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第1张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后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二、问题研究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2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只不过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好人,但是有农民的局限。他夸“我”的话,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这在当时也是难免的。

练习说明

一、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夏夜行船、月夜归航在写景叙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过哪些所见所闻所感来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归航中“我”的心情与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月下归航写了众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欢畅。

三、揣摩下列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山为什么说“踊跃”?)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此题意在让学生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1“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2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这个词的含义与现在不一样,作者在这里是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个词以新的含义。

3“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4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四、△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写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因此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如果大家对此有兴趣,不妨开一次小组会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此题意在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回答。

教学建议

一、这篇文章主要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往事,教学时要以此为重点。有观点认为这篇文章有批判封建礼教、抨击黑暗社会的内容,这种看法有些偏颇,教学时应避免。

二、有些问题,如小伙伴们“偷”豆,六一公公的“感激”,依现在的道德观衡量,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学时要适当引导和讲解。

三、可以学习本文为契机,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开展语文活动。

有关资料

一、《社戏》二题(宋聚轩)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有两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人涉及。笔者教学过程中查阅了一些资料,现整理出来,以作参考。

关于看社戏的时间

《社戏》中写道:“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又说,赵庄之所以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课文注释云: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据此,一般人认为,看社戏的时间是在春天。其实,这是不确切的。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其理由有三:

第一,《社戏》中说,我到外祖母家去,是在“扫墓完毕之后”。那么,浙江绍兴一带的扫墓是在什么时间呢据《越谚·风俗部》云:乡下墓祭一年间共有三次,一是“拜坟岁、上元之前,儿孙数人,香烛纸锭谒墓”;二是“上坟,即扫墓也,清明前后,大备船筵鼓乐,男女儿孙尽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罗拜,称谓上坟市”;三是“送寒衣,十月祭墓之名,亦数人而已。”《越谚》的作者范啸风,别号扁舟子,绍兴城附近皇甫庄人。鲁迅的外祖父鲁晴轩中举后迁居皇甫庄,租赁的就是范啸风的房屋。他的话是可信的。另据周作人回忆:“周家墓祭的规矩,拜坟岁和送寒衣都只有男子前去”,而“清明上坟,规模就要大多了,不但是妇女同去,还因为要举行三献礼,有些旧排场。”把以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分析,《社戏》中所说的扫墓,是指清明上坟无疑了。又据顾铁卿所著《清嘉录·卷三》云:所谓清明上坟,并非仅仅指清明节那一天,而是“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那么,小说中所说的“在扫墓完毕之后”,当然应该是在夏初了。

第二,从《社戏》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看,也是在初夏。“碧绿的豆麦田地”,“罗汉豆正旺相”,这被称为“罗汉豆”的蚕豆,在浙东一带,是越冬植物,清明以后才开始结果,到夏季才能收割。能剥了煮着吃的时候,当然是在初夏了。另外,小说中还写道,看社戏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们,“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水果当然也只能到夏季才有。

第三,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地方戏》中明确写道:“本文(指《社戏》——引者注)中说:‘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这是题目的说明,但实际上这种演戏大抵是在夏天。”

根据以上理由,我认为,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而不是在春天。

社戏演出的内容

关于社戏演出的内容,小说中是这样记述的:首先是“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几个赤膊的人翻了一阵筋斗,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然后是“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最后是老旦出台慢慢地唱。这究竟是一出什么戏呢据徐淦《鲁迅和绍兴戏》一文考证,这是绍兴戏《游园吊打》。该戏叙述的是唐朝宰相卢杞陷害忠良,纵子作恶,终于被惩的故事。卢杞的儿子(剧中称为恶少)带了帮闲家丁到忠良朱文光家抢亲,被朱文光抓住打了一顿,直到写了服辩(悔过书)方才罢休。服辩词云:恶少——抢姣姣;家丁——惹祸苗;恶少——下遭再来抢姣姣;家丁——变猪变狗变阿猫。小说中被绑在台柱上的红衫小丑就是卢杞的儿子,那个花白胡子的就是忠良朱文光。

另据周作人回忆,小说中所写的社戏的内容,“是绍兴戏中精彩内容之一”,“帮闲引了公子去抢姣姣,结果吊打了写服辩了事,……看过的人都不能忘记,……虽然他不曾说出是什么戏文来”。这段回忆,与《游园吊打》的情节也是完全吻合的。

二、人生经验通感——从《社戏》和《朝花夕拾》谈起(范伯群、曾华鹏)

(一)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的名篇《社戏》的结末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为什么我们会受作品中的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的强烈感染呢因为这结末一句话伸出她的纤巧的手指拨动了我们的心弦,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人人都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充和生发这种“失落感”,并且会赋予这种一去不返的失落感以“美质”。

假设将《社戏》的结末一句话删去,我想作品的感染力就大为逊色。如果我们深究一下这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感人肺腑的“魅力”,那么其奥秘就在于:鲁迅用这句话激起了读者的“人生经验通感”。“她”能点燃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而且人人都具备这种“通感”的燃点。

童年——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距而寻觅出忧患余生中的“忧患美”。《社戏》的结尾,就是诱导人们追忆这种“永远失落的美”,又借助于“人生经验通感”的“导体”,抓住了读者的心。

过去,我们对这种客观上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人生经验通感”,讳莫如深,守口如瓶;我们对这种“接受美学”中的“最良导体”,缺乏必要的冶炼和运用。这种“人生经验通感”能使作者和读者的感情熔为一炉,迸射出耀眼的火花。能找到这种“人生经验通感”的作家,他就是找到了征服读者心灵的“秘密武器”。鲁迅就是善于掌握这种“秘密武器”的圣手。他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的确,这“思乡的蛊惑”,这对儿时的反顾,这记忆中的“旧来的意味”,实际上并不如想像中的那样美。但我们是自觉地去受“哄骗”的,而且甘愿“终身受骗”。这是一种多么神妙而无法言表的感情啊!也许是鲁迅已经自觉地发现了《社戏》结末一句的震慑的威力,所以作家才会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再旧事重提。而且又非常自如地娴熟地在《朝花夕拾》中运用这种使人们“心灵相通”的技巧。要论及“人生经验通感”这个大题目,涉及的领域是无限宽泛的,我们这里只想谈谈“思乡的蛊惑”和儿时的反顾这一课题。因为《朝花夕拾》就是鲁迅永别故乡后的蛊惑的情思,就是在流离颠沛中,对儿时童心的追忆。这是有良知良能的人的最基本的“通感”之一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尾,有着浓郁的《社戏》式的风致。鲁迅用“荆川纸”影写了一大本绣像,“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结末写道:“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这也是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这是童年时带着最美好的情趣描摹的“心艺”,又何况是一大本呢!这是纯正的童心的结晶。可叹的是“明珠投暗”了。真情被铜臭所玷污,这是莫大的痛惜。这个已做了店主的“准绅士”,与北京戏园中“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的胖绅士是类似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童年的鲁迅是爱书的。当长妈妈为他买到“三哼经”时,他好像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他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那么,对搜集绘图的书几乎成癖的童年时的鲁迅来说,难道不更珍爱自己搜集和影写的图画吗更何况还有“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它的模样,难道不也会“到现在还在眼前”浮现吗那是在三味书屋就读时童心被艺术征服的活见证,可是“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所传达给我们的却是童年高尚情趣的“灰飞烟灭”,是一种超常形态的怅然若失。

(二)

这种访旧、反顾、追忆的意绪,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是以永恒的怀念感来作结的:“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又可看作运用“通感”的一例,让读者以自己的经历当主干,去思怀,去祈念永别的亲人和密友。

对鲁迅说来,忆念长妈妈是有自己独特的思路的。他对辛劳了一生,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给她服侍的“哥儿”留下的“保姆”,表示了永恒的怀念。她所留下的“长妈妈”的“长”字,不过是“顶替”了周家前一个女工的高大的身躯的“代号”而已。在周家,其实她仅是“阿长二世”罢了。鲁迅落笔写了大半,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粗手笨脚的“黄胖而矮”的愚妇人的形象。迅哥儿并不理解她,对她的敬意是一直没有牢固树立起来的。但当迅哥儿“渴慕”绘图的《山海经》,而且遍求不得时,长妈妈却“与众不同”地记挂在心上。“我”在寝食无味的渴求中,“得来全不费功夫”:就是因为这个愚妇人在告假回家的匆忙间隙中,进了她这个两眼墨黑的人从未进过的书店:“我给你买来了”。这一切的总根就在于“爱”。这“爱”的果实就是迅哥儿的“久旱逢甘霖”的童心的巨大的满足。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神力”是以“爱心”为坚强后盾的。当我们用这种“爱心”再去重新估价长妈妈的若干言行时,就会得到一种从来未有的“良性反应”。她对迅哥儿的爱心有时仅是爱得不大得法而已。

当作家写《阿长与〈山海经〉》时,这“最为心爱的宝书”,“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而这种“童心的巨大的满足”,却是永久印烙在心灵之上的;这深藏在粗陋外形下的“爱的深井”,是永远也不会枯竭的。于是鲁迅按照自己永恒的忆念,深情地呼喊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作为读者,我们当然是顺着作家的思路去作心灵的漫游的。但是除了循着作家的心轨运行之外,还会有一种联想,这联想的推动力就是“人生经验通感”,这“通感”使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忆念我们的永别了的亲人故友,久久沉浸在思绪万千之中。如果这篇文章删去了结末的一句,能有如此强劲的联想效果吗

与《阿长与〈山海经〉》相仿的是《范爱农》。鲁迅写此文距范爱农失足淹死已有14个年头了。对好友的惨死,鲁迅不仅赋诗悼亡,而且与几个友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这样,对亡友的追怀自然化为对遗孤的惦念。这结末的一句是:“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读到这里,贫困的故友坎坷的一生和猝然死亡,令人不胜悲悼;孤儿寡母的命运又令人无限关注。在这苍茫人海之中,她们像涓滴之水,又在何处流淌呢本想为亡友做点切实的纪念工作,倾注一点友情在遗孤身上,但竟无法以微力作为薄奠;人事变迁,行踪飘忽,竟至不知所终了。按照最好的估计,14年后,这亡友的惟一的幼女“中学已该毕业了罢”。这是一种对亡友的怀念的延伸,也是悼亡感情的归宿,是对不知所终的遗孤的祝福。

这结末的一句,也同样可以激起一种“人生经验通感”。它的公式是:“现在不知××景况如何倘在……已该……了罢。”这个公式对读者来说,是可以产生多种联想的。不仅用于悼亡,也可用于久别而音讯阻隔的亲朋。

从《社戏》到《朝花夕拾》的若干篇章,我们感到鲁迅规律性地运用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人生经验通感”。所谓“人生经验通感”,即利用读者常会遇到的相似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参加了一种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就是用自身的人生经历去补充和证实作家作品的可信性。作家愈能调动读者积极参与作品的创造,就说明作家的作品已在更高层次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在这里,参与联想创造,与深刻理解和接受是同义的,成正比的。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的“最良导体”就是“人生经验通感”。当读者以这种“通感”参与创造时,他才觉得这位作家的作品是和谐而完美的,代表他说出了他自己想说的话。

本文并不想一般地谈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人生经验通感”也不是只靠结末一句才发挥自己的威力。它可以在行文中无处不在,渗透全文。但鲁迅还能在读者即将要放下书本时,使他们欲罢不能。手中的书本放下了,心里的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翻开了。我们不得不钦服鲁迅是善于把握这种“人生经验通感”的圣手!

(选自《名作欣赏》1986年第4期,有删节)

三、一曲自然美的颂歌——鲁迅小说《社戏》的文化读解(姚大勇)

初读鲁迅的小说《社戏》,很奇怪这样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为什么偏偏出现在《呐喊》中——它和同期的《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直接指斥现实的篇章显得那么不协调。若说是因它与《呐喊》中其他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才被收到一起,那么由此引发的另一问题便是:鲁迅为何一边大声“呐喊”,一边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

读《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同以江南农村为背景,《故乡》描绘了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展现的则是另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这个偏远的海边小村,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纯朴气质,是一方“净土”。那地方的山水令人陶醉,“我”和小朋友们夜间划船去看戏时,“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也隐然可见。

不惟景色优美,这里的人情更是淳厚。“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里的人纯朴好客,小朋友们也因“我”来而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减少工作的许可,陪“我”一起掘蚯蚓,钓鱼虾,放牛,充满童真之趣。他们一个个聪明,热情,活泼,也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得以去看那年的社戏,夜里行船的时候,“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回来的时候因为肚饿,大家商议一起去“偷”罗汉豆,阿发因为自己家的罗汉豆大,便让大家摘自己家的。后来六一公公知道大家“偷”吃了他的罗汉豆,非但不生气,竟还特地送了些给“我”吃。此外如外祖母的慈蔼,母亲的关怀,也都让人倍觉亲切。在这临海的小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淳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平桥村不仅是“我”的“乐土”,更是作者精心营造的新的“桃花源”。

《社戏》所描绘的,“实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鲁迅很早就离开故乡,故乡给予他的,并非都是温馨的回忆,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鲁迅对故乡,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鲁迅故乡绍兴,自然景色秀丽,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前人称其山水之美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养成了人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厚爱,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尤为重视人伦亲情,鲁迅生于书香门第,对故乡的眷恋实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他早年初离家时,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故乡的山水之美,深深植根于鲁迅的心田,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风波,自然想起过去,忆及故乡的完美,他是在“昏沉的夜”看到了故乡山阴道上“好的故事”(《野草·好的故事》),也是在北京“严冬的肃杀”中想起了早春二月故乡的风筝时节(《野草·风筝》)。在和现实作对比时,所用的常是记忆中理想的故乡图景,小说《社戏》也正如此。

名为《社戏》,小说并未直接写“我”小时所看的社戏,开头记述的却是“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那两次戏,都没看好,反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沉闷、世故、污浊,这适与“我”少时在平桥村的自然真率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鲁迅心中的故乡实有两个,一是《故乡》中所描绘的现实中的故乡,一是《社戏》中所展现的理想中的故乡,他常常是以理想中故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故乡的残破。《社戏》没有正面描写农村的苦难,但对理想中故乡的讴歌,也正是对现实的批判。《社戏》可说正是对于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其中的是对故乡的一腔挚爱。故乡之美好,最分明地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人的健康成长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显示。人之中,重要的又是小孩,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未来。鲁迅一直深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在《狂人日记》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对故乡极度失望的《故乡》中,他也是从少年闰土身上看到了故乡之美好,由儿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对于后代,鲁迅作为长辈的心愿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小说《社戏》中所展现的,也恰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从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可看到作者对往事的深情追念,依依惜别,还可看到活泼好动,充满稚气、朝气的早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篇中他提到自己小时爱看那种有图的《山海经》,对一切感到好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不仅写了百草园里的可爱、好玩景象,还记叙了和小同窗们在三味书屋折梅花、寻蝉蜕,描小说绣像,从中可见作者一贯坚持的追求自然,不愿受束缚之心。《社戏》实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通用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再别康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别关键词、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激发学生朗读品赏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现代诗词的能力。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作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作有《再别康桥》。

      他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年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二、中国现代诗人简介

      现代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在自己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艺术流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闻一多、臧克家和徐志摩都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先驱,虽然他们风格迥异,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但都为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概述诗歌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三、示范朗读课文(展示多媒体课件)

      四、同学们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生讨论:(展示课件)

      一、整体感知《再别康桥》内容和形式

      二、具体分析《再别康桥》的内容(节)

      1、234、5、6、7。

      六、学生讨论:《再别康桥》语言形式(展示多媒体课件)

      七、再次朗读本诗,讨论它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展示多媒体课件)

      八、其他作品欣赏

      (展示多媒体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

      九、志摩影集

      (展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了解徐志摩。

      十、英国剑桥大学掠影

      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

      十一、巩固练习

      (展示多媒体课件)

      十二、课后作业

      3、意境:绘画美(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再别康桥》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欣赏配乐朗读

      ,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五、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

六、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 七、课后小结(1分)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再别康桥》教案 篇3

1、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本诗共有七节,可以用1课时来进行学习。主要介绍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赏析诗歌和分析诗歌特点。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则可以结合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活或者重返剑桥的经历来介绍,赏析诗歌环节主要通过对每节诗中的意向或修辞手法的分析来完成,分析诗歌特点主要是结合作者的构思、诗歌的意境和反应的情感来分析。据此,通过教师恰当的媒体运用和生动的分析,学生对该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进了一步。

      (1)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以及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2、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2通过对《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主上网搜集的有关康桥和作者的,教师准备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动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死水,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是一处肮脏、发臭、沉寂之所在,令人难以忍受。生活当然并不完全如此,也有许多如画的美景,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同学去领略一下英国的剑桥美丽的景色。

      展示幻灯片中有关康桥的,以便让学生对康桥有一个初步印象。

      这样的美景,同学们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是不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假想一下,我们刚刚饱览剑桥美景,现在我们即将离别,我们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啊我们是如此,更何况在此生活过的人呢1921年到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将近两年的闲适、浪漫、自由的时光;康桥,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生活记忆,在他短暂而明亮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曾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8月,诗人再次来到康桥,离别后,将自己的缕缕情思,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丰富的情感,写作了兼具情感美与艺术美的《再别康桥》。

      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旁听生。他觉得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说的只是--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留美留英的取舍,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而这,正是他作为“情才” “奇才”的本色。

      作者介绍:(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那么有没有同学对徐志摩有所了解呢)可以适当的请一两个同学来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徐志摩,然后展示介绍作者的幻灯片: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Γ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并与之相恋,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5 初读诗歌:(好,介绍完了作者,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这首诗)2至3分钟后叫停,展示初读诗歌幻灯片: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是一个永远的情结。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这首传世之作吧!(好,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开始播放音频

《再别康桥》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学习方法

      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导学过程

一、 导入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课题

 后赤壁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难点: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一、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坂bǎn行xíng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áng缟gǎo戛jiá翩piān跹xiān揖yī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风波》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第二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三段: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四 、布置作业: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致云雀》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

  教学方法

 运用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凌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

  二、作家简介

 1了解作者—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人物轶事

 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近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

 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已经浮肿的尸体,还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诗才辨认出这具尸体就是雪莱。

 就这样,一代大师雪莱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鉴于雪莱文学上对英国的影响和私生活上的糜乱,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

 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

 2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3了解云雀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栖息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

  三、朗诵感知

 1听录音朗读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3.诵读指导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明确,但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线索,注意体会围绕一个核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朗诵的时候,要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因为节奏欢快,所以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4教师范读。

  四、整体感知

 1读完雪莱的《致云雀》,请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它描绘了在黑夜中呼唤黎明的云雀形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诗中模仿云雀高飞的节奏,云雀一边高蹿,一边歌唱,愈唱愈亮,愈飞愈高。诗人一面倾听着云雀的歌声,一边希望自己的歌声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写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从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2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

 61548;第一部分:

 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

 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

 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

 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小结:塑造了云雀欢乐的形象。

 61548;第二部分:

 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

 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

 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

 小结:塑造了云雀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

 61548;第三部分:

 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

 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

 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

 小结:塑造了云雀丰富明澈的形象

 61548;第四部分:

 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

 小结:塑造了云雀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

 总括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五、品味鉴赏

 (一)分析形象

 1、诗歌中的“云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云雀”这一形象

 明确:诗中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

 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漏、播撒歌声,体现了诗人不求名利。

 云雀代表了光明、欢乐、自由、对生活充满的热爱。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理想形象。诗人通过云雀这一意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2、诗歌中的云雀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探究: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二)鉴赏手法

 1问题: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

 明确①“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②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③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

 ④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总结: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类比、对比、设问和通感等灵活的修辞,对云雀加以描绘,进而赞颂云雀,意蕴深刻。

 2诗歌有什么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探究: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61548;音韵与形式之美

 《致云雀》一诗形式工整,每节均由四短一长的五个诗行构成。而且每节的前四个短诗行都由扬抑格三音步构成,而后面的一个长诗行则是由抑扬格六音步构成。这种创新性的音韵形式是诗人在刻意模仿云雀那或抑或扬、尾声悠长的鸣声,以期在诗的节奏和感官效果上达到一种融合和对应。纵观全诗,每节诗行都采用了AABB的尾韵韵式构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回旋往复的音乐感。

 61548;修辞性语言的烘托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辜正坤先生曾说诗是用比喻写成的,《致云雀》便是如此。诗中比喻覆盖全篇,准确地描述出云雀那欢快的歌声和不凡的精神,把云雀这个被众多诗人反复赞叹过了的形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推出,使人眼前一亮。

 开篇第一节即通过暗喻,突破了世人对云雀的一贯认知,将云雀比作精灵,体现出其将云雀的精神置于形体之上的隐含之意,突出了本诗的精神意义。

 61548;诗意的升华

 开篇第一句中,诗人便把云雀称作精灵,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雪莱曾说:“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完善的瞬间的记录。”云雀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化身、力量的源泉,而读者也为其所感染,燃起对自由的向往。通观全诗,雪莱运用多种音韵和修辞手法赞美云雀那昂扬向上、不畏艰辛、冲破束缚、自由翱翔的形象,并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美的色彩、美的声音和美的芬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雪莱将云雀比作“承担着历史使命的诗人”,此时作品的意境得以拓展和深化,云雀成了诗人的化身和代言人,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成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理想的形象载体。

 探究:这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六、明晰主旨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

  七、拓展阅读

 西风颂(节录)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剽悍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这句诗,说说西风在毁坏着什么,又在保藏着什么。

 明确毁坏着:使枯叶四处逃窜,纷纷躲避。保藏着: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八、雪莱名句积累

 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4、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5、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6、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7、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8、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九、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物象做中心,写一首诗歌。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怀。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教学重难点: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古城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有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有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今天让我们走出去了解世界各地,看国外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赏析《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新课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分析第9课:音乐之都维也纳

 2、指名朗读。

 3、学生提出问题(一边提一边问)

 A:维也纳在什么地方?

 B景色怎样?

 C:哪个词语用的好?

 D:“风韵”是什么意思?

 E:与“风采”“景色”相比为什么“风韵”更好?

 F:本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维也纳景色美那这座古城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

 (2)、哪一句是总起句?起什么作用?

 (3)、课文中交代了有哪些音乐家在这里生活过?

 (4)、有哪些词语用得好?

 (5)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自学

 1、用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3、4、5、6自然段。

 2、分段提出问题并解答。

 (1)学习课文第三段自然段。

 A、找出总起句。

 B、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C、哪个词用的好?

 D、用“装饰”造句。

 E、归纳本段段义。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A、找出课文的总起句。

 B、为什么“天天离不开音乐”?

 C、“飘溢回荡”为什么不用“飘扬回响”?

 D、哪个词语用得好?用“几乎”造句?

 E、引导学生归纳本段段义?

 (3)第五段问题。

 A、中心句是哪句话?

 B、为什么被称为歌剧中心?

 C、哪个词语用的好?

 D、用“金光闪闪”造句。

 E、归纳本段段义。

 (4)学习课文第六段。

 A、本段写了什么?

 B、我国民族乐团哪年在这里演出?

 C、说明了什么?

 (四)、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概括总结文章最后自然段。

 (五)、用导游的方式,再现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有关维也纳风景)

 (六)、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只是地球上璀璨明珠的一颗,有更多更美好的风光等待着我们去赏析,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身临其境去体会世界各地的美,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七)作业

 搜集有关世界名都资料。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2

  一、导入:

 1、音乐永远可以找到通向人们心灵的道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2、请打开课本,浏览一下,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3、我知道了维也纳坐落在——(学生答略)多么美丽的城市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动画,欣赏。

 4、我知道了课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板书:摇篮、装饰、离不开、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5、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文章吧。

  二、学习文章第二段。

 1、体会写作方法:文章首先从历史、城市建设、人民生活三个方面来写维也纳的确是音乐之都的,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段落,能发现什么?

 2、布置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先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然后练习读书。要能读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味道来。

 3、分小组读书学习。

 4、展示“装饰”一段。

 他们读得真好,能说出他们好在什么地方吗?

 出示屏幕:许多和多能去掉吗?为什么?

 指名来读,齐读。你们还能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这些句子中也有一些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去掉。

 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来,你带着同学们来一遍。

 4、有了同学们的理解,我相信下面同学们读其它段落的时候就能水到渠成了。

 5、展示“摇篮”一段。

 指名读书并评论。

 联系上下文理解“摇篮”一词的意思。

 6、展示“离不开”一段。

 指名小组读书并评论。

 理解“掺和”的意思。

 放音乐欣赏“圆舞曲”

 7、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让我们把这样的感情读出来吧。

 分角色读2、3、4自然段 生读(2)齐读(3)生读(4)

 过度: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人民一天也离不来音乐,不仅如此,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还因为它有享有世界声誉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三、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文章的第三段课文,看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从而让人们把它跟音乐之都维也纳联系起来了。

 2、学生读书画句子。

 3、学生交流。渗透写作的方法。

 4、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就能深入到文本中读出作者的意图来。指名读、齐读。

 5、这两段写的时候采用什么方法呢?

 6、欣赏。

 7、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代表着世界乐坛的顶级水平,人们都以在金色大厅演唱作为无上的荣耀。你们知道我国的哪个音乐家在这里举行过演唱会?来,我们共同欣赏。

 8、当我们中国的音乐在金色大厅响起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中华民族能在世界一流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真让人激动和自豪啊!让我们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维也纳真是——音乐之都啊!

  四、小练笔: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段话,可以是感想,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一个建筑物。

 结束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座音乐之都维也纳吧。让我们每个人都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天空!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3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15课《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维也纳的介绍层次清晰、明快。这样一篇课文编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文中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无穷魅力,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热爱、赞美和向往之情,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3、在阅读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感受维也纳“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及风韵。

  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的第一课时,知道了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分别是什么?今天继续学习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其它原因。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欣赏视频,你们看,视频与我们这篇课文的哪些内容有关?

 2、学习第四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3、学生自主学习。

 4、全班交流。

 师:谁找好了?来说一说。(指名答、齐读)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呢?(理解句子,品读感悟)

 (1)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

 a、理解“随时”。

 b、指导朗读。

 (2)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a、听了露天音乐演奏会,你的感觉怎样?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评读)

 b、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掺和”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学生想象意境理解)

 c、走进这夜晚,闻着这花草的芬芳,听着这悠扬的乐声,多么令人心情愉快呀!女同学来读一读,读出你们的感受。(配乐)

 d、乐声缭绕,花香四溢,一切都在久久回荡,让我们配上音乐把这句话再美美的读一遍吧。(齐读。配乐)

 (3)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

 师:不仅这样,还有更有趣的是……生接读

 (4)更有趣的是……这几乎成了惯例。

 5、维也纳时时处处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人们用音乐来交流情感,人们在音乐中放松身心。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老师来给你们引读。(配乐齐读)

 6、教师小结。

 三、学习维也纳“世界歌剧中心”和“金色大厅”。

 过渡:使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还有歌剧院、音乐厅。

 1、 “星罗棋布”你是怎么理解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要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也就是“世界歌剧中心”了。

 2、为什么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成为世界歌剧中心?

 3、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先来读读,其余同学认真听,边听边通过欣赏这座著名的歌剧院。(课件出示)

 4、你觉得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历史悠久:

 造型美观:

 宏伟壮观,设计独特:观众席2200个座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总面积1500平方米,配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过渡)舞台总面积就有1500平方米,我们所处的这个教室大约有180平方米,这个舞台相当于8个这样的教室啊!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它吧。把“设计最独特的是移动舞台……2200人”这几句话读一读。

 5、读后提问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6、师小结:国家歌剧院历史悠久、宏伟壮观,给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她无愧为“世界歌剧中心”。

 7、在维也纳和“世界歌剧中心”同样著名的还有“金色大厅”。

 (1)默读第五自然段,金色大厅的特点是什么?(课件出示:金色大厅全景图)(装饰精美金碧辉煌)读好这两个词语。

 (2)你能找出体现金色大厅金碧辉煌的语句吗?(指名答)

 (3)(交流后相机点击方位词和“金色”)引说:正厅两边——金色墙壁;楼上两翼包厢后侧——金色大门、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并随机课件出示局部图4张)

 (4)这样豪华的金色大厅,让我们大饱眼福,把这满目的闪闪金光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谁来读出它的金碧辉煌、非凡气派?(指名读)

 8、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请看课文插图,这就是新年音乐会是的情景,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请看大屏幕。(指名读)

 (1)你们觉得新年音乐会怎样?是不是谁都能去去看,去演出?

 引导学生从“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和“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理解。我们来欣赏一段新年音乐会的视频(播放视频)

 (2)观众们深深地陶醉在音乐会的优美旋律中。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快乐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小结

 1、你看,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这样的音乐圣殿,又有新年音乐会、文化节这样的音乐盛会,你说维也纳称不称得上音乐之都?再联系我们之前所说的三个方面——(回顾),维也纳确实是——音乐之都。

 2、课文的总分结构。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全文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分层次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展示在我们面前。)

 五、课堂作业(课件出示)

 六、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其实世界上还有不少城市像维也纳一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你们想知道吗?请看:对称的古都———北京;雾都——伦敦;狮城——新加坡;花都——巴黎;立体都市——东京;绿色首都——莫斯科等。

 板书设计(略)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4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瑞博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

 (2)看了,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你谈一谈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3)维也纳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指导朗读。(配乐)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请你说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交流: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查资料研究研究。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浏览相关的页面、读读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回复在说一说栏目中我给大家发的帖子下面。

 4、学生自由选择浏览,朗读,回复感受。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

 (2)教师总结: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所以被比作摇篮。

 (3)谈一谈你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后的感受。看看同学们的感受。

 (4)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小节。(配乐指几名读,再齐读)

 (二)第二方面。出示第3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文字等资料。)

 (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看来装饰用在这儿来形容维也纳是多么的准确。

 (4)谈谈你读了以后的感受。请你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配乐)

 (三)第三方面。出示第4段。

 (1)指名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音乐资料)

 (3)谈谈你的感受。看大家的感受。

 (4)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四)第四方面。出示第5、6段。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金碧辉煌16尊大理石像、金光闪闪(出示相应欣赏)

 B、歌剧院如此宏伟壮观,让我们来读一读。引读第5小节。

 (3)交流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关)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4)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5)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了吧!

 三、总结朗读课文,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布置作业 。

 1、课堂作业

 在测一测栏目中完成练习。(选择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系统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2、课外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来给资料配音乐旁白。

 板书设计 :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9、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国家歌剧院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5

  一.导入

 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维也纳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

 板书:音乐摇篮

 音乐装饰

 享受音乐

 国家歌剧院

 3仔细读课文,在文中标出重点词语 。全班交流 学习

 师: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

 讲第2段

 (1)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

 A 生答。同意吗?你真会读书!

 B“摇篮”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维也纳)

 C出示多媒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并对音乐家简介

 师:老师在课下搜集了这些音乐并听了听,真是如痴如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找相关音乐听听

 讲第3段

 过渡:维也纳给这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A 生答。听懂了没?这么美!想到那儿看看吗?

 B 出示多媒体,展示

 小结: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

 讲第4段

 过渡:在这个音乐之都里,那里的人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1.(出示第四小节)从书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A.(人们在漫步时……华尔兹圆舞曲。)

 (1)了解华尔兹圆舞曲吗?(放音乐)华尔兹就是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音乐,一个重拍,紧接两个弱拍。(一边感受乐曲,老师一边轻击节奏,学生很自然的也跟着拍)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欢快优美 节奏很快) …………

 (2)把这种幸福的旋转读出来。(指导朗读)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B.“夏天的夜晚……回荡。”

 (1)伴着舒伯特的《小夜曲》,人们享受着夏天夜晚的美妙。谁愿意来读一读。(舒缓而深情地朗读起来) 指名读

 (2).欣赏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难怪孔子听到好的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听了这么深情的朗读,我们今天午饭都吃不出什么味儿了。还有谁来读?

 (3).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读得让人心都醉了。你听到什么乐器在演奏? (小提琴的演奏悠扬婉转。 萨克斯的声音,非常浪漫。手风琴的节奏很欢快,拉得行人直想跳舞。)

 (4)真是个迷人的夏夜!多么令人向往!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学生读剩下的句子。)

 C.街头巷尾什么意思?

 (1)理解街头巷尾

 (2)走在维也纳的街上,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这些音乐。

 (3)确实我从网上了解到,在维也纳的宾馆里放的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出租车里放的还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D惯例在文中指什么? (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

 (1) 在我们觉得应该是庄严肃穆的政府会议上响起的是小夜曲,交响乐, 已经成为惯例、传统。你觉得维也纳人民怎么样?(他们非常喜欢音乐,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了。 维也纳人很懂得享受音乐,连普通的家庭都能开家庭音乐会,我想他们一个个看上去肯定都是很有修养的样子。维也纳的人们多才多艺。 ………)

 2多么热爱音乐的民族啊!所以维也纳出了那么多的音乐家,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都喜欢到维也纳生活。如果你生活、工作在这充满音乐氛围的维也纳,你感觉怎么样?

 (我的心情一定会很轻松,因为音乐可以让我忘记所有的烦恼。我很向往这样的音乐王国,随处能接触到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有空就去歌剧院,真幸福!相信如果我生活在那里也会每天去参加露天音乐会,当一个小提琴手。 ……)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用你独特的声音,独特的节奏,自由读第四小节。(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讲第5段

 过渡:是呀,维也纳的人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最著名的是那个歌剧院?

 A 自己读,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读了这段话的感受。(批注)

 B 全班交流。(大: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舞台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金碧辉煌:连用三个金色)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好处: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更直观,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C 出示多媒体 (国家歌剧院)

 过渡:维也纳仅仅是因为它的大,辉煌而闻名世界吗?

 D 齐读第6段

 E 小结

  四 根据板书总结

 从四方面详细介绍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此时此刻,你们最想说什么?齐读最后一段,再读

  五 课堂作业

 带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当小导游把美丽的维也纳介绍给你的家人

 板书: 音乐之都维也纳

 音乐摇篮 音乐装饰 享受音乐 国家歌剧院

  作为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就应该对整个课文进行解析并制定一份优秀的教案!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技能目标

 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3、情感目标

 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重点难点

 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副 对联 :千古诗才,蓬莱 文章 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请问:这幅这联写的是谁(李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专题》。李白是我们陌生的老朋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人称“诗圣”的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李白奉召进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给了他一个侍御闲职,并不重用他。而且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看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 作文 “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 传说 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三、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成为乐府歌行体的一种。“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

 四、字,词,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澹澹、霹雳、石扉、訇然、青冥、魂悸、鼓瑟、觉时、天台、语天姥、谢公屐、殷岩泉、栗深林、鸾回车

 五、赏析第一节

 1、齐读并思考:

 ①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

 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

 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②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 方法

 明确: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

 对比、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

 2、小结:

 概括大意

 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

 六、赏析第二节 (结合多媒体)

 第二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可划分为梦到剡溪、著屐登山、夜间景象、神仙洞府、梦境消失五个层次,请概括景物的特点以及李白心情的变化。

 (1)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 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2)著屐登山:壮美奇绝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

 (3)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迷惘震惊苦闷抑郁的李白

 (4)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飘飘欲仙的李白

 (5)梦境消失(过渡句,写面对现实的无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总说:这里的象征意味是多重的。

 梦游天姥的历程与作者寻梦长安的经历何其相似。

 这不也是人生历程的写照吗满怀理想,苦苦追寻,始达目的,但曲终人散,终归沉寂。

 但这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发作者深沉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

 一个梦境即如是美好,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七、赏析第三节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2、“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同时也表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寻仙问道,正是为了心灵的抚慰。

 3、“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放达的情怀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②是“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

 八、鉴赏要点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 爱好 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美好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 反思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 朗诵技巧 ,如单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修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表现

 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而从以住的教学实践来看,语文教学很注重朗诵,但是仅仅停留在纠正字音,熟悉课文内容等层面,学生对课文尤其是诗歌的理解,更多的是理性认识,而且是从老师那里接受的知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显然不利于语文教学。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 教育 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以读带讲的方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何不可呢在朗朗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因此,我就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教学设计为美读来带动讲解。鉴于学生朗读技巧的不足,如果系统讲解朗读技巧,必然会造成课堂的支离破碎,因此,我将朗诵技巧合为6个字“畅”“涩”“重”“长”“短”,具体而形象地将众多朗诵技巧融会在一起,在课堂上利用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学生试读,巩固提高等环节,教会学生怎样美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结合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提高朗读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11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