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绘画的四位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1、德拉克洛瓦的《沙达纳帕路斯之死》、《猎狮》、《阿拉伯人与马》等都是浪漫主义画派的杰作。
2、籍里柯21岁时画的《轻骑兵军官》获金质奖。1819年《梅杜萨之筏》引起轰动,这幅反映由于法国政府的过失而使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触礁沉没的事件,表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
3、约瑟夫·透纳的《贩奴船》、《商船遇难》、《最后一次归航》等,都表明他的海景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透纳对光色和空气变化的注重与悉心研究,对后来的印象主义派画家有着明显的影响。
4、吕德法国浪漫主义风格的雕塑家吕德(1784~1855)。吕德摈弃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义,提倡富于动态和激情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凯旋门上的高浮雕《马赛曲》,重现了1792年法国人民保卫祖国的历史场面。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浪漫主义画派
版画在中国现代艺术中与其说更多体现西方艺术传统的影响,不如说来源于中国民间的传统。本文通过剖析中国版画中的民间元素,试图唤起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西洋版画传入我国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早在清代就有擅长艺术的西方传教士来华在宫廷主持并且亲自参与到宫廷版画的制作当中。但是版画在中国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长期的发展中,版画被民间所接受,成为民间美术的一支主流。
以最具民间特色的木刻版画为例,很多作品都承载了信仰上的实用性内涵。民间信仰对于木刻的具体表现可以从素材、内容来分析。民间信仰的特征直接影响民间版画的特点。民众并没有把民间信仰当作一个严肃的事来对待,希望通过随时可行的仪式来满足延年益寿、消灾避祸的心理。作为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民间木刻版画,其最终也不能失去实用功利性与精神需求这一源远流长的基本性质。百姓民间流传的“用菩萨挂菩萨,不用菩萨卷菩萨’,的俗语便是对实用功利性的深刻揭露。迎财神、送社码、撒纸钱、贴门神等等,不外乎是为招财进宝、求福消灾、延年益寿、升官发财、求婚送子、祭祖安魂之类。门神、咒符、家堂画等随着实用性而展开的民间木刻版画,并非作为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而是突出了其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特质。
另外,信仰中的混合性与混乱性导致了版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没有统一上神的多神崇拜。虽然民众或许并非一个宗教或神灵的忠实信徒,但他们却往往相信各种神灵。无论神或大或小,或高贵或卑贱,或大上或地下,甚至来自并不相同的系统,他们认为神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影响力是无庸置疑的,所有的神都被想象成了有危害或是有助益的。
民间木刻版画除了众神灵的内容以外,往往融教义、历史故事、神话为一体,人物、动物、文字、线条、色彩、主观倾向、家规、族规、国法为一体,于广大民众最易接受的愉悦中将信仰的色彩渐渐传播开来。民问木刻版画题材包括:世俗生活,如大过新年、祝福拜寿、贺生贵子、九子闹学、教子成名等;历史故事,如岳武穆精忠报国、虎牢关三战吕布、挂印封金、洪武出世、木阳关、九龙山等;神话传说,如天河配、白蛇传、文王百子、麻姑献瑞、东方朔偷桃、百乌朝凤等;吉祥喜庆,如天赐黄金、五谷丰登、福寿双全、金玉满堂、四季平安、龙凤呈祥等;神像俗信,如钟馗镇宅、天师攘灾、姜太公、戊己公、各行主师像等;幽默讽刺,如老鼠嫁女、蝗螂娶亲、洋人坐轿华人抬、庄稼老坐知县官话不通等等。
但是,民间美术赖以存在的信仰世界本身也受到了挑战。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城市的兴起,民间美术的存在状态也发生着变化。城市强势文化的涌入,改变着乡村农民的审美趣味与生活方式,越是接近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民间美术的变迁越是明显。当下,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科技媒体、都市时尚潮流都对民间美术的存在发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消亡的不良状态。因此,社会变迁也理应是研究民间美术传承的一个重要审美因素。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对于民间美术的保护,由于民间美术对农耕社会与自然经济的依赖,使民间美术的传承在当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近百年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国家逐步实现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中国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原生态逐渐萎缩的严峻挑战。纵观当下,民间美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了两种基本态势,即原生态的衰落与民间美术的现代转型。具体而言,民间美术在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如下:首先是传承人谋生方式的改变。民间美术创造主体的丧失是原生态民间美术文化日益衰落的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原有的民间美术传承人谋生方式发生转变。随着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转变,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建设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原来农村较为单一的文化形式被都市多元强势文化渗透,传统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始疏远,原来朴实的农民开始自觉地去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自觉要求生活方式“去土存洋”。民间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所,乡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另外,乡土生活气息的流失也给民间美术的生存、传承造成巨大压力。很多文化学者呼吁人们应该看到目前文化濒危现象的严重性,呼吁从政府行为的高度保护和抢救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警醒文化的掠夺和文化殖民化,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已被别国抢先一步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在可惜叹惋的同时开始对民族民间文化有了保护的意识。在乡土气息逐渐流失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民间文化样态的保护尤为重要。
其实,民间美术的传承和现代社会发展并不是对立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新的传承可能。在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民间美术元素依然出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发挥文化审美作用,从心理上满足人们对田园牧歌的怀恋。从现代社会各个场所对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我们可以分析出,延用至今的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与元素符号在农耕社会就己经发展成熟,现代社会对民间美术元素大多是未改变其初衷的原汁原味的运用,所以,对于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也是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路径,虽然失去了原生态,但是,
现代社会为民间美术开辟了多元的传承司能。
文化的传承是自然而然的,文化的传承是不进则退的。由于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遇到瓶颈,民间文化发展必须开拓新的传承路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它的传承必须“与时俱进”。中
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必须从保护本土文化的高度,对民间美术原生态环境进行“非利益,公益性”的传承保护,包括对其文化观念元素、心理元素、环境元素的传承;在工业化的,非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下,民间美术必须寻求新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路径,完成传统文化样式的现代转型,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民间美术的功能可以转换,核心是传统的文化基因要传承。比如民间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因为现代都市不需要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民俗意义,我们可以转化样式、转化功能,把民间美术变成家庭的装饰品,把民间文化中艺术的部分抽出来,完成民间美术某些元素的传承,为传统文化开辟新的传承路径。
lith romantic
明珠浪漫
lith
英['laɪθ]美['laɪθ]
abbr
lithograph 平版(指石版或金属板)印刷; 平版画; lithography 平版印刷术; lithology 岩石学
网络
岩性学; 石之义; 结石
romantic
英[rəʊˈmæntɪk]美[roʊˈmæntɪk]
adj
浪漫主义的; 浪漫的,谈情说爱的,多情的,风流的,香艳的; 空想的,虚构的,怪诞的,想入非非的,不实际的,难实行的(计划等); 传奇(式)的,小说般的,情节离奇的
n
富于浪漫气息的人; 浪漫主义作家[画家等],浪漫派诗人[艺术家]; 浪漫思想[行为]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代表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势力。在“本土”,过去宁静的生活已被机器生产所破坏,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 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形式
浪漫主义的形式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