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雪娇的浪漫诗句

带有雪娇的浪漫诗句,第1张

1 关于雪的浪漫的诗句(有没有关于雪的浪漫些的诗句呢)

关于雪的浪漫的诗句(有没有关于雪的浪漫些的诗句呢) 1有没有关于雪的浪漫些的诗句呢

我与雪花有个约会

轻轻的,悄悄地,满天绽放;悄悄的,轻轻地,落地而逝,化为一朵晶莹的泪水。

恋雪

晶莹的身躯不带一丝杂质,单纯的白色超凡脱俗,不结果的花,无色调的花,却成为我心中不离不弃的爱恋。满天雪野,我轻轻迈出一步,丑陋的脚印是那么庸俗不堪,我不忍心再一次迈步,怕玷污她洁白的圣地,于是呆呆的伫立着,看着绽放的雪花,我不由低下高昂的头:她是那样冰清玉洁,让我这个凡夫俗子只有敬畏!她正在一点一滴道破我骨子里的污浊,洗涤我那喧嚣于闹市的心。她轻轻落在我的眼睫毛上,我不由自主的一眨眼,可又不忍心擦掉那晶莹的残泪。我喜欢这种依恋,好想好想融进雪的冬天,那令人爱怜的雪的冬天。

悲雪

她好像蒙着白色面纱的女侠一样冷傲,内心却又有脆弱的情愫。伊人独行,害怕温暖,害怕触碰。雪亦美,美亦雪,可惜,一碰就碎了,只留下带余温的眼泪。努力抽枝绽叶,只为昙花一现;自由随风翩然,只为入地而眠。她精心修饰那透明的花瓣,又有几人留意那艺术的精魂?掠过茜纱窗下,陷于瓦缝之间,为了几秒的美丽,葬送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让人无奈又悲叹。但,只要让自己的美丽展现,毫不在意落地的破碎,粉身碎骨也不打一个颤。

呆看着漫天飞雪,一片雪花落在我的嘴唇上,泪水般咸甜。

葬雪

冬天是雪花绚烂的季节,当阳光来临,那是雪的坟墓。雪在阳光下疯狂的挣扎着,抗拒着,他紧紧地攀附在刚出生的草上,想让生命灿烂的持久。阳光温暖但残酷,把在雪水里奄奄一息的雪堆,一点点吞噬,昔日光洁的雪地早已疮痍满目。当太阳坠入西天厚厚的云层时,雪水已经不再那样干净,雪花的生命已经和泥土混为一体。接着点点霡霂从天而降,把雪的影子冲得一点不剩,雪水带着眷恋汇入江河。春天来了,只有河流在潺潺流淌。

那一年,我爱上了雪花

那是我在14岁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依然是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年,但我却和这个世界有了第一次心底的交流,让我在自然中找到了美的力量。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懒懒的躺在床上不想起床,然而窗外的一声下雪了,让我从慵懒的情绪中坐起,向外望去,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全世界已经成了一个颜色,一个个白色精灵依然在翩然而舞。以前我看见雪,总是想着对雪人,打雪仗。然而,现在我竟然此时一点也没有想起这些,只想看着,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视觉盛宴,这个冬天也因此而美丽。那一刻,雪花在我心里长大了。她不再像一位小女孩,她已经变成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少女。我深深地爱上了雪花。

2关于雪的浪漫诗词

1、宋代陆游《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释义: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唐代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释义: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3、唐代贾岛《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释义: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4、宋代姜夔《钓雪亭》: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释义:风雪交加的寒夜,独倚阑干,四顾无人。就连一个钓鱼的人都没有,让人倍感惆怅。偶尔有官船从桥边经过,却也是寂静无声。就连平日争鸣翔集的白鹭,此时也静静地飞,平静地落下。

5、唐代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释义: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3谁有关于雪的诗句,浪漫点的,急用

小小百花天上载,

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变六个瓣,

飘呀飘呀落下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4形容下雪天浪漫情景的诗句

形容下雪天浪漫情景的诗句:

1、《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原文: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2、《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3、《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原文: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译文: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4、《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清代:纳兰性德

原文: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译文:

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让他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没有任何征兆,梦中突然听见了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耳中听到的是塞马的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壮阔的景象。

5、《夜雪》

唐代:白居易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5赞美雪的诗句古诗大全

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5、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6、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1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1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2、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13、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李咸用《大雪歌》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9、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2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1、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23、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2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25、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26、手、掌、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6带雪的爱情诗句

情诗当属纳兰性德、李清照等诗人,这里主要选取了其中一些于情于景于雪的诗句。

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 范云《别诗》

2、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满地霜华浓似雪。 — 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4、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刘禹锡《更衣曲》

5、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彭元逊《六丑·杨花》

6、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7、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8、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9、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10、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 — 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11、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 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12、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3、一朵江梅春带雪。。望断江南音信绝。 —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14、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15、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卓文君《白头吟》

1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7、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18、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9、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20、梦十里、梅花霁雪。归来也,恹恹心事,自共素娥说。—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21、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22、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3、

却月凌风度雪清。何郎高咏照花明。一枝弄碧传幽信,半额涂黄拾晚荣。

春思淡,暗香轻。江南雨冷若为情。犹胜远隔潇湘水,忽到窗前梦不成。

—— 孔榘鹧 《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24、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5、

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翠丛深窅。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幽姿谩好。

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

—— 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26、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祢,十里荼种。

—— 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27、

雪絮雕章,梅粉华妆。小芒台、榧机罗缃素,古铜蟾砚滴。

金雕琴荐,玉燕钗梁。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

—— 贺铸《画眉郎·雪絮雕章》

2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佚名《采薇 》

29、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0、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7有没有关于雪的浪漫些的诗句呢

我与雪花有个约会轻轻的,悄悄地,满天绽放;悄悄的,轻轻地,落地而逝,化为一朵晶莹的泪水。

恋雪晶莹的身躯不带一丝杂质,单纯的白色超凡脱俗,不结果的花,无色调的花,却成为我心中不离不弃的爱恋。满天雪野,我轻轻迈出一步,丑陋的脚印是那么庸俗不堪,我不忍心再一次迈步,怕玷污她洁白的圣地,于是呆呆的伫立着,看着绽放的雪花,我不由低下高昂的头:她是那样冰清玉洁,让我这个凡夫俗子只有敬畏!她正在一点一滴道破我骨子里的污浊,洗涤我那喧嚣于闹市的心。

她轻轻落在我的眼睫毛上,我不由自主的一眨眼,可又不忍心擦掉那晶莹的残泪。我喜欢这种依恋,好想好想融进雪的冬天,那令人爱怜的雪的冬天。

悲雪她好像蒙着白色面纱的女侠一样冷傲,内心却又有脆弱的情愫。伊人独行,害怕温暖,害怕触碰。

雪亦美,美亦雪,可惜,一碰就碎了,只留下带余温的眼泪。努力抽枝绽叶,只为昙花一现;自由随风翩然,只为入地而眠。

她精心修饰那透明的花瓣,又有几人留意那艺术的精魂?掠过茜纱窗下,陷于瓦缝之间,为了几秒的美丽,葬送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让人无奈又悲叹。但,只要让自己的美丽展现,毫不在意落地的破碎,粉身碎骨也不打一个颤。

呆看着漫天飞雪,一片雪花落在我的嘴唇上,泪水般咸甜。葬雪冬天是雪花绚烂的季节,当阳光来临,那是雪的坟墓。

雪在阳光下疯狂的挣扎着,抗拒着,他紧紧地攀附在刚出生的草上,想让生命灿烂的持久。阳光温暖但残酷,把在雪水里奄奄一息的雪堆,一点点吞噬,昔日光洁的雪地早已疮痍满目。

当太阳坠入西天厚厚的云层时,雪水已经不再那样干净,雪花的生命已经和泥土混为一体。接着点点霡霂从天而降,把雪的影子冲得一点不剩,雪水带着眷恋汇入江河。

春天来了,只有河流在潺潺流淌。那一年,我爱上了雪花 那是我在14岁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依然是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年,但我却和这个世界有了第一次心底的交流,让我在自然中找到了美的力量。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懒懒的躺在床上不想起床,然而窗外的一声下雪了,让我从慵懒的情绪中坐起,向外望去,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全世界已经成了一个颜色,一个个白色精灵依然在翩然而舞。

以前我看见雪,总是想着对雪人,打雪仗。然而,现在我竟然此时一点也没有想起这些,只想看着,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视觉盛宴,这个冬天也因此而美丽。

那一刻,雪花在我心里长大了。她不再像一位小女孩,她已经变成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少女。

我深深地爱上了雪花。

8谁有关于雪的诗句,浪漫点的,急用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3、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7、烟霏霏。

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0、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1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12、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1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15、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1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1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20、浮生只合尊前老。

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21、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赵嘏《喜张沨及第》2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2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王令《暑旱苦热》。

韩愈在《调张籍》中高度赞誉李白、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1

作者:韩愈

李杜文章2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3。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4!伊5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6。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7。

唯此两夫子8,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9。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10。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11。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12。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13。

全部注释

1调:调侃,调笑,戏谑。张籍(768--830),字文昌,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历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终国子司业。

2文章:此指诗篇。

3群儿:指"谤伤"李杜的人。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下详)。

4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5伊:发语词。

6徒观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

7想当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划:劈开。雷硠:山崩之声。

8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quot;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金薤:书。古有薤叶书。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琳琅:美玉石。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

9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10精诚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犹今言灵感忽至。

11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汗漫:广漠无边之处。《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织女襄:《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注:"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按:织女,谓织女星。肆,谓星宿所舍,即星次。此句夸言神游物外,连织女星的车驾都不乘坐了。意谓超越了织女星运行的范围。

12地上友:指张籍。经营:此谓构思。

13乞:此谓送给。如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颉颃:上下飞翔。上飞曰颉,下飞曰颃。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推尊李、杜的力作。前人认为李杜之后,韩愈最早将李、杜并尊,而且称誉颂扬最为有力。并认为此诗是针对当时一些人扬杜抑李或"李、杜交讥"而发。五代后晋人编撰《旧唐书》,认为元稹是"李杜优劣论"的始作俑者。宋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进一步指实韩诗所斥"群儿",是指元稹、白居易:"元稹作李杜优劣论,先杜而后李,韩退之不以为然,诗曰'李杜文章在……可笑不自量',为微之发也"。此后,人多从其说。

然事实并不尽然。其实元稹是最早对李、杜并称的人。早于韩愈此诗二十一年,即贞元十年(794),元稹作《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中已有"李杜诗篇敌"之句。贞元十四年(798)韩愈《醉留东野》诗有"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之句。但在元和八年,元稹作《唐故工部员外杜君墓系铭并序》,这是唐代唯一一篇从理论上分析杜诗出现之意义的文献,其中再次提到李、杜时,确实有所高下:"诗人已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时山东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奋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篱,况壶奥乎?"白居易作于元和十年的《与元九书》,则有李杜并讥之嫌"。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娄》、《石壕》诸章,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白氏本意是强调"唯歌生民病"的新乐府诗,并非全面贬低李杜。但"谤伤"之嫌确亦难免。

韩愈此诗极全力宏扬李杜,其所谓"群儿"、"谤伤"等语,亦必有所指。钱仲联《集释》补释云:"籍虽隶韩门,然其乐府诗体近元、白而不近韩,故白亟称之。元、白持论,当为籍所可,故昌黎为此诗以启发之欤?"

不论此诗写作起因如何,其艺术成就确可称道。此诗力大思雄,纵横恣肆,颇有李白浪漫风格,其想像、夸张、比喻皆新奇有趣,然而又非常恰当,足见大家风范。朱彝尊《批韩诗》曰:"议论诗,又别是一调,以苍老胜,他人无此胆。"《唐宋诗举要》引吴闿生语:"雄奇伟岸,亦有光焰万丈之观。"韩诗造语新奇历来受人称誉,赵翼《瓯北诗话》云:"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如……昌黎之'巨刃磨天扬'、'乾坤摆雷硠'等句,实足惊心动魄,然全力搏兔之状人皆见之"。《岘佣说诗》:"奇杰之语,戛戛独造"。韩愈《荐士》评孟郊诗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此语常被后人用来评价韩愈本人的诗。

1、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吴融《华清宫》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4、江天暝色伤心目。冻鹊争投林下竹。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曾觌《玉楼春》

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其一》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其三》

7、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张孜《雪诗》

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1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1、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白居易《风雪中作》

1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一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朱世英)

赏析二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

诗人的想象是奇特的、与众不同的。例如音乐引动鱼鸟,前人也曾写过,《列子》一书说:“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这种描写还是一种常规的思维轨迹。然而,李贺却是写“老鱼”写“ 瘦蛟”,这样的艺术形象就十分奇异了。又如,诗中写到“ 教神妪”,如按一般思维程式,就会说李凭的技艺高超,是神女所传授的,这样的说法就已经是夸张了,这样的描写很多,不用例举。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奏,这就不同寻常。再如,白居易写乐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这样描写思维轨迹是一般读者能把握的;但李贺却说乐声把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引出一天秋雨 ,这样的写法就新颖了。此外,芙蓉哭泣、香兰笑,这样的描写也不一般。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李贺想象奇异,描绘意象新奇的艺术特色。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幻想、联想,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跳跃性。这首诗诗人的思维活动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他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样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的意境内蕴丰富,变幻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的意境具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神异的美,奇特的美,流动摇曳之美,这就是李贺这首诗具有的艺术美感。

赏析三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听李凭演奏箜篌曲后所写下的感想,是一首表现音乐美的诗。箜篌(又称“坎侯”或“空侯”)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竖箜篌可能是古代埃及和希腊竖琴的前身,东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原地区,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李凭弹的就是二十三弦的竖箜篌。所谓“引”,原指古代一种乐曲的形式或体裁,略近于“引子”、“序曲”或“序奏”。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唐代弹奏箜篌的高手,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李供奉”的宫廷乐师李凭,与李贺同时的一些诗人如杨巨源(曾写《听李凭谈箜篌二首》)、顾况(曾写《李供奉谈箜篌歌》)都曾赞美过他的高超技艺,但只有李贺这首诗写得最为出色,可以说是古典诗歌中以诗喻乐的又一绝唱!

唐诗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杰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就是其中最卓绝的篇章。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这评价是不错的,唯“摹写”一词有待辨析:用它来评白居易和韩愈的上述两首诗,大体上是可以的,因为他们都是对音乐形象作现实主义的描摹和比拟,例如白居易写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切切嘈嘈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低滑,幽咽流泉水下滩”。再如韩愈把琴声比做“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在表现手法上也与白居易的相类,都是用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和物象来比拟乐声的。这些诗句的确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句。

但是,用这种手法来表现音乐时,也难免其局限因为就音乐本身来说,它是一种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它不是以具体地“摹写”生活为其特长,而是以一定的声音的有规律的运动(节奏、旋律、和声、高低、快慢、强弱)来比拟(而不是“摹写”)人的情感为特征的。因此,用语言(诗或散文)对音乐加以描绘时,对其加以具体的摹写和比拟,是一种通常的办法,然而它毕竟不象浪漫主义那样可以通过更加奇特的想象和幻想式的比拟来抒发更为强烈、微妙而色层又极为丰富的心情。

李贺的这首诗主要就是以浪漫主义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历来的注家和评论者,一般都指出了李贺在这首诗中善于活用、暗用神话典故,并着重从音乐效果上表现了一种神奇的想象,这固然不错;但似乎还没有注意到:李贺的这首诗本身就是他自己独创的一篇瑰丽的音乐神话,一幅诱人的写意诗画,一曲色彩斑烂的交响音画!阳刚阴柔的美学范畴,在这里似乎都不足以范围它的特色。这首诗创造了一种神奇美。人们只要一步入这瑰奇的交响音画的境界,就不能不在这从未领略过的神奇美面前发出惊赞!你听,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国内第一流的箜篌演奏家正在表演他的绝技,从那箜篌弦上流出的乐音,就象令人欣慰的空谷佳音,是如此的美妙动人。更奇妙的是,这乐曲的嘹亮音色,仿佛才从长安城中飞向了空山峡谷,又一下子从这山谷中飞上了高高的天空,结果竟使那飞动的秋云也凝而不流、颓然下顾,驻足聆听,这真真是“响遏行云”啊!这里的“响”,主要指音乐的魅力。你听,这奇妙的乐曲忽而又变得低沉,凄惋了,它那如泣如诉的声调,竟使原来舜的两个妃子、后来成为湘江女神的娥皇、女英也被这悲怆的乐声感动得泣啜不已!或许,这凄楚动人的旋律,本来就是“江娥”在秋夜寒空中的哀怜吧?那静绿的九嶷山,不知又要洒满她们多少深情的泪花?那早已斑斑点点的湘妃竹,因了这如泣如诉的音乐,因了这不断洒下的斑斑血泪,也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采吧?然而,究竟是那哀吟低诉的箜篌引起了江娥的哭声呢,还是这乐曲就象她们的悲泣,就象这两位女神滴落在斑竹上的贞洁晶莹的泪珠?或者竟是李凭在为湘娥的吟哦伴奏?……这一切,我们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和李贺这位以想象奇特著称的诗人一起去遨游这交响音画的神奇境界!面对这美妙神奇的音乐,就连那传说中特别擅长于鼓瑟的“素女”也自叹弗如,连连发出悲愁的叹息。

《李凭箜篌引》一开篇就写出了音乐的神奇美;然而,神奇美却并不等于一味的神奇。如果艺术作品的内容与人的生活和人的感情极少联系,那么这种神奇又有谁能理解呢?李贺虽然是一位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两脚仍踏在现实的土地上,并且是懂得艺术上虚实显隐的辩证关系的。以这首诗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结构层次。开头四句是一段,其中虽然交待了事由、时间和地点,但并非纯粹实写,而是有实有虚,并且重点在虚,即通过奇特的幻想写出了乐曲的动天地泣鬼神的惊人景象;接下来四句可以看作这首诗的第二个结构层次(如果以诗的感情节奏来划分,第二个大段应到“石破天惊”句为止),它侧重于实写,但仍是虚实结合。从“昆山玉碎凤凰叫”开始,分别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那乐曲的美妙,即从听觉上、视觉上、嗅觉上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采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玉碎”用以比拟乐声的清脆悦耳;“凤凰叫”则更进一层,于清脆之外更显得清亮、高雅。人们未必都有机会听过玉碎时的音响,更不可能听到凤凰的叫声;然而,人们在大自然中和日常生活中却可能有过类似的经验。这些潜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听觉表象,由诗句引发而顿时活跃起来,它们似乎就是从李凭所弹奏的箜篌曲中流出的美妙旋律……。如果说,这一句主要从声音上来作摹拟,即以声喻乐,那么下一句“芙蓉泣露香兰笑”则进一步从物象上和情感上来作比拟。那曲尽其妙的箜篌声,其凄惋动人,有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诉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忽而,乐曲中又仿佛响起了一阵阵欢愉的笑声,这大概是秋之骄子——那高雅不凡的幽兰吧?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悦,那么美好,笑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这些花花草草是这样多情,有如嫣然含笑的少女。在这里,香草美人既合而为一,又恍忽交错,有如**中一个个迭印的画面,又象由万花筒中幻化开来的一幅幅奇异景象,一个接着一个地从那乐曲声中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为这首交响音画增添了如此美丽的色调,把本来只能提供微弱视觉形象的音乐变得这般绚丽多姿!并且,诗人在这里不仅把听觉形象变成了视觉形象,同时又在这听觉和视觉形象中给了我们以嗅觉和温度的感触;在那神奇的音乐声中,不仅有一缕幽香溢出,更使气温也絪缊上升,以致清秋寒夜中长安城(城中有十二个城门)的“冷光”也为之消融!——“十二门前融冷光”,这句诗很好地概括了乐曲在这时所造成的热烈气氛,使我们觉得周围真仿佛洋溢着一股春天般的暖意!作者在通过语言来再现音乐的奇妙效果时很注意艺术“通感”的运用,使音响、色彩、芬芳与优美的情态融为一体,从而使人们从听觉而及于视觉、嗅觉以至于温觉和运动觉……并且使多种感觉互相交通,这样就造成了一幅五音缭绕、色彩斑烂、情态生动的交响音画,给人一种“百感交集”的特殊审美效果!

常言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刘勰就曾感慨地说过:“得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但音乐家李凭总算遇到了李贺这样的“知音”;诗人不但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更有一支把音乐美转化为诗美的神笔!这的确是李凭的幸运。然而,在当时真正能够欣赏李凭绝技的人,恐怕也正象能够赏识李贺的人一样稀少吧?深受压抑的心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可能正是形成李贺这位浪漫主义诗人奇峭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诗的最后六句是全诗的第三个结构段。诗人在前面四句较现实的描写之后,忽然又随着那美妙的乐曲,让自己的想象飞向了更加神奇的境界,那奇妙的音乐这时竟穿过天空中的凝聚的乌云,直上九霄,致使女娲娘娘当年采用五色石补过的那块天壁也为之震撼破裂,终于“石破天惊”,秋雨大作了!这音乐的伟力是何等的强大啊!把音乐的感染力描写到这样神奇,达到了这样“异想天开”的地步,真可以说是“笔补造化天无功”了!在这样奇特的想象面前,我们能不发出由衷的惊赞么?诗写到这里,似乎已经登峰造极,难以为继了,谁知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又把我们从九天之上引入深山大泽之中,“梦入神山教神妪”——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凭正在云雾缥缈的海上仙山中向神仙传授他的绝技,那位传说中最善于弹箜篌的年老的女神成夫人也不得不为李凭的绝技所倾倒,竟情不自禁地合着乐曲的节拍跳起舞来;甚至连江河海湖中的鱼龙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也乐不可支,以致它们当中的那些“老鱼瘦蛟”都不顾自己的年迈体弱,也随着这优美的乐曲在水波中翩翩起舞了!这是何等奇特的景象啊!或许,这本来就是从李凭那支单纯的弦乐器中幻化出来的一幅水光波影,龙腾鱼跃的图画吧?或许,这一切也并非纯粹的神话和幻想;现代科学不是已经证实了吗?优美和谐的轻音乐不但有益人的身心,而且真的可以使母鸡多下蛋,西红柿多结果,连那俏皮的海豚,有时也会在音乐声中不停地跳跃嬉戏……然而,正当我们神往于这美丽的遐想,这音乐与人和大自然关系的无穷奥妙,想要在这里流连一下之时,诗人突然又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加想象不到的世界。这神妙无穷、无远弗届的音乐,忽然又从深山大泽中一跃而起,直上兰天,带着我们一起飞向了那皎洁如琼楼玉宇般的月宫神殿,让我们看到了在月中伐桂的吴刚(即“吴质”),居然也被这奇异的音乐弄得如醉如痴了!——在“吴质不眠依桂树”这个罕见的奇句中,诗人那非凡的想象真是愈飞愈高,愈高愈险,愈险愈奇!你看,这神奇的音乐竟使吴刚也中断了他那永不休止的劳作,甘冒遭受天廷的严厉惩罚,索兴扔下了手中的斧头,靠在那棵巨大的桂树上出神地欣赏起来了!这时夜色已经深沉,寒雾从月空降下,那萧瑟的金风又把这寒雾斜吹进树荫之中,淋湿了吴刚的衣襟,淋湿了干燥的月面,整个月宫都披上了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然而,这位神仙中的苦役犯在这时早已忘掉了周围世界的一切,忘掉了疲劳,忘掉了睡眠,也忘掉了天界对他的不公正的待遇,完全浸沉到李凭那美妙神奇的乐曲声中去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活用典故而又自铸伟辞。李贺在这首诗中用典时不仅十分灵活,而且更把它们几乎不见痕迹地熔铸在自己独造的奇峭词句和形象之中。本来,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音乐的神话传说,诸如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或师旷鼓琴“大雨随之”等等,但这些神话传说都显得比较原始而简略,主要是从效果上来夸张音乐的神奇,往往缺少生动具体的形象;李贺则根据众多的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诗人以这种手法,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类似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艺术幻觉”的真实之中,其实这也跟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十分重视的艺术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有相通之处,正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离形得似”的艺术境界中,我们获得了一种类似康德所说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得以和谐合作与自由运动的快感。你看,诗人写李凭弹奏的乐曲,不论是“江娥啼竹素女愁”,也不论是凤凰叫,香兰笑,融冷光,动紫皇,舞鱼龙,逗秋雨,吴质不眠等等,这些情景,意象,如前所说,无不具有双重的或多重的含义,并不只是单纯从效果上来表现音乐。清人王琦就因为不太懂得这种“似景似情,似虚似实”、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的艺术辩证法的奥妙,把这首诗的几乎每句都当成了“显然明白之辞”,他自然就难以把握这首浪漫主义音乐诗的美学特征了。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①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 (816)因受谗言被降为右庶子以后。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李贺有《听颖师弹琴歌》记其事。 ②相尔汝:关系亲密,互称尔、汝。 ③未省(音醒):不懂。丝篁:丝、竹,即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④冰炭置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诗歌一开头即紧扣“听弹琴”展现音乐境界。前两句写琴声细柔宛转,仿佛小儿女切切私语,谈情说怨。三、四句写琴声骤变昂扬,有如勇士冲锋陷阵,杀声震宇。五、六句写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七、八句形容在一片和声泛音中主调高扬,恰似百鸟喧啾声中忽有凤凰朗吟。九、十句摹写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以上十句,连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把飘忽多变的乐声转化为绘神绘色的视觉形象,并且准确地表现了乐曲蕴含的情境。诗人在运用不同比喻时还善于配合相适应的语音,更强化了摹声传情的效果。例如前两句比以儿女之情,十个宇除“相”字外,没有开口呼,语音轻柔细碎,与儿女私语的情境契合。三、四句拟以英雄气概,便以开口呼“划”字领起,用洪声韵“昂”、“扬”作韵脚,中间也多用高亢的语音,恰切地传达出昂扬奋进的情境。以下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既对复杂多变的琴声起恻面烘托作用,又含蓄地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共呜,加强了全诗的抒情性。听琴而“起坐在一旁”——忽而站起,忽而坐下,又忽而站起,——顾不得对“一旁”的弹琴者有无干扰;仅五个字,便以形传神,通过听琴者情感波涛的剧烈变化,烘托了琴声的波澜叠起、变态百出。写琴声由高滑低而用“跻攀分寸不得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的比喻,并且“推手遽止之”,不让颖师再弹下去,而他的反应是“湿衣泪滂滂”,表明正是这种情境触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 (816)因受谗言被降为右庶子以后。仕途“跻攀”,“分寸”之升,已极艰辛,而一旦“失势”,即“一落千丈”。由琴声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原是很自然的。

石鼓歌原文: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㧑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歌翻译及注释

翻译 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当撞磨。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像隶书蝌文自成一格。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像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柯交错。苍劲钩连像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像织梭化龙九鼎沦没。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像取星宿却漏羲娥。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著元和。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磋。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六年来向西遥望我空叹吟哦!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哎呀我的意愿大概会是白说!

注释 1张生:据《全 唐诗 》校「生即籍」,可知此指张籍。石鼓文:这是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文字。2少陵:指杜甫。谪仙:指李白。3才薄:是说自己的才力薄弱,不能像杜甫李白他们那样,有纵横驰骋的诗笔。将奈石鼓何:是说像我这样才力薄弱的人,将怎能作好这石鼓歌呢?4周纲;周朝的纲纪法度,亦即政治秩序。陵迟:衰落、衰败。四海沸:指天下动荡不安。5宣王:周宣王,姓姬名靖,周厉王的儿子,旧时被认为是周朝的中兴之主。挥天戈:指周宣王对淮夷、西戎、狁等用兵的事。6明堂:天子颁布政教,朝见诸侯,举行祭祀的地方。7剑佩鸣相磨:是说到天子明堂来朝贺的诸侯很多,以致彼此佩带的刀剑互相磨擦而发出声响。8蒐(sōu):春天打猎。岐阳:指歧山的南面。山南为阳。蒐于歧阳:是说周宣王在一个春天里于歧山南面打猎。9遮罗:拦捕。这句是说,广阔的猎场里的禽兽都将被拦捕了来。10镌(juān)功:指将功业刻在石鼓上。镌、勒,都是刻的意思。成,成就,与「功」同义。告万世:即告示后代于万世。11隳(huī):毁坏。嵯峨(cuoe);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是指高山。这句是说,为了制作石鼓而开山凿石。12从臣:指随从周宣王的臣子。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13撰刻:指撰写文字刻于石鼓之上。山啊:泛指山陵。14日灸(jiǔ):日晒。15烦:劳。㧑(huī):同「挥」。呵:喝叱。连上两句是说,这石鼓经受聘发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这样安然无恙;那是有劳鬼神的护持,不让它们遭到伤害。16公:张生,指张籍。纸本: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文字纸本。17讹:错误。这句是说,拓印下来的文本极为完整,不有丝毫的差错。18辞严义密:指拓本的文字庄严,义理精密。19不类:不像。隶:隶书,古代的一种书写文字。蝌:蝌蚪文,周时所用文字,因其头大尾小,形似蝌蚪文。石鼓文的文字当为籀文,即大篆。20缺画:是说石鼓上的文字因年深日久,不可避免会有向导笔漏画的。21蛟:蛟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鼍(tuo):鼍龙,俗称猪婆龙,是鳄鱼的一种。这里的蛟鼍即蛟龙,因押韵,故改龙为鼍。这句是说,石鼓文上那些向导笔漏画的地方,像是快剑把活生生的蛟龙斫断了一样。这是极力形容古代文字形体气势的生动有力。22翔、翥(zhu):都是飞的意思。23珊瑚树:因珊瑚形状像树枝,故称珊瑚碧树。连上两句是说,石鼓上的文字像是仙人乘着鸾凤翩翩而下,又像是珊瑚碧树似的枝柯扶疏。这都是极办形容石鼓文的体势飞动和笔锋奇丽。24金绳铁索:比喻石鼓文的笔锋奇劲如金绳铁索一般。锁纽:比喻石鼓文的的结体如锁纽般的钩连。25古鼎跃水:相传周显王四十二所,九鼎没于四水,秦始皇时派人入水不得。龙腾梭:《晋书·陶侃传》:「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这句是形容石鼓文字体的变化莫测。26陋儒:见识短浅的儒生,指当时采风编诗者。诗:指《诗经》。27二雅:指《诗经》的《大雅》和《小雅》。褊(biǎn)迫:局促。委蛇(wēituo):宽大从容的样子。这句是说二雅没有把石鼓文收进去,是由于当时采风编诗者的见识短浅。28秦:秦国,今陕西一带,即石鼓所在的地方。石鼓于唐初在天兴(今陕西省宝鸡市)三畦原出土。29掎摭(jǐzhi):采取。遗:丢了。羲:羲和,为日驾车的人,这里代指日。娥:嫦娥,这里指月。连上两句是说,孔子西行没有到过秦国,结果编诗未收石鼓文,那就像是拾了星星,却等待以了太阳和月亮。30好古:爱好古代文化。生苦晚:苦于出生太晚。31此;指石鼓文。双滂沱:指眼泪和鼻涕一同流出。意即令人无限感伤而泪如雨下了。32蒙:蒙受。博士:官名。唐时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并为教授之官。33其年:那一年,即韩愈自江陵法曹参军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的元和元年(806年)。34故人:不详。从军在右辅:《三辅黄图》:「太初元年(前104年)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右辅,即右扶风,为凤翔府。韩愈故人为凤翔节度府从事,所以说「从军在右辅」。35度(duo)量:计划。掘:挖。臼科:坑穴,指安放石鼓的地方。36濯冠:洗帽子,沐:洗头。浴:洗澡。这都是表示诚敬的意思。祭酒:官名。唐时为国子监的主管官。37如此:像这样的。至宝:极为贵重的宝物。38「毡包」二句:是说十只石鼓只要几匹骆驼运载就行了。39荐:进献。诸:是「之于」二字的合音,用意亦同。太庙:皇家的祠堂。郜(gao)鼎:郜国所造的鼎。《左传·桓公二年》;「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郜国在今山东省城武县。40光价:光荣的声价。连上两句是说,把石鼓荐之于太庙和郜鼎并比,那声价何止超过百倍呢?41圣恩:皇恩。太学:指国子监。42诸生:指在太学进修的学生。切磋:指对学问的钻研,这里是指对石鼓的钻研。43观经鸿都: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置鸿门学士。鸿都门为藏书的处所。又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并刻石碑,立于太学门外,即熹平石经。从此,每天前来观看和摹写的人很多,十分拥挤,阻塞街道。填咽(ye):阻塞,形容人多拥挤。44坐:即将。坐见:即将看到。45剜(wān):刀挖。剔:剔除。节角,指石鼓文字笔画的棱角。46安置妥帖:安放妥当。不颇(pō):不偏斜。47檐:屋檐。深檐,也是「大厦」的意思。覆:遮盖。48期无佗(tuo):希望石鼓没有任何的损坏。无佗,同「无他」。49中朝:即朝中,朝廷里。老于事:实指老于世故,即办事拖沓、保守的意思。50肯:岂肯。感激;感动激发。徒:只。媕婀(ān』ē):无主见的意思。51敲火:指牧童无知,随便在石鼓上敲击时爆出火星,有损石鼓。砺;磨擦。52着手:同「着手」,即用手。摩挲(suō):常指对文物古玩的抚摩,表示爱惜的意思。53销:熔化金属。铄(shuo):指金属熔化。就:趋向,归于。54六年:即元和六年(811年)。西顾:指西望石鼓所在地岐阳。岐阳即岐山南面,山在长安、洛阳西,故称「西顾」。空吟哦:空费心思的意思。55羲之:王羲之,著名书法家。俗书:沈德潜《 唐诗 别裁》:「隶书风俗通行,别于古篆,故云俗书,无贬右军意。」认为俗书是对古书而言,是时俗之俗,非俚俗之俗,不是贬意。但就韩愈对石鼓文字的无比推崇来看,王羲之的书法自然会被他认为是俗的了,实含贬意。趁姿媚:追求柔媚的姿态。56博白鹅:换白鹅。据《晋书·王羲之传》载,他很喜欢鹅,曾用「数纸」自己所写的《道德经》去换取山 士的鹅。57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汉之后诸朝。一说是秦、汉、魏、晋、元魏、齐、周、隋;又说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58收拾;指把散乱的会物收集起来。这里是指把石鼓收集起来加以保存的意思。则那(nuo):又奈何。59柄:权柄。任:用。柄任儒术:即重用儒学之士的意思。崇丘轲:尊崇孔丘、孟轲。60论列:议论,建议。61悬河:比喻有辩才,即善于辞令。《晋书·郭象传》:「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说话)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62止于此:到此为止。63其:将。蹉跎:本指岁月虚度,这里作失意解,即白费了心思。与前文的「空吟哦」意同,且相照应。

石鼓歌题解

这首诗作于元和六年(811),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保护之情。诗中所写的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为我国珍贵的古代文物。诗人以他特有的文学家、史学家的敏感,看到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学的重要意义,并奔走呼号,希望朝迁予以重视。诗中还对朝中重臣和「陋儒」们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就其诗来看,无论是赞美,还是讽刺,目的不过是强调保存和研究石鼓及石鼓文的重要意义,认为它是难得的「至宝」,应该从那荒郊野地运回,留在太学,以供「诸生讲解得切磋」,免遭日晒雨淋,童敲火牛砺角,行其「日销月铄就埋没。」因此作歌大声呼吁,希望朝廷重视,圣恩荣准。然而其中却发泄了不秒牢骚,这不仅有对「中朝大官」和「陋儒」的讽刺,连「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也表示了不满。此诗主要针对朝廷不能爱护这样极为珍贵的文物,从而发出的或许还有更为深一层的感慨。诗人在描绘石鼓文书法的妙处时,运用了多种比喻,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颇有感染力。

石鼓歌评析

 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韩氏以 为周宣王时所为。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诗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开头 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 「公从」十句是叙石鼓文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价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 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 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方今」六 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

 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訇。

石鼓歌鉴赏

 对石鼓的出土,在韩愈之前,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带过一笔,此后韦应物虽写过一首《石鼓歌》,但因缺少热情和略乏文采,恐怕在《韦苏州集》中也属下乘之作。只是他诗中「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句,倒开启了鼓属何代的千年聚讼之门。及至韩愈的这首力作问世,才使石鼓之「光价」在后人心目中大大地增强和提高了。今天上距韩愈作歌又过去一千多年,十面石鼓尽管已无完字,但仍作为一级文物陈列在故宫博物院里,这不得不归功于韩愈的呼号之力。

 开头四句明白如话,点出了写作的缘起。这四句中,「石鼓」二字凡三见,似乎平淡拖沓,其实不然。韩愈开创以文为诗的先河,不避同字且不避同式,正是古文的惯习。这里「劝」字下得十分精当,它省去了诗人几多犹豫的潜台词与推诿的闲笔墨,具有一字九鼎之效。韩愈向来自负于「金石刻画臣能为」(李商隐《韩碑》),但对此却自惭才疏,那么石鼓文的深奥难懂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周纲陵迟四海沸」到「鬼物守护烦㧑呵」为一段。前十句是诗人想像周宣王中兴王室、临御海内以及驰逐围猎、勒石铭功的图景。用了「沸」「愤」「大」「骋」「万里」「万世」等词,极状场面的壮阔和气派的雄伟。韩愈之所以承袭韦应物系年的说法,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唐朝 自安史之乱后,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外族侵凌,大臣猜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使李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落。宪宗登基后采取铲藩镇、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现了中兴之兆。诗人看到了历史的相似之处,因而在歌颂周宣王雄才大略的同时,自然融进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宪宗即位之初平定剑南节度使刘辟后,韩愈即写过一首热情洋溢的《元和圣德诗》,对嗣皇的英明果断备加赞扬。所以《石鼓歌》的这段描写正传达出了诗人切望重振颓纲以臻于尊王攘夷的郅治局面的心声。「雨淋日炙野火燎」二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把石鼓流传千年而历尽的劫难浓缩在七字之中,这是略写。诗人认为石鼓得以完好保存,如果没有鬼神呵护是不可想像的,仅此而言,石鼓本身就已是稀世珍宝,又遑论其他无算的文物价值呢。寥寥两笔便为下文的切入阐发作好了铺垫。往下十四句是专对石鼓文作具体描述的。文辞的深奥,字体的朴茂,都使「好古」的博士先生心荡神怡美不胜收。即使剥蚀斑驳,他也会忍不住地赞叹一番。在那些古拙的字迹间,诗人任凭审美意识纵情驰骋:夭娇流美的线条,多像鸾凤翔舞,云君来下;交互牵掣的点画,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丛生的龙宫水府。笔力的雄健,使他想到金绳铁索的劲挺;笔势的飞动,似乎只有用禹鼎出水龙梭离壁才能传其神韵原本静止的书迹都化成了活泼的形象,他不禁沉浸在美的超然享受之中了。美感的获得与否,取决于审美体验的深浅程度,尽管韩愈断未见过「鸾翔凤翥众仙下」,但现实生活中的百鸟和鸣和万舞翩跹却并不少见。常人或许只能以平常的语言道出,而诗人却善于用浪漫的想像把常景编织成一幅云诡波谲的图画。对于石鼓文,韩愈并没有满足于正面的描写,他痛斥陋儒,深憾孔子,无非是想获得烘云托月的效果。后人不明乎此,因而有胶柱鼓瑟的责难,如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云:「文士为文,有矜夸过实,虽韩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极道宣王之事,伟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是谓三百篇皆如星宿,独此诗如日月也。今世所传石鼓之词尚在,岂能出《吉日》《车攻》之右?安知非经圣人所删乎?」但只需看看韩诗中「读难晓」、「得切磋」之句就可知道,诗人这样说不过是艺术的夸张,所谓恨之越深,爱之越切,如此而已。这一段是全诗的精华,原因在于它驾驭形象思维,把丰富的审美感受传递给读者,使之受到强烈的感染。

 「嗟予好古生苦晚」以下直到结尾为最后一段。这段结合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既有追述,又有夹议,但更多的是流露出隐隐的惆怅和深深的惋惜。韩愈在文学上以「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进学解》)为己任,为了力矫时弊,他才主张崇古。因此他竭力称扬石鼓文,也应是这个文学宗旨的组成部分。他身居博士,「职是训诂」(《元和圣德诗》),把保护石鼓看作是应负的责任。为此,托故人度量坎坑,为安置作好了准备,又戒斋沐浴郑重其事地报告上司,本以为安置「至宝」是瞬息可办的举手之劳。然而无情的现实把他美好的愿望击得粉碎——那班尸位素餐的老爷关心的只是升官发财,他们对区区石鼓是丝毫不会「感激」(激动)的。在这里,一个「老」字生动地勾画出那种麻木不仁的昏聩神情。眼看石鼓仍继续其日销月蚀而归于沦灭的厄运,诗人真是忧思如焚。虽说目下标榜儒术,但据理力争恐怕还是于事无补,歌到这儿,韩愈不禁心灰意冷,喟然长叹。这一段写得苍凉沉郁,使人觉得诗人不仅在哀叹石鼓的不幸,而且简直是在嗟叹寒儒的卑微。为了反衬现实的荒诞,诗人还运用了两个典故,显得格外深刻而有力。第一个是蔡邕。后汉熹平四年(175年),灵帝不满于当时文字使用的混乱,特命蔡邕与堂溪典等正定六经文字,由蔡书丹上石,刻成后置于鸿都门前,每日前来观看的车辆,使街道为之阻塞。第二个是王羲之。东晋王羲之喜鹅颈之宛转,见山 士所养群鹅而爱之,道士因索写《道德经》一部,举群相赠。蔡王二人都是书圣,但前者擅隶书而后者工楷则,这两种比石鼓文晚起得多的书体尚且如此风光,那么当局的冷落石鼓,到底于心何忍。用典之妙,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这首长诗一韵到底,如长河直贯而下,波澜老成。诗中又多用响字虚词,铿锵激越,朗吟上口,便觉有一股郁勃之气喷薄于字里行间。如果用「驱驾气势,若掀雷走电,撑决于天地之垠」(辛文房《唐才子传·韩愈》)的赞语来评价这首歌行,自然会觉得绝非虚誉。

石鼓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石鼓文系中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韩愈以为周宣王时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初唐时,石鼓出土于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出土这一事件如发生在现代,必会惊传为「考古新发现」而震动中外,但是那时却不可思议地有些萧然。因为在朝廷眼中,它们不过是几块长满苔藓的破烂玩意,因此其遭遇自难与郡国之所出鼎彝相提并论了。韩愈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写下长诗《石鼓歌》。 诗词作品: 石鼓歌 诗词作者: 唐代 韩愈 诗词归类: 唐诗三百首、题咏

1 关于赞美别人浪漫的诗句

关于赞美别人浪漫的诗句 1赞美别人的诗句

诗歌一:赞美人 冰清玉洁似情操,花容月貌美人蕉。

风情万种在吹箫,看似西施笑似昭。诗歌二:美人 冰肌玉骨锁魂萦,秀眉欲笑还如颦。

红妆淡抹花容映,云鬓三千如瀑淋。纤指如兰柔盈盈,媚首娇唱暮江吟。

孤芳自赏花黄镜,凝眸似水浅笑盈。诗歌三:美人吟 飞鸟在枝头喑哑 落花似春雨纷纷下 残香满华发 玉指将碧水轻撩 素裙于风中飘摇 浅笑多妖娆 红尘风景如梦更似画 且笑看他各领风骚 但求佳人入怀抱 跨越千年桥 羡煞他人我逍遥?诗歌四:燕明妃美人浴 夜灯初上 四面一片华光 火红的蜡烛扑簌着荣光 燕明妃退下身上的华装 浴池的花瓣相互交叠着 弥漫着醉人的芬芳 浴水冒出蒸腾的气息 侍女们端着银盘 站在浴池两旁 她眼神迷离 一滴汗水滑落在额头上 退掉肩上的红纱 露出雪白的臂膀 那柔软的手腕 翘着玉管般的纤指 胸前澎湃的双乳 在这蒸腾的气息下 起伏着汹涌的波动 那红润的脸庞 纤孔中微露芬香 白皙的玉足 踏入浴池的台阶上 慢慢的 进入到浴池的中央 那柔软的双手 轻揉在肩膀上 那乌黑漫长的秀发 已经湿落在胸前的玉乳上 捧一缕池水 轻打在脸庞上 放下身姿 仰卧在水中央 她遣卷的一翻身 激起一阵花浪 从水池花瓣中冲破 吸入到醉意的沁香 芳华绝代俏佳人 花浴容颜摄心魂 新纯无瑕耀人目 隽永温存胜余晖 美人浴 情难述 最美的心动 永远难于言表 她披上华装 照耀着铜镜 为美丽的容颜喜悦 为莫名的心潮哀怨 流光易逝 难在今朝 诗歌五:美人妆 岁月催人忧红颜,薄施粉黛妙龄间。

朱唇一点香飘逸,星耀微波江山远。诗歌六:美人 无雪遂迎春,更有梅花沉;江南江北情,都作满霜痕。

月满阑珊浮华冷,光阴流觞何处安;低吟一曲相思乐,来去浮萍影何残;千回百转愁寸肠,都付萧何轮回转;情缘究竟哪般猜,危楼高歌一长叹。魅影婷婷影魅,流萤层层盈流,冬季处处寂寞冬,釉色沉沉色忧。

羞来醉醉来羞,柔情似水轻揉,皱水涟漪水长皱,梦还潇潇还梦。悲情难诉,人前人后,黯淡阳关,不为谁愁,登临高楼,总月下,望穿水泓,忍寒宵,度日如秋,今番又是,回梦。

往事如烟,纠葛种种,此言难续,漏声重重,帷帘缠卷,恨离别,一盏君颜,怎相念,花中悠然,佳人有约,难眠。今朝怎不醉,满城风雪,为谁?音尘如梦,雁声断,泣谁?最无奈,此生终老,知谁?烛泪千行,我更伤怀,路远悲歌,春迟暮暮,总是许多愁,随江流,为君念念,痴种。

诗歌七:美人吟 吴宫难禁亡国恨,君恩不及范郎情。一朝铅华洗尽去,浣纱溪上鸳鸯锦。

焚香拜月叹伶仃,欢笑辗转却浮萍。烽火争霸男儿事,偏教红颜负骂名。

胡马潇潇孤雁鸣,一曲琵琶泪满襟。西出阳关故人远,汉王相思也栏凭。

剑门关头狼烟起,马嵬婆前红颜劫。雄霸天下又如何?难救佳人命归西!诗歌八:美人珊珊 美人珊珊 汤山在烟雨中回眸 钟情于你的温柔 滋兰在清风处幽幽 描摹着你的清秀 蛩音细细在岸上拂不去 青丝恋恋在江南带不走 三世前,你是国风中的那一首 千年后,你是芳菲处的烂漫歌 岁月是最合律的平仄 相遇前曾有多少错过 我还有一盅窖藏的月色 且为小城中的故人举杯 祝酒词悄悄 因为有些美好 已被时光大声歌颂 而我只是模仿者 在夜色中的黄金时代里 模仿着哭也模仿着笑 在翻阅西厢的日子里 有一种美丽已经定格 喧嚣就由他喧嚣 冷漠就由他冷漠 你率真也洒脱 在质疑和赞美声中 缓筑着自己的城郭 不大不小 只装着自己的城郭 而我们刚好是邻居 也是知己 你猜我是哪一个 我知道 你是姗姗来迟的美人一个。

2夸奖别人的诗句

赞美人品质的诗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1 珞珈山下, 东海之粻钉纲固蕺改告爽梗鲸滨,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2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3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4 青丝之间添华发, 三尺讲台荡笑声。 5 奉献几多血和汗, 不求青史留英名。

6 俯首甘为儒子牛。 7 三尺讲台,三寸舌, 三寸笔,三千桃李 ; 十年树木,十载风, 十载雨,十万栋梁 。

8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9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10 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花。

3赞美别人的诗句或语段

影动兮沉鱼落雁

口绽兮日月失光

风拂过兮兰麝溢香

环佩和鸣兮天籁绝响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年少多金、神勇威武、天下无敌、宇内第一、寂寞高手、刀枪不入、唯我独尊、玉面郎君、仁者无敌、勇者无惧、金刚不坏、英明神武、侠义非凡、义薄云天、古往今来、无与伦比、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待友热情、对敌冷酷、无所不为、对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两肋插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慷慨大方、头脑精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百折不饶、百打不死、侠中豪杰、人中龙凤、有情有义、有胆有色、举世无双、既酷又帅、人之表率、诚实可信、谈吐大方、风度翩翩、气势凌人、气质高贵、单身贵族、貌赛潘安、智胜孔明、勇比子龙、义超关羽、巧越鲁班、至尊至圣、至高无上、华丽绚烂、英勇无比、道德榜样、千杯不醉、坐怀不乱、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傲视众生、世外高人、光明磊落、公正无私、震古烁今,第一大英雄大豪杰大侠客大宗师,急如风、静如林、掠如火、不动如山,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 绰号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玉面小飞龙,侠义与仁义的化身

4赞颂别人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5赞美人的诗句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 · 杜牧《清明》

6关于赞美他人的诗句有木有

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的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的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弗?培根

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滞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进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布鲁诺

精神上的任何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应的运动来改善一样。-----弗?培根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的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勇于求知的人决不至于空闲无事……我以观察为生,白天所见、所闻、所注意的一切,晚上一一记录下来,什么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都使我惊讶。 -----孟德斯鸠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精神的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不致空虚。 ------达?芬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

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李惺(清代作家

)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还要更多可以发到你邮箱

7关于赞赏朋友的句子

朋友就是悲伤时可以倾诉的对象,

朋友就是希望分享快乐的同伴,

朋友就是愤怒时的出气筒,

朋友就是自己永远也不想摆脱的人,

朋友是一面镜子,永远能照出最真实的你,

朋友是救命稻草,永远在你最需要时出现,

朋友是人生旅途的驿站,供你休憩,

朋友是可以停泊的港湾,任你停泊,

朋友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一种资源,

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朋友是不可再生资源,珍惜朋友,友谊长存~

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

但一定知心,

不一定形影不离,

但一定心心相惜 ,

不一定锦尚添花,

但一定雪中送炭,

不一定常常联络,

但一定放在心上~

朋友的10种定义

1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

人人都会有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

彼此要好的人

友情是一种

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

最平凡的感情

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

最永恒的情感

人人都离不开友情

你可以没有爱情

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

一旦没有了友情

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

就死水一潭

友情无处不在,她伴随你左右

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渡一生

2朋友是一种相遇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

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

朋友能够彼此遇到

能够走到一起

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

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

在人来人往

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

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

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

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

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

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8欣赏赞美他人的词句

美女的: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战国 楚 宋玉《招魂》 体若游龙,袖如素霓。汉 傅毅《舞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 李延年《歌一首》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唐 王昌龄《西宫秋怨》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唐 李白《西施》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唐 李白《越女词五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唐 白居易《长恨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 杜甫《丽人行》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 杜牧《赠别二首》 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奇花红间紫。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清平调 作者: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宸旦香火钱]咏美人十首 咏卫子夫 帝王游兴离未央, 歌女抚弦赛雪霜。 丹凤流波千般色, 柳叶送娇一庭芳。

带愁细细击破阵, 含怨脉脉奏清商, 汉宫深冤不忍闻, 白绫老面鹤发苍。 咏朱姬 天生尤媚缠吕商, 不韦却将送异人。

忍辱萦绕三寸舌, 负重附依莲花心。 渐失渐迷情堕远, 微苦微酸思念深。

叛子叛情念蛮狠, 可怜惊神不成仁。 咏赵飞燕 玲珑可作掌上舞, 昭仪曳姿垂流苏。

毁誉成妖酿清恨, 中伤难防卖柳蒲。 一心只讨天子好, 全未留意合德酥。

锁漏小妹权咽深, 不堪荣华泪泣芙。 咏阴丽华 讶叹人间有此女, 立愿花烛迎美妻。

低柔淑雅厌俗事, 仰坚贤清不争辞。 丽华愈静愈明慧, 光武越观越恐迟。

罗袖金凤拥后座, 千秋美名曲江池。 咏武媚娘 利州风华冠绝代, 别过京客眉自哀。

入骨风骚纤纤身, 倾国秀色密密裁。 拔剑挺护残香火, 横器韵姿贵妃来。

孤依毅然不归路, 漫漫曾忆青灯怀。 咏李师师 衰微残花败柳巷, 织锦云罗似晚霞。

碧簪妆成坐香闺, 玉环留就透窗纱。 秀口妙歌比天仙, 娇躯曼舞斗奇葩。

靖康流落终暮老, 此曲亦可到天涯。 咏苏小小 异符跳珠西湖畔, 同心结编同心歌。

惊魂桃李未开颜, 动魄冰霜藏梨涡。 秋波横媚喜傲菊, 为生弃金伴风荷。

不守贞气唯求美, 比天骚客愧绿萝。 咏太平公主 雍容富贵方圆拘, 可怜女帝焕奇英。

千金买来承恩泽, 万里运渡滴甘霖。 莺语花香心事重, 回眸启唇衣尾轻。

若待明皇登基时, 乐得远走殷奉宾。 咏陈圆圆 邢氏小女名婉芬, 善心歌舞拨琵琶。

绕轻避重垂旖旎, 抽带解群枝婆娑。 三军哪堪卿一笑, 战马闻玉动烟罗。

寂静玉庵心灰死, 权作老庄勤踏莎。 咏柳如是 艳名赫赫扬秦淮, 愿为钱郎做布衣。

回珠流水近牡丹, 舞翠滴露红蔷薇。 亡国之奴泪洗面, 满洲之相劝不为。

沉江凄然投水去, 功名随逝一飞灰。 陌 上 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9夸奖别人有才华的诗句

1、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唐代:李白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译文

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2、寄赠薛涛

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译文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他们都自愧弗如。

3、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4、李白墓

唐代:白居易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5、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浪漫诗派是我国诗词四大流派之一这些诗色彩绚丽,既有奇幻的想象,又有奔放的笔调,融合继承了楚辞、乐府派浪漫传统,开创了奇险新创的艺术风格他们崇尚自我,注重情感流泻,发挥想象灵感古典浪漫诗派以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为代表,代表作有韩愈的《山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孟郊的《洛桥晚望》、贾岛的《剑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现代浪漫诗派代表诗人有:郭沫若、成信吾、邓均吾、闻伯奇、倪贻德、洪为法、穆木天、王独清等,代表作有郭沫若的《女神》

 《石鼓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其创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韩愈《石鼓歌》诗词鉴赏内容,仅供参考!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韵译

 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

 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当撞磨。

 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

 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

 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

 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

 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

 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象隶书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象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

 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相交错。

 苍劲钩连象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象织梭化龙九鼎沦没。

 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

 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象取星宿却漏羲娥。

 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

 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着元和,

 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

 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

 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

 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

 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蹉。

 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

 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

 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

 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

 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六年来向西遥望我空叹吟哦!

 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

 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

 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说说!

 赏析

 初唐时石鼓出土于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这一事件如发生在今天,必会惊传为“考古新发现”而震动中外,但是此时却不可思议地有些萧然。因为在朝廷眼中,它们不过是几块长满苔藓的破烂玩意,因此其遭遇自难与郡国之所出鼎彝相提并论了。就诗歌而言,韩愈之前,杜甫只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带过一笔,此后韦应物虽写过一首《石鼓歌》,但因缺少热情和略乏文采,恐怕在《韦苏州集》中也属下乘之作。只是他诗中“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句,倒开启了鼓属何代的千年聚讼之门。及至韩愈的这首力作问世,才使石鼓之“光价”在后人心目中大大地增强和提高了。今天上距韩愈作歌又过去一千多年,十面石鼓尽管已无完字,但仍作为一级文物陈列在故宫博物院里,这不得不归功于韩愈的呼号之力吧!

 开头四句明白如话,点出了写作的缘起:张籍拿着石鼓文拓片来劝我试写一首题咏诗,李杜大手笔已不在世上,这非同一般的事情叫才疏学浅的我多么难堪啊!这四句中,“石鼓”二字凡三见,似乎平淡拖沓,其实不然。韩愈开创以文为诗的先河,不避同字且不避同式,正是古文的惯习。应予注意的是,“劝”字下得十分精当,它省去了诗人几多犹豫的潜台词与推诿的闲笔墨,具有一字九鼎之效。韩愈向来自负于“金石刻画臣能为”(李商隐《韩碑》),但对此却自惭才疏,那么石鼓文的深奥难懂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周纲陵迟四海沸”到“鬼物守护烦撝呵”为一段。前十句是诗人想象周宣王中兴王室、临御海内以及驰逐围猎、勒石铭功的图景。用了“沸”“愤”“大”“骋”“万里”“万世”等词,极状场面的壮阔和气派的雄伟。韩愈之所以承袭韦应物系年的说法,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外族侵凌,大臣猜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使李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落。宪宗登基后采取铲藩镇、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现了中兴之兆。诗人看到了历史的相似之处,因而在歌颂周宣王雄才大略的同时,自然融进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宪宗即位之初平定剑南节度使刘辟后,韩愈即写过一首热情洋溢的《元和圣德诗》,对嗣皇的英明果断备加赞扬。所以《石鼓歌》的这段描写正传达出了诗人切望重振颓纲以臻于尊王攘夷的郅治局面的心声。“雨淋日炙野火燎”二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把石鼓流传千年而历尽的劫难浓缩在七字之中,这是略写。诗人认为石鼓得以完好保存,如果没有鬼神呵护是不可想象的,仅此而言,石鼓本身就已是稀世珍宝,又遑论其他无算的文物价值呢。寥寥两笔便为下文的切入阐发作好了铺垫。

 往下十四句是专对石鼓文作具体描述的。文辞的深奥,字体的朴茂,都使“好古”的博士先生心荡神怡美不胜收。即使剥蚀斑驳,他也会忍不住地赞叹一番。在那些古拙的字迹间,诗人任凭审美意识纵情驰骋:夭娇流美的线条,多象鸾凤翔舞,云君来下;交互牵掣的点画,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丛生的龙宫水府。笔力的雄健,使他想到金绳铁索的劲挺;笔势的飞动,似乎只有用禹鼎出水龙梭离壁才能传其神韵原本静止的`书迹都化成了活泼的形象,他不禁沉浸在美的超然享受之中了。美感的获得与否,取决于审美体验的深浅程度,尽管韩愈断未见过“鸾翔凤翥众仙下”,但现实生活中的百鸟和鸣和万舞翩跹却并不少见。常人或许只能以平常的语言道出,而诗人却善于用浪漫的想象把常景编织成一幅云诡波谲的图画。对于石鼓文,韩愈并没有满足于正面的描写,他痛斥陋儒,深憾孔子,无非是想获得烘云托月的效果。后人不明乎此,因而有胶柱鼓瑟的责难,如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云:“文士为文,有矜夸过实,虽韩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极道宣王之事,伟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是谓三百篇皆如星宿,独此诗如日月也。今世所传石鼓之词尚在,岂能出《吉日》《车攻》之右?安知非经圣人所删乎?”但只需看看韩诗中“读难晓”“得切磋”之句就可知道,诗人这样说不过是艺术的夸张,所谓恨之越深,爱之越切,如此而已。这一段是全诗的精华,原因在于它驾驭形象思维,把丰富的审美感受传递给读者,使之受到强烈的感染。

 “嗟予好古生苦晚”以下直到结尾为最后一段。

 这段结合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既有追述,又有夹议,但更多的是流露出隐隐的惆怅和深深的惋惜。韩愈在文学上以“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进学解》)为己任,为了力矫时弊,他才主张崇古。因此他竭力称扬石鼓文,也应是这个文学宗旨的组成部分。他身居博士,“职是训诂”(《元和圣德诗》),把保护石鼓看作是应负的责任。为此,托故人度量坎坑,为安置作好了准备,又戒斋沐浴郑重其事地报告上司,本以为安置“至宝”是瞬息可办的举手之劳。

 然而无情的现实把他美好的愿望击得粉碎——那班尸位素餐的老爷关心的只是升官发财,他们对区区石鼓是丝毫不会“感激”(激动)的!在这里,一个“老”字生动地勾画出那种麻木不仁的昏聩神情。眼看石鼓仍继续其日销月蚀而归于沦灭的厄运,诗人真是忧思如焚。虽说目下标榜儒术,但据理力争恐怕还是于事无补,歌到这儿,韩愈不禁心灰意冷,喟然长叹了!

 这一段写得苍凉沉郁,使人觉得诗人不仅在哀叹石鼓的不幸,而且简直是在嗟叹寒儒的卑微。为了反衬现实的荒诞,诗人还运用了两个典故,显得格外深刻而有力。第一个是蔡邕。后汉熹平四年,灵帝不满于当时文字使用的混乱,特命蔡邕与堂溪典等正定六经文字,由蔡书丹上石,刻成后置于鸿都门前,每日前来观看的车辆,使街道为之阻塞。第二个是王羲之。东晋王羲之喜鹅颈之宛转,见山阴道士所养群鹅而爱之,道士因索写《道德经》一部,举群相赠。蔡王二人都是书圣,但前者擅隶书而后者工楷则,这两种比石鼓文晚起得多的书体尚且如此风光,那么当局的冷落石鼓,到底于心何忍呢?用典之妙,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这首长诗一韵到底,如长河直贯而下,波澜老成。诗中又多用响字虚词,铿锵激越,朗吟上口,便觉有一股郁勃之气喷薄于字里行间。如果用“驱驾气势,若掀雷走电,撑决于天地之垠”(辛文房《唐才子传·韩愈》)的赞语来评价这首歌行,自然会觉得绝非虚誉。

 注释:

 1张生:据《全唐诗》校“生即籍”,可知此指张籍。

 2石鼓文:这是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文字。

 3少陵:指杜甫。

 4谪仙:指李白。

 5才薄:是说自己的才力薄弱,不能像杜甫李白他们那样,有纵横驰骋的诗笔。

 6将奈石鼓何:是说像我这样才力薄弱的人,将怎能作好这石鼓歌呢?

 7周纲:周朝的纲纪法度,亦即政治秩序。陵迟:衰落、衰败。

 8四海沸:指天下动荡不安。

 9宣王:周宣王,姓姬名靖,周厉王的儿子,旧时被认为是周朝的中兴之主。

 10挥天戈:指周宣王对淮夷、西戎、狁等用兵的事。

 11明堂:天子颁布政教,朝见诸侯,举行祭祀的地方。

 12剑佩鸣相磨:是说到天子明堂来朝贺的诸侯很多,以致彼此佩带的刀剑互相磨擦而发出声响。

 13蒐(sōu):春天打猎。

 14岐阳:指歧山的南面。山南为阳。蒐于歧阳:是说周宣王在一个春天里于歧山南面打猎。

 15遮罗:拦捕。这句是说,广阔的猎场里的禽兽都将被拦捕了来。

 16镌(juān)功:指将功业刻在石鼓上。镌、勒,都是刻的意思。成,成就,与“功”同义。

 17告万世:即告示后代于万世。

 18隳(huī):毁坏。嵯峨(cuóé);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是指高山。这句是说,为了制作石鼓而开山凿石。

 19从臣:指随从周宣王的臣子。

 20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

 21撰刻:指撰写文字刻于石鼓之上。山啊:泛指山陵。

 22日灸(jiǔ):日晒。

 23烦:劳。

 24撝(huī):同“挥”。

 25呵:喝叱。连上两句是说,这石鼓经受聘发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这样安然无恙;那是有劳鬼神的护持,不让它们遭到伤害。

 26公:张生,指张籍。

 27纸本: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文字纸本。

 28讹:错误。这句是说,拓印下来的文本极为完整,不有丝毫的差错。

 29辞严义密:指拓本的文字庄严,义理精密。

 30不类:不像。

 31隶:隶书,古代的一种书写文字。

 32蝌:蝌蚪文,周时所用文字,因其头大尾小,形似蝌蚪文。石鼓文的文字当为籀文,即大篆。

 33缺画:是说石鼓上的文字因年深日久,不可避免会有向导笔漏画的。

 34蛟:蛟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

 35鼍(tuó):鼍龙,俗称猪婆龙,是鳄鱼的一种。这里的蛟鼍即蛟龙,因押韵,故改龙为鼍。这句是说,石鼓文上那些向导笔漏画的地方,像是快剑把活生生的蛟龙斫断了一样。这是极力形容古代文字形体气势的生动有力。

 36翥(zhù):翔、翥(zhù),都是飞的意思。

 37珊瑚碧树:因珊瑚形状像树枝,故称珊瑚碧树。连上两句是说,石鼓上的文字像是仙人乘着鸾凤翩翩而下,又像是珊瑚碧树似的枝柯扶疏。这都是极办形容石鼓文的体势飞动和笔锋奇丽。

 38金绳铁索:比喻石鼓文的笔锋奇劲如金绳铁索一般。

 39锁纽:比喻石鼓文的的结体如锁纽般的钩连。

 40古鼎跃水:相传周显王四十二所,九鼎没于四水,秦始皇时派人入水不得。

 41龙腾梭:《晋书·陶侃传》:“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这句是形容石鼓文字体的变化莫测。

 42陋儒:见识短浅的儒生,指当时采风编诗者。

 43诗:指《诗经》。

 44二雅:指《诗经》的《大雅》和《小雅》。

 45褊(biǎn)迫:局促。

 46委蛇(wēituó):宽大从容的样子。这句是说二雅没有把石鼓文收进去,是由于当时采风编诗者的见识短浅。

 47秦:秦国,今陕西一带,即石鼓所在的地方。石鼓于唐初在天兴(今陕西省宝鸡市)三畦原出土。

 48掎摭(jǐzhí):采取。

 49遗:丢了。

 50羲:羲和,为日驾车的人,这里代指日。

 51娥:嫦娥,这里指月。连上两句是说,孔子西行没有到过秦国,结果编诗未收石鼓文,那就像是拾了星星,却等待以了太阳和月亮。

 52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53生苦晚:苦于出生太晚。

 54此:指石鼓文。

 55双滂沱:指眼泪和鼻涕一同流出。意即令人无限感伤而泪如雨下了。

 56蒙:蒙受。

 57博士:官名。唐时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并为教授之官。

 58其年:那一年,即韩愈自江陵法曹参军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的元和元年(806年)。

 59故人:不详。

 60从军在右辅:《三辅黄图》:“太初元年(前104年)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右辅,即右扶风,为凤翔府。韩愈故人为凤翔节度府从事,所以说“从军在右辅”。

 61度(duó)量:计划。

 62掘:挖。

 63臼科:坑穴,指安放石鼓的地方。

 64濯冠:洗帽子,

 65沐:洗头。

 66浴:洗澡。这都是表示诚敬的意思。

 67祭酒:官名。唐时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68如此:像这样的。

 69至宝:极为贵重的宝物。

 70“毡包”二句:是说十只石鼓只要几匹骆驼运载就行了。

 71荐:进献。

 72诸:是“之于”二字的合音,用意亦同。

 73太庙:皇家的祠堂。

 74郜(gào)鼎:郜国所造的鼎。《左传·桓公二年》;“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郜国在今山东省城武县。

 75光价:光荣的声价。连上两句是说,把石鼓荐之于太庙和郜鼎并比,那声价何止超过百倍呢?

 76圣恩:皇恩。

 77太学:指国子监。

 78诸生:指在太学进修的学生。

 79切磋:指对学问的钻研,这里是指对石鼓的钻研。

 80观经鸿都: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置鸿门学士。鸿都门为藏书的处所。又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并刻石碑,立于太学门外,即熹平石经。从此,每天前来观看和摹写的人很多,十分拥挤,阻塞街道。

 81填咽(yè):阻塞,形容人多拥挤。

 82坐:即将。坐见:即将看到。

 83剜(wān):刀挖。

 84剔:剔除。节角,指石鼓文字笔画的棱角。

 85安置妥帖:安放妥当。

 86不颇(pō):不偏斜。

 87檐:屋檐。深檐,也是“大厦”的意思。

 88覆:遮盖。

 89期无佗(tuó):希望石鼓没有任何的损坏。无佗,同“无他”。

 90中朝:即朝中,朝廷里。

 91老于事:实指老于世故,即办事拖沓、保守的意思。

 92肯:岂肯。感激;感动激发。

 93徒:只。媕婀(ān’ē):无主见的意思。

 94敲火:指牧童无知,随便在石鼓上敲击时爆出火星,有损石鼓。砺;磨擦。

 95著手:同“着手”,即用手。

 96摩挲(suō):常指对文物古玩的抚摩,表示爱惜的意思。

 97销:熔化金属。

 98铄(shuò):指金属熔化。

 99就:趋向,归于。

 100六年:即元和六年(811年)。

 101西顾:指西望石鼓所在地岐阳。岐阳即岐山南面,山在长安、洛阳西,故称“西顾”。

 102空吟哦:空费心思的意思。

 103羲之:王羲之,著名书法家。

 104俗书:沈德潜《唐诗别裁》:“隶书风俗通行,别于古篆,故云俗书,无贬右军意。”认为俗书是对古书而言,是时俗之俗,非俚俗之俗,不是贬意。但就韩愈对石鼓文字的无比推崇来看,王羲之的书法自然会被他认为是俗的了,实含贬意。

 105趁姿媚:追求柔媚的姿态。

 106博白鹅:换白鹅。据《晋书·王羲之传》载,他很喜欢鹅,曾用“数纸”自己所写的《道德经》去换取山阴道士的鹅。

 107收拾:指把散乱的会物收集起来。这里是指把石鼓收集起来加以保存的意思。

 108则那(nuò):又奈何。

 109柄:权柄。

 110任:用。柄任儒术:即重用儒学之士的意思。

 111崇丘轲:尊崇孔丘、孟轲。

 112论列:议论,建议。

 113悬河:比喻有辩才,即善于辞令。《晋书·郭象传》:“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说话)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14止于此:到此为止。

 115其:将。

 116蹉跎:本指岁月虚度,这里作失意解,即白费了心思。与前文的“空吟哦”意同,且相照应。

 作者:

 韩愈 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为时宰所构,罢为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后学,以之成名者甚众。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为诗豪放,不避粗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56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