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孔明灯的意义?

放孔明灯的意义?,第1张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在古代,不管是放飞升空的还是水上放的孔明灯,是在七月半这天,人们超度亡魂,祭祀祖先,寄托哀思所举行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盛行,在东部并不流行。后来华人还把这项传统带到东南亚地区,现在该地区还保存着这样的祭祀传统。

扩展资料:

放孔明灯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在周围没有危险品或者住家的地方放,以防引燃;

2、不要让石蜡半路掉落,会引燃一些东西的,甚至会伤害人;

3、孔明灯底下不要站人,灯上石蜡会滴落,防止烫伤;

4、注意风向,不要让火苗烧灼孔明灯,风太大的时候就不要放了;

5、小孩子要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玩耍,注意安全;

-许愿灯

1、正月十五元宵节放孔明灯。个别地方也有在中秋节或是春节放孔明灯的传统。

2、孔明灯又叫天灯,源于三国时代,有诸葛亮发明,用来传递情报,后来人们把它叫作许愿灯,将自己的愿望写在上边,然后放飞,向上天祈求愿望实现。也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3、燃放孔明灯虽然孔明灯虽然很浪漫,但是也十分危险。孔明灯的灯罩多为纸质,所以在空中非常容易自燃,着火的孔明灯掉入树林或是其他有可燃物的地方,容易引发火灾。因此放孔明灯在很多地方已经被明令禁止,因此不要私自乱放孔明灯。

4、虽然现在不允许私自放孔明灯,但在佳节到来之时,也会有很多地方挂有固定的孔明灯供人欣赏祈福,这种方法依旧具备很好的观赏性,并且安全无隐患,也能够寄托大家的祝福。

 想不想知道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呢那快随着我来了解了解吧。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一

 一、材料

 竹篾、白纸、细铁丝、酒精、脱脂棉、浆糊。

 二、制作方法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高约90cm。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住。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

 三、放飞

 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m左右。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二

 一、首先准备好材料。

 做孔明灯的材料包括:拷贝纸、裁纸刀、剪刀、尖嘴钳、棉线、工业酒精、胶、电线、棉花、竹条。

 二、做孔明灯的步骤。

 1、裁竹子。利用小刀把竹条削成小于三毫米厚薄,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

 2、扭铜丝。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

 3、粘纸片。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知道粘完。

 4、固定外形。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

 5、尝试放飞。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同时注意,孔明灯必须要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否则不但不能飞上天,而且可能会引起火灾。放飞时,需要2-3人的共同协力,强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灯底部拴上线,这样既可以重复放飞,又能控制起飞高度和范围,避免引起火灾。

  孔明灯的来历

 孔明灯又叫天灯,它是一种可以放飞的灯,人们对它熟悉却又陌生,奇妙而令人神往。孔明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颇具民间特色,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但是,具体关于孔明灯的来历说法不一,但大致的有如下几种:

 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想出一条妙计,明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灯笼,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灯笼升起,营内的士兵高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带兵向天灯的方向追赶,诸葛亮得以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相传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此得名为“孔明灯”。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在每次大战之后命人燃放天灯,祭奠阵亡的三军将士,在寄托哀思的同时,为阵亡的三军将士照亮通往天堂的路。

 如今,不仅是逢年过节,在各种比较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如生日、婚庆、庆典、旅游地等,人们都会将孔明灯用于祈福、迎祥、许愿,燃放孔明灯不仅能带来祝福,还能制造温馨浪漫,依旧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活动。

  孔明灯的寓意

 孔明灯的升空有上达天庭的意义,民间便将祁福许愿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在农历年正月十六那天晚上放飞,将一年所想的愿望让上天众神保佑阁家平安。

 现代人孔明灯孔,又称许愿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所以也叫许愿灯或天灯!民间已有许多地方的风俗在结婚生子的时候都要放灯以求平安!天灯可适用于组织春游聚会、婚庆、生辰、节日、年轻人约会示爱及广告宣传等方面。可在空白出写上你想说的!!!用水笔在灯面上写下自己的祝福!沐浴爱河的你可以写上自己想说的爱情见证。

 每逢节日、喜庆、生辰,与各自的亲密朋友一齐到海边放飞灯、祝愿,明亮的飞灯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心愿飘向遥远的星空,点点落落,与繁星无分彼此!蒙蒙细雨的时候也能放飞,雨量适当的话,飞灯会一点一点飘起来,另有一番情调。数百个飞灯一齐放飞的壮观场面,让人一辈子难忘。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三

 一、制作孔明灯的选用材料:任何纸类皆可为制作孔明灯之材料,但以选取质料较密、较轻、不易著火之材料为最佳。例如:半透明纸。 字串2

 二、设计构想(绘大略之设计立体图):设计构想必须考虑到

 1 球体之重心位置:尽量避免重心偏离垂直中心线之设计,勿使在升空过程中,火源烧到球体。

 2 外形、美视、表面加工:外形设计若为不对称形状,必须注意到火源与重心位置。

 3球体重量与火源大小:球体之重量与升力有关而升力之大小决定放火源加热空气之温度高低与球体大小。球体过重与火源过小皆不适宜。

 三、制造程序:

 1 计算灯体之体积与计算分割展开之尺寸。 字串8

 2 利用这些展开尺寸以厚纸板切割样板。

 3 利用样板切割所 之蒙皮。

 4 黏合:

 (1)黏合方法有二种:

 (a)重叠黏法:黏好后黏合处会凸出球表面。

 (b)黏好后黏合处平贴球面。

 (2)黏合步骤:

 (a)先以两片为单位,加以黏合。

 (b)重复(a)之黏合步骤,直至外形完成。

 5安装灯源座:以细铁丝或厚纸板制成底座黏於灯体底部,用铝箔或较轻之铝罐制成之燃料桶安装在底座上。

 6测试其稳定度:以吹风机将灯体吹涨,测试其稳定度,并检验有无破洞。

 7涂装、上颜色。

 四、升空程序:

 孔明灯之制作方法很简单,但升空时受到场地与天候之影响狻大。风大时易将灯体吹斜而使灯体烧毁,下雨时易将灯体淋湿而无法放飞,因此最好走在无风的时候施放。 字串4 女红网欢迎大家前来学习!

 1先将灯体撑开,并於四周与底部系上控制线。

 2填装燃料。

 3点火后,将进气口尽量压低,以减少热气流失,但亦不可过低,以免氧气不足而熄火。同时四周之控制线必须拉直。

 4加热直至灯体内之热气温度足够后,四周控制线慢慢松开,以维持灯体稳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线必须控制灯体上升之速度与高度。

 5球体升空后可以线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飘浮,至此升空完成。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四

 材料

 竹篾、白纸、细铁丝、酒精、脱脂棉、浆糊。

 制作方法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高约90cm。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住。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孔明灯下方的燃料的燃烧的时候,灯内的空气受热上升,因而空气的密度变小,从下方的灯孔排出,因为制作灯的材料要轻捷,所以从灯孔产生的升力会大于灯的重量和灯内的热空气。所以孔明灯就会飞上天了,不过就如二楼说的,灯的材料重量是有范围的,越轻越好的。

 这种会飘上空的纸灯笼,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孔明(诸葛亮)所发明,后人于是把它称为“孔明灯”。孔明灯当时用作军事信号灯,孔明借此在夜里调兵遣将。时过境迁,今天放孔明灯,不再是战场上的信号,而是作为中国民间的一种节庆活动。

 人们相信孔明灯能把一整年的晦气、厄运带到九霄云外,所以纷纷在其中一个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让它“随灯而上”,“一一实现”。

 而相爱的恋人们,则可在孔明灯的灯罩上写下各种相爱的誓言,渴望相守的心愿,放飞这些心愿灯,让相爱的心随之一起飞翔。

 

孔明灯的制作方法五

 1、材料准备

 竹篾、白纸、细铁丝、酒精、脱脂棉、浆糊。

 2、制作方法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高约90cm。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住。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

 3、注意事项

 孔明灯要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否则不但可能无法升上天,还有可能引起火灾。在放飞的时候,需要2-3人来一起完成,当然有成年人陪同最好,以免引起意外。

在古代,孔明灯的升空有上达天庭的意义,民间便将祁福许愿的愿望写在天灯上,在农历年正月十六那天晚上放飞,将一年所想的愿望让上天众神保佑阁家平安。

现代人放孔明灯主要用来祈福和祝愿。

1、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2、相传五代(公元907~960)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3、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4、放孔明灯是一种汉族民俗文化,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这个节日习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72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