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异同点有哪些

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异同点有哪些,第1张

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画派,古典主义绘画和浪漫主义绘画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画派之一。他们是以对立面的姿态出现的。

古典主义画派利用古典的艺术精神、理想与规范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宣传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象。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风格、气魄。

19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绘画以古典主义绘画反对者的姿态出现在法国画坛。浪漫主义绘画艺术的主要代表人是藉里柯与德拉克罗瓦。反对古典主义绘画那种尊崇理性规范,摒弃其僵化的教条与呆板的模式,推出自己充满旺盛激情和思想解放的新格局。在艺术形式上,浪漫主义强调奔放豁达的风格和内在力量的迸发,强调大胆剧烈的运动与构图、饱满充实的色调和流畅激动的笔触。在题材上,重视对民族精神和异国情调以及文学名著中的形象的表现,颇具幻想与浪漫情绪。浪漫主义绘画是19世纪法国画坛引人注目的一个艺术流派。

盛行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重理性,强调共性,要求严谨规范,时代气息鲜明;兴起于19世纪初的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则重感性,强调个性,追求自由,崇尚想象,挑战规则。作为艺术流派,二者相互对立,但作为创作方法,二者却都是穿上了风格外衣的思想,其风格特征总是不断地变化;而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理性的沉静和感性的冲动。

区别古典主义:强调回到古代希腊去,要求的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与封建主义有着对抗,艺术上倾向感官享受,没有题材的限制,色彩与线条并重,体现典范的美学观,如和谐、明晰、严谨、普遍性和理想化新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回到古罗马,公众利益至上,要求全社会的规范,为了祖国可以牺牲自己与封建主义相妥协,在艺术上要求有理性的内容,以英雄人物和神话题材为主,强大素描造型的重要

联系:古典主义是新古典主义的过度,在重视古代这一点上,它们有着美学观点的一致性重规律、重典雅、重技巧、重传统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艺术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特定的历史,特定需要下的继续

“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的主要风格在于: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浪漫主义”(Romantic)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所强调的方面,那是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浪漫的艺术中,情感常与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方面,古典的艺术家,则寻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量控制载他的艺术后面,努力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两千年后文艺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它们调配着人的天性中的两种基本冲动:一方面,对于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和控制;另一方面,对于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不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形式是不可分的。关键在于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新兴的中产阶级,大革命强调个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性自由。而在艺术家那里,这种个人主义的冲动,激发了浪漫主义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师:

门德尔松(1809-1847)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瓦格纳、

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1810-1856) 、马勒 、斯特劳斯

比才 (1838-1875) 、斯美塔纳 、西贝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 、穆索尔斯基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表示二分明套哲学理论,一个关于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

在后-古典和中世纪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领土 或在上帝的头脑。中世纪现实主义与Nominalism通常被对比,并且现实主义经典批评从这个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一个宽广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的共同的拒绝的几运动。以它的最一般的形式现实主义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么,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人所知作为天真现实主义。它主张那在悟人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进入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觉,和多数现实主义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体的知识他们。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

1)德拉克罗瓦: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2)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3)马奈:作品:《露台》、《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子的少年》等。

4)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场上的马车》、《舞台》等。

5)罗丹:作品有《吻》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最早曾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广泛,8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中心,后现代话语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对囊括一切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它的目标在于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是差异性而不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危机和支配世界文化系统以现代计算机和传媒为特徵的这些方面,对基于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类自由之上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于社会、语言和人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者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于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相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么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接人待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于对工具理性及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却难以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小的,因为这不仅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类社会的前途。

浪漫主义新古典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该案例的设计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让人感受到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在设计上,墙面大面积的使用了古典欧式色彩的壁纸配合经过提炼的欧式线条,使欧式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鲜活时尚的品味象征。案例运用各种装饰性语言对空间一一进行诠释,使空间的风格更加突出,让人一目了然。无论是小的装饰元素还是整体的空间氛围营造,都是为了打造出家的温馨感及雅致感。对于家,比起风格更重要的是生活感受。利落的空间布局,营造快乐跃动的家。淡雅的色彩,温馨的细节,烘托出一份舒适与惬意。

时尚家居方案浪漫主义新古典别墅

时尚家居方案浪漫主义新古典别墅

时尚家居方案浪漫主义新古典别墅

时尚家居方案浪漫主义新古典别墅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039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