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印象属于印象流派的。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西方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画家总是将当时的科学成就引进艺术创造之中。由于光学和色彩学研究成果问世,后来又经查理士·亨利把光和色彩直接与美学相结合。
运用到艺术法则上,这使追求创新的画家们深受影响和启发,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色组合而成。如果离开了光和色彩便没有这个世界。
“光”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色彩的媒介罢了,它本身的意义是次要的!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
日出行/日出入行原文: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日出行/日出入行翻译及注释翻译 太阳从东方升起,似从地底而来。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过天空,没入西海。自古以来,从来如此。人不是元气,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天长地久呢?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羲和呀羲和,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海的?鲁阳有什么德行,竟能挥戈驻日?这些传说逆道违天,实在是荒谬绝伦!我将要与天地合而为一,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
注释 日出入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列于《相和歌辞·相和曲》,又在卷一《郊庙歌辞》中有汉之《日出入》古辞。隈:山的曲处。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安得」句: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汩没:隐没。荒*之波:指大海。荒*:浩瀚无际貌。羲和: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人。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大块:自然天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也。」溟涬:谓元气也。同科:同类。
日出行/日出入行赏析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拟作一反其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天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诗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龙安在?」意谓: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是不能够与之同升共落的。「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藉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著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对于这一问,作者的回答是:「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著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其原因就在这首《日出入行》的最后两句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像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日出行/日出入行创作背景汉代乐府中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诗反其意而作。此诗并非凭空说理,而是有感于现实而发。《唐宋诗醇》认为此诗「似为求仙者发」,沈德潜《 唐诗 别裁》说得更为肯定:「言鲁阳挥戈之矫诬,不如委顺造化之自然也,总见学仙之谬。」 诗词作品: 日出行╱日出入行 诗词作者: 唐代 李白 诗词归类: 叙事、抒情、说理
“听话”还是“不听话”,出自你内心的裁断 谈及“听话”,我想古人是最“听话”的。要想做官,先要会写“听话”的八股文,写不听话的文章随时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在历史的洪流中读破万卷书,只为顺应皇帝的心意,只为“听话”二字。 但要说古人全是听话的,这又不免有些以偏概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不识时务的不听话者。就说柳永吧,慢词专家,也曾想谋求一官半职,可他倜傥不羁的性格让他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汝自去浅斟低唱,要功名何用?且去填词。”皇帝寥寥数语便断送了柳七为官作宦的“锦绣前程”。这次,这个不听话的柳永听话了,他不再汲汲于功名,而是留连于秦楼楚馆,虽一生穷愁潦倒,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百三十多首彪炳千古的词章。 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的李白,他也曾经为自己的仕途而慨叹。但他让高力士脱靴,贵妃磨墨……这些不甚“听话”的事,让这位自诩“酒中仙”的李诗仙最终逃脱不了“赐金放还”的命运。但正是他的“不听话”,才让后人感受到了那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的大唐诗风。 谈到这里,你或许会问:一切俱往矣,当今之世,当“听话”否? 著名的剧作家曹禺先生曾是一位绝人,他做学生时就写出了巨著《雷雨》,此后一发不可收,《日出》《原野》等力作一次又一次震撼文坛,在舞台上久演不衰。但这位才情毕露的绝人自从进入新时期便鲜有新作,何以至此?据说是新社会里变得“听话”了。 海归王小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不听话”是出了名的,他的那股不听话的劲头也使得他的文章别具一格,具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黄金时代》等作品使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你或许会问:照你这么说,只要是写作,就得不听话吗?这不是明摆着教人抬杠吗? 其实,没有绝对的听话与不听话,真正需要的是对你听来的“话”要有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真理。当听则听,不当听则须毫不犹豫地拒绝。换句话说,是否应该听话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文学是自由的,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自由奔放的心灵留给人间的自信的微笑。文学上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历史上的一些性情奔放的文人大多被贬,但也正是这种自由地拥有自己好恶的人,才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不羁,才会吟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的凄婉动人,才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寻…… 也许你会笑问:你说了这么多,我该不该相信你?我该不该听你的话? 我也会笑答:你需要自己去判断,因为你是自由的! 评点:文章通过古今著名文学家成功与失败的事例的对比,证明了这样的观点:不盲目“听话”,往往会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一味地循规蹈矩,则极有可能一事无成。但文章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不是一味地要求人们拒绝“听话”,而是“对你听来的‘话’要有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过程,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真理。当听则听,不当听者则须毫不犹豫地拒绝。”这就使得文章观点更为辩证客观。文章结尾既照应题目,又不失幽默,意味深长。 |
这是一道“材料”加“话题”的作文题。在这类作文题中,材料是话题的由来,话题是材料的概括。材料中的曹禺先生有过年轻时的辉煌,也有过中年之后的平庸(其实这种情况在郭沫若、茅盾等一批身历两个时代的作家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根据曹禺先生自己的评价,平庸的原因一是写作之外的杂物缠身,更重要的是缺乏独立思考一一“太听话了”。曹禺所谓的“听话”,其实质就是凡事不作独立思考,一切唯命是从,失去了独立的意识和人格。一个人一旦失去独立的人格,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变得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被动地随着时代的浪潮沉浮。艺术制作是一项需要独立思考的富于制造性的工作,艺术家一旦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一切听命于人,就算“强挤”出一些“作品”,也往往多是些用以图解某种观念,政集的应时应景之作,毫无生命力。 艺术制造如此,其他行业亦然。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应当成为文化、教育界人士,而且应成为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做人有了独立思考,才能够不俯仰随惜,才能够做到独立不羁,才会有独立的人格。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被师长教育的一句话就是“听话”,“听话”从正面来看,意味着不违反纪律,不违背家长老师的意愿,怛它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因为“听话”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顺从,俯首帖耳,唯唯诺诺,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下长大的燕子,要想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在太难了。 本文可写成记叙文,以小说的形式,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听话”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宠,不“听话”者如何碰壁;也可以写“听话”者表面的风光和内心的屈辱,一时的风光和一生的屈辱;当然也可以写“听话”者充斥于我们这个社会所造成的悲剧。 如果写议论文,则要针对“听话”做辩证分析,观点和语言要力戒偏激,要站在时代精神的角度从教育制度,用人机制,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中国有着数千年封建专制的传统,也有着前仆后继的反封建的斗士,所以要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中寻找到有关“听话”的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但要记住,论据只是你立论的依据,不是你文章的全部,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出现以叙代议,叙奎议少的现象发生。 |
日出行 / 日出入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
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草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标签: 叙事 其他
《日出行 / 日出入行》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似从地底而来。
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过天空,没入西海。
自古以来,从来如此。人不是元气,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天长地久呢?
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
羲和呀羲和,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海的?
鲁阳有什么德行,竟能挥戈驻日?
这些传说逆道违天,实在是荒谬绝伦!
我将要与天地合而为一,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
《日出行 / 日出入行》注释日出入行:乐府旧题。《乐府集》卷二十八列于《相和歌辞·相和曲》,又在卷一《郊庙歌辞》中有汉之《日出入》古辞。
隈:山的曲处。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
“安得”句: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
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
汩没:隐没。荒*之波:指大海。荒*:浩瀚无际貌。
羲和: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人。
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大块:自然天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也。”
溟涬:谓元气也。同科:同类。
《日出行 / 日出入行》赏析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拟作一反其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天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龙安在?”意谓: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是不能够与之同升共落的。“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藉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著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对于这一问,作者的回答是:“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镟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著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其原因就在这首《日出入行》的最后两句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日出行 / 日出入行》作者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其它作品○ 将进酒·君不见
○ 静夜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望庐山瀑布
○ 行路难·其一
○ 李白更多作品
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始于十八世纪末社会发生剧变之时,它反对古典主义的秩序、唯理性主义和对个性的压制,是一个风格多样的运动,但中心的主题是共同的:即对大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对已逝的历史或异国情调的迷恋;对生活中惊心动魄、暗晦神秘的事物的偏好;对人本身难以理解的心灵上的困惑和焦虑的关注。
法国的浪漫主义艺术兴起于19世纪20至30年代。席里柯的《梅杜莎之筏》,吹响了浪漫主义的号角,他将人类复杂的情感在生命交替的刹那间表现得那样充分和富于悲剧力量,画中所蕴含的不可阻挡的激情的爆发,是以往的绘画中不曾有过的。 被誉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是一个情感丰富、知识广博、有多方面才能的人。轰动一时的《希阿岛的屠杀》,以其错杂宏伟的构图、热烈灿烂的色彩、阔大有力的笔触,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胜利宣言。德拉克洛瓦认为"幻想是艺术家的第一个优点",因此他在创作时的热情常常是夸大的,浪漫的气质十分突出。他一生都在努力寻找科学的色彩法则,是一个色彩的革新者。他那些具有东方情调的 犹如色彩交响乐般的作品,终于将绘画从对雕塑的模仿中解放出来。
西班牙画家戈雅,可称作是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战争和革命的震荡使他摆脱了与罗可可传统的联系而创造出一种属于浪漫主义的技巧。在《1808年5月3日 枪杀》中,他戏剧性地运用明暗与色彩,抗议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恐怖和灾难。他晚 年壁画所描绘的悲剧和梦幻世界,没有形、没有色也没有美,丑陋扭曲的形象却充 满生命力,完全扎根于无意识的心灵深处。美术史家们认为:"现代艺术是随着戈 雅摒弃了美和令人喜悦的东西后开始的。"
德国的浪漫主义在绘画中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风景画上,代表画家是弗里德里希。他作品中的景物常常是苍茫的群山、荒凉的海岸、修道院的废墟,在日出、日落或月光下显得神秘而深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许多欧美画家开始了他们的"东方之旅",这些具有浓郁东方情调的作品,成了当时欧洲画家脱离古典主义规范的重要体现,在美术史上构成了一种颇耐人寻味的"东方主义"现象。
事实上,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那些对难以实现的理想世界的热烈渴望,那些对灵魂呼唤的未知世界的神秘向往,幻化为欧洲文明中的一支极为统一的力量,它"不可逆转地确立了现代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并且决定了浪漫主义现象的丰富多彩。"
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希望采纳!谢谢!
1、《女神》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2、《星空》
《星空》是郭沫若创作的诗歌,载于1923年出版的诗集《序诗》中。其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3、《南冠草》
《南冠草》是郭沫若1943年作于重庆的一部历史剧,所写内容是明末夏完淳抗清事迹。《南冠草》也是越剧历史剧。建华(毕华琪)1953年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本改编。
4、《高渐离》
《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订,收入《沫若文集》,并改名为《高渐离》。
5、《十批判书》
《十批判书》作者是郭沫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讲述了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专制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
-郭沫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