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陪祀孔庙的先贤先儒有哪些

历代陪祀孔庙的先贤先儒有哪些,第1张

孔庙奉祀诸先贤先儒一览 大成殿 奉祀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四配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二哲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朱熹孔庙东庑奉祀先贤先儒合计七十四位。 (先贤者以明道修德为主,先儒者以传经授业为主。)1 先贤 蘧瑗 字伯玉,卫国人,仕灵公称贤大夫。 2 先贤 澹台灭明 孔子门人,字子羽,鲁国人。 3 先贤 原宪 孔子门人,字子思,宋国人。 4 先贤 南宫适 孔子门人,字子容,鲁国人,孔子以兄之女妻之。 5 先贤 商瞿 孔子门人,字子木,鲁国人,孔子以易传。 6 先贤 漆雕开 孔子门人,字子若,蔡国人。 7 先贤 司马耕 孔子门人,字子牛,宋国人。 8 先贤 梁鳣 孔子门人,字叔鱼,齐国人。 9 先贤 冉儒 孔子门人,字子鲁,鲁国人。 10 先贤 伯虔 孔子门人,字子析,鲁国人。 11 先贤 冉季 孔子门人,字子产,鲁国人。 12 先贤 漆雕徒父 孔子门人,又名文,字子期,鲁国人。 13 先贤 漆雕哆 孔子门人,字子敛,鲁国人。 14 先贤 公西赤 孔子门人,字子华,鲁国人。 15 先贤 任不齐 孔子门人,字子选,鲁国人。 16 先贤 公良孺 孔子门人,字子正,陈国人。 17 先贤 公肩定 孔子门人,字子中,鲁国人。 18 先贤 鄡单 孔子门人,字子家,鲁国人。 19 先贤 罕父黑 孔子门人,字子索,鲁国人。 20 先贤 荣旗 孔子门人,字子祺,鲁国人。 21 先贤 左人郢 孔子门人,字子行,鲁国人。 22 先贤 郑国 孔子门人,字子徒,鲁国人。 23 先贤 原亢 孔子门人,字子籍,鲁国人。 24 先贤 廉洁 孔子门人,字子庸,卫国人。 25 先贤 叔仲会 孔子门人,字子期,鲁国人。 26 先贤 公西舆如 孔子门人,字子之,鲁国人。 27 先贤 邽巽 孔子门人,字子敛,鲁国人。 28 先贤 陈亢 孔子门人,字子禽,陈国人。 29 先贤 琴张 孔子门人,字子开,卫国人。 30 先贤 步叔乘 孔子门人,字子车,齐国人。 31 先贤 秦非 孔子门人,字子之,鲁国人。 32 先贤 颜哙 孔子门人,字子声,鲁国人。 33 先贤 颜何 孔子门人,字子冉,鲁国人。 34 先贤 县亶 孔子门人,字子象,鲁国人。 35 先贤 乐正克 孟子门人,邹人,在鲁为政。 36 先贤 万章 孟子门人,邹人,佐孟子著作七篇。 37 先贤 周敦颐 字茂叔,宋代人号濂溪先生。 38 先贤 程颢 字伯淳,[宋]代人,述明五经,号明道先生。 39 先贤 邵雍 字尧夫,宋人,号安乐先生。 40 先儒 韩愈 字退之,[唐]时人。 41 先儒 范仲淹 字希文,宋时人。 42 先儒 胡瑗 字翼之,宋时人。 43 先儒 韩琦 字稚圭,宋时人。 44 先儒 杨时 字中立,宋时人。 45 先儒 罗从彦 字仲素,宋时人。 46 先儒 李纲 字伯纪,宋时人。 47 先儒 李侗 字愿中,宋时人。 48 先儒 张栻 字敬夫,宋时人。 49 先儒 黄干 字直卿,宋时人。 50 先儒 辅广 清光绪六年从祀。 51 先儒 真德秀 字希元,宋时人。 52 先儒 何基 字子恭,宋时人。 53 先儒 文天祥 字履善,宋时人。 54 先儒 赵复 字仁甫,宋时人。 55 先儒 吴澄 字幼清,元时人。 56 先儒 许谦 字益之,号白云先生,元时人。 57 先儒 曹端 字正夫,明时人,着孝经述解。 58 先儒 王守仁 字伯安,明时人。 59 先儒 薛瑄 字德温,明时人。 60 先儒 罗钦顺 字允升,明时人。 61 先儒 吕丹 字仲木,号泾野,明时人。 62 先儒 黄道周 字幼平,明时人,明末殉节。 63 先儒 陆世仪 字道威,号桴亭,明亡隐逸不仕。 64 先儒 顾炎武 清光绪三十四年从祀。 65 先儒 汤斌 字孔伯,清时人。 66 先儒 谷梁赤 字符始,周时人,着谷梁传。 67 先儒 伏胜 字子贱,秦之博士,独壁藏之作尚书传四十一篇。 68 先儒 毛亨 汉时人,以诗学授毛苌。 69 先儒 后苍 字近君,汉代人,传礼记于戴德及德从兄子圣。 70 先儒 刘德 汉景帝之子,封河间王。 71 先儒 许慎 字叔重,汉时人,着五经正义。 72 先儒 董仲舒 汉代人,仕武席博识高才。 73 先儒 杜子春 东汉时人,着周体解。 74 先儒 范宁 字武子,晋时人。孔庙西庑奉祀先贤先儒合计七十四位。 (先贤者以明道修德为主,先儒者以传经授业为主。)1 先贤 公孙侨 字子产,仕郑为大夫。 2 先贤 林放 字子邱,鲁国人,问礼于孔子。 3 先贤 宓不齐 孔子门人,字子贱,鲁国人。 4 先贤 公冶长 孔子门人,字子长,鲁国人,孔子以其女妻之。 5 先贤 公皙哀 孔子门人,字季次,齐国人。 6 先贤 高柴 孔子门人,字子羔,卫国人。 7 先贤 樊须 孔子门人,字子迟,鲁国人。 8 先贤 商泽 孔子门人,字子季,齐国人。 9 先贤 巫马施 孔子门人,字子期,鲁国人。 10 先贤 颜辛 孔子门人,字子柳,鲁国人。 11 先贤 曹恤 孔子门人,字子循,蔡国人。 12 先贤 公孙龙 孔子门人,字子石,楚国人。 13 先贤 秦商 孔子门人,字子不,鲁国人。 14 先贤 颜高 孔子门人,字子骄,鲁国人。 15 先贤 壤驷赤 孔子门人,字子徒,秦国人。 16 先贤 石作蜀 孔子门人,字子明,周人。 17 先贤 公夏首 孔子门人,字子乘,鲁国人。 18 先贤 后处 孔子门人,字子里,周人。 19 先贤 奚容蒧 孔子门人,字子哲,鲁国人。 20 先贤 颜祖 孔子门人,字子商,鲁国人。 21 先贤 勾井疆 孔子门人,字子疆,卫国人。 22 先贤 秦祖 孔子门人,字子南,秦国人。 23 先贤 县成 孔子门人,字子祺,鲁国人。 24 先贤 公祖句兹 孔子门人,字子之,鲁国人。 25 先贤 燕伋 孔子门人,字子思,鲁国人。 26 先贤 乐欬 孔子门人,字子声,鲁国人。 27 先贤 狄黑 孔子门人,字子哲,鲁国人。 28 先贤 孔忠 孔子门人,孔子兄伯尼之子。 29 先贤 公西蒧 孔子门人,字子尚,鲁国人。 30 先贤 颜之仆 孔子门人,字子叔,鲁国人。 31 先贤 施之常 孔子门人,字子恒,鲁国人。 32 先贤 申枨 孔子门人,字子周,鲁国人。 33 先贤 左邱明 周人,作春秋传。 34 先贤 秦冉 孔子门人,字子开,蔡国人。 35 先贤 牧皮 孔子门人,鲁国人。 36 先贤 公都子 孟子门人,十七弟子之一,鲁国人。 37 先贤 公孙丑 孟子门人,齐国人。 38 先贤 张载 字子原,宋代人,号横渠先生。 39 先贤 程颐 字正叔,宋代人,与兄程颢同著作经书,号伊川先生。 40 先儒 公羊高 子夏门人,周末时人,著作公羊传。 41 先儒 孔安国 孔子十一世,汉时人。 42 先儒 毛苌 字长生,汉时人,注诗传着毛诗。 43 先儒 高堂生 字子伯,汉时人,礼经被秦毁独能传十七篇。 44 先儒 郑康成 汉时人,受书于马融,融日我道东矣。 45 先儒 诸葛亮 字孔明,后汉时人,辅刘氏重兴汉室有前后出师表。 46 先儒 王通 字子淹,隋朝人,卒谥文中子。 47 先儒 陆贽 字敬舆,唐时人。 48 先儒 司马光 字君实,宋代人,着资治通鉴。 49 先儒 谢良佐 字显道,宋时人,着论语说。 50 先儒 欧阳修 字永叔,宋代人。 51 先儒 胡安国 字康侯,宋时人。 52 先儒 尹焞 字彦明,宋时人,师事程颐著作论语解。 53 先儒 吕祖谦 字伯恭,宋时人。 54 先儒 袁焱 明时人。 55 先儒 蔡沈 字仲默,宋时人。 56 先儒 陆九渊 字子静,宋时人。 57 先儒 陈淳 字安卿,宋时人。 58 先儒 魏了翁 字华甫,宋时人。 59 先儒 王柏 字会元,宋时人。 60 先儒 陆秀夫 字君实,宋时官左丞山之变以身殉节。 61 先儒 许衡 字仲平,元时人。 62 先儒 金履祥 字吉甫,元时人。 63 先儒 王夫之 字而农,明末人,著作周易内传。 64 先儒 陈澔 字大可,元时人。 65 先儒 陈献章 字公甫,明时人。 66 先儒 胡居仁 字叔心,明时人。 67 先儒 蔡清 字介夫,明时人。 68 先儒 刘宗周 字起东,明时人。 69 先儒 吕坤 字叔简,明时人。 70 先儒 孙奇逢 字启泰,明时人,纯孝笃学博通经书。 71 先儒 黄宗羲 字太冲,明时人,明亡归隐于乡。 72 先儒 张履祥 字考夫,明时人。 73 先儒 陆陇其 字稼书,清时人。 74 先儒 张伯行 字考先,清时人。 先贤,是孔庙祀祭的第三等。主要有孔子弟子、孔子推崇的同代贤人,颛孙师弟子、孟子弟子及宋代理学家,共79人。先贤从祀在文庙大成殿两庑北部。东庑供奉40人:东周公孙侨(1857年从祀)、林放(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原宪(739年从祀,下凡不书从祀时间均为是年从祀)、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梁 、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 单、罕父黑、荣 、左人郢、郑国、原亢、廉 、叔仲会、公西舆如、 巽、陈亢、步叔乘、琴牢、秦非、颜哙、颜何(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县(1724年从祀)、牧皮(同上)、乐正克(同上)、万章(同上),宋代周敦颐(1241年、1313年两次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程颢(同上)、邵雍(1267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西庑供奉39人:东周蘧瑗(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澹台灭明、宓不齐、公冶长、公皙哀、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 、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 、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兹、燕、乐 、狄黑、孔忠、公西 、颜之仆、施之常、申枨、左丘明(647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秦冉(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公明仪(1853年从祀)、公都子(1724年从祀)、公孙丑(同上),宋代张载(1241年、1313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先贤)、程颐(同上)。先贤中,公孙侨是春秋时期政治家,蘧瑗是春秋时卫国大夫,都是孔子推崇的人物。公明仪是颛孙师的门人,乐正克、万章、公都子、公孙丑是孟子的门人。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是宋朝理学大师,其它均为孔子弟子。孔门弟子 祭始于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刘庄至鲁祭祀孔子,并祭七十二弟子。光和元年(178年)始画七十二弟子像于京师鸿都门学,唐开元八年(720年)命将十哲以外弟子画于国学墙上,但不予享祀。开元二十七年,十哲以外弟子始全部 祭。祭的弟子,《新唐书》、《唐会要》为67人,杜佑《通典》为73人。明、清时又增加孔子同时贤人,孟子弟子及宋代理学大师,到清咸丰七年(1857年)增至79人。先贤早期为画像,金明昌二年(1191年)曲阜孔子庙改为塑像,明嘉靖九年(1530年)撤像改为木主。曲阜孔庙多是两人一龛,东庑后六人每三人一龛,西庑首三人一龛,东西庑各有19座木制神龛。木主均书“先贤某子某神位”,与十二哲木主相同,但十二哲 祭于大成殿内,且以十二哲为共名,高于两庑先贤。二者虽均称先贤,但祭地位不同。先儒为孔庙祀祭第四等,始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从祀孔庙,后经历代增添、改换,到1919年增至22人。先儒在大成殿两庑南部从祀,位于先贤之后。东庑供奉39人:东周 公羊高(647年从祀),汉代 伏胜(647年从祀)、孔安国(同上)、毛苌(同上)、杜子春(同上)、郑康成(647年从祀,1530年改祀于乡贤祠,1724年复祀),毛亨(1863年从祀),蜀汉 诸葛亮(1724年从祀),隋代 王通(1530年从祀),唐代 韩愈(1084年从祀),宋代 吕祖谦(1261年从祀,1313年从祀)、胡安国(1437年从祀)、杨时(1495年从祀)、胡瑗(1530年从祀)、李侗(1619年从祀)、何基(1724年从祀)、尹 (1724年从祀)、黄干(1724年从祀)、王柏(1724年从祀),文天祥(1843年从祀)、谢良佐(1849年从祀)、韩琦(1852年从祀)、袁燮(1868年从祀)、辅广(1877年从祀)、元代 陈澔(1724年从祀)、刘因(1910年从祀),明代 薛瑄(1571年从祀)、胡居仁(1584年从祀)、罗钦顺(1724年从祀)、刘宗周(1822年从祀)、孙奇峰(1827年从祀)、方孝孺(1863年从祀)、吕棻(1863年从祀),清代 陆陇其(1724年从祀)、汤斌(1823年从祀)、张履祥(1871年从祀)、张伯行(1878年从祀)、黄宗羲(1908年从祀)、颜元(1919年从祀)。西庑供奉38人:东周 梁赤(647年从祀),汉代 高堂生(同上)、董仲舒(1330年从祀)、后苍(1530年从祀)、许慎(1875年从祀)、刘德(1877年从祀)、赵歧(1910年从祀),晋代 范宁(647年从祀,1530年改祀乡贤祠,1724年复祀),唐代 陆贽(1826年从祀),宋代 张栻(1261年从祀,1313年从祀)、司马光(1267年从祀,1313年从祀)、真德秀(1437年从祀)、蔡沈(同上)、欧阳修(1530年从祀)、陆九渊(1530年从祀)、罗从彦(1619年从祀)、范仲淹(1715年从祀)、陈淳(1724年从祀)、魏了翁(1724年从祀)、李纲(1851年从祀)、陆秀夫(1859年从祀)、游酢(1892年从祀)、吕大临(1895年从祀),元代 许衡(1313年从祀)、吴澄(1435年从祀,1530年罢祀,1737年复祀)、许谦(1724年从祀)、赵复(1859年从祀),金履祥(同上),明代 陈献章(1584年从祀)、王守仁(1584年从祀)、蔡清(1724年从祀)、黄道周(1825年从祀)、吕坤(1826年从祀)、曹端(1860年从祀),清代 陆世仪(1875年从祀)、王夫之(1908年从祀)、顾炎武(1908年从祀)、李塨(1919年从祀)。先儒于唐代时就有画像,后改为木主,题“先儒某子某神主”。曲阜孔庙先儒多五人一龛,东庑首三人一龛,后七人一龛,西庑首两人一龛,魏了翁等三人一龛,陆秀夫等四人一龛。东西庑各9龛,共18龛。

1, 先贤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诚然,理想是自己美好的抱负,在去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2, 读好书,有如探访着书的 先贤 ,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

3, 夫志当存高远,慕 先贤 ,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展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4, 先贤 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

5,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 先贤 。

6, 只是,倭仁不懂得政治制度为何事,依然尊奉古圣 先贤 的礼义人心的说教,不足为训。

7, 古圣 先贤 留下许多金科玉律,可以做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圭臬。

8, 开国 先贤 们首先考虑到的是专制暴政的可能性,因为在当时的确有许多人正酝酿着要一手遮天。

9, 先贤 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

10, 在 先贤 祠的高坡一带,见过多少悲欢离合的那些长街曲巷里,芳汀逃避多罗米埃何止一次,但是躲避他却正是为了遇见他。

11, 中国的古圣 先贤 用成语流传很多智慧给下一代的人

12, 先圣 先贤 们明白,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去应付。

13, 除此以外,塞林格先生的离群隐遁也毫无 先贤 们的无我风格。他的举止过头而夸张,充满了表演性和感情激动的姿态。

14, 墓室中空外圆,形如悬钟, 先贤 的坟墓就设在里面。

15, 先贤 祠是最好的入门匙,最佳的讲堂、最真实丰富的课本

16, 伫立在“四圣园”里的中国古代医药 先贤 群雕,默默地告诉后人:中国人最早将灵芝入药,造福苍生。

17, 最后,国民议会讨论通过,大仲马成为第72位安葬于 先贤 祠的人

18, 如果你要研究在 先贤 卷册里的段落,你会发现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都会很明显的来源于历史对于占星学的记载。

19, 清明节,祭拜节。一拜 先贤 ,感谢先贤思想启迪明智受益非浅;二拜先烈,感动先烈风范舍身取义热血奉献;三拜先人,感恩先人福泽生活康宁幸福绵延。

20, 摘要本文旨在让更多的专业医护者可以一窥古圣 先贤 ,在历史悠久的常规中医学中所留下的经验

21,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前车之鉴切记;医贵廉,廉洁方受尊, 先贤 之德可循。

22, 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短信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 先贤 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

23, 连来自右翼政治派别的尼古拉萨科奇总统都提议,把加缪的遗骨从普罗旺斯迁到巴黎的 先贤 祠。

24, 对于巴黎,我是个外国人,但我认为,巴黎真正的象征不是爱菲尔铁塔,不是卢浮官,是 先贤 祠。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灵魂。只有来到先贤祠,我们才会真正触摸到法兰西的民族性,它的气质,它的根本,以及它内在的美。冯骥才

25, 我甚至想,如果哪一天乘兴来个亳州游,随意走到一个角落,会听得到先圣 先贤 那穿越时空的亲切睿智的声音吗?

26, 对自己严,对别人宽;对朋友诚,对事业专;对祖国忠,对父母孝;对生活俭,对困弱暖。修身律己,效仿 先贤 ;和谐文明,春色满园!

27, 今天我站在这里,为眼前的重责大任感到谦卑,对各位的信任心怀感激,对 先贤 的牺牲铭记在心。

28, 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短信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 先贤 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

29, 今天我站在这里,为面前的重责大任觉得谦卑,对各位的信赖心怀感谢,对 先贤 的牺牲铭刻在心。

30, 花垂泪,燕低飞,清明雨声碎;游子归,轻烟堆,祭祖莫言悲;忆旧容,诉往昔,薄酒敬一杯;生者醉,逝者寐,心愿付纸灰;敬 先贤 ,思遥寄,此情长相随。

31, 清明时节来扫墓,中华民族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 先贤 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感念春天新气象。

32, 建国 先贤 面对我们难以想睹的险恶局势,起草了一部保障法治和人权的宪章,一部子孙后辈以本人的鲜血使之更添完善的宪章。

33, 清明节来扫墓,中华民族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 先贤 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感念春天新气象。

34, 人间四月天,怀人最清明。细雨亦多情,淅沥常不停。何须舟车劳,围跪在坟茔。缅怀先烈志,追慕 先贤 品。感念先人恩,短信亦传情。

35, 两声特别高亢的叫喊腾空而起:“拉马克去 先贤 祠!拉斐德去市政府!”。

36, 夜晚一杯清茶,置身花前月下。打开论语孟子,要与 先贤 对话。灿烂中华文明,道德如诗如画。古人正气之歌,今人发扬光大。修身始自少年,长大报效国家!

37, 尤其是他继承了 先贤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均财无贫”、“教以孝友”等观点,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民本思想。

38, 曾经沧桑忆童年,更敬 先贤 办国学,历届校长担重任,朴初人杰得地灵,辛勤耕耘逾百载,桃李盛开满天下,春风时雨一百年。

39, 先贤 言,惟有不求才得。可先贤最后还是得了。求也为得,不求还为得。权势如此,情爱不如此吗?周梦

40, 明时节来扫墓,中华民族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 先贤 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感念春天新气象。

41, 青春年少或者说少不更事的时候,人总是有那种美好的憧憬,只看纸面上的一层,却看不到 先贤 们留在纸背后的汗渍甚至血印。江南

42, 我们的成功将继承 先贤 ,泽被后世。

43, 今天我站在这里,为眼前的重责大任感到谦卑,对各位的信任心怀感激,并将 先贤 的牺牲铭记于心。

44, 在任何情况下,在蒙达顿设立了*** 先贤 祠,其中包括当时很多党内精英。

45, 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终于移入了法国 先贤 祠。

46, 我们今天清明时节来扫墓,中华民族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 先贤 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 感念春天新气象。

47, 清明来扫墓,中华人民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 先贤 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感念春天新气象。

48,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在文化形态的演绎上,不是宗教的法会、宗庙的春社,即是 先贤 的设坛讲学。

49, 各位同胞:今天我站在这里,为眼前的重责大任感到谦卑,对各位的信任心怀感激,对 先贤 的牺牲铭记在心。

50, 一世纪以前 先贤 祠的下陷,就这样堵塞了圣热纳维埃夫山上一部分的沟管。

51, 百善之中孝当先,广结良友诚为缘。立身处世知谦逊,成功之道在勤勉。源远流长传万代,中华文明五千年。律己修身学经典,传承美德慰 先贤 !

52, 清明扫墓三叩首,冥镪焚香风中酒;泪花渐欲眼中泅,悲从风来怀中搂;缅怀故人当年走,告慰 先贤 志相守;曾经相顾难开口,别后倾诉再难求,请珍惜拥有!

53, 我的意思是,关于这个蝴蝶梦,那些 先贤 刻意留给我们这些书写的痕迹,他们确实的用意是什麽?

54, 一位侯爵夫人在里面睡过,马拉在那里面腐烂,它经过了 先贤 祠,最后来到了这老鼠沟。

55, 践行低碳绿色,珍惜生态环境;诵读中华经典,传扬民族文明;讲演 先贤 故事,礼赞人世美德;坚守诚信礼仪,长存和谐厚德;弘扬华夏正气,永驻辉煌灿烂。

56, "古圣 先贤 所谓用夏变夷者,李鸿章、丁日昌直欲不用夷变夏不止!"他认为李、丁讲求洋学是败坏风气。

57, 繁嚣挤拥中的广州还有这么一条路,给 先贤 让位,向英雄的风骨敬礼。

58, 诸圣 先贤 ,哀悯于此,为显惟微惟危之别,遗经留教,不分夷狄羌蛮,皆令道归。

59, 由此笔者想到许多类似历史故事,许多往圣 先贤 、革命先驱都具有这样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雅量”。

60, 建设管理一座市域面积7434平方公里、实际人口超过1600万人的超级城市,是上下五千年任何一位圣哲 先贤 都未曾面临的重大挑战。

61, 其人擅长行书,凡 先贤 前辈之行书佳作,无不一一摹画,烂熟于心,非九朽一罢,不能自已。

62, 故惩忿窒欲为历代圣哲 先贤 和养生家所重视。

63, 人性本恶,一切礼义不外化性起伪,相信每一个在军中日久的统军将领对于这一 先贤 之语,都自是深有体悟。

64, 毋庸置疑,历代的圣哲 先贤 常在散步的时候悟出许多深奥的哲理。

65, 狂奔中的奥米看见一道闪光撕开漆黑的宇宙, 先贤 撒尔那加们的居所在光亮中若隐若显。

66,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称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 。

67, 据传媒报道,包先生为北宋名臣包拯之后世昆孙,前有 先贤 ,后嗣岂弱,所谓将门出虎子,是此道理也,总之,亦为一句话,创业起家,此是为英雄也。

68, 这样,我们百年之后,见往圣 先贤 于九泉之下,可以无愧矣!

69, 话初看荒唐无稽,然而细细想来,倒也确含几分 先贤 所倡‘别开蹊径’之至理。

70, 主试官看重赵熙的文才,担心他的名字犯了 先贤 朱熹的名讳,而与功名有碍,为他改名为“熙”。

71,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 先贤 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72, 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大部分极高温度的物质被瞬间推向外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无空间,古圣 先贤 在文言文中把这个空间称之为“太虚”。

73, 大典结束后,与会嘉宾们还将在司马迁祠下共植“司马林”活动,希望通过植树这种绿色、文明的方式,缅怀古代 先贤 司马迁。

74, 而是北唐历代 先贤 衔胆栖冰,刀枪剑林里打下的那一场场胜利。

75, 笔者不厌其烦地引用往圣 先贤 的嘉言懿行,并非厚古薄今,也并非发思古之幽情。

76, 荧屏中自有时尚之道,各种大话、戏说风刮来刮去,帝王将相的题材刮完了,下一拨被玩弄的,就是这些在祭台上被冷落了许久的往圣 先贤 。

77, 烦嚣挤拥中的广州还有这么一条路,给 先贤 让位,向英雄的风骨敬礼,奉行着随时随地的注目,也算是这座城市的万幸吧。

78, 在典礼上,11名献官肃立于孔子庙大成殿前祭拜 先贤 ,其中担任终献官的闵庆彬是孔子72贤徒闵子骞的后人。

79, 很多名垂青史的往圣 先贤 ,既是情系苍生、满腹经纶的思想者,又是行万里路、建百世功的实践家。

80, 此二人,卿荆国之 先贤 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

81, 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 先贤 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

82, 不但不吝笔墨丹青,还特地在浩瀚的诗海中,淘沙取金,辑出前人 先贤 咏木棉诗词183首,集结成册,蔚为大观。

83, 亚非国家***的足音,饱含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情谊,饱含对亚非 先贤 荜路蓝缕的崇敬,也饱含弘扬万隆精神的决心。

84, 往圣 先贤 是这么说的,古代一些开明君王是这么做的,在当代我们***人也是这么行的。

85, 一国的立国之志、治国之法以及民众生存经验、哲学智慧、宗教精神,皆凝聚于往圣 先贤 世世代代创造的经典文献和掌故之中。

86, 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顿悟道理,以达古圣 先贤 那般的智慧。

87, 上联正是对这些圣哲 先贤 关于清静养神思想的艺术概括。

88, 在印刷机发明之前,人们为了传播《圣经》和古代 先贤 的著作,只能由僧侣或者雇佣的抄写员在羊皮或者纸张上进行缮写。

89, 于“ 先贤 ”之上加一“该”字,此类官样文章真可发一噱。

90, 其中有许多圣哲 先贤 的遗著,已成为传世经典,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也被人们奉为立身处世的准则。

91, 不论是古代 先贤 ,还是如今的杰出人士,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绚烂归于平淡,喧嚣归于沉寂。

92, “刑法者,国之重器也”, 先贤 们从历代兴衰中总结出了“明德慎罚”的法谚,在此种情势下,也有拿出来再学习的必要了。

93, 一方面反映了老子、孔子、项橐这些圣人 先贤 们的崇高地位和汉代时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赞扬了孔子学无常师的风范。

94, 此处加上书名号,我当然意在限定这是指由1787年费城会议制宪 先贤 所起草并在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内增补了27条修正案的宪法典文本。

95, 至于中国古典诗词,在小说里出现得更多了,元稹等诸位 先贤 ,就不一一告谢了。

96,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 先贤 祠”。

97, 无论 先贤 往哲还是当代杰出人物,仍然是新一代中华儿女创新生活的源泉,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势资源和强大动力。

98, “悬头及刺股,挂角并投斧,叹 先贤 曾受许多勤苦”(明柯丹丘《荆钗记会讲》)。

99, 是非黑白终会有定论,而往圣 先贤 所说的“日久见人心”也不是空口无凭。

100, 从祭女娲,到祭孔子、祭老子,从祭诸葛亮,到祭苏东坡、祭柳下惠,帝王将相、往圣 先贤 、神话人物都成了公祭对象……

101, 而任何一门一派的武艺道法无一不是集结了数代 先贤 耗尽心血参悟天道,去芜存精才总结出来的。

102, 早在春秋时期, 先贤 们就知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03, 孩童入学,先生第一件事就是讲述 先贤 孔夫子,有画像的地方还需焚香礼拜,自承是夫子门生。

104, 先贤 曾如此告诫后人,而界首市的一名农妇却屡屡搬弄是非,说邻居与“他人相好”,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邻居打伤。

105, 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 先贤 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

106, 对壮美山河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圣哲 先贤 的热爱,对一切积极进步力量的热爱,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热爱,这都是爱国主义激情的体现。

107, 此等雅地,岂是你这样的粗鄙武夫可以来的莫要脏了这里的 先贤 故迹!

108, 此 先贤 之行谊,吾辈所应借鉴者也。

109, 在古华夏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淹没了多少古圣 先贤 ,他们或者如轻烟般洒脱,或者如太阳般极尽灿烂,征战属于自己的求道之路。

110, 家训不仅仅是治家理事的方法,更寄寓着往圣 先贤 对自我品德的砥砺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因此,家训其实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缩影。

111,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 先贤 孔子。

112, 饭桌上常谈之事要么是 先贤 古圣之德,要么是农耕稼蔷之理,再就是内战、抗战之苦。

113, 此虽一时有感而发,若据刚才这番言谈,莫非 先贤 忠恕之道,倘诸事如此,就是成佛作祖的根基。

114, 西周初年,武王追封 先贤 遗族,找到了舜的后代裔孙敬仲,把他封在陈地,世称陈敬仲。

115, 博物君子,前辈 先贤 ,苦撑困局,荜路以成。

116, 曾经,人族 先贤 筚路蓝缕,但为求存。

117, 大凡历史上的圣哲 先贤 ,他们之所以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118, 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古圣 先贤 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

119, 作为“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 先贤 孔子,其尊师重教的美德确实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120, 除了朗读,社员们晨读还有讲究,行礼时随着“拜”、“兴”的声音自然俯仰,会顿时心生恭敬,感觉自己和往圣 先贤 连接在了一起。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的世界里,耳边充斥的是街市的喧嚣,广告的诱惑,夜晚的各种鼓噪耳膜的不雅的音乐;城市的风景经过人为的大肆造作,失去了原有的质朴和清新,缺乏了纯真的韵味;吃着催熟的蔬菜瓜果,速成的鸡鸭鱼肉;喝着经过处理的“纯净水”;情感的泛滥,邻里关系淡漠,甚至对面住着不相识……这样的社会环境,让人变得心浮气躁,虚伪狡诈,攀比心日益严重,利欲熏心,欲望无边。那么身处闹市,怎么才能抛却浮华,生活的宁静、淡定、从容呢?没有什么人能给我们指条通达的捷径,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渐丰,读书成了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事情,特别是读国学经典,从先贤古圣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塑造自己,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图解庄子》,《论语》,《大学》,《唐诗宋词赏析》,《细讲弟子规》,《了凡四训译解》,放在办公桌上,家里的书桌上枕头边,工作闲暇了,心情郁闷了,工作不顺心了,随手拿来翻翻看看,品品读读,从中体会古人的观点、境界、做法……会提升个人的悟性,给自己力量,修炼自己的品性,慢慢的达到恬淡宁静,忘却身边琐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善待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保持内心清净满足,人才能生活得自在快乐。读古文经典,书中精选的句段,相应的经典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原文的内涵,让我读后深有感触,受益匪浅,从中学到那种内心的和谐和安静,使我能时时提醒自己与人和谐相处。

我们所处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相互间关心爱护,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作为老师,面对学生,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我们的言行对自己的子女、对学生的成长无不有着极大的影响。教育孩子要从点滴做起,再小的事情都要将正确的做法先告诉孩子,身为父母、教师一定教给孩子如何去做。吃饭穿衣要学,行立坐卧要学,在里面学惜物,学敬物,学威仪,学自尊而尊人。当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对长辈无礼,对父母、老师不尊重时,殊不知这些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这些作为家长、作为教师的教育失职。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处处体现古圣先贤的教诲。读了古文经典,我深深地明白,良好的理想的成长环境、成才环境,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我们口口声声的说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书香的学习环境,那么我们实际是怎么做的呢?不要埋怨现在的小孩子管教起来有多难,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要牢骚满腹,委屈愤懑。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让孩子看到大人的虚伪,而不会真正从内心接受。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言行到举止,教师处处要谨慎,应带头做好,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尽心尽力地付出,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个德行的示范者。读了经典,你就会发现自己在慢慢改变,让自己做一个热爱生活、健康、自信、乐观、智慧的人,那么你就会影响你身边的人,你所在的环境就一定是快乐向上的环境。

在古文经典中,古圣先贤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传承给我们,我们颂读经典,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坚持不断地阅读经典,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日前一则报道称,一位文学评论家对当下乱封“国学大师”的现象表示忧虑,认为这是“大师”称谓的泛滥。他说在中国近代,也就陈寅恪、王国维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师”。  这话题早有议论,对滥称“大师”的现象,舆论也多持批评态度。但许多人似乎都不当一回事,学术会议上、报刊文章里、电子媒体中,依然时见有人获此殊荣。  “大师”的本来含义,是指有巨大成就而又为人敬仰者,多指学者或艺术家。谁能享此殊荣,向来没有十分一致的标准。学派林立,各有所宗,褒贬不一,难有共识。特别是同处一个时代,更是难以论定。卓绝成就,由后人作定评,也是常有的事。  最近,国学网、人大国学院和百度网,联合举办了“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对象是20世纪的文化学者。据说有超过百万张选票,结果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和冯友兰当选。对这一具有学术性质的评选,不由专家评定,却让网民群众说了算,虽然也有非议,但多数专家还是给予积极的评价。  专家心中自然有自己的一杆秤。有的认为“王国维、章太炎、陈寅恪当之无愧”,有的认为“王国维是标准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冯友兰、胡适等也可以算”,有的则说王国维不该名列第一,章太炎才应居首位……入选与否,座次的排列,都有一些分歧。这也是情理中事。  在近100年中,国学大师究竟有多少?今天来选定,就难免有严宽两个尺度,严者心中只有两三人,宽者心中则有数十位。主办者列了50位候选者,看来是个大名单。“国学”的含义尚有争议,仅就通常所指相对于西学的传统文化的意义来说,哪一位都是这门学问的大家,都够大师资格,不能算“滥”。选10位只是个中名单,已经够让人煞费心思的了,只选两三位,就严到近乎苛刻了。  百年来中国的大学问家其实多多,这是一个需要大师而且产生了大师的时代。或许因为“国学大师”的评选活动,开展得太迟太少,首次评选难度自然很大。1901年确定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假如今天才来进行评选(而且只限10位),已获此殊荣的百余名作家,就会有90%的人出局。我们的这个奖那个奖、这个院士那个院士的颁发和授予,想必也都如此。  把大师神圣化,像圣人,像佛祖,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均为不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才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先贤有先贤的贡献,但不是不可超越,先贤可以是大师,超越者也可以成为大师。当然,国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问,“国学大师”的称号,内涵要比许多单项学问“大师”——诸如“幽默大师”、“绘画大师”、“音乐大师”、“武术大师”、“网球大师”、“中国象棋大师”、“国际象棋大师”乃至“特级大师”——丰富得多。  “大师”称号应是一种严肃的授予,滥封的确要不得。把私下里廉价的奉承之词,随意见诸报端或其他媒体,会有损大师荣誉的庄严性。但学术级别评选中的分歧,却是另一种性质的问题,评选的过程,其实是对国学研究成就的检阅。  也许,多少年之后,随着我们对国学认识的提高,又经过若干次的评选,按著作论成就,按贡献定授予,届时,我们对“大师”的称号,虽然依旧还会满怀着崇敬,但无疑还会多了一种科学精神,也多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俭,本义为生活上自我约束、不放纵,又引申为节省、节约。勤俭节用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许多先贤都先后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这个主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伦理主张。儒家奠基人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俭是重要的一目。道家始祖老子也曾指出为人处世须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也把『俭』作为必不可少的一『宝』。墨子则把俭约和*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他说:『俭节则昌,*佚则亡。』在各派思想家的宣传教育和倡导下,崇尚俭约、反对奢靡成了华夏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丰富,对中华民族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

81

解读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训诫他要崇尚节俭。文中表明自己不与世人同流,独以俭素为美。文中列举了参政鲁公和张文节虽为官却能坚守节俭的例子,文章最后说明节俭是所有美德的共有特性,而奢侈则是恶行的源泉。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无论是谈别人的经验还是教训,都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非常感人。司马光生活的时代正是宋朝稳定的时代,士大夫皆以奢靡为荣,奢侈几乎成为士大夫的一种风尚,对此司马光深不以为然,司马光认为,俭素不单是一种美德,而且关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司马光提倡节俭是有深意的,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情况下,读此文,我们应当得到更多启示。

原文

俭①,德之共也;侈②,恶③之大也。

——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释

①俭:勤俭、节俭。

②侈:奢侈。

③恶:恶行。

译文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

82

解读

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司马光这个名字是和砸缸联系在一起的。此外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那部巨著《资治通鉴》。其实真正让司马光在历史上赢得巨大声望的还是他一生的磊落和廉洁。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生活十分朴素。他家一贯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上等官员,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土产的蔬菜,而且也只限于三五道菜。父亲的俭朴影响了司马光的一生。

司马光为官50多年,历仕宋四朝,还做过宰相,只在洛阳有田三顷。司马光的老伴儿张氏伴随他46年,妻子死后,家里没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可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他还是把自己这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丧事。他的品德,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佩服,愿意与他为邻。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

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

83

解读

古人把节俭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认为俭约节欲有助于正心养性。过分地追求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就会导致失去理智,迷失志向,人格毁损。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清心寡欲,其中寡欲就意味着节俭杜奢。他表面没有讲修养与俭约的关系,实际讲的就是节俭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培养。诸葛亮进一步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俭”本来就是一种美德,其中的“德”则是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精神境界。“俭以养德”更深层的含义就是,通过理智来淡化人的物质欲望,节制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使这种追求合于道德,合于情理,合于礼义。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注释

①行:品行。

②淡泊:恬淡寡欲。

译文

君子的品行,是依靠内心的平静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只有恬淡寡欲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身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84

解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

纵观古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不因节俭而昌盛,因奢侈而衰亡。昔日秦穆公,秉承“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很好地解决了“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的问题,得天下的大愿得成。历史上闻名的“文景之治”,若没有汉文帝崇尚节俭、力戒奢侈,恐怕不能实现。商纣王,虽曾攻克东夷、开疆扩土到我国东南一带,但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臣民怨声载道,商汤江山由此断送。而唐玄宗后期沉溺酒色,迷恋玩乐,荒*无度,招致“安史之乱”,盛世唐朝一去不复返。俭、奢二字,招致的一个国家的命运迥然不同,引人唏嘘、发人深思。

原文

历览前贤①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出自李商隐《咏史》

注释

①前贤:历史上的贤人。

译文

看遍了历史上无数的有识之士、国家、家庭,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勤奋、节俭,而当他们奢侈腐败的时候,就是他们破败没落的时候。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国学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是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浓缩于 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他生平一生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国学大师李冠论也认为国学当中的知识有太多指导现实的人生哲理和经世哲学,若能细细品味,必能进退有据,挥洒有度,创造出和谐生活与成功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09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6
下一篇2023-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