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小沈阳的资料

谁有小沈阳的资料,第1张

[编辑本段]个人信息

艺名:小沈阳

原名:沈鹤 (因出生年份为鸡年,鹤有鹤立鸡群之意)

曾用名:沈阳

花名:阳仔

英文名:Xiao Shenyang (小损样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5月7日(阴历四月初四)

身高:174cm

体重:60kg

体型:瘦

职业:二人转演员

血型:AB型

星座:金牛座

老家: 辽宁省 铁岭市 开原 上肥地满族乡

毕业学校:辽宁省开原市上肥地乡代庄小学

家庭成员:父母,哥哥,妻子(沈春阳),女儿

人生格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穿别人的鞋,让他找去吧舞台上的风采!^_^

座右铭:

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 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

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 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

说话要想好,办事要公道。 说到要做到,不要瞎编造。

做人要地道,才能步步高。 走就走正道,好人有好报。

性格:浪漫迷人、成熟稳重、风趣幽默、活泼可爱、开朗大方、感情专一、善解人意、诚实坦白、孝顺

口头禅:为什么呢 hao 哎呀我的妈呀、妈呀跑偏啦,pia~pia~的

偶像:成吉思汗

喜欢的活动:民间艺术、唱K、看**、游戏对战、唱二人转

喜欢的食物:素食

喜欢的歌星:刘德华 孙楠 刀郎 许巍 张雨生

圈中好友:白岩松、宋丹丹、崔真实、张庾玄、倪萍、刘德华、刘谦、霍建华、张如、小鬼、郭德纲、樊天福。

喜欢的**:冯小刚拍摄的**

个人介绍: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风风火火二人转,转不出的缘里缘外,转不完的缘系缘牵,我就是“为戏痴迷 为歌疯狂”小沈阳是也。

师父:赵本山(2006年的中秋节,小沈阳正式拜师)

妻子和子女:沈春阳(即小沈阳的搭档)有一女儿4岁阳阳[1]

结婚日期:2004年6月

所从事的行业:影视/娱乐/体育

嗜好:唱二人转、跟师父学习、上网“博”客、抽烟

粉丝名称:小沈阳沈采飞阳粉丝团、阳光

流氓兔(网络)集团公司版权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小沈阳,深受广大二人转爱好者的欢迎。

他男扮女装的另类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沈鹤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艰苦的家庭条件并没有阻挡他对艺术的向往,反而成为了他受益终身的财富。上学期间他就积极参加学校、县里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老师常表扬有超众的艺术天分。

小学毕业以后,进入铁岭县艺术团学习二人转表演。老师系统的教导、良好的艺术天赋再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为他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铁岭县艺术团期间,他积极地参加下乡演出,在田间地头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使他深刻地感受到老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也更加坚定了他将二人转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

2000年他进入吉林林越艺术团,扎实的基本功、诙谐的表演方式使其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观众的认可无疑是他最大的动力,促使他以更高的艺术标准来要求自己。2001年,参加第一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获得了铜奖,对于一个学习二人转只有4年的新人来说,这个奖项是对他多年来的付出的一个肯定。

19岁时和老婆沈春阳恋爱,当时他就把把自己的经济交给夫人管理,虽然钱包里每次不超过100,一次演出的出场费也才40、50元,但是对于老婆的爱一成不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加深。

2006年阴历八月十五,他正式成为赵本山的弟子,开始系统的学习二人转。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工作和自身的刻苦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了质的飞跃,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广阔平台也给了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在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的舞台上辛勤耕耘,为弘扬绿色二人转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在2008年春节晚会筹备期间,就有小沈阳登台演出的消息广泛传播。虽然当年没有登上08春晚舞台,但网络上小沈阳演出视频非常火爆。在《乡村爱情》1、2中也有角色扮演,深受大家喜欢。

随后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与师父赵本山搭档演出小品《不差钱》后,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编辑本段]获得奖项

2000年参加首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 获铜奖

2006年参加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大赛 获季冠军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与师傅赵本山、主持人毕福剑、和师妹毛毛,参演《不差钱》获得小品类一等奖

[编辑本段]拜师经历

小沈阳在哈尔滨唱二人转那会儿,就跟现在的师兄弟都认识了,他们经常跟赵本山提起小沈阳,说他唱得不错。2006年5月的一个夜里,小沈阳接到一个电话,那人一直不出声,就是呵呵地在电话里笑。小沈阳有点不敢相信,冒昧问“哎呀妈呀,难道是赵老师?”对方一句“怎么地?”小沈阳蒙了,激动得有些“麻爪”。当时赵老师说,“听说你唱得挺好,就来沈阳发展吧!”。

可拜师也不那么容易,赵本山亲自在当时的铁西和平影剧院给小沈阳考试。考试通过后,2006年的中秋节,小沈阳正式拜师,拜师时,师父跟小沈阳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干,犯错误收拾你”。

2006年中秋节,是小沈阳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他和另外一位二人转演员双双跪在赵本山面前。磕了头,认了师傅,可我总觉得幸福来得太快了,有点不敢相信,我就给还在农村居住的父亲打电话,父亲说啥也不相信,他说“我就不信了,赵本山能收你当徒弟?你是不是想天上掉馅饼想疯了?”小沈阳的父亲说啥也不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每当小沈阳提到此事,老人仍执拗地认为:这孩子想给赵本山当徒弟想傻了!“2007年春节,我和师傅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演出,在回沈阳的火车上,我想,我必须得证明一下呀!于是我就拨通了父亲的电话,我请赵老师跟我父亲说了几句话。没想到父亲听到赵老师的声音后,久久没出声,好长时间后,父亲哽咽着告诉我,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好好努力,别给赵本山丢脸,别给二人转丢脸!”

[编辑本段]改名过程

小沈阳这个名字是他随了舞台上他的搭档——“四舅母”、“老婶”也是生活中他的媳妇的名,而且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19岁那年,学完了三年二人转他就去长春准备寻找个搭档。当时经别人介绍,说这丫头唱得不错,小沈阳当机立断就跟沈春阳组了一副架,而且名字还为了配合她改了。她叫沈春阳,当时改叫沈阳,后来觉得没特点就又改叫小沈阳了。

改名时,小沈阳和沈春阳还没好上呢,是唱了三四年后才有的感情。不过后来团里的演员都说小沈阳有心眼,用个名换个老婆。小沈阳倒觉得没啥大不了的,随过去就随过去呗。小沈阳的女儿很可爱了,看到他累了,她会用不太灵光的话跟我说:“爸爸,加油!”有时好几天看不见爸爸,还问他“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她吐字还不太清楚,可是看到她,小沈阳的累呀,委屈呀就都没了。

[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乡村爱情Ⅱ》扮演齐三太镇长夫人的侄子王天来。

2009年 《乡村爱情Ⅲ》

《关东大先生》中扮演“小奉天”。

[编辑本段]从艺经历

2009春晚小品《不差钱》小沈阳剧照1995年至1998年在铁岭学习二人转表演

1999年正式演出

2000年参加首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 获铜奖

2006年参加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大赛 获季冠军

2006年阴历八月十五被赵本山收为徒弟,他男扮女装的另类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7年12月初次登陆央视舞台,在电视剧群英汇晚会中表演了《我要当明星》片段,获得满堂彩。

2008年1月有机会参加央视春晚的审查,送选节目《我要当明星》,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刀郎、刘德华、张雨生、阿杜、阿宝的演唱,震惊四座。最终被评价为与春晚主题不够相符未能与全国人民在大年夜开心笑一回。

2008年2月20日再次应央视春晚导演邀请参加元宵晚会的录制,表演《我要当明星》,再次震惊四座,但在2月21日正式播放时因节目时间过长未播出。

2009年1月24日终于参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老师赵本山同台表演小品《不差钱》,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炮走红,身价从2006年的500元瞬间飙升至30—50万元。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每天搜索“小沈阳”的搜索量达到近30万。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有27,300,000项符合小沈阳的查询结果。

2009年1月25日参加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小品《超级大明星》,表演的惟妙惟肖。小沈阳北京春晚

个人博客

童心无限—小沈阳搜狐官方博客

http://xiaoshenyangvipblogsohucom/

童心无限—小沈阳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oshenyang2008

“小沈阳”沈鹤- 腾讯博客

http://622001485qzoneqqcom/

童心无限小沈阳-小沈阳网易博客

http://blog163com/xiao_shenyang/

小沈阳的空间

http://xiaoshenyangbanzhunet/Indexhtml

阳光无限—小沈阳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xiaoshenyang/profile

网友天下—童心无限小沈阳-小沈阳地盘

http://mywangyoucom/domainphpuser=xiaoshenyang

个人网站链接

http://wwwxshyangcn

小沈阳官方网站

http://www92xsycn

百度贴吧—小沈阳 吧

http://tiebabaiducom/fkw=%D0%A1%C9%F2%D1%F4

够全了吧~!

我是小沈阳的粉丝,超喜欢小沈阳

收集了很多小沈阳是资料

有什么想知道可以问我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06年阴历八月十五被赵本山收为徒弟,他男扮女装的另类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性别:男

原名:沈鹤

艺名:小沈阳

出生年月:1981年5月

年龄:27岁

属相:鸡

老家: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妻子:沈春阳(即小沈阳的搭档,24岁)

有一女儿(三岁)

身高:174厘米

人生格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体型:匀称

星座:金牛座

性格:浪漫迷人,成熟稳重,风趣幽默,活泼可爱,开朗大方,感情专一,善解人意,诚实坦白(他自己说的)

口头禅:为什么呢

偶像:成吉思汗

喜欢的活动:民间艺术,唱K,看**,游戏对战

喜欢吃啥:素食

喜欢听的歌:孙楠 刀郎 许巍

喜欢的**:情色 冯小刚

喜欢去的地方:上海 海边 酒吧

个人介绍:山不转水转 水不转人转 风风火火二人转 ♂转不出的缘里缘外♂

♀转不完的缘系缘牵♀

我就是

『为戏痴迷 为歌疯狂』

小沈阳是也

生平简介:

沈鹤出生于开原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艰苦的家庭条件并没有阻挡他对艺术的向往,反而成为了他受益终身的财富。上学期间他就积极参加学校、县里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老师常表扬有超众的艺术天分。

高中毕业以后,进入铁岭县艺术团学习二人转表演。老师系统的教导、良好的艺术天赋再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为他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铁岭县艺术团期间,他积极地参加下乡演出,在田间地头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使他深刻地感受到老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也更加坚定了他将二人转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

2000年他进入吉林林越艺术团,扎实的基本功、诙谐的表演方式使其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观众的认可无疑是他最大的动力,促使他以更高的艺术标准来要求自己。2001年,参加第一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获得了铜奖,对于一个学习二人转只有4年的新人来说,这个奖项是对他多年来的付现的一个肯定。

2006年,他正式成为赵本山的弟子,开始系统的学习二人转。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工作和自身的刻苦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了质的飞跃,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广阔平台也给了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近两年来,他在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的舞台上辛勤耕耘,为弘扬绿色二人转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拜师经历

小沈阳在哈尔滨唱二人转那会儿,就跟现在的师兄弟都认识了,他们经常跟赵本山提起小沈阳,说他唱得不错。2006年5月的一个夜里,小沈阳接到一个电话,那人一直不出声,就是呵呵地在电话里笑。小沈阳有点不敢相信,冒昧问‘哎呀妈呀,难道是赵老师?’对方一句‘怎么地?’小沈阳蒙了,激动得有些‘麻爪’。当时赵老师说,‘听说你唱得挺好,就来沈阳发展吧!’。

可拜师也不那么容易,赵本山亲自在当时的铁西和平影剧院给小沈阳考试。考试通过后,2006年的中秋节,小沈阳正式拜师,拜师时,师父跟小沈阳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干,犯错误收拾你’

从艺经历

1995年至1998年在铁岭学习二人转表演

1999年正式演出

2000年参加首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 获铜奖

2006年参加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大赛 获季冠军

2006年阴历八月十五被赵本山收为徒弟,他男扮女装的另类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7年12月初次登陆央视舞台,在电视剧群英汇晚会中表演了《我要当明星》片段,获得满堂彩。

2008年1月有机会参加央视春晚的审查,送选节目《我要当明星》,维妙维肖地模仿了刀郎、刘德华、张雨生、阿杜、阿宝的演唱,震惊四座。最终被评价为与春晚主题不够相符未能与让全国人民在大年夜开心笑一回。

2008年2月20日再次应央视春晚导演邀请参加元宵晚会的录制,表演《我要当明星》,再次震惊四座,但在2月21日正式播放时因未明原因未播出。

电视剧作品

<<乡村爱情Ⅱ>>扮演齐三太镇长夫人的侄子王天来

<<关东大先生>>中扮演“小奉天

马秋芬

马秋芬,女,沈阳人。祖籍山东省黄县。曾任《芒种》主编,1986年始,在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至今,2008年首批沈阳市优秀专家,现已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2007年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女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系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沈阳市作协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文联的专业作家。

中文名:马秋芬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黄县

出生日期:1949年

职业:文学作家

毕业院校: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

主要成就:曾任《芒种》主编。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阴阳角》

简介

马秋芬,女,山东省黄县人。1949年出生于沈阳。中共党员。1968年高中毕业后插队3年。1971年9月调入沈阳市创作办公室任文学编辑,1973年发表处女作。先后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七期编辑评论班和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获学士学位。

职称

国家一级作家

专家类别

中国语言文学人物生平十五年来(1993年至2008年),连续创作了大文化散文《老沈阳——盛京流云》、《到东北看二人转》等作品,各自形成一种不多见的颇具可读性的崭新艺术形式,在文学形式上有很强的创新意味。在受到民众欢迎的同时,文学界、理论界对马秋芬的近作也好评如潮,有十余位理论家和学者撰写的评论文章见诸报端。她的这些作品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格,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作了突出的贡献。十五年来(1993年至2008年),共创作出版作品二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和中短篇集共8部,先后获得全国、东三省、辽宁省权威部门颁发的文学大奖多项。200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阴阳角》;

小说选集:《马秋芬小说选》;

中篇小说集:《远去的冰排》;

中短篇小说集:《雪梦》;

短篇小说集:《浪漫的旅程》;

长篇散文:《老沈阳》《到东北看二人转》;

散文集:《文心流浪》等。

写作之路

黄金时节的收获

马秋芬的创作处在收获的黄金时节,从颇有影响的《老沈阳》、《到东北看二人转》,到获得中国读者最喜爱小说奖、中国优秀中篇奖的《蚂蚁上树》,再到此次参加双年奖的《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

确立“马氏文风”

马秋芬现居沈阳市,她创作了许多带有强烈东北黑土气息,反映北方民风民情的作品。《远去的冰排》、《山里山外》、《阴阳角》、《水胆》马秋芬用一系列的作品确立了自己的“马氏文风”。

马秋芬1973年就发表了处女作,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厚重的文化色彩是她早期小说的特色。

转型期

20世纪八十年代是马秋芬作品的转型期。马秋芬说,“八十年代初期,主观上想转型,想写有本土特色的东西,但写不出来。”于是,她系统地接触了外地作家的优秀作品,被一个现象深深触动了,她发现外地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作家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看到作家身后的土地。这让马秋芬突然顿悟,于是,马秋芬背上背包径直往北走,连续五年去黑龙江,大风大雪大林大莽大山大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也是在亲近东北的山水后,马秋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的灵感。马秋芬转型之作《远去的冰排》一经问世,这个带有强烈黑土气息的作品就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关注。

马秋芬一心向北

一心向北的马秋芬在写完《到东北看二人转》后,就淡出其公众视野。马秋芬此次隐居,是在实施她的寻找文学之魂的“一心向北”计划。

成名后,她一度“找不到北”哪一位作家不追求突破?马秋芬也不例外。但在很长时间里,她一直找不到“北”。作家的创作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举手投足,难离旧章。那段时间,一心想寻求突破的马秋芬一直被苦恼折磨着,她困惑,“北”到底在哪?回忆起当年的苦恼,马秋芬说:“八十年代初期,主观上想转型,想写有本土特色的东西,但写不出来。”

1982年,马秋芬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编辑评论班深造,接着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这样的学习生活持续了六年。在求学期间,她系统地接触了外地作家的优秀作品,被一个现象深深触动了,她发现外地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作家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看到作家身后的土地。这让马秋芬突然顿悟,原来,她苦苦寻找的“北”就在东北。

放假期间,马秋芬背上背包径直往北走,连续五年去黑龙江,大风大雪大林大莽大山大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也是在亲近的东北的山水后,马秋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北”。

《远去的冰排》是破冰之作

第一个代表马秋芬转型之作的应该是《远去的冰排》,作品一经问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相继在头条隆重推出,这个带有强烈黑土气息的作品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关注。

著名作家金河在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评价——《远去的冰排》女主人公还是老“知青”。但是在秀石这位老“知青”身上已经找不到马秋芬的自传痕迹。作者所表现的是对那些至今仍扎根于黑龙江边的老“知青”的心态、情绪的全新窥视:黑龙江边有红红火火的日子、富足的安乐窝,但是情感和精神却象游魂一样难觅栖身之所。在理性和伦理的规范中,女主人公有对自己农民丈夫的疼爱、忠诚和怜悯;在情感世界里,丈夫那肌肉发达的胸膛显然又不是她理想的港湾。她在小心翼翼地寻觅,羞羞答答地爱恋,遮遮掩掩地调情,战战兢兢地企望。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心中的情人并没有献给她玫瑰花。金河带着欣赏的口吻说——马秋芬的创作变了,叫突破,叫深化,叫蜕变,叫嬗变,叫什么都行,反正变了,变得叫人耳目一新。

也是带着对生活客体的独特体验和理解,马秋芬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山里山外》、《阴阳角》、《水胆》那段时间,马秋芬的名字是很热的。因为这一系列中篇作品标示着马秋芬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奇妙地跳过了几道龙门。就在创作处于旺盛期的时间,她停止了创作,而且一停就是十年。

十年磨一剑,再度出发

目标向北

写出《远去的冰排后》,马秋芬的名字是最热的。因为这一系列中篇作品标示着马秋芬在短短的三二年内,奇妙地跳过了几道龙门,成为引人瞩目的秀于林者。如果马秋芬一直走下去,马秋芬会更轰动会更成熟会更的魅力,但就在创作处于旺盛期的时间,她却停止了创作,而且一停就是十年。直到2002年,她突然觉得应该回文坛写小说了,这样,她又回到书桌前,沉下心来继续作家的生活。

第一个作品就是应湖北美术出版社之邀创作《老沈阳》。马秋芬讲述创作经过时,还是很享受:“是努尔哈赤远去的马蹄声,张学良嘶哑的呐喊,让马秋芬嗅到了诱人的血脉之香。”她说:“没想到写这部《老沈阳》我竟会如此有激情,说到底还是因为咱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

《老沈阳》与以往史料性的作品完全不同的是,它表现了一个活的老沈阳,活的古城灵魂。她笔下的老沈阳具有深刻地域文化特质和审美价值,闪射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

马秋芬继2003年的《老沈阳》获得辽宁文学奖后,长篇散文《到东北看二人转》再次获得了该奖。《到东北看二人转》以“我”的个人经历和观察视角作为贯穿线索,它既是关于二人转的大文化散文,也是一部以二人转为载体的东北地方文化史。

《小说选刊》年度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昨日在沈阳揭晓,沈阳著名女作家马秋芬获得殊荣。颁奖会上,她代表全国的获奖作家发言

写出《老沈阳》和《到东北看二人转》后,马秋芬再次“消失”,开始“隐居”生活。当记者向马秋芬因何“隐居”时,她说:“正在写反映关东风情的长篇小说。”

马秋芬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从文人到商人,再从商人回到文人。

1992年,在文坛如日中天的马秋芬突然停下了自己手中的笔进入商海。2002年,经商获得成功后,她又绝然地离开商海,重新做回文人。“那十年我完全成为了‘经济动物’”。马秋芬这样形容她人生的这一段特殊经历。

马秋芬坦言,自己喜爱创作反映小人物、底层人生活的作品。做商人这十年她最大的收获是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了解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这段传奇的经历对她来说是一笔意外的财富,是自己多少次采风都换不来的。

马秋芬的爱人曾在铁岭县插队,在铁岭有一些朋友,她的生活中经常出现铁岭的回忆。她说,“小品是二人转这棵树上变异的一颗果子。小品的根是二人转。铁岭的二人转很好,扎根很深。铁岭出了赵本山,铁岭二人转在全国叫座,这些都与铁岭人的文化根基有关系,铁岭人的幽默气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营养。”

马秋芬说:“我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我相信这部作品不但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同样也会给文坛一个惊喜。”

谈创作

写小说也就是写社会。马秋芬的新作就是写社会,是一部时代生活和社会情绪的长卷。市作协主席马秋芬是沈阳人,善于写东北,善于写沈阳,而这次,她又着着实实地写了一回沈阳,描写了这个极具东北风情城市的世风转迁与社会流变。马秋芬谈起自己正在创作中的长篇小说《白云苍狗》充满信心地表示:“一定会写好。”

市井题材,饶有趣味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要使读者发生幻觉,并相信书中的事情真的发生过。”

马秋芬这次选择了市井题材,并且更细更真切地放大了不同时代生活中的各个毛孔,足以勾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小说里仅“蹲裆胡同”、“宫殿大院”这两个地名就会让人品味良久。

作品以东北重镇沈阳老城蹲裆胡同里的“宫殿大院”为生活截面,展现了从新中国建立初到21世纪的世风流变,串起了50余年的东北民情和城市记忆。小说描写了四个家庭,以其中一个为重点,呈现了一个小的世界、小的社会,折射出市井小民与时代相伴相生的情状,表达了时代变迁中命运的变化,展现出生生不灭的民生、民俗和民习。作家在创作中展开艺术构思,采撷不同时代的民间生活逸趣,展示出东北民众特有的精神品质。作家力图通过作品解析世道人心、人格精神和民族心理,同时在大众美学的范畴内,留存城市的历史记忆。

《白云苍狗》表现社会世风流转变迁的不可预见、难以琢磨的特点。作品体现了作家多年的生活积累,展示了东北市井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东北语言的独特和魅力。

马秋芬的中篇小说《蚂蚁上树》是一篇独树一帜的描写底层的作品。作家没有身居高处,以俯视的优越感对弱者施以同情,也没有汪洋恣肆地夸张苦难。而是以平视的目光,以胸膛贴近大地的姿态不仅谛听着城乡民工们为生存而劳碌的艰辛与苦痛,也挖掘着他们世俗、平凡、却真实、质朴的快乐。说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具有很深的隐喻意义。通过他们。马秋芬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辩证关系。

马秋芬在写区别中不忘记写城乡融合。故事由一开始情感上对农民工的绝对排斥到后来对他们充满善意的接纳,这一转变作者写得细腻、自然、浑和而不生涩。

《文心流浪》

内容简介

散文集《文心流浪》再一次让读者体验到阅读的酣畅。从集中的25篇散文中,你会感到马秋芬这位言说东北人精神内质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极富个性的表达,创生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带有明显的关东地域文化特质,苍茫、狂野、美丽、刺激,让人不得不颔首注视她关东的雄浑大气、壮阔卓绝、肃煞苍茫与她个性特质和审美期待相契合,所有的关东风情激越着她敏感的艺术神经,白山黑水的气息撞击着她的心扉,她吸纳着、蕴酿着,尔后从笔端流出,写出新的、特有的关东的那山、那人、那狗

荣誉殿堂

所获主要奖项:

1993年获中国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蚂蚁上树》,2006年获《小说选刊》颁发的全国优秀小说奖;1989年获“辽宁省第二届优秀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山里山外》获辽宁省政府“优秀作品年奖”、中篇小说《二十九代人杰》获“第二届东北文学奖”、中篇小说《那刘哥》获“辽宁优秀作品奖”;长篇散文《老沈阳》、《到东北看二人转》分别获第三届、第四届“辽宁文学奖”等。因创作成就,2007年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女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由《小说选刊》主办的“中国小说双年奖”首届评选活动,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马秋芬的中篇小说《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首发于《人民文学》2008年2期)榜上有名。

《乡村爱情故事》的外景地辽宁开原市(铁岭)象牙山村。

  自从象牙山的有情人们终成眷属之后,这个小小的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大拿(赵本山 饰)的王氏集团决定在此投资,谢永强(贺树峰 饰)担任投资工程的副总,却和刘大脑袋(刘流 饰)发生不和;王小蒙(毕畅 饰)的豆腐厂越做越大,开始考虑和上海的大企业合作;刘能(王小利 饰)撺掇老四(刘小光 饰)上镇上告长贵(王小宝 饰)的状,惹出了一堆笑话;赵玉田(吴云飞 饰)收心敛性开始好好过日子,而刘英则凭借怀孕的优势在赵家的地位陡然提升;谢广坤(唐鉴军 饰)陪儿媳妇去了一趟上海,不仅学得一口蹩脚的上海话,还迷上了对方公司的主管;刘一水专心自己的畜牧场,而老婆却希望他出任象牙山村的村主任……

《乡村爱情2010》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2bca     

《五十公里桃花坞》李雪琴在离别的时候曾经说:我回来的时候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候流过眼泪,因为我觉得还活着的人的离别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因为从这一刻开始,每一次见面都是一次见面,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情。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大多数脱口秀节目的层出不穷,也是为了迎合观众迎合市场,但是在脱口秀中仍然有很多有趣的灵魂,李雪琴的走红,源于在清华首度门口发布了一个自己介绍自己的短片,京剧频出的李雪琴迅速爆火,值得一提的是,李雪琴并不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而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因此李雪琴的成功也是有迹可循的,频繁的金句与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关系。

事情发生经过是怎样的?

《五十公里桃花坞》这个节目有15个性格迥异的嘉宾加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这个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同思想的碰撞,对于李雪琴来说毕业于北大,在多档脱口秀节目中表现精彩,出口成章,金句频出,看完桃花坞之后,也让人深深的佩服他的口才,他的智慧,他的敢说敢言。人们对于李雪琴通过这个节目也有了全新的认知。

怎样才能变得和她一样优秀?

从李雪琴的成功中不难看出他的父母对他非常包容,所以他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想要任何事情都能看得通透,想要变得有才情,就要多读书多看报,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别人如玉。相信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雪琴的人气一定能够再次更上一层楼。

梁姓来源主要有五:

一、是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

据《元和姓纂》所载,嬴姓伯益传至第十六世孙非子,因善于畜牧而出名,周孝王很高兴,就封他在秦谷为附庸国,让他恢复赢姓,称为秦赢。其曾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征讨西戎时不幸被杀。秦仲的五个儿子征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干,再战西戎。终于获胜,恢复了被侵占的疆土。周宣王大喜,便给秦仲的五个儿子一一加官封地,封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县南),立国为吕,称梁康伯。春秋时,梁康伯的后人梁伯喜欢大兴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纷纷逃亡国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国人民的名义,于公元前641年攻灭梁国,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梁氏,史称梁姓正宗。是为陕西梁氏。

《沈隐侯集·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云:“梁氏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赢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郡人焉。”由此可知,少昊氏——伯翳——非子——秦仲——梁伯,血脉相承,在春秋时期形成梁姓。据《山海经》等神话传说记载,少昊氏是传说中东夷部落的首领,名挚(一作质),号金天氏。他的母亲名叫皇娥,父亲是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有一次,太白之精光临人间,降落在西海之滨,在水的一方遇上了花容月貌的皇娥。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就玩起了美妙的游戏,奏起了动听的音乐。他们尽情地游玩,放纵地嬉戏,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晚霞烂漫,方才感到又饥又饿。他们二人便来到森林中采摘桑葚,解渴充饥。没想到这西海之滨的孤桑之葚,叶红葚紫,万岁一实,吃完之后可以长生不老。二人吃饱之后,以桂树为表,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以此作为爱慕之情的永恒纪念。然后,二人泛舟海上,“抚桐峰梓瑟,唱清越之歌”,度过了一段风流而浪漫的岁月。不久,皇娥有了身孕,生下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他便是少昊氏。

少昊氏能听百鸟之语,辨百兽之音,因而能与各种禽兽自由对话,驯服牲畜,成为部落德高望众的首领。在少昊氏做首领的部落之中,人们以小鸟作为自己的图腾,以鸟命名自己的官员,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

少昊氏有八个儿子,天下之人谓之“八凯”。“八凯”的后嗣又有皋陶,皋陶的儿子是伯翳。伯翳“能议百姓,以佐舜禹抚驯鸟兽,舜赐姓赢”。伯翳的后代有仲衍,长得是鸟身人头,担任夏帝的“大戊御”。仲衍生费仲,费仲生恶来、季胜。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杀死了恶来。另一个儿子季胜接续赢姓的香火,生下造父,造父在周穆王身边做官。周穆王游览西海之际,徐偃在国内犯上作乱,造父率领周穆王的军队,一日千里,讨伐徐偃,最终平息叛乱。为表彰造父的战功,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因以为氏。不久,赵城失守,他又逃到赵夙,担任了晋卿大夫。这一支赢姓,以国为氏,改姓赵氏,就是赵武灵王那一族系。

恶来虽死,却有后代非子活在人世。他继承了祖先善长驯服牲畜的一技之长,被周孝王封为侯伯。当时,强大的西周政权已经是到了强弩之末,国力江河日下,少数民族乘机入侵周朝边界,掠夺周朝的财富和人口。特别是好战而强悍的西戎,更是掠夺成性,变本加厉,烧杀不止,成为西周朝的心腹大患。

国难当头,秦仲作为侯伯非子的曾孙,又被周宣王封为侯伯,并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只可惜秦仲“出征未捷身先死”,刚一与西戎交战,就命丧黄泉。

好在秦仲身后还有五个能征善战的儿子,为了给父亲报仇雪恨,他们主动向周王室请战,要求率兵西征,剿天西戎,收复失地,解除国家的心腹大患。周宣王很快就批准了秦仲五个儿子的请求,拨给他们7000匹良种战马,反击西戎。

秦仲五子果然没有辜负周宣王的一片苦心,奋勇杀敌,大败西戎,威名远扬。西周王朝为表彰五兄弟的赫赫战功,封秦仲的长子为西陲大夫,封二儿子秦康为梁伯,封邑在夏阳梁山(今陕西省韩城市附近),定为梁国。梁伯好大喜功,经常在封邑内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搞得百姓怨声载道,痛苦不堪。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军进攻梁国,梁国土崩瓦解。梁伯的子孙为怀念故土先祖,就以梁为姓,形成梁氏。宋人郑樵《通志》也认为:“梁氏,赢姓,伯爵伯益之后秦仲,有功于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今为同州县,犹有新里城。新里,梁伯所城者。《乐史》云:新里在澄城,僖十九年,秦取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部分梁氏,在后来移居河东的不少。

二、是出自姬姓

据《路史》等所载,东周时,平王有儿子唐被封在南梁,治汝(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后被楚所并,其子孙以国为氏姓梁。安定梁氏出此。是为河南梁氏。

《潜夫论·志氏姓第三十五》云:“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名历之去就,省群后之德业,而赐姓命氏。”这说明,姓氏是君王依据自然天象,而对王公子弟赋予的特殊称号,以此来表彰他们的功德。《国语·晋语》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简、僖、姑、儇、依是也。”姬姓原本是黄帝的姓氏,只有黄帝的嫡传之子有资格继承这个姓氏。所以,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就成为姬姓的合法继承人。玄嚣,又名青阳,居于江水一带。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高阳氏就是颛顼,他生于若水,居于帝近(今河南濮阳东南),担任过北正之官,主要管理民事。高阳氏之后在商朝末年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姬姓子孙分封到神州各地。周平王的儿子姬唐封于南梁(今甘肃陇西一带),其后代就以梁为姓。所以,邵思《姓解》、《广韵·路国记》都认为:梁姓直接由姬姓演变而来,是黄帝的正宗传人河东之梁氏——土生土长的又一支梁姓。

三是以邑命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有梁益耳、梁弘、梁由靡,因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等地,故以邑为姓。是为山西梁氏。

河东梁氏也是由地名得姓。“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此则以邑命氏者也。”(郑樵《通志》)故夏阳梁氏产生之前的梁姓人物,有一部分是河东梁姓。西周的梁鸯,春秋之时的梁弘、梁由靡、梁五、梁婴父等等,皆为河东梁氏,这一点从多种典籍上的记载可以证明。

梁鸯是周宣王牧正的役人,能够驯服各种禽兽,因而被周宣王招至园庭之内,饲养虎狼之类动物,无不驯顺。周宣王向梁鸯请教驯兽的技巧,梁鸯说:“我不违背动物的要求使动物发怒,也不迎合动物的需求使它们欢乐,我的内心没有顺逆,则就被禽兽视为同类,所以能彼此沟通。”言外之意是向周宣王传达治国的方略。梁鸯在世时,夏阳梁姓还没有形成,这个生活在秦晋交界地带上的梁氏人物,泰半可能是晋人,也有一部分来自黄河对面的夏阳。

这些来自晋国的梁姓人物,不是出谋划策的士大夫,就是率兵打仗的赳赳武夫,文武双全,在春秋战国之际,颇有威名。晋国有两位梁弘,一个是曲沃武公的战车军官,曾在汾水之滨大败晋哀侯,并俘获晋哀侯与栾共叔,此事发生在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春。另一个梁弘是襄公的大夫。据《左传》记载: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国的军队讨伐郑国,没有成功,于是便顺手牵羊,灭掉了滑而班师回朝。此举激怒晋国的军队,他们兴师动众,讨伐秦军,在觳(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百里孟明,给秦军以沉重的打击。

梁由靡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献公在位时,跟随里克讨伐狄人,驾御战车,败狄于采桑(今山西宁县境)。梁由靡认为狄人没有廉耻,放纵他们必然遗患无穷,不如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他们。里克却认为不可,遂止。后来狄人果然又来侵晋。

由于河东梁姓人氏能征善战,人相出将,闻名遐迩,后来被朝廷迁往甘肃和宁夏一带,形成最著名的安定乌氏梁姓。

四、源自魏国、魏文侯少子毕的后裔

是据《通志·氏族咯》所载,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国分晋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从此魏国亦被称为梁国,后亦有梁氏。是为河南开封梁氏。

“魏”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姬姓,位于现在的山西省芮城县。晋献公攻灭魏之后,把它改成毕万的封地。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列为诸侯,定都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国号“魏”。为躲避秦国的威胁,魏迁都大梁,又称梁。大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到了魏文侯少子毕统治的时候,魏国为秦所灭,毕之后代以国为姓,形成开封梁姓。

五、少数民族改姓梁氏

鲜卑族

《魏书·官氏志》也说,北魏时的鲜卑人中有一支姓拔列,在孝文帝改姓时被称为梁。由此可知,当今梁姓人中还有一些是当年鲜卑族拔列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长城内外,活跃着不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要算匈奴、鲜卑、羯、氐、羌。由于匈奴族在两汉时期,多次与刘姓皇族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放弃胡姓,改为汉族刘姓。像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刘聪、刘曜等人,他们就是改姓汉姓的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一大批鲜卑贵族开始说汉话、穿汉服、姓汉姓。身份较高的鲜卑人分别被赐为元氏、长孙氏、穆氏、陆氏、贺氏、刘氏、楼氏、嵇氏、尉氏等十大贵姓。地处代北的拔列兰氏,在这次汉化活动中被改为梁姓。所以,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梁氏有二,伯益之后,封于梁,以国为氏。又有拔列兰氏改为梁氏,魏姓也。”在这一时期,也有一部分胡人改姓梁氏,像梁国儿等人就是如此。清朝时期,世代居住在铁岭一带的满族良佳氏又改姓梁氏,给梁姓氏族增添了不少新鲜血液。

蒙古族

在河南省汝阳县的陶台堡,那里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梁姓氏族,他们就是由蒙古族皇亲国戚的后裔演变成的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先祖为也先帖木儿,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他的儿子和克齐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袭父亲的封号,出任云南王,后来又改封营王,他的女儿嫁给了蒙古沈王。

汝阳梁姓的第一世始祖为梁彪,第二世为梁志、梁忠,第三世为梁暹,第四世为梁玉,第五世为梁成。梁成曾经在浙江做过钱塘县尉,明朝授予他钱塘尉管军百户。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梁铭,二儿子梁镛,三儿子梁鉴。

梁铭,《明外史》有传,官至征西将军,封保定伯爵。据《名山藏勋封记》记载:“梁铭,汝阳人,嗣父燕山护卫百户,从靖难守战,积功为都督府佥事。”洪熙元年(1425年),他担任参将,出镇宁夏,不久去世。是否担任过征西将军,正史不载。

梁铭的儿子梁瑶,继承了父亲的封爵,在交趾当兵。正统十四年(1449年),他担任副总兵,镇压邓茂七发动的农民起义,因军功受到嘉奖。没想到邓茂七手下的残余势力,宁死不屈,再次发动起义,使梁瑶受到降职处分。景泰二年(1451年),梁(王缶)

担任“平蛮将军”,到湖南、贵州镇压韦同烈的民乱,经过三年苦战,平息了民乱,他因此进封流侯,加禄五百石世伯。天顺元年(1457年),梁(王缶)晋升为总兵,镇守陕西,又在凉州平叛中荣立战功。七年之后,他被朝廷召回,封世侯,去世后赠蠡国公。梁瑶多次掌管兵权,从不滥杀无辜。他的儿子都在军中当兵,南征北战,多次立功,被朝廷授予要职,均辞而不受,深受时人褒扬。

梁成的二儿子梁镛,后来从汝阳移居到四川保宁府阆中县,在这里形成阆中梁氏,梁成也随儿子移居到四川,梁成的老伴,则随儿子梁鉴去了江宁。

梁鉴是在明朝初年由汝阳迁往南京的,当时居住在江宁府葛仙乡。由于子孙繁衍较快,人丁兴旺,梁氏家族分别居住在邵上村、向上村、涤口村、湖墅村等四村,其中湖墅村的人数最多、势力最大。

湖墅部位于会城南八九十里许,出聚宝门,有小河可达,循岸需行走一日。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特别适宜水稻和桑树的种植。人口大多以农业为主,读书做官的不太多。有梁志仁者,见于典籍。据《明外史》记载:“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铭之裔也。万历末,举于乡。崇祯六年,授衡阳知县,调罗田邑。豪江犹龙与贼通,志仁捕下狱。犹龙知必死,潜导罗汝才别校攻城。志仁偕典史单思仁、教谕吴凤来、训导卢大受,督士民守御。已而城陷,志仁持长矛巷战,杀六贼,力屈被系,使跪不屈,贼怒,碎其肢体而焚之。妻唐被逼,亦大骂遇害。思仁等亦不屈死。”由此可知,《明外史·梁志仁传》误把梁鉴之后,误当做梁铭之后,但这也恰好,证明他们肯定是梁成的后代,世居河南汝阳。梁铭的后代后来移居到河北保定,后代有梁傅、梁任、梁永福、梁继藩、梁世勋、梁天秩。

到了梁氏第二十世,梁宝善的一支迁居到广西桂林,在由桂林去湖南的途中,梁家的老人途中患疾,卒于舟中。正当梁家人左右为难的时候,听说当地有位姓梁的人,就去拜访。一打听,才知道是保定府遵化郡的同族兄弟,姓名梁竹君。梁竹君慷慨解囊,出钱出地,帮助他们安葬老人,其丧礼如同家人。

咸丰初年,洪秀全、杨秀清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军两次进攻桂林,给梁氏家族造成很大恐慌,大家都想去逃难,其曾祖不肯搬迁。正好梁朝议的儿女亲家黄金门在湖南永川县任职,于是去投靠了黄金门,黄金门退职之后,与梁氏人家回到长沙,不久便投靠了梁竹君,在湘潭定居下来。

此支梁氏,前后出过进士1人,举人9人,贡监21人。三品官1人,四品官1人,五品以上官17人,八品以下官15人。有90岁以上的老寿星2人,八十岁以上的老寿星8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20人,60岁以上的老人31人。

宕昌羌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是三苗之后,西周之初,他们的先祖曾经随周武王讨伐商纣。汉朝时,羌族有先零羌、烧当羌等,世代居住在汉朝边地,不断骚扰内地,成为边患。他们主要分布在金城、会宁、安乡、西平等地,逐水草而居。《风俗通》说:“羌者,其先本戎贱,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他们的风俗习惯是:“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妻后母,纳嫠嫂,如北狄之俗,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织。” 《广志》上说:“羌与北狄同,其人鲁钝,饶妻妾,多子女,一人生子数十,或至数百。”这种特殊的生育观念,对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羌族,无疑是繁育后代、延续种族的法宝。

羌族梁姓的始祖,是南北朝时期的梁勒,《北史》上记载为“梁(勒心)”。据《周书·异域传》记载:“有梁勒者,世为酋帅,得羌豪心,乃自称王焉。其界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部众两万余落,勒孙弥忽始通使于后魏。”仇池位于甘肃成县西北的洛谷镇,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由历史记载可知,他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始于梁勒的孙子梁弥忽,先后保持了九代人。后来,梁企定与渭州人郑五丑发动叛乱,与中原政权进行对抗。朝廷于是派遣大将军豆卢宁和王勇等人前去镇压,平定了宕昌羌的骚乱。保定元年(561年)梁弥定派遣使者贡献方物,要求讲和。不久,他又送来了生禽猛兽,讨好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梁弥定再次发动叛乱,入侵洮州。洮州总管李贤把他们驱逐出境。一年之后,梁弥定又联合吐谷浑入侵石门,李贤再次给予迎头痛击,将宕昌羌驱逐出境。梁弥定的屡次侵扰,激怒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周武帝当即派遣大将军田弘率大军追击宕昌羌,将他们大部歼灭,把他们的故地改为宕州。这支梁姓除少部分作鸟兽散,逃向荒漠之外,定居下来的逐渐被汉化

在其他羌族部落中,也有不少梁姓人物。据《万姓统谱》记载:“梁览,字景(睿攵),魏金城人,世为西羌部落。”他的曾祖梁穆就是一个羌族部落首领,由于他把抱罕城奉献给北魏,因此被北魏封为临洮公。他的祖父梁(显页)官至尚书,封南安公。他的父亲梁钊,任河州、华州的刺史,封新阳伯。梁览本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官至太傅,封安德郡公。

居住在甘肃天水一带的氐族人梁谠、梁熙兄弟。他们虽然是少数民族,却在民族融合中接受了汉人的先进文化,并成为博学多才、妙笔生花的天下,名士。时人谚语说:“关东堂堂,二申两房,未若二梁,琼文绮章。”

据《前秦录》记载:无愧为氏族的骄傲“梁谠,字伯言,略阳(今甘肃天水)氐人也,博学有隽才。仕建,为著作郎,稍迁至中书令。”苻坚即位之后,梁谠出任安远将军、幽州刺史,镇蓟城。没有多久,他又进位侍中。

梁谠的弟弟梁熙,也以文藻清丽建重于时,但名气和官职却比兄长逊色许多。

氐族

氐族是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就建立了国家制度。秦汉以来,世代居住在岐陇一带,与梁氏的发源地很近,故氐族中的梁姓为数不少。

略阳氐人梁平老,他才识明敏,令行禁止,有王佐之才。苻坚非常欣赏他,倾身呵护,无微不至,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苻生当皇帝时,荒*奢侈,对酒当歌,喝醉了经常借酒发疯,胡乱杀人,搞得满朝文武大臣人人自危。梁平老当时担任御史中丞,很有正义感。他先去找苻坚商议,决定处死苻生,为国除害。梁平老说:“大臣们在朝一日,如度十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怀异志。燕晋二方,伺隙而动,恐怕祸乱发生的时候,国家俱亡,这是你殿下的事情,应该及早下手。”苻坚认为梁平老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行动方案,寻找机会处死了苻生。苻坚即位,梁平老升任尚书左仆射,并作为全权大使,都督北蕃诸军的军事行动,后又升任镇北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朔方侯。建元八年(372年)十一月,梁平老积劳成疾,与世长辞,谥曰“桓”。梁平老在镇十余年,鲜卑、匈奴对他是又怕又爱,敬而远之。他的儿子梁成,担任过中垒将军、兖州刺史、荆州刺史,主管荆州、扬州各州军事事务。后来,他又领护南蛮校尉,配兵一万,镇守襄阳。不久又转任卫军将军,驻守洛涧。淮南战役失败后,梁成被东晋将士所杀。

后秦将领梁国儿,不知属于什么民族,史籍称“西胡人”,意即西域的少数民族。梁国儿身强力壮,擅长骑射,在姚苌的手下当镇北将军。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随姚苌南征北战,立下的大小战功不计其数,被封为平兴侯,进位侍中。梁国儿忠诚朴实,有少数民族不拘小节的习惯。他曾在平凉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时常带领妻妾到墓中饮酒行乐,喝到尽兴之时,就站到灵床上放声高歌,当时的人或以此为笑料,当面讥讽梁国儿,而他却不当一回儿事。由于他性情开朗,不拘小节,一直活了八十多岁去世。

沈春阳

性别:男

老家: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学名:沈阳

原名:沈鹤

妻子:沈春阳

艺名:小沈阳

出生年月:1981年5月

年龄:27岁

属相:鸡

妻子:沈春阳(即小沈阳的搭档,24岁)

有一女儿(三岁)

身高:174厘米

人生格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体型:匀称

星座:金牛座

性格:浪漫迷人,成熟稳重,风趣幽默,活泼可爱,开朗大方,感情专一,善解人意,诚实坦白(他自己说的)

口头禅:为什么呢

偶像:成吉思汗

喜欢的活动:民间艺术,唱K,看**,游戏对战

喜欢吃啥:素食

喜欢听的歌:孙楠

刀郎

许巍

喜欢的**:情色

冯小刚

喜欢去的地方:上海

海边

酒吧

个人介绍:山不转水转

水不转人转

风风火火二人转

♂转不出的缘里缘外♂

♀转不完的缘系缘牵♀

我就是

『为戏痴迷

为歌疯狂』

抚顺旅游景点排名依次是猴石森林公园、萨尔浒风景区、清永陵、皇家极地海洋世界、三块石森林公园、红河峡谷漂流、赫图阿拉城。其中比较适合去的有红河峡谷漂流、三块石森林公园。

红河峡谷漂流是清原红河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一部分,距县城20公里,距抚顺市100公里,距沈阳市150公里。经过两年开山凿石,铺路架桥,在连绵起伏崇山峻岭中硬是开出一条路来。

起点在峡谷源头沙河屯下水后,在25公里长的峡谷中部按国家AAAA级标准建起服务区,修建了上岸码头、更衣间、沐浴室、锅炉房、餐厅、住宅、休息室、购物中心等,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红河峡谷漂流从大苏河乡沙河子屯起,至腰站沟沟口,全长128公里。该河段集雨面积784平方公里,水量充沛且水质清澈无污染。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抚顺东南52公里处的后安镇境内,地处长白山老龙岗余脉南麓。公园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31米,因高山之巅有三块巨石相依相拥直入云端而得名。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集雄、险、奇、峻、雅、幽、清于一体,森林覆盖率高,主要景观有:巍巍的三块石,峻峭的仙人台,飞鸣的白龙潭瀑布,圣洁的天女木兰,神奇的鸽子洞等。这里还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据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5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