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论文

大学音乐论文,第1张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

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以同所谓“流行”音乐或娱乐性音乐相区别。“古典”的这一广义解释,把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本来是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

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基本上是属于器乐的,绝大多数作曲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器乐的体裁与形式,声乐的地位反而退居其次。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虽然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他的器乐作品也是大量的。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为此他有时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在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前一个时期包括十八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和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另一个时期在法国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下,于十九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中形成。当时的浪漫主义真可为无孔不入,在文学界,建筑界,艺术界等各个领域中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浪漫主义者。

在浪漫主义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钢琴也进行了改进,其自身采用了铸铁结构,琴弦也加粗了,这种钢琴能获得更浓厚和更辉煌的音乐,跟现在的钢琴开始接近。接下来,我用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一点:如果李斯特的时代要求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还因为这个时代为他提供了能产生不同效果的钢琴,这种钢琴在较早的时期是找不到。但这种比较我们只能在音乐文献中找到,在现实社会中已很难找到。

十九世纪的钢琴小品大师有奥地利的舒柏特、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以及他们的同代人——在发掘钢琴技术上的可能性与戏剧性方面显示了无穷无尽的独创性。总而言之,短小的抒情形式的出现,作曲家就会认为乐曲的大小不是艺术批评的标准,一首优美的,精心的创作的小型乐曲也能和一部交响乐相媲美。

一首完美的诗本身就是很完美的,不用需要有最高度的想象力。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造者将歌词与音乐结合得非常成功,正是由于这些音乐作品,有许多抒情诗才能得以幸存下来。

歌曲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在分节歌形式(strophic form)中,诗的每一段或每一节都重复同样的旋律。这是民歌和通俗歌曲中很常见的结构。歌的第一段可能是讲述一个情人的期待,第二段是他见到爱人时的欢乐,第三段姑娘的父亲粗暴地将他们分离,第四段姑娘悲伤地死去,所有这些都用相同的曲调演唱。另一种形式德国人称作“durchkompoiert”,字面意思是“全面创作的”,就是说作曲过程贯穿全曲,没有整段的反复。还有一种中间的形式,它将分节歌中的反复和全创作歌曲的自由结合在一起,有两、三段重复同样的旋律,然后在需要时就引入新的旋律,一般来说都是在高潮部分引入。舒柏特脍炙人口的《小夜曲》就是这种结构的精彩范例。

尽管在各个时期(代)歌曲都处于显着的地位,但现在通过很多欧洲音乐文献记载知道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艺术歌曲是在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舒柏特和他的后继者,著名的有舒曼和勃拉姻斯,使这种结合获得了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以致这种新风格以德文中的歌曲一词:Lied,闻名胜古迹欧洲。

艺术歌曲随着抒情诗的兴起而繁荣。抒情诗的兴起是德国浪漫主义出现的标志,艺术歌曲使浪漫主义时期将音乐和诗歌结合的愿望得以实现,它包括温柔的情感或戏剧性的民谣风格。艺术歌曲中最常采用的主题是爱情、期待、大自然的美和人生中短暂易逝的幸福。

钢琴在十九世纪作为普通乐器出现在欧洲,使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能够获得成功。钢琴的伴奏把诗中的形象变为音乐的形象。人声和钢琴共同创造出了富于情感的短小的抒情形式,这种形式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艺术家同样结合,也同样适合于在家庭里和音乐厅里演唱。在短时间内,艺术歌曲就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并对世界艺术做出了永久性的贡献。

标题音乐是带有文字或图画联想的器乐作品,这些联想的内容由乐曲的标题或说明性的注释来提示的。“标题”只是由作曲家自由加上去的。在当时那个年代里,音乐家敏锐地意识到了他们的艺术与周围世界的联系。这种意识促使用使他们的音乐更加接近于诗歌和绘画,并且使他们的作品涉及到当时的道德和政治问题。还促使他们以一种新的方法来探讨绝对音乐(纯音乐)的形式。

标题音乐在歌剧院中获得了最初的推动力。序曲作为歌剧(或戏剧)的引子,是单乐章令人兴奋的管弦乐曲。有许多歌剧序曲后来获得了像音乐会乐曲一样的普及,因而独立出来。这样便为一种歌剧没有关系的新式序曲开辟了道路。

标题音乐中有一种是为戏剧写的,也很有吸引力,通常由序曲和一组在幕间及重要场景演奏的乐曲组成,这就是配乐。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创作出了许多这类的作品,这些作品的音画法(tone painting),性格化和剧场效果都是值得注意的。最成功的配乐作品,通常被改编成组曲。其中一些流传得非常广泛。例如,德国著名作曲家大师门德尔松为《仲夏夜之梦》所写的音乐就是这类音乐作品中的典范。随着十九世纪时间的推移,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形式就越来越需要了,这种形式在浪漫主义时代将起的作用就像交响乐在古典时期起的作用一样。到十九世纪中叶,交响诗的创造迈出了这期待已久的一步。交响诗是十九世纪在大型器乐形式上做出一个有独创性的贡献。它是李斯特的成就,他在1848年首次使用了这个词。他的《前奏曲》是此音乐中最出名的范例。

交响诗是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单乐章标题音乐作品,它通过段落之间的对比而发展诗意,使人联想起某种情景,或造成一种情绪。交响诗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别称:音诗。交响诗与音乐会序曲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音乐会序曲一般保留传统的古典主义的构思,而交响诗在形式上则自由得多。交响诗的形式是为作曲家所需要的大型单乐章乐曲准备的“画布”。总之,交响诗在整个十九世纪后半叶中,成为标题管弦音乐的最精致的形式。

最后介绍标题音乐进入到绝对音乐的神圣领土——交响乐中。作曲家一方面尽力保留贝多芬的宏大的形式,同时又赋予它以文学内容。这样就出现了标题交响乐。著名的作品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三部标题交响乐——《幻想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家庭》和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浮士德》和《但丁》都是最著名的交响乐作品。

民族主义者和民族艺术家是站在一起的,但民族主义者以一种更自觉的方式肯定他的民族传统。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那时的政治条件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使之达到了在浪漫主义运动成为决定性力量的程度。征服民族的傲慢和被征服民族为自由的斗争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使民族情绪上涨,这种情感在音乐中找到了理想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作曲家用许多方式表现他们的民族主义。一些作曲家以他们民族的歌曲和舞曲作为音乐的基础,如肖邦以他的玛祖卡舞曲、李斯特以他的匈牙利狂想曲、德沃夏克以他的斯拉夫舞曲、格里格的挪威舞曲。一些作曲家以民间传说或以农民生活为基础写作戏剧性的作品,例如韦柏写的德国民间歌剧《自由射手》、斯美搭纳写的捷克民族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同样,还有柴可夫斯基和里姻斯基·科萨科夫写的俄罗斯神话歌剧和芭蕾舞剧。还有一些作曲家写作交响诗和歌剧,歌颂民族英雄的功绩,历史事件或祖国的美景。柴可夫科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和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就是这股潮流的代表作;瓦格纳的音乐戏剧对德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神和英雄加以颂扬,特别提到的是《尼伯龙的指环》(歌特式摇滚的先驱),这个剧本是以齐格菲的生死为中心题材的庞大史诗,它也是一个代表作。

民族主义作曲家常把自己的音乐与民族诗人或戏剧家的诗句结合起来,舒柏特为歌德的诗歌谱曲即属此类,还有格里格为易卜生的《皮尔·金特》所作的配乐,及柴可夫斯基的为普希金的戏剧为基础的歌剧。俄罗斯民族诗人普希金还激发了里姻斯基·科萨科夫和穆索尔斯基的创作灵感。在这种时期,民族主义作曲家能把人民的抱负以激动人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像威尔第在意大利为统一而奋斗时所作的那样,或是西贝柳斯在芬兰于十九世纪末为反抗俄国统治者而斗争时所做的那样。

民族主义音乐的政治含义触动了统治者。威尔第的歌剧不得不一再修改,以适合奥地利检查官的心意。芬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要求独立时,西贝柳斯那带有令人振奋的号角声的音诗《芬兰颂》被沙皇禁演。民族主义为欧洲音乐的语汇中增加了极富魅力和活力的民族风格。由于把对祖国的热爱注入到音乐中去,民族主义使作曲家能够表达出千百万人民的心愿。总之,民族意识渗透到十九世纪欧洲精神的各个方面。没有民族意识,浪漫主义运动是难以想橡的。

在音乐、绘画和文学中的异国情调显现出遥远国度里别致的气氛和色彩。不同说,浪漫主义运动大大加强了这种倾向。在十九世纪,异国情调首先表现在北方民族思慕那南方的温暖和色彩,其次表现在西方追求东方那神话般的景象。前者推动德国、法国和俄国的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转而表现由意大利和西班牙引起的灵感。在这类众多作品中,有俄罗斯作曲家的几个著名作品:格林卡的两首《西班牙序曲》、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和里姻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主题随想曲》、德国贡献出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沃尔夫的《意大利小夜曲》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致意大利》、法国作品有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和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值得一提的是比才的《卡门》也是这一领域中的杰作。

俄罗斯民族乐派使东方的魅力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由于俄罗斯帝国与波斯接壤,这种异国情调实际上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俄罗斯的音乐。里姻斯基一科萨科夫绚丽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及其歌剧《萨特阔》,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和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伊波利托夫一伊万诺夫的《高加索素描》,这些都属于东方色彩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还风行于全球。一些法国和意大利的作曲家也采用异国情调:如圣一桑的《参孙与达丽拉》,德利布的《拉克美》,马斯奈的《泰伊思》,威尔第的《阿伊达》,以及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

懂得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也是很重要的。最容易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就是官能欣赏,即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或者有一定的振罕力,给人以力量,振奋精神。你认为是好的声音、好的音乐不必考虑其他的内涵。如果有一套较好音响,你就更爱听,听得轻松听得舒服,时间长了你就很快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再一进步就是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就是通过感受音乐的各要素,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加以了解分析,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奏是音乐中重拍弱拍的周期性,有规律的重复进行,基本的节奏所表现的音乐风格我们应该要了解,如慢三、慢四一般表现抒情、优美,圆舞(快三)表活泼,进行曲表现有力量等;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音乐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想一定要跟着旋律走,基本的感觉一定要找到,如水平进行时表现的是柔和和优美、宁静、级进和跳进时就是主题推向高潮,下行一般表现激烈转为平静;和声也称和弦的运用,一般欧洲古典音乐都是多声部的音乐,如果说旋律是横向进行,和声就是纵向进行的,如此以来,音乐就丰满起来,也有了气势;音乐力度、速度等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音乐常识得以掌握,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织体是十分规范严谨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体验理解,再加自兴趣进入欧洲的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是不难实现的。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创作背景、演奏者的再创作;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弟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个时期是浪费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作曲形式多样化,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第四个时期是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学习欧洲古典音乐,理解古典音乐,欣赏欧洲古典音乐,将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本类TOP10音乐欣赏论文(2803)音乐论文--音乐欣赏(2372)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1210)我的毕业论文-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1185)音乐赏析论文(1089)威尔第与《茶花女》 (1074)音乐论文--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826)中 国 音 乐 的 前 途——论现阶段中国音乐发展的两条道路及未来的方向 (699)音乐论文(666)论现代音乐 (625)

威尔海姆·理察·华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

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威尔海姆·理察·华格纳 外文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国籍 :德国 民族 :日耳曼 出生地 :萨克森王国莱比锡 出生日期 :1813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 :1883年2月13日 职业 :作曲家 毕业院校 :莱比锡大学 主要成就 :德国歌剧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将浪漫主义歌剧推至巅峰 代表作品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 逝世地 :义大利王国威尼斯 类别 :浪漫主义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华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小官吏家庭,出世6个月,在警察局当职员的父亲就去世了。幼年喜爱文学、戏剧、绘画。1831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并学习作曲理论。他母亲不久改嫁给一个演员兼剧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继父工作的德勒斯登。华格纳在继父关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艺术薰陶,他对戏剧和音乐十分感兴趣。1827年,全家又迁回莱比锡。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剧院,他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深受感动。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一年后,他创作了贝多芬风格的《C大调交响曲》。 青年时期的华格纳 1832年,经他哥哥介绍,到维尔茨堡任合唱指挥。同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仙女》。之后,他又先后在马格德堡和柯尼斯堡担任音乐指挥。 1833年起,先后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歌剧院任指挥和音乐指导。丰富的演出实践对其歌剧创作和歌剧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1836年第一次结婚,次年前往当时俄国的里加任一家歌剧院的音乐指挥。1839年因为债务,乘船逃往伦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过。1842年返回德国德勒斯登,任萨克森王国宫廷乐队指挥。 1842年,德勒斯登歌剧院上演其歌剧《黎恩济》获成功,被任命为该院指挥。后受巴枯宁影响,参加资产阶级革命。事败后流亡瑞士,转向妥协,信奉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1849年在德勒斯登参加五月起义,失败后被通缉,此后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在巴黎期间,认识了李斯特,后来娶了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为妻。1861年通缉令解除后,回到德国,住在威斯巴登的布里希镇。 1864年应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之召,返慕尼黑。1870年代为实践其歌剧改革的主张,在拜罗伊特自建歌剧院,上演其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他所作歌剧还有《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歌唱大师》、《帕西法尔》等。主张歌剧改革应以福州为题材,戏剧与音乐须组成有机的整体,交响乐式的发展是戏剧表现的主要手段。他运用不间断的音乐结构的主导动机手法、半音和声体系和配器效果,丰富了歌剧的艺术表现力,对欧洲专业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1865年开始,得到了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赞助。 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间,因心肌梗塞病死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中。 华格纳的儿子齐格弗里德·华格纳也是作曲家。 逝世 1879年以后,因为健康关系华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是在义大利度过的。1881年春,华格纳赴柏林参加《诸神黄昏》的公演, 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阵阵的心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华格纳顽强地活下来了,但从此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华格纳重返拜罗伊特,在那里参加了《帕西法尔》的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他还亲临指挥。随后,华格纳又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日死于威尼斯。 华格纳的遗体经慕尼黑运往拜罗伊特。2月16日下午二时,运有华格纳及其家属的专车从慕尼黑开出,沿途每一个车站都有无数的人汇集在那里默默祈祷。晚上,在慕尼黑车站上,有数千名华格纳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当车子开出站时,数百面吊旗垂下。奏出华格纳的巨作《诸神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当列车抵达拜罗伊特时,巨大的哀哭声淹没了整个车站。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拴了黑色吊旗,街灯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从街道上缓缓而过。华格纳死去的讯息很快传向全世界,吊辞从四面八方飞来。威尔第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悲!悲!悲!华格纳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伟大痕迹的那个名字!!!”雕刻家奥克斯达用石膏为死者拓取了遗容。华格纳的妻子柯西玛肝肠寸断,剪下一柬金发放到灵柩中永陪丈夫。 主要作品 仙女(Die Feen 1833-34,首演于1888年) 禁恋(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首演于1836年) 黎恩济(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于1842年) 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aender,1843) 汤豪舍(Tannhaeuser,1845) 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 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 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1854) 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1871) 诸神的黄昏(Goetterdaemmerung,1874) 帕西法尔(Parsifal,1882) 管弦乐改编 格鲁克歌剧《依菲格尼亚在陶里德》序曲 重新配器 C大调交响曲 浮士德序曲 5首魏森东克的歌 人物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华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华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莉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拯救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里。华格纳的音乐手法与剧场观念,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各种艺术。尤其是**艺术受到华格纳的启发最多。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直因为华格纳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以及纳粹的原因,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国内从不上演华格纳的作品,不过这些年来稍有松动。 理察·华格纳 在华格纳生活的时代,德国人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义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华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华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华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著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调性体系开始瓦解的标志。从此以后,“华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义词。为了实现自己在歌剧改革方面的理想,并将这一切呈现于世人,华格纳特地筹建了拜罗伊特音乐节演出自己的作品。而这个音乐节到现在一直都吸引著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眼光。 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华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很多人在听华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无可否认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华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勒斯登的革命。 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华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Arthur de Gobineau)的雅利安种族主义理论。晚年的时候,华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华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尼采与叔本华的关系决裂后,又因为华格纳还是叔本华的信徒,所以尼采也就与他的友谊自然而然的决裂了。 1878年1月3日,华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华格纳,并回赠自己的新书《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写作《华格纳事件》和《尼采反对华格纳》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对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一直是华格纳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保护人,华格纳有多部作品是献给他的。而路德维希二世也是华格纳狂热的崇拜者。他以华格纳歌剧的内容为主题,修建了宫殿新天鹅堡,其内部有齐格弗里德屠龙的金像,描绘《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故事的挂毯,以《汤豪舍》故事设计的山洞和节日大厅,而且他计画将这一城堡作为礼物献给华格纳,当作歌剧《帕西法尔》的背景。他资助了华格纳修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并且作为贵宾出席了开幕演出。 艺术成就 ①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② 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 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 ,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1821年在柏林首次上演了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人们欢呼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冲破了外国歌剧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仅对德国如此,而且这部歌剧的诞生,也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

1821年在柏林首次上演了韦伯(1786~1826)的歌剧《自由射手》,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从首演到翌年末共上演了50场,到1884年达到上演500场的记录。人们欢呼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冲破了外国歌剧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仅对德国如此,而且这部歌剧的诞生,也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

德国作曲家韦伯与贝多芬同时代,却比贝多芬早一年离开人世。他生于德国奥登堡的爱乌丁城,其父为小歌剧团领班,母为歌手。幼即随其父巡回演出于各地,在剧场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同时也有幸对德国的民间音乐以及其他音乐风格有着真切深厚的了解,这无疑对其创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0岁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师从管风琴家霍希凯尔,后又在萨尔茨堡从海顿之弟米歇尔学习对位法。14岁受剧场主之委托创作歌剧《森林少女》。1803年,父送韦伯赴维也纳,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沃格勒学习作曲。1804年,在沃格勒的推荐下,就任布雷斯劳歌剧院乐长,其间奠定了剧院改革的意向,但只干了两年即退职。20岁时误饮其父作铜版印刷用的硝酸,使他失去生就的美声歌喉。在他旅行演奏钢琴期间,随沃格勒至达姆施特塔结识浪漫主义的文学家和画家。父于1812年4月去世,父债统归子还。直至1813年任布拉格歌剧院指挥后,指挥上演了莫扎特、贝多芬、凯鲁比尼、斯朋蒂尼的歌剧,声名鹊起,生活才得以安定。1817年1月转任德累斯顿歌剧院指挥。在德累斯顿期间,他创作了三大歌剧《自由射手》(1821)、《欧利安特》(1823)和《奥伯龙》(1826),以及钢琴曲《华丽波罗乃兹》、《邀舞》(1819)、《钢琴小协奏曲》(1821)等名作。《邀舞》为其妻生日而作,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作,也是浪漫主义初期标题音乐的范例。生来病弱的韦伯,1824年左右患结核病,医生劝其静养,但为生活所迫,1826年应邀赴英。在伦敦指挥其歌剧《奥伯龙》的上演,获得成功。然而,为完成契约所订的演奏会和繁忙的交际,终使他病情恶化,归国前夕逝于伦敦,时年仅40岁。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荷尔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中的代表司各特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革命诗人S裴多菲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诗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康斯特布尔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构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热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浪漫主义音乐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贵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贝多芬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 。 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舒伯特、柏辽兹 、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 ,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地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 ,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 ,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歌剧诞生于17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歌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舞蹈、舞美等其它成分。包含了器乐与声乐。声乐中又包含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演唱形式是独唱中的宣叙凋和咏叹凋。 早期意大利歌剧:16-17世纪确立了ABA式咏叹凋格式,以及“快-慢-快”三段式歌剧序曲。此时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与合唱。此时的歌剧形式是重音乐轻戏剧,被称作“正歌剧”,其代表人物是:斯卡拉蒂,重要作品有歌剧《蒂格拉内》。 18世纪正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女仆作夫人》标志着轻歌剧这一形式步入成熟,并在英、法、德等国广泛传播。代表作为莫扎特《魔笛》 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意大利民族主义歌剧涌现,法国比才的《卡门》,意大利普契尼《蝴蝶夫人》、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都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德国瓦格纳创作的超大型综合艺术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个歌剧段落组成《莱茵的黄金》《女舞神》《齐格佛里德》》《众神的黄昏》 20世纪现代派歌剧与现代音乐一样,风格各异,印象派、无调性音乐相继产生我所认识歌剧的美,是从**《第五元素》中那个外星人在歌剧院演唱的一段凄美动人的歌曲开始的。歌名是多尼采蒂的意大利歌剧咏叹调《香烛已燃起》。音乐风格宏大华丽,形成了一种的震撼。歌曲后半部穿插了节奏明快的《女神之舞》。这是影片中最出色的配乐,也是全片最精彩的场景片段。

理查德·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Wagner,1813年—1883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1833年,正式开启音乐家生涯,于同年创作了歌剧《仙女》。1843年,《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瓦格纳的名声亦由此确立。1845年,《汤豪瑟》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1849年,瓦格纳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1850年,弗朗茨·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罗恩格林》。1864年,路德维希二世因欣赏瓦格纳的才华,决定为其偿还债务,瓦格纳的命运也由此发生转折。1865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1868年,《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首演,该剧确立了瓦格纳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1874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长达26年的创作历程划上了句号。1876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汉斯·里希特的执棒下在拜罗伊特首演,引起欧洲文化界的轰动。1882年,《帕西法尔》在第三届拜罗伊特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演。1883年2月13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威尼斯逝世。

理查德·瓦格纳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高潮和衰落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继贝多芬、韦伯以后,德国歌剧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此外,他还是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所以,瓦格纳不仅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欧洲文学史和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文名: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全名)

外文名:WilhelmRichardWagner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813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1883年2月13日

职业: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

毕业院校:莱比锡大学

代表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罗恩格林》

早年经历

1813年5月22日,理查德·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其父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瓦格纳是该市警察局文书,于同年11月23日去世。1814年8月28日,瓦格纳的母亲再嫁给演员、诗人路德维希·盖耶尔,并举家迁往德累斯顿。

1820年,瓦格纳在德累斯顿郊区波森多夫的一所小学读书,并在牧师克里斯蒂安·魏策尔的指导下上了几节钢琴课。1821年6月,作曲家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首演于德累斯顿,幼小的瓦格纳被该剧吸引,并通过继父结识了韦伯。

1826年秋假,他用古希腊作品《奥德赛》中的内容改编、创作了他最早的三首颂歌;年底,瓦格纳一家迁往布拉格,他本人仍留在德累斯顿,寄居在同学贝姆家中。

1827年,其全家搬至莱比锡,瓦格纳由此转到莱比锡尼古拉中学就读,在此之前,瓦格纳在学校一直用理查德·盖尔这个名字,进入尼古拉中学就读后,学名又改为理查德·瓦格纳;在此期间,他置学业于不顾,热衷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以及莎士比亚、歌德和席勒的戏剧,并在叔父阿道夫的影响下,养成了阅读和研究的习惯。

1828年,完成了第一部长达五幕的悲剧《劳伊巴德》,为了给该作谱曲,开始自学洛吉尔德《通奏低音的方法》,并私下随莱比锡交响乐团的米勒学习和声。1829年,在莱比锡听了女高音施洛德·戴夫里恩特演唱的《费德里奥》中的作品后,决定放弃其他志向,确立以音乐为奋斗目标。

1830年,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改编成钢琴曲;6月,为了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转入托马斯学校就读;12月24日,《降B大调序曲》成为其首演作品,此时他还写有一部弦乐四重奏和各类奏鸣曲与序曲(大多以散失)。

1831年2月23日,在莱比锡大学注册为音乐学院学生;同年秋,师从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的主唱韦恩利希学习和声与对位,得到了后者的悉心指导;在此期间,瓦格纳创作了《D小调音乐会序曲》,并将自己首次出版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题献给韦恩利希,以谢师恩。

1832年11月,《C大调交响曲》在布拉格音乐学院首演,随后又在莱比锡布业音乐厅上演;在此期间,在帕施塔伯爵的女儿珍妮的恋情激励下,创作了第一部完整的歌剧脚本《婚礼》(DieHochzeit),但后因姐姐罗莎莉(一位戏剧演员)认为质量不佳被瓦格纳撕毁,该剧的音乐也大多遗失。

人物经历

生涯初期

1833年开始,正式步入职业音乐家生涯;1月,在哥哥阿尔贝特(一位歌剧演员)的引荐下,担任维尔茨堡剧院的合唱指挥,得以接触到韦伯、凯鲁比尼、罗西尼、奥柏等人的剧作;在此期间,创作了童话题材的浪漫主义歌剧《仙女》。

1834年1月,带着刚完成的《仙女》总谱返回莱比锡,希望在莱比锡剧院上演此剧,但计划落空;同年夏,到波西米亚短暂度假期间,开始构思、创作歌剧《爱情禁恋》,该剧根据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写成,带有喜剧色彩,音乐上则受到贝利尼、奥柏等意大利和法国作曲家的影响;7月底,应邀担任贝特曼巡演剧团的音乐总监,并与剧团中一位小名为明娜的女演员克里斯蒂娜·普拉内相恋;同年,撰写了论文《德国歌剧》。

1835年,创作了序曲《克里斯托弗·哥伦布》;7月至8月间,为了挑选歌唱演员,第一次到拜罗伊特。1836年3月29日,歌剧《爱情禁令》在马格德堡歌剧院首演,瓦格纳担任指挥;此后不久,剧院因财政不力解散,他和明娜来到柯尼希斯堡;11月2日,与明娜在特拉哥亥姆教堂举行婚礼。

1837年4月1日,出任柯尼斯堡剧院乐队指挥;同年,因经济等方面原因,与明娜关系恶化,致使她与一位名叫迪特里希的商人私奔,瓦格纳后来劝回明娜和好,但两人的分歧已为日后的离异埋下伏笔;7月25日,来到里加,出任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里加期间,根据英国作家爱德华·布尔沃·利顿的小说《黎恩济》开始创作同名歌剧。

1838年1月,完成《黎恩济》的脚本;8月7日,开始为该剧谱曲;同年,因瓦格纳负债累累,当局没收了他和妻子的护照。

1839年7月10日,与妻子明娜为了躲债从里加秘密出逃;8月,在经历数次暴风雨的历险航行后抵达伦敦,此次海上历险是其创作《漂泊的荷兰人》重要的灵感来源;9月17日,在伦敦作短暂停留后抵达目的地巴黎,但等待瓦格纳夫妇的是贫困潦倒的日子和失意受挫的心境;在此期间,瓦格纳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四处举债,同时不情愿地从事非创造性劳作,如为家用市场改编歌剧流行唱段的钢琴谱,校对乐谱,为一般性音乐杂志撰稿。

1840年1月12日,创作了《d小调浮士德序曲》;11月,完成歌剧《黎恩济》的总谱写作,几乎与此同时,又根据北欧民间传说、海涅的短篇小说以及海上航行的亲身经历,开始了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创作。

1841年5月,完成《漂泊的荷兰人》脚本,7月至11月间开始谱曲;6月29日,在作曲家迈耶贝尔的推荐下,德累斯顿王家剧院接受了《黎恩济》上演的要求。

1842年4月7日,与明娜返回了阔别六年的故乡德累斯顿;6月22日至7月8日,在波西米亚山区度假时,以格林(JGrimm)的《德国神话》为蓝本,开始酝酿歌剧《汤豪瑟》的草稿;10月20日,《黎恩济》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

德累斯顿时期

1843年1月2日,《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该剧寓意深远、音乐生动,一般认为是其真正显露水准的第一部作品,瓦格纳的名声亦由此确立;3月,完成了《汤豪瑟》的脚本创作。1844年12月14日,作曲家韦伯的灵柩移葬回德累斯顿,瓦格纳为此创作了《挽乐》(Trauermusik)。

1845年4月13日,完成了《汤豪瑟》的总谱创作;7月,在波西米亚度假疗养期间,写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第一份草稿;8月3日,写出了《罗恩格林》的大纲,并于同年11月完成了该剧的脚本创作;10月9日,《汤豪瑟》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该剧从1845年完稿到1875年由瓦格纳自己最后一次指挥演出前,总谱在不断修改。1846年4月5日,在茨温格尔的德累斯顿旧歌剧院第一次指挥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1848年4月28日,完成《罗恩格林》的总谱创作,全剧通过圣杯卫士的传说故事,探索圣洁爱情与身份认同之间的辩证矛盾关系;6月,加入带有政治倾向的“祖国联合会”,发表了关于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的政治言论,并以演说者的身份进行鼓动演讲,呼吁成立民主政体、推翻贵族,论文《德国和他的侯爵们》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10月,草拟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散文草稿;11月,进入《齐格弗里德之死》的脚本写作,它后来演化为《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乐剧的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

1849年5月,普鲁士军队开始掌控局势,瓦格纳作为一个背叛当局的社会名流被通缉,在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帮助下,途经魏玛逃到苏黎世,因不祥预感又逃亡巴黎,在一无所获后,于7月又回到苏黎世;11月,撰写了论文《艺术与革命》和《未来艺术》,并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

流亡时期

1850年8月28日,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罗恩格林》,瓦格纳因遭通缉不能到场;此外,在李斯特的激励下,瓦格纳重拾信心,继续写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文字脚本。

1851年,撰写了论文《歌剧与戏剧》,并在文中系统地勾勒了自己梦想中的歌剧观念,批判性地回顾了歌剧发展的历史。

1852年,在完成《歌剧与戏剧》后,依次(与故事发生的顺序刚好相反)写作了《青年齐格弗里德》《女武神》《莱茵的黄金》的脚本剧词,并对《青年齐格弗里德》(后更名为《齐格弗里德》)和《齐格弗里德之死》(后更名为《众神的黄昏》)进行修订,整部《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脚本写作宣告完毕。

1853年5月18日、20日、22日,在苏黎世举行5月音乐会。1854年9月26日,完成了《莱茵的黄金》的总谱创作;6月,未等《莱茵的黄金》总谱杀青,瓦格纳又开始了《女武神》的音乐创作。1855年,于伦敦指挥演奏八场音乐会。

1856年3月20日,完成《女武神》的总谱创作;9月,进入《齐格弗里德》的音乐写作;在此期间,瓦格纳通过友人介绍,开始着迷于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学说,其论点对瓦格纳日后的艺术发展和人生观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857年4月,魏森东克特邀瓦格纳全家搬至苏黎世郊区自家别墅的小屋内居住,在与魏森东克一家的接触中,瓦格纳与魏森东克夫人玛蒂尔德之间产生了感情,该段秘密恋情直接导致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8月,完成《齐格弗里德》前两幕的创作后,就暂时中断《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后的音乐写作,转身投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

1858年,为玛蒂尔德的五首诗歌谱曲,创作了《魏森东克歌曲》,这五首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一剧的预示性尝试;4月,瓦格纳与玛蒂尔德的私情被妻子明娜察觉,导致了一场严重的情感危机;8月17日,瓦格纳听从了玛蒂尔德的劝告,离开苏黎世前往威尼斯躲避风头。

1859年3月,迁居到瑞士的琉森;8月,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总谱;9月,来到巴黎,为该剧能在当地上演作准备。1860年1月至2月,在巴黎的意大利剧院举行了三场音乐会。

1861年3月13日,《汤豪瑟》在巴黎上演,但因有人暗中破坏,加之瓦格纳拒绝在第二幕塞入巴黎观众习惯的芭蕾舞,导致演出失败;5月15日,《罗恩格林》在维也纳宫廷剧院演出;8月11日至18日,萨克森国王大赦,瓦格纳第一次返回德国;11月,受魏森东克夫妇之邀,到威尼斯修养,并开始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

1862年,与妻子明娜的关系彻底破裂,两人自同年11月后在没有见过面;同年夏,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带着妻子、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来到瓦格纳家中做客。

1863年3月至4月,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举行音乐会;7月,在布达佩斯举行音乐会;11月,在布拉格和卡尔斯鲁厄举行音乐会;12月,返回维也纳。

慕尼黑、特里普胜与拜罗伊特

1864年初,在财政上已彻底破产,被迫于3月23日离开维也纳,以免因债务锒铛入狱;5月3日,接到了巴伐利亚刚登基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传话,要他立即前往慕尼黑听旨,路德维希二世欣赏瓦格纳的才华,答应为瓦格纳偿还债务,并奖赏瓦格纳四千古尔盾的年俸,以便让其潜心完成《指环》,瓦格纳为此创作了《效忠进行曲》,以表谢意;10月,经路德维希允许,搬入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住房;同年,瓦格纳的感情生活出现转机,彪罗的妻子柯西玛开始与瓦格纳相爱,作为瓦格纳的崇拜者,彪罗内心虽然痛苦,但最终接受了现实。

1865年6月10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该演出由彪罗指挥,并获得了成功;同年,路德维希二世对瓦格纳的宠信和过度资助引发冲突,瓦格纳与柯西玛之间的感情亦引发争议,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路德维希二世只好对瓦格纳下了逐客令;12月6日,瓦格纳离开了慕尼黑。

1866年4月,瓦格纳租下瑞士琉森湖边的特里普胜别墅。1867年10月23日,完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总谱,并将其题献给路德维希二世作为圣诞礼物。

1868年6月21日,《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该剧由彪罗执棒,确立了瓦格纳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11月8日,在莱比锡结识了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1869年3月,中断达12年之久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重又开始;9月22日,《莱茵河的黄金》在慕尼黑首演;同年秋,完成《齐格弗里德》第三幕总谱创作;10月,开始了《众神的黄昏》的音乐创作。

1870年8月25日,与柯西玛在日内瓦正式举行了婚礼;同年,为了纪念儿子齐格弗里德的出生,瓦格纳专门为柯西玛创作了《齐格弗里德牧歌》,该曲于同年圣诞节清晨(适逢柯西玛33周岁生日),由15人组成的小型乐队在柯西玛卧室外的楼梯上进行了首演。

1871年之后,瓦格纳一方面谱写《指环》,另一方面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节日剧院”的构想和建造,并最终确定在拜罗伊特小镇建造专供演出自己乐剧的理想剧院,对此瓦格纳进行了公开募捐;5月,在柏林受到俾斯麦的接见。

1872年4月22日,迁居拜罗伊特;5月22日,在瓦格纳59岁生日之际,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举行了奠基典礼。1873年,剧院的建设工程遇到困难,有人提议将其易地建设,但被瓦格纳拒绝。

1874年4月28日,迁入万弗里德别墅;11月21日,完成了《众神的黄昏》的总谱创作,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长达26年的创作历程划上了句号。

1876年,拜罗伊特节日剧院落成,建造中因路德维希二世两次拨款,才得以竣工;8月13日、14日、16日、17日,《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在汉斯·里希特的执棒下在拜罗伊特首演,共演出三轮,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内的多国政要和各界人士出席了演出,并在欧洲文化界引起了轰动;10月底,在索伦托最后一次与尼采见面。

晚年生涯

1877年2月,完成《帕西法尔》的草案;3月至4月,完成了该剧的脚本写作;同年,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虽在艺术上取得成功,但财政亏损严重,关键时刻幸得路德维希二世的帮助,即先以低息借给瓦格纳一笔款项偿还债务,并约定通过作品演出版税日后逐步偿还,从而解除了瓦格纳的财务危机;5月17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温莎宫接见了瓦格纳;9月,全力投入《帕西法尔》的谱曲。

1880年,撰写了论文《宗教与艺术》,并完成了自1865年开始的传记《我的一生》。1882年,撰写了论文《英雄精神与基督教精神》。

1882年1月,完成《帕西法尔》的总谱创作;7月26日,《帕西法尔》的首演,在第三届拜罗伊特音乐节上举行,共演出16次,由赫尔曼·列维指挥;在最后一次演出中,由瓦格纳执棒指挥最后一幕,并获得热烈欢迎;9月,因身体不佳,携全家到威尼斯修养。

1883年,撰写论文《关于人类中的女性》;2月13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威尼斯逝世,其遗体被葬在拜罗伊特瓦格纳住宅(即万弗里德别墅,现为瓦格纳博物馆)的花园内。

主要作品

音乐戏剧作品

管弦乐

声乐曲

钢琴曲

著述

以上主要作品来源

创作特征

基本概念

乐剧

“乐剧”(Musikdrama),在1833年由德国作家特奥多·蒙特在论文集《批评之林》中用以称呼普通歌剧,此时没有后来瓦格纳歌剧的那种意思。但瓦格纳的追随者们读到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称呼瓦格纳改革的歌剧。但瓦格纳本人并不同意,1872年他专写了一篇文章:《关于“乐剧”的命名》,说明这个称呼容易让人误会。但瓦格纳又觉得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戏剧,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戏剧。他说:“认真地说,它的名称的意义应当理解为:一种安置在音乐中的真正的戏剧。因此,重点应当落在戏剧上,这种戏剧应当跟迄今为止的歌剧剧本完全不同,尤其不同的是,在这种戏剧中,剧情绝不仅仅是根据哪种传统的歌剧音乐的需求而安排的,恰恰相反,倒是一种真正的戏剧的性格需求支配着音乐的构思。”

关于这种戏剧的名称,鉴于古希腊戏剧常在节日演出,故瓦格纳称他的歌剧为“剧场节日剧”,并将其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称作“剧场庆典节日剧”。但人们却不把瓦格纳的歌剧称作节日剧,还是叫它“乐剧”。

总体艺术作品

“总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是瓦格纳自己创造的德语复合词,首次出现在他写于1849年的《未来的艺术作品》中。“总体艺术作品”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就是把音乐、诗歌、舞蹈、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部门融为一炉,从中不复找到单独的艺术门类的分野,它们全都交织在一起,并由此升华出一种崭新的“未来艺术”。

剧作特征

人物特征

瓦格纳的戏剧取材于古代神话传统,把英雄人物当作象征,作为哲学的体现。他用音乐来表现被文明所压制的人类本性。他不写人物性格的戏(《名歌手》除外),他试图以原始形式的观点来看待神话,把它看作一种观念、一种哲学,一种象征,这种抽象的象征是脱离人物性格的。

瓦格纳的剧中人多是与环境分离,不强调他们的个性,只满足于揭示其性格的主要特点。其剧中人物虽有交往,但当两个或更多的人物相对时,交响音乐就把他们的个性湮没在一股音乐潮流之中。他们只是一些人物,但并非戏剧中的人物。此外,他剧中的女英雄人物容易消失在奇异的气氛中,变得更加神话化而非人性化。尽管以其爱情的原始力量感动人,但她们没有温柔、优美,没有妇女的特征。

情节

情死(或殉情)早在瓦格纳的第一部歌剧《结婚》中就已出现。这种因素贯穿在之后的一些歌剧中,如《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森塔,《汤豪塞》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会中的爱丽莎白,《罗恩格林》中的爱尔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情死”在瓦格纳歌剧中,实际是一种象征,一种观念,是酒神超脱的喜悦之情的体现。

音乐特征

通谱体

瓦格纳采用逻辑严密的通谱体方式写作,每一幕由常见的AAB或ABA式乐段构成,放弃传统以歌曲为单位的编号式写法,并采用“无终旋律”技巧,造成段落之间悬而未解的过渡,强化歌剧的交响化展开,力图使作品成为一个连续而严密有序的整体。

无终旋律

“无终旋律”(UnendlicheMelodie),是由瓦格纳的追求者们使之流传开的。瓦格纳本人仅在1860年写的《未来音乐》一文中提到这个概念,之后未用过。他说:“音乐家使沉默变有声的可靠形式是‘无终旋律’,亦即‘旋律始终保持在必须不间断的潮流中”。“旋律”在此也不同于一般概念,是指交响乐队产生的“音响流”,它与剧情的进展紧密结合,不断如“潮流”样地涌出,而剧情就在“无终旋律”的潮流中推进,歌唱与交响乐、声乐与器乐形成“复调”,此起彼伏,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

可以说,“无终旋律”的特征就是不间断性,为此音乐结构要始终保持开放和展开性,避免歌曲形式的封闭结构或段落感。瓦格纳经常使用的术语“不间断的旋律”就是此意。

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Letimotif)是瓦格纳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即运用一系列短小的动机或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物体、地方、情感等,大都短小而凝练,贯穿在作品中。它可以根据剧情变化、发展和变形,以起到提示即将出现的事情或人物、建立联想,统一全曲等作用。从《漂泊的荷兰人》开始,瓦格纳就有意识地运用主导动机。在“乐剧”中,主导动机是“总体艺术作品”思想的产物,并为“总体艺术作品”服务,是“总体艺术”不可分割的要素。此外,主导动机这个术语并非是瓦格纳提出的。据他的妻子柯西玛的日记记载,瓦格纳在1879年1月31日以前,从未提过这个词,而是他的追随者、《拜罗伊特报》的编辑沃尔佐根在19世纪70年代根据瓦格纳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瓦格纳认为舞台上所演的不应只是根据一个故事轮廓或一篇用诗写成的故事唱出一段一段的歌曲来,而应该是一部戏剧艺术的严肃作品。其中的音乐,无论声乐、器乐,均应表现处一直不停的剧情的发展。根据这种观念,他使用了一种有旋律意味的宣叙调,只有剧情进行到紧要关头(如《女武神》中的诀别、魔火,《齐格弗里德》中的相会场面等),该种宣叙调才延伸成长旋律。这种宣叙调不时地有着旋律,它们简短而富有表现力,其中巧妙地运用着主导动机。这些主导动机代表着剧中人或支配着剧情发展的重要势力。有时为了表现复杂的境遇、势力、情感或行为,这些主导动机就巧妙地在交织在一起;有时,声乐部分代表一方面,而管弦乐队则代表另一方面。例如,《莱茵的黄金》中就有代表“莱茵河”的动机、莱茵水仙的动机、雾魔的奴役动机、莱茵的黄金动机、指环的动机、弃绝爱情的动机、瓦尔哈拉动机、干戈动机、契约动机、弗莉卡的动机、奔跑动机等等。总之,乐剧中人物、地点、行动、自然事物等各有各的动机,不时地按剧情的要求而出现、变化、发展、交织。

调性

瓦格纳把大小调体系进一步发展。虽然他还未敢越界,但不断展开的漩涡般转调,常让人无法找到其基本调性,因为终止式被冲淡了,正常的调性关系被放弃了,它要求自由、脱离调性约束,脱离声部进行,脱离古典终止式及调性的决定曲式的诸要素。

管弦乐队

瓦格纳的歌剧通常采用庞大的三/四管编制,乐队的表现力得到提高,管弦乐织体丰富,色彩充满变化。

人物评价

瓦格纳是首屈一指的人。在他身后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成果,其他一切都在他所具有的意义前逊色,而这个意义人们并没有立刻理解或给予应有的评价。(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评)

瓦格纳是德国歌剧或者音乐戏剧的奠基人。(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评)

如果仅仅从德国和德国文化的价值来评价的话,理查德·瓦格纳始终是个大问号,也许可以说是德国的不幸,不管怎样却也是个命运:然而这又能怎样呢?他难道不是比一个单纯的德国事件丰富得多吗?我甚至以为,他倾听德国的声音比任何其他声音都少,德国没有为他准备任何东西,在德国人中间他这种人简直是陌生的,古怪的,未被理解也是无法被理解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评)

瓦格纳的艺术是德意志民族最令人震惊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批判,它长于表现,甚至会使一头外国驴子对德意志特性感兴趣;热心致力于这个艺术,就是热心致力于研究被艺术批判加美化地进行颂扬的德意志特性。(作家托马斯·曼评)

在戏剧方面他是个伟大的学者。他在戏剧中压制那些轻佻的游戏和微不足道的插曲,而只把戏剧集中在内心生活,集中在有生命的灵魂上。正因为如此,他是我们的大师,尽管他有谬误,他仍不失为一个比他同时代的所有戏剧大师更诚实,更直爽,更坚定,更出色的大师。(作家罗曼·罗兰评)

后世影响

瓦格纳基金会

1973年,瓦格纳基金会正式成立,该组织专门负责管理瓦格纳的文献档案和不动产,瓦格纳家族移交了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和瓦格纳全部历史文献给基金会,而万弗里德别墅则捐给了拜罗伊特市政府。

瓦格纳博物馆

1976年,为了庆祝拜罗伊特百年庆典,原联邦德国政府拨款创建瓦格纳博物馆,瓦格纳生前居住的万弗里德因此得到了全面整修,并按照一百年前的原样重建。该博物馆的馆藏包括理查德·瓦格纳家族文献和万弗里德文献两部分;后院还有瓦格纳与柯西玛的墓地。

瓦格纳纪念币

1983年,为纪念瓦格纳逝世100周年,原民主德国发行一枚面值10马克的纪念银币。银币正面有国徽、国名、面值以及发行年份,背面为瓦格纳

歌剧《魔弹射手》。歌剧《魔弹射手》又名《自由射手》,1821年首演于柏林,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称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韦伯也被誉为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84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