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英国] 简·奥斯汀)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igs6
书名:傲慢与偏见
作者:[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张玲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3-7
页数:310
内容简介: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宾利,一位未婚富家子弟,租赁了贝内特家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不久,宾利就与美丽贤淑的大**简相爱了。宾利的朋友达西对聪明直率的二**伊丽莎白颇有好感,却因在一次舞会上出言不逊使伊丽莎白对他心存偏见。品行不端的威克姆告诉伊丽莎白,他是达西庄园已故总管的儿子,与达西一起长大,达西的父亲先前许诺给他的教职,被达西无端剥夺了。而达西则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及其他妹妹的缘故,劝说宾利中止与简的关系,结果四人不欢而散。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以及达西的劝说对简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柯林斯为心安理得地继承财产,决定从贝内特家五个漂亮的女儿之中挑选一个“妻子”,于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马上转向尚未婚配急于找到“归宿”的夏洛蒂**,竟然得到应允。伊丽莎白应邀到新婚的柯林斯和夏洛蒂夫妇家中做客,不期遇见前来探望凯瑟琳夫人的达西。达西为伊丽莎白所倾倒,向她求婚,但因其言辞的傲慢,遭到伊丽莎白的愤然拒绝。同时,伊丽莎白指责达西对威克姆冷酷无情,更不应该破坏宾利同简的爱情。事后达西写信为自己申辩,令伊丽莎白的偏见逐渐消除。
伊丽莎白随舅父舅妈出游时经过达西的庄园,以为达西不在,进去参观,不料达西突然归来,伊丽莎白感到十分窘迫。然而,达西丝毫没有以往的傲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时,伊丽莎白突然接到家信,得知威克姆带着妹妹莉迪亚私奔了!匆忙回家后,全家一筹莫展,不料达西暗访到两人的行踪,出资促成他们的婚事并安排了他们的生活,为贝内特一家保全了尊严。此事使伊丽莎白与达西尽释前嫌,宾利也和简重修旧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奥斯丁排行第六。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只是九岁时,曾被送往姐姐的学校伴读。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毕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奥斯丁的启蒙教育却更多得之于她的父亲。奥斯丁酷爱读书写作,还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已开始以写作为乐事了。成年后奥斯丁随全家迁居多次。1817年,奥斯丁已抱病在身,为了求医方便,最后一次举家再迁。然而在到了曼彻斯特后不过两个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后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丁终身未嫁。逝世时仅为四十一岁。
《乌有乡消息》([英] 威廉·莫里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fred
书名:乌有乡消息
作者:[英] 威廉·莫里斯
译者:黄嘉德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1981-2-1
页数:365
内容简介:
《乌有乡消息》是威廉·莫里斯(1834—1896)的代表作,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为题材的优秀的长篇空想小说。本书以一个主人公的梦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莫里斯在书中以“地上乐园”为主题,把乌托邦的理想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结合了起来,他以新旧对比的方法,一方面描写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揭露和抨击十九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作者简介: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1834—1896
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又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莫里斯于1834 年3 月24 曰诞生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姆斯托城一个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不少地产的证券经纪人。莫里斯从小酷爱文艺,特别是酷爱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他在少年时代沉浸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GGByron, 1788—1824)和雪莱(PBshelley,1792-1822)的作品中,浪漫主义者那些不满现状、反抗压迫、以歌颂自由平等、强调个性解放为主题的诗篇,在他的思想感情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对于少年莫里斯来说,艺术的世界和幻想的世界不但是逃避庸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安乐乡,而且也是反抗它的根据地。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1853—1855),莫里斯跟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包括当时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但丁·罗塞蒂和后来的著名画家伯恩一琼斯Burne—Jones,1833—1898)等以“拉斐尔前派协会”为中心,从事社会活动和艺术研究。
莫里斯在大学学习时期就开始写诗。他在1856 年和他的文友创办了一个月刊,叫做《牛津和剑桥杂志》(TheOXfOrdandCanbridgeMagazine)。他的早期作品多数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离开牛津大学之后,莫里斯一方面在一个建筑事务所工作,另一方面和罗塞蒂等致力于艺术的研究。他起初从事绘画,不久就转入诗歌创作。1858 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捍卫桂尼维尔和其他诗歌》(TheDefenceofGuenevereandOtherPoems)。1861 年,莫里斯和他的文友开设了一家美术装饰公司,承办美术设计、户内装饰等业务,同时制作染色玻璃、雕刻的家具、刺绣、地毯、窗帘等家庭用品。这家公司所宣布的宗旨是:通过艺术来改变英国社会的趣味,使英国公众在生活上能够享受到一些真正美观而又实用的艺术品。莫里斯认为实用装饰术起源于民间,因此极力主张把纯洁的、健康的趣味还给人民。
1896 年10 月3 曰莫里斯因病在伦敦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在他逝世后,他的女儿,梅·莫里斯(May Morris),把他一生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浪漫故事、政论、杂丈、演讲词、书信和翻译等等,编成二十四卷的全集出版(1910—1915)。在莫里斯的散文作品中,《梦见约翰·鲍尔》和《乌有乡息》是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
气魄(气势)沉浸(沉醉)闪烁(闪耀) 适宜(适合)
热枕(热情) 分外(特别) 严肃(严正)
反义词
暂时(永久) 集中(分散) 团结(分裂)
平坦(崎岖) 公开(隐私) 简陋(豪华)
高尚(卑微) 浪漫(木讷) 干燥(湿润) 健壮(瘦弱)
《豪夫童话》([德]维廉·豪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tIq4RQGLRIn6FcNx9m7Uw
提取码:TJDY书名:豪夫童话
作者:[德]维廉·豪夫
译者:施种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7
页数:325
内容简介:
豪夫在创作这些童话时模仿《一千零一夜》的叙述手法,以首篇《打扮成年鉴的童话》为引线,道出一个又一个惊险离奇的故事,它们语言风趣诙谐,情节怪诞浪漫,一会儿把你带到古代的东方,一会儿又把你带到遥远的西方;让你在读这些神奇的故事的同时,可获得许多无穷的乐趣;在看众多异国他乡风土人情、逸闻趣事的同时,又增添许多知识和智慧。它们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当然它们也会让你懂得什么是丑恶,什么是美好;会教你恨什么,爱什么;它们是非常有意义的。
豪夫的童话被称为别开生面的创作童话。这些童话虽然也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但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已和原来的风味大不一样了。在这些童话中已经融入了现实的内容和作家的生活体验。他通过童话的形式,揭露当时德国庸俗的社会现实,批判和讽刺统治阶级的愚蠢和贪婪。 豪夫的童话因思想内容深刻,故事情节生动,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瑰宝,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作者简介:
维廉·豪夫(1802-1827),德国作家,一生只活了二十五个春秋,可是他留下的一部《豪夫童话》成了世界古典童话的瑰宝。《小穆克》、《大鼻头矮子》、《年轻的英国人》、《冷酷的心》等名篇都被改编拍成**,在世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乌有乡消息》([英] 威廉·莫里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x1g1
书名:乌有乡消息
作者:[英] 威廉·莫里斯
译者:黄嘉德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1981-2-1
页数:365
内容简介:
《乌有乡消息》是威廉·莫里斯(1834—1896)的代表作,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为题材的优秀的长篇空想小说。本书以一个主人公的梦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莫里斯在书中以“地上乐园”为主题,把乌托邦的理想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结合了起来,他以新旧对比的方法,一方面描写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揭露和抨击十九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作者简介: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1834—1896
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又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莫里斯于1834 年3 月24 曰诞生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姆斯托城一个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不少地产的证券经纪人。莫里斯从小酷爱文艺,特别是酷爱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他在少年时代沉浸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GGByron, 1788—1824)和雪莱(PBshelley,1792-1822)的作品中,浪漫主义者那些不满现状、反抗压迫、以歌颂自由平等、强调个性解放为主题的诗篇,在他的思想感情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对于少年莫里斯来说,艺术的世界和幻想的世界不但是逃避庸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安乐乡,而且也是反抗它的根据地。
主要情节、主人公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一天他约哈克夜间去坟场玩耍,目睹伊江杀人的惨案,经思想斗争揭发了伊江的罪恶。伊江企图杀害汤姆,结果失足坠入深谷而死。汤姆和哈克发现了伊江埋的一箱金子,两人平分,都成了富翁。小说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贝基·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的爱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们看到鲁滨逊医生、恶棍印第安·乔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在他们混乱的厮打中,印第安·乔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汤姆和哈克被吓坏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后,汤姆十分内疚,经常去看望他。此时的汤姆事事不顺,贝基生了他的气,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妈也总是呵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子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村里的儿门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汤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妈家,发现波莉姨妈正在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十分惭愧。最终,他们三个人在村民们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回来了。夏天来临时,汤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为法官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印第安·乔就是杀人凶手。可凶手还是逃走了。后来,汤姆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寻找宝藏。汤姆和哈克偶然发现了印第安·乔和他的一大笔不义之财。但他们却不知道他把钱藏在哪里了。在贝基和同学们外出野餐时,哈克得知印第安·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因为她的丈夫曾经送他进过监狱。幸亏哈克及时报信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印第安·乔再一次逃之天天。此时,汤姆和贝基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因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来的路,被困在里面。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村民费尽周折救出汤姆和贝基之后封死了山洞。后来汤姆告知村民印第安·乔还在里面。当他们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汤姆和哈克再次回到山洞里,找到了那笔宝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