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一开始,还不是野兽的王子在开舞会,却有一个非法入侵者闯入他的城堡,闯入的女巫进求一处可避雨,但是母亲过早去世,从小没有得到父亲的关爱,和一众随从的纵容,使得王子霸道、自私、无礼、冷漠的个性肆意,所以无情的拒绝了这位瘦弱、无助的“女巫”。
被激怒的女巫警告他后,他却无悔改,于是女巫对其下了诅咒,同时也给了王子一次被原谅的机会,那就是他必须在玫瑰凋谢完之前学会“爱人”,才能解除诅咒迎接“被爱”。
而这种爱,是有期限的,一旦错过,就不再。并且需要细心呵护,猛烈的触碰都可以让花瓣掉落。但是,这种爱,也是可以让人焕发生机的。最后女巫解除诅咒的时候,一切又回到以往,却又更胜以往。
2、第二支玫瑰:父亲给的白玫瑰——给家人的爱
每次离家之前,女主的爸爸都会问女主要什么礼物,女主总是会让爸爸带一支玫瑰就好。而女主的爸爸,也正是因为采了城堡门口的白玫瑰,所以才被监禁,才引来了女主。而这种洁白无瑕的白玫瑰,代表的可能更多一种无偿、无私的爱,就好像父母对子女那般,孩子希望什么,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去满足。而子女也能在父母有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就好像女主在爸爸被监禁的时候,主动提出要替代爸爸被监禁,让野兽放自己的爸爸离开这种爱,不是很伟大吗?
3、第三支玫瑰:妈妈给的——逝者的爱
其实对于这部分,我并不太确定,特别是已经观影过去一个多月,自己记性又不太好。
印象中是有两次,一次是男主对于妈妈的回忆,一次是女主跟男主通过神奇画册穿越到女主妈妈去世前的场景,所看到的玫瑰花。
在这里出现的玫瑰花有些灰暗,代表着生命的消失,但是同时也是逝者对生者最后的爱。
诗歌《野兽》是黄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真实地体现了黄翔在六七十年代的精神特质,而且在艺术创造和美学意味上也颇为成功。
初读黄翔的诗《野兽》而感到惊愕的绝不止我一人,“野兽”这两个字本身就惹人注目和让人震撼,它让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种奔突荒野、嗜血啖肉的疯狂与兽性。
相关信息:
诗人用这两个字做题目,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的血性和狂烈?直至反复读过《野兽》之后,我才真正读懂那些轰然的怒吼,当我的视线沿着一行行的痛苦、愤怒、惶恐、焦躁、狂乱……定格在“骨头”和“咽喉”这两个词的时候,并不需要任何凭借就完全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只“野兽”具有摧毁一切的无畏气概。
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 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马蒂斯(H·Matisse, 1869~1954),使用强烈的色彩﹑抒情的线条,代表作《生命的喜悦》(1905~06)﹑《华丽第一号》(1907)、《妻子肖像》(1905,哥本哈根皇家美术馆)等。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野兽派的领袖和杰出的天才人物。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 乔治·鲁奥(GRouault, 1871~1958),他关心的不是画面的处理,而是心灵寄托的问题,宗教气氛浓,色调源于中古彩绘玻璃画。代表作《娼妓》(1906)、《基督的脸》(1933,巴黎现代美术馆)。布拉曼克 Maurice de Vlaminck 1876-1958 法国,于1908年后转向塞尚,成为较有节制,接近立体派的风格。晚期风景画作品,寻求明暗对照法的戏剧性效果。杜飞 Raoul Duty 1877-1953 法国,代表作是轻快的,在简单的大块色彩上面勾勒形象,有插图味道。安德鲁·德兰 Andre Derain 1880-1954 法国,早先画野兽派,1907年倾向色彩更节制,形象更坚定的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