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彩艳丽。
在人们的想象中浪漫主义好像唯有爱情,但在西方绘画中也有浪漫主义。这些浪漫主义的画作一把都色彩艳丽,还没看懂画的内容,人们就很可能被这些浪漫主义画作的色调吸引住了。用色非常大胆,简直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但一点不突兀,相反显得很协调,而且正是因为色彩的大胆应用,让这些画作越发的具有欣赏价值,让人们流连忘返。
二、不遗余力地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渴望。作画不像是写文章,当人们要表达内心强烈感触的时候,一定会用一些很夸张的形容词,这样看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西方的浪漫主义绘画中的“浪漫”也是这样,通过画笔、画笔的技巧或颜色的搭配,表达内心深处的某种强烈愿望,或许门外汉看不懂,但真正的绘画艺术家们是深深了解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秘的。
三、奔放、大胆。当一个人为了爱情而选择私奔,与自己所爱逃离世俗之地时,这样的爱情为之奔放大胆。还有,因为爱之深切,在大众广庭之下拥抱亲吻自己亲密的爱人,这也是一种奔放大胆的爱情,如果西方的浪漫主义画家将这些爱情元素表现在自己的画作上,然后用画笔将情侣内心深处的感觉、感触表达出来,那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浪漫爱情了,而且是存活在画里的、栩栩如生的。这简直太浪漫了。
总的来说,西方浪漫主义绘画中的浪漫是体现在画家是个浪漫精彩的人,我的所思、所见、所想,都是他心灵的结晶,在脑海中酝酿好,思索画中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每个人物的喜怒悲欢后,她就开始运用色彩王国,做出包含自己心血的画作了。不光是爱情的浪漫,一切都可以是浪漫的,就是令人厌烦的权势的争斗、战争的场面,一样可以是浪漫的,只要画家的内心足够浪漫。
早期浪漫主义在风景画上的代表是弗里德里希。卡斯帕尔·大卫德·弗里德里希(1774年—1840年),他与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透纳一起成为风景画的新道路开拓者,他描绘的风景决不是面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有时甚至赋予描绘对象以一种抽象的寓意与象征意义。其著名的代表作是《台岑祭坛画》,这一作品的展出引起保守派的指责,由此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论争,最后以弗里德里希获得胜利告终。
一、 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1)。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2)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二、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3)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4)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现实主义"客观再现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涵义在卢卡契的论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阐释。这位现实主义最忠诚的信仰者和最后的辩护师撰写了大量论著,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回应现实主义在20世纪遭受的挑战:《现实主义历史》(1939)、《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左拉》(1945)、《伟大的俄国现实主义者》(1946)、《欧洲现实主义研究》(1948)、《当代现实主义的意义》(1958)等等。首先、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5)卢卡契提出了对现实进行整体描写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掌握社会生活;向深处突进探索隐藏在现象背面的本质因素,发现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其次,卢卡契并没有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理解为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纯客观性,他不是把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视为一面静止的镜子。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的重要性,强调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卢卡契两面作战,一面为现实主义的纯洁而与自然主义战斗,把福楼拜和左拉那种缺乏整体性的琐碎客观性排除出现实主义阵营;另一面又要回应现代主义的挑战,批评乔依斯、普罗斯特和其他现代派作家,认为他们使所有内容和所有形式都解体了。因此,现代主义达不到对现实整体的真实反映。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6)据韦勒克的历史追溯,典型术语的最初使用者是谢林,意指一种象神话一样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浪漫派首先广泛使用这个概念,典型概念从浪漫主义转移到现实主义,与巴尔扎克和泰纳的转用相关。在《人间喜剧》的序言里,巴尔扎克自称为社会典型的研究者,泰纳则频繁使用此术语讨论社会阶层人物的性格,逐渐演变成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典型也是别林斯基论俄国小说时常用工具,他甚至认为:"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创造……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7)果戈理笔下的科瓦辽夫少校不是一个科瓦辽夫少校,而是科瓦辽夫少校们,即使是描写挑水人也不是仅仅写某一个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这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典型的本质。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让许多人不安,总以为写的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阿Q拥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为国民性的代名词。现实主义把这种个性和共性的完美结合的文学形象称为典型形象。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在韦勒克看来,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这一点:"主人公'植根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8)。韦勒克的看法是对的,现实主义确有历史性的维度。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而且,这个具体的总体现实还是不断发展的,就象卢卡契所阐述的现实主义要塑造那些生动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质转化为现象并在现象中显示自己;它还塑造着这过程的那个侧面,即现象在过程运动时揭示着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这些个别的因素不仅包含着辩证的运动,互相转化,而且彼此间不断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的诸因素。真正的艺术从而总是通过塑造这些因素的运动、发展、展开来表述人类生活的整体的。"(9)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Realism)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其 后,法国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
一八五五年,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就在这次沦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一八五七年,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从此在欧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 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如果我们不把现实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真正艺术所固有的现实性,而是理解为单独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的话,那末,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的起源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
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的一些大国里,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相继出现了若干新奇的派别,例如绘画方面的抽象派,音乐中的反轩调主义,雕刻中的反现实主义,诗歌中的未来主义,小说中的意识流,戏剧里的表现主义等等。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逐渐汇合而成有社会景物 现代主义思潮,或称现代派。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标新立异,在精神上则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作家们着力发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他们排斥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它呆板、单调、机械;他们崇拜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张描写梦境和人的下意识领域,追求表现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国"。西方学者就把这种鼓吹反现实主义的,主张作家任意妄为和疯狂自我表现的文艺思想,笼统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实现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也包括三十至六十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一般认为,英国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用德语写作的奥地利犹太作家卡夫卡,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西方的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产物,也是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和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各种与传统异然有别的文学艺术思潮的统称,旨在表现对20世纪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精神反映;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天主教会内部出现的一股旨在用现代哲学重新诠释天主教教义的神学思潮
现代油画是“抽象化”设计风格,在表述如何运用浪漫派技巧开展现代油画写作以前,大家先了解一下“浪漫派”水彩画的艺术风格。与古典主义相对性的是追求完美个性化释放、重视个人情感的浪漫派,浪漫派抵制古典主义那类僵硬、广泛的“肯定美”,从主要表现客观性目标转为揭露人的内心和自身,浪漫派的第二大特点是追求完美奇特,浪漫派艺术大师觉得认可的传统文化被给予过多人力的印痕,进而愿意主要表现对它们来讲生疏而独特的异域风情。
美术绘画是主题最充实的媒介,浪漫派艺术大师也大多数根据美术绘画展现自我,在其中意大利美术家戈雅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先行者,根据之上简单的描述以后,能够发觉“浪漫派”设计风格的水彩画与“抽象化立体派”设计风格的现代油画在具体表现上面有类似的地区,由于抽象化的立体派现代油画也同样是追求完美个性化释放与追求完美奇特,例如“立体派”当代艺术家毕加索的画作;唯一不同的是“浪漫派”水彩画重视形美,“立体派”的现代油画是不考虑美术作品的现象了,浪漫派画派十九世纪前半,尤其是以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盛行于法国的,也盛行全欧洲地区。
这一画派解决了那时候学院派和现代主义的牵绊,偏重于充分发挥艺术大师自身的遐想和造就,写作主题源自日常生活,欧洲中世纪传奇和文学著作,有一定的进步性。经典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民》。界面颜色热情,画笔豪放,颇具运动风格。浪漫派以毫无疑问、赞颂人的精神使用价值,争得个性化释放和人民权利为观念标准。在美术绘画上认为有个性化、有特点的描述和感情的表述。构图法转变丰富多彩,色彩的对比明显,画笔豪放顺畅,使图像具备明显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油画创作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项目工程,自然不管是一切艺术创作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必须投入绝大多数的时间精力的。一切教画者都有师古代人、师教师、师别人的全过程,这也是教画者最开始历经的全过程。写作水彩画,必须先提前准备一些相对应专用工具,如下所示:画架,画桌,画凳,画伞,画笔工具,画刀,色浆水彩画这些,找到自己写作的地址,一般角色全是在室内,景色户外,寻找心爱的写作地址,就能够逐渐写作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至1828)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我喜欢的艺术作品作文,写作思路:开门见山简介是何种艺术品,随后展开描述,按照某种次序对艺术品详细介绍,再加上自己对该艺术品的主观解读。结尾部分写一点自己的感悟。下面分享3篇我喜欢的艺术作品作文,供您参考。
1、我喜欢的艺术品《最后的晚餐》
世界上有无数的艺术品,艺术也有许多的表现形式,绘画是其中的一种。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的画家是同样绘制了《蒙娜丽莎》的达·芬奇。这幅画绘制于1494至1498年,取材于《圣经》表现的是耶稣最后一次与12个门徒一起进晚餐,宣布12个门徒中有一个人会出卖他的那一瞬间。
这幅画长9。1米,宽4。2米,背景是一间很空旷的屋子,两侧的**的墙面上各有四扇黑色的门,后方有三扇窗户,两扇小,一扇大。而近处则是一张长桌,上面摆放着晚餐的各种食物。至于盘中的食物,数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这幅画的重点是画面上的13个人,他们的衣着、神情、动作各不相同。在左侧的巴多罗买、小雅各、安德烈三个人将脑袋凑在一起,看起来十分惊讶,眼神警惕地打量着所有人,仿佛想看出谁是叛徒。真正的叛徒犹大表情惊恐,手紧紧抓着钱袋,肘部碰倒了一个瓶子。约翰靠在西门彼得身上,似乎已经睡着了。多马、大雅各、腓力好像在喊什么,表情十分愤怒。最右侧的马太、西门、达太三人则在窃窃私语,神态既紧张又害怕。而身着红蓝色长袍的耶稣坐在最中间,表情忧郁,双手摊在桌上。
数百年过去了,这幅画所要表达的神秘含义,隐藏的细节,以及背后蕴藏的真相,令无数人为之着迷,并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研究它。达·芬奇用他那神奇的画笔,给世人留下一幅耐人寻味的艺术品,留下无数未解之迷。
2、我喜欢的艺术品紫砂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泡茶时多了一位好帮手——紫砂壶。
这位泡茶的小能手,整体呈暗红色,大小正好能用一只手捧着,整个壶身是圆形,壶身雕有“松鹤延年”和隶书的“百味人生”四个大字,读起来韵味十足、耐人寻味。壶不像陶瓷,更不像金属,轻轻敲打,壶会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壶盖上有一个圆形的球,顶上还有一个洞,按住洞时,壶内即使有水也流不出来,真是神奇。更神奇的是,将壶盖拿下,壶身倒扣在桌面时,壶嘴、壶口和手柄在一个水平线,爸爸说这才是好壶。
听爸爸说,这壶原本是一块泥。一块泥?那它是怎么变成充满古色古香气息的紫砂壶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专门观看了有关制作紫砂壶的纪录片。当我看完纪录片后,这块泥带给我太多震撼——
泥先需经过反复捶打,排除空气,这才能放到制作人的手中。人不也是这样吗?只有千锤百炼,才更加坚强。这块泥还不止步于此,塑造外形,反复雕琢,最终用烈火重获新生,才能变成传世的紫砂壶。再看看紫砂壶上的仙鹤,它的每一根羽毛都经过细细雕琢,这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仙鹤背后,藏着匠人多少心血!正是因为这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才赋予了平凡的茶壶不平凡的生命。
每当我看到这个紫砂壶,就会想到“精益求精”这个词,这个茶壶仿佛时刻在告诉我:做人要不断提高自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如紫砂壶一样,品味着淡淡茶香……
3、我喜欢的艺术品仙鹤工艺品
我家有一件关于仙鹤的工艺品,因此,我十分喜爱仙鹤。妈妈告诉我,这是爷爷年轻时,有一次去山东出差时买回来的。它亭亭玉立,已经在我们家居住了四十多年了。
仙鹤是一种美丽而象征美好的动物,它一只脚踩着地面,三只脚趾紧紧地抓住地面;另一只脚抓住旁边假山上的一块岩石。它半蹲着,一缕一缕的羽毛像披肩式的披在它的肩膀上。细长的脖子弯曲着,好像谦虚的低着头。还有那长长的尖嘴和椭圆的眼睛,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样美的一件工艺品,常常让我浮想联翩。
一次,我正在学习,一抬头,又看到了它。我盯着它看……它突然间展开翅膀,我便攀着假山一直攀到它的肩上。它纵然一跃,伸开翅膀便向空中飞去,我望着陆上的景物,一览无遗,情不自禁地大喊:“好美啊!”这时,便听到了妈妈的声音:“醒醒吧!又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啊?”我不好意思的说道:“嘿嘿,没什么啦!”
这只仙鹤十分美丽,每次看到它我都会心情大好。它的每一根羽毛都别具一格,它那弯曲的脖子美不胜收,甚至连它的每一根脚趾都引人入胜。
啊!美丽的仙鹤,你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件艺术品,你会伴我一生吗?
19世纪的法国,是西方艺术中心,巴黎享有“艺术之都”的美誉,各种艺术思潮空前活跃,在油画绘画领域产生了众多风格不同形式各异的流派。其中,除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画派和新生的印象主义画派外,还有两个影响较大的画派,一个是浪漫主义油画画派,一个是现实主义油画画派。
说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很多读者可能会想到我国唐代以诗仙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词和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词。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油画和现实主义油画从“艺术定性”的层面来讲和“李杜”诗词有一些相近的意思,但又不完全一样,不能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一,浪漫主义油画和现实主义油画的产生和主张
浪漫主义油画又叫“非理性主义”油画,专业的解释是“既不是随兴的取材随意的创作,但也不强调跟客观事实完全的一致和精确,而是介于两者中间”。浪漫主义油画产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在思想理念上,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个人价值。
现实主义油画同样产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其思想理念与浪漫主义相同,但在艺术理念上主张关注社会现实,注重描绘普通民众的劳动生活,同时揭露和批判阴暗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二,浪漫主义油画和现实主义油画的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油画大都取材于历史事件、战争题材、重要活动和自然风光,表现人物较多气势宏大的场景和生命的激情与个性的张扬,借以抒发理想主义的情怀和主张。在表现风格上,笔触奔放,手法夸张,色彩绚丽,充满想象。如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籍里科的《赛马》等。
现实主义油画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的劳动生活场景,暴露和批判社会的一些不公和阴暗。在表现风格上,强调真实描述记录生活,“画眼睛里看到的”,造型朴拙洗练,色彩自然平淡,不事渲染。如库尔贝的《碎石者》、米勒的《拾穗者》等。
三,浪漫主义油画与现实主义油画的相同之处
(一),二者在表现形式上都属于“写实”油画的范畴。
浪漫主义油画和现实主义油画虽然在艺术主张、理念、题材、风格上不同,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以“写实”的方式刻画和描绘要表达的主体和主题。
(二),二者在绘画立场上都与“学院派”相对立
浪漫主义油画和现实主义油画都极力反对当时的主流画派“学院派”的艺术理念、苛刻固板的规章旧习和所谓“理性的和谐”,称之为“装腔作势”和“无病呻吟”,主张直接表现“有个性的有激情的”的理想和“现实中的真实场景”。
(三),二者在思想理念上都极力主张艺术民主
浪漫主义油画和现实主义油画在思想理念上是相同的,都主张艺术民主,提倡用艺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油画的代表画家有德拉克罗瓦、籍里科等,现实主义油画代表画家有库尔贝、米勒等。
仙本那
马来西亚
仙本那曾经只是沙巴一个小小的渔村,甚至在地图上都无法找寻到它。
但仙本那小镇被如绿松石般的海水包围着,就像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梦幻之岛。
纯净的白色沙滩、椰子树和平静美丽的如绿松石般的海水轻轻拂过五颜六色的礁石。
每个小岛均可以形容为椰林树影,水清沙幼,水下能见度极高。无论你是浮潜亦或是深潜,都能享受到无敌的海底景观。
在这里,你只想发呆、玩乐、躺下做白日梦,生活变得闲散而不真实,渐渐你忘记身处怎样的时间和空间。
布拉格
捷克共和国
她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古老的建筑和喷泉,精美的雕塑,有种时空的错觉之感。
站在城市的高地,从高处俯瞰,高高低低的塔尖,毗连成一片塔林。
在阳光照耀下,“百塔”显得金碧辉煌,犹如撒上了一层金粉一般。
城内宏伟的建筑和广场,甚至是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她古老的神秘,由这种神秘滋生的浪漫更是让人沉醉于此。
皇后镇
新西兰
雄伟的库克山与南阿尔卑斯山隔湖相望,白雪积聚在山峰之巅,随着山脉绵延向无尽的远方。
宝蓝色的瓦卡蒂普湖波光摇曳,映衬着褐色的山峰,宛若仙境。
9月,正值皇后镇的春天,万物复苏。
你可以搭乘游轮游迹于湖面,也可以在瓦尔特高原牧场静静等候暮色降临。或者在天际缆车上俯瞰辉煌的夜色······都是妙不可言的体验。
巴黎
法国
艺术、时尚、浪漫的城市气质,这些都早已使巴黎成为了一座世界名都,也是无数渴望邂逅浪漫的游人望穿秋水的地方。
巴黎的秋天是沉静的,也是多姿多彩的。
想象着当你站在埃菲尔铁塔下,见证绚烂绽放的五彩灯光时,那种感动足以永生铭记。
想象着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漫步在塞纳河河畔,或者与三五好友一起坐在街头咖啡馆,一杯热饮就能带来秋天的韵味。
这就是巴黎,身未达,心已至!
威尼斯
意大利
世界上的城市太模式化,令人压抑,威尼斯丝毫不落俗套,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传统,与水为伍,与桥相伴,船行水巷,青苔铺地。
蜿蜒的小巷,流动的清波,梦幻荡漾在水面,一抹浪漫情怀滑过,这就是威尼斯的灵魂,给人无限遐想,无限憧憬。
因特拉肯
瑞士
在因特拉肯,你会知道什么是释放。自在漂浮的云朵,茫无涯际的绿草地,都是许久未曾见到风景。
抬头见白雪蓝天,低头见花草牛群,走着走着就会被路上的风景吸引,脚步不自觉放慢。
远处高低起伏的山丘总有几朵低垂的白云相伴,翡翠绿的湖水轻轻的倒挂着山的背影。
近处阳台种满鲜花的房舍,随意低头啃食青草的牛群里则传来铃声,这样宁静祥和的美景,总是会轻易地让人忘记疲累。
这个面积只有44平方千米的小城市,几乎满足了每个人对旅行和生活的所有想象!
暹粒
柬埔寨
只有约8000人口的小城暹粒与喧嚣的金边相比,显得安静而毫不起眼。但这个小城北部的吴哥窟却让世界动容!
“在看到这些塔尖的一刹那,我感到心在颤栗。此时,你除了能够怀着仰慕的心情默默地凝视外,你没有办法再组合一个词去赞美这建筑史上奇妙的景物了……”这就是发现吴哥的学者发出的震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