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湘夫人》,论述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结合作品《湘夫人》,论述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第1张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总体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 情节为主要特征。思想特点: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 司各特开始,到雨果、 大仲马等 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艺术特点:

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 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一、高度的理想主义,浓郁的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大都不屑于对现实做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刻画,而是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以幻想中的世界来否定和批判现实。也因为如此,浪漫主义曾经一度被有些人称作“理想主义”。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反抗暴君和专制制度的民主战士的理想化身。

在对待理想的追求上,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有着原则区别。前者敌视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害怕民族解放运动,常把中世纪的宗法社会理想化,有的甚至钻进神秘主义;而后者的理想往往与反封建的民主运动或民族解放密切相连,表现出鼓舞人心的战斗力量。

由于偏重于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主张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压制情感、崇尚理性的倾向,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创作中表现地特别强烈,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积极浪漫主义者喜欢用瑰丽多彩、气势磅礴的语言来表达,显得诗意浓厚,格调高扬;消极浪漫主义则常常“坠入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渊”,用晦涩、神秘和朦胧的语言来表现消极悲观、哀怨厌世和颓废的情调,谱写“感伤的诗”。

二、非凡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个人意识

浪漫主义作家大多处于同社会对立的地位,强调表现个人的思想和生活,肯定个人对社会的反抗,追求个性自由,致力于非凡人物的刻画。积极浪漫主义注重塑造反抗暴政、疾恶如仇的“拜伦式英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思想保守,忧郁厌世,是逃避现实的个人主义者。

三、讴歌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者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明,接过卢梭提出的“回到自然”的口号,把大自然作为描写和讴歌的对象,用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的“丑”对比,以此作为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积极浪漫主义通过歌颂大自然抒发对自由的渴望,消极浪漫主义将大自然作为逃避现实的灵魂“避难所”。

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民间文学有助于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符合当时的民主要求,迎合了浪漫主义的理想和要求。同时,消极浪漫主义通过对民间创作的研究,发出对失去生活的哀叹,要求回到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时期。

四、浪漫主义追求离奇的情节,抒写鲜明的夸张的个性形象,喜好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喜欢用大胆幻想,极度夸张,强烈对比等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主要有4个: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 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代浪漫主义,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理想化的“有情人”杜丽娘形象,奠定了我国戏曲创作浪漫主义的基石。一、浪漫的精神追求文学中的浪漫精神主要指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向往。作者把杜丽娘作为“情之至”的人物来塑造,让她扮演为爱而死去活来的主角,表示对人的真性情的憧憬和追求,这是《牡丹亭》的重大突破。杜丽娘亲父杜宝自称“西蜀名儒”,以儒治家;杜母夸耀自己娘家“世出贤德”,要给女儿当好楷模;塾师陈最良只知道“孟子说得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心”。她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能“老成持重”,以至她在衙门闺房住了三年,居然没有去过自家的后花园。但杜丽娘毕竟是个正当青春年华的少女,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和爱的强烈追求。师父对她讲解《诗经·关睢》,这反而激发了她青春的觉醒。她在镜子中发现了自己“三春好处无人见”的美丽,当她步入春光灿烂的花园,第一次发现了大自然春天的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春情和对异性的渴望。而她的生活环境没有给她提供任何条件,只有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把爱情理想寄托在一个昏然梦幻中出现的情人身上。她把这次梦遇作为高于一切的情感财富,对封建礼教进行大胆的反叛。但她无力改变现实,又不愿屈服现实,最终只能含恨为情而死。“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能为情而死,而且表现在死后对阎罗王据理力争”。[1]她进入阴间,变得更为大胆、更为痴情,而且并不满足自己以鬼魂身份与情人相会,以至追求愿为情而生。她毫无顾忌地与胡判官据理力争,终使自己还魂复生。“人生而有情,思欢恕愁,感于幽微,流于啸歌,行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2]冥判后,她不用媒妁之言,自己去敲开情人的房门,发出“生同室,死同穴,永做夫妻”的海誓山盟。复生后,宁愿不当杜家女,也不离开柳梦梅,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婚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承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热烈赞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爱情尚可跨越生死,更何况世俗阻挡。爱得死去活来,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给浪漫下的一个最高标准。汤显祖通过塑造杜丽娘形象,生动地体现了“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的创作主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林黛玉隔壁听《牡丹亭》时,心动神摇,如醉如痴,忧伤落泪的情景,形象地表现出当时深闺大院中渴望追求情爱自由的女性对《牡丹亭》的真切感受。可以说,《牡丹亭》的感染力超越时空、传承百代。二、浪漫的艺术手法作品非现实的题材及其“理所必无”、而“情之所有”的创作主旨,决定了它必须采取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方法。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创造。1郾以梦设计情节在《牡丹亭》中,梦境描写寓意深刻。从剧本结构来看,梦境是全剧构思的枢纽,是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契机。从纵向来讲,梦境的描写是连接现实社会与冥间生活的重要环节;从横向来看,梦境的描写,是杜丽娘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删除梦的描写,不仅会使杜丽娘的反抗行为失去思想依据,而且人物因此会变成“干瘪”的、没有灵魂的传声筒。梦境描写的安排,使全剧形成一种连中有断、断中有连的意想,极具“草蛇灰线”之妙。从表现方法看,梦境描写使人物心理得到充分的展示。梦境描写,能更深入地提示人物内心。梦大多是内心情感的直率流露,梦境揭露也常常是最隐密、最微妙、最不愿为他人所知的深层情感思想的反映。宋元以来的理学,人人皆有的自然情欲,被认为是最丑的万恶之源。在这种欲望如同“洪水猛兽”的背景下,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是不可能离开当时当地特定的时代而存在的,用杜丽娘的话来说是“鬼可虚情,人须实礼”。而她梦中幽会书生,实际上是长期在“老成持重”面具压抑之下的隐影原型找到了表现的机会,并从本能中爆发释放出来。《牡丹亭》通过这个梦暂时摆脱了人间束缚的虚拟环境描写,打开了人物心灵通道,让杜丽娘心中不愿为人所知的爱情理想具体化、形象化地表现了出来。2郾“三个世界”交替作者通过现实世界、梦幻世界、阴间世界,营造了女主人公杜丽娘肉体和精神活动空间。现实世界是冷酷无情的,扼杀人性,给人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死亡。但这是反抗精神赖以产生的土壤。梦幻世界是虚幻不实的,但又是自由幸福的,充满了人性的温馨,它能给人幸福,给人欢乐。阴间世界虽然阴森可怕,与现实世界一样讲究秩序、尊卑,但比人间通情达理,它给人以方便,给人以新生。作者将三界交替撰写,不仅展现了杜丽娘性格的多个侧面,而且通过三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倾向、理想和价值判断。作者虚构的非现实情节,使杜丽娘往返于三界之中,而支配她行动的动力是情,从而把情的力量推到极致,同时对“理”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体现了作者情胜于理、情高于礼的思想。3郾以死引升主题这是作品极度浪漫方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一般爱情题材的作品写殉情并不稀奇,死亡毕竟是文学艺术另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这类殉情是作品的高潮,也是情节的终结,而在《牡丹亭》中,死亡才是杜丽娘真正反抗的开始。殉情是理想不能超越现实的无奈,但死并不是她理想的破灭,而是她用这一举动,来表达自己比寻梦更为坚决的斗争。正是杜丽娘的死,反而给作品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也给人物反抗提供了一个新的战场,搭起了通往胜利的桥梁。她在真正意义上与柳梦梅结合,同封建礼教彻底决裂,与父抗争等重要情节,都是在死亡以后才发生的。三、浪漫的抒情色彩作者抒情诗人的气质为本剧浪漫主义特征增色不少。作品中许多曲词能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达到了传神入化的境地。如[惊梦]这一出戏,游园中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读过六支曲子,仿佛跟杜丽娘游了一次花园,不仅领略了鸟语花香,满园春光,而且感受了杜丽娘如怨如诉的内心独白,这也是《牡丹亭》这出戏至今生命不衰的重要原因。如[皂罗袍]这曲音韵优美,一韵到底,给人以明快的美感。曲中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式,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又突出了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富于音乐美。曲文描绘景色优美,展现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极具诗情画意。曲文情美,面对美景,杜丽娘无限惊呀、感叹、惋惜,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春光如此灿烂明媚,燕语莺歌如此美妙动听,唤醒了她内心深藏的春情,引起了她对自己青春年华在深闺寂寞生活中淡淡消逝的叹惜,唤启了她青春的觉醒,这样巧妙地把抒情与写景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委婉地透露出杜丽娘的苦闷,也展现出她的心理活动和境界美,确实是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好姐姐]这支曲子提到了三种花,作者是别有深意的。“遍青山啼红了杜鹃”,借用杜娟啼血的典故,渲染了浓郁的感伤气氛。荼靡是晚春开的花,写此主要是突出尚未开花的牡丹。“牡丹虽好,她春归怎占的先!”才是作者的笔意所在。牡丹具有国色天香,被人们誉为百花之王。可是它开了,春天就要过去了。杜丽娘以牡丹自比,想起自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自然分外伤心。“烟丝醉软”,也衬托出杜丽娘幽怨缠绵、如醉如痴的情状。上面以花喻人,下面以鸟衬人,成对莺燕欢唱,更衬托出杜丽娘的孤独寂寞。这支曲子处处借景抒情,一花一鸟紧扣了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很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至此伤感情绪再无法排解了。总之,作者以浪漫的精神追求,采用浪漫的艺术创作方法,运用浓郁的抒情手法描绘了一系列富有浪漫情怀的画面,奠定了我国戏曲创作浪漫主义的基石。这部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当时就引起了那些为争取自由幸福而艰苦奋斗的青年的强烈共鸣。时至今日,《牡丹亭》仍在全国和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热演,足见这部经典剧作具有与时代气息息息相依的不朽生命力。来源:文教资料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其特点如下: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1、丰富的想象——超现实的情节。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方法,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话将浪漫主义定义为“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强调其“理想”与人的主观因素。可以说,丰富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

2、大胆的夸张——无法考究的细节。

夸张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作为修辞方式,它是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应该说,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3、强烈的抒情——极端鲜明的爱憎。

在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都特别重视对于自己的理想的描绘,并把它和现实对立起来,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由于在描绘理想的过程中,必须从作者的内心感受出发,抒发出自身强烈的主观愿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别浓烈。重理想的表达,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是浪漫主义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8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