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歌就有舞,歌舞不分家,这是摩梭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据传摩梭人有72种舞蹈,其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摩梭人最擅长跳的舞蹈是锅庄舞,此外还有罕摆舞、纺麻舞和战争舞。锅庄舞,也叫甲搓体舞,又称打跳舞
“甲”是美好;“搓”就是舞,合起来就是为美好的而舞蹈。
《盐源县志》就锅庄舞的起源和种类是这样记述的:关于锅庄舞的起源,据达巴口诵经记载,古时候摩梭人在受到外敌侵袭时,部落首领组织族众在村口烧起一堆大火,人们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吓退敌人。敌人退后,人们欣喜若狂,围着火堆通宵达旦的唱呀跳呀。
于是便产生了群体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后来又发展成为庆祝丰收、节日、祈祷神灵的歌舞,这也为青年男女结交阿肖提供了场所。这种舞曲节奏感强,舞步刚健粗犷。领舞者用笛子或芦笙伴奏,舞伴们面向火堆,紧挽手臂五指交叉,溯溯起舞,舞步随着音乐节奏的速度而变化。舞者和着舞步不时发出“阿若若”的呼喊声,使气氛激越奔放。领舞人时而唱起歌,舞者皆附和。年轻女子常着盛装,舞时更显出多情而矜持风韵。有趣的是,小伙子如果看中了某女子时就插在那姑娘身旁,紧握其手传递爱情的信息。
传说中的“女人国”,地处云南省丽江市西北部川、藏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属纳西族摩梭人族群,因至今仍保持着“人类最后的母系氏族社会”习俗而得名。
我敢说,在丽江西北部这一蜿蜒数百里、险象环生的盘山公路没有开通之前,“女人国”绝对是个人迹罕见、与世隔绝的地方。驱车出丽江不久,便进入层峦迭嶂、绿阴蔽野的山谷。汽车时而在山脚踽踽而行;时而又进入云遮雾掩的山腰。时而登临绝顶,纵揽众山;时而急驰直下,穿云破雾。特别是汽车在濒临悬崖绝壁处行驶,不时令我感到心惊胆颤,连呼惊险。好在我们此行的导游加拉各果经验老到,他一路上不断地给我们讲当地的民俗风情,并一再吼着嗓门唱起了粗犷刚烈的民族歌曲,才使我们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和转移。
约莫六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女人国”所在地泸沽湖。泸沽湖属高原湖泊,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海拔三千多米,是摩梭人的主要聚居地。从高处俯瞰,它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平卧在群山的环抱之中。湖面上烟波浩淼,雾霭缭绕,不时有水鸟从湖中飞翔起落。湖周围隐约可见摩梭人居住的房舍,影影绰绰掩映在片片绿黛之中。这里似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祥和、宁静而神秘。
在洛水村,我们登上了游湖的小舟。这种小舟很简陋,约六、七米长,近一米宽,一次勉强可搭载八人。划舟的小阿哥瘦削白净,娃娃脸、小眼睛,脸颊处浮着两团红晕,一副童稚未脱的样子。在寒咧的江风中,他一边吃力地划着舟,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们聊起来。他说他今年十六岁,因为家里穷,自己书也读不好,仅上了几年小学就不上了。他对现在的工作比较满意,每天出四、五趟船,有几十块钱的收入。“现在泸沽湖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来钱容易多了。”小阿哥乐呵呵地说。问起家里的情况,小阿哥说按照摩梭人的习俗,家里主事的是阿妈和舅舅,他每天赚的钱,都由村里发到阿妈手中,家里人用钱,都由阿妈分配。
半个钟头后,我们来到湖心的小岛。这个岛一里见方,树木苍笼。我们拾级而上,不一会便到了岛中央。依次进入我眼帘的是一堆石头垒成的山神祭塔和一座寺庙。原来,“女人国”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度”,生活在这个部落里的人们把宗教视为神明,个个都是忠实的信徒。摩梭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流行的却是原始的达巴教,逢年过节或新房开火、疾病占卜、预测凶吉、驱鬼敬神、主持丧礼等,都要请来达巴做佛事。我面前的这座小山似的山神祭塔,据说内藏有摩梭人的部落经书典册、部族族谱等,人们来到这里,先要顺时针地转上三圈,以祈求平安,我们当然也不能免俗了。岛上的寺庙倒是不大,供奉着一座金色的菩萨,由于不是节日,香火不是很旺。
在夜雾降临之前,我们回到了陆上。加拉把我们带到了小洛水村的栖息地。洛水村据说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富裕的十大村庄之一,而与之毗邻的小洛水村,看来也不差到哪里去。村庄濒湖而设,规划得很好。房屋清一色由圆木搭建,都是四合院式结构,占地面积都在一亩开外。由于加拉的家正在装修,我们一行便被安排到他的亲戚、近年来在全国娱乐圈颇有名气的杨二车娜姆家住下了。杨二的家更气派,四合院里的房间分楼上楼下,有二十余间。“杨二如今是我们摩梭人的文化大使,她出名后常年在外,家里只剩下年迈多病的老妈妈了。”加拉各果说,言语间无不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我们的晚餐是在加拉家中用的。我们到达时,加拉全家人都在为这顿晚餐忙着。加拉妈妈、一位名叫二车卓玛的中年妇女,热情地把我们引到正房,为我们斟上了热气腾腾的奶茶。加拉妈妈高挑身材,模样端庄,肤色白里透红,颇有一股大家闺秀的味儿。经加拉介绍,我们才知道,她妈妈祖上曾是当地土司,我们现在所在的这间正房,正是祖上遗下的土司房:坐西向东,木板结构,房间右侧左右各有一支粗大的女柱和男柱,将房子撑住。女柱和男柱之间的正面墙上,是神龛,中间有常年不息的火炉。女柱一侧的墙上,有一个小小的“生死门”,无论人生下来或死去都必须从这道门进出。摩梭人称正房为“依梅”,意指神圣的地方,是母系氏族成员居住、做饭、用餐、议事、举行重大仪式和接待客人的场所。晚餐十分丰盛,有十菜一汤,其中最具特色的熏肉,来自一只屠宰后除去内脏,放在正房火炉旁熏了十三年的生猪,据说生猪存放的年头越久越珍贵。好客的主人还为我们上了一道“烤全羊”,让我们大快朵颐。
篝火晚会是主人特意为我们安排的主旨节目。村里的一个空旷场上燃起了熊熊的篝火,数十位身穿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列队欢迎我们。一女歌手唱起了欢快热烈的 《迎宾曲》:“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是朋友/玛达咪/上火塘给你留下座们呀/谢纳咪给你备下了木舟/你看那多情的格姆女神/也向你伸出了热情的手/啊哈巴拉女人国。”一曲唱罢,主人们立马跳起了摩梭人最擅长的锅庄舞。这种舞起源于古代。
摩梭人在受到外敌入侵时,人们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吓退敌人。因此舞曲节奏感强,舞步刚健粗犷。领舞者用笛子伴奏,舞伴们则面对火堆,紧挽手臂五指交叉,翩翩起舞,舞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时而舒缓,时而急疾,不时发出“阿若若”的呼喊声,使气氛愈发激越奔放。有趣的是,如果看中了某姑娘,就插在姑娘身旁,紧握其手传递爱情的信息。我们情不自禁,也加入其中跳了起来。虽然舞步生涩,倒也自得其乐。
篝火息灭后,晚会也就结束了。这一夜,在高原湖畔“女人国”的这个小山村,我进入了梦中的温柔之乡,睡得很深很甜。我仿佛觉得自己已进入理想中的天堂,远离尘世的一切喧嚣和烦恼,远离功名利欲,赤条条来去全无牵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