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的景点,.

苏黎世的景点,.,第1张

1 格罗斯大教堂(Grossmunster Cathedral)以其双塔式的建筑, 独特的造型成为苏黎世的象征。被认为是瑞士境内建造于11-12世纪的罗马式教堂中, 规模最大者。大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是教堂墓窖,建于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 其余部份为罗马人十字军东征时期所建, 16世纪宗教改革者兹里文即是在此发表相关演讲, 倡导工作不忘祷告的言论。据推测,格罗斯大教堂始建于加罗林王朝时期。

开放时间:3月至10月,周一至周六,9:00~18:00;11月-3月为10:00~16:00

2 圣彼得大教堂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534年的教堂塔钟楼上有欧洲最大的教堂钟指针盘,钟的盘面直径有87米,时针长3米,分针长4米。这个教堂塔用于监视火灾的,据说一旦发生火警,就有人把一面旗伸向发生火灾的方向,以此告诉人们救火的位置。

门票�9�9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周六9:00-16:00,周日不开放。

交 通

位于火车站以南,与格罗斯大教堂隔湖相望。地址:St-Peter-Hofstatt 8001

3 班霍夫大道(Bahnhofstrass)位于利马特河的西侧,北起火车站,由北至南直达苏黎世湖。班霍夫大道除了按道路行驶的有轨电车外,其余的车辆不得进入,游客可以放心地在这里游玩或购物。这条14公里长的大道囊括了格罗布斯和耶尔莫利两座耀眼的消费天堂,以及有“苏黎世精灵”之誉的五大银行总部。两旁的商店都陈列着华贵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古董珍宝、名贵的皮革服饰、手表、珠宝首饰等,还有令人迷醉的法国香水,这里成为追求世界名牌的圣地。设计及剪裁一流的时装名牌如 Aigner, Baily, surberrys, Chanel,Ferragamo Gucci,Hermbs,Louts Vuitton及Prada等,都把橱窗装饰得备具韵味。其他名牌钟表、珠宝设计、服装设计及古董鉴定公司亦分布于大道两侧,如 Beyer, Bucherer Bvlgari Cartierl Gubelin, Les Ambassadeurs Meister及Turier等,为城中古老的石卵路平添了现代、豪华的资彩。

4 妇女大教堂在过去是苏黎世贵族妇女养老院教堂,是853年由德国路地维西国王捐赠的。

比较著名的景观是圣坛上的玻璃窗,那是马克-夏家耳1970年的作品,世界闻名。

5 瑞士国家博物馆可以浏览欧洲几千年的文化史。一进入展馆,就可见到由年轻艺术家贺德勒(Hotlier)所绘的巨幅壁画,这幅画曾在全世界声名大噪。

这座如迷宫般的建筑里有100多间不同的陈列室,收藏着早期考古学的发现、罗马时代的遗迹、异教文化工艺品、盾形徽章等,陈列室和大厅都被装饰成15至18世纪的风格。这是苏黎世最大的博物馆,流连于其间恐怕一日都看不完所有展馆。

门票�9�9开放时间

门票5瑞士法郎。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一闭馆。

交 通

坐有轨电车4、11、13和14路到Hauptbahnhof站下。

6 圣莫里茨虽然是苏黎世附近的小城,却曾经举办过两届冬奥会,是名副其实的滑雪天堂。圣莫里茨开展冬季运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在结冰的湖面上进行的赛马、马球和马拉雪橇等运动。在赛场边的咖啡馆买上一杯咖啡,捧着热腾腾的咖啡欣赏精彩的比赛,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交 通

由苏黎世到圣莫里茨可以乘坐火车,车程约3小时,沿途雪山、森林、农庄、小镇,风光如画。

7 中国园

在苏黎世,昆明市政府仿“翠湖公园的格局,赠建了一座优雅别致的“中国园”。这座漂亮的园林深受全体苏黎世人的喜爱。不管有事没事,他们总爱到“中国园”转一转,聊聊天,晒晒太阳。苏黎世人为他们的城市与昆明的友城关系而深深自豪。迄今为止,苏黎世只同昆明保持着唯一的友好城市关系。曾任8年苏黎世市长,现在又当了6年第一副市长的托马斯·瓦格纳先生已经访问昆明26次。在他眼里,“昆明——苏黎世友好关系”是城市为生活在不同文化和经济环境中的人民进行交流促进了解后提供的最佳范例。”

8奥古斯丁巷是苏黎世老城最富有魅力的一条小巷。他紧邻火车站街,有苏黎世最漂亮的挑楼建筑,是一条富于浪漫情调的小巷。

1813年5月22日理查德·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 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 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盖雅尔,全家迁往 德累斯顿。瓦格纳的继父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中工作。幼年时 期,瓦格纳可以自由出入剧院,并经常陶醉在戏剧舞台之中。天 长日久,在这位未来戏剧家的幼小心灵中渐渐地点燃了戏剧创作 的火种。当瓦格纳14岁的时候,竟然写出了一部长达五幕的大 悲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这部戏剧虽然明显地带有莎士比亚 悲剧的印记,但作为一部少年习作,的确令人惊叹。瓦格纳接受 系统的音乐教育并不太早,11岁才开始学钢琴。由于听了威柏 亲自指挥的歌剧《自由射手》又使他对音乐的兴趣由钢琴转向歌 剧。使瓦格纳立志走上音乐道路的真正动力还是贝多芬的音乐。 1828年,在莱比锡布商公所的音乐会中,瓦格纳第一次听到了贝 多芬的作品。充满热力而又富有进取精神的音乐使瓦格纳大为震 惊,他第一次感到音乐的伟大,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无穷的力 量。1829年,瓦格纳在莱比锡剧院观看了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 奥》,史诗般宏伟的音乐使他再也无法摆脱这门艺术的吸引力。 瓦格纳立志作曲,并以贝多芬为指路明灯,开始踏上探求音乐艺 术的征途。

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瓦格纳于1831年随 托玛斯教堂的音乐家梯沃多·魏利格学习和声、对位。如饥似渴 的求知欲,促使他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就掌握了这些理论,并且用 之于实践。1832年,瓦格纳创作了《C大调交响曲》由于这部件 品在莱比锡上演获得成功,使瓦格纳在音乐界的地位有所改善。 紧接而来的机遇,又使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出现新的转变。1833年, 瓦格纳应威尔茨堡剧院的邀请,担任了该剧院的合唱指挥。不久 又先后在柯尼堡和里加歌剧院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广泛地接 触各种各样的歌剧作品,并通过演出实践,逐渐地摸索到歌剧艺术的特殊规律和当时流行的不同流派歌剧的艺术风格。歌剧院的工 作,使瓦格纳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不但提高了指挥能力,而 且在歌剧创作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在此期间他写了两部 歌剧:《女奴》和《恋禁》。尽管这两部作品还比较幼稚,但它们却 打开了瓦格纳毕生从事的歌剧创作的大门。在柯尼堡剧院工作期 间,瓦格纳与女歌剧家米娜·普兰纳结成夫妻。

1839年瓦格纳来到巴黎。巴黎是当时欧洲文化的中心之一, 瓦格纳久已仰慕这块土地。并希望能在这里施展自己的艺术才 能。但事与愿违,他完全被人材济济的“海洋”所湮没了。瓦格纳 没有获得上演自己作品的权利,只能以抄谱来糊口求生。在巴黎 的三年,是瓦格纳一生中最贫困的时期。他曾因鞋底破洞,买不起 新鞋而无法外出。他甚至连最便宜的剃刀也买不起,并常常饥肠 辘辘。在他的自传《我的生涯》中,瓦格纳曾写过下面一段令人伤 心的回忆:“有一天,我走到贫乏的尖端。由于真的身无分文, 很早我就奔出屋子,一直步行到巴黎。因为我根本没有钱可以买 票坐车。我一直盼望着,即使能弄到五个法郎也是好的。于是我 整天在巴黎街头游荡着,直到黄昏。最后我的使命还是落空,不 能不照原来那样,再步行回到缪顿”。

贫困的生活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挫败瓦格纳的创作决心。他 日以继夜地工作,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中,以惊人的毅力写完了两 部歌剧, 一部序曲和数首歌曲。

他广泛纳交社会上的文化名流,以此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 作曲家李斯特、柏辽兹和诗人海涅都是瓦格纳经常往来的好友。

1842年初,德累斯顿歌剧院准备排演瓦格纳在巴黎完成的歌 剧《黎恩济》,于是,瓦格纳启程回国,投入了这项工作。同年四 月,《黎恩济》在德累斯顿剧院首演获得空前成功。瓦格纳一举 成名,这使他生平第一次体验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黎恩 挤》的成功引起了德累斯顿剧院对瓦格纳的兴趣,他的另外两部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与《唐豪赛》也相继在该剧院上演。在此 期间,瓦格纳还被任命为德累斯顿剧院的指挥。

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势十分高涨,瓦惭钠以极大 的热情投入这场革命。他在《人民报》上发表了题为《革命》的 文章,把革命描写为伟大的女神:“她乘潘风嫩的翅膀奔驰着, 高高地昂着那被闪照着的头,右手持剑,左手持火炬,目光阴 黯、冷淡而带怒气,但是对于那些敢于正视这黯淡的目光的人, 它却发射出最纯洁的爱的光芒。”瓦格纳不但慷慨陈词,以笔墨 投入革命,而且投身到战斗第一线。他参加了1849年5月发生在 德累斯顿的一场街巷防御战。当时,炮火连天,形势十分危急。 瓦格纳不顾生命安危,和战土们一起反击政府的军队。战斗期 间,瓦格纳还冒着枪林弹雨在墙上和篱笆上张贴革命传单,并且 还在克雷斯托夫塔上坚守了两昼夜。结果,革命遭到了镇压,瓦 格纳也遭到了追捕。德累斯顿的街巷上到处可以看到逮捕瓦格纳 的通辑令:“本地皇家司乐官理查德·瓦格纳,因参加本地发生 的暴动,应受法律审判,但至今尚未得获。特提请一切警察机关 注意上述情节并请如在贵区所辖的地区找到瓦格纳本人,立即予 以逮埔并通知我处。”

这样,瓦格纳不得不逃离德累斯顿。在魏玛,经李斯特的帮 助,他获得了一份假造的护照,离开德国国境,逃往瑞士苏黎胜。

1849年秋夭,瓦格纳来到苏黎世,从此,开始了十二年的流 亡生活。当时,他没有固定的工资,靠朋友的资助和少量的其它 收入来维持生活。但瓦格纳生性好挥霍,因此,到瑞士不到五 年,他就背上了一万法朗的巨债。不久,瓦格纳应伦敦爱乐协会 的邀请,到伦敦指挥演出了八场音乐会,一度收入非常微薄。这对 负债累累的瓦格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愤怒地把伦敦比作 一座“地狱”。在国外最初的几年中,瓦格纳不但清贫困苦,而 且病魔缠身。 1852年至1855年间,他先后染上疟疾和丹毒。这两 次大病严重地批残了瓦格纳的身体,他在给朋友乌利希的信中 说病痛使他难以忍受,几乎把他毁了。

在瑞士的最初几年中,瓦格纳的生活道路虽然十分艰苦,但 他山诞到了一些幸运。在苏黎世,他一方面从事理论写作和作 曲,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生活,他又将大部分的精力灌注在指挥事 业上。他积 极参与“大众音乐协会”的演出活动,除了指挥以 外,还为贝多芬的作品和他自己的歌剧序曲写一些启蒙性的解 说.瓦格钢由于广泛地参加音乐会活动而吸引了一大批他的崇拜 者。他们给瓦格纳以经济上和舆论上的各种支持。在这些人中, 有一对实业家夫妇成了瓦格纳在瑞士期间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就 是奥图·成森水克伽他的夫人玛蒂德·威森东克。

1852年2月, 瓦格纳在“大众音乐协会”组织的音乐会上指 挥了贝多芬的作品,当时在场的威森东克夫妇听了瓦格纳指挥的 作品后深受感动。他们醉心于瓦格纳的指挥艺术,通过一位德国 逃亡律师认识了瓦格纳。奥图·威森东克是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 大富翁,同时,他也是一位真正理解艺术、富有理性的人物。为 了帮助瓦格纳解脱当时的经济困境,财力雄厚的奥图·威森东克 给了瓦格纳七千法朗的贷款,并在其他方而给予他许多无私的援 助。1853年初, 瓦格纳主办了为期三天的“苏黎世音乐节”,其 中中大半费用都由奥图负担。在生活上,奥图屡次支付瓦格纳休假 旅行的费用,这使他能够在流亡期间开阔眼界。奥图不但在金 钱上支援瓦格纳,而且几年后还买了一栋建在自家隔邻的房子供 瓦格纳居住。1857年春天,当瓦 格纳搬进这栋新居后,立刻写信 给李斯特,讲述新生活环境给他 带来的喜悦。他写道:“工作桌 放置在一个大的窗子前面,外面 可以看到湖水和阿尔卑斯山,真 是太美了。”

瓦格纳还因为与玛蒂德·威 森东克夫人的志同道合而获得精 神上的安慰。玛蒂德是一位年轻 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较高的文化 修养,对哲学、文学、音乐都有一定的见解。瓦格纳十分仰慕这 位不寻常的女子,时常在黄昏五点到六点钟之间出现在玛蒂德的 客厅里。因此,瓦格纳戏称自己为“黄昏客”。他把玛蒂德引为 知己,经常和她在一起讨论艺术和人生。在共同的信念和艺术爱 好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日益深厚的友情。瓦格纳于1853年6 月创作了一部。《降E大调奏鸣曲》献给威森东克夫人;又在歌剧 《女武神》前奏曲的靡页上写下“GSM”(“祝福玛蒂德”) 的字样作为该曲的献辞。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 过程中,也凝聚了他们无比深厚的友情。在离开威森东克夫妇后 的几年中,瓦格纳曾经在给玛蒂德的信中写道:“对于《特里斯 坦》能够完成,我将永远由衷地感谢你!”瓦格纳与成森东克夫 川的关系一直保持了六年,他称这段时期为“鲜花盛开的日子”。 1858年4月,由于瓦格纳的妻子米娜私自拆阅了他给玛蒂德的一 封信,而在威森东克家引起了一场风波。从此以后瓦格纳的处境 十分为难,他忍受不住无休止的争吵,终于在8月17日离开威森 东克夫妇的住地,迁居威尼斯。

瓦格纳在威尼斯住了七个月。1859年夏末,当他完成了《特 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全部创作后,又离开了威尼斯,第二次来 到巴黎。在巴黎期间,他为自己能够获得回国的许可而四处奔 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瓦格纳终于重返祖国。

瓦林纳归国后不久,就来到莱茵河畔的比柏里赫着手创作歌 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由于经济情况日益破落,他不得不在莱比 锡、维也纳等大城市指挥音乐会,依靠微薄的收人来维持生活。 1863年,瓦格纳前往俄国举行音乐会,先后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公 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并得到一笔可观的收人。但是,他回国 后不久又重新陷入困境,经济来源断绝,音乐会收入少得可怜, 财产也被债主们没收。瓦格纳成了一个狼狈不堪的流浪者,生活 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他在日记上写道:“我已经完了,我将从这 个世界消失。”然而,就在这途穷日末之际,瓦格纳碰上了鸿运。

1864年5月4日下午,瓦格纳被邀请到慕尼黑去见巴伐利亚 国王路易二世。路易二世是瓦格纳音乐的热烈崇拜者。自从他在 维也纳观赏了《罗恩格林》之后,就开始日夜渴望召见瓦格纳。有 一天,宫廷秘书长问国王衷心希望的是什么,国王竟然不假思索 地回答说,他希望见到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并声称这是他一 人生中最大的愿望。当瓦格纳出现在国王面前时,路易二世象遇到 了久别重逢的故友,紧紧抱住瓦格纳说:“象神那样了不起的瓦 格纳兄呀!你是我许久以来一直寻找的人。我了解你的艺术。神 圣的歌曲大师呀,我在我的心灵深处紧紧地跟你结合在一起呢!” 路易二世对瓦格纳的一片痴情使瓦格纳获得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 待遇。尊照国王的意愿,瓦格纳住进了慕尼黑附近的一座别墅, 这座别墅距斯坦贝格湖边的夏宫不远。国王帮助瓦格纳还清了所 有的债,并满足他一切需要。与路易二世的友谊,使瓦格纳从绝 望的边缘一跃而起,成为畅通无阻的成功者。为了能安心创作, 瓦格纳于1866年再次去瑞士。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歌剧 《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1868年6月21日这部歌剧在裹尼黑首演,由著名音乐家、瓦格纳的朋友彪罗担任指挥。路易二世出席 初演仪式,并把瓦格纳请到自己的包厢里,并肩共赏这出歌剧 的初演。第二幕和第三幕落幕时,瓦格纳在国王的包厢里,向鼓 掌的观众回礼。

这部歌剧上演结束后,瓦格纳就从慕尼照回到瑞士。他在那 里又度过了四年,一直到1872年,为了兴建拜雷特剧院才离开瑞 士特里柏兴。兴建拜雷特剧院是瓦格纳后半生最重大的事件之 一,它与瓦格纳毕生的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瓦格纳在音乐史上品以歌剧艺术的改革者出现的,他以始终 不渝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力量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而奋斗。他反对 当时意大利歌剧中常见的空洞的声乐技巧,也反对当时法国大歌 剧那种表面效果的堆砌,而主张音乐应与戏剧有机地结合在一 想,歌剧应该宣扬进步的社会理想。瓦格纳创立了一种新的艺术 形式——音乐剧。

1849年以前,瓦格纳在创作《漂泊的荷兰人》、《唐豪赛》和 《罗恩格林》这三部歌剧的时候,已经开始实践他的歌剧改革的理 想,1849年以后,在流亡瑞士的最初几年中,瓦格纳则对歌剧改 革的理想从理论上和美学上进行了思考。他先后写出了《艺术与 革命》(1849年)、《未来的艺术作品》(1850年)、《歌剧与戏剧》 (1851年)等著作,以及为三部歌剧的剧词(《漂泊的荷兰人》、 《唐豪赛》、《罗恩格林》)而写的序言《致友人书》(1851年)。瓦格纳在这些理论著作中,阐明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歌剧改革的思 想。它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改革者的伟大魄力。他在《艺术与革命》 一书中指出:“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好镜子。”“只有在我 们的伟大的社会运动的肩上,真正的艺术才可能从文明化的野蛮 的状态中上升到它应有的高度。”《歌剧与戏剧》是瓦格纳一生中 最主要的一部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阐述了把多种艺术综 合为一体的艺术理想,他把自己的音乐剧称做《未来的戏剧》” 他认为当附的歌剧已误人歧途,音乐在歌剧中本来应是表现手 段,却变成了目的,而戏剧本来应该是目的,却变成了手段。他 认为,在未来的歌剧中,音乐和戏剧都要连续不断地发展,而不 为个别独立的曲子所打断。

瓦格纳关于歌剧改革的主张是他毕生事业的指导思想,他先 后创作了八部歌剧,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实践了他的歌剧改革的 理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瓦格纳一直梦想兴建一所新型剧 院,这所剧院必须能够适合他的音乐剧演出的要求。经过多年的 努力,终于于1872年在巴伐利亚的一座小城拜雷特破土动工。

早在1837年初秋,当24岁的瓦格纳在里加剧院担任指挥的时 候,就有兴建剧院的设想。由于资金问题以及逃亡国外十几年, 所以,此事一直到1864年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864年,巴伐 利亚国王路易二世在慕尼黑召见瓦格纳时,向他表明自己正是实 现他的理想的君主。于是,聘请著名的建筑家郭特失利·曾珀设计 草图,决定在慕尼黑修建。设计图十分完美,它使瓦格纳和国王 都十分满意,但因为建造剧院需要非常庞大的经费,这一计划遭 到巴伏利亚政府官员的一致反对。所以,在慕尼黑建剧院的希望 如昙花一现,遂成泡影。

1871年,在朋友、指挥家汉 斯·彪罗的提议下,瓦格纳带着 妻子(后妻)柯西玛前往拜雷特 镇观看。拜雷特给瓦格纳留下了 非常好的印象,他在给朋友的信 中说:“拜富特的环境完全合于 我的希望,我终于决心要住在这 里,然后让我在此实现自已伟大 的计划。”瓦格纳的这一计划深受 拜雷特居民的欢迎,他们热切希 望着一计划能早日实现。由于民 心所向,各方面的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利。依照他的朋友、天才 的钢琴家陶吉格的建议,瓦格纳准备发行三百达拉的支援证券, 以此募捐集资。陶吉格,1871年把此计划付诸实施,但因中途不 辛身亡而未能完成。然而了这一倡议已被继承下来,在曼海姆一 带的“瓦格纳协会”和包括国外的其他域市,一些瓦格纳崇拜者 群起效法,终于筹集了三十万马克的资金,相当于总预算的三分 之一。其中包括埃及国王捐一万马克,汉斯·彪罗丛自己的演奏 会收入中捐出四万马克,以及瓦格纳自己的演奏会收入四万七千 马克。1872年5月22日,正当瓦格纳59岁生日那天,剧院的奠基 式在拜雷特隆重举行。瓦格纳在宴会上讲了话;并指挥了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的纪念演奏。这项工程在中途因资金消费一光而遇到 了危机。直到1874年初,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认捐了三十万元 马克,再加上瓦格纳自己开音乐会得来的十七万马克的收入,才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874年4月,瓦格纳全家迁进拜雷特,住在一座命名为“梦 幻庄”的别墅里。这座别墅离剧院很近,瓦格纳时时刻刻注视着 剧院的兴建进程,并积极筹备庆祝剧场落成的公演。在剧院还未 竣工的1875年,歌唱家已云集在拜雷特排练《尼伯龙根的指环》 了。1876年8月,瓦格纳终于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尼伯龙根 的指环》三部剧在新建的拜霞特剧院首次上演。剧院的落成和这 部歌剧的上演,吸引着各界人士光临拜富特。德国皇帝威廉一 世,巴西皇帝彼得二世,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都出席了公演。 许多国家的著名音乐家也前来庆贺和观赏。李斯特来自魏玛, 圣-桑来自巴黎,柴科夫斯基则从俄国运道而来。

拜雷特剧院落成后,瓦格纳开始着手创作他最后一部歌剧《帕 西发尔》这是一郎宗教神秘剧,它深刻地体现了瓦格纳晚期皈依 宗教的消极的世界观。瓦格纳于八十年代初写过一篇题为《艺术与 宗教》的论文。他在论文中断言音乐只有和宗教相结合才能成为 真正的艺术。而《帕西法尔》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艺术实践。

1879年以后,因为健康关系瓦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是在意大 利度过的。1881年春,瓦格纳赴柏林参加《神异的黄昏》的公演, 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阵阵的心 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瓦格纳顽强地活下来了,但从此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瓦格纳重返拜雷特,在那里参加了《帕西法尔》的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他还亲临指挥。随后,瓦格纳又 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 日死于威尼斯。

瓦格纳的遗体经慕尼黑运往拜雷特。2月16目下午二时,运 有瓦格纳及其家属的专车从慕尼黑开出,沿途每一个车站都有无 数的人汇集在那里默默祈祷。晚上,在慕尼黑车站上,有数千名瓦格 纳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当车子开出站时,数百面吊旗垂 下。奏出瓦格纳的巨作《神异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当列车抵 达拜霞特时,巨大的哀哭声淹没了整个车站。每一户人家门前都 拴了黑色吊旗,街灯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从街道上 缓缓而过。瓦格纳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向全世界,吊辞从四面八方 飞来。威尔第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悲!悲!悲!瓦格纳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 伟大痕迹的那个名字!!!”雕刻家奥克斯达用石膏为死者拓取了 遗容。瓦格纳的妻子何西玛肝肠寸断,剪下一柬金发放到灵柩中 永陪丈夫。

瓦格纳歌剧及其它作品

歌剧:

结婚 Die Hochzeit (1832, 莱比锡1838)

仙妖 Die Feen (1833-34, 慕尼黑1888)

爱情的禁令(巴勒莫的见习修女) Das Liebesverbot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 马格德堡1836)

黎恩济,罗马的最后一个护民官 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 德累斯顿1842)

漂泊的荷兰人 Der fliegende Hollaender (1840-41, 德累斯顿1843)

汤豪瑟与瓦特堡的歌唱比赛 Tannhaeuser und der Saengerkrieg auf Wartburg (1842-45, 德累斯顿1845)

罗恩格林 Lohengrin (1845-48, 魏玛1850)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Tristan und Isolde (1856-59, 慕尼黑1865)

纽伦堡的名歌手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ernberg (1845-67, 慕尼黑1868)

尼伯龙根的指环:连演三日和一个前夜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拜罗伊特1876)

前夜:莱茵的黄金 Vorabend: Das Rheingold (1851-54, 慕尼黑1869)

第一日剧:女武神 Erster Tag: Die Walkuere (1851-56, 慕尼黑1870)

第二日剧:齐格菲 Zweiter Tag: Siegfried (1851-71, 拜罗伊特1876)

第三日剧:神界的黄昏 Dritter Tag: Goetterdaemmerung (1848-1874, 拜罗伊特1876)

帕西法尔 Parsifal (1865-82, 拜罗伊特1882)

其它作品:《齐格菲的牧歌》、《韦森东克之歌》五首,等等

主要音乐论著:《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

    我曾经也确实有过因为一本书而向往一个城市的体验吧,那时候总觉得书中的描写真是太美了,这辈子不去看一眼就总感觉人生有所遗憾一样,不圆满且会后悔。那本书就是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那个城市当然也就是新疆的阿勒泰了。

    李娟是我从高中就开始喜欢的作家,她的每一本散文集我都看过,越看越喜欢。当年第一本看的她的书是借的同学的《冬牧场》,看完之后就深深地被这本书中所描写的牧民生活吸引了,那种目之所及全都是皑皑白雪的深山,还有羊群、牛群,还有听话的牧羊犬,还有沉重但是温情满满的生活,那时候我就想亲自到新疆去走一走,去看看她笔下的阿勒泰,去看看她的家乡。再到后来,一本《我的阿勒泰》更是让我的这种想法到达顶峰,这本《我的阿勒泰》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写的更多的是那些风土人情,而不再像牧场系列一样描写风景多一点。还有书中她的生活,那些普通人的面孔,琐碎,俗事,就感觉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在呼唤一样。

    就是像这样的散文对于一个城市的描写才更加深沉细致,从里到内的写出这个城市的风貌,在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也能在心中对这个城市有一个素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作为生活在其中并且记录它发生的一切的作者来说,这种真正经历过的真实感更是能够吸引我的地方。李娟的这本《我的阿勒泰》在我看来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她通过写自己身边的那些凡尘琐事那些芸芸众生来表现自己眼中的一座城市,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这座城市不再是荒凉的边陲,而是人情味满满的人间,更是你我本身所处的家乡。那些人那些事,好像都能映射到我们身边的生活中一样,所以我对于遥远的阿勒泰也产生了好感,产生了一种陌生又亲近,复杂和简单互相交织的情感。

    这个距我千万里的城市,通过李娟的书彻底吸引了一位陌生人。我上大学之后身边就有几个阿勒泰的同学,也曾经问过他们那边的情况,但总是感觉不尽如人意。那时候才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光听别人说,也不能光从书上看,要自己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地去见证才行。于是我更加憧憬阿勒泰夏天的草场,冬天的白雪,成群的牛羊,高远的天空。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去那里看一看吧,了却一个心愿,虽然人生从来不缺少遗憾。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和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要说2008年底最令人心碎的新闻,那就是演员高以翔的离开,一个多么好的人啊。而他的作品《遇见王沥川》感动了无数人,连原著粉都很满意。我们还不如去这部电视剧的外景地错过最佳高以翔呢!

字体这座修道院教堂建于1100年左右。其建筑风格以罗马式建筑双塔闻名,是苏黎世的地标。这座教堂与巴黎圣母院隔河相望,在16世纪的瑞士宗教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黎世大学神学院和宗教改革博物馆就设在这里。教堂里的彩绘玻璃是瑞士现代艺术大师贾科梅蒂的杰作。

地址:苏黎世格罗斯蒙斯特广场8001号

如何到达:可以选择乘坐4路或15路公交车,在赫尔姆豪斯站下车。

苏黎世外景地

年,黎川在苏黎士的家是由ChristinaScheuBleinbak于2011年投资的SCHEUBLEINBAK美术馆,主要集中展示才华极高的摄影师和数码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地址:sihlberg市sihlberg路10号

苏黎世大教堂

苏黎世这家著名的香肠店有两家外卖店和餐厅。就像李川在剧中说的,在当地很有名气。一定要试试。

2SCHEUBLEIN+BAK艺术馆

小秋和李川打雪仗的地方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瑞士著名的高等学府,瑞士两所联邦理工学院之一,公立大学。也是世界大学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学校,是真正学术霸权的摇篮。

施特尔嫩香肠店SterneGrill

苏黎世老城区最迷人的小巷,毗邻火车站街和班霍夫街,拥有苏黎世最美的建筑,非常浪漫。利川就是在这里用小秋买买买买的。

街道两旁是著名的百货公司、名牌商店、古董珠宝店等。是游客购物的天堂。

地址:苏黎世奥古斯廷加塞1,8001号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班霍夫街(又名车站街)是欧洲最长的购物大道,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购物大道之一。更具体地说,它不仅是苏黎世真正的中心,也是一道耀眼美丽的风景。世界各地都有顶级奢侈品牌和私人银行。沿着纽约的第五大道。

班霍夫街(BanhoffStreet)位于苏黎世老城区(Altstadt),原名旧城墙,直到1867年才被拆除改建为街道。这条街上满是时装店和银行。主街起于苏黎世火车站前,穿过利马特河左岸的商业中心,止于苏黎世湖畔的伯克里广场,全长14公里,大致与利马特河平行,主街两旁种植着椴树。为保证空气质量,汽车不能开进车站街,只能走电车。

丽川带小邱去菲拉格慕buybuy买的就是这条街。两个人在长椅上打情骂俏的那一幕真的太惨了~恨不得看边肖把这些椅子都搬回家~

地址:瑞士苏黎世班霍夫大街

奥古斯丁巷

苏黎世湖(LakeZurich)是瑞士著名的冰川湖,位于瑞士高原东北部,从苏黎世向东南延伸。该湖海拔406米,呈月牙形,从东南向西北延伸29公里。湖岸的坡度平缓,葡萄园和果园遍布,南面可以俯瞰阿尔卑斯山。

丽川在湖边接到爷爷的通缉令,但他还是坚持和小秋一起看风景,喂天鹅。他的眼里充满了爱。

这里冬天的美不是盖的,只要准备好防寒的衣服帽子,就像小秋和利川一样,把自己裹成一团。

班霍夫大街

利马特河(LimatRiver)从苏黎世湖北端引出,然后流经苏黎世市中心,再向西北方向流动35公里,最后流入阿勒河(AareRiver)。流经苏黎世的路段是苏黎世的心脏。它周围有几个著名的教堂。小秋和利川在这里喂鸽子,撒狗粮。

利马特河的名字来源于老苏黎世湖的两条支流,林思河和马格河。这两条河流在19世纪初得到处理,合并成现在的利马特河。这里白天很美,晚上更美。很多摄影大片都出自这里。

苏黎世湖

杭州滨盛路桃子咖啡小秋的咖啡店。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操场和图书馆

清河坊,利川小秋再相逢的地方,何方街太平东巷5号。

利马特河沿岸

作为两人相遇的地方,剧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在上海拍摄的。上海是很多电视剧常见的外景地,所以很多观众对上海非常熟悉。在这部片子里,两个人的相遇到感情的萌芽也是在这个城市,开始越来越糟糕。

杭州

作为女主角的故乡,也为观众展示了云南美丽的风光对于云南的取景。对于想要全面了解小秋的亚历克斯王来说,走小秋走过的路,品尝小秋吃过的美食,也让很多女性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柔情。

地点有:老店围,金鸡碧马广场,翠湖宾馆!

虽然高以翔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仍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他,希望他有来生,希望他在来生会更幸福,更安全!

《爱上浪漫》([英] 阿兰·德波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ZXzk8RgYmsKhoIdVCoIkA

 提取码:nixs    

书名:爱上浪漫

豆瓣评分:87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omantic Movement

译者: 刘凯芳

出版年: 2021-7

页数: 345

内容简介  

 

女主人公爱丽丝是个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者。有一天,在一场宴会上,她遇到了彬彬有礼、风趣幽默的埃里克。爱丽丝即刻坠入爱河,抛却她一贯的独立女性作风,拥抱恋爱的激情与甜蜜。埃里克是个高明的情人,温柔体贴,富于想象力,但同时也是个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怯于承诺的男子。随着时光的推移,爱情陷入困境,浪漫即将消耗殆尽。就在这时,与埃里克性格截然不同的菲利普又出现在爱丽丝面前,令她心驰神往……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居伦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义为“生活哲学”,覆盖爱情、旅行、建筑和文学等多个方面,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2008年夏天,他在伦敦创办“人生学校”(School of Life)。学校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主持研讨,发布视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更了解自己”的教育。

欧洲经典法国,瑞士,意大利三国,每周发车

探寻法意瑞浪漫风情,春雪来到,阳光明媚,来一场沉浸式 旅游 体验,法式浪漫、意式热情与童话瑞士

行程简介

Day1 巴黎-第戎 感受勃艮第大区的辉煌

Day 2第戎-科尔马-苏黎世 穿越童话小镇 邂逅金融中心

Day 3苏黎世-卢塞恩-因特拉肯 乘金色列车 玻璃天窗,尽览雪山风光

Day 4 茵特拉肯-铁力士雪山-米兰 登雪山之巅俯瞰阿尔卑斯

Day 5 米兰-维罗纳-威尼斯 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

Day 6威尼斯-托斯卡纳 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

Day 7托斯卡纳-五渔村-比萨 赏比萨斜塔奇观

Day8 比萨-佛罗伦萨-罗马 踩着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菲尔的脚印,追寻文艺复兴辉煌 历史

Day 9罗马 探访“万城之城”重现古罗马帝国辉煌 历史

行程特色

红酒名庄品鉴:勃艮第产区的红酒被称为“法国葡萄酒之王”,爱酒人士的必来之地

童话小镇科尔马: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原型取景地,《中餐厅》拍摄地

金色山口列车:穿梭于阿尔卑斯山麓,途经图恩湖布里恩茨湖、尽赏湖光山色美景

铁力士全景缆车:360度旋转登山缆车

维罗纳:重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

水上明珠威尼斯:提香的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时期重要城镇之一,浪漫与忧郁气息并存,让人不舍离去

比萨斜塔奇观:重现千年之前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佛罗伦萨:探寻但丁密码,在市政广场感叹米开朗基罗雕塑艺术,在维奇奥桥上重温美第奇家族的辉煌

在罗马古城追寻 历史 文化瑰宝,感受罗马斗兽场,探寻“天使设计”万神殿

美食 之旅:法式焗蜗牛、特色海鲜拼盘、T形牛骨、墨鱼面、火腿奶酪。

酒店精选:奢享万豪、中世纪古堡等五星级酒店豪华入住体验,欣赏湖光山景,舒适睡眠环境。

历史 名城、红酒天堂、童话小镇、皑皑雪山、悠闲渔村、文化瑰宝聚集地。不负春日好时光,收拾行李,让我们即刻出发

私人定制

我们还可以根据大家的需求定制欧洲路线,量身定制独享私密,完全按

照自己的喜好去旅行

人生应该至少有两次冲动,

一次是奋不顾身的爱情,

一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徐志摩

时尚与浪漫共存

巴黎

说到浪漫之都,那非巴黎莫属,无论是《巴黎圣母院》的非典型浪漫,还是《人间喜剧》的末世浮华。

巴黎流传着无数爱情经典,塞纳河边不知演绎了多少爱情故事。1966年好莱坞名片《情定巴黎》,把巴黎描写成世界上最浪漫的爱情城市。巴黎是情人度蜜月的首选。来到艺术桥上,两人将锁锁在桥栏,钥匙扔入河水中,让它承载你们爱与忠诚。

有人说她冷漠,有人说她昂贵,但时尚与浪漫共存,才是巴黎最完美的写照。

神秘性感又缠绵

布拉格

当我想以另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只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另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尼采

布拉格是个浪漫深入骨髓的城市。也许是波西米亚风情的感染,也许是各种文化的积淀,在布拉格,城市建筑、生活状态、生活用品……处处都透着浪漫的气息,让人沉醉迷恋。布拉格寂寞又扰人的美,正需要你与心灵相通的另一人,在当时当地共同分享。

把这样一个美妙之地作为情人携手而来的目的地,再合适不过了。

蓝白相见的爱情

圣托里尼

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日落和最壮阔海景的圣托里尼,是理想国的自由之地。

这个世界上或许再没有能够营造如此浪漫的地方,情侣们手牵手依偎在一起享受着彼此的温柔,他们有的正值青春年少,有的正沉浸新婚蜜月之旅,有的却已是满头银发的恩爱夫妻。

在圣托里尼,爱情是不分年纪与肤色的,全世界渴望爱情的人们,最终都会来此感受这一浪漫时刻。

童话里的故事不是骗人的

哥本哈根

纵使有千万张面孔,哥本哈根都只会凝聚成极其浪漫的两个字——童话。

安徒生先生笔下的童话故事《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拇指姑娘》等,让早在儿时的我们就已经认识了丹麦根本哈根。

美人鱼对于爱情的忠贞,一如哥本哈根对于浪漫的痴迷,深入心底。情侣们在此相拥,不自觉便幻想着自己成为童话中的主角,幸福无比。

看天鹅,谈恋爱

苏黎世

在瑞士这个面积仅仅四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里,星罗棋布的盘踞着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这片算不上辽阔的土地,包含了太多我们所能想象的美丽。

苏黎士是瑞士最大的城市,有湖从城市穿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小镇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惊叹,城市也美得悠然自得,一点不让人感到拥挤带来的烦躁。

走过瑞士的许多地方,你会发现情侣们最爱扎堆的浪漫之地就在苏黎士湖边。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有老也有小。这里见证了爱情的魔力可以跨越时空。

浪漫水乡情怀

威尼斯

上帝将眼泪留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与柔情。

水城威尼斯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威尼斯不是一座令人哲思的城市,她只适合于抒情、谈情和寻欢作乐。

威尼斯的优雅浪漫,需要你静下来,在清晨或傍晚,行走在小桥上,或泛舟于斑驳老屋陪衬的水巷,细细品味。沐浴在亚特里亚海的阳光下,威尼斯水城从骨子里透出一种浪漫与风情。

陶醉在紫色浪漫中

普罗旺斯

法国的普罗旺斯,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大片紫色薰衣草的迷人风景,还有流传很久的浪漫爱情传奇。

12世纪时,以它的骑士爱情而闻名。一提起法国,我们立刻会说“ROMANTIC”!其实,这个词的词源“ROMANCE”一开始便和骑士传奇联系在一起。对一个高贵女人忠心耿耿的爱情,是骑士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在这个爱情变得像速食面一样的简单快速的时代,有缘携手的情侣,来到普罗旺斯,追随一下典雅的骑士爱情,也许爱情从此就真的地老天荒了。

那一曲地中海恋歌

那不勒斯

不到那不勒斯,就等于没有到过意大利;不到那不勒斯,就没有资格谈爱情。

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小,很多城市都让人似曾相识,没有生疏感,但那不勒斯,绝不是这样。它是一个异乡人纯粹的异乡,却如此浪漫迷人,让人沉溺其中。

唯美与古老的美丽邂逅

佛罗伦萨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看不见;

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别亲我了;

我受不住这烈火似的活,这阵子我的灵魂就像是火砖上的熟铁,

在爱的槌子下,砸,砸,火花四散的飞洒……

——徐志摩1925《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指的就是意大利浪漫之都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古城很老,老到地上每一块石砖、门上的每一个铁钉,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芒。牵着爱人的小手慢慢的走,悠闲的逛,一抬头就是精美无比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一转身又汇入到旧桥那璀璨的金光里。

与爱人手拉手站在老桥上远眺,风景无限,心生浪漫!在佛罗伦萨好好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一段浪漫而不悔的时间,不念过去,不想未来,只有现在。

翡冷翠就是这样,浪漫如你所见。

极致浪漫与惊艳

伊斯坦布尔

这里充满了美妙的元素,风情万种,风华绝代。

无论来自何种文化,都能在此找到归属感。这里有很多与浪漫和温情有关的东西,就像这座城市每一条街道表现出来的一样。随便走到某个地方,你都会被平常的景象所陶醉,连时间都是浪漫的,时速25公里红色的叮当电车,会带你享受慢悠悠的风景。

在这个散发着古典与现代双重魅力的地方,一切都可以浪漫到极致。

瑞士是完美主义的处女座,

瑞士是一个存在于大幅风景画和明信片中的国家。

风景如画的草原,壮丽的雪山,清澈的湖泊,

世界公园真不是吹的。

童话般美丽的自然环境,

深厚的历史文化,

今天仁姐会和你一起参观。

理想的梦想家园瑞士——号。

一天

一个

苏黎世

苏黎世

苏黎世一直排名世界第一这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在苏黎世旅游时,比起城市的喧嚣,我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

诗人把苏黎世的湖比作琉璃。晶莹剔透,绿如玉。苏黎世的美是360度无死角。无论你在老城的哪个地方,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这大概就是人生的小确幸所在。无忧无虑,无忧无虑。你可以平静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发现惊喜。

一天

2

卢塞恩

卢塞恩

宁静的湖泊,中世纪的鹅卵石老街,高耸的雪山,卢塞恩拥有瑞士风景画册中的所有元素。优雅的中世纪城市和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山峰使卢塞恩成为风景如画的瑞士最具代表性的度假胜地。

卢塞恩是瑞士尤其是在夏天,那里有很多避暑的人。卢塞恩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城市,生活悠闲。古城里的景点基本都可以走一遍。在这里,你离雷吉希尔和威吉斯镇只有一步之遥。

每年八月,威吉斯镇都会举办一场玫瑰节,并选出玫瑰**。节日的晚上,卢塞恩湖会有烟火表演,充满了只属于威吉斯的精彩。

夏天来瑞吉,一定要参加徒步,用最原始的方式体验瑞吉的柔软。值得一提的是,雷吉s徒步项目难度不大,小朋友也可以参加。

铁力斯山

恩格尔伯格蒂特利斯

永恒的冰川使它成为阿尔卑斯山最著名的山峰之一。世界它的第一辆360度缆车和欧洲最高的吊桥使它更加出名。山脚下迷人的英格博格镇是卢塞恩最大的冬季运动胜地。

除了滑雪,你还可以在迷人的高山小屋体验浪漫的马车旅行、放松的雪鞋漫步和美味的瑞士奶酪火锅。体验欧洲唯一的电动雪地车,然后在spa中恢复活力。

卢塞恩湖

卢塞恩湖

你必须参观卢塞恩湖才能到达卢塞恩。当然,你也可以乘坐游轮去雷吉山,沿途欣赏卢塞恩湖的美景。在欣赏岸边美景的同时,船上可以和海鸥打成一片。

一天

伯尔尼

伯尔尼

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也是瑞士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色古香,充满中世纪的神秘。玲珑伯尔尼在更大程度上只能称之为一座城市,但并没有其他许多国家的首都那么宏伟庞大。

伯尔尼老城

伯尔尼老城

伯尔尼被列为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主要文化遗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浪漫的中世纪大街上有一条长达六公里的拱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有盖购物通道。每天早上,当地农民都会摆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一天丰富多彩的忙碌,直到夜幕降临。

钟塔

钟楼

伯尔尼是公认的欧洲最美丽的花城。不管是无论是城市中的古建筑、数百个喷泉,还是举世闻名的钟楼,你都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花朵。当然,亚根河两岸还有数不清的繁花似锦的花园、公园、动物园、美丽的鲜花。所以,伯尔尼的花市和玫瑰园是你来这里一定不能错过的重点。

一天

日内瓦

日内瓦

作为瑞士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的自然风光也令人神往。美丽的莱蒙湖是西欧最大的湖泊,法拉山脉和阿尔卑斯山就在眼前。城市里,公园星罗棋布,湖边鲜花遍地,美不胜收。

在罗纳河和莱蒙湖游泳玩耍;或骑马、骑自行车或在郊区散步;或者在附近的阿尔卑斯山、法拉山等地滑雪。对于热爱自然和运动的人来说,日内瓦真是理想的地方。

日内瓦位于欧洲中心,乘船、火车或长途汽车去瑞士其他地方非常方便。

时间充裕的朋友,in姐建议去参观中世纪小镇Gerye著名的奶酪工厂,去采尔马特白雪覆盖的马特洪峰,或者去世界闻名的时永城堡等。或者参观雄伟的欧洲最高峰,法国小镇查豪尔的勃朗峰。

日内瓦湖

日内瓦

日内瓦湖又称柠檬湖,由罗纳冰川形成,是雪山和冰川送给瑞士人的礼物。它的水平如镜,蔚蓝无瑕,终年不冻,它安静大方的形象也变成了许多文学作家笔下温柔浪漫的文字。

白天,坐摆渡船和湖中的白天鹅与鸽子嬉戏;夜晚,豪华游轮经常在湖上举办音乐会或舞会,河两岸无数的霓虹灯装点着日内瓦的小夜晚。

其他建议

采尔马特

采尔马特

纯洁无瑕是形容采尔马特最好的词。这个阿尔卑斯山的小镇只有马车和电瓶车。每个人来这里都有一个简单的目的:马特宏峰和滑雪。

沿着采尔马特大道一直走到尽头,就到了山脚下的缆车站。这是到达山顶滑雪和观赏马特宏峰最便捷的方式。采尔马特的滑雪道很难走。如果可以don不要努力尝试。把美好的时光交给马特宏峰吧。

指向马特宏峰形状的天空的三角锥,马特宏峰会折射太阳日出或日落时,霞光汇聚成一座金灿灿的山峰,独特而壮观。当然,这一切的最佳视角是从空中,所以你不妨试试坐飞机观光。从上到下,享受最纯粹的马特宏峰。

交通:It最好选择火车,因为有去采尔马特的全景火车,一路美景相伴。尤其是冬天,窗外的白色空间渐渐带你进入一个冰雪童话的世界。日内瓦-采尔马特:坐火车3小时35分钟。苏黎世-采尔马特:坐火车3小时12分钟。蒙特勒-采尔马特:坐火车2小时45分钟。

因特雷肯

因特雷肯

因特拉肯是少女峰下的一个小镇,作为少女峰的门户而闻名。因为它位于图恩湖和布里恩兹湖之间,所以小镇拥有无限的自然风光。

少女峰是瑞士最著名的山。从因特拉肯火车站乘坐观光列车到少女峰可以到达欧洲之巅。少女峰就像一个少女,披头散发,银装素裹,静静地仰面躺在白云之间。

这座山的山顶终年被冰雪覆盖,而山脚下则是绿草如茵,风景优美。红色的列车穿梭在阿尔卑斯山之间,雪山、森林、野花面对面,两边尽收眼底。

交通:坐火车到因特拉肯,从因特拉肯坐火车到少女峰。中途换车可以让人适应海拔的升高。最推荐的路线是从其中一条路线上山,再从另一条路线下山,欣赏美景,不重复。日内瓦-因特拉肯:坐火车2小时45分钟。苏黎世-因特拉肯:坐火车1小时55分钟。蒙特勒-因特拉肯:坐火车2小时17分钟。

洛桑

洛桑

看过美丽的山川之后,你可以不要错过瑞士的文化故事。如果你还特别喜欢罗马史,那你可以去洛桑。因为洛桑的存在可以看作是罗马人的书写。

日内瓦湖、芙蓉河和卢浮宫河穿过市区,将古镇分为三部分。有水的地方就有文化。你可以沿着河边漫步,慢慢体会洛桑依然存在的古老气息。

跳高设备设置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入口处。它上面横杆的高度是跳高的最高奥运纪录。可以对比一下你和世界纪录的距离!

交通:火车和船都可以到达洛桑,火车更方便。

日内瓦-洛桑:坐火车50分钟。

苏黎世-洛桑:坐火车2小时21分钟。

推荐酒店

01

苏黎世

苏黎世酒店

苏黎世市华美达酒店

性价比高,交通便利的经济型酒店。

地址:巴德内斯街537号

参考价格:700元左右。

多尔德大酒店

多尔德大酒店

城市边缘的一座山俯瞰苏黎世老城区全景。它it’到市区只有10分钟的车程,整个酒店充满了艺术气息。

地址:库尔豪斯街65号

参考价格:4000元左右。

02

卢塞恩

戈特哈尔德酒店

戈特哈尔德酒店

酒店位于卢塞恩湖的湖边,您可以在房间里欣赏美丽的湖景和老城区的景色。有2家餐厅,披萨店和小酒馆,所以在酒店的时间不会无聊。

地址:Gotthardstrasse11

参考价格:700元左右。

古琦城堡酒店

古奇堡

房间可以看到卢塞恩市的美景,房间很舒适。城堡后面还有一片森林。上山还是需要体力的。如果你带着行李,你必须坐出租车。

地址:Kanonenstrasse

参考价格:2500元左右。

03

日内瓦

吉林玛诺酒店

吉卜林马诺特尔

酒店的位置很好。步行3-5分钟即可到达日内瓦湖和火车站。还提供免费交通卡。

地址:航海路27号

参考价格:800元左右。

日内瓦文华东方酒店

日内瓦文华东方酒店

文华的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家位于日内瓦的五星级酒店位于罗纳河右岸,其餐厅是美食地标。

地址:图雷特尼码头1号

参考价格:3400元左右。

04

伯尔尼

伯尔尼国家酒店

伯尔尼国家酒店

酒店位置很好,靠近火车站和老城区。是一家老式的欧式建筑酒店,设计很特别,房间不大但很温馨,老旧的电梯让人有穿越的感觉。

地址:Hirschengraben24号

参考价格:800元左右。

其他建议

01

最佳旅行时间

瑞士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02

时间的等式;时差

比中国晚7个小时,但3月最后一个周日到10月最后一个周日会采用夏令时。夏令时和中国的时差是6个小时。

03

汇率

1瑞士法郎=67142元人民币

人民币1元=01489瑞士法郎(2008年7月)

04

签证

中国公民可申请瑞士个人旅游签证,前往瑞士及申根区其他国家。

05

交通

瑞士是一个交通极其便利的国家,绝对是自由职业者的福音之地。

瑞士有三个国际机场,分别是日内瓦、苏黎世和巴塞尔。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有从北京或上海直飞苏黎世的航班。

瑞士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铁路运输网络也非常发达。每天都有几列火车穿梭在瑞士的西欧其他大城市之间(巴黎、柏林、米兰、布拉格等。)

门票可以直接在官网购买,但是要先注册再绑定银行卡,比较麻烦。怕麻烦或者英语不好的人可以直接通过国内的伙伴购买。很方便,价格可能更便宜。什么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使用瑞士通行证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少女峰顶峰,你可以获得75%的机票折扣!你可以下载一个SBB移动,每天都有铁路消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5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