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西藏歌曲

好听的西藏歌曲,第1张

我就给你推荐一哈我自己喜欢听的藏歌吧,不是老歌,都是现在西藏本地很流行的歌,有些原生态的歌如果听不来就pass它。

1姑娘的眼睛 达杰丁增

2天籁之爱 谭维维

3家园 冰雪姐妹

4天上的卓玛 阿东

5命运 次仁卓玛

6牧歌 冰雪姐妹

7离歌 青龙组合

8家园 冰雪姐妹

9玛尼石 甫巴斯甲

10多彩的哈达 哈拉玛组合

11朋友请到草原来 游美灵

12能卡 岳正剑

13卓玛的未来 冰雪姐妹

14因为爱情(藏语版) 嘉央曲珍+阿东

15泪水证明我爱你 索哈次仁卓嘎

16阳光的女孩 甫巴斯甲

17多彩的哈达 哈拉玛组合

18白玛梅朵 达杰丁增

19命运 次仁卓玛

20工布阿吉 金中

21甘露 扎西尼玛

是的,正月十五那一天是藏族堆谐。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2008年6月7日,西藏自治区拉孜县申报的“堆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679 Ⅲ-82 。

唐太宗时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包括大量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进西藏,因而对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藏族人民都很崇敬她,并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赞美她。《正月十五那一天》就是这样一首藏族民歌。

因内容描述了藏族人民热烈欢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场面,又称《迎公主歌》。另外首尾副歌为“呃马林吉松啦”,又称为《呃马林吉》,或意译为《请你听一听》。歌中表达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爱戴,描绘了当地草原(莲花大坝)、高山、渡口、大江,骏马、牦牛、皮筏、马车,广场(沃结滩)、东则巷、卡额洞、布达拉宫,美貌的姑娘、英俊的青年、庄重的大臣等画面。

扩展资料:

堆谐,即西藏上部地区或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就堆谐而言,“上部阿里三环”之“堆”只是一种地理区划的泛指和习惯称谓,而并不完全指整个“上部阿里三环”有堆谐的分布,甚至有学者认为“阿里地区是没有这种艺术形式的”(注:边多:《论西藏堆谐音乐艺术》[J],《艺研动态》,1987年第4期,第46页。),而实际上,定日、拉孜一带以及再往西的地域之“堆”则是堆谐的主要发祥地。

另一方面,由于在西藏高原人们大都沿河谷而居住,习惯用河水的流向识别方位,把下游地方叫做“麦”,上游地方叫做“堆”,而且通常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一带以及再往西的地域称为“堆”,那里的人叫“堆巴”,堆巴人的歌舞就叫“堆谐”(注:罗念一:《论果协及西藏三大乐舞的形成》[J],《艺研动态》1987年第6期,第5页。)。

-堆谐

爱问知识网-《正月十五的那一天》歌曲介绍

西藏经典歌曲集(57首mp3)

1青藏高原

2圣地拉萨

3格桑拉

4青海湖

5香巴拉并不遥远

6青海人

7桑吉卓玛

8圣地拉萨

9我爱家乡类乌齐

10乃宁桑珠庙会

11雪山之歌

12降下花雨曲

13回到拉萨

14雪山之神曲

15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16唐古拉之情

17盼阳春

18朝圣的路

19温暖的太阳

20要去达布山的人们啊

21英俊的骑士

22降下来了

23克什米尔

24白塔

25向往神鹰

26雪山之歌

27阿玛来洪

28向着太阳

29你的谎言

30我们青海

31追寻

32愿和你永远在一起

33美丽的拉姆布珍

34梦

35吉祥如意

36珠穆朗玛

37康巴汉子

38昨天的太阳

39游子之心

40在那草地上

41钟声琴声

42祝愿人间得幸福

43迎亲者的歌

44雪山之神曲

45打开歌舞之门

46公子哥哥

47走进西藏

48慈祥的母亲

49敬你一杯青稞酒

50一个他的女儿

51献给他的歌

52打青稞

53天空多么宽广

54宝剑

55赞美神箭

56建造心中的殿堂

57三种宝贝

2011-3-11 21:23 满意回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女,西藏以其博大、宽广、神圣养育了勤劳善良的藏民。藏民以他们特有的文化快乐的以自己的方式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 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顾名思义,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盐三种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提取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先将鲜奶加温煮熟,晾冷后倒入圆形木桶中,桶中装有与内口径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竖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圆盘,打酥油者紧握本柄上下捣动使圆盘在鲜奶中来回撞击,直到油水分离。这个过程就叫做“打酥油”。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现在,手摇牛(羊)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 喝酥油茶时还有一套喝茶的规矩。客人坐好后,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将酥油茶斟上。倒茶前将茶壶轻轻晃荡数下,意将壶里的茶搅均匀。饮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干,且不能发出响声。主人对客人的茶碗总是添的满满的,以表示礼貌。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摆着不要动,等告别时,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当地饮茶习惯。酥油茶营养非常丰富,喝后还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爱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一种家制酒。青稞酒制作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稍加降温后加进酒曲,装进木桶或淘罐加封发酵3-4天后,在加一定比例的清水,几天后便成了清爽可口的青稞酒。 每当亲戚、朋友团聚或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给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无名指沾少许弹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后小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后满杯喝干。如果你端着酒杯不喝,主人会认为你客气,便要唱起祝愿你的父母、家人、朋友的祝酒歌,直到你把此杯酒喝完。若你真的不会喝酒,主人也不会为难你。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送接哈达有讲究: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堆谐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从小就受到了歌舞的熏陶。他们用歌舞表达自己的各种各种感情活动及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理状态。藏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有人说会走路就是会跳舞,会说话就是会唱歌。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西藏的民间歌舞浩如海洋,而堆谐则是西藏民间歌舞中的一种。堆谐是藏语的读音,“堆”是西藏的一个地方,“谐”为歌曲之意。这种具有快节奏表演、粗犷朴素的舞蹈,后来被艺人加工提炼,又有了各种舞姿,如踢踏舞的强节奏、扣胸挟臂的舒情浪漫,都在堆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简称“拉姆”(即仙女)。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藏戏在西藏以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流传至今已相当普及,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艺术。藏戏艺术,历史十分悠久,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藏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他们不但节日唱歌、祈神唱歌,而且劳动唱歌,甚至调解纠纷时也离不开唱歌。

  劳动中的歌舞

  西藏人总是边干活边唱歌,甚至以舞蹈动作相配合。歌唱使劳动具有节奏,动作轻松舒展,并且减轻疲劳,使工作不致过分单调。那些江河两侧的田野,很像农人们的天然舞台,他们成群结队地唱着歌送肥,唱着歌耕地,唱着歌锄草、收割、打场。而长年生活在高山草原的牧人,放牧有牧歌,剪毛有剪毛歌,驮盐有驮盐歌,接羔育幼、拴牛牧羊,都有其独特的歌曲。

  对歌

  藏语叫“次加”,意为“歌的争斗”。这种娱乐形式在西藏城乡非常普遍,男女老幼无一例外地都乐意参加;无论在劳动、休息或集会时,随时随地都能热烈地对唱。走路的时候,前一拨和后一拨对;过节的时候,这个村与那个村对,男人们和女人们对。过去西藏邮电事业很不发达,藏族人很少有人能书写情书,情歌对唱是他们谈恋爱的重要方式,许多青年男女是通过情歌往复而最后组成家庭的。 

  酒歌

  喝酒要有酒歌相伴。在平日应酬上,往往主人家有一两位妇女,一人斟酒,一人唱饮酒歌。酒歌唱过,客人仍不饮酒,或者没有按藏族规矩,先喝三口,再干一杯,便被认为是无理。

  有一首山南酒歌,讲饮酒的规矩:美酒不要催快喝快喝,饮酒跟毛驴饮水不一样;酒歌不能催快唱快唱,唱歌跟比赛射箭不一样;舞蹈不要催快跳快跳,跳舞跟铁匠打铁不一样。 

  圈舞 

  圈舞围绕篝火旋转,藏文史料《拉达克王系》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前后的德晓勒时期,西藏各地歌舞盛行。从更远的时代起,藏族人即有围绕篝火欢歌狂舞的习俗。这些旋转不息的歌舞,陪伴这个民族走过无数个世纪的时光,传承发展直至今日。藏族圈舞泛称为“谐”,雅鲁藏布江流域农民的圈舞称为“果谐”;康区和藏北的圈舞叫“果朝”,又称“锅庄”,舞步雄浑而豪放;林芝一带的圈舞称为“博”,“博”是“谐”的变音。后藏地区的圈舞名叫“堆谐”,后来传到拉萨,成为表演性很强的“踢踏舞”。圈舞进入祭神和庆典,成为一种大型仪礼歌舞,为“谐饮”。在那些农事闲暇的冬日,劳动归来的夜晚,美丽幽静的村庄,农人们一边唱着“来吧!来吧!来跳果谐吧!”的歌,一边汇聚到麦场、庭院、林间空地,燃起一堆篝火,跳起跟土地一样朴素的农民圈舞。尤其是藏历新年和望果节,“果谐”跳起来简直是不分日夜。跳舞时没有器乐伴奏,舞者不时发出“曲曲曲”或“休休休”的声音,或者吹口哨,或者一起数着快板,以协调舞步、统一节奏。

  弦子和锅庄 

  和农民的“果谐”相比,流行在藏东康巴人中间的昌都锅庄,舞姿更加潇洒,气势更为高扬,充分显示出康巴男性的剽悍之美。而以巴塘弦子为代表的藏东“康谐”,则更为优美与抒情,充分展示康巴女子优美的体态和迷人的歌喉。 

  昌都锅庄通常分为“曲朝”(寺庙锅庄)、“仲朝”(牧区锅庄)、“王朝”(农区锅庄)3种。“曲朝”普遍是在寺院宗教节日的时候跳,迎送康区大活佛时也跳。这是一种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的舞蹈,是男男女女为祈祷来生幸福而献给神佛的舞蹈。清朝乾隆年间,这种舞蹈被引进当时的京都——北京,成为宫廷朝庙乐舞的组成部分。而农区和牧区的锅庄则更为热烈奔放,充满自豪。藏北草原每逢新年佳节、结婚喜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草原赛马盛会,牧人们都要燃起篝火,夜以继日地跳牧区锅庄。与农区锅庄相比,“仲朝”的曲调更为深沉,舞步更为粗犷,男子的动作,激烈奔放,铿锵有力,俯仰翻转,令人眼花缭乱;而女子的动作则小而含蓄,有时腰肢随着歌曲的旋律轻轻摆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堆谐

  “堆谐”是拉萨流行的歌舞。堆谐意为上部地区的歌舞,它的家乡是古代南北两个“乃堆”万户管辖的地方。据西藏音乐家边多先生的研究,“堆谐”是从自娱性的民间圈舞“果谐”演变过来的。它和“果谐”不完全相同的是“堆谐”有六弦琴伴奏,而且带有表演的性质。“堆谐”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快板和慢板节奏变化很大,每个曲调都配有固定的歌词。以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定日为中心的南方“堆谐”,比较粗犷朴实;以拉孜为代表的北方“堆谐”,则具有热情流畅的特征。拉萨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对来自遥远的西藏西部的原始“堆谐”,进行再创造,重新填词作曲,使之更优美、更婉约、更细腻、更有市井气息。例如生活在上世纪前半期的盲目艺人阿觉朗杰,谱写了诸如《重堆宁久》、《阿觉得》、《阿久索朗多布杰》、《甲令赛》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是与瞎子阿炳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民间艺术大师。 

  谐钦

  “谐钦”,意为大歌,它是一种庄严的歌舞,也是一种颂歌,一种大型团体歌舞。“谐钦”只能在隆重的仪礼中表演,一年或几年一度的宗教节日往往也要跳“谐钦”。歌舞是大型的,一般男女各16人,有的更多。他们的服装有严格的规定,男的身穿缎袍,戴圆形黄绒帽;女的穿彩缎藏袍,戴弓形或三角形头饰。过去跳“谐钦”是一种“差”事,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现在则由民间老艺人担任教练,舞蹈者从当地少男少女中挑选。表演程序是先唱后跳,歌声缓慢,时起时伏,伏时声音低沉浑厚,起时高亢悠远,句句唱词拉得很长,唱完一段之后开始起舞。舞步时而向前,时而后退,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脚下发出不同节奏的声音。西藏各地都有“谐钦”,虽然表演形式类似,但歌词却完全不同。寺庙属民表演的“谐钦”,大都歌颂寺庙的辉煌;贵族属民表演的“谐钦”,大都歌颂所属家族的功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4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