,也不着意去描画细节的真实,而是驰聘想象描写奇人奇事奇境,有时甚至打破人神界限、时空界限、生死界限,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奇特的艺术境界。他们执著追求理想,以幻想的世界否定和批判现实。如: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作品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了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曲折地影射和揭露现实世界中的黑暗和腐朽。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孙悟空斩妖除怪的斗争中,形象地概括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的斗争智慧和经验。

再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这样。《牡丹亭》描写的是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叙说南宋时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在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以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葬之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杜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丽娘幽魂出现,又与柳梦梅相会,并得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见了大怒,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这时梦梅正好得中状元,乃上书自辩,杜丽娘也登朝申诉。终于得到皇帝承认,夫妻父母团圆。剧本通过这种理想的曲折的情节,歌颂了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封建伦理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作者把青年男女的这种理想生活描写得真实感人,并不受现实生活观念的种种局限,完全是按照理想的样式来描绘的。

浪漫主义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作者的感情常常如激流奔腾,火山爆发,势不可挡。郭沫若曾说:“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自己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在一有冲动的时候,就好像一匹奔马,我在冲动窒息的时候,又好像一只死了的河豚。”他在“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就是作者“眷念祖国的情绪”的强烈情感的倾泻。与现实主义偏重于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相比较,浪漫主义则表现出对理想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二)崇尚自然,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

由于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对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强调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例如,他们观察大自然和充满活力的生物美,作为宇宙精神的体现。怀着对大自然深厚的爱,他们把自然视为真理的展现。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例如: 郁达夫的《迟桂花》写“我”的一位昔日同学经历了个人种种不幸的打击后,百事看穿,闲淡村居的精神状态,又写了他的一个虽遭受封建婚姻折磨但仍然天真无邪的年轻寡妇莲儿,还写了“我在游山途中为莲儿的纯真健美所倾倒,产生的邪思俗念被她纯洁质朴的人格和优美清新的山水净化的情形。最后,“我”由衷地祝愿这位主人公和自己都要像迟桂花一样得到迟来然而持久的幸福。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其特有的潇洒飘逸的文彩,重点塑造了健康质朴的莲儿形象,两度遭受婚变的莲儿被逼无奈返回了娘家,却缓和了“家里沉闷的空气”,并助我“干起了一点事业”。在陪“我”游山的一路上,“我”亦真正领会了她的“康健和自然的美”与“纯粹真率的谈话”,“她的朴素的天性真真如翁则生之所说,是个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作者借这个质朴的形象宣扬了一种纯洁清新的人性美,与当时世俗的炎凉纷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作品之所以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还得益于郁达夫妙于无痕,恰到好处的自然景物的展示。小说中运用大量的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如在描绘清晨景色清新怡人时说“山中的清晓,又是一种特别的情景”,“窗内外饱浸着晴天爽朗的清晨光线,窗子上面的一角,却已经有一缕朝阳的红箭射到了。”“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得可爱”,“一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香味之中。”又如描写太阳西斜时“一种清新寂静的淡绿色的光同清水一样,满浸在这附近的空气里流动”,凡上述之景,可见得在这样环境中活动的人物该是何等的心旷神怡与雅致情趣,也为烘托儿形象造就了合适的场景。

这些景物写的已经不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而是人物在特定的情感状态 下对自然景物的印象和体验,着上了明显的主观色彩,再加上作者的语言清隽幽婉,洒脱俊逸,却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溶入在了诗意而又美好的氛围之中了。而那贯穿全篇的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迟桂花则是用来象征和谐、青春与幸福,是对那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境界的向往,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在人世纷争中寻求心理宁静的心境,也使作品更具有了一层令人遐想回味的艺术魄力。《迟桂花》真可谓是一曲清新和谐、远离尘嚣的自然美、人性美的赞歌。“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认为:“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如: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有许多主人公所到之处的自然风景的精彩描写:有勒芒湖上的波光水影,有阿尔卑斯山上的冰河瀑布,有希腊的古国风光等等。诗人之所以热衷于大自然的描写,是为了借助大自然的壮美来突现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三)喜欢采用中世纪题材,想象丰富,表达自由。

浪漫主义作家都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的活动就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了“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其特点在想象的丰富,情感的深挚,表达方式的自由以及语言的通俗。他们对过去怀有强烈的兴趣,特别是在中世纪,他们被原始事物吸引,因为原始事物通常是纯粹的,接近大自然的。浪漫主义者写了很多关于美洲印第安人的事情。他们把印第安人幻想成接近自然的野蛮贵族。他们的态度与那些强调印第安人是野蛮的,堕落的原始人的清教徒截然不同。他们把印第安人比作撒旦。浪漫主义者看到印第安人接近自然并且因此接触上帝。

(四)艺术形象塑造的理想化 。

塑造艺术形象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

浪漫主义的作品根据表现理想的需要来塑造艺术形象,把人物描写成理想的样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他是人和猴的结合,也是人和神的结合,既有猴的真切的自然特点,又有神的魔力和人的秉性。他闹龙宫、扰地府、反天宫,神通广大,力大无穷,聪明过人,法力无边,连玉皇大帝也奈何他不得,是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塑造出来的具有神奇色彩的叛逆性的形象。高尔基的《伊则吉尔老婆子》里的丹柯,他勇敢地率领众人,努力走出威胁生存的大森林;当火把熄灭而堕入黑暗之中时,他掏出自己的心来,将其点亮给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从而走出了死亡之地。丹柯显然是理想化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为了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浪漫主义作者常常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选取题材,通过想象,创造出奇境奇事,为塑造理想化的人物服务。

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英国雪莱《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4、法国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

5、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扩展资料

一、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二、特点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8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